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大国大城》读后感

2024/05/01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大国大城》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大国大城》读后感 篇1

春节,读了一本名为《大国大城》的经济"科普书",看完这本书后让我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

在这本书中,让我深有感触是第五章第五节:挑选劳动力技能的后果。这个章节主要讲了两点,第一点城市劳动力问题,为高技能人才提供配套政策及优惠,但是带来相应的问题,高技能人才供给过多,低技能劳动力供不应求,严重短缺、工资上涨的怪现象;二是人口控制问题,任何人口的控制措施必须尊重市场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

这个章节说来说去,归根到底就是"人性"与"平衡"的问题,此章节的"人性"在我看来就是"归属感",政府为高学历提供户籍、福利的鼓励,把家里人接到身边,从本质上还是归属感的体现,但是这种归属感仅仅满足了一部分人员,一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既要有高技能者的设计与谋划,也需要有低技能者的努力及汗水,单方面行政干预行向高技能人才的倾斜,造成劳动力的不平衡,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首先是高技能劳动力供过于求造成"低层次就业"现象,大学生面临就业难,毕业以后去做一份基础及缺乏创造力的工作,难以发挥其所学,这个实际上是一种变向的浪费,其次是对于低技能劳动者的归属感的忽略,让部分劳动者离开,导致低技能的服务价格上涨,当一份基础性的工作价格过于高,超过了其实际工作产出价值,实际上也是资源的一种浪费。

因此城市的均衡发展,不是由城市来挑选劳动力,而应该是劳动力来挑选城市,这样才不会造成劳动力的浪费,实现城市和人口的均衡发展。

《大国大城》读后感 篇2

这部作品是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陆铭教授的代表作,出版于20xx年,是关于空间经济学或者地理经济学的通俗作品。这本书主要探讨了经济地理空间的集聚效应在中国过去十几年发展中的变化和作用。地理因素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在经济发展的解释过程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变量,因此,形成了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

其实,作者在这本书中并没有过多讨论经济地理学中的专业知识,而是将原理与中国当下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来讨论,作者反反复复在印证一个道理,就是人口自由流动而实现的集聚效应,带来的经济发展才是市场经济下的优先选择,他反对现有的户籍制度对于人口自由流动的限制,反对现有的这种对于实现区域平衡发展而动用计划式的行政命令,比如将大量土地指标投放到中西部,而限制东部的土地指标,结果是市场的扭曲。

其实我挺赞成作者的一个论点:中国发展不仅要警惕拉美的”中等收入陷阱“,同时,更要警惕欧洲的”欧元化“,”欧元化“其实就是要防止出现市场分割现象,欧盟之所以要实现一体化,可以利用更大规模市场发展经济,引领世界,中国作为同样的大国,也要防止内部市场分割,现在中国出现很多市场分割现象,比如户籍制度阻碍人口自由流动,地方保护主义等等,阻碍的经济的`发展。

地方贸易保护主义在中国地方区域较为普遍,尽管在某些方面已经有所收敛,上两个星期,笔者听了浙江大学耿曙教授的关于政企关系的讲座,也曾提到这个问题,就是现在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政商关系的密切联系,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要在人均接近一万美元的时候如何突破这个门槛,根据外国的经验,这个时间点,更需要的是依靠创新带动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动能转换,那创新、转变经济方式的前提是什么?

是有一个自由的市场,培育一个创新自由的市场是增强和实现创新的基础,行政命令是实现不了创新的,要创新就要打破市场的分割,打破阻碍资源自由流动的壁垒。

《大国大城》读后感 篇3

一、书中主要论点的摘要

1、任何限制劳动力自由移动的制度都会限制国家的发展。

2、追求经济均衡发展应以各地区的人均GDP均衡为目标,而不是盲目追求各地区的经济规模和总量均衡;追求后者带来产业的重复建设和低效率,恶果最终由国家买单。

3、参照世界经验,人口的集聚是国家产业结构由农业为主转为工业和服务业所必然产生的,大城市病会随之产生,但集聚所产生的正效益远远大于负效益。

4、大城市人口不会无限制增加,人口的集聚在一定时间点会达成平衡,这个平衡由经济规律所决定,人为干预大概率会产生负面作用。

(摘要来自知乎)

二、大家对城市区域发展的误解

误解1:中国地区和地区之间存在非常严重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这是因为经济已经过度集中到少数地区,特别是沿海的发达地区?

误解2:大城市,特别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城市,已经太大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这样的城市病问题是由于这些城市人太多导致的。

误解3:城市拥堵和污染问题是人过度集中到市中心导致的,市中心人口密度较高就会导致拥堵和污染问题。

三、城市发展在全世界的趋势——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越发达的国家,其人口集聚程度就越高的原因是: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是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尤其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工业需要集聚,服务业比工业更需要集聚。现代服务业大量以知识(特别是大城市),这就导致了发达国家经济集聚程度更高的现象。

四、目前中国城市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1、人口流入地

1)户籍制度制约了劳动力进入大城市长期成为本地居民,导致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

2)进城务工偏向年轻人,通过教育歧视等政策无法举家迁徙到城市,间接导致了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

3)东南沿海大型城市的土地建设指标严格控制,导致房价高涨,提升了生活成本。

4)长期利率人为压低,导致“资本深化过度”,这是一个严重资源错配问题。因为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中国单位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增长都偏低。由于资本相对于劳动力“便宜”,所以大城市被迫采用机器替代人的方式进行产业升级。

5)由于大型城市限制人口规模,所以规划的公共基础设施低于实际需求,导致交通拥堵、医院、养老等机构资源紧张。

2、人口流出地

1)地方政府为了完成上级的KPI:财政税收和招商引资,负债新建了大量工业园,但实际入驻率非常低,投资产出效率低下,浪费严重。

2)由于税收收入符合二八法则,地方政府偏好资本密集型工业,反而创造大量就业的服务业得不到发展,导致地方政府单位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增长都偏低。

3)过度关注GDP总量,而不是人均GDP,非常害怕年轻劳动力的外移。

4)对地方公共设施投资不足,导致对劳动力教育投资不足(作者建议地方政府:不要盲目投资于产业,特别是偏离比较优势的产业,要投,就投在人身上。)

5)农村“空心化”严重,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导致大量社会问题。

五、城乡协同发展的解决之道

1.区域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在公共投资和公共财政方面如果既要效率又要公平,从而获得一个全国人民一致赞同的方案,那么就必须实施一个政策组合,其中有三个构件:

第一是公共投资的效率原则

第二是人口的自由流动

第三是向没有享受公共投资好处的地方进行适度的财政转移

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收敛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这里就出现了两个政策选择:

第一个政策选择我称为“动钱”的政策,就是把资本移向劳动;

第二个政策我称为“动人”的政策,就是劳动移向资本。

发展政策和追求区域间发展水平差异收敛的正确选择应该是“动人”为首选,“动钱”(财政转移支付)只能是建立在“动人”的基础之上。

2.土地和户籍制度联动改革

1)建设用地指标跨地区交易

与其在现有土地制度下,全中国都以同样的速度推进城市化,不如让建设用地指标跨地区交易,这样,土地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这是中国接下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户籍政策的改革可以让大量在城市务工的人成为城市的居民,增加收入,缓解大城市用工荒的压力。

2)人口自由流动

如果你相信经济增长是减少贫困最重要的途径,你应该选择城市,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发展城市来让农民不断变为工业和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才能最终减少贫困。可能有人会问,那剩下的农民不管了?当然不能不管,随着农民不断减少,剩下的农民从农民变成规模化经营的农场主,或者农场里的“农业工人”,收入也将提高。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要素是土地,土地是不可能无限增加的,所以一旦土地决定了农产品的增长极限的时候,要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减少农业人口。

六、对个人体会较深的几个观念

1、直觉和数据

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把一个观点推向极端是一种错误的而且有误导性的讨论方式,要不得。

比如常有人问,是不是全国十三亿人口都集聚到上海来?当然不是。事实上,一个国家的集聚程度有多高,是由集聚带来的好处和集聚带来的坏处相权衡决定的。集聚会带来好处,但是集聚也的确会带来坏处,比如说拥挤、污染和犯罪。当集聚带来的好处不够高,而坏处体现出来之后,集聚的水平就相应地稳定下来。而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调节变量就是生产要素的价格,集中体现在地价、房价和劳动力工资上。

2、尊重科学规律

讨论公共议题的时候要抛弃掉“这是中国,在这里不适用”,在这个想法下发生了很多悲剧。

例如:凡是通过经济资源的行政性配置去追求地区间平衡发展的国家没有一个成功的。

3、如何给政策制定层进行建议

一个建议如何讲很可能会影响到被采纳的可能性。

例如:政策红利这个说法,通俗的讲就是之前可能做错了,现在改过来之后就会带来经济的增长,也就是红利。

至于为什么之前政策制定错了?那就是历史因素的制约了,切不可深究。

《大国大城》读后感 篇4

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对城市的认识。

一、关于城市发展的规律

一样东西,用的人越多越有价值,比如安卓系统、 windos操作系统,城市也是一样的道理,越大、人越多,越有价值。而小城市的前景不太看好,未来农村人口肯定会持续减少,三四线城市有可能衰落。

人口涌向大城市这是必然的规律。日本的人口总数是下降的,但是东京的人口却呈上升趋势。未来将有更多的人涌入大城市,中国本来可以引领这个潮流,发展超级特大城市,但是很可惜,政府想要东西部均衡发展,想要小城镇多点开花,这种规划可能并不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估计是浪费资源,效果有限。

二、关于城市病:拥挤、污染、犯罪

人为地设定城市人口上限,比如某个城市,规划15年后人口规模是3000万,但是只用了10年,人口就已经突破了这一数字,那么,以前按照3000万人口设计的公共设施就明显落后,不能够适应需要,这是导致城市病一个很重要的的原因,是城市规划的失误。

书中还使用了大量的数据,证明了人口的集中对环境治理、耕地保护、预防犯罪都是有益的。在大城市地铁很便利,开车反而不方便,开车的减少有利于环保;人口集中后,一个摄像头就可以覆盖更多人群,可以更加有效地震慑犯罪。

三、城市的商业服务

一个城市中心的形成主要是历史的因素,也有部分规划的原因,不是那么轻易改变的。

道路小、路口多,便于步行,有利于商业街的发展,如果马路太宽,从这一边步行道那一边很麻烦,就难以留住人,商业不容易发展。比如浦东,都是宽阔的马路,规划有序的`住宅区,然而繁华的商业街仍然在浦西。道路小也并不必然影响交通,香港的道路很窄,但车速很快。

一个城市,老是驱赶那些提供低端劳动服务的人群,必然会引起服务价格的上涨,受影响的是这个城市居民。

这本书也有不切实际地方,比如作者提出一个偏方,把各个机关单位的围墙拆了,可以分流人群,缓解交通。经济学家薛兆丰就从产权的角度分析了这种做法,反驳得很有道理。

城市规划要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这些知识有些人真不懂,有些人装不懂,不懂的好办,装不懂就不好办了,尤其是有决策权力的人装不懂危害更大。

总体来说,这本书刷新了我的三观,非常值得推荐,很庆幸读到了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