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品人录》有感

2024/05/03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品人录》有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读《品人录》有感 篇1

看似几个孤立的故事,刻画还原了从秦汉到清朝的几个代表性人物,直到尾声才用一条隐形的线索将他们全部串联起来,这条线索就是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重群体轻个人。这种文化的终极意义就是为君主独裁制服务,用三纲五常之类的伪道德标准打压抹灭个性,使群体自发臣服于一个伪道德化身——君主,维持社会的集权、稳定,代价就是低效率、麻木、人格不平等、个性消亡。

这种糟粕文化明显已跟不上当今时代潮流,遗毒已造成了越来越明显的并发症。对比,易先生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观点——要想民族进步,屹立于世界之林,前提是包容、承认、倡导、激励个体人格的自由发展,为其如此,人格才能平等,人格平等才能促成法治建设,彻底摆脱人治的死循环,才有可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舍此途径,别无他法,指望个别“有道明君”既不现实,也不可靠——所谓人亡政息,再伟大的个人,也敌不过一整个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况且,伟人崇拜就是特权崇拜,特权从来就是法治的天敌,依靠特权(君权)促进民主改革(法治建设)根本就是缘木求鱼。改造文化,唯有从千千万万个个人着手,从鼓励个性发展入手。舍此无它。

读《品人录》有感 篇2

易中天先生用一种幽默的表现手法去讲述历史,讲述人性,将项羽、刘邦、曹操、武则天等等,这些历史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尤如他们亲口在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些已经逝去的历史。

易先生用得都是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得我们可以和历史人物进行一次亲密接触。易先生对这些历史人物看似随意的品评中,包含了他自己对于这些人物的深入剖析和解读,细细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有下面几点感想:

首先,在书中提到的历史人物都是历史上有名有姓,叫出来名号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在历史上都曾经留下过浓重的一笔,暂且先不管这一笔是红色还是黑色,但他们毕竟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这就说明他们一定有过人之处。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十分明确的剖析了这些人物的性格及他们为什么成功或者失败。比如说项羽和刘邦,处在同一时代的他们更有可比性,以前项羽给我的印象应该说是一个“霸王”,失败的原因应该是因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其实书中提到,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生性多疑,且有妇人之仁;而与项羽处在同一历史时期的刘邦则不光是依赖自身的武力,而是懂得怎样去利用手下的人成就汉朝的霸业,相比之下,刘邦的方法显然要聪明得多。从中得到的很重要的一点启示我觉得就是如何利用好团队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就算再强,也毕竟会有限,只有把团队的力量利用好,学会在工作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协调好自身和团队的力量,才能更好发挥自身的能量。

其次,另一个给我深刻印象的人物是武则天,书中讲述了她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宫女变成权倾天下、中国第一位女皇帝,这中间的过程其实很复杂,但经易先生的评说,我觉得可以概括为这么几个字:“审时度势、量力而行”。纵观她一生的权力争夺生涯中,无论她处于什么样的权力等级上,她所做的事情全都是求以“稳”字,形象地说就是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脚代表能力水平,而鞋代表着所做的事情,所做的事情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那么一定会力不从心,也就是“大”了,反之,如果”“鞋”小了,那么前进的步伐必然就会变慢,正是由于武则天能够不断适应自己的能力变化去调整自己的`目标,所以她做出了前无古人的成就。敢于在适当的机会去煅炼自己,这样才能更快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

第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易中天先生对历史人物的敏锐和细心。关于历史人物的传记或都历史类的书籍,我之前也读过一些,而易先生的书在于能够从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中让我们了解人物的性格,通过某一件小事情反映这个人物的处世态度。易先生的这种敏锐的洞察力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对事物应该进行反反复复地细节上的分析,从每一处细节上来发现问题。

读《品人录》有感 篇3

最近,在看了易在《百家讲坛》的精彩讲演之后,还是感觉没有到极限的过瘾,于是就让弟弟在学校买了他的书,我本以为弟弟可以在他的签收会上拿回他的签名。

我没有他的签名,原因还是因为他太火,其实想来签名也没有那样重要,欣赏一个人,只要吸取他个人魅力给你最佳的记忆也就算了,要是追着跑,那又有几层意义呢?

这不是因为我没有拿到签名而找的合理的借口,实在是我最原始的'想法就是这样,我的思绪是晚上分外清晰。于是每日深夜我都会和看宝贝一样,看着一页页,能把历史这样鲜活的表现,只有易中天了,我很喜欢他品武则天的那一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武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她身上的优点是可以征服很多人的,不是单纯的聪明,要是单纯的聪明只是帮她可以在后宫衣食无忧的生活,她很懂得如何吸取别人的优点,还要让别人感觉不是在被利用,王皇后的愚蠢,骄傲自大的认为,武只有做尼姑的命,把她放在李治的身边,她其实不明白一个道理,一个有脑子的女人,很多时候是吸引男人最原始的动力,这也帮助她建立了最坚实的基础和迈出了最有把握的一步,她顺利的做了皇后。

武不忘本,这是很多男人皇帝也做不到的,易在书中也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叙述:人最珍惜的,就是他或是她在孤立时得到的支持,哪怕这种支持是非常卑微的人,不,正是因为支持者是那样卑微,这种支持才更加弥足珍贵。在那个时间段内,武一直坚持重用这些人其中包括:许敬宗,李义符和狄仁杰。很多人说,武是残忍和卑鄙的,她的皇冠是血染的,自己的骨肉,爱人,没有几个可以逃脱的了,人们总是以现象去衡量一个人,要是在别的朝代,也许还有更多的牺牲才可以换回一个位置,在皇位的争斗中,本就是一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竞争过程,她能保了自己又把国家治理有方,算是很成功了!

我个人认为女人应该去读易先生的《品人录》吸收精华,记住有帮助的对自己生活或是其它。

最后,我还是以易先生的一段话结尾:道德永远是必须的,人之为人,就在于有道德,没有道德,人就会变成兽。只有道德,人就会变成神,人不能变成兽,也变不成神,所以人不能没有道德,也不能只讲道德。真正的高尚道德只是一种理想境界。

这段话给人太多的思考空间了!

读《品人录》有感 篇4

从公元前两百余年的项羽至清朝雍正年间。——《品人录》

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这五个都是中华三千多年历史记载中的名人,他们的故事世代传说,他们的魅力至今犹存。然而,他们又无一例外地都是悲剧性人物。

这五个人究竟哪一个有好运气或者或好结局呢?不是身败,就是名裂,不是生前受打击,就是死后背骂名,没有一个功德圆满。就连与他们有关的一些人,比如韩信、允禗,也都没有好下场。不可否认,悲剧结局的造成,与他们的性格和为人不无关系。项羽失之头脑简单,曹操失之奸诈狡猾,武则天失之手段狠毒,海瑞失之迂阔偏执,雍正失之猜忌刻薄。

但这些正是我们要品评这些人物的目的,我们既要发现他们的价值,又要避免他们的错误。为古人正名,就是为今人正名。只有客观评价古人的`功过得失,今人才有一种激励去为自己正名,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自己在身前活的端正,那就不必担心自己的身后名。

品,不光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价值。作者:徐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