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宗伯乔白岩序》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送宗伯乔白岩序》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送宗伯乔白岩序》读后感 篇1
记得在一次课上,老师问什么时候心最专一呢,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工作的时候。因为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工作的人,如果工作中遇到了难题,我真的会废寝忘食,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解决。然而工作带给我的成就感,满足感只是阶段性的。
今天读了阳明先生与乔白岩先生的对话才明白了,我把心着在事上了,又经常被境转,劳而无功!真的是舍本逐末,然而,心念一转,我要志于道,且专于道,做工作做事情就不是目的了,而是方法途径。我们就是应该在事上磨练,去除心上的灰尘,方能展现内心的光明!这一则告诉我们做事儿要专注,惟精就是格物,惟一就是致知,精是不断磨掉自心上的障碍,展露出内心的'光明,精就是研磨的过程,就是去人欲的过程。
学习贵在专、精、正。阳明先生告诉我们做事情始于专,方能精;有精才能达到明,有明才能到达“诚”,即所谓“惟精惟一”。而道贯穿其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为根为本,专也好精也好,偏离此理可能就会错知错行,浅知浅行,甚至走偏误事,更不可能到达圣贤境界。立下圣贤之志,要从当下做起,不管做哪一行,在工作中认真对待,不蹉跎不彷徨,不纠结不钻牛角尖,立即行动,时不我待。
曾经以为只要工作上埋头苦干,学习上专心致志,就是做到“专一”,也曾听有人说在一个岗位上干了20年就顺其自然成为这个领域的“精专”之家,初步感悟阳明先生的学习之道,才渐明白如果不把“专””精”落到圣人大道上,不能算是真正的“专””精”,顶多是毫无意义的勤奋劳苦罢了?自己有时候认为的专注学习和勤奋工作,只是机械完成任务,被动接受安排,与圣人之道南辕北辙,如果这样沉溺和偏执,即使再过50载,我也只是徒劳身心之苦吧,真是惶恐!立志、勤学,亦要“惟精惟一”,带着大志和诚心去磨练,才不会被文词技能、庸俗凡事所迷惑,挡住了前行之路,才能真正获得真“精”。
王守仁在这篇赠序里阐述了他的为学主张,不管学习什么都是学习,只是真正做到“专”和“精”,“正”也就在其中了,距离了“大道”也就不远了。
《送宗伯乔白岩序》读后感 篇2
记得在一次课上,老师问什么时候心最专一呢,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工作的时候。因为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工作的人,如果工作中遇到了难题,我真的会废寝忘食,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解决。然而工作带给我的成就感,满足感只是阶段性的。
今天读了阳明先生与乔白岩先生的对话才明白了,我把心着在事上了,又经常被境转,劳而无功!真的是舍本逐末,然而,心念一转,我要志于道,且专于道,做工作做事情就不是目的了,而是方法途径。我们就是应该在事上磨练,去除心上的灰尘,方能展现内心的光明!这一则告诉我们做事儿要专注,惟精就是格物,惟一就是致知,精是不断磨掉自心上的'障碍,展露出内心的光明,精就是研磨的过程,就是去人欲的过程。
学习贵在专、精、正。阳明先生告诉我们做事情始于专,方能精;有精才能达到明,有明才能到达“诚”,即所谓“惟精惟一”。而道贯穿其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为根为本,专也好精也好,偏离此理可能就会错知错行,浅知浅行,甚至走偏误事,更不可能到达圣贤境界。立下圣贤之志,要从当下做起,不管做哪一行,在工作中认真对待,不蹉跎不彷徨,不纠结不钻牛角尖,立即行动,时不我待。
曾经以为只要工作上埋头苦干,学习上专心致志,就是做到“专一”,也曾听有人说在一个岗位上干了20年就顺其自然成为这个领域的“精专”之家,初步感悟阳明先生的学习之道,才渐明白如果不把“专””精”落到圣人大道上,不能算是真正的“专””精”,顶多是毫无意义的勤奋劳苦罢了?自己有时候认为的专注学习和勤奋工作,只是机械完成任务,被动接受安排,与圣人之道南辕北辙,如果这样沉溺和偏执,即使再过50载,我也只是徒劳身心之苦吧,真是惶恐!立志、勤学,亦要“惟精惟一”,带着大志和诚心去磨练,才不会被文词技能、庸俗凡事所迷惑,挡住了前行之路,才能真正获得真“精”。
王守仁在这篇赠序里阐述了他的为学主张,不管学习什么都是学习,只是真正做到“专”和“精”,“正”也就在其中了,距离了“大道”也就不远了。
《送宗伯乔白岩序》读后感 篇3
今天读王阳明先生的《送宗伯乔白岩序》,让我仿佛看到两位先生相对而坐,两杯清茶,惬意论道。“一,天下之本也。”读到这句时,没有如前文一样,一问一答中有答案。老先生的“天下之本”是什么?道家说:道可道,非常道;儒家追求“仁”;佛家追求万事皆空。
读完郦波的《五百年来王阳明》,让我看到了老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一生起起伏伏,历经千难万险。从少年时独闯塞外,到龙场悟道,立下了宏伟志愿:“做圣人”。
在这篇序中,老先生从“学而专”步步深入,最后汇成一个“一”,天下之本。这是不是就是知行合一,就是致良知?就是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找到自己光明的那颗心。有了那颗心才能“学而专”,才能“学而精”。
今天的我们立于天地之间,不能辜负自己的人生,不能辜负这段人生的岁月。用致良知,用心学的智慧去指导,去引领,去塑造我们的人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能显现出来。
《送宗伯乔白岩序》读后感 篇4
今天读王阳明先生的《送宗伯乔白岩序》,让我仿佛看到两位先生相对而坐,两杯清茶,惬意论道。“一,天下之本也。”读到这句时,没有如前文一样,一问一答中有答案。老先生的“天下之本”是什么?道家说:道可道,非常道;儒家追求“仁”;佛家追求万事皆空。
读完郦波的《五百年来王阳明》,让我看到了老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一生起起伏伏,历经千难万险。从少年时独闯塞外,到龙场悟道,立下了宏伟志愿:“做圣人”。
在这篇序中,老先生从“学而专”步步深入,最后汇成一个“一”,天下之本。这是不是就是知行合一,就是致良知?就是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找到自己光明的那颗心。有了那颗心才能“学而专”,才能“学而精”。
今天的我们立于天地之间,不能辜负自己的人生,不能辜负这段人生的岁月。用致良知,用心学的智慧去指导,去引领,去塑造我们的人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能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