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人间有味》有感

2024/05/11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人间有味》有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读《人间有味》有感 篇1

从二月中旬进入叙事者群,悠忽间,我参与阅读和写作已经有三个月了。二月份共读的是方华局长的《做有温度的教育》,三月份共读的是傅佩荣教授译解的《大学》和《中庸》,四月份共读的是汪曾祺先生的《人间有味》。

初读《人间有味》第一辑“四方美食”,只觉得作者是个资深“吃货”,看着他介绍昆明的一些名菜,如“过桥米线”、“培养正气”的汽锅鸡;东月楼的锅贴乌鱼、酱鸡腿;映时春的油淋鸡、雪花蛋、桂花蛋;新亚饭店的过油肘子;护国路白汤羊肉;小西门马家牛肉馆的牛肉;甬道街的红烧鸡……真是看得我“口水流下三千尺”,只恨这昆明离得太远,不然非得跑去好好吃一顿。

这样一位“资深吃货”,到底是何许人也?然后就找“度娘”: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怪不得书中多出提到老舍、沈从文等名家。

《人间有味》这本书前面的两部分写的都是地方美食、特色小吃,让我感受到作者汪老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沉醉,不由地就想起大文豪苏东坡。同样是文人,诗词歌赋精妙;同样爱美食,生活处处真性情。据说“东坡肉”“羊蝎子”都是苏大学士发明的。

汪曾祺先生说:“一个文艺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从北京的豆汁到广东的龙虱都尝一尝;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四川话、苏州话、扬州话。否则是个损失。”当然,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我们知道,一盘好菜应该是色、香、味、意、形、养六者的结合体。而要做出这样一盘菜,就要关注做菜的整个过程——备菜要细,炒菜要活,品菜要慢。做菜过程中,人的心思得到锻炼,技能得到培养,欲望得到满足,心情得到愉悦。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心思也得到了锻炼,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欲望也得到了满足,心情也得到了愉悦。

做菜的乐趣不仅仅在于吃菜,更重要的是做菜的过程。好课的`乐趣也不仅仅在授课的效果上,更主要的是在过程的体验上。好课强调的不只是老师教的如何,更主要的是学生学得怎么样。上课和做菜,尽管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

真性情的人都热爱生活。我的音乐老师——郑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她带领我走进了音乐的殿堂。郑老师不仅教学优秀,桃李满天下,更难得的是做得一手好菜。记得正月里,老师总会喊上我们几位离她近的徒儿到家中小聚,然后夫妻俩齐上阵,水里游的,山上跑的,栅栏边飞的,菜地里长的,经过老师的烹饪均是色香味俱佳,让我们手不释“筷”。郑老师还说,上课也像做菜一样,同样的内容,设计的程序不同,教学的手段不同,学生们的兴趣就不一样,课堂效果肯定不同;同样的原材料,制作的方法不同,添加的佐料不同,做出的口味就不一样,那么食客们的感受和反响肯定不同。

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陈璞也说:优秀教师为什么要会烧菜?首先,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必然是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的人,而烧菜就是平凡而无法回避的生活。其次,用日常的食材搭配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恰如教学设计一般,其实是对整体设计思维和想象力的锻炼,也是把审美与技能的结合。最后,当遇到这样无法外出吃饭的时候,起码还可以自给自足。左手琴棋诗画,右手烟火凡尘,有时惘然彷徨,有时欣然大笑,这就是人生!

我个人从不追求美食、美味,生活上比较简单,只是觉得每日三餐能够饱腹即可。虽然谈不上“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不会做大餐,但是日常生活的饭菜还是能经营的。像我做的“丝瓜鸡蛋肉片汤”就是儿子的最爱。

话说回来应该源于“懒”!因为但凡为了口福,必然需要跑腿采购新鲜的原材料,然后一番拣、掐、洗、涮,刀工、火候,一样都不能怠慢,等煮熟起锅,摆上桌必然色香味俱全,然后一伙人风卷残云,一桌子光盘。随即又是收拾一厨房的锅碗瓢盆,这样一番折腾少不了三小时。估计吃那美食也就十来分钟。这样一对比,我总觉得划不来,吃点什么不好,只要能填饱肚子。这么说来,我是个缺乏生活情趣的人。但是我也并不讨厌厨房,讨厌做饭,只是觉得生活中还有很多事需要我们去做,如果把时间总是浪费在一日三餐上面,难免有点奢侈。

但是按陈璞老师的意思,如果一位老师不会搭配菜肴就不会设计教材内容;不会烹饪菜肴就上不出精彩的课堂。所以要想当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不能只会弹琴唱歌,还得学会做菜,把不同的原材料怎么搭配,怎样加工,怎样烹饪才能成为一盘人人喜爱的菜肴?这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能力。我会朝著名师们指导的方向努力!

读《人间有味》有感 篇2

如果有一天,当你踏遍岁月千山万水,尝遍世情风霜百味,依旧可以回到最初的明朗、清白,则为真正的朴素、真正的清欢。”

初读这本“食谱”,我就被汪老先生笔下的各路美食深深的感染,极强的画面感让我浮想联翩,以至于合上书竟对先前的“粗茶淡饭”开始嫌弃起来。可是这真的仅仅是一本“舌尖上的美食”吗?迟疑后,我再次捧起这本书,原来人间不但有味,还藏有一颗赤子之心。

高邮的咸鸭蛋、小西门马家牛肉馆、故乡的元宵……每每被点到名的特色美食,无不饱含着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一则《论语》一句情,一盏茶香一座城,无论是祖父对口中的“孟子反”还是家乡人的“喝早茶”,读起来都极具生活的`香气,仿佛那家小院儿里有着魔力,让人流连忘返,放下书仍让人牵挂,那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身影,熟悉的城市和熟悉的小暖。

走遍万水千山,吃遍大江南北,汪先生把不变的真情留在了齿间,这份对美食的爱也是对生活的真,唯有一个爱生活的人,他的笔下才有那字字珠玑的美好,他的心中自有一种情趣,自有一颗豁达的心,让人每每品读,心中被温暖。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应该这样。王先生的观点我非常认同,不论是咸菜文化还是宋朝人的吃喝,还有立春的吃萝卜习俗,都将文化和美食紧紧相连,唯有口味宽泛一点,我们才能从不同的食物比较中体会出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性情习俗的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也就是南北文化无优劣,中西饮食文化也无优劣,其区别只不过是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生活方式或者饮食方式的不同罢了。

一本《人间有味》让我品到了文字背后的小暖,虽不能让汪先生那般尝遍东南西北,但也让我下决心用阅读充盈自己的味蕾,又是一年读书月,人间有味,香意浓浓,书有百味,其乐融融。“当你因为没有鞋穿而哭泣的时候,想想那些失去双脚的人”。我们都知道在这个宇宙当中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同理,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的时候会不会发现,幸运与不幸亦是如此呢?其实人人都有一些被别人羡慕的幸福,但不要虚构着别人的幸福,浪掷了自己手中握住的价值。正如于丹教授所说,如果想明白这一点,也许你的日子也在被别人暗暗羡慕着。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拥有的太少,所以以此抱怨父母、抱怨家庭,而逐渐长大以后才发现,原来一直以来都真的只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实在太多。

现在我时常觉得自己很幸运,在经历大大小小的坎坷以后,生活带给我的更多是成长与成熟,而不是伤害。“有很多人用了毕生的努力,默默完成了对别人的成全”。人生没有所谓的弯路,我们都是顺着每一步才抵达今天,所有的偶然与必然,只要你信任这些生命的成全与托付,总会对历史的轨迹和当下的容颜做出解释。站在现在,你会知道你的未来应该要成为什么人,你怎么才能不辜负曾经的成全与托付,你怎么才能在无常当中一步一步把恒常走得更好。人生就是一个循环,一个有幸福感、被成全的人,他会不断用善念去成全别人。善良与爱,才是人性中最蓬勃的种子,可以薪火相传。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一直被父母成全;在求学的路上,我们一直被老师成全;在职场的路上,我们一直被领导成全……我们如今的被成全与托付,难道不是为了将来对别人的成全与托付么?

漫漫人生,有味清欢。一念既起,就拼尽心力在当下完成,那一刻当下,也就算是真正实在的拥有了。

读《人间有味》有感 篇3

“旧友至亲,师生同窗,一字一句重温昔日情景”。七月盛夏,我手捧《人间有味》,感受着汪曾祺老先生的过往回忆,这至情至性的文字,凝聚着汪老先生最纯真质朴的情感。我感受到了人间的真味。

味在乡情,故里亲情在人间

“多年父子成兄弟”。童年时期的汪曾祺与他的父亲不仅充满着亲情,也是两位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汪父是个很随和的人,他爱孩子,爱跟孩子玩,因此也有个绰号叫“孩子头”。每到春天,他总是带着一群孩子在碧绿的麦田中放风筝。那亲手糊的“蜈蚣”,挂着笔直而又轻盈的胡琴弦,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飞上蓝天。在汪老先生遇到难题时,汪父经常给汪老先生出一些“不着调”的主意,他人或以为怪,汪父却不以为然的.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他们既是父子,也是兄弟,更是老友,这是最真挚的亲情。

味在生活,世上至味在人间

平淡质朴的文字,写出了美食的酸甜苦辣咸。在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汪老坐在我的对面,夹起一块肥嫩的东坡肉,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隐约中听见汪老对东坡肉赞不绝口,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在人间至味中遨游,潇洒快活的生活。

这“酸甜苦辣咸”,既是美食,又不仅仅是美食,更是生活。汪老虽历经风雨岁月,但他总是坦然豁达的去生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去追寻平淡生活中的微小细节,享受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容淡定的生活。在普通中发现美好,在平淡中活出不平淡,体会着生活的味道。

味在回忆,师友往事在人间

汪老的老师沈从文一直让他印象深刻。沈先生教创作从不教死板的结构,更像是“习作”课。汪老曾经说∶“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在沈先生精辟的话语中,潜藏着未发挥罄尽的余意,让汪老难以忘怀。

在汪老的回忆中,西南联大的良师益友,仍像当年那样饱含永不停息的激情与远大的理想。故里故亲也像往日一样,欢声笑语的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汪老总是把最美好的事物展现给大家,把苦难的东西留在自己心里。他那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给了当年的人们一份勇气,让人们有勇气生活下去。他把对生活的热爱展现给每个读者,把历经岁月磨砺而不曾消逝的温暖送给每个中国人。我的内心充满感动与敬意。

“人间有味是清欢”。在这个快步伐的时代,让我们跟随汪老的脚步,静下心来。在平淡的故事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在平淡的故事中,品生活百味,忆清欢人生。

读《人间有味》有感 篇4

如果不是在“叙事者·共读”里,我永远不会读汪曾祺的书,但是,四月份共读书目是他的《人间有味》,恰逢我能够静下心来的心态,于是,感觉不错,尤其是无聊的时候,看本书吧,茶桌上好几本书,翻看之后,兴趣不大,就起身去寻找我的《人间有味》。

那么这本书的魅力是什么呢?首先,我觉得这本书没有世俗的一些东西,比方说铜臭味,比方说名利场,比方说成功学,更没有美色。而有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幸福”。

汪曾祺的童年是幸福的,有父亲的陪伴,三位母亲的喜爱,还有三婶的偏爱,所以,汪曾祺从小就是生活在衣食无忧,备受疼爱的环境里。

汪曾祺的求学生涯也是幸福的,读到他的书才知道,他的很多书是在茶馆里写成的,并且,他的大学时期,风气很正,大家都是读书,码字,起码他是在这个圈子里。

我最羡慕的是汪曾祺后来的生活,可以去老舍家里做客,和老师沈从文密切来往,还有赵树理,总之,想到一句话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多么令人向往,大家以文为友,高聚一堂,期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真是其乐融融,令人难忘。真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至于汪曾祺所遇到的美味,则更是不胜其数,当然,还要遇到他这位“什么都敢吃”的美食家。至于美味,我也略有感触。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大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过年的时候,住在农村的我们一家子进城采购年货,买了好多好吃的,其中就有肉制品。回到家里,大人切了一个肉球,哇,那叫一个香啊,类似于今天的金华火腿,我拿着一片,站在家里小院子最南端、也就是前边邻居的屋后墙跟的几棵杀了好几年的横着放的榆树棒上,上下荡呀荡呀,吃呀吃呀。边玩边吃,那心情,可来劲了。

到了现在的城里,吃过无数的酒席和饭店,最喜欢自己家跟前的一家馆子。小河虾上来了,那叫一个“酥”。原来吃小河虾嚼完之后,只剩一嘴皮,吱吱楞楞的,现在,小河虾的须子都很舒展,只不过炸的透酥,本来的皮硬倒成了亮点,吃不够的感觉。接着上来三鲜馅的饺子,咬开看到韭菜还是嫩嫩的绿色,入口是生韭菜的辣,但随之而来的,是满口的鲜,最后是美,味美。

除了食物,我觉得啤酒也是可以说一下,可能由于我姥爷是橱子,我妈妈喝酒,我爸爸也是好这口,而我,有点小酒瘾,但我没勇气挑战白酒,有一年我和爸妈带着一瓶好酒去看我二大爷,在饭店坐定上菜之后,我给他们倒完酒之后,爸爸怂恿我喝口尝尝,我遵命端酒,喝了一大口,我尝到酒的绵柔之香,从此吓得我对白酒是敬而远之。因为,我感觉到了未来的危险,凡是这样的事,我都是决绝地告别。但我允许自己来点啤的。

尤其是夏季,炎热酷暑,来个凉菜,再来个肉串,喝上一口,有点苦,有点麻,真是爽口。这大约也是人间之味,也可能是人生之味。

人间有味,人生在于遍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