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教育常识》有感

2024/05/10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教育常识》有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读《教育常识》有感 篇1

最近在读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里面有太多的经典让我学习,对于其中一篇《好课是实实在在的课》印象特别深刻。

扎实的课,就是有意义的课。作为老师已经听了无数的课,经常听到大家讨论什么样的课时一节好课,特别是当下在新课标的形势下,一节好课的有太多的评价标准。叶澜教授提出一节课要“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实际上就是要求一节课要真,对于我们一线老师的要求是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把每一节课上的都有意义,学生上不上这节课区别很大。

平实的课,就是常态下的课。常态下的`美术课我觉得是有一个符合教学内容的课件,几张贴近学生的范画,生动和谐的师生互动,丰富多样的学生作品。教师在上课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知识生成,基本技能的掌握。在教师的良好引导下进行新课的创作,教师在学生创作时有针对的指导,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新课的内容。

充实的课,就是有效率的课。这句话对于我们美术老师感受颇深,班级多就要求每一节课都要有效率,我们不可能有多余的时间来补差,所以一节课要试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进步,这就需要效率。我们上的课有效率,学生在我们的课上就能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创作,才能整体提高学科质量。

这个章节我反复地读了十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老师真正的战场不是在课后补差,而是在课上。多想一想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每时每刻想着如何让学生学得好,是作为师者最大的责任。

读《教育常识》有感 篇2

拿到《教育常识》这本书时,我略有些吃惊:既然是常识,还有必要专门写书来讲吗?对于教育常识,即使一般的家长不懂,但那些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也不知道吗?这本书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该书的“序言”回答了我的疑问:“在我看来,就是社会弥漫着的对常识的无知和漠视,是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的缺失……失却常识让世界惶然失措,深受其害。”在我看来,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到处充斥着烦躁情绪,引领我们的是所谓的创新。很多人眼里的创新,就是与众不同,与旧不同,这里的“众”和“旧”都是“创新”要打破的。常识无疑就具有“众”和“旧”的特点,因而也极容易被人们不加思索地放到“创新”的对立面。真正的创新,不能违背常识。恰如作者所言,常识是我们工作的底线。不止如此,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地思考:什么是常识?什么是真正的常识?什么是我们不可违背的、作为底线的常识?

怀着反思教育常识的紧迫感,我认真读完了这本书,就像作者说的:“我期待的读者,是能够在思考、质疑、实践中完成自我建构的读者。理想的阅读,不是‘六经注我’,而是‘我注六经’。”我抱着这样的态度,尽情地品味作者的智慧。

该书语言具有散文的风格,每章分为数节,每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论述。作者或从一个日常用语的释义开始,或从一个日常故事的讲述入手,娓娓道来,引领我们进入他要描绘的世界。但是在这个世界里,他似乎又是一个隐者,需要思考的依旧是我们,是我们用自己的生活注释他的文字,而不是他的文字注释我们的生活。该书所讨论的,多是严肃的话题,但是并不显得生硬,反而因为散文化的语言,使它在严肃中透着轻灵。

仔细观察该书,可以发现它的.编排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全书分为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和教学常识等7章。从各章标题来看,该书的论述体现了一个从大到小、从学理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依照这种逻辑,作者从人性的高度谈起,把教育内容、学生、教师、教学放到教育过程中去一一考量,最终认定教育的理想是“为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教育”。如果把作者的哲学假设,即关于“人性常识”的探讨,归纳为几句简单的话,那就是: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人,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一个有着自己生长节律的人,是一个尚须依靠教师的帮助来用一生去自我完成的人;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也是一个人,是一个要在师生共同的成长中追寻自己幸福的人。

当然,如果想在这本书中找到标准答案,那么你会失望。因为该书讨论的常识是作者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恰如“序言”中所表达的:“说到底,本书所讲的教育常识,首先是我自己眼中的教育常识,它绝非教育常识的全部,可能只是其中极少且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甚至有些是他人眼中的‘谬论’。我要努力做到讲出我思考过、体验过因而确信过的教育常识,是在和已有常识的对话中‘自己讲’和‘讲自己’。”的确,这样的“常识”里带有浓厚的个人气息,但正是这种经过个人经历、体悟、思考、提炼、验证的常识,才显得真实,才富有人情味。并且作者的指向也不在于提供一个标准的答案,在复杂的教育生活中也不可能提供这样的答案,作者所能做的只能是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思考去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如果你想在这本书中找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施方案,那么你也会失望。该书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也许这是个缺陷,但是我们不能苛求。因为现在的人类还没有认清自己,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复杂性,这样的复杂性让我们无法提出一劳永逸的方案。该书提供的是能够激发教育智慧的智慧,在这种智慧的引领下,广大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的教育情境做出切实有效的方案。在教育的生活中,我们必须“在路上”,在不断思索的路上,在不断探索的路上。我认为,该书所能做的和所要做的是,引起我们对教育常识的思索,从而让这样的思索引领我们充实自己的教育生活。

该书用轻松的方式阐述严肃的话题,它是一本引发我们对教育常识乃至生活常识反思的书,是一本立意深远却可以轻松读懂的书,是一本读起来“有情、有趣、有味”的书。在我看来,一本真正的好书应该是能够用平实、清晰的语言去表达深刻的涵义,最重要的是能够唤醒我们的思考。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教育研究者,如果你想加深对教育常识的理解,如果你想唤醒自己对教育常识的思考,那么不妨来读读这本《教育常识》吧。

读《教育常识》有感 篇3

何为教育常识?在李政涛教授著的《教育常识》一书中是这样解释的:教育常识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是所有教育者都必须遵循的。读了《教育常识》这本书,让我感触颇多,它让我认识到了教育常识对教育者,对学生的重要性。而以下几点令我感触最深。

第一: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在书中李教授引用了苏格拉底的故事:石雕是刻出来的,可苏格拉底的`父亲却用了“唤醒”一词赋予了石雕灵魂。同样,教师所从事的工作,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教育所应做的和能做的,就是激活早已潜藏于灵魂中的能力,把他们变成生命生长和创造的力量。学生不是等待老师雕刻的石头,他们是一颗颗沉睡的种子,教师所需做的只是把他们唤醒,而不是拿着刻刀把他们刻成自己所希望的模样。

第二:读透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罗杰斯曾经说过: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如何将一名学前儿童转变为一名学生,进而将其塑造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体,这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得出的观点。如果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我们要考虑的是“儿童自身有什么样的基础和条件,可以有助于他们变成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读懂学生,读透学生,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而且是具体的学生。读懂了学生的实际状态,教育教学就有了前行的基础。

第三:把课堂还给学生。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互动生成的过程,这就说明课堂不仅仅要有教,更要有学。要让课堂回归本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时间 、空间、权利都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的学习。当时间、空间、权利都还给学生的时候,课堂就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它放出学生问题的同时,也放出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创造和学生的差异,归根到底,放出的是课堂的生命活力。

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们一直在探索,寻求一种适合自己教的方式、适合学生学的方式。对我们而言,教育常识的获得不仅需要发现和学习,也需要实践与应用。让教育常识重新成为教育的底线。

读《教育常识》有感 篇4

老实说《教育常识》这本书我看了N遍,但由于它不是一本小说,有故事情节。容易记住它的内涵。所以我看了又看,还是难于下笔写下自己的感受。看完一遍只能记住一些零碎的东西凑不成篇。

今天我决定看完一节就写一节。《教育常识》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副理事长、工作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主任李政涛先生写的。作者一大堆的头衔加上作者的心声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籍。此书是写给天下所有教育者的。作者认为教师要做好教育之事,需要懂得教育的道理和知识。也就是“教育常识”。“教育常识”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无论教育之人还是教育之事,都要从懂得“最基本且简单的知识和道理”开始。所谓的“简单”就是表达方式清晰和精炼,运用方便具有可操作性。

所谓的“基本”就是基础、本源或根本之意。作者认为“教育常识”理应是所有教育者及其教育活动的本源,无论是教育的思想,教育的技术、技巧和方法,还是教育智慧,都是源发于“常识”这一“根本”并从中流淌出来的。我们判断一位教师及其教育活动是否有根基,是看其灵魂深处具有多少“教育常识”的基础,更要看他得每一个教育行为细节中展示了怎样的“教育常识”。

钱理群先生曾言:“教育难,难就在回到常识。”难的症结在于我们对常识缺乏了解,更缺乏敬畏。我们总是以为自己知道很多,但实际情形却是“我不知道".教育中最可怕的缺失,是”对常识的敬畏“的缺失。当代中国各种教育改革给中国带来的首要改变就是让教育回到常识,把以往对教育常识的违背变成对常识的遵守,让教育常识重新成为教育底线,成为教育生活的基础。

诸多新理念或新观念都是常识意义上的观念,是对长期被遗忘的教育常识的重新唤醒。带着严肃、认真和尊重的态度,找回和确立常识、倾听和理解常识、再思考并创新常识成为我们时代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所以能够永恒,是因为它能以自己的方式,揭开人类共同和永恒的存在谜底和生存难题,教育以不容替代的方式触及到了这个难题的内核:生命生长的难题。

人的存在之谜,是在自身的生长和发展中逐渐得以展现并得揭示的如果人生是一幅画卷,画卷徐徐展开的过程,就是人的生命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教育就是这幅生命画卷的书写者、描绘者和解释者。教育需要像意守丹田一样意守人世重大的精神难点,像打开天门一样打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发展和灵魂救赎之旅。

人生的密码就是教育的密码,它们相互构成,彼此揭示。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对人的认识远未穷尽,对人的理解和认识,是教育常识得以产生的根源。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也就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看来,”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不符合或者无视人的天性的教育常识,是没有根基的教育常识。要获得合理的教育常识,前提是知晓有关人的常识。不懂人,就不懂得教育。作为哲理散文家的周国平先生说的得很中肯:”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碎和平庸“。对教育最透彻的理解,往往浸润着对人生最通透的感悟。

教育透,则人生透。人生不透,教育也难免隔靴搔痒。我们不妨把教育的过程,变成体悟生命的过程。教育就是对人的存在之谜和成长之谜的勘探。自古流传至今的常识说: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因为河流中蕴涵的时间之流和空间之流永远在变化,正式这样的永恒之变,使人生充满了变数,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变出了不同的人生。每个人都有其命定的独特,一旦诞生,就是这个宇宙的独一无二,不管他多么聪明或愚钝,多么伟大或卑微,多么幸福或悲惨,都是不可替代的宇宙存在,因此对老师来说,应该去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允许他们的独特,爱每个孩子。爱的方式就是不知疲倦地发现、珍视,并通过教育的方式成全或造就他们的独一无二。就像卢梭说的那样:“把握个性特点,做到有的放矢。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