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孤独者》读后感

2024/05/01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孤独者》读后感(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孤独者》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孤独者》这篇文章,孤独者写了主人公魏连殳的对剧。从文章的一开始他就不被别人所理解,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到中学堂去做历史教研,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寄给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这是行为在别人眼里是古怪的。可是我们才能从这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主人公魏连殳的精神。

其实在文章的一开始主人公魏连殳心中对这个世界还是有些热爱与留恋的。虽然他知道像他这样的人必定不被别人所理解,但他仍然热爱着合做自己所喜爱的'事情。如,和小孩子们一块儿玩耍,喜欢发表文章,喜欢看些书……可到后来他这样的生活完全被打乱了。

在他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之后,主人公魏连殳看似在活着,其实内心早已死亡,早已麻木,只剩一个没有灵魂的残缺的躯壳了。一开始是联系“我”去做抄写的工作,后来又求过许多人。最终他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去躬行自己之前所憎恶,所痛心的一切事物。魏连殳一点一点被迫的成为了人人所称赞,所羡慕的杜师长的顾问,每月的薪水也不知道翻了几倍。可魏连殳并不快乐,从他每日流水似的花钱就能看出来。以至于最后葬礼都没有花大价钱,葬礼也是只有零星几个人。孤孤单单的去了。也正好契合了题目——孤独者。

我从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魏连殳看到了当时时代的缩影,以及当时五四运动中千千万万个热血奋斗,想要推翻封建礼教的青年们。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不惧权威,有错就要指出来!

《孤独者》读后感 篇2

首先来说一下,何为“孤独”?“孤独”是时下较为流行的词语之一,这如现在正在流行的“给力”二字一样。很多同学都喜欢把“孤独”放在嘴边。已没有人陪了,就说自己孤独,一看旁边有个帅哥独自经过,就说他酷,说他孤独。渐渐地,“孤独”似乎成为了时下年轻人心中“fashion”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那么一个人,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的时候,你还是不是一个孤独者?问题就在这里,真正的孤独者,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吗?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说明大家都很理解你,说明你并不孤独。从本质上讲,如果一个人真的很孤独的话,那么大家并不理解他,甚至并不知道他是个孤独的人,大家可能认为他很随和、很幽默、真逗,那么容易和人沟通,那么善解人意??恰恰在这样的人中,可能存在着真正的孤独者,我们大家都认为理解他了,其实我们根本就不懂,或者说我们懂了一半,懂到某个层次,再往前就不懂了,这样的人才是孤独者。

真正的孤独是别人真的不知道你,你心里面汹涌着一种波涛,这种波涛别人不知道,甚至你的爱人,你的亲人都不理解你,这才叫“孤独”。正如上课时一个同学说的一样:“真正的孤独,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是难以找到共鸣的孤独。”

《孤独者》基调是阴暗的,魏连殳是鲁迅本人的投射。像匹荒野上的头狼,黑色的孤独充斥着。而魏连殳的妥协是彻底的,由于现实所迫,当了军官的师爷,从而发达了,但是他却说自己是“真的失败了”,因为放弃了自己先前信仰的一切,转而去做自己反对过的一切事,原因只是他要“活”,这是个哈姆雷特式的命题,生存还是死亡,魏连殳选择了苟且偷生,但是他的偷生却是一种自杀性质的,发达后他故意糟蹋自己的身体,以驱遣自己的不平。这反映了鲁迅的自我矛盾。

其实《孤独者》可以算得上是鲁迅文集中较为反抗型的作品之一。魏连殳五一是孤独者中最为清醒的一个,她的挣扎是最惊心动魄的,她的复仇是最残忍的。她早年失怙失恃,与谪居的祖母相依为命。在愚昧保守孤独的环境中长大。不幸的人生遭际和环境造就他孤独性格的基调。在她心目中,只有孩子是“天真”的,并视之为中国的希望。他对于旧文化和生存于其中的环境的激烈的“无念顾忌”的攻击,都鲜明地体现了她作为叛徒这的反叛态度。二终于在生活的逼迫下,放弃了了自己原来的理想和价值观。从旧势力的生活叛逆中回归到旧的营垒。生活的优越并不能避免内心的混乱。她的心灵永难平衡。不得不靠酗酒麻醉自己,以报复别人的方式报复自己。魏连殳似乎就是这样一个残毒的复仇者。当他在祖母的葬礼上出现时就是一个绝对的孤独者,她随便他们如何摆布“都可以”。她惊心动魄地“兀坐着号哭”,“铁塔似地动也不动”,这对看客们就是冷酷的复仇,

是他们“这得无趣地散开”。他向原视为希望的孩子报复,对自己的生命也只是看做一种可以破坏的工具甚至必须破坏的对象。魏连殳死了,与其说死于生理的“病”,倒不如说死于心里的“病”——自我心灵痛苦,人格分裂的痛苦折磨。他是痛苦的由反抗而至沦落的孤独的知识者。

读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可以联想到鲁迅此时此刻的内心写照。而在“孤独者”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彷徨,孤独的鲁迅。“五四”落潮后“因为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二产生“新战友在哪里呢”的苦闷彷徨。但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卒”,她仍然“独自彷徨”,寻找新的战友和新的出路。在魏连殳身上所体现的浓重的`苦闷孤独赶,也正折射着鲁迅瓷器的心灵和思考。

我一直在嘴边挂着“孤独”二字,认为没人陪我一起上课,没人陪我吃饭,甚至是一个人呆在寝室,我都觉得是孤独。但从没有想过,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类看似热闹,内心深处却找不到共鸣,找不到知音的人。之于他们,之于魏连殳,更之于鲁迅,我的孤独似乎确实如此的微不足道。

有的人说:“只有伟大的孤独才能造就伟大的人格。”正如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的一段话写到的:“真理的创造者,永远是孤独者,失败时,他孤独,胜利时,他同样孤独。他永远凝视那最远最远的,向那最难于解答的问题挑战。在这种境界,任何现实的胜利对他都是负担,其实他太深切地追求新的胜利了,以致每一个胜利才变成红熟的苹果,旋又被他精神运动的大风暴摇落,坠入泥土,渐渐腐烂。于是,他又抬头,找那更新的苹果。”我想可能正是因为鲁迅的这份孤独,让他在逆境中寻找新战友,寻找新出路的那种孤独,才造就了她他写出了如此伟大,如此令人震撼的作品,使我们能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思考,成长。

《孤独者》读后感 篇3

当鱼儿完全失去了希望,才看清了身边狰狞的网绳,春天在哪儿啊,它含着眼泪,重又开始了冰层下的旅程。

——食指《鱼儿三部曲》

我松下一口气,终于把鲁迅的《孤独者》读完了,这是一篇仅为十几页的短篇小说,可我却分了几次才读完,不仅是因为鲁迅先生文笔的晦涩与深奥,更是文中的冷峻与黑暗让我难以品味。

余杰说:“我习惯在夏夜最燥热的时候读鲁迅。没有一丝风,室内像个蒸笼。翻开书后,黑色的方块字一行比一行凉,如冰一般凉入骨髓里,一行比一行苦,如黄连一般,要治病就得慢慢咀嚼。渐渐觉得灵魂被掏空了一般,欲笑却又无可笑,欲哭亦觉无所可哭。”我同样也是在这么一个酷夏读着鲁迅的小说,“灵魂”真若“被掏空了一般”,空旷而迷茫,失落而无望。有时我真恨鲁迅,他首先为我们揭示一个黑暗的“现实”,然后再隐约点亮一丝希望,最后当这点零星的“希望之光”还尚为火星之时,再迅速拈灭它,如从未出现过一般。

如《药》中的夏瑜的坟上纵有凭空出现的`花环,但连乌鸦也不愿栖在上面;又如《孤独者》中作者借魏连殳的话表示:“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然而又让“天真”的孩子“拿着一片芦叶”指着魏连殳道:杀!而那个孩子“还不很能走路……”。我知道这怨不得鲁迅,鲁迅先生是讲真话的人,事实如此。只是我还像很多人一样,即使相信这个残酷的现实却还要寄托一丝美好的希翼,中国人历来喜欢圆满。

这个故事是送殓始送殓终,“满脸黑气”的革命者魏连殳走了,不是死于革命,而是死于痨病。为他送葬的一切也是“死一般静,死的人和活的人都是”,这些是“敬”他的人,是他死前去做顾问“交运”赚来的“敬”,是的,他为了摆脱生活的惨状,他从事了他所反对的。他不再是孤独者与异人,而是人们敬重的“魏大人”。这些是他“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所换来的,也就是说他放弃先前毕生所追求的崇高理想,而俯就于所反对的现实黑暗。他叫老人家为老太太时不得敬,他温和恭敬的请孩子们吃花生时不得敬,而他“交了运”后唤老人为老家伙,给孩子们东西让他们学狗叫或磕头时却得了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可悲?魏连殳虽然改变了自身的生活惨状,但用他的话说却是“已经真的失败”。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败,身处绝境尚有生还之机,而心处绝望就无复活之望了。可怕的不是黑暗存在的本身,而是习惯黑暗并歌颂黑暗,艰难的不是为追求理想去对抗现实,而是放弃理想俯就现实。精神上被杀死了,剩下的肉体不过只是精神的尸体。其实我们往往在梦想的追求之路上遇到“好心人”的“现实”相劝,让我们现实一点,学会圆滑,奉迎与媚笑。但我们内心真是只愿为生存而俯就“现实”吗?肉体死去倒不是终结,梦想死去我们就真的如行尸了。面对现实但不是放弃梦想。魏连殳最终也未能改变什么,他依然是孤独者,落寞的孤独者……

《孤独者》读后感 篇4

诗意地说,孤独是一种远离人间冰冷的美丽;哲理地说,孤独是一种人生旅途上美仑美奂的境界。但现实中的孤独大多数时候以痛苦、无奈为伴,并无美丽或者美轮美奂的感觉。身处各个时代的人们,都需面对“孤独”这一心境。有人站在时代前沿,一览众山小,感到孤独;有人被历史的车轮碾压遗弃,感到孤独;有人不能得到亲朋好友之爱,感到孤独……鲁迅《孤独者》中的主人公魏连殳基本性格特征就是“孤独”,其处境和精神的孤独同当时社会不协调。一种“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纠结。

魏连殳作为寒石山唯一出外游学的学生,“人们提起他的名字,都说他很有些古怪”,从村人看来他是“异样”之人。新思潮的影响使他成为旧势力的坚决叛逆者,旧习俗的孤独异路人。他的议论“往往颇奇警”,身边也常聚集一些时常自命为“不幸的青年”或是“零余者”,因此便不幸的被那个社会视为“异类”。为自己的信念,他也曾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然而他的思想言行终为社会所不容,为人们所不解。之后他受人排斥于流言中失业。最终被迫投靠有权有势的杜师长,不得已“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他为五斗米折腰,其内心是一种绝望的痛苦,那刻他的灵魂死了。忍让退缩以至于走进自己先前所憎恶的泥坑,显示了当时知识分子虽然许多方面可以站在时代前沿,但内心懦弱与自卑的一面。再之后,他“含着冰冷的微笑”在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死去了。魏连殳选择在外表喧嚣繁华的生活假象中走向终结。鲁迅为这世界增加了一种经典而又永恒的哭声:“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一个彻底的孤独者形象,凄厉哭声勾勒后人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深深的同情与悲哀……反思魏连殳的“孤独”,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开始站在时代前沿,一览众山小,感到异类的孤独,后又被历史的车轮碾压遗弃,感到绝望的孤独。这是孤独者极端的异类感和绝望感。

“孤独”这个词在当前忙碌社会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常用词。人们之间说出亲切的话,做出亲切的笑脸,却可能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之间的“社交礼仪”。

人们之间相互冷淡,用爱构筑的沟通之桥被现实的功利之心腐蚀,孤独似乎变成一种时髦。事物一旦变成时尚,就易迅速被解构。于是孤独就走向它的反面,成为矫情的孤独,变成对孤独的调侃。

当前社会,为利而奔波的忙人,在繁华之后的苍凉,纷扰过后的空虚中产生莫名的孤独感。在鲁迅先生的《孤独者》面前,这是一种现代社会为利而忙的孤独版本。轻声地问自己--孤独吗?孤独,一种心灵的搏斗,一种心灵的拷问。对前方之路的迷惘,不啻是水中月,镜中花。似在树林中迷失了方向,焦急地寻找能领我们回去的羊肠小道。最后找累了,索性咬紧牙,于密林中穿行,踏着糟烂的枯树枝和沼地上溜滑的草墩。内心坚信:最终总会走出一条路来。

《孤独者》读后感 篇5

人难免孤独的。我一直认为孤独者也有不同,有的人站在了时间和时代的前列,一览众山小,感到了孤独;有的人被历史的车轮碾压遗弃,也感到了无望的孤独。 在众人认为连殳被社会杀死了的时候,我反思。 时代环境固然恶劣,难免有人彷徨,但觉不至于死啊!连殳是被自己的无望杀死了,许多时候,许多方面他可以站在时代前列,但是他的内心并不够坚强。当他放弃了自己的操守和坚持,为五斗米折腰时,内心是痛苦的,一种绝望的痛苦,连对自己的身体都不再爱惜。

然而,为什么要绝望呢?历史的车轮会因你的绝望而停顿么?有几个可以称得上成功人士的人,背后没有伤心故事?成功的背后支撑的甚至是屈辱啊! 这或许有些让人感到冷。我是极其厌恶自杀的人的,连死的心都有,为什么没有活的勇气?宁可满怀信心战斗而死,也不要无望悲哀而亡。 我想,鸿鹄总是懂得爱惜自己的羽毛的。不能飞时,就先整理一下自己的羽毛吧!

《孤独者》读后感 篇6

《孤独者》收于鲁迅小说集《彷徨》,《孤独者》写于1925年10月17日。当时鲁迅正处于受敌的状况,对现实状况的思考和探究,内心世界充满苦闷,孤寂而又渴望冲破这种桎梏,寻求希望,已而陷入迷茫,虚空的孤独。

时势造英雄,英雄之所以突出于人群之中,称之为英雄,是因为时势决定人的思想,决定人的思维,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思维,奴隶时代必有时代的奴隶。

然而人普遍都是时代的奴隶,便也不觉得自己身为奴隶,必有一“孤独者”来做打破时代思维的英雄,才能使人觉察得自己身为奴隶的处境。 魏连末,一个时代的“孤独者”,他的存在让人们闻出了一丝叛逆,但已习惯于奴隶时代的人们又怎能让他这个“孤独者”打破奴隶时代的宁静的水面。

《道德经》云:“明道若昧,进道若退。”于是“就时时听到人们提起他的名字,都说他很古怪”,“仿佛将他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说是‘同我们都异样的’”。 处于奴隶时代的人都有一种时代奴隶的秉性,即对“孤独者”的排斥和逼迫,一切都要按奴隶时代的规则。

老子说:“上士闻道,而勤行之;中士闻道,若存之;下士闻道,大笑之。”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只是大笑和排斥。魏连末的祖母死后,“他们的第一大问题是在怎样对付这个‘承重孙’,因为逆料他关于一切丧葬仪式,是一定要改变新花样的。”而“聚议”的结果,“是全都照旧”。

甚而至于,连魏连末的失声长嚎“这模样”,也“是老例上所没有的,先前也未曾豫防过”,于是“大家都手足无措”。他们不允许有“新花样”的存在,必须排斥新鲜事物。读《孤独者》,我感受到了其中的孤独,每一类人的孤独,不是仅仅几个人所处的孤独,更是一个时代所赋予的孤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孤独!

《孤独者》读后感 篇7

当鱼儿完全失去了希望,才看清了身边狰狞的网绳,春天在哪儿啊,它含着眼泪,重又开始了冰层下的旅程。

——食指《鱼儿三部曲》

我松下一口气,终于把鲁迅的《孤独者》读完了,这是一篇仅为十几页的短篇小说,可我却分了几次才读完,不仅是因为鲁迅先生文笔的晦涩与深奥,更是文中的冷峻与黑暗让我难以品味。

余杰说:“我习惯在夏夜最燥热的时候读鲁迅。没有一丝风,室内像个蒸笼。翻开书后,黑色的方块字一行比一行凉,如冰一般凉入骨髓里,一行比一行苦,如黄连一般,要治病就得慢慢咀嚼。渐渐觉得灵魂被掏空了一般,欲笑却又无可笑,欲哭亦觉无所可哭。”我同样也是在这么一个酷夏读着鲁迅的小说,“灵魂”真若“被掏空了一般”,空旷而迷茫,失落而无望。有时我真恨鲁迅,他首先为我们揭示一个黑暗的“现实”,然后再隐约点亮一丝希望,最后当这点零星的“希望之光”还尚为火星之时,再迅速拈灭它,如从未出现过一般。

如《药》中的夏瑜的坟上纵有凭空出现的花环, 但连乌鸦也不愿栖在上面;又如《孤独者》中作者借魏连殳的话表示:“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然而又让“天真”的孩子“拿着一片芦叶”指着魏连殳道:杀!而那个孩子“还不很能走路……”。我知道这怨不得鲁迅,鲁迅先生是讲真话的人,事实如此。只是我还像很多人一样,即使相信这个残酷的现实却还要寄托一丝美好的希翼,中国人历来喜欢圆满。

这个故事是送殓始送殓终,“满脸黑气”的革命者魏连殳走了,不是死于革命,而是死于痨病。为他送葬的一切也是“死一般静,死的人和活的人都是”,这些是“敬”他的人,是他死前去做顾问“交运”赚来的“敬”,是的,他为了摆脱生活的惨状,他从事了他所反对的。他不再是孤独者与异人,而是人们敬重的“魏大人”。这些是他“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所换来的',也就是说他放弃先前毕生所追求的崇高理想,而俯就于所反对的现实黑暗。他叫老人家为老太太时不得敬,他温和恭敬的请孩子们吃花生时不得敬,而他“交了运”后唤老人为老家伙,给孩子们东西让他们学狗叫或磕头时却得了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可悲?魏连殳虽然改变了自身的生活惨状,但用他的话说却是“已经真的失败”。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败,身处绝境尚有生还之机,而心处绝望就无复活之望了。可怕的不是黑暗存在的本身,而是习惯黑暗并歌颂黑暗,艰难的不是为追求理想去对抗现实,而是放弃理想俯就现实。精神上被杀死了,剩下的肉体不过只是精神的尸体。其实我们往往在梦想的追求之路上遇到“好心人”的“现实”相劝,让我们现实一点,学会圆滑,奉迎与媚笑。但我们内心真是只愿为生存而俯就“现实”吗?肉体死去倒不是终结,梦想死去我们就真的如行尸了。面对现实但不是放弃梦想。魏连殳最终也未能改变什么,他依然是孤独者,落寞的孤独者……

《孤独者》读后感 篇8

人难免孤独的。我一直认为孤独者也有不同,有的人站在了时间和时代的前列,一览众山小,感到了孤独;有的人被历史的车轮碾压遗弃,也感到了无望的孤独。 在众人认为连殳被社会杀死了的时候,我反思。 时代环境固然恶劣,难免有人彷徨,但觉不至于死啊!连殳是被自己的无望杀死了,许多时候,许多方面他可以站在时代前列,但是他的内心并不够坚强。当他放弃了自己的操守和坚持,为五斗米折腰时,内心是痛苦的,一种绝望的痛苦,连对自己的身体都不再爱惜。

然而,为什么要绝望呢?历史的车轮会因你的绝望而停顿么?有几个可以称得上成功人士的人,背后没有伤心故事?成功的背后支撑的甚至是屈辱啊! 这或许有些让人感到冷。我是极其厌恶自杀的人的,连死的心都有,为什么没有活的勇气?宁可满怀信心战斗而死,也不要无望悲哀而亡。 我想,鸿鹄总是懂得爱惜自己的羽毛的。不能飞时,就先整理一下自己的羽毛吧!

《孤独者》读后感 篇9

《孤独者》是一个独战多数的孤独者的悲剧。魏连殳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乐于接待失业、失意的人,认为孩子总是好的,将老屋无限期地租给女工住,爱发没有顾忌的议论,可见不乏进化论、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思想及民主、自由的新观念,是个敢于独战多数的具有五四新时代精神的新青年,对于闭塞、停滞、守旧、自私、愚昧而且容不得异类的一般大众而言,他确乎是个异类。魏连殳的思想、个性与强大而守旧的环境的冲突,决定了他孤独者的悲剧的命运。通过魏连殳的故事,鲁迅在小说中展开了“现代”受到传统中国围困的主题,其提出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与道路”的主题,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小说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送殓”一场表现了魏连殳独战多数的丰采。族人排好了阵势,村人们兴奋地等待两面的争斗,可是魏连殳一句“都可以的”,便以无戏可看向看客们复了仇。虽然复仇,被那些呆滞、冷漠、麻木的“群”包围着,其内心是痛苦、孤独的。鲁迅小说中曾经反复写过孤独的个体被麻木的“群”围困的场面:路人向“狂人”射出吃人的目光,黑暗中看客们伸长了如同鸭颈般的脖子品味夏瑜的就义,咸享酒店的长衫客与短衣帮合力赏鉴孔乙己的尴尬、颓唐,鲁镇的人们用研究的眼色盯着祥林嫂额上“耻辱的记号”的伤疤,(它们都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幻灯片事件”经验的纷繁多样的表现,参见《呐喊自序》、《朝花夕拾藤野先生》)。这些眼睛对于被围困个体意味着什么?鲁迅在小说中曾写过懵懵懂懂的阿Q和复仇者眉间尺对于看客们眼睛的感受。在阿Q,它比“又凶又怯”“远远地穿透了他的皮肉”的“狼的眼睛”更可怕,“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远不近地跟他走。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对于眉间尺,“遇到这样的'敌人,真是怒不得,笑不得,只觉得无聊,却又脱身不得”,置身于此的魏连殳的感受则二者兼而有之,如同置身无物之阵、荒原,“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孤独导致悲伤,却并不必然就失败。

他有所希望,有所眷顾,“有所为”。他有韧的精神,他“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然而,不久,愿意他活几天的“已被敌人诱杀了”,对于孩子的信心也动摇,而且他被解职了。活的意义、的价值、的条件均已失去,这是内外双重的压迫。生命已经没有意义。“我自己也觉得不配活下去;别人呢?也不配的。”为爱、为希望而活既不可得,乃为恨而活。“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以自己的生命向社会进行复仇。魏连殳的悲剧不在于他的死,也不在于他的失业,他的悲剧在于生命意义的丧失。生命已经无处立足,死亡就不是悲哀,死亡只是他自由地使用生命进行复仇的盛典――为了恨!然而这样的复仇除了啃啮自己的心――目睹自己的腐烂――之外,于大众的愚昧、于社会的守旧、于旧势力无损丝毫。倒是那戴着肩章“不妥贴地躺着”的带着“一柄纸糊的指挥刀”的尸体,对于主人公不啻是个讽刺,人物的尴尬结局显示了作者对于其人生道路的冷峻态度。小说的深刻之处还在于,这是一个几乎无事的悲剧,“这也是向来如此的”,“S城人倒并非这一回特别恶。”并没有特别的人、特别的事件、特别的迫害,围困是由“无主名”的日常性的社会生活环境完成的,如此,小说显示了社会改造的艰巨性。

小说如一首诗,具有峻峭幽深的艺术风格。小说中的人物“我”既是叙述者,也是一个与魏连殳在精神、气质上颇有相通之处的人物,他们仿佛是精神上的孪生者,然而他与魏连殳的取向颇有差异,他不信进化论,对魏连殳的多疑,看得人们太坏也不以为然。他对魏连殳是牵挂的,但又会不由自主地在内心对于魏连殳的“我还得活几天!”的声音冷峭地反问“为什么呢?”。

这两个人物其实可以看作双重性对偶式主人公,他们的关系正是一种论争性关系,它是鲁迅对于中国传统小说中正副人物分身法的创造性运用。众所周知,无论是魏连殳还是人物“我”都带有鲁迅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某些特征,鲁迅运用这一独特的方法表现了他对于孤独的知识者的命运的复杂情思。

《孤独者》读后感 篇10

首先来说一下,何为“孤独”?“孤独”是时下较为流行的词语之一,这如现在正在流行的“给力”二字一样。很多同学都喜欢把“孤独”放在嘴边。已没有人陪了,就说自己孤独,一看旁边有个帅哥独自经过,就说他酷,说他孤独。渐渐地,“孤独”似乎成为了时下年轻人心中“fashion”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那么一个人,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的时候,你还是不是一个孤独者?问题就在这里,真正的孤独者,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吗?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说明大家都很理解你,说明你并不孤独。从本质上讲,如果一个人真的很孤独的话,那么大家并不理解他,甚至并不知道他是个孤独的人,大家可能认为他很随和、很幽默、真逗,那么容易和人沟通,那么善解人意??恰恰在这样的人中,可能存在着真正的孤独者,我们大家都认为理解他了,其实我们根本就不懂,或者说我们懂了一半,懂到某个层次,再往前就不懂了,这样的人才是孤独者。

真正的孤独是别人真的不知道你,你心里面汹涌着一种波涛,这种波涛别人不知道,甚至你的爱人,你的亲人都不理解你,这才叫“孤独”。正如上课时一个同学说的一样:“真正的孤独,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是难以找到共鸣的孤独。”

《孤独者》基调是阴暗的,魏连殳是鲁迅本人的投射。像匹荒野上的头狼,黑色的孤独充斥着。而魏连殳的妥协是彻底的,由于现实所迫,当了军官的师爷,从而发达了,但是他却说自己是“真的失败了”,因为放弃了自己先前信仰的'一切,转而去做自己反对过的一切事,原因只是他要“活”,这是个哈姆雷特式的命题,生存还是死亡,魏连殳选择了苟且偷生,但是他的偷生却是一种自杀性质的,发达后他故意糟蹋自己的身体,以驱遣自己的不平。这反映了鲁迅的自我矛盾。

其实《孤独者》可以算得上是鲁迅文集中较为反抗型的作品之一。魏连殳五一是孤独者中最为清醒的一个,她的挣扎是最惊心动魄的,她的复仇是最残忍的。她早年失怙失恃,与谪居的祖母相依为命。在愚昧保守孤独的环境中长大。不幸的人生遭际和环境造就他孤独性格的基调。在她心目中,只有孩子是“天真”的,并视之为中国的希望。他对于旧文化和生存于其中的环境的激烈的“无念顾忌”的攻击,都鲜明地体现了她作为叛徒这的反叛态度。二终于在生活的逼迫下,放弃了了自己原来的理想和价值观。从旧势力的生活叛逆中回归到旧的营垒。生活的优越并不能避免内心的混乱。她的心灵永难平衡。不得不靠酗酒麻醉自己,以报复别人的方式报复自己。魏连殳似乎就是这样一个残毒的复仇者。当他在祖母的葬礼上出现时就是一个绝对的孤独者,她随便他们如何摆布“都可以”。她惊心动魄地“兀坐着号哭”,“铁塔似地动也不动”,这对看客们就是冷酷的复仇,

是他们“这得无趣地散开”。他向原视为希望的孩子报复,对自己的生命也只是看做一种可以破坏的工具甚至必须破坏的对象。魏连殳死了,与其说死于生理的“病”,倒不如说死于心里的“病”——自我心灵痛苦,人格分裂的痛苦折磨。他是痛苦的由反抗而至沦落的孤独的知识者。

读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可以联想到鲁迅此时此刻的内心写照。而在“孤独者”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彷徨,孤独的鲁迅。“五四”落潮后“因为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二产生“新战友在哪里呢”的苦闷彷徨。但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卒”,她仍然“独自彷徨”,寻找新的战友和新的出路。在魏连殳身上所体现的浓重的苦闷孤独赶,也正折射着鲁迅瓷器的心灵和思考。

我一直在嘴边挂着“孤独”二字,认为没人陪我一起上课,没人陪我吃饭,甚至是一个人呆在寝室,我都觉得是孤独。但从没有想过,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类看似热闹,内心深处却找不到共鸣,找不到知音的人。之于他们,之于魏连殳,更之于鲁迅,我的孤独似乎确实如此的微不足道。

有的人说:“只有伟大的孤独才能造就伟大的人格。”正如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的一段话写到的:“真理的创造者,永远是孤独者,失败时,他孤独,胜利时,他同样孤独。他永远凝视那最远最远的,向那最难于解答的问题挑战。在这种境界,任何现实的胜利对他都是负担,其实他太深切地追求新的胜利了,以致每一个胜利才变成红熟的苹果,旋又被他精神运动的大风暴摇落,坠入泥土,渐渐腐烂。于是,他又抬头,找那更新的苹果。”我想可能正是因为鲁迅的这份孤独,让他在逆境中寻找新战友,寻找新出路的那种孤独,才造就了她他写出了如此伟大,如此令人震撼的作品,使我们能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思考,成长。

《孤独者》读后感 篇11

《孤独者》收于鲁迅小说集《彷徨》,《孤独者》写于1925年10月17日。当时鲁迅正处于受敌的状况,对现实状况的思考和探究,内心世界充满苦闷,孤寂而又渴望冲破这种桎梏,寻求希望,已而陷入迷茫,虚空的孤独。

正文:时势造英雄,英雄之所以突出于人群之中,称之为英雄,是因为时势决定人的思想,决定人的思维,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思维,奴隶时代必有时代的奴隶。

然而人普遍都是时代的奴隶,便也不觉得自己身为奴隶,必有一“孤独者”来做打破时代思维的英雄,才能使人觉察得自己身为奴隶的处境。 魏连末,一个时代的“孤独者”,他的存在让人们闻出了一丝叛逆,但已习惯于奴隶时代的人们又怎能让他这个“孤独者”打破奴隶时代的宁静的水面。

《道德经》云:“明道若昧,进道若退。”于是“就时时听到人们提起他的名字,都说他很古怪”,“仿佛将他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说是‘同我们都异样的’”。 处于奴隶时代的人都有一种时代奴隶的秉性,即对“孤独者”的.排斥和逼迫,一切都要按奴隶时代的规则。

老子说:“上士闻道,而勤行之;中士闻道,若存之;下士闻道,大笑之。”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只是大笑和排斥。魏连末的祖母死后,“他们的第一大问题是在怎样对付这个‘承重孙’,因为逆料他关于一切丧葬仪式,是一定要改变新花样的。”而“聚议”的结果,“是全都照旧”。

甚而至于,连魏连末的失声长嚎“这模样”,也“是老例上所没有的,先前也未曾豫防过”,于是“大家都手足无措”。他们不允许有“新花样”的存在,必须排斥新鲜事物。读《孤独者》,我感受到了其中的孤独,每一类人的孤独,不是仅仅几个人所处的孤独,更是一个时代所赋予的孤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孤独!

《孤独者》读后感 篇12

鲁迅的小说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上并不少见,每一篇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社戏》《背影》《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这么一数,我着实被惊到,原来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过鲁迅这么多篇文章了!由此也可见鲁迅的小说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上占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这期我要说的是鲁迅的另一篇小说《孤独者》,《孤独者》是鲁迅小说集《彷徨》里的一篇。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老师要求阅读的小说,能被拿入大学课堂来研读,想必其文学价值一定不会小。

在课上,我了解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现代主义文学:通过变形的、隐晦的方式来传达某种思想或感情。如《孤独者》就是现代主义文学。而现实主义文学则是直接的、明显的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我读第一遍《孤独者》的时候,我其实是不太能读懂的,在我印象当中,鲁迅的小说都很难读懂,先不说鲁迅的作品总是很耐人寻味,单单就我们的思想境界来说,如果不借助任何辅助材料根本就是不知所云。

我读这篇小说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主人公魏连殳的'孤独,我相信很多普通读者都跟我一样。魏连殳的孤独不是顾影自怜,也不是被遗世孤立的孤独,而是那种深深地、压抑着的、如大漠孤狼般的那种孤独。

这是原文的一个片段:

后来祖母死了,他从城里赶来奔丧。他是有名的洋学堂里出来的异端人物,所以村里的人都很紧张:他来了,能否按照我们的传统规矩办事呢?于是提出三个条件:必须穿孝服,必须跪拜,必须请和尚道士。魏连殳来了,大家没想到,他毫不犹豫地很爽气地答应了,而且他装殓祖母的时候,非常地耐心,这些都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但更奇怪的是,当一切都正常进行,许多女人又哭又拜,他作为孝子却一声没响,大家都在哭,他不哭,这就引起了"惊异和不满",等到大家哭完了,要走散了——"连殳却还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魏连殳从小就失去父母,由祖母抚养长大,并且还不是他的亲生祖母,是他父亲的继母,不管在祖母面前如何搞怪逗乐,祖母总是对他淡淡的、冷冷的,所以造就他对人爱答不理的性格。村里人都认为他是异类,因为只有他一个人是外出游学的人,他有自己先进的细想,但总是被打压,他没有朋友,没有同事,确切来说,他也没有亲人。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可以爱的人或是没有爱自己的人,该是一件多么绝望的事,或许,这就是极致的孤独。

其实鲁迅这篇文章最让我钦佩的地方是,通篇完全没有提到"孤独"二字,然而却可以将主人公魏连殳的孤独描写得这么淋漓尽致。大家都知道,凡是有文学价值的小说,作者都是以当下的社会背景为题材基础的,很多小说的主人公都可以用来当作当时社会众多同类人当中的一个缩影,而鲁迅的这一篇,我认为不仅是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的很多现象,而且又有着超乎时代的价值,引领人们对孤独的思考。

鲁迅的小说有时是一场心灵的搏斗,有点像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是一种心灵的拷问。你要深切地贴近作者,贴近那个时代,有时又好像要拷问自己。

在《孤独者》里,鲁迅就是通过两种声音,"我"的声音和主人公魏连殳的声音相互对峙,互相辩驳,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所以小说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孤独者命运的考察,但在更深层面上展开的是关于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期望,以及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与驳难,而且这种讨论是极致彻底的,因为本来为爱我者活着就已经是生存意义的底线了,还要追问在底线之后还有没有可能性,几出现了为敌人而活着这样的残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