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香草山读后感

2024/05/11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香草山读后感(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香草山读后感 篇1

读完《香草山》,我感受到了做偷窥者的痛快感。这种用一颗充满激情和天真的心去探讨种种人生问题的和日记,我是无法写出来:不是说书中的文采高得让我无法攀及;主要是我不太喜欢这种海阔天空、高谈阔论的情书交流方式,把两人的爱情问题与历史、国家大事等等问题联系起来一并侃侃而谈,也只有廷生和宁萱那种思想激进而又天真的年轻知识分子才能干得出。他们俩的思想给我的观感就像两块良玉的胚石,在未经打磨之前似的粗糙和动人。他们俩的心灵虽然没有庸俗者那般麻木和圆滑,但也没有一个饱经沧桑者的沉稳和睿智。此书,我要是在四年前读到它,肯定会读得热血沸腾,而现在读到它,我只有一笑,不是嘲笑,是对激情和天真思想的理性对待后的宽容之笑。

说到读此种“两地书”的作品,我还是比较喜欢看鲁迅跟许广平的那种两地书,双方在沉稳和温情中进行谈情说事。他们没有廷生和宁萱的天真和火一样的激情,却有着浓浓的温情和不失理性的热恋之心,这样的两地书才能让我读之其乐融融。虽然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因受当时社会的风俗所困,无法达到真正自由和浪漫的谈情说爱的高度,但那份温情和热恋的心不失理性的书信交流方式,我是由衷地喜欢的。

香草山读后感 篇2

看了一下余杰的《香草山》,被里面的感情感动着,喜欢那淡淡忧伤的语言,喜欢那两颗孤寂心灵的独白……

两颗孤寂的心被信件紧紧联系着。在喧哗的大城市里,有着无数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孤寂灵魂。也许他们的生活过得风风火火,但夜深人静时却难免被孤独缠绕,人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谜呢?他们的灵魂不能被诉说,至少在这个尔虞我诈的城市里不能。

《香草山》想建立的是一个纯美的爱的世界,是精神的恋爱。那适合我们这个世界吗?也许那只能给我们精神上一点慰藉罢了。我不相信有那么一个世界,但我却喜欢从那个世界里得到一点安慰。

《香草山》已经看完了,没有了初读开头的感觉,宁萱和廷生的结局太完美了,让人怀疑,让人觉得做作。

还是喜欢开头他们彼此孤寂的心,喜欢他们寂寞的言语。宁萱第一次写信给廷生时说“我想,在这片已经不再蔚蓝,不在纯洁的天空下,如果还有一双眼睛与我一同哭泣,那么生活就值得我为之受苦吧。”我被这句话感动着,也喜欢着它。宁萱的语言是孤独的,然而她的心更孤独寂寞。那是因为他受着现实与理想的煎熬。我们许多人和宁萱一样,一样有颗敏感的心,一颗受着煎熬的心。那是我们不够世俗还是不够清高?

当然,世俗与清高碰撞在一起时,那火花足以让人毁灭。还记得前不久看到的一句话,大概是说披着清高而世俗外衣做人的人是最痛苦的。是呀!那矛盾是何等的激烈呀!我们怎么能承受呢?我们由能怎么做呢?

纵使是陶渊明,虽说“不为五斗米折腰”,但“菜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也需要有物质基础啊!我们一直在标榜着我们追求精神生活,那时因为我们的面包还没受到威胁。倘若我们连基本物质都不能满足的话,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追求精神生活吗?

似乎离宁萱已经很远了,宁萱仅是一个代表而已,千千万万的人都处在矛盾的旋涡中,我们需要的是多一点的理解,多一点的信任,多一点的沟通。

香草山读后感 篇3

春节期间的一个深夜,在我姑姑家,大家都睡了,而我睡不着,在房间随便选了这本《香草山》。当我翻开第一页,书中的文字就深深触动了我,文中这样写道,我一直以为支撑我生活的动力,便是罗素所称的三种单纯然而又极其强烈的激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而在这样的动力下生活,注定是无尽的、近于绝望的孤独。于是深夜的几个小时将这本书读完,看完回想着书中描绘的那唯美的爱情和温暖的语句我再也无法平静,写下这篇读后感言。

故事的女主角叫宁萱,读了一个叫读北大学生的廷生写的书,被他的才气和灵魂所打动,于是就给廷生写了封信,虽然并不知道他的详细地址。然而这封信经过几天的漂泊最后竟然到了廷生的手上。后来他们认识了并开始互相通信,在信中他们一起谈论文学探讨,他们的意见总能达到统一;一起发泄内心的痛苦;一起讨论对诗歌的评价,他们竟然有相同的爱和恨,甚至连祖辈的经历也是惊人的相似。虽然只是通过文字来交往,但他们还是相爱了。看到这些真让我很敬佩他们,爱情很伟大,而他们更伟大!

他们见过两次面,最长的一次也只有短短的一周。白天他们一起去未名湖,到图书馆。到了晚上在爱的小屋里,她为他唱歌,他给她写诗……

故事的结局是宁萱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投入到廷生的怀抱。

我喜欢廷生的信里说真话、说实话的态度和言词,记得有一句是这样写的,中国人的传统和思想,束缚了多少人,像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与其把铁杵磨成针的功夫,干脆买针来了;还有愚公移山,以牺牲子子孙孙几代人的幸福去挖山,为什么不直接搬到山那头呢?写出了简单而明白的道理。

宁萱的信,写出了她理想中的爱情,也让世人为之喝彩。喜欢结尾的一段话,“我引用了罗素的话:”支撑我生活的力量便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现在,我要对你说,让我们在一起,以爱为力量,以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心灵和高尚的思想为武器,以真诚、以同情、以全部的身心,去走到苦难的人群里,去痛彻肺腑地爱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我们全部微薄的温暖和赠与,为人类的苦难,痛其一生不改其衷,为真善美的世界奉献一生而无怨无悔,勇敢地握着我的手,无畏的凭着我的爱,走上前去吧。”

香草山读后感 篇4

某个深夜,我哼着不成曲调的流行歌,迈着外八步象螃蟹一样在网上张牙舞爪时,一不小心,迎面碰上了《香草山》。

很早就知道余杰,很早就知道余杰的《香草山》,很早就知道余杰写的惟一一部爱情小说《香草山》,但我从来都没有随便翻翻的想法。

也许是那夜下着雨,也许是那夜我在网上迈的`是外八字,也许那夜的蚊子对我比较友好,也许根本没有也许,我翻了,我看了。

一向都认为他不会写小说,更不会写爱情小说。他不会不懂不屑。他竟然写了,竟然让我在深夜在网上散步时偶遇,既如此,我还客气什么呢。

果不其然,他根本就不懂什么叫爱情小说。两个人,一段情,缘起一本书,缘成于两地书。在一来一往的书信中,我看到了一个人是他,另一个还是他。他试图用一种硬度钢度超凡的东西来描述柔和的爱情。这是一本带着明显的自传的书,用杂文的手法来叙述。这是一本有着明显的缺陷的书。如果它是一本杂文,或许会好点。

他的第一本杂文集《火与冰》虽然在出版时明显的遭遇不幸,但里面的刀锋仍让人感到阵阵的凉意,凉意伴随着思考,思考伴随着觉醒。随后又急急的推出《铁屋中的呐喊》《想飞的翅膀》《铁磨铁》,在这些书里虽然他仍不遗余力的叫嚣着,但这仅仅是一种叫嚣。这是一个功利的社会,它让所有的人无处可逃。

很久没看余杰的作品了,在那夜,蚊子对我友善,雨下得连绵又柔和而我却无所事事的深夜,看到了这本书。虽然他硬伤处处,但仍值得一看。

香草山读后感 篇5

春节期间的一个深夜,在我姑姑家,大家都睡了,而我睡不着,在房间随便选了这本《香草山》。当我翻开第一页,书中的文字就深深触动了我,文中这样写道,我一直以为支撑我生活的动力,便是罗素所称的三种单纯然而又极其强烈的激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而在这样的动力下生活,注定是无尽的、近于绝望的孤独。于是深夜的几个小时将这本书读完,看完回想着书中描绘的那唯美的爱情和温暖的语句我再也无法平静,写下这篇读后感言。

故事的女主角叫宁萱,读了一个叫读北大学生的廷生写的书,被他的才气和灵魂所打动,于是就给廷生写了封信,虽然并不知道他的详细地址。然而这封信经过几天的漂泊最后竟然到了廷生的手上。后来他们认识了并开始互相通信,在信中他们一起谈论文学探讨,他们的意见总能达到统一;一起发泄内心的痛苦;一起讨论对诗歌的评价,他们竟然有相同的爱和恨,甚至连祖辈的经历也是惊人的相似。虽然只是通过文字来交往,但他们还是相爱了。看到这些真让我很敬佩他们,爱情很伟大,而他们更伟大!

他们见过两次面,最长的一次也只有短短的一周。白天他们一起去未名湖,到图书馆。到了晚上在爱的小屋里,她为他唱歌,他给她写诗……

故事的结局是宁萱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投入到廷生的怀抱。

我喜欢廷生的信里说真话、说实话的态度和言词,记得有一句是这样写的,中国人的传统和思想,束缚了多少人,像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与其把铁杵磨成针的功夫,干脆买针来了;还有愚公移山,以牺牲子子孙孙几代人的幸福去挖山,为什么不直接搬到山那头呢?写出了简单而明白的道理。

宁萱的信,写出了她理想中的爱情,也让世人为之喝彩。喜欢结尾的一段话,“我引用了罗素的话:”支撑我生活的力量便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现在,我要对你说,让我们在一起,以爱为力量,以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心灵和高尚的思想为武器,以真诚、以同情、以全部的身心,去走到苦难的人群里,去痛彻肺腑地爱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我们全部微薄的温暖和赠与,为人类的苦难,痛其一生不改其衷,为真善美的世界奉献一生而无怨无悔,勇敢地握着我的手,无畏的凭着我的爱,走上前去吧。”

香草山读后感 篇6

昨天刚读完这本书,别人推荐时说“这是一部言情小说”,作者是一个愤青,我是抱着想了解愤青的心态去读的。没想到越读越吸引人,利用业余时间每天都看到很晚每次都让人欲罢不能。以书信的形式,记录了廷生和宁萱他们共同寻觅人生意义、爱与真理的心路历程。“我想,在这片已经不在蔚蓝,不再纯洁的天空下,如果还有一双眼睛与我一同哭泣,那么生活就值得我为之受苦吧。”让我看到了现实中很难有的、令人向往的、纯真的一段感情……也让我对感情有了新的认识,也略略体味到了感情的真谛。

我喜欢廷生的信里说真话、说实话的态度和言词,记得有一句是这样写的,中国人的传统和思想,束缚了多少人,像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与其把铁杵磨成针的功夫,干脆买针来了;还有愚公移山,以牺牲子子孙孙几代人的幸福去挖山,为什么不直接搬到山那头呢?写出了简单而明白的道理。

宁萱的信,写出了她理想中的爱情,也让世人为之喝彩。喜欢结尾的一段话,“我引用了罗素的话:"支撑我生活的力量便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现在,我要对你说,让我们在一起,以爱为力量,以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心灵和高尚的思想为武器,以真诚、以同情、以全部的身心,去走到苦难的人群里,去痛彻肺腑地爱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我们全部微薄的温暖和赠与,为人类的苦难,痛其一生不改其衷,为真善美的世界奉献一生而无怨无悔,勇敢地握着我的手,无畏的凭着我的爱,走上前去吧。”

好纯美的爱情故事,好纯粹的精神体验,也许是我们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朝圣之旅。

希望这个朝圣之旅离我不要太远。

香草山读后感 篇7

很多年前,品读那本《香草山》,午后的宁静让我有机会在缕缕照射进窗户的阳光下,细细赏读这些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我看了一百多页便忍不住地想与人倾诉我的感受。宁萱这个名字富有诗意且浪漫得让人不忍去猜测,她的西藏之旅前的遗书好象明镜一样,几乎让我看到自己心灵深处尘封的领域,因为文字因为纯真,也因为这许多藏在自己灵魂里许久,却被别人用另一种方式展现给自己所带来的震撼。

其中引用罗素的名言,人性中没有了爱的感觉和追求便少了色彩从而空虚孤独;没有了学业的成就和拼搏这个社会将停止发展;而没有了对人类苦难痛彻心肺的怜悯之心那么世界上还要有多少战争和牺牲?

说到战争,我为人类感到极端的悲哀,我自知有些孤陋寡闻,我不懂政治军事的发展和道理,但每天的报道中我看到的是绝望惊恐的.眼神、孩子的泪水,是血,是痛苦扭曲的面孔以及战争的指挥者不可一世的神态和正义凛然,豪情万丈的言辞论调,人类创造了所谓的文明,然而先驱们却在这文明的土地上肆意滋长着私欲、贪婪,毫无顾及的践踏摧残着。经过亿万年酝酿的生命共同寄存的空间,生命的产生是个奇迹,是亿万分之一的概率产生的奇迹,任何一份生命无论强大与渺小,都是值得尊重和骄傲的是无贵贱之分的,可是无数的生命体却被无辜的做为工具去满足别人贪婪,我不明白这世界上为什么要有军队有士兵,很小的时候每当看到军车看到一身戎装的人,就会让我想到电视里炮火硝烟的战场,想到被人称颂的橄榄绿上的血,自然就想到死亡,我从小害怕死亡更害怕身边亲人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每一天世界的某个角落都有生命灭亡和再生,而违背自然规律的的灭亡就是罪恶,不知是文明的罪恶还是文明造就下人性自然滋生的罪恶。

书中说到郭沫若卑躬屈膝为人所不耻的活者,倒不如郭世英光明磊落的惨死在牢狱中,现代人又有几个可以像这般从容?喧嚣当中充斥的是利益和欲望,人们于是麻木了或者说是习惯了某种人人遵循的模式。

我自己也是个渺小的个体,同样的悲哀着,或许根本没有资格去怜悯别人的悲哀,然而我还是自由的,衣食无忧的活着,看到描写曼德尔斯塔姆所受到的遭遇以及他的妻子在他死后带着诗稿到处躲藏,夜深人静时,她依靠吟诵丈夫的诗篇来抵御寒冷和孤独,我感到无法抑制内心涌动的悲怜和愤慨,几乎要为之哭泣,这是何等的坚强伟大,又何等让人心痛,为一位出色的诗人遭到世事的压迫更为一位痴情的妇人孤独一生守侯的坚贞的爱,与其相比,我们现在的所谓苦痛便微不足道不足挂齿了。

在欣赏宁萱在第一篇中柔美流畅的文笔之后,在钦佩这个有着独特思想的的女孩子的同时被延生令人折服的洞察力和鞭辟入理的思辩能力,却又有叫人怜爱和心疼的纯情与脆弱所打动。

我是酷爱诗歌的,但是我笔下的随感与那些视苦难于不屑的被压迫下的词句相比就是纯粹的靡靡之音,不值得见人了,世界之大有众多不为我所了解的或宏观或微观的事物以及思想,我再次为自己灵魂的渺小感到悲哀。

香草山读后感 篇8

读完《香草山》,我感受到了做偷窥者的痛快感。这种用一颗充满激情和天真的心去探讨种种人生问题的情书和日记,我是无法写出来。

不是说书中的文采高得让我无法攀及;主要是我不太喜欢这种海阔天空、高谈阔论的情书交流方式,把两人的爱情问题与历史、国家大事等等问题联系起来一并侃侃而谈,也只有廷生和宁萱那种思想激进而又天真的年轻知识分子才能干得出。他们俩的思想给我的观感就像两块良玉的胚石,在未经打磨之前似的粗糙和动人。他们俩的心灵虽然没有庸俗者那般麻木和圆滑,但也没有一个饱经沧桑者的沉稳和睿智。此书,我要是在四年前读到它,肯定会读得热血沸腾,而现在读到它,我只有一笑,不是嘲笑,是对激情和天真思想的理性对待后的宽容之笑。

说到读此种“两地书”的作品,我还是比较喜欢看鲁迅跟许广平的那种两地书,双方在沉稳和温情中进行谈情说事。他们没有廷生和宁萱的天真和火一样的激情,却有着浓浓的温情和不失理性的热恋之心,这样的两地书才能让我读之其乐融融。虽然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因受当时社会的风俗所困,无法达到真正自由和浪漫的谈情说爱的高度,但那份温情和热恋的心不失理性的书信交流方式,我是由衷地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