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读书心得
倚栏轩整理的在人间读书心得(精选13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在人间读书心得 篇1
我曾经读过一些诗话词话,譬如《二十四诗品》、《沧浪诗话》、《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围炉诗话》、《随园诗话》等,其实中文系读书时研读的《文心雕龙》《艺概》等也应该算是诗话理论作品,包括曹丕的《典论—论文》虽然只剩一篇文章,但里面那几句诸如“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仍常常萦绕于脑海中。
读诗话,看古人评述比较分析诗人们的诗句和诗歌故事,饶是有味。后来,我曾将上百部诗话词话作品的电子版全部复制到一个电子TXT文件上,为的是便于搜索,但文件容量竟达10兆,每次打开都到等待好久。
但是,让我喜欢重读并深深思考琢磨的诗话就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王国维是近古学者中少有的真正中西贯通的大学者,深受叔本华的影响。他引介和重视美学(当时译为美育)在文艺评论中的价值。而在文学分析特别是诗歌的批评中,他的境界说,影响了中国的文学批评乃至艺术批评。
他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还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他虽然对“境界”没有下完整定义,但是他对“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的分析,对“格调”、“隔”与“不隔”的解读,对“赤子之心”、对唐宋气象、南宋北宋词之品格区别等都有有令人信服的评价。
曾对他说的这段话品味良久:“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让人对诗歌诗人高下优劣有所思有所悟,让人能够理解大诗人何以自称高格。
感叹静安先生真懂诗也,真懂文学之哲学也。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研究诗歌和文学者绕不过去的一本书。
王国维的故事很多,包括成为千古之谜的纵身一跃。
曾经写过一篇短文《端午节,这样的节日里——悼屈子并王静安先生》,放到这里作为结尾:
又是端午节。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文人,总要把屈原在脑海里萦绕一番,然后再放下。读李国文先生的`《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便还会想起一串名字来。不知怎么,怀屈原却总让我想起王国维来。费力地读王国维的著作,很自然便联想起了他投湖自尽的那一瞬。那一瞬其实在当时也是蛮费力的,千年一瞬啊!
历史常常很巧合。
王国维是在1927年6月2日,也就是端午节的前两天,燃尽一枝纸烟后轻身投入了颐和园的鱼藻轩。也许他就是为了提前过去,以便约会屈子同赴端午节罢。
前年我陪家人到颐和园去玩时,还到了鱼藻轩那里看看,那样浅的水还能令一代宗师为托身之地,我心中暗暗吃惊。
中国传统文人活到了极致后往往以自沉为终,令人感伤而不解。以屈子为始,至静安止,传统文人的悲愤心死似乎整整走了一个轮回。然而这个轮回竟背负着两千多年的沉重。
我们感慨汨罗江成了屈原怎么也绕不过的关,于是宁可将自珍如玉的身躯喂那鱼虾。其实,我们谁能体会到他的解脱之乐呢?屈子在《九歌》中就说"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那是何等的快意!
但现实却让他悲伤而不忍视。那篇《怀沙》的绝命诗令人伤悲而不忍读。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汨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郁结纡轸兮,离慜而长鞠。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
悲哀的屈原,以伤心的自杀来振奋楚人之心,以自杀来刺激国君的觉悟,悲哉屈子,壮哉屈子!
然而那位写过《屈子文学之精神》,认为"屈子之自赞曰'廉贞',余谓屈子之性格,此二字尽之矣"的王静安先生,竟也怀着"廉贞"之气,留下二十字之片言"质本洁来还洁去"了。遗书上没有给家人任何交代,也没有说明任何理由,纵身一跳便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迷。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看此文字,谁不热泪纵横。
与王静安同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先生在《挽王静安先生》中泪花点点,哭说"赢得大清干净水,年年呜咽说灵均","岂知长庆才人语,竟作灵均息壤词"……哀恸之情,叹惋之心,无以言表。
梁启超在在悼词中说:"许多伟大的人物有时以自杀表现他的勇气……伯夷、叔齐的志气,就是王静安先生的志气!违心苟活,比自杀还更苦:一死明志,较偷生还更乐"。是的,我赞同梁先生的话,但这样却令后人为苟活而鞭痛。屈子离去了,后世伤痛自责了两千多年,而今静安先生又令后后人伤口上涂盐施刀。如今很多文人不忍心再提那些沉重的话题。
宗师长痛,亦已矣。五十载乃一瞬,但留下更长的哀痛给后面的人,使后人在泪水中悲哀前行。
遥念逝者,没有哀思,只有哀痛。
在人间读书心得 篇2
在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是家庭团聚;在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是成功后的喜悦;在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是一颗诚实友好的心……阿廖沙在人间有正直勇敢的品质,祖母待人善良,而我们……
诚实就是诚实守信。诚实是一朵花,在五彩缤纷的花园里绽放;诚实是和谐的风,拂过脸颊,令人耳目一新;诚实是一股温暖的流动,流过你的心,滋润你的心。
生活中到处都有诚信。在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不欺骗老师和同学。对同学来说,要一诺千金,对别人许诺,就要努力实现。这让我想起了我以前见过的一个故事。在一个暴雨的夜晚,一个女孩双手抱着膝盖坐在车站标志下,车辆一辆接一辆地奔跑,溅起的水不时洒在女孩身上。这时,一辆车停在女孩面前,从车里跳下一个女孩,道歉地喊道,女孩似乎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缕光,突然跳了出来,拥抱了她,我隐约听到他们说:“对不起,我来晚了。“没关系!你还是来了。“嗯,我答应的事一定会做!”……那一幕,让我感受到了灵魂的升华。因此,对于诚实,我们应该从小事开始,言行一致,成为一个诚实品质的人,将能够得到他人的青睐,将能够走向成功。
如果说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桥梁,那么友谊就是维持我们友好关系的纽带。
友谊是朋友之间的亲密和谐。友谊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春天,就像我们在春天含苞待放的友谊之花;友谊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代表着我们强烈的友谊之火;友谊是秋高气爽的深秋,友谊的果实就像金色的麦田等待丰收;友谊是寒霜千里的冬天,是枝上的寒梅,风雪无阻。
友好、友好、善良。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如果你对别人友好,别人会对你友好。友好的态度,不暴露缺点,不说脏话,是友好的体现;对陌生人的热情,热情的帮助,也是一种友好的表现;帮助他人和谐相处,停止纠纷,缓解矛盾,消除误解,也是一种友好。”不要小,不要小。
马克思曾经说过:“追求和谐之美是人类的本能。“是的,每个人都渴望和谐、友好和沐浴在和谐之光中。为什么不追求自己的本能和和谐之美呢?为什么不为这种和谐之美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呢?也许,这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美丽蓝图。冰心奶奶曾经说过:“美的真正意义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创造了人的美;体现在物体上,创造了物体的美;融合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了环境的美。所以这种美体现在社会上,就实现了社会和谐的美!
也许,现在我们不能充分体现阿廖沙的抵抗精神,但我们在五星红旗下发誓,诚实友好是我们能做到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爱国、敬业、诚实、友好,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我们的祖国就会更加富强!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
在人间读书心得 篇3
一开始,弱小的阿廖沙初次步入社会就遇到了期软怕硬的萨沙;油腔虚伪的老板和掌柜和空虚无聊的厨娘。
但是在厨娘死后,阿廖沙决心要离开这,可是很不幸,阿廖沙因一时大意弄伤了胳膊;当天被送进了医院;在医院里他想他的外祖母,他想写信给他的外祖母,由于他胳膊伤了,不能写,他坐在床头,后来他不知不觉的'睡着;他一睁眼外祖母就把他带回了家。但弱小的阿廖沙一回家就听到了许多坏消息,但这些事并吓不到他,因为他已是一个经历了许多挫折的小大人。
阿廖沙这个可怜的孩子,在新朝鞋店里受了许多苦,但被外祖母带去了另一个魔鬼世界,也就是阿廖沙的姨婆那里,在那当学徒也受尽了姨婆一家人的责骂,阿廖沙被逼离开,又去了善良号小船当洗碗工,而且厨师思慕蕾对他很好,并给他书刊;让他读给他知识,可是有人对他使坏,把他赶下船。
阿廖沙人十分老实,却经常被人捉弄;弄的十分狼狈,但他无能为力。
阿廖沙这个失去亲人的可怜孩子,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会过的很愉快。
在人间读书心得 篇4
这本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写的是从1971年到1984年阿廖沙的生活经历,这时候,主人公阿廖沙的家境十分贫寒,一日三餐都不可以保证,这时候,阿廖沙就与母亲一起上山采野果卖了钱去糊口,他年轻时当过绘图师的学徒,还当过一艘船上的洗碗工,甚至当过圣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尽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们打过交道,这便给他带来了丰富了许多阅历,再加上他年幼十分热爱读书,他便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一个坚强的人,永远不被恶劣的环境所屈服,长大后便离开了故乡。《在人间》这本书不仅写了当时阶层人民的心理和习惯,更描写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那身残志不残的品格,那与生存环境抗争的勇气。
《在人间》不仅是高尔基当时的自传,还是带有文学色彩的当时的x历史,反映了x工业资本主义成长引起的小资产阶段手工业的瓦解过程,其中高尔基就是当时被压迫的阶级劳动人民的代表,饱经了风霜。就虽然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创造出了一些上进而自强的人,高尔基就是其中之一。
“我必须把自己改变一下,要不然我便会毁灭……”在那种阴郁的秋天,那种不但见不
到太阳,甚至感觉不到太阳,连太阳都忘记了的.日子里,我常常有机会徘徊在森林中,迷失
了道路,走到没有人径的地方,我已倦于寻找,但仍咬紧着牙齿,顺着茂丛、枯枝、沼泽地
滑溜的草墩,向前直跑。终有一天会走出一条路的。“我就决定照这样干。这年秋天,我怀着也许可以设法上学读书的希望,出发到喀山去了。”
这几段是《在人间》最后一章写的阿廖沙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不被环境而畏惧,立志报效祖国,成为社会的栋梁,前往喀山去读书学习了。
文中的阿廖沙有着许多美好的品质,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放弃,而是用着大无畏的进取精神一直不懈地努力勇敢地奋斗下去,虽然他的家庭环境十分恶劣,但是他勇敢地与外界环境抗争,取得了丰硕的硕果。
这本书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高尔基的品质,虽然他生活在一个恶劣的环境,衣食不保,却有着一颗向上的心,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不惜一切,克服了种种困难,到了喀山去读书。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一样要这样,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总是想到放弃,要努力,不到黄河不死心,想着目标奋力拼搏,这样才能完成我们的美好理想。我们现在生活得和谐美满,不想当时的x战乱,所以我们更是要克服困难。想想,这一些芝麻大的困难算得了什么呢?
比起高尔基的童年,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我们不是更应该珍惜现在有的美好生活吗?
在人间读书心得 篇5
俄罗斯作家高尔基写了《人间》。它真实地记录了高尔基小时的悲惨童年。
高尔基的童年是悲惨的,小父母都死了,由祖母抚养长大,但贫穷的祖母怎么能负担得起呢?在绝望的情况下,我不得不强迫高尔基在街上闲逛来养活自己。
他先是在鞋店和圣像店当学徒,然后在船的厨房里打杂,过着非常沉重和沮丧的生活。读书让他找到了快乐和安慰。尽管条件艰苦,但高尔基久久不能忘记阅读,他渴望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他读了所有的书,只要有机会联系书,他就不会放手,读好书,他会反复读,有好诗他也复制,这些已经成为他最珍贵的手写书。读多了书,他自然能分辨出什么是好书,什么是无用的书,但他都读,不读书怎么能分辨出书的好坏呢?
高尔基为了阅读遭受了太多的羞辱和欺凌。他被阅读迷住了,直到他的身体冻僵。读到忘记你周围的东西。有时主人发现,但也撕掉他所有的书,烧掉,有时甚至打他!但他一直坚持读书,永不放弃!
高尔基生活在一个大杂院里,经常看到走狗警察来这里寻找东西,监视人们的行动。并警告高尔基不要读那么多书。但如果你真的想读书,书是绝对可以看到的。高尔基的一个朋友介绍他认识一家杂货店。当他看到密室里的大部分书籍时,他都是手写的'珍品,高尔基说不出他的快乐。也因为经常在这里看书,他遇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人物,让他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什么。
在如此艰难的生活中,高尔基仍然可以不断地学习和无私地阅读。可以说,书使高尔基成功。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好看的电视剧,好玩的游戏,好看的电影……魂都给了这些琐事,为什么还有时间去看群书呢?正因为如此,当今社会的现代人变得浮躁!然而,只有书能洗磨我们心灵的镜子,只有书能焕发我们的智慧之光。书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让社会进步,让人类进步!因此,即使我们生活在一个优越的环境中,我们也应该像高尔基一样坚持阅读和学习,成为一个热爱阅读和学习的人!
在人间读书心得 篇6
文学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比星闪得还亮的智慧、是我们到一百岁还忘不掉的信念。
读了高尔基的《在人间》,你才能真正地了解19世纪末期沙皇统治俄国时的黑暗和猥亵,龌龊。作品中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这一形象既是作者早年生活的写照,也是俄国人民,特别是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经过磨练后走向新生活的典型。在读这本书的第一遍的时候,我还看不懂,所以不是很喜欢这本书。只是觉得有趣罢了。读第二遍时,我隐约能感受到阿廖沙的委屈与痛苦,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心路历程,是一种另人可怜的童年。
读第三遍时,我开始迷上了这本书。我视乎可以进入阿廖沙的人生路程,去陪他一起走过这条黑暗之路。我甚至可以进入阿廖沙的身体,去他童年的'路上走走、看看。去和他一起打工、一起借书、一起抵挡那些恶言恶语。多读几遍,我发现我是多么地憎恨沙皇,憎恨那个19世纪末期的俄国。同时我十分可怜那些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例如阿廖沙。阿廖沙小小的年纪就要去打工、工作,还时常被人辱骂、暴打,却一直在坚持着读书与学习,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的信念。因为身份和家庭的关系,他过早地去各种地方打工,却在打工的时候想尽办法借书看。他过早地接触这些人情世故,过早地接触一些猥亵、龌龊的事。
高尔基精湛的写法,常常使我身临其境,也去想想如果当时我就是阿廖沙,我会怎么去做?没有任何一朵玫瑰花,可以永留芳香。唯有书中的智慧永世长存!多读读书吧,读读高尔基的《在人间》吧!这种令人惊叹的笔锋,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模仿的;读高尔基的《在人间》,给你不一样的惊人感受;读高尔基的《在人间》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精神的震撼!
在人间读书心得 篇7
我曾经读过一些诗话词话,譬如《二十四诗品》、《沧浪诗话》、《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围炉诗话》、《随园诗话》等,其实中文系读书时研读的《文心雕龙》《艺概》等也应该算是诗话理论作品,包括曹丕的《典论—论文》虽然只剩一篇文章,但里面那几句诸如“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仍常常萦绕于脑海中。
读诗话,看古人评述比较分析诗人们的诗句和诗歌故事,饶是有味。后来,我曾将上百部诗话词话作品的电子版全部复制到一个电子TXT文件上,为的是便于搜索,但文件容量竟达10兆,每次打开都到等待好久。
但是,让我喜欢重读并深深思考琢磨的诗话就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王国维是近古学者中少有的真正中西贯通的大学者,深受叔本华的影响。他引介和重视美学(当时译为美育)在文艺评论中的价值。而在文学分析特别是诗歌的批评中,他的境界说,影响了中国的文学批评乃至艺术批评。
他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还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他虽然对“境界”没有下完整定义,但是他对“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的分析,对“格调”、“隔”与“不隔”的解读,对“赤子之心”、对唐宋气象、南宋北宋词之品格区别等都有有令人信服的评价。
曾对他说的这段话品味良久:“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让人对诗歌诗人高下优劣有所思有所悟,让人能够理解大诗人何以自称高格。
感叹静安先生真懂诗也,真懂文学之哲学也。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研究诗歌和文学者绕不过去的一本书。
王国维的故事很多,包括成为千古之谜的纵身一跃。
曾经写过一篇短文《端午节,这样的节日里——悼屈子并王静安先生》,放到这里作为结尾:
又是端午节。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文人,总要把屈原在脑海里萦绕一番,然后再放下。读李国文先生的《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便还会想起一串名字来。不知怎么,怀屈原却总让我想起王国维来。费力地读王国维的著作,很自然便联想起了他投湖自尽的'那一瞬。那一瞬其实在当时也是蛮费力的,千年一瞬啊!
历史常常很巧合。
王国维是在1927年6月2日,也就是端午节的前两天,燃尽一枝纸烟后轻身投入了颐和园的鱼藻轩。也许他就是为了提前过去,以便约会屈子同赴端午节罢。
前年我陪家人到颐和园去玩时,还到了鱼藻轩那里看看,那样浅的水还能令一代宗师为托身之地,我心中暗暗吃惊。
中国传统文人活到了极致后往往以自沉为终,令人感伤而不解。以屈子为始,至静安止,传统文人的悲愤心死似乎整整走了一个轮回。然而这个轮回竟背负着两千多年的沉重。
我们感慨汨罗江成了屈原怎么也绕不过的关,于是宁可将自珍如玉的身躯喂那鱼虾。其实,我们谁能体会到他的解脱之乐呢?屈子在《九歌》中就说"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那是何等的快意!
但现实却让他悲伤而不忍视。那篇《怀沙》的绝命诗令人伤悲而不忍读。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汨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郁结纡轸兮,离慜而长鞠。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
悲哀的屈原,以伤心的自杀来振奋楚人之心,以自杀来刺激国君的觉悟,悲哉屈子,壮哉屈子!
然而那位写过《屈子文学之精神》,认为"屈子之自赞曰'廉贞',余谓屈子之性格,此二字尽之矣"的王静安先生,竟也怀着"廉贞"之气,留下二十字之片言"质本洁来还洁去"了。遗书上没有给家人任何交代,也没有说明任何理由,纵身一跳便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迷。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看此文字,谁不热泪纵横。
与王静安同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先生在《挽王静安先生》中泪花点点,哭说"赢得大清干净水,年年呜咽说灵均","岂知长庆才人语,竟作灵均息壤词"……哀恸之情,叹惋之心,无以言表。
梁启超在在悼词中说:"许多伟大的人物有时以自杀表现他的勇气……伯夷、叔齐的志气,就是王静安先生的志气!违心苟活,比自杀还更苦:一死明志,较偷生还更乐"。是的,我赞同梁先生的话,但这样却令后人为苟活而鞭痛。屈子离去了,后世伤痛自责了两千多年,而今静安先生又令后后人伤口上涂盐施刀。如今很多文人不忍心再提那些沉重的话题。
宗师长痛,亦已矣。五十载乃一瞬,但留下更长的哀痛给后面的人,使后人在泪水中悲哀前行。
遥念逝者,没有哀思,只有哀痛。
在人间读书心得 篇8
朋友前几天带了一本《至味在人间》给我,说我会喜欢。
看前几篇的时候,确定自己之前看过,却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在哪里看到的。这种感觉像是遇到一个知根知底的熟人,再翻下去,就像叙旧。
作者是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导演。一个才华横溢又一本正经的吃货。他对美食的描述妥帖细腻,你不得不感慨,有些人就是天生味觉敏锐又会吃。而他又占了另外两条,会写,会拍。这本书里,不仅仅是写美食,还有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和人情味。
他也是安徽人,我在书里也看到不少熟悉的内容。
首先是酱。“在坛子里装着带汁水的,我们叫酱豆。刚出锅的幔头,掰开,中间抹上勺酱豆,热腾腾的奇香。”读到这里,脑海里浮现的正是小时候往馒头上抹酱豆的场景。已经很多年没吃过,市面上的海天黄豆酱,微甜,温和,像个懂事的小孩,懂得满足大众的口味。而小时候所吃的酱豆,每家都有每家的味道。咸得泼辣,辣得辛香。
那时候看到大人晒酱豆真是满满的好奇。豆子上长了那么多霉还能吃吗?真是碰都不愿意碰。但等到把它们放进坛子里,放上各种材料,再放西瓜代替水,蒙上白布晒上那么多天后,盛出一些入锅翻炒,那种绵密醇厚的香味,轻易就能把人虏获。
接着是面。陈晓卿非常爱吃面,北方人一般都习惯吃面。他家乡是安徽灵璧,算是不南不北的地方。我也遇到过和他一样的趣事,到了北方被称为南方人,到了南方,又被称为北方人。他在书里引用了一个人写的小诗,据说麻醉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安徽人。
有人说她是南方 有人说她是北方 南方和北方手牵手 坐在了淮河的岸上 我确实被麻醉了。
看他对面的痴爱,也勾起我对面的情感。外婆那有种面叫板面,我对板面总结出的经验是,出了那个地方就吃不到正宗的板面了,充其量汤的味道还有些相似。板面就像个粗糙的`北方汉子,多油,多盐,可以搭配卤凤爪,卤鸡头,卤豆皮,茶叶蛋,滋味厚,嚼劲足。配上个搪瓷大碗,吃起来真是地道,吃完常常嘴唇肿胀,像是粘了一层油。
想起高中学校西门有家板面馆。非常小的店面,高个子得低头钻进去。里面摆着一排排小桌子,小马扎。一放学,人就满满当当。记得当时他家面两块五一碗,鸡头凤爪鸡蛋都是五毛。现在那块地方大概已经拆迁了,这种苍蝇小馆,要么扩大店面,要么就会消失。再回去,要去学校附近找家地道的板面馆,加两个凤爪。
陈晓卿明是写寻味品味,却常在文末神来一笔,有关某个时事,某个熟人,使人莞尔。
在写《白塔寺涮肉群落》时,他朋友畅想了白塔寺照这样发展下去,几百年以后就是饮食文化的一处代表地。陈晓卿就在文末调侃道,哪里用得了几百年,搞不好二十年后,北京市政部门就会决定重建涮肉一条街。先不分青红皂白拆了,然后觉得不合适,再拿着照片复原——反正咱们制度好,有的是钱。
在写到去吃一家味道好但服务态度不好的湖南菜馆时,他说,有这么可口的美食,态度粗暴点就粗暴点嘛。他把这个道理说给读库的老六听,老六展开了终极思考:按此理论,难不成最好吃的饭馆......得是城管开的吧?
他写吃火锅写得很有趣味。不只是在味觉上,还引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吃在他那里,已经不仅仅是吃,更关情。
“你要是喜欢谁,不妨提前两小时找一家有底料的火锅店,早早开火,想象着郫县豆瓣和葱结姜片蒜瓣以及草果丁香花椒辣椒不断充分交融磨合,小火慢慢熬着,等那个人来吃.....当然,那个人必须是一个喜欢吃的实在人,吃饭时你们的目的,这样你们才能在享用美食的同时享受相濡以沫的人生。”
这段文字,足以让人想象出一幅场景。他坐在咕嘟嘟嘟小火锅前,看着翻滚的汤底,心里盘算着底料的味道怎样交织融合,又暗暗盼着那人来,在火锅前“相濡以沫”。
他不喜欢那些因利益而生的饭局。
“我打心眼里佩服那些官场、商场、名利场的场面人,尽管面和心不和,为了利益也要欢天喜地地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这时,聚餐已经不是摄食的一种程序,更是某种社交性的礼仪。”
他钟爱藏在边边角角的小馆子,散落各地的小馆子。书里描写的美食真是诱人。描述的亲情,友情,文笔诙谐,饶有趣味,也值得去体会。
“桌子支在院子里,旁边路灯杆上贴满了租房小广告,创文的横幅打着卷儿,知趣地缠在国槐的枝头,晾晒衣服的居民不时从身边穿过.......我喜欢在这样的环境里吃东西,微风过处,偶尔飘落几片秋天的叶子,空气里弥漫着酸笋的味道,这是迷人的人间烟火气息。”
喜欢这样的《至味在人间》,看的时候,会一个人忍不住笑起来。
在人间读书心得 篇9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讲述的是少年高尔基走进社会,工作(实际上是童工)之后的种种丰富多彩的经历。
高尔基工作的过程中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各种工役,受尽欺凌、侮辱、愚弄、甚至毒打和陷害,体验了社会生活底层的艰辛,认识到人性的丑恶。不过,外婆的善良、厨师的正直、玛戈尔皇后的博学,又使他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同文物鉴定人、司炉工、木匠等人的交往也使他感到人性的多面与复杂。他酷爱书籍,利用一切机会读他所能碰到的书籍,为此吃了种种苦头。对书籍的酷爱,开启了高尔基愚昧的头脑。一个用书籍填补思想贫瘠的人,反抗着周围的种种不协调,厌恶了身边的丑陋与粗俗,向往一种纯洁,美好的生活。“我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好的生活,不然我就会毁灭。”带着一种更高的`追求,走上了去学校求学的道路。
高尔基的生平教会我如何从容镇静地去面对人生的危机与挑战;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心灵如雨后的晴空,清新、明净,一片蔚蓝。
在人间读书心得 篇10
死生之事,于作家亦莫大焉。想象这样一个作家,一生以毁减生命为志业,从二十岁起五度自杀,终于在四十岁前了结生命;想象这样一个作家,毕生的写作都是以自身为蓝本,自传体式的回忆贯串文本;想象这样一个作家,生前毁誉参半,死去近六十年还被不断追忆,连忌日都成为节日。他就是太宰治,日本无赖派大师,在日本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并列战后文学的巅峰人物。最后一次自杀是在他三十九岁生日那天,所以从此在日本如果死生在同一天,就会被称之为"樱桃忌"。
文中的主角大庭叶藏大概就是作者的自传体。那个回首往昔,觉得人生充斥着耻辱的人。从小就在讨好身边的人,从不对人说"No",从不顶嘴,从不以理相争。不管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兄妹或者朋友甚至是佣人,所有的.事情都不懂得拒绝。
从小就对人类满腹恐惧,畏葸战栗,完全靠贬损自己,强装笑脸来拼死拼活的为人类服务,命悬一线的服务,汗流浃背的服务。以至于成了搞笑的高手。不知不觉中已经变成了一个不说真话来讨好卖乖的孩子。很小,他就认为不公平是必然存在的,不懂倾诉,觉得那是枉费心机。只能对真相一言不发,默默忍受,继续搞笑。觉得世间的人们经常互相欺骗,却又颇为神奇的毫发无伤,相安无事,好像没有察觉到彼此的欺骗。"世间"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可怕之地,也绝非依靠"一决胜负"便可以轻易解决一切的场所。
那个茕茕孑然,郁郁寡欢的阿叶,最终像蟾蜍一样在世间活着,失去做人的资格,只能趴在地上缓缓蠕动。"生而为人,对不起"
他本出生于富贵人家,自带光芒,生来就很受人尊重,在家族也理应被重视,可是,在自己的贬损中,在不断的"讨好"中渐行渐远,光芒散尽。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芒,要学会聚光而不是散光。你的光芒越聚,你的能量越大。
很多人问,为什么我那么好说话,却没人把我当回事,为什么我待每个人都很好,却没人把我当真朋友。我说,你的问题在于太刻意,也太贪心。我们太贪心所有人的眼光,于是忘记了生而为人,也该知道谁是知心人,而谁是泛泛之交。聪明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冷热分明。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终于抛弃掉了别人眼中最糟糕的样子,开始棱角分明地活着。大概也应了那句话,我的时间宝贵,要浪费在喜欢的人身上才是。不好惹不是没教养,而是泾渭分明又彬彬有礼。
在人间读书心得 篇11
翻开高尔基的三部曲,我的心便随着故事情节起起伏伏,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闪耀的明星,发出耀人的光芒,让我沉醉其中。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记录了高尔基二十岁以前的坎坷经历。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在人间》,因为它记录了高尔基一生中最艰难的独立谋生的故事。因为外祖父家破产,年仅十岁的高尔基来到人间,为了生存,他捡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饱尝人间苦难。但他却像一条逆着洋流的鱼,坚持游到底。
在外婆妹妹家当学徒的日子里,他只能睡在厨房和厕所正对门。厨房炉灶散发出来的热气使他满头大汗,而从台阶下头吹进来的'过堂风又把他的双脚冻得冰冷,所以,每当他躺下睡觉时,总要把门口所有的擦脚垫都盖在腿上。虽说是来学艺,但制图工具他也只碰过一次,他要干女仆、保姆的活,一刻都不能休息,可女主人仍对他横眉冷对。
小小年纪,就要背上这么重的担子,他只是个孩子啊!在需要被疼爱照顾的年龄,却经历着贫穷劳苦,被俄国社会压弯了背脊,但他坚强刚毅,像一条逆着洋流的鱼,迎难而上,他改变不了现实,只能慢慢地适应社会,适应贫穷。
再回头来看看我自我,平时在家,只明白在空调房里吃着零食,看着电视,什么家务都不做,做什么事都不能坚持,不能自立,在吃苦耐劳、独立自强方面我的确远远不如高尔基。
可是,高尔基的生活并不全是暗淡无光的,一些完美的插曲也一向伴随着他。他遇到了像柳德米拉,玛尔戈王后,裁缝师傅的妻子和斯穆雷这些爱读书的人。他们就好像一盏盏灯,照进高尔基的世界,为他暗淡的人生带来丝丝光亮。他们帮忙高尔基看书学习,把他引进了知识的殿堂。高尔基就在那时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晚上没有灯,他就把滴在桌上的蜡油收集起来再次利用。如果书中有他不理解的词汇,他就无法思考别的事情,会想方设法地把它弄明白。这种求知若渴的精神着实令我佩服。
看看我的书架,书到是不少,可一本本都是崭新的,连一个手印,一点折痕都没有,闲置了太久,有的都已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了,可见我平时有多懒。最初看这本书只是为了写观后感,可看完之后才发现看书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并且高尔基的读书精神更激发了我的阅读欲,是时候增加自我的阅读量啦。
在人间谋生的高尔基就像一条逆着洋流的鱼,就算波涛再汹涌,他也不会改变自我的方向,和沿途的同伴们一齐逆流而上,执着追求。
在生活中,我也要做这样一条固执的鱼,逆着挫折的洋流,一路向前!
在人间读书心得 篇12
昨天,姑姑给我带来了一本书——《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因为没事做,我便拿出来细细的品读。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著名的三部曲自传体小说。作者通过对自己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生活和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一位进步青年的成长经历。
小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小名)在父亲去世后,阿廖沙跟随外祖母和母亲来到外祖父家的这段时间,他得到了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优美故事的熏陶;亲眼目睹了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还和他所接触到的“第一个优秀人士”——“好事情”交上了朋友,但“好事情”却因为自己的特立独行而备受众人排挤。
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阿廖沙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这种“令人窒息、充满可怕”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童年时光。
在他十一岁的时候,母亲不幸去世,外祖父也家道中落。便走向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绘图师家、轮船上当过杂工,饱尝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斯穆雷,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此后,在裁缝妻子、“玛尔戈王后”的帮助下,他在书籍的海洋越游越畅。书籍开拓了他的眼界,激发了他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五年后,他怀着进大学的希望去了喀山。
十六岁那年,阿廖沙怀着进大学的希望去了喀山。但现实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以他的条件要上大学只是个梦想,希望破灭后,他不得不为生存而奔波:住“贫民窟”、卖苦力、同流浪汉接触、在面包店工作……在和古里·普列特尼奥夫、杰连科夫以及“霍霍尔”这样的大学生和进步人士的交往中,他投身进了一所广阔的社会大学。阿廖沙在这所大学里,经历了精神发展的复杂道路,经受住多方面的生活考验,对人生的的意义、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最初的探索。
在人间读书心得 篇13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通过对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生活与命运的回顾,展现了世纪之交广阔时代背景下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在我读的书目里,我最喜欢的就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本书。读完了这本书的第一部分《童年》,我不禁泪流满面,读完了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在人间》,我又为旧俄国的黑暗制度而气愤,读完了第三部分《我的大学》,我被主人公在社会大学锻炼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这本书讲主人公阿廖沙小时候父亲病故,9岁时跟母亲来到外祖父家,亲眼看见毒打儿童等令人作呕的丑事。但外祖母却给他讲了许多故事,他被外祖母的故事所吸引,因此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十一岁时由于外祖父家业破败,无法养育他,他便到社会上打工,独立生活。
在十六岁那年,阿廖沙获得了自由。他一直想上大学,可是那时的大学对穷苦学生关着大门的。终于,有一个“特别大学”—专门收留穷苦学生的学校向阿廖沙敞开了大门,阿廖沙终于开始了新的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在生活上,阿廖沙与我比真的`是差得太远了,我从小就有父母的关心,可是我却总说自己父母如何如何不如别人。在学习上,我时不时嫌学习闷啊,烦啊,一点也不主动,小阿廖沙把学习当成乐趣,而我却把学习当成了自己的负担。
小阿廖沙的生活是艰难的,可是文学给他带来了希望,他的生活在自己的勤奋努力下逐渐走向光明。我的生活如此轻松,那么我就更应该向阿廖沙一样去好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将来建设祖国的明天贡献力量。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一书像明灯,像丰碑,闪烁心头;像多彩的阳光,伴我踏向繁花似锦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