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五猖会》读后感500字

2024/05/16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五猖会》读后感500字(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五猖会》读后感500字 篇1

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的《五猖会》首先描写了鲁迅对迎赛神会的独道见解,随后又写了他们一家人在去看五猖会时路上的情形。

本来兴奋无比的他因为文亲的一句“去拿你的书来”变得忐忑不安,谁知读完二三十行《鉴略》后,他父亲又对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别想去看会。”

这在幼小的鲁迅头上彻底浇了一盆冷水,当时让他兴致全无,一句句梦似的背完后,对会也没什么兴趣了,以至于后来回忆,记得最清楚的也只有背书了。

我在这篇散文中读到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鲁迅,也读到了一个严厉,重视学习又摧残孩子天真本性的父亲,全文把他们俩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书香浓郁的家庭。

而从深层来看《五猖会》真的只是讲这些吗?不,这里头还有着深刻的含义。很多人会认为这篇文章是批判了那些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与摧残。我觉得我在这当中,还读出了一些东西来。

文章中父亲的形象是严厉的,他代表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家长,再看看现在,家长们早已没有了那时的严厉。

对我们虽然很唠叨,但总没有那时严重,他们唠叨是为我们好,他们在为我们的未来着急呢。

然而有些人呢,对父母的唠叨一句也不听,依旧我行我素,这样的人一定是没有大的志向,成不了大器的人。

现在父母的确有时候不太通情达理,但他们的唠叨总是在为我们未来美好生活作出铺垫。也许有一天我们有出息了,回眸过去,在这条路上有着多少父母的心血啊!

所以请不要忽略父母的每一句唠叨,他们就是你成功的铺路石之一。

《五猖会》读后感500字 篇2

《五猖会》是鲁迅儿时回忆去东关看五猖会的一件罕逢的盛事。

因为东关离县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前夜预定好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陆续搬下去了。儿时的鲁迅笑着跳着,催他们搬得快些。忽然,工人脸色变得很谨肃了,小鲁迅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他身后。父亲叫他把书拿来,他忐忑着,拿着书来到父亲面前。父亲教他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背出来就让他去看会,否则不准去。这犹如一盆冷水浇在了鲁迅的头上,他读着,强记着。

太阳升得很高了,鲁迅才有把握走进了父亲的书房,梦似的就背完了。父亲这才答应让他去。大家同时活动起来。工人们把他抱起来,仿佛在祝贺他的成功一般,但鲁迅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这一切对他都失去了意义。

这篇文章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在封建统治的社会中,鲁迅生在一个县城里的家境小康的读书人家,遭逢社会变革和家庭的日渐败落。鲁迅被包围在这种黑暗封建的家庭风习和社会现状。

鲁迅的童年,许多来自儿童的玩性,天真的稚气都被抹杀了。我们的大人,真该反省反省了。

《五猖会》读后感500字 篇3

读到《五猖会》一篇时,好奇心喷涌而出。五猖会,一个活动,总该着重写写五猖会的情景吧,可是,作者却把大量的笔墨放在了描写父亲让我背《鉴略》以及记忆中五猖会的情景上。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这是鲁迅的抗议之声,看似是对父亲的不理解,其实更深成次的,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社会的思想习俗的不满。本应是高高兴兴地去观会,却被父亲的命令弄得兴致全无。怪不得,他梦似的背完了,面对东关五猖会的热闹却提不起兴致。

儿时的鲁迅与其他孩子一样,喜欢凑热闹,对于一年一度的五猖会自然十分欢喜。一大清早,工人们就开始搬东西。而鲁迅笑着、跳着脸上写满了喜悦,躯体虽然在家中,但心早已飞往了东关五猖会的现场。父亲让我背书,嘴上虽不能发表什么抗议,但心中一定在表达对封建教育的不满。封建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将孩子们的天性一点点地蚕食鲸吞了,使孩子们只会人云亦云,尾随人后。让孩子过早地被之乎者也纠缠。

文章描述了作者与父亲之间一场微小的冲突,作者对五猖会的热切期盼和父亲的阻难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父亲对孩子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可能父亲是无心的,但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可能让孩子刻骨铭心,永不忘记。

五猖会,并没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却让我印象深刻。此乃吾读《五猖会》之感。

《五猖会》读后感500字 篇4

我将鲁迅《朝花夕拾》中《五猖会》这一篇文章给看完了,且深深受到启发。

这篇散文前半部分写出了青年作者鲁迅对迎神赛会的向往与热爱,并且通过描写赛会的活动和作者的心理活动来映衬作者心中对赛会的热切期盼。后半部分写了作者准备到东关去看五猖会,父亲却叫他背书,背不出来则不准去。而当作者背完书被批准去看五猖会时,他早已没了兴趣。

文中有许多寓意存在,例如: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多个“一”连用,反复强调中也体现出作者青年对赛会的失望;而第五自然段中,作者又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写出梅姑庙和五猖庙都是“礼教有妨”的,以封建礼教的产物攻击封建礼教,更能看出讽刺的力度。

而且,我们更应该用心体会的,是作者要讽刺的东西。

全文虽然没有一句对父亲以及教育制度的正面指责,但全文无处不以细腻、突变的心理对封建教育制度的腐朽与反动进行无声控诉。

反观我们自己,生活在如此美好的时代,拥有能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拓展式教育制度、批判式教育制度,我们有何理由不珍惜?要知道,在古代,只要普通人有一句造反的话,必当砍头处置!我们应该努力、努力、再努力,在懈慢时要告诫自己——

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把握当下,努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