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篇1
在周末的一个晚上,心情不佳,因为在生活上的一些琐事,找到我的高中同学汤振森聊了差不多好几个小时,我向他吐诉最近生活不顺,烦事扰心的种种情况,他便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便是--《被讨厌的勇气》,他说看完这本书肯定会对我有所帮助,我已经很久没有认认真真读一些这种感觉类似于心灵鸡汤的书,可读完之后发现它并不是我想象的这样,它只是在讲一些很普通的道理,只是我们常常很容易忽视了,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该书主要讲述了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它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阿德勒思想--目的论思想:所谓目的论就是事物的一切都与其原因无关,它关注的现在,是现在应该怎么去做,它是一种与先天论完全相反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它是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思想,是非常适合做我们年轻人的航标。
书的内容首先分析了我们生活中的"不幸"的最终的起因:人们通常自己下定决心"不改变",举个例子:一位年轻人他自卑,性格内向,对自己的容貌和学历都极度的不自信,因此,他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管怎么样,他都不愿意出门,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的呢?是因为他自卑,不自信吗?不,正是因为他不愿意出门,不愿意接触他人,不愿意改变自己,所以导致了自卑,不自信。这里就牵扯到了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在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书中提到了人际纵向关系与人际横向关系,人际关系如何做到平等:于是需要尽量的发展一些横向关系,即使你与他人之间可能存在纵向关系,那怎么去让人觉得是横向关系呢?举个例子:一位妈妈因为头发乱了,需要梳子,而她的小宝宝知道后便帮她拿了一把梳子过,有的妈妈便会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最厉害了。"这种夸赞方式就会给孩子觉得是一种上下级的纵向关系,拿梳子这事妈妈也会做,而且很轻易就能做到,但是她却对孩子这种类似较夸张的称赞,这就会给孩子产生一种纵向关系的感觉,如果把称赞改成:"谢谢你了或者感谢宝宝帮妈妈拿梳子"这种话语,便会存在一种横向关系,一种双方地位平等的.感觉。
书的最后还讲到了人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由我们自己决定,追寻价值要从现在做起,要活在当下。我记得有一位日本马拉松队员在一次世界大赛上夺得了冠军,赛后记者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很简单,我每跑一段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跑到哪个路口,然后再跑到哪个路口,跑的过程我的目标不段地实现,这样我就觉得轻松多了,正如我们人生一样,不需要给自己定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朝着这个小目标前进,这样便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自己人生的意义。
其实这本书里面也有很多内容我自己并没有认同,我觉得它描述的有些思想并不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所以我在这篇里也没有提到。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要获得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要自己给自己信心,人生路很长,它并不是百米赛跑,它是一场马拉松,跑累了,就停下走一走,喘口气,只要不倒退,你就是成功的,你便能从中感受到你的价值,感受到属于你的幸福。
谨以此用勉励自己,勉励正在奋斗的人们。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篇2
可以说是对于这本书,真是相见恨晚,因为里面谈及的好多问题我都有,心中很多小九九都得到了解决了。
自我承认是一个内心戏多的人,我做一件事情总会考虑到很多东西没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我好久没有给朋友圈的人点赞了,如果我给她点了赞,另外一个人看到我之前没有点赞怎么办,还有如果我在某个人发的朋友圈评论了,她不回我怎么办会有点尴尬。
然后总会给自己设置不同的未知困难,比如我想转租房子房东不同意,我又只能自己转租房子,又怕合同到期后我不在广州,然后房东不给我押金咋办。用一个朋友的话说,你们女生真是醉了,事情还没有发生,就预想着有个困难在那里,我跨不过去怎么办呀?欸欸,就是这么事多,我自己看着这些小九九都心烦,太累了。
这是一本治愈系的心理学的书,和弗洛伊德的原因论相反,而是目的论。原因论是发生事情导致结果,就是存在原生家庭导致的心理问题,以过去发生一些难受的事情为因,导致现在的”我“有不开心的症状或者说是抑郁症。而目的论,是”我“遭遇了悲伤的事情,我需要悲伤的情绪来使我坚持我下去,正是因为我需要才有选择悲伤或者抑郁。而事实是,我可以选择这次事情作为一次经验,我选择去面对它挑战它,我至少战胜了它,是一个勇敢的人。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我之前总是找借口,我现在这种软弱的性格,就是因为童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也没有得到过肯定。其实这也是我自己选择的,不能因为童年没有陪伴,我就选择自暴自弃就埋怨自己,正如不能因为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夸奖而自我否定。
其实有些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有人说过,”任何事情只要考虑到人的因素都合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是好处还是坏处,取决于你自己的想法,事情的好坏取决于主观的看法。
文中主要观点之一是学会课题的分离,如我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从理性上分析,别人怎么想是别人的课题,我们没有办法左右别人的看法,再说了没有人比自己更在意自己,总是放大自己身边的小事情,陷入一种过度思考的情况。这里课题分离我只讲了一小部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书哦~~
来接受心理咨询辅导的人几乎没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恼于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满足父母或老师的期待,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正如太宰治说的,“我想一辈子做个钓鱼人,像个白痴一样生活,你做不到的,你太容易理解鱼的心情了。”其实往往是自己伤害自己,所以,也想对那些抑郁的人说,不要和自己纠结也不要责怪自己,你没有错。
文中还提到人生的意义,这完全是一个主观问题没有普遍性的答案。我想,就算现在有了答案,也会随着时间自己的三观改变而改变,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它意义,你想有它有什么意义就有什么意义。
最后,要关注于当下,不要执着于过去,也不要过于浮躁地想要看到未来,当下才是进行时才是最可靠的。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篇3
如何成为一个自由的人,如何在社会关系网中协调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的同时能够保持自己的自由意志,如何做一个幸福的人,这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最近读了岸见一郎《被讨厌的勇气》对幸福有了一些思考。
岸见一郎认为,在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获得幸福人生具体路径就是从“课题分离”到“共同体感觉”。首先,“课题分离”就人际关系的入口,人际关系的矛盾就是起源于别人干预自己的课题或者是自己干预别人的课题。比如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因为学习不好最后找不到好工作等后果是由孩子自己承担的,因此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家长不应对其过分的干预。只有孩子向你寻求帮助的时候才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
对于自身来说,我一度对自己的脸非常不满意,导致自己无法用敞开的心胸去接纳和别人的关系。但是认识到课题分离,我感受到似乎只有自己才是最在乎自己脸的人,因为别人如何评价我的脸那是别人的想法,别人的.课题,我无从左右,因此不要为自我不能控制的事情耿耿于怀。我能做的只有选择做自己认为的最好的自己,展现自己认为最美好的一面。
此外,我和父母的关系不是很融洽,我总是觉得他们不能理解我的想法,但是想到课题分离,认识到我和父母拥有融洽关系最重要的是我又没有下决心去修复和他们的关系。因为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当我下决心去修复和父母的关系的时候,父母如何看待我的生活,是否支持我的想法都是他们的课题,这些都与我无关,即使他们不理解我也无所谓,问题是我又没有下决心去修复关系。
课题分离并不是教人们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它只是人际关系的入口,人要获得幸福必须到达人际关系的终点即“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把他人看做伙伴,并且能从中感受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人只有在“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种感觉不是别人对你的评价,而是自己内心的主观感觉。但是人都是利己的,如何才能把对自己的执着转变为对他人的关心,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自我接纳,我们要真诚的面对自我,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不执著于不能改变的事情,拿出勇气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可以改变的。第二,他者信赖,我们要对他人寄于无条件的信赖,根据课题分离的原理,决定是否信赖他人是你的课题,决定是否背叛是别人的课题,我们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为了避免背叛就不去信赖别人,那么与任何人都不可能建立亲密关系。第三,他者贡献,对建立深厚关系的他人给与影响作出贡献,因为幸福即贡献感。
了解了阿德勒关于人生活获得幸福的路径,我感受到了思维前所未有的通透,内心缓缓升起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勇气和改变生活态度的决心。它像一颗引导之星,指引着我获得幸福的路径,我知道我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的生活,也有获得幸福的权利。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篇4
如何成为一个自由的人,如何在社会关系网中协调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的同时能够保持自己的自由意志,如何做一个幸福的人,这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最近读了岸见一郎《被讨厌的勇气》对幸福有了一些思考。
岸见一郎认为,在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获得幸福人生具体路径就是从“课题分离”到“共同体感觉”。首先,“课题分离”就人际关系的入口,人际关系的矛盾就是起源于别人干预自己的课题或者是自己干预别人的课题。比如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因为学习不好最后找不到好工作等后果是由孩子自己承担的,因此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家长不应对其过分的干预。只有孩子向你寻求帮助的时候才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
对于自身来说,我一度对自己的脸非常不满意,导致自己无法用敞开的心胸去接纳和别人的关系。但是认识到课题分离,我感受到似乎只有自己才是最在乎自己脸的人,因为别人如何评价我的脸那是别人的想法,别人的课题,我无从左右,因此不要为自我不能控制的事情耿耿于怀。我能做的只有选择做自己认为的最好的自己,展现自己认为最美好的一面。
此外,我和父母的关系不是很融洽,我总是觉得他们不能理解我的想法,但是想到课题分离,认识到我和父母拥有融洽关系最重要的是我又没有下决心去修复和他们的关系。因为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当我下决心去修复和父母的关系的时候,父母如何看待我的生活,是否支持我的想法都是他们的课题,这些都与我无关,即使他们不理解我也无所谓,问题是我又没有下决心去修复关系。
课题分离并不是教人们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它只是人际关系的入口,人要获得幸福必须到达人际关系的终点即“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把他人看做伙伴,并且能从中感受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人只有在“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种感觉不是别人对你的评价,而是自己内心的主观感觉。但是人都是利己的,如何才能把对自己的执着转变为对他人的关心,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自我接纳,我们要真诚的面对自我,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不执著于不能改变的事情,拿出勇气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可以改变的。
第二,他者信赖,我们要对他人寄于无条件的信赖,根据课题分离的原理,决定是否信赖他人是你的课题,决定是否背叛是别人的课题,我们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为了避免背叛就不去信赖别人,那么与任何人都不可能建立亲密关系。
第三,他者贡献,对建立深厚关系的他人给与影响作出贡献,因为幸福即贡献感。
了解了阿德勒关于人生活获得幸福的路径,我感受到了思维前所未有的通透,内心缓缓升起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勇气和改变生活态度的决心。它像一颗引导之星,指引着我获得幸福的路径,我知道我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的生活,也有获得幸福的权利。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篇5
法国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话:“他人即地狱。”我们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免不了受到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观点会塑造我们的人格。而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不仅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入门书籍,也告诉了我们如何夺回自我塑造的权利。
心理学两大巨擘,阿德勒和佛洛依德的心理学是迥然不同。了解过弗洛伊德心理学的人们知道,弗洛伊德强调小时候的创伤会影响以后的性格。网上也有许多人控诉自己原生家庭的信息,认为原生家庭毁了自己的人生,更不用说还要孩子组成了“父母皆祸害”的讨论组发泄情绪。然而事物是一体两面的,有坏处必有好处,阿德勒心理学强调主观改造世界的一面。比如说盲人在触觉和听觉上的敏锐程度要高于普通人。这样来看“上帝为你关上一座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古人也说过祸福相依。如果能用积极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祸事,心灵也能回复平静。原生家庭贫困的人固然没有享受生活,可锻炼了自己吃苦耐劳的能力。但如果一直抱着怪罪他人的念头,认为自己的失败都是由他人造成的。这种自怨自艾又怨天尤人的观念,将导致人不断堕落。不要认为处于低谷就是坏事,能从地狱中爬出来的人,一定比常人更容易登上高峰。
其实回过来思考佛洛依德这个人,他研究得最多的是精神病人。用研究精神病人的理论为自己的堕落找借口实在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在心理学上,阿德勒支持目的论,佛洛依德支持原因论。佛洛依德的“原因论”,认为现在的结果是童年时种下的因,是过去时。而阿德勒的“目的论”则是现在时,他认为现在出现的问题只不过是你自己为自己找的借口。比如找女朋友这件事,如果是弗洛伊德来分析,他会认为你找不到女朋友是因为你从小缺少母爱,不擅长与女人交往。而阿德勒则认为,你找不到女朋友是因为,你内心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失败而不断找借口不去尝试。
在人际交往方面,阿德勒的启发更令人发省。中国人总是擅长鄙视别人的,大学老师鄙视高中,高中鄙视初中,初中鄙视小学,小学鄙视幼儿园。更不用说省份之间的鄙视,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阿德勒认为个人要通过对社会的.奉献来成长,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奉献社会,而不是压过别人。所有人都是与我平等的生命体,纵然有差别,也无高下之分。对待他人要尊重和接纳,但是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来影响自己的成长。例如学车过程中,有些人总是学不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太在意教练的看法了,尊重教练固然必要,但是没必要把教练的意志强加到自己身上。你的目的是练好车,犯错是正常,如果因为教练一两句话你就不敢犯错了,那你永远练不好车。重要的是你在练车过程中的成长,而不是达到教练的目的。从这里看,阿德勒心理学既是集体性的,也是讲究自我的。他将他人和自我的关系摆的明明白白,不要想着操控别人,但是绝对不要被别人操控。我认为,歧视别人的人内心是自卑的,歧视得越厉害,内心越自卑。结合社会经历思考,也是如此。去政府部门办事,就能深刻体会到什么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如果你厌恶被他人歧视,那就不要歧视他人。只要不加入鄙视链这场游戏,他人的看法于我何有哉?
最后,也是前面所说,要注重过程而不是目的。我再补充一点,注重现在,而不是寄希望于未来。知乎有个问题是说:到底是现在去追喜欢的人,还是努力致富后再追。我认为的是,什么年龄段就做什么事情。如果你青春年少,就尽情去试错、去爱、去奋斗。如果年老,就思考如何造福后人。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任务,且不说财富自由的难度多大。重要的是你在追求女生的过程中,对自我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现在网上有种思潮,不恋爱,不交友,不结婚,不生子。我认为是不对的。他人即地狱,反过来他人亦是天堂。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而生存,我们要在人群中寻找自我价值和存在感。虽然我们的教育在交际能力方面缺失,可我们自己要不断完善自我的交际能力。这可能很难,对于内向者来说。可是这是一场必须得玩,而且要玩的赢的游戏。社会的铁则就是,善于抱团的人总是赢。而家庭和友人,是团体的最小单位。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这是广为流传的尼布尔祈祷文。人生最重要的课题就是认清自我,接纳自我,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升自我,改善自我。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更好的自己。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篇6
如何成为一个自由的人,如何在社会关系网中协调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的同时能够保持自己的自由意志,如何做一个幸福的人,这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最近读了岸见一郎《被讨厌的勇气》对幸福有了一些思考。
岸见一郎认为,在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获得幸福人生具体路径就是从“课题分离”到“共同体感觉”。首先,“课题分离”就人际关系的入口,人际关系的矛盾就是起源于别人干预自己的课题或者是自己干预别人的课题。比如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因为学习不好最后找不到好工作等后果是由孩子自己承担的,因此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家长不应对其过分的干预。只有孩子向你寻求帮助的时候才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
对于自身来说,我一度对自己的脸非常不满意,导致自己无法用敞开的心胸去接纳和别人的关系。但是认识到课题分离,我感受到似乎只有自己才是最在乎自己脸的人,因为别人如何评价我的脸那是别人的想法,别人的课题,我无从左右,因此不要为自我不能控制的事情耿耿于怀。我能做的只有选择做自己认为的最好的自己,展现自己认为最美好的一面。
此外,我和父母的关系不是很融洽,我总是觉得他们不能理解我的想法,但是想到课题分离,认识到我和父母拥有融洽关系最重要的是我又没有下决心去修复和他们的关系。因为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当我下决心去修复和父母的关系的时候,父母如何看待我的生活,是否支持我的想法都是他们的课题,这些都与我无关,即使他们不理解我也无所谓,问题是我又没有下决心去修复关系。
课题分离并不是教人们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它只是人际关系的入口,人要获得幸福必须到达人际关系的终点即“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把他人看做伙伴,并且能从中感受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人只有在“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种感觉不是别人对你的评价,而是自己内心的主观感觉。但是人都是利己的,如何才能把对自己的执着转变为对他人的关心,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自我接纳,我们要真诚的面对自我,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不执著于不能改变的事情,拿出勇气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可以改变的。第二,他者信赖,我们要对他人寄于无条件的信赖,根据课题分离的原理,决定是否信赖他人是你的课题,决定是否背叛是别人的课题,我们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为了避免背叛就不去信赖别人,那么与任何人都不可能建立亲密关系。第三,他者贡献,对建立深厚关系的他人给与影响作出贡献,因为幸福即贡献感。
了解了阿德勒关于人生活获得幸福的路径,我感受到了思维前所未有的通透,内心缓缓升起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勇气和改变生活态度的决心。它像一颗引导之星,指引着我获得幸福的路径,我知道我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的生活,也有获得幸福的权利。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篇7
最近比较没空,所以写读后感的速度降下来了,但是我因此也有一些时间去反思我的生活,实践书中的理论,所以有一些认识更深刻了。
今天聊聊人生课题,这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第一次听到关于“谁的课题”的理论,是monself的一篇关于工作上的不顺心的分析文里边,新入职场的女孩遇到上司刁难,为了完成一个活动跑断腿,累死累活,却得不到上司的体谅,很多事情不是她分内的,为了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她也不得不自己去补台。女孩很郁闷,于是找学姐倾诉,学姐问她,谁会为活动搞砸了负责,女孩说是自己,已经成为职场精英的学姐告诉她,谁为后果负责,课题就是谁的,所以不要去抱怨,全力做好,因为即使是别人的原因造成工作失误,会被批评的依然是你自己。
“谁的课题”和课题分离,我个人认为,是我们做得最不好的一件事。举个例子,我曾经在生宝宝前去剪了短头发,后来头发长长了些,我想继续留长,就不打算再剪,但是我妈三番五次劝我去把头发剪了,觉得现在的状态不好看。就算我明确拒绝,表示我没有这样的打算,她也持之以恒的隔一段时间就提一次。虽然是亲人之间,我仍然为这样的干涉烦恼不已。如果用书中的理论来解释,就是没有做好课题分离。发型不好看的后果是我自己承担,所以剪不剪头发完全是我的课题,但是我的妈妈却为我不肯剪而难受不已,她不明白这跟她其实没有关系。
说回人生课题。
阿德勒认为人生有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可以说是我们人生的几个侧面。不同的课题的人际关系有不同的距离和深度,那么课题的处理方式也会不同。工作上的关系门槛最低,难度也最浅,因为有工作这个纽带;朋友的关系则相对难很多,没有什么不可抗力让你非得和某个人成为朋友,而朋友也有普通朋友、知己、闺蜜等等各种区分;爱的课题,恋人、夫妻、兄弟、亲子,所有的课题中最难的一种,尤其是亲子关系。
三大课题概括得非常精要,其实每一个课题都可以延展为无数个子课题,人际关系这门学问,真的太深了。
怎么正确的处理人生课题呢?
首先要知道,做事情不是为了寻求认可,我们不需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可是有那么简单吗?我们从小到大,做很多事情都是为了寻求认可啊,努力读书,为了取得好成绩,获得老师家长的认可;努力工作,拿出好业绩,获得领导同事的认可;甚至努力表现,获得对象家人的认可。而我们的身上,也承载着各种期待,我们也对别人有所期待,怎么可能不呢?
这里引入一个关键词:赏罚教育。我们都受赏罚教育的影响,所以觉得寻求认可是正常的。但是阿德勒批判赏罚教育,为了寻求表扬而做某事,为了不被惩罚而不做某事,一旦没有表扬和惩罚机制,就可能让事情失控。而我们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换句话说,我们首先要活出自我,然后才有自由。
其实这一点我觉得蛮好理解的。对于我自己的孩子,我不希望他成为讨好型人格的人,所以当家人对他说你不乖,我不喜欢你了的时候,我通常都会阻止。这种思维,在长辈们,甚至很多同辈们看来,都是无比正确的吧,我们告诉孩子,你要乖,要听话,这样我才会喜欢你。宝宝会因为我们说了这样的话而变得乖巧听话懂事,更好管束。但是他们内心也更加不安。这样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其实很容易没有自信没有安全感吧。
不希望孩子变成讨好型人格,其实就是不希望孩子活在他人的期待中。我们在无知无觉的状态下,其实已经实践了一些阿德勒心理学的理论了。(但是这也只是我不希望,是我的课题。孩子是怎么想的?他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只好暂时不管。)
要再一次谈到课题分离了。我们说谁为后果承担责任,课题就是谁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很难分得开。孩子不爱学习,大多数父母都会焦虑,会想尽各种办法帮他逼他学,但是往往收效甚微。父母为什么焦虑,因为没有做好课题分离,孩子的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不是我们的。那么,放任不管吗?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前程,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的未来考虑啊,我们难道不应该为孩子的未来负责吗?并不是不管,在认清谁的课题之后,告诉孩子这是他的课题,他自己选择怎么做,然后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但是不妄加干涉。好难啊,但是牛不喝水强按头,有用吗?或许会引起更大的逆反。
所以做好课题分离真的很重要,不干涉别人的课题,或许很多烦恼就消失了。我们觉得比较开明的家长,其实也是让孩子拥有独立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亲子关系不会太糟糕。
不让别人干涉我们的课题,这点也很重要。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我们就会容许别人对我们自己的事情指手划脚,但这也许会让我们觉得痛苦。别人的评价是别人的课题,你无法左右,你自己的事情,要遵循你的本心。
所以分清课题是谁的,做好课题分离,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你的课题。事情就完了吗?并没有,人际关系不能变成这样冷冰冰的进水不犯河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它只是一个入口,构筑良好人际关系的入口。
这里抛出一个观点,自由就是被人讨厌。点题了,是不是,本书的名字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有人想被人讨厌吗?恐怕没有。有人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吗?恐怕也没有。八面玲珑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但是即使我们八面玲珑,也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喜欢。所以,被讨厌的勇气说的是不要害怕被人讨厌,即使被人讨厌也是没有关系的,不是什么问题,不要因为害怕被人讨厌而去曲意迎合别人,勇敢的活出自己,自然有人欣赏和喜欢。
接下来,如何才能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呢?作者提到一个“共同体感觉”。宇宙,过去未来,都在这个共同体内。是不是过于宽泛,我们更常听到的,是集体这个概念。阿德勒提出共同体的概念,并且将其中的组成因子划分到“我”和“你”这样的最小的个体上,因此提出,将对自我的`执着换成对他人的关心。把自己看成共同体的一部分,就会跳出这种自我中心思维,从而拥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广阔的视野。把这个共同体延伸到无限大,就无论如何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跳出小集体思维。当我们面临一些角色转换的时候,拥有这样大共同体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退休了,或者与小集体无法找到归宿感的时候,不妨将自己放在大共同体里边看看,跳出眼下的杯中风暴。
建立横向关系。这是一个相对纵向关系提出的概念。差别在于,人与人之间地位是否平等。现实是,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我们希望得到能力比我们强,地位比我们高的人的肯定;我们表扬孩子的进步和优秀,我们批评或者处罚没做好事的人。纵向关系中,人与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那么横向关系呢?人的地位真的平等吗?阿德勒提出的是,人与人虽不同但平等。不同,这个词非常有意思,它没有表达谁比谁强,谁比谁厉害,我们不同,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环境,但是我们是平等的。这种理念,是不是暗合了之前的很多观点,不竞争、不比较、不自卑、不操纵、不干涉、不批评、不表扬、不评价,所有这些,原来都存在于纵向关系中啊。
在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的基础上,对他人的困难给予帮助,对他人的难题给予鼓励,是缔结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获得自信和勇气,换句话说,觉得自己对他人有用,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而从共同体的角度说,存在也是有价值的。
其实越写到后边,就越觉得阿德勒心理学太过于理想主义,与我们主流思维和心理背道而驰。但是仔细思考你会发现他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更好的思路和方法,会让我们生活得更积极更有质量。但是践行起来也真的是非常的难,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把自己的心理透视得那么清楚,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做出改变。话说回来,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的心理学啊,让我们至少从自己做起,开始行动吧!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篇8
在周末的一个晚上,心情不佳,因为在生活上的一些琐事,找到我的高中同学汤振森聊了差不多好几个小时,我向他吐诉最近生活不顺,烦事扰心的种种情况,他便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便是——《被讨厌的勇气》,他说看完这本书肯定会对我有所帮助,我已经很久没有认认真真读一些这种感觉类似于心灵鸡汤的书,可读完之后发现它并不是我想象的这样,它只是在讲一些很普通的道理,只是我们常常很容易忽视了,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该书主要讲述了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它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阿德勒思想——目的论思想:所谓目的论就是事物的一切都与其原因无关,它关注的现在,是现在应该怎么去做,它是一种与先天论完全相反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它是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思想,是非常适合做我们年轻人的航标。
书的内容首先分析了我们生活中的"不幸"的最终的起因:人们通常自己下定决心"不改变",举个例子:一位年轻人他自卑,性格内向,对自己的容貌和学历都极度的不自信,因此,他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管怎么样,他都不愿意出门,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的呢?是因为他自卑,不自信吗?不,正是因为他不愿意出门,不愿意接触他人,不愿意改变自己,所以导致了自卑,不自信。这里就牵扯到了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在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书中提到了人际纵向关系与人际横向关系,人际关系如何做到平等:于是需要尽量的发展一些横向关系,即使你与他人之间可能存在纵向关系,那怎么去让人觉得是横向关系呢?举个例子:一位妈妈因为头发乱了,需要梳子,而她的小宝宝知道后便帮她拿了一把梳子过来,有的妈妈便会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最厉害了。"这种夸赞方式就会给孩子觉得是一种上下级的纵向关系,拿梳子这件事妈妈也会做,而且很轻易就能做到,但是她却对孩子这种类似较夸张的称赞,这就会给孩子产生一种纵向关系的感觉,如果把称赞改成:"谢谢你了或者感谢宝宝帮妈妈拿梳子"这种话语,便会存在一种横向关系,一种双方地位平等的感觉。
书的最后还讲到了人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由我们自己决定,追寻价值要从现在做起,要活在当下。我记得有一位日本马拉松队员在一次世界大赛上夺得了冠军,赛后记者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很简单,我每跑一段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跑到哪个路口,然后再跑到哪个路口,跑的过程我的'目标不段地实现,这样我就觉得轻松多了,正如我们人生一样,不需要给自己定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朝着这个小目标前进,这样便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自己人生的意义。
其实这本书里面也有很多内容我自己并没有认同,我觉得它描述的有些思想并不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所以我在这篇文章里也没有提到。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要获得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要自己给自己信心,人生路很长,它并不是百米赛跑,它是一场马拉松,跑累了,就停下来走一走,喘口气,只要不倒退,你就是成功的,你便能从中感受到你的价值,感受到属于你的幸福。
谨以此文用来勉励自己,勉励正在奋斗的人们。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篇9
我和父亲的关系非常糟糕,当我下定决心要修复和父亲的关系时,父亲如何看待我对他的靠近,这是父亲的课题,与我毫无关系,我也无法左右。发生改变的只是我自己,不应该抱着“我改变了,你就必须有所改变”的期待,不把“改变自己”当做操纵他人的手段。
必须有人先开始,由我来开始,即使对方不合作,那也是对方的课题。
共同体感觉
把他人当做伙伴,并能从中感觉到“有自己的位置”的状态,就是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 interest)转移到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是对伙伴持有无条件的信任。不去想“别人可以给我带来什么”,而是专注于“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
启示1不评价他人,不表扬也不批评,而是去鼓励。
“你画得很好。”“你做菜的手艺很好”。
“表扬”也是一种评判行为。这个行为透露了位高者对位低者的俯视视角,不自觉地营造出一种“我比对方高一等”的视角。表扬和批评这种赏罚教育,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很容易让对方形成“我为了得到表扬,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去做某事”。
如果把反馈换成:
“我很喜欢吃你做的菜,偏甜的口味让我想到我妈妈的手艺。”
不去评判他人,而是说出更加真诚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激、尊敬和喜悦。
对方也会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感到自己的价值。
这里也就回到了最开始的“共同体感觉”提到的:关注自己能给对方带来什么。
不是想听到对方对自己的表扬,不是为了赢得对方的认可,所以才去做这些事情。
而是为了给对方带去幸福感、带去帮助,为了让对方感到开心,所以才去做这些事情。
启示2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无条件地相信就是信赖。虽然有可能会遭遇背叛,但还是选择相信,这就是信赖。
如果把人际关系都建立在“怀疑”之上,生活中处处充满怀疑,这样必定建立不起积极的的人际关系。
只有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拥有更加深厚的关系。
信赖是自己的课题,至于对方要不要去背叛,则是对方的课题。我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篇10
如何成为一个自由的人,如何在社会关系网中协调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的同时能够保持自己的自由意志,如何做一个幸福的人,这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最近读了岸见一郎《被讨厌的勇气》对幸福有了一些思考。
岸见一郎认为,在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获得幸福人生具体路径就是从“课题分离”到“共同体感觉”。首先,“课题分离”就人际关系的入口,人际关系的矛盾就是起源于别人干预自己的课题或者是自己干预别人的课题。比如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因为学习不好最后找不到好工作等后果是由孩子自己承担的,因此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家长不应对其过分的干预。只有孩子向你寻求帮助的时候才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
对于自身来说,我一度对自己的脸非常不满意,导致自己无法用敞开的心胸去接纳和别人的关系。但是认识到课题分离,我感受到似乎只有自己才是最在乎自己脸的人,因为别人如何评价我的脸那是别人的想法,别人的课题,我无从左右,因此不要为自我不能控制的事情耿耿于怀。我能做的只有选择做自己认为的最好的自己,展现自己认为最美好的一面。
此外,我和父母的关系不是很融洽,我总是觉得他们不能理解我的想法,但是想到课题分离,认识到我和父母拥有融洽关系最重要的是我又没有下决心去修复和他们的关系。因为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当我下决心去修复和父母的关系的时候,父母如何看待我的生活,是否支持我的想法都是他们的课题,这些都与我无关,即使他们不理解我也无所谓,问题是我又没有下决心去修复关系。
课题分离并不是教人们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它只是人际关系的入口,人要获得幸福必须到达人际关系的终点即“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把他人看做伙伴,并且能从中感受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人只有在“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种感觉不是别人对你的评价,而是自己内心的主观感觉。但是人都是利己的,如何才能把对自己的执着转变为对他人的关心,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自我接纳,我们要真诚的面对自我,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不执著于不能改变的事情,拿出勇气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可以改变的。第二,他者信赖,我们要对他人寄于无条件的信赖,根据课题分离的原理,决定是否信赖他人是你的课题,决定是否背叛是别人的课题,我们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为了避免背叛就不去信赖别人,那么与任何人都不可能建立亲密关系。第三,他者贡献,对建立深厚关系的他人给与影响作出贡献,因为幸福即贡献感。
了解了阿德勒关于人生活获得幸福的路径,我感受到了思维前所未有的通透,内心缓缓升起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勇气和改变生活态度的决心。它像一颗引导之星,指引着我获得幸福的路径,我知道我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的生活,也有获得幸福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