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无人生还读后感

2024/05/09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无人生还读后感(精选20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1

即使在炎热的一天看这本书,也感到身上凉飕飕。

看完之后我只是在想法官到底是不是对了。虽然有很多事情在不同的方向对错也许不是那么明显,可能有对有错,但我还是认为法官这样的人有些可怕了。

不论看小说还是看电影,看到杀手设计的“天衣无缝”的局或者游戏时,虽然很佩服这样的头脑,可终究还是害怕,只是期望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最好永远也遇不上,永远也不要认识。

有句话说坏人不可怕,有知识的坏人才可怕。运用高深的知识造诣去设计一些满足自己非同于常人的刺激,或是布下完美的局去报复,这样用别人生命填补的快乐实在是太可怕了,但尽管是你以为的天衣无缝,也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这本书里法官布下的一切,即使他不写下漂流瓶我想终有人会解出来,但他也总想别人去瞻仰他的“艺术”,才自信满满地写下所有。可我不觉得他对了,法律灰色地带的案件或许还有很多,但这应该是促进它进一步完善的不是吗?法官认为让他们死在对所做之事的恐惧中是惩罚,可也正如将军所说这何尝不是等待的解脱。当每个人听到自己日日精心掩饰的罪行曝光之后,恐惧顿时充满了内心,他们时时刻刻的煎熬被放大,或许他们不死是一种更大程度的惩罚,我想害死别人还能心安理得的永远开心的生活下去的人毕竟很少吧。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内心的恐惧,良心的谴责永远比刀剑更能伤人。所以,做一个善良的人比什么都重要。记起实习的时候老师讲到的四不伤害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不让他人被伤害,爱人比伤人更具挑战也更有价值。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2

《无人生还》是英国推理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八个素不相识的人分别因为不同的原因被U·N·0邀请到一座无人的小岛,并由两位管家接待,十个人在岛上生活最终被一一杀害的故事。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侦探推理小说,不得不折服于阿加莎对人物角色的塑造,个性鲜明又矛盾冲突,以及细腻的心理分析,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造,开启了“童谣杀人”和“孤岛模式“,整个故事结构故事情节紧凑,读起来一气呵成,在读的过程中,随着作者预设的剧情,不断进入故事情节,也不断进入作者的陷阱,在阅读过程中,凶手是谁,下一个是谁,不断的在不同人之间猜疑与判断,这样在作者的引导下,一直到尾声,感觉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谜团中,无法完美的解释。一直看到结局,我都没猜到凶手是谁,在看完最后的那封信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ta!谁能想到呢?原以为ta之前就已经被谋杀了。所有的侦探推理都要有一个结局,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对凶手进行了一段自白的描写,凶手将自白信装入漂流瓶被人拾起寄往苏格兰场,最终真相大白。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杀人案件,凶手借助童谣制造恐怖氛围,从第一天晚上开始的几天时间里,每天都有人按着儿歌里述说的方式死去,每死一个人,餐桌上的瓷瓶就会少掉一个。古老的童谣犹如恶毒的诅咒笼罩着所有人,或许从踏上这座岛的那一刻开始,死亡的威胁已经无处不在。活着的人彼此依靠又彼此怀疑,但是一切的警戒与提防都是徒劳的。风浪停息了,岛上的明争暗斗也停息了,只留下了十具尸体,无人生还。

这篇文章作者借助于对人物进行塑造,揭露出人性的自私、贪婪与罪恶等真实面目,折射出受害者受冤、无处申诉的现实,完成了“文学反映生活”、“文学即人学”的文学使命;另一方面又在引发人们对道德与法律的思考,何为犯罪,何为犯法?文章中的这几个人都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是这十个人真的就是无辜的吗?当法律处置不了他们时又有谁能够为那些无辜的受害者伸张正义呢?在法律之外的犯罪,这种灰色地带的犯罪如何处理?

看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想到,近年来儿童拐卖事件频频发生,之前网上有流传每年会有20万儿童被拐卖,虽然这个数字多少有夸大的成分,在"团圆"平台上,从20xx年5月到20xx年5月,过去整整一年中国失踪儿童的数据:平台共发布失踪信息1317人,找回1274人,尚未找回43人,找回率96.74%。但我觉得被拐卖的儿童远不止这个数字,这只是一个平台发布的信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平台,导致数据统计不全面。现如今儿童拐卖是如此猖獗已经不仅仅去偷了,而是明目张胆的去抢,去学校门口蹲点,想想都非常可怕。然而这些人贩子即使被抓到最多也就被关个三五年,而那些被拐走的孩子将会面临什么样的生活,最幸运的莫过于被卖到一个没孩子的家庭,至少能健康的成长,有的被刨心挖肺拿到黑市去卖器官,最悲惨是那种被打残沿街乞讨的,这一生就真的毁了,当其没有利用价值后就直接抛弃。当孩子被拐走的那一刻,就是家破人亡的时候,可能是三个家庭的毁灭。而人贩子三五年的有期徒刑能够弥补其犯下的罪过吗?还有经常被报道的儿童案件,被叛十几年,也不足以惩罚其犯下的罪过,这将影响其一生的成长。这些人真的是死不足惜,真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然而现如今的法律讲究人道主义,那些酷刑终究因为太过残酷而被废除了。当我们对侩子手讲人道主义的时候,他们是否对这个受害者讲过人道主义。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真的恢复了千刀万剐、五马分尸,甚至是株连九族,是能起到威慑作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或许是惩罚太轻了,才会有人铤而走险。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3

这是一本悬疑小说,不看到最后等作者解密,无从知道谁才是真正的策划者。因为书中刻意描写了每个人的心理活动,让人觉得每个人都是无辜的,这也是作者高明的地方。整本书情节精彩,环环相扣,看书的时候,连自己的呼吸都是小心谨慎的。

整本书讲了十个人(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有人因为他们的过失死掉,但是他们却躲过了法律的制裁),在同一天,因为受到邀请然后怀着各自的目的去一个他们从来没去过的小岛。关于小岛的传闻很多,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这十个人一来到岛上就被一个留声机宣布了他们曾经的'犯下的罪行,然后按照某种计划,一个一个被暗杀掉,过程对于当事者来说当然充满了恐惧,猜疑和挣扎。但是终究逃脱不了命运的制裁,他们还都是一一死掉了。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疑惑当然是“到底谁才是整个事件的策划者?”同时为那十个人中大部分人犯下的罪行或惋惜,或气愤。他们这帮人就因为心中的私欲,践踏他人的生命,还利用自己的缜密心思或者社会地位逃脱法律的制裁,真是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他们每个人(除了那个策划者,这也是最后作者解密的时候才知道的),每个人都死有余辜。等他们都死完了,真有一种大快人心的感觉。

看完整本书,心得有二,一是人真是不要做恶,除非运气一直都很好,否则难免遇到更厉害的狠角色,就会遭报应。二是,希望可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做一个聪明又内心强大的人,既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尽可能地去伸张正义,打压坏人。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4

图书馆中,在书架漫无目的地找,也始终未挑出心里中意的书。读东野圭吾的书多了,也难免会有些乏味。一本黄色的画着小兵人的书滑落在我面前,于是我便津津有味地读起了这本《无人生还》。

我边看边理解,从疑惑不解到恍然大悟,最后心惊肉跳,仿佛我也在静静听着这首死亡之歌。“十个小士兵,出门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个只剩九……”作者在书中,不,那位侦探女王在书中创造出了一个千古谜案,至于结果,恐怕也只会草草结案。

主人公瓦格雷夫,实际是一名法官,他曾了解到明明触犯了法律却逃过法律制裁的底细,便想出了替天行道,用自己的方式来惩治这些人。他以尤、纳、欧文的名义邀请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十个犯有杀人罪的人来到士兵岛,用童谣的方式杀害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十位“客人”,警察来了也只能发现十具尸体,误以为是天谴离开了,而这个幕后凶手也写下案件经过,成为一个漂流瓶漂向远方。

读着读着,看到了瓦格雷夫写的一句话:我正在寻找包括自己在内的十个牺牲品。”仿佛令我真正看清了他:他缜密的思维能力,十分令我折服,他的布局简直天衣无缝,尽可能地还原童谣中的死亡方式,令众人陷入恐慌之中,使其变得神秘莫测。他是一名法官,法官最引以为傲的就是用法律制裁惩治犯罪,在当时的法律制度下,他发现自己做不到,可他嫉恶如仇,犯罪的人绝不轻饶,不放过每一位犯人,所以自己走向了死亡。千古谜局的幕后原来是法律的缺失和瓦格雷夫对法律的无奈。

我相信,这个谜团会一直保存在《无人生还》中。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推理能力令人惊叹不已,不愧是侦探女王,她将所有可能性排除,最后留下最不可思议的结果。虽然剧本并非现实,但也找不一丝破绽,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也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成为传奇一般的人物。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5

可能有剧透?只能说如果没看过《十角馆》,我会更喜欢《无人生还》的……显然绫辻行人是受到《无人生还》的影响,“惩治”法律无法惩治的犯人、富有传奇色彩的小岛别墅、混迹于被害者之中的凶手、无法破解的悬案最后靠凶手的漂流瓶揭示。难道是因为《十角馆》是我看的第一篇叙述性诡计,所以有了雏鸟情节?扯远了。

其实揭示谁是凶手前,我就觉得法官的死有问题啦(马后炮这么慌乱、这么短暂的时间内,要让一个人安静地躺在椅子上,摆放整齐,显然太不科学了。还有一开始留声机播放每个人的罪行,后来都有叙述他们如何犯罪。法官那个说得很轻描淡写,如果是故意判死刑,总应该有个理由(类似麦克阿瑟将军),但并没有。呃,前警长那个我也没看懂。

还剩六个人和五个人时,每个人都有一段没署名的独白。看完再回过头看这几段,还是没完全没辨出谁是谁。

我居然在这样一本书里看出了菲利普·隆巴尔德和布洛尔的JQ,真是没救了,干掉你二十次哦,一对白痴哦,有空再写吧……因势利导,才能令其茁壮成长,趋向完美。如果我们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那么教育将是人的教育,而不能是使人适应教育的教育。梁晓声的教子方法,使我们不仅联想到鲁迅先生的一段话“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但中国父母又有多少能真的做到呢?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6

一、天上的大馅饼突然间砸中十个身份各异“幸运儿”,莫名的免费超级豪华知名孤岛游,似乎熟悉的邀请人,想想这必是一次充满欢愉,惬意的旅程!

二、遍查全岛,除其十人外,完全没有任何其他人可以藏身之处!不具备任何案后逃生的条件!近乎完美、巧妙的杀人设计——十个故事人物悉数死亡,一切的一切都在不可思议中发生…给警方留下一个“嵌套死循环式”的悬案!

思路设计、框架提纲

1、剧中人物的具体情况介绍(包括身份、职务、特点、联系),影映作品展开的线索,看似冗长乏味的叙述,实则是埋有隐晦的伏笔

2、由一碟审判录音公诉,十个故事人物的接连神秘离奇死亡,映射小诗,彼此猜疑!(室内摆设的.布置、死亡方式、人物即时,事后的心理入微的描写)

3、始终挥之不去的谋杀疑云,究竟这是怎么回事?是上天的无意玩笑,还是人为的蓄意谋杀?每个人疑意重重,心态失衡!下一个会是谁?

4、警方第一次陷入一个自立自破的两难困境,这注定又是一个千古疑案…

5、罪犯漂流瓶解疑,真相大白,喔!原来如此,好一个杀人于无形的副本!

跟随子吟掘亮点

一、一部没有侦探的侦探小说,酣畅淋漓,水到渠成的心理描写,将阿加莎自己一贯的写作风格、特色——‘犯罪心理学’发挥到了极致

二、精彩的情节设置,生动的对白描写,极致的心理捕捉

同时这部作品已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有兴趣的亲们可以自己下载观看,改编得还是可以的!相信加上影视的音效,图像,剧情衔接等技巧的搭配、结合,一定能给你不同的视觉感受与冲击,帮助更好地理解,把握作品的精髓!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7

《无人生还》是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人最满意的一本小说,也是读者评价最高的一本。

阿加莎·克里斯蒂以“侦探女王”的称号享誉全球。这一王冠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1971年“加冕”。阿加莎的侦探系列作品被翻译成130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20亿册,在她之上的只有莎士比亚和《圣经》。这本《无人生还》又是其中“最好”的一本,它的质量毋庸置疑。

小说中,阿加莎将凶杀场所放在一座孤岛上,岛上有一幢豪华庄园。通过故事人物的反复探索,作者告诉读者,小岛是一个封闭空间——一个巨大的“密室”,外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所以,这是一个“完美谋杀”的故事构架,即蓄谋已久,无懈可击的高智商谋杀。——直到最后,也没人侦破案件,是凶手自己揭示了真相。

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是一首童谣“十个印第安小男孩”。童谣中一个“印第安小男孩”的死对应一件谋杀。十句歌词,十个“印第安小男孩”死亡,对应岛上的十件谋杀。“印第安小男孩”的死法各有不同,也依照顺序各自对应十种谋杀方式。

岛上的十个人通通被“谋杀”,最后无人生还,包括凶手。谁是凶手?作案动机是什么?作案方式是什么?阿加莎似乎没有打算让读者解开谜题,这是侦探小说的一大特征,文字给出的信息不完整,障眼法重重误导读者。最后由作者抽丝剥茧,揭露谜底。

这是一部构思精妙的小说,体现了阿加莎高超的叙述技巧。作者创造了十个人物,每个人物性格各异,有各自的背景故事,他们的背景故事和被谋杀密切相关。十个人在谋杀接连发生的过程中,他们的反应,猜疑,对策。这些信息不是简简单单地堆积,而是彼此交织。它们存在逻辑关系,相互作用。它们有主次,轻重,既要条理清晰,又要让读者接收到适量的信息。既要迷雾重重,又要合情合理。阿加莎对本书评述道:“我比任何评论家都更清楚这本书创作历程之艰辛。”

故事中的十个人,每一个都有罪,都曾逃脱了法律的制裁,最后在孤岛上全部受到了惩罚。罪孽越重的人死得越晚,不仅要面对死亡,还有对死亡的恐惧,良心的.折磨。

上岛以前,对于过去的罪恶,每个人都有为自己辩护的说辞。他们逃脱了应有的惩罚,将罪恶的秘密掩埋心底,继续生活。他们或许会受到良心谴责,但仅此还远远不够,他们必须偿命,正义才能得以伸张。——十个人住进庄园不久,留声机的宣判已经揭示了凶手的作案动机:为法律的缺位伸张正义。

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人都渴望被其他人认可。现实中,没有人愿意做坏人,他们永远有看似充分的理由,在犯罪的同时接受自己。人都有阴暗一面,有时候会在无意识中实施犯罪。人性的阴暗并非与生俱来,它们大多产生于生活,反映的还是社会的阴暗面。

读者也应从故事中看到自身的矛盾。每个人都做过有愧良心的事,同时也有安慰自己的一套话术。许多时候,人们都能够逃脱审判。但他们的良心未必总能饶恕自己,除非他们已经成为真正的坏人。

小说也有缺憾。从故事的逻辑上,凶手对受害者的预判过于精准,与他所能够收集到的信息不对等。此外,推理小说对文学技巧要求不高,如果对阿加莎的文采再做要求,未免显得吹毛求疵。(汪磊)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8

“十个小兵人,外出去吃饭,一个被呛,还剩九个人……七个小兵人,用刀砍木棍;一个砍自己,还剩六个人……四个小兵人,出海去逞能;一个葬鱼腹,还剩三个人……两个小兵人,坐着晒太阳;一个被晒焦,只剩一个人。这个小兵人,孤单又影只;投缳上了吊,一个也没剩。”一切的阴谋都从这一首童谣开始。

十、九、八……三、二、一小兵人的数量在不断减少,活着的人也在不断减少。一种亡的气息,一种在劫难逃的感觉慢慢逼近。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骗局,一张网,一张凶手为每个人量身定做的天衣无缝的网。用不同的人名,不同的方式;将十个人聚集在一座岛上,一座荒岛上。此时,审判与亡就已开始。

叮~~生命开始了倒计时。

晚餐时分,一个不知名的声音开始控诉所有人的罪责。贵族少年撞人,管家夫妇拒给主人解药,女子引诱孩子向深海游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背负着人命,可却都是在法律范围内无法制裁的案件。于是,凶手顶着伸张正义——绝对的正义之名开始了他的谋杀。

第一晚,一个人便在吃饭时了,第二个人中了氰化物,在昏迷之后长眠不醒了;接着第三个、第四个……每一个的亡方式都与那首童谣不径相同。这首英国的古老童谣成了贯穿小说的线索,也成了十个人的亡方式。

耳旁似乎总有一个呓语式的童声,它在轻轻吟咏这歌谣,在漫不经心的语调中带着挥之不去的亡气息;犹如在童真的面庞上忽然出现嗜血的表情一般,让人在极端的对比中感动无形的痛苦。像被人噎住咽喉一样,不得喘息,无法逃脱。

凶手就在十个人之间,没有人知道下一个的人会是谁。随着人数的减少,恐惧、彷徨、不安一点一点吞噬着自己的内心与理智,活的时间越长的人,罪恶也就越重。因为他最后所承受的不仅是亡的痛楚,更是精神的折磨;在绝境中的苟延残喘,去争取下一秒活命的可能。

在《无人生还》当中,谋杀手段的巧奇自然不言而喻,整人的布局更是令人目眩神迷。但在华丽地作案手段之下,阿加莎?克里斯蒂对人性的.了解,对人性的剖析更令人敬佩不已。这早已超越单纯的侦探解谜,步入了心里剖析的殿堂。

在绝境中,有人心头坦然,因为多年来已无法承受负罪感所带来的痛苦;有人不以为然,因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下的罪行;有人惶然,以为自己所作所为并无过错,却真实地造成了他人的自杀;有人凄然,梦里都能看见去的无辜者不甘地模样。从贵族到底层,来到岛上的所有人都揭去了身份的伪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表露了最真实的一面。其中一部分人渴望生命,他们不惜利用一切代价来确保自己的平安,却在良心的谴责与幻像中送上了自己的命。可全部的人都在渴求解脱,或生或,被岁月掩盖了这么久的事实终究铺在了阳光下。

在文章的最后,凶手交代了一切。根据事实,人们可以推断谁是凶手,可是那样不容松懈的境地,理性与判断力已经为零,每个人都是凶手。所以,十个小兵人,一个也没剩。

人性的悲哀在文末的剖白中无法抑止。海中的荒岛犹如失落的人心,在罪错的反忍中变得无所凭依。文明在孤岛上荒芜,道德的流放地万物萧条,无人生还。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9

《无人生还》(Andthentherewerenone)是英国著名的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Christie)写的一篇推理小说。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Christie,1890年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尔奎。一战期间,她参加了英国和红十字志愿队,从事救护工作。在此期间,学习了大量药物和毒物知识。因此在她的侦探小说中,也有大量的用毒杀人的片段。

《无人生还》讲述了一个孤岛杀人的事件。八位客人和两位仆人分别收到了邀请信,被邀请到士兵岛做客。十个人各怀心事的去到了岛上,登岛的当晚,即遭遇恶劣天气,因此被隔绝在孤岛。

随后更是一个个遭遇了离奇事件。每间客房里都挂着写有关于十个小兵人的童谣的镜框;餐桌上摆放的十个小瓷人。

十个小士兵,出门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个只剩九。九个小士兵,秉烛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个只剩八。八个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连不离去,八个只剩七。七个小士兵,举斧砍柴火;失手砍掉头,七个只剩六。六个小士兵,捅了马蜂窝;蜂来无处躲,六个只剩五。五个小士兵,同去做律师;皇庭判了死,五个只剩四。四个小士兵,结伴去海边;青鱼吞下腹,四个只剩三。三个小士兵,动物园里耍;狗熊一巴掌,三个只剩俩。两个小士兵,日头下面栖;毒日把命夺,两个只剩一。一个小士兵,落单孤零零;悬梁了此生,一个也不剩。

------弗兰克·格林一八六九

随后,十个人一个个按照童谣的死法死去。每有一个人死去,餐桌上的小瓷人就会少一个。人们都希望能找出一个办法拯救自己的生命。但是天气很糟,岛上没有离开的办法。

荒岛很小,四周没有躲藏的地方,凶手只能在他们中间。人们之间彼此怀疑,唯一的求生办法就是找出凶手。风浪停息,警察上岛,只有十具尸体。

这篇侦探小说没有其他侦探类型小说所共有的侦探及其探案过程。大部分篇幅都是以上帝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叙述。

随着小说人物的一个一个死去,事件的进展却越发显得悬念丛生。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逃不了的“罪”。

老法官沃格雷夫:对杀戮有这无比强烈的欲望。做了一辈子法官,却认为法律约束了他与生俱来的正义感,因为“有的凶手犯下的罪不受法律制裁”。于是法官按照年幼时的一首童谣,设计了一桩完美杀人事件。

家庭教师维拉:她为了心爱的男人获得遗产,故意让主家小男孩溺水,然后让人们认为是意外。

修女布伦特:佣人与他人有染,未婚先孕,被她赶出家门,后投河自尽。

医生阿姆斯特朗:开始行医时业务不熟练,造成病人死在手术台上。

将军麦克阿瑟:下属和妻子有染,于是让下属执行一次他明知有去无回的任务。

上校隆巴德:干过一些不到的勾当,可能在一些地方杀过人。

公子哥马斯顿:撞死两个小孩却毫无悔意,社会危险分子。

前警察布洛尔:作伪证,导致他人死亡。

佣人罗杰斯夫妇:主家有严重疾病,发病时拖延治疗,随后占有其财产。

后9个人虽然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却被老法官以正义之名制裁了。道德虽然也能约束人,但不是人人都受到它约束。法律虽然能制裁犯罪,但不是所有的犯罪都能被察觉并制裁。小说里的“凡罪恶必会遭刑罚”也只是一种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已。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10

“凡事得往好的想,我就知道有个话剧特别适合悠悠演,可以演主角。”

“什么戏?”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

刷一发我对爱情公寓的执念。

当然也是这段话让我去查找了一下这本书,看了看故事梗概,瞬间就吊起了我的胃口。虽然推理小说一般都不会再翻第二遍了,但我还是买了下来。

故事的大概就是:八个素不相识的人受邀来到海岛黑人岛上。

他们抵达后,接待他们的却只是管家特夫妇俩。用晚餐的时候,餐厅里的留声机忽然响起,指控他们宾客以及管家夫妇这十人都曾犯有谋杀罪。每个人的房间里都贴有一首相同的儿歌,儿歌讲的是十个小士兵相继死去的故事。餐桌上还有十个小瓷像。从第一天晚上开始的几天时间里,每天都有人按着儿歌里述说的方式死去,每死一个人,餐桌上的瓷瓶就会少掉一个。人人都想保护自己,可是海上起了大风浪,不可能寻得救援或者逃出生天。唯一的求生办法就是找出凶手。

荒岛已经被他们搜寻数遍,不可能有容身之处,所以凶手必然在他们中间。幸存着的人们彼此怀疑,彼此试探,可是一切的警戒一切的提防还是没有能阻止那最后一刻的到来。风浪停息了,岛上的明争暗斗也停息了,只留下了十具尸体……无人生还。

这本书看的特别快。我尽量在推理,而且还是比较接近的,到了最后三个人的时候发现都不是,感到很奇怪。但是我这人就是拐不过来弯啊,只能硬让自己继续思考剩下的三个人,万万没想到结局会来这么一出。

某些地方还是觉得很奇怪,但毕竟这是小说还是不要较真了,描写很细腻尤其是心理和环境。我是大白天看的没觉得什么,但豆瓣上很多人都说千万不要在晚上或者没人的时候看,会觉得越来越瘆得慌。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相信人性本恶的,我也是。我在看前面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自动脑补只剩下几个人的时候,人人疯狂,彼此不信任互相拔刀相向的样子。但是总体来说作者的文笔比较平淡,丝毫不夸张,但是很多地方能从细节揭露出人性阴暗的一面。

小说里的天气几乎都是狂风暴雨,使我联想到了高一上期语文课本里的那篇澳门从英国收回的文章。最后的独白看完了之后有一种很安静的震撼感,小岛上的人也死了,警察也没能把凶手找出来,这些人背后的故事也被永远地埋葬了起来,可能连作者心中的悲哀也不会被发现。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11

在推理小说的世界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是我们所不应忽略的作品。这本书无论是作者本人,还是广大读者,都公认是作者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就小说本身而言,其中首创的封闭山庄童谣杀人的杀人模式,以及《无人生还》问世后,后世的许许多多的作家写的向《无人生还》的致敬或挑战之作,又或是戏谑之作,都无不从某种角度上证明了《无人生还》一作在推理文学史上所占有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位。笔者有幸得空连原作在内,阅读了这一系列的6部作品,又早闻由阿加莎克里斯蒂所写的同名剧本《无人生还》即将首次在沪上演,现在记下读书心得,算是在公演前对作品进行一番温习,也算是向诸位推荐一下这个作品吧。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犯罪小说作家,而阿加莎-克里斯蒂则是统辖他们的女王”

——贵州版《无人生还》封底语

《无人生还》讲述的是一件离奇的案件:十个身份不同的人,因为收到署名信件而一起来到了黑人岛上的别墅。在封闭的小岛上,谋杀伴随着流传于黑人岛上的童谣发生了。十个人陆续按照童谣中所描写的那样,以不同的方式走向了生命的尽头。没有外人,一切都合乎逻辑,那么真凶究竟是谁?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平心而论,这的确是一部伟大的推理杰作。第一次读这样类型的作品,带给你的是震撼和不可思议。诞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这部作品,一方面保持了阿婆所特有的女性细腻的笔法,另一方面,不得不让人惊叹她卓越的构思布局能力。阅读这样的小说,面对这样的杀人动机,我们能体会到阿婆所认同价值观,但更重要的是享受其中本格推理所带来的妙味。

一口气通读完这个作品,我心中惟有赞叹不绝,如果说要我其中挑出稍许不满的地方的话,我想如果阿婆的另一个作品——《帷幕》能和《无人生还》结合的话,让波洛成为黑人岛的主人,主宰这整个杀人事件,或许更佳。因为,我想不出,一个以塑造大侦探波洛而闻名于世,有着世界侦探小说女王之称的作家,却以这样的一部没有侦探出现的作品,成为其一生的最高杰作,这是一种荣幸,又或是其他呢。但是,时至今日,我们无法否认的是,《无人生还》已经超过了其本身的文字所能代表的意义,成为了阿加莎-克里斯蒂,乃至推理小说的代名词。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12

据说犯罪是人类的原始欲望,所以如福尔摩斯般的刑侦人员也梦想着有朝一日犯一次高效率的罪。而当他这个梦想最终实现时,小福同志握着精致光亮的作案工具的手也不禁微微颤抖。

不过相比于柯南道尔,他的同胞兼同行阿加莎女士写起犯罪来更加地迷人而优雅。英国人那种古怪的性情在她的笔下转化为一种精细的变态。那些鲜血淋漓的故事在她讲来,沉稳而缓慢,带着英国的雾气,阴冷潮湿,慢慢地在你周围弥漫。

阿加莎的作品中,除去题材本身就偏灵异而非罪案的《死亡之犬》,最让人毛骨悚然的,也最让人惊叹于犯罪的精巧迷人的,就是这部《无人生还》了吧。

《无人生还》的故事正如阿加莎所最擅长的那种,一群人因为某种原因被困在一个地方,谁也出不去,而凶手就在其中,人一个个死去,未知的恐惧紧紧相逼。后来的金田一、柯南之类不过都是从阿加莎这里学到了这种手法。在这个故事中,十个人分别受邀来到一座孤岛度假,但很快的,他们发现这是一场阴谋。在一卷播放的录像带里,一个陌生的声音历数每个人的罪行,表示要一个个杀掉这些人来洗涤罪恶。可是这时孤岛与外面的联络方式已经完全切断,没有人出得去也没有人进得来。凶手一定就在他们之中,于是猜疑、合作、愤恨、抱怨,人在面临绝境时的种种开始本能地上演。而随着一首诡异的歌谣,十个人陆续地以童谣中所唱的方式死去,而每死一个人,放置在客厅中的十个小瓷人就消失一个,恐怖就这样蔓延开来。十人中最后剩下的女教师枪杀了一个同伴后,在精神恍惚仿佛看见了已死了的人,最终上吊自杀了,但很显然,她不是那个凶手:

她打开门……倒抽了一口凉气……那是什么悬挂在天花板的.钩子上?一条结好了活扣的绳套?还有一把椅子摆在下面,一把能一脚踢开的椅子……这就是雨果要她做的……当然也是那首诗的最后一行。“一个也上吊,十个小印第安孩子全都命归西天……”小瓷人从她手里掉下,它滚动了几下,撞碎在壁炉边。维拉机械地向前走去。这才是结局——这就是那只冰冷的湿手(当然是西里尔的手)曾经触到她喉咙的地方……“你能游到那块礁石去,西里尔……”这是谋杀——多么简单的谋杀。可是以后你永远也忘记不了……她登上椅子,眼睛像梦游者似地茫然凝视着前方……她把绳套套在自己脖子上。雨果在那里注视着她,看着她走上这条她命中注定的道路。

她踢开了椅子……

当警察到达这个孤岛时,只发现了一首诡异的歌谣与十具按歌谣方式死去的尸体,也没有任何人离开过这座孤岛的痕迹。读到这儿迷题似乎变得不可解,可是阿加莎却依旧泰然自若地给了整个故事一个合理的解释。

如果说柯南道尔身上有着英国人认真而可爱的一面,那么阿加莎笔下的故事则表现了英国人的另一面。在柯南道尔的笔下,这个世界是清晰明亮的所有的犯罪都是可以破解的,这个世界是值得信任的,而阿加莎笔下,这个世界则多了太多的不确定,真正让人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无限的未知。在阿加莎的故事里,你会忽然理解为何古板严肃的英国会有吸血鬼的故事,会有那么多的古堡传说。那是一种在伦敦的大雾里时隐时现的潜在欲望,正如开膛手杰克夜行于街头时所挟的那把明亮锋利的手术刀。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13

“十个小兵人,外出去吃饭,一个被呛,还剩九个人……七个小兵人,用刀砍木棍;一个砍自己,还剩六个人……四个小兵人,出海去逞能;一个葬鱼腹,还剩三个人……两个小兵人,坐着晒太阳;一个被晒焦,只剩一个人。这个小兵人,孤单又影只;投缳上了吊,一个也没剩。”一切的阴谋都从这一首童谣开始。

十、九、八……三、二、一小兵人的数量在不断减少,活着的人也在不断减少。一种亡的气息,一种在劫难逃的感觉慢慢逼近。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骗局,一张网,一张凶手为每个人量身定做的天衣无缝的网。用不同的人名,不同的方式;将十个人聚集在一座岛上,一座荒岛上。此时,审判与亡就已开始。

叮~~生命开始了倒计时。

晚餐时分,一个不知名的声音开始控诉所有人的罪责。贵族少年撞人,管家夫妇拒给主人解药,女子引诱孩子向深海游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背负着人命,可却都是在法律范围内无法制裁的案件。于是,凶手顶着伸张正义——绝对的正义之名开始了他的谋杀。

第一晚,一个人便在吃饭时了,第二个人中了氰化物,在昏迷之后长眠不醒了;接着第三个、第四个……每一个的亡方式都与那首童谣不径相同。这首英国的古老童谣成了贯穿小说的线索,也成了十个人的亡方式。

耳旁似乎总有一个呓语式的童声,它在轻轻吟咏这歌谣,在漫不经心的语调中带着挥之不去的亡气息;犹如在童真的面庞上忽然出现嗜血的表情一般,让人在极端的对比中感动无形的痛苦。像被人噎住咽喉一样,不得喘息,无法逃脱。

凶手就在十个人之间,没有人知道下一个的人会是谁。随着人数的减少,恐惧、彷徨、不安一点一点吞噬着自己的内心与理智,活的时间越长的人,罪恶也就越重。因为他最后所承受的不仅是亡的痛楚,更是精神的折磨;在绝境中的苟延残喘,去争取下一秒活命的可能。

在《无人生还》当中,谋杀手段的巧奇自然不言而喻,整人的布局更是令人目眩神迷。但在华丽地作案手段之下,阿加莎?克里斯蒂对人性的了解,对人性的剖析更令人敬佩不已。这早已超越单纯的侦探解谜,步入了心里剖析的殿堂。

在绝境中,有人心头坦然,因为多年来已无法承受负罪感所带来的痛苦;有人不以为然,因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下的罪行;有人惶然,以为自己所作所为并无过错,却真实地造成了他人的自杀;有人凄然,梦里都能看见去的无辜者不甘地模样。从贵族到底层,来到岛上的所有人都揭去了身份的伪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表露了最真实的一面。其中一部分人渴望生命,他们不惜利用一切代价来确保自己的平安,却在良心的谴责与幻像中送上了自己的命。可全部的人都在渴求解脱,或生或,被岁月掩盖了这么久的事实终究铺在了阳光下。

在文章的最后,凶手交代了一切。根据事实,人们可以推断谁是凶手,可是那样不容松懈的境地,理性与判断力已经为零,每个人都是凶手。所以,十个小兵人,一个也没剩。

人性的悲哀在文末的剖白中无法抑止。海中的荒岛犹如失落的人心,在罪错的反忍中变得无所凭依。文明在孤岛上荒芜,道德的流放地万物萧条,无人生还。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14

阿加莎的小说我最喜欢的还是《东方快车谋杀案》,整个叙事的严谨性,节奏的紧凑让我着迷,还在高中的时候电影改编电影上映的时候我还特意翘了晚自习(还是有请假的)去电影院看的,下一本书就再重温一遍《东方快车谋杀案》吧!但阿加莎还有不少出名的侦探小说,《无人生还》就是其中的一本。虽然是短篇小说,花了一个半小时看完依然感觉意犹未尽。

每次看外国文学最头疼的就是记名字,这就是我迟迟不愿看《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这两本书的原因,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句《冰与火之歌》了,名字和剧情的跳脱程度对于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产生了极大的阴影。虽然这本书只有10个名字要记,但是这本书的叙事并非单一的第三人称叙述,会不断地不同的主角之间跳跃,通过对他们的心理描写来烘托整个事件的氛围。

整个故事也是让我赞不绝口。虽然有考虑到假死的可能,最后的凶手也是在我当初一眼锁定的两个中的一个,但读到最后看到整个作案手法的自白的时候,我还是感叹于整个小说的缜密。贯穿全文的童谣也给故事披上诡异的色彩,读到中段我的重心已经没有放在凶手是谁了,而是下一个是谁会被刀XD只能说是有一些变态的思想在脑子里的。

至于为何是这10个人被杀,在文章最后的自白中也有阐明。除了凶手是真实有被误解(杀了这么多人之后也该死了),其他人都直接导致其他人的死亡。不论出发点是什么,但是他们终究让人丢失了生命,而又因为事件的特殊性,导致他们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无法得到他们应受到的惩罚,于是有了凶手的“正义制裁”。也许会有人认为凶手这是在多管闲事或者其他,但我其实只想拍手称快,但不赞成这种做法。随着死去的人数的增加,主角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加,也逐渐能感受到他们的懊悔,也能明白他们最开始对自己的辩护是多么苍白。所谓的无意、所谓的不知晓其实或多或少都体现着他们的恶。善恶终有报,可以用这样的话来简单概括我的想法,但也不能完全蕴含。毕竟有很多事,其实可能过错不在我,我也会时常回忆,然后懊悔。虽然没有严重到过失杀人,但其实在我看来是会觉得有更好的处理办法。也许这就是遗憾吧。虽然感觉和整个作品想要反映出来的思想不同,但我还是有深深地感受到珍惜当下比什么都好。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15

《无人生还》是英国推理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八个素不相识的人分别因为不同的原因被U·N·0邀请到一座无人的小岛,并由两位管家接待,十个人在岛上生活最终被一一杀害的故事。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侦探推理小说,不得不折服于阿加莎对人物角色的塑造,个性鲜明又矛盾冲突,以及细腻的心理分析,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造,开启了“童谣杀人”和“孤岛模式“,整个故事结构故事情节紧凑,读起来一气呵成,在读的过程中,随着作者预设的剧情,不断进入故事情节,也不断进入作者的陷阱,在阅读过程中,凶手是谁,下一个是谁,不断的在不同人之间猜疑与判断,这样在作者的引导下,一直到尾声,感觉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谜团中,无法完美的解释。一直看到结局,我都没猜到凶手是谁,在看完最后的那封信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ta!谁能想到呢?原以为ta之前就已经被谋杀了。所有的侦探推理都要有一个结局,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对凶手进行了一段自白的描写,凶手将自白信装入漂流瓶被人拾起寄往苏格兰场,最终真相大白。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杀人案件,凶手借助童谣制造恐怖氛围,从第一天晚上开始的几天时间里,每天都有人按着儿歌里述说的方式死去,每死一个人,餐桌上的瓷瓶就会少掉一个。古老的童谣犹如恶毒的诅咒笼罩着所有人,或许从踏上这座岛的那一刻开始,死亡的威胁已经无处不在。活着的人彼此依靠又彼此怀疑,但是一切的警戒与提防都是徒劳的。风浪停息了,岛上的明争暗斗也停息了,只留下了十具尸体,无人生还。

这篇文章作者借助于对人物进行塑造,揭露出人性的自私、贪婪与罪恶等真实面目,折射出受害者受冤、无处申诉的现实,完成了“文学反映生活”、“文学即人学”的文学使命;另一方面又在引发人们对道德与法律的思考,何为犯罪,何为犯法?文章中的这几个人都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是这十个人真的就是无辜的吗?当法律处置不了他们时又有谁能够为那些无辜的受害者伸张正义呢?在法律之外的犯罪,这种灰色地带的犯罪如何处理?

看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想到,近年来儿童拐卖事件频频发生,之前网上有流传每年会有20万儿童被拐卖,虽然这个数字多少有夸大的成分,在"团圆"平台上,从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过去整整一年中国失踪儿童的数据:平台共发布失踪信息1317人,找回1274人,尚未找回43人,找回率96.74%。但我觉得被拐卖的儿童远不止这个数字,这只是一个平台发布的信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平台,导致数据统计不全面。现如今儿童拐卖是如此猖獗已经不仅仅去偷了,而是明目张胆的去抢,去学校门口蹲点,想想都非常可怕。然而这些人贩子即使被抓到最多也就被关个三五年,而那些被拐走的孩子将会面临什么样的生活,最幸运的莫过于被卖到一个没孩子的家庭,至少能健康的成长,有的被刨心挖肺拿到黑市去卖器官,最悲惨是那种被打残沿街乞讨的,这一生就真的毁了,当其没有利用价值后就直接抛弃。当孩子被拐走的那一刻,就是家破人亡的时候,可能是三个家庭的毁灭。而人贩子三五年的有期徒刑能够弥补其犯下的罪过吗?还有经常被报道的儿童案件,被叛十几年,也不足以惩罚其犯下的罪过,这将影响其一生的成长。这些人真的是死不足惜,真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然而现如今的法律讲究人道主义,那些酷刑终究因为太过残酷而被废除了。当我们对侩子手讲人道主义的时候,他们是否对这个受害者讲过人道主义。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真的恢复了千刀万剐、五马分尸,甚至是株连九族,是能起到威慑作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或许是惩罚太轻了,才会有人铤而走险。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16

据说犯罪是人类的原始欲望,所以如福尔摩斯般的刑侦人员也梦想着有朝一日犯一次高效率的罪。而当他这个梦想最终实现时,小福同志握着精致光亮的作案工具的手也不禁微微颤抖。

不过相比于柯南道尔,他的同胞兼同行阿加莎女士写起犯罪来更加地迷人而优雅。英国人那种古怪的性情在她的笔下转化为一种精细的变态。那些鲜血淋漓的故事在她讲来,沉稳而缓慢,带着英国的雾气,阴冷潮湿,慢慢地在你周围弥漫。

阿加莎的作品中,除去题材本身就偏灵异而非罪案的《死亡之犬》,最让人毛骨悚然的,也最让人惊叹于犯罪的精巧迷人的,就是这部《无人生还》了吧。

《无人生还》的故事正如阿加莎所最擅长的那种,一群人因为某种原因被困在一个地方,谁也出不去,而凶手就在其中,人一个个死去,未知的恐惧紧紧相逼。后来的金田一、柯南之类不过都是从阿加莎这里学到了这种手法。在这个故事中,十个人分别受邀来到一座孤岛度假,但很快的,他们发现这是一场阴谋。在一卷播放的录像带里,一个陌生的声音历数每个人的罪行,表示要一个个杀掉这些人来洗涤罪恶。可是这时孤岛与外面的联络方式已经完全切断,没有人出得去也没有人进得来。凶手一定就在他们之中,于是猜疑、合作、愤恨、抱怨,人在面临绝境时的种种开始本能地上演。而随着一首诡异的歌谣,十个人陆续地以童谣中所唱的方式死去,而每死一个人,放置在客厅中的十个小瓷人就消失一个,恐怖就这样蔓延开来。十人中最后剩下的女教师枪杀了一个同伴后,在精神恍惚仿佛看见了已死了的人,最终上吊自杀了,但很显然,她不是那个凶手:

她打开门……倒抽了一口凉气……那是什么悬挂在天花板的钩子上?一条结好了活扣的绳套?还有一把椅子摆在下面,一把能一脚踢开的椅子……这就是雨果要她做的……当然也是那首诗的最后一行。“一个也上吊,十个小印第安孩子全都命归西天……”小瓷人从她手里掉下,它滚动了几下,撞碎在壁炉边。维拉机械地向前走去。这才是结局——这就是那只冰冷的湿手(当然是西里尔的手)曾经触到她喉咙的地方……“你能游到那块礁石去,西里尔……”这是谋杀——多么简单的谋杀。可是以后你永远也忘记不了……她登上椅子,眼睛像梦游者似地茫然凝视着前方……她把绳套套在自己脖子上。雨果在那里注视着她,看着她走上这条她命中注定的道路。

她踢开了椅子……

当警察到达这个孤岛时,只发现了一首诡异的歌谣与十具按歌谣方式死去的尸体,也没有任何人离开过这座孤岛的痕迹。读到这儿迷题似乎变得不可解,可是阿加莎却依旧泰然自若地给了整个故事一个合理的解释。

如果说柯南道尔身上有着英国人认真而可爱的一面,那么阿加莎笔下的故事则表现了英国人的另一面。在柯南道尔的笔下,这个世界是清晰明亮的所有的犯罪都是可以破解的,这个世界是值得信任的,而阿加莎笔下,这个世界则多了太多的不确定,真正让人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无限的未知。在阿加莎的故事里,你会忽然理解为何古板严肃的英国会有吸血鬼的故事,会有那么多的古堡传说。那是一种在伦敦的大雾里时隐时现的潜在欲望,正如开膛手杰克夜行于街头时所挟的那把明亮锋利的手术刀。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17

“十个小兵人,外出去吃饭,一个被呛,还剩九个人……七个小兵人,用刀砍木棍;一个砍自己,还剩六个人……四个小兵人,出海去逞能;一个葬鱼腹,还剩三个人……两个小兵人,坐着晒太阳;一个被晒焦,只剩一个人。这个小兵人,孤单又影只;投缳上了吊,一个也没剩。”一切的阴谋都从这一首童谣开始。

十、九、八……三、二、一小兵人的数量在不断减少,活着的人也在不断减少。一种亡的气息,一种在劫难逃的感觉慢慢逼近。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骗局,一张网,一张凶手为每个人量身定做的天衣无缝的网。用不同的人名,不同的方式;将十个人聚集在一座岛上,一座荒岛上。此时,审判与亡就已开始。

叮~~生命开始了倒计时。

晚餐时分,一个不知名的声音开始控诉所有人的罪责。贵族少年撞人,管家夫妇拒给主人解药,女子引诱孩子向深海游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背负着人命,可却都是在法律范围内无法制裁的案件。于是,凶手顶着伸张正义——绝对的正义之名开始了他的谋杀。

第一晚,一个人便在吃饭时了,第二个人中了氰化物,在昏迷之后长眠不醒了;接着第三个、第四个……每一个的亡方式都与那首童谣不径相同。这首英国的古老童谣成了贯穿小说的线索,也成了十个人的亡方式。

耳旁似乎总有一个呓语式的童声,它在轻轻吟咏这歌谣,在漫不经心的语调中带着挥之不去的亡气息;犹如在童真的面庞上忽然出现嗜血的表情一般,让人在极端的对比中感动无形的痛苦。像被人噎住咽喉一样,不得喘息,无法逃脱。

凶手就在十个人之间,没有人知道下一个的人会是谁。随着人数的减少,恐惧、彷徨、不安一点一点吞噬着自己的内心与理智,活的时间越长的人,罪恶也就越重。因为他最后所承受的不仅是亡的痛楚,更是精神的折磨;在绝境中的苟延残喘,去争取下一秒活命的可能。

在《无人生还》当中,谋杀手段的巧奇自然不言而喻,整人的布局更是令人目眩神迷。但在华丽地作案手段之下,阿加莎?克里斯蒂对人性的了解,对人性的剖析更令人敬佩不已。这早已超越单纯的侦探解谜,步入了心里剖析的殿堂。

在绝境中,有人心头坦然,因为多年来已无法承受负罪感所带来的痛苦;有人不以为然,因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下的罪行;有人惶然,以为自己所作所为并无过错,却真实地造成了他人的自杀;有人凄然,梦里都能看见去的无辜者不甘地模样。从贵族到底层,来到岛上的所有人都揭去了身份的伪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表露了最真实的一面。其中一部分人渴望生命,他们不惜利用一切代价来确保自己的平安,却在良心的谴责与幻像中送上了自己的命。可全部的人都在渴求解脱,或生或,被岁月掩盖了这么久的事实终究铺在了阳光下。

在文章的最后,凶手交代了一切。根据事实,人们可以推断谁是凶手,可是那样不容松懈的境地,理性与判断力已经为零,每个人都是凶手。所以,十个小兵人,一个也没剩。

人性的悲哀在文末的剖白中无法抑止。海中的荒岛犹如失落的人心,在罪错的反忍中变得无所凭依。文明在孤岛上荒芜,道德的流放地万物萧条,无人生还。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18

20xx年5月31日凌晨两点,终于读完了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这本《无人生还》。

最先知道这本小说是通过作者群里发的一段文字所吸引,也正是这本小说的精髓所在,那是关于十个小瓷人的童谣谋杀故事:

十个小士兵,出门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个只剩九。

九个小士兵,秉烛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个只剩八。

八个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连不离去,八个只剩七。

七个小士兵,举斧砍柴火;失手砍掉头,七个只剩六。

六个小士兵,捅了马蜂窝;蜂来无处躲,六个只剩五。

五个小士兵,同去做律师;皇庭判了死,五个只剩四。

四个小士兵,结伴去海边;青鱼吞下腹,四个只剩三。

三个小士兵,动物园里耍;狗熊一巴掌,三个只剩俩。

两个小士兵,日头下面栖;毒日把命夺,两个只剩一。

一个小士兵,落单孤零零;悬梁了此生,一个也不剩。

——弗南克·格林1869

这本小说一开始读起来平淡无奇,所以放在床头快一个月了还未读完。可是读到一半的时候,岛上的人开始一个接一个死亡,而且每死一个人就会有一个小瓷人消失。

其中有段文字描述的特别生动:这就是平静——真正的平静。万物归隐,不再继续躲藏……对,这就是平静。

从看上瘾之后,大概两天的时间便看完了,对于看书慢的我来说已经相当神速了。

本以为看到最后就能知晓结局,能够找到最后的真凶,怎料结局都死完了,凶手却不是最后一个死的人。我怀疑的人总是死得太早。后来才发现死得早的人是因为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比较轻,死也死得比较轻松。死的越晚的人罪孽越深,而且总是活在折磨中。整个故事有点像孤岛求生的感觉。

网上搜了下,有人说法官是假死,最后的真凶就是他,他就是欧文……

不得不说这本小说太刺激了,而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它,有种看恐怖片的感觉,所以以后看这类小说最好还是白天看吧。

匆匆,这个五月又要过去了,我们收获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有时候越想抓住的东西越是住不住,不如潇洒一点,让它随风而散……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19

据说犯罪是人类的原始欲望,所以如福尔摩斯般的刑侦人员也梦想着有朝一日犯一次高效率的罪。而当他这个梦想最终实现时,小福同志握着精致光亮的作案工具的手也不禁微微颤抖。

不过相比于柯南道尔,他的同胞兼同行阿加莎女士写起犯罪来更加地迷人而优雅。英国人那种古怪的性情在她的笔下转化为一种精细的变态。那些鲜血淋漓的故事在她讲来,沉稳而缓慢,带着英国的雾气,阴冷潮湿,慢慢地在你周围弥漫。

阿加莎的作品中,除去题材本身就偏灵异而非罪案的《死亡之犬》,最让人毛骨悚然的,也最让人惊叹于犯罪的精巧迷人的`,就是这部《无人生还》了吧。

《无人生还》的故事正如阿加莎所最擅长的那种,一群人因为某种原因被困在一个地方,谁也出不去,而凶手就在其中,人一个个死去,未知的恐惧紧紧相逼。后来的金田一、柯南之类不过都是从阿加莎这里学到了这种手法。在这个故事中,十个人分别受邀来到一座孤岛度假,但很快的,他们发现这是一场阴谋。在一卷播放的录像带里,一个陌生的声音历数每个人的罪行,表示要一个个杀掉这些人来洗涤罪恶。可是这时孤岛与外面的联络方式已经完全切断,没有人出得去也没有人进得来。凶手一定就在他们之中,于是猜疑、合作、愤恨、抱怨,人在面临绝境时的种种开始本能地上演。而随着一首诡异的歌谣,十个人陆续地以童谣中所唱的方式死去,而每死一个人,放置在客厅中的十个小瓷人就消失一个,恐怖就这样蔓延开来。十人中最后剩下的女教师枪杀了一个同伴后,在精神恍惚仿佛看见了已死了的人,最终上吊自杀了,但很显然,她不是那个凶手:

她打开门……倒抽了一口凉气……那是什么悬挂在天花板的钩子上?一条结好了活扣的绳套?还有一把椅子摆在下面,一把能一脚踢开的椅子……这就是雨果要她做的……当然也是那首诗的最后一行。“一个也上吊,十个小印第安孩子全都命归西天……”小瓷人从她手里掉下,它滚动了几下,撞碎在壁炉边。维拉机械地向前走去。这才是结局——这就是那只冰冷的湿手(当然是西里尔的手)曾经触到她喉咙的地方……“你能游到那块礁石去,西里尔……”这是谋杀——多么简单的谋杀。可是以后你永远也忘记不了……她登上椅子,眼睛像梦游者似地茫然凝视着前方……她把绳套套在自己脖子上。雨果在那里注视着她,看着她走上这条她命中注定的道路。

她踢开了椅子……

当警察到达这个孤岛时,只发现了一首诡异的歌谣与十具按歌谣方式死去的尸体,也没有任何人离开过这座孤岛的痕迹。读到这儿迷题似乎变得不可解,可是阿加莎却依旧泰然自若地给了整个故事一个合理的解释。

如果说柯南道尔身上有着英国人认真而可爱的一面,那么阿加莎笔下的故事则表现了英国人的另一面。在柯南道尔的笔下,这个世界是清晰明亮的所有的犯罪都是可以的,这个世界是值得信任的,而阿加莎笔下,这个世界则多了太多的不确定,真正让人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无限的未知。在阿加莎的故事里,你会忽然理解为何古板严肃的英国会有吸血鬼的故事,会有那么多的古堡传说。那是一种在伦敦的大雾里时隐时现的潜在欲望,正如开膛手杰克夜行于街头时所挟的那把明亮锋利的手术刀。

无人生还读后感 篇20

以前一直很喜欢读关于推理类的小说,因为这很惊险,很刺激,能带给人新鲜的感觉,喜欢有惊喜,喜欢有期待的感觉。随着一层层薄纱被揭开,随着一层层迷雾被推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往往是意想不到的结果,喜出望外的感觉总是让人舒服,又惊奇。每次读一本推理小说,总是会受益匪浅,越看越喜欢。荒岛上仅有十个人,其中有一个是凶手。但他们接连死去,无人生还。那么谁是杀人犯?是最后一个死去的人吗?如果不是,那么他(她)如何在死去之后,还能使自己的杀人计划照常实行?他(她)为什么杀人,又为什么给自己也贴上死亡标签?在《无人生还》中,阿加莎·克里斯蒂显然把自己逼入了创作的险地。面临此景,侦探小说作者有两种选择,一是用天才的构思自圆其说,另一就是假托“心理悬疑”“奇幻”一类低劣手段胡说八道。

“十个小兵人,外出去吃饭。一个被呛死,还剩九个人。九个小兵人,熬夜熬得深。一个睡过头,还剩八个人。八个小兵人,动身去德文。一个要留下,还剩七个人??”这首英国的古老童谣成了贯穿小说的线索。十个被害者先后像歌谣中描述的那样死去,使之带有谶语的色彩。它使这小说的文字冷飕飕的。你的耳旁似乎总有一个呓语式的童声,它在轻轻吟咏这歌谣,那漫不经心的声调中带着一丝死亡的气息,犹如在童真的面庞上忽然出现嗜血的表情一般,让人在极端的对比中感到无形的恐惧。

从风和日丽到惨雾弥漫,小岛由度假胜地变成了人间地狱。这部英国的小说,会很容易地让你联想起英国的天气:多雨、阴冷。暗夜中的大海隐去了波澜壮阔的一面,冷峻地窥视岛上的一切。当海边也成为谋杀现场之一时,从沙滩上退去的海浪便留下一抹忧郁,让人担忧死亡之吻的再度来临。尼罗河上的扑朔迷离,扰乱的是读者的智慧,而《无人生还》中的大惑不解,扰乱的是人们的心弦。

克里斯蒂似乎是深信人性本恶的。在谋杀案中,几乎每位出现在现场的人都有作案动机。克里斯蒂在对每一位嫌疑人加以排除时,都顺便嘲讽着他们的阴暗一面。凶手预先在留声机中放置了录音,在众人上岛后逐个宣布了他们的罪状。原来每位上岛者的心头都藏有一个秘密:军官为了泄私愤故意将下属派往危险之地;医生醉酒后动手术致使病人死亡;女孩儿为了帮情人获得遗产故意制造了一起事故??所有的'人都受到了指控,小岛变成了审判之所。

在绝境中,有人心头坦然,因其多年来已无法承受罪恶感带来的痛苦;有人不以为然,因其从不曾以自己的罪错为忤;还有人惶然,有人凄然。但无论怎样,从贵族到底层,岛上的所有人都揭去了身份的装扮,在最残酷的现实面前表露了最真实的一面。渴望生命是其中一部分人的想法,渴望解脱则是所有人的企盼——困境或道德上的解脱。如果说“波洛三部曲”里还有波洛的幽默作为调剂,那么《无人生还》则从头至尾充满压抑的悲腔。克里斯蒂的嘲弄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声色俱厉的批判。同时她也变得更无情——那首童谣无异于一份判决书,将这些待死的囚徒送至刑场,先让他们看到黑洞洞的枪口,而后蒙上头罩,再将枪口抵上他们的额头。那种等待中的煎熬带来了无法承受的沉重感。也许,当你在深夜读这本书时,会听见他们大口的喘息声。

“他们究竟是谁杀的呢?”直到小说临近终结,这谜团一直困扰众人。最后是一份神秘的自白解开了谜。真正令人吃惊的,不是行凶者那难以为人察觉的作案手段,而是他(她)的身份和动机。人性的悲哀在最后的剖白中无法抑止,海中的荒岛犹如失落的人心,在罪错的反思中变得无所凭依。文明在小岛上荒芜,道德的流放地万物萧条,无人生还。这部小说在此时变得深刻起来,当后世的读者一再感叹克里斯蒂“目眩神迷”的写作技巧时,似不应忽略她笔下流露的哀叹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