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巨流河读后感

2024/05/08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巨流河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巨流河读后感 篇1

作者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留德归来后进入张作霖部队,作为军队维新派,《巨流河》一役功败垂成是其终身之憾,渡不过的《巨流河》像现实中的严寒,将军队革新思想困冻于此,也是东北渐至全中国近代苦难的开端。从东北的《巨流河》到台湾的哑口海,是从北到南的地理位置变迁,是作者八十余年的人生轨迹,更是对中国从军阀割据到抗日战争再到横跨两岸的关于时代变迁的记述。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带着读者重读她的人生,留学归来、满腔热血报效国家的父亲,温和而持家有道的母亲,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愤而求学、报效祖国的人们,满怀激情的爱国人士,形形色色的人物是历史长河中的微不足道的小小水滴,却又组成了惊涛骇浪让人阅而往返。

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女儿,作者童年正处于军阀时期,因家庭的关系亲身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因家庭背景,其生活虽不富足,却也享受到了当时大多数人不能拥有的教育、医疗和生活。书的前半部分大都是国内混战及抗日时期作者的亲身经历,从一个普通的社会中层人士的角度来了解当时历史,这也是很独特的吸引我读下去的一点;后半部分都是作者在台湾的个人工作建树及生活。个人认为,书中最可看的是前半部分,其中作者对自己少女时期初恋的回忆,懵懂又青涩的爱情在国内战乱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巨流河读后感 篇2

这周就像赶鸭子上架,短短的几天要读完两本书,还要写读书笔记,顿时感觉压力山大。时间,真得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了,很幸运,我参与了这场阅读,没有和这篇鸿篇巨著《巨流河》擦肩而过。

《巨流河》是文学家齐邦媛先生在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花费四年的时间,写下的个人传记文学。先生淡淡的笔调,细腻的文字,描述了自己和父亲两代人,纵横百年的故事。整篇文章,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平静的语言,叙述着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文章没有晦涩难懂的情节,却处处充斥着浓浓的悲伤,让人心酸流泪。

齐邦媛先生出生在一个官宦的家庭,爷爷齐鹏大是张作霖奉军营的旅长,父亲齐世英留学德国回家,满脑子救国救民的新思想,参与了郭松龄兵谏,东北失守后,一家开始亡命天涯。作者从童年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周转了大半个中国,家乡沦陷、一路逃亡、张大飞的离世、父亲政治生涯遭遇不测……国仇家恨伴随着少女时代的齐邦媛一直成长到耄耋之年,在整个逃亡的过程,看了无不让人动容,或许整个故事叙述的太真实,太感人了吧,自己读着读着心里就会堵得慌,眼泪哗哗地留下来……

整本书也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抗战期间,兄弟并肩,全民一心的峥嵘岁月。尽管在大半个中国沦陷的情况下,中国的有志之士,依然相信中国不会亡,依然努力的办教育,让逃难的学生有学可上。齐邦媛先生也是那不幸中的幸运儿,在敌人的轰炸机下慢慢长大,亲历那些风云流徙。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一路颠沛流离,不但有学可上,有书可读,还接受了完整的教育,而且是举国最高水准的教育,有朱光潜大师,吴宓,孟志荪等学术界名师的指引,有个积极支持他学业的老爸,让人羡慕不已,书中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的话,记忆尤深:“悲愤填胸,深受刺激!念国家极弱至此,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这和现在宣传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出一辙吧。

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作者也正是在南开六年的求学生涯奠定了她一生进修的基础。当然作者更是一个让人敬佩的人,无论是在国破家亡的逃难路上,还是爱人、亲人阴阳远隔的苦痛面前,她都没有放弃自己追求的文学,后来,她背井离乡,远在台北,经历了最初的相夫教子以后,踏足校园、留学海外,大学从教、编纂教科书等重要的工作,看似顺利,却又饱受磨难,看似平淡,却让我们念念不忘,她这种努力不懈的坚持,让人钦佩不已。也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成就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此桃李满天下。

书中让我最为感动的就是张大飞,那个似哥哥,似朋友,似情人的张大飞,读完张大飞写给哥哥的绝笔信,让我哽咽不止:

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也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祷告,我沉思,内心觉得平静。

这些年,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能是兄妹之情,否则,我死了会害她,我活着也是害她。这些年来我们走着多么不同的道路,我这些年只会升空作战,全神贯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而她每日在诗书之间,正朝向我祝福的光明之路走去,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张大飞是《巨流河》里最为动人、最为令人难忘的角色。齐邦媛先生用最为内敛圣洁的笔法,用最为至爱精诚的态度,书写了她和张大飞的心灵默契,相伴了她一生的灵魂之爱。

最后,齐邦媛先生回到了大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巨流河与家乡的亲人,其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最终得到了回归,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即使身体的疲劳如霜重压下的枯枝,即使自知已近油尽灯枯,我由故乡的追忆迤逦而下,一笔一画写到最后一章,印证了一生,就像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王德威评论的: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来概括了她不平凡的一生。也给不可逾越的巨流河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来自“巨流河”的两代人做个见证。

巨流河读后感 篇3

这些年在多个网络平台看到对齐邦媛《巨流河》的推荐,有人甚至说这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好的三本书之一。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我看完了这本书,结论是:不推荐。

在此之前,我刚刚读完台湾作家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之《关山夺路》,这一部讲的是他(一位山东乡绅的儿子),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的经历:离开正在就读的流亡中学,当宪兵,看到东北的变局,内战爆发后目睹我军的胜利,知道这个政权容不下“中上层人士”,所以毅然奔往台湾。

而齐邦媛的自传《巨流河》,从她的出生地东北铁岭开始(家里有4000亩地),到九一八事变后,到南京投奔父亲,并在全面抗战后,随父母和流亡学校一路西迁,抗战结束返回南京北京,后来去台湾。在日本侵华,举家迁徙的过程中,在重庆大轰炸的灾难中,他们家当然也有过艰难,然而这种艰难与整个时局、与很多人几乎不能生存相比,作为国民党高官的女儿,她基本上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是的,她并不知道民间疾苦,对学校的左派活动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政治令人厌烦。在她的少年青年时代,在中国“安放不下一张书桌”的年代,她可以躲在书本里欣赏着英文诗的美。这种自认为的“不问世事的文学青年”是有家庭的背景加持的。

在《关山夺路》里,王鼎钧写道,抗战胜利后,流亡重庆的学生为了回到家乡,复员之路是多么艰难,因为军队、逃离沦陷区的民众、和流亡的贫困学生,都在返回的'路上,这是当时有限的运力无法承担的。而在《巨流河》里,在政府还没开始运送学生时,齐邦媛已经坐美国的军机到了上海,又坐国民党的军机回到北京。

四十年代举国困难的时期,照片上的她衣着优雅,目光自信。她的家里出入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父亲的朋友,她自己的好友也都是富贵之家,或者某一行业的头号人物。她的文中倒也没有自得自傲。她从小就是在富足的高门大户中长大,将这一切生活的赐予都视为理所当然。她真的没有自傲,所谓的享受“特权”只是你们这些普通人的自以为。像她这种喊陈立夫伯伯的人,并不认为那些举手之劳是什么特权。

我并不是要批判她什么,这个社会从来不是生而平等的。我只是不知道这本书被网上盛赞和力荐的理由是什么?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我对她的生活经历实在没有共情能力。

在《巨流河》中,我对她少女时期的感情比较感兴趣,对她在武大受教于朱光潜非常感兴趣,对她讲述夫君对台湾铁路建设的贡献不感兴趣,对她自己在台湾的工作成绩不感兴趣——

本书后半部分就是一份详细的工作总结,教书交流翻译,在国外做访问学者,在中兴大学做系主任,在编译馆做中文英译,改革教材,编纂图书,后来回台大外文系从事教学工作,总之,始终都是怎样的优秀,怎样颇有建树。(“在编译馆的五年里,夙夜从公,我认真而勇敢地做了很多改革……”“教书三十多年,我没有发黄的讲义,勤于备课如备战。”)我并没有怀疑,否定和批判,真的,我相信她真的很努力也很优秀,我只是想,这是纯粹个人的经历,也无代表性,并不能反映台湾几十年的社会建设,可是为什么这本书被如此追捧?

我相信她本人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是很优秀的,但是整部自传中没有对自己的任何批评,不仅对她自己,包括对她父亲,他是一生“坚持人性尊严,民主革新的理想主义者”“秉持理想,坚守原则,笃信自由民主法治的理念”。我想如果我老了写一本自传,大概会坦白承认自己人性中的不足,行为中的缺漏,应该和她这种完美的自我认同有很大的区别。

巨流河读后感 篇4

上学期,刘老师给我们讲了一本名叫《巨流河》中的一段故事,我听得如醉如痴,放学便把这本书买回家了。刚看了两三页,就投入进去了,有时竟忘记了吃饭。仅7天时间便读完这本书了。

《巨流河》这本书是齐邦媛女士写的。描述了当时国家和日本对战,胜利后国共又开始对战的情景。写得淋漓尽致。在这期间,又讲述了去乐山上大学时,先念的哲学系,后又因为朱光潜老师的引导下,转成了外文系。在当时的社会下,朱光潜老师可是名满天下的学者。当我读到这时,不禁羡慕起齐邦媛女士了,羡慕她竟有这样一位老师。而且她的身边还不止一位名师,还有许多名师在她身边。俗话说;“人在什么环境中成长,日后必定成为那样的人。”虽说齐邦媛女士那代人在日本占领东北后,流亡到了关内,又向后方逃难,在西南读书,抗战胜利后又打内战,但又因为许多名师在她身边,她成绩很好,还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从南京逃到汉口在车上的画面,有人掉进河里,摔倒了却没有人去扶。我想,也许因为死亡的逼迫,大家选择了顾自己。

有时候,我在边读《巨流河》这本书时,还在想一个问题,如果当时郭松龄成功度过巨流河,倒张作霖成功,是否东北能够及早现代化,也是否能够避九八一,现实的发生呢?是否就没有其他国家援助中国对抗日本呢,是否打败日本后国共不内抗呢?但后来,我想,如果历史上没有日本和中国这场战争,也许,中国还处在腐败的社会里,中国也就不会从此站起来。唉,历史总是非常神秘,使人难以揣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读完这本书,我也有深深的感受,那就是,珍惜时光,多读好书。齐邦媛女士既然都能在战争时代里那么用功的读书,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巨流河读后感 篇5

在校长竭力推荐下抽空读了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为作者的命途多舛而感叹,也为她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奋斗而感动。

巨流河就是辽河,家在北方。作者在几十年的人生中经常回忆起这条河,想到那个风云诡谲的年代,倘若郭松龄将军那晚成功跨越辽河,拿下了沈阳,她的一生可能就此改变,千万东北同胞的可能也不会流离失所远走他乡,中华大地的苦难岁月可能不会如此艰苦而漫长,中国近现代史就是另一个面貌。只是辽河边的那一晚,一点点迟疑,一点点怀疑,一点点阴差阳错,错失了良机,功亏一篑,令人唏嘘。

由于出生在特殊的家庭,许多历史的风云际会、人物的音容笑貌,或与作者正面碰撞,或者擦肩而过。作者描摹他们人生、内心,使之从幽暗的历史中走出来,成为独立的人物。父亲齐世英自不必说,张大飞的故事也感动了很多人,朱光潜、钱穆的描述足以成为他们的精彩别传。对于有些历史人物的点评,虽寥寥数语,但也一语中的又别开生面。

作者一生经历无数大小坎坷,尤其是抗战八年和战后刚入台湾的艰难岁月中,她不懈的追求、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无怨无悔的人生承受力,都是感染和启示后来者的精神财富。在轰炸下过日子,作者感叹:“每一天太阳照样升起,但阳光下,存活是多么奢侈的事。”抗战最艰苦时,学校准备转移,老师是这样教育学生的:“我们已经艰辛地撑了八年,绝没有放弃的一天,大家都要尽各人的力。

教育部命令各校,不到最后一日,弦歌不辍。”作者说:“这之后六十年,走过千山万水……人生没有绝路,任何情况之下,‘弦歌不辍’是我活着的最大依靠。”不论多大的风雨,这种心定就让人多了三分坚毅,齐邦媛说:“死亡可以日夜由天而降,但幸存者的生命力却愈磨愈强,即使只有十七八岁,也磨出强烈的不服输精神,也要发出怒吼。”这不是说教,是现实的磨练,也是苦难的馈赠,作者和一批知识分子克服种种困难,为台湾的文化、教育、社会现代化付出大半生心血,这其中并非都是一帆风顺,但有一种精神,它就能支持着一个人和一个社会穿过阴霾的岁月,走向阳光灿烂的日子。

巨流河读后感 篇6

作者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留德归来后进入张作霖部队,作为军队维新派,《巨流河》一役功败垂成是其终身之憾,渡不过的《巨流河》像现实中的严寒,将军队革新思想困冻于此,也是东北渐至全中国近代苦难的开端。从东北的《巨流河》到台湾的哑口海,是从北到南的地理位置变迁,是作者八十余年的人生轨迹,更是对中国从军阀割据到抗日战争再到横跨两岸的关于时代变迁的记述。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带着读者重读她的人生,留学归来、满腔热血报效国家的父亲,温和而持家有道的母亲,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愤而求学、报效祖国的人们,满怀激情的爱国人士,形形色色的人物是历史长河中的微不足道的小小水滴,却又组成了惊涛骇浪让人阅而往返。

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女儿,作者童年正处于军阀时期,因家庭的关系亲身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因家庭背景,其生活虽不富足,却也享受到了当时大多数人不能拥有的教育、医疗和生活。书的'前半部分大都是国内混战及抗日时期作者的亲身经历,从一个普通的社会中层人士的角度来了解当时历史,这也是很独特的吸引我读下去的一点;后半部分都是作者在台湾的个人工作建树及生活。个人认为,书中最可看的是前半部分,其中作者对自己少女时期初恋的回忆,懵懂又青涩的爱情在国内战乱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