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优秀是教育出来的》读后感

2024/04/29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优秀是教育出来的》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优秀是教育出来的》读后感 篇1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初听这句话时,我既气愤又无辜。哪一个老师不想让自己的学生优秀呢?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好好学,怎么能把责任都推到老师身上呢!读了《优秀是教育出来的》之后,我不得不承认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面对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我喜忧参半:喜的是他们是那么的纯真,就像一群天使,无论是听话的还是调皮的,无论是文静的还是好动的,他们的违反纪律都不是恶意的,都是可以原谅的,有时甚至觉得都是可爱的;忧的是作为他们的老师,对这些就像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们,我该怎样带领他们书写好自己的人生,因为我希望我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我相信优秀是教育出来的。美国优秀教师克拉克先生所著的《优秀是教育出来的》教我把令人头疼的“问题”学生变成举止得体、品行高尚的人,他告诉我:细节决定成败,教育中的细节更不可忽视。

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书中介绍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以及那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情不自禁地一次又一次赞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克拉克先生的思想及做法让我深受启发。

一、教育要关注细节。

在xx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可见,一个人的性格、学识、修养等等细节,正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说实在的,日常工作中我在思想上还是重视习惯培养的,如:“回答大人的问话要有礼貌。”“听别人讲话要专心。”“尊重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上课时,从一种科目换到另一种科目,换学习用具等各种动作要迅速、安静和有秩序。”等等,我都明确地告诉学生该怎么做,然后练习几次让他们熟悉,可习惯不是三两天就能养成的,有时因为完成学习任务,我就顾不了那么多了。上课前的起立问好,总有学生有口无心,我只点名提醒一下就急于上课;整齐的课桌,学生一坐下却变得歪歪斜斜,我只在行间巡视时帮他摆正;交作业的时候,总有学生不记得用双手递交,时间久了,我也麻木了,没有把它们当一件大事来抓。一段时间下来,还在胡子眉毛一把抓,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在训练上花的时间太少了,方法上有些单调。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优秀是教出来的,这种细节的教育,是无论如何不容忽视的,我得时刻提醒自己:“细节决定成败”。

二、教育需要爱心和智慧。

作者多次强调了学生的优秀是教育出来的,书中介绍了许多教育学生的生动案例,令我不得不佩服克拉克先生的爱心和智慧。如:“尊重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克拉克先生不仅提要求、讲道理,做大量练习,还一遍一遍地告诉学生,他们说过的话给了自己多么大的启发,或者是他们的发言有多么棒,给了孩子自尊和自信。参观过克拉克先生所在学校并观摩过他上课的人总在谈论他的学生如何有礼貌、如何相互支持。他们对学生们能愉悦地全身心投入讨论,并对所有的发言和观点表示尊重感到惊奇。

还有,克拉克先生在教学生全神贯注阅读时的三条策略更让我感动:他让学生们带着任务去读,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他们要发表的评论或要提问的内容找出来。他为孩子们精心选择“有魔力的、有悬念的能令人着迷”的读物;他教孩子们怎么在脑子里“看”故事;为了能让学生们进入故事中,他模拟过上千种嗓音;范读时,他全身心地进入角色,有时候会跳上课桌,用尽力气大叫,或者躺倒在地板上。

读着读着,羞愧取代了气氛和无辜,我被震撼了,我还能抱怨什么呢?

带着任务阅读是我常用的方法,但是阅读的时候,特别是齐读时是常常会发现有学生分神的,我常常会点名提醒,既影响了自己阅读的情绪,也影响了其他学生听读的心情,读了这本书,我想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点尝试了:

1、给学生读文章、读故事时声音可以夸张一些,还可以加上体态语言进行表演,这样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听读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让他们也学着全身心地投入阅读。

2、培养问题意识。配合阅读材料设计一些检测题,使学生的阅读处于一种紧张、高效的.状态;还可以试着让学生带着要提问的心理去阅读,自己发现问题。

3、用惩罚规范学生行为。思维上比较懒惰的孩子,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孩子来总是存在的,而作者的方法也是值得借鉴的。

在《优秀是教育出来的》这本书中,作者站在教师的角度,推心置腹的和我们讨论一个个教学管理中常会遇到的问题,细致地帮助每一位阅读者从问题入手剖析平时的管理。在阅读中,发现原来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开拓了新的思路,使原来觉得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有章可循。一遍通读,仿佛也在经历着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过程。我想自己应该在匆忙的工作中停下来看一看,看一看自己为工作的付出是不是有效的教育手段……

优秀是教育出来的,只有优秀的老师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学生,我还是应该尽可能地让自己优秀起来,毕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真的是责任重大。

《优秀是教育出来的》读后感 篇2

一直以来,我们经常苦恼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学习习惯差,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缺乏自觉性和上进心,有各种各样的难以改正的小毛病等等。学生到底如何教呢?我最近在看的一本书——《优秀是教出来的》,确实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让我对教育又有了一层新的认知。

作者是美国最佳教师奖获得者罗恩·克拉克,一位风趣幽默的“麻辣教师”,他不仅“征服”了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而且还在短时间内把他们调教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用了什么绝招?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他抓住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总结了他“管”学生的55个规矩,提倡对孩子要从小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教育。

在日常的工作中,罗恩克拉克的几点做法给了我不少启示。例如:一个“问题”学生存在严重的纪律问题,罗恩克拉克和他家长联系了多次都没有联系到。有一次总算联系到了,克拉克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噢!您知道吗?我孩子在家里也是这样。既然我在家都得对付他,您在学校也就就将就着点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难以置信。也许是克拉克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这种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非常高兴,表示要老师对他的孩子一定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的表现,家长当然非常气愤,当即表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看完罗恩克拉克的处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别具匠心。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家长有时也象孩子一样,总希望获得他人的赞赏。克拉克从给家长打得第一个电话中得到了真谛,那就是无论情况怎么样,与家长第一次联系时,一定要报喜不报忧。我从中也得到启示:今后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有所创新,在对待后进生问题上一定要赏识和批评相结合,多渠道地转变后进生,这位老师的做法让我更深切的感受到教育机智的魅力。

《优秀是教育出来的》读后感 篇3

在这本书中,作者可谓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推心置腹的和我们在讨论一个个教学管理中常会遇到的问题,细致地帮助每一位阅读者从问题入手剖析平时的管理。一遍通读,仿佛也在经历着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过程。试问自己的工作中有没有在匆忙的工作中停下来看一看自己,看一看你为工作的付出是不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在阅读中,发现原来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开拓了新的思路,使原来觉得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有章可循。作者提出身处教育改革浪潮中的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有意识的教学”,需要对教育心理学原理有更清醒,透彻的认识,明智地运用于实践,改善教学。

大量案例的分析深入浅出,倡导教师在大多数时候应当着眼于学生个体本身的差异,试图从学生自身寻找教育的切入点,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特别是作者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深入研究,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到,只有帮助营造适宜于特殊学生的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一书通读,“用爱团结集体,用策略组织课堂”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从中收益非浅。

教师通过广泛的阅读,拓宽专业知识,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充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古语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只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人”,才能领略到“教育者的尊严”。

《优秀是教育出来的》读后感 篇4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初听这句话时,我既气愤又无辜。哪一个老师不想让自己的学生优秀呢?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好好学,怎么能把责任都推到老师身上呢!读了《优秀是教育出来的》之后,我不得不承认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面对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我喜忧参半:喜的是他们是那么的纯真,就像一群天使,无论是听话的还是调皮的,无论是文静的还是好动的,他们的违反纪律都不是恶意的,都是可以原谅的,有时甚至觉得都是可爱的;忧的是作为他们的老师,对这些就像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们,我该怎样带领他们书写好自己的人生,因为我希望我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我相信优秀是教育出来的。美国优秀教师克拉克先生所著的《优秀是教育出来的》教我把令人头疼的“问题”学生变成举止得体、品行高尚的人,他告诉我:细节决定成败,教育中的细节更不可忽视。

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书中介绍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以及那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情不自禁地一次又一次赞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克拉克先生的思想及做法让我深受启发。

一、教育要关注细节。

在199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可见,一个人的性格、学识、修养等等细节,正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说实在的,日常工作中我在思想上还是重视习惯培养的,如:“回答大人的问话要有礼貌。”“听别人讲话要专心。”“尊重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上课时,从一种科目换到另一种科目,换学习用具等各种动作要迅速、安静和有秩序。”等等,我都明确地告诉学生该怎么做,然后练习几次让他们熟悉,可习惯不是三两天就能养成的,有时因为完成学习任务,我就顾不了那么多了。上课前的起立问好,总有学生有口无心,我只点名提醒一下就急于上课;整齐的课桌,学生一坐下却变得歪歪斜斜,我只在行间巡视时帮他摆正;交作业的时候,总有学生不记得用双手递交,时间久了,我也麻木了,没有把它们当一件大事来抓。一段时间下来,还在胡子眉毛一把抓,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在训练上花的时间太少了,方法上有些单调。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优秀是教出来的,这种细节的教育,是无论如何不容忽视的,我得时刻提醒自己:“细节决定成败”。

二、教育需要爱心和智慧。

作者多次强调了学生的优秀是教育出来的,书中介绍了许多教育学生的生动案例,令我不得不佩服克拉克先生的爱心和智慧。如“细节4:尊重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克拉克先生不仅提要求、讲道理,做大量练习,还一遍一遍地告诉学生,他们说过的话给了自己多么大的启发,或者是他们的发言有多么棒,给了孩子自尊和自信。参观过克拉克先生所在学校并观摩过他上课的`人总在谈论他的学生如何有礼貌、如何相互支持。他们对学生们能愉悦地全身心投入讨论,并对所有的发言和观点表示尊重感到惊奇。

还有,克拉克先生在教学生全神贯注阅读时的三条策略更让我感动:他让学生们带着任务去读,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他们要发表的评论或要提问的内容找出来。他为孩子们精心选择“有魔力的、有悬念的能令人着迷”的读物;他教孩子们怎么在脑子里“看”故事;为了能让学生们进入故事中,他模拟过上千种嗓音;范读时,他全身心地进入角色,有时候会跳上课桌,用尽力气大叫,或者躺倒在地板上。

读着读着,羞愧取代了气氛和无辜,我被震撼了,我还能抱怨什么呢?

带着任务阅读是我常用的方法,但是阅读的时候,特别是齐读时是常常会发现有学生分神的,我常常会点名提醒,既影响了自己阅读的情绪,也影响了其他学生听读的心情,读了这本书,我想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点尝试了:

1、给学生读文章、读故事时声音可以夸张一些,还可以加上体态语言进行表演,这样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听读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让他们也学着全身心地投入阅读。

2、培养问题意识。配合阅读材料设计一些检测题,使学生的阅读处于一种紧张、高效的状态;还可以试着让学生带着要提问的心理去阅读,自己发现问题。

3、用惩罚规范学生行为。思维上比较懒惰的孩子,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孩子来总是存在的,而作者的方法也是值得借鉴的。

在《优秀是教育出来的》这本书中,作者站在教师的角度,推心置腹的和我们讨论一个个教学管理中常会遇到的问题,细致地帮助每一位阅读者从问题入手剖析平时的管理。在阅读中,发现原来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开拓了新的思路,使原来觉得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有章可循。一遍通读,仿佛也在经历着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过程。我想自己应该在匆忙的工作中停下来看一看,看一看自己为工作的付出是不是有效的教育手段……

优秀是教育出来的,只有优秀的老师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学生,我还是应该尽可能地让自己优秀起来,毕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真的是责任重大。

《优秀是教育出来的》读后感 篇5

一直以来,我们经常苦恼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学习习惯差,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缺乏自觉性和上进心,有各种各样的难以改正的小毛病等等。学生到底如何教呢?我最近在看的一本书——《优秀是教出来的》,确实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让我对教育又有了一层新的认知。

作者是美国最佳教师奖获得者罗恩·克拉克,一位风趣幽默的“麻辣教师”,他不仅“征服”了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而且还在短时间内把他们调教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用了什么绝招?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他抓住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总结了他“管”学生的55个规矩,提倡对孩子要从小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教育。

在日常的工作中,罗恩克拉克的几点做法给了我不少启示。例如:一个“问题”学生存在严重的纪律问题,罗恩克拉克和他家长联系了多次都没有联系到。有一次总算联系到了,克拉克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噢!您知道吗?我孩子在家里也是这样。既然我在家都得对付他,您在学校也就就将就着点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难以置信。也许是克拉克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这种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非常高兴,表示要老师对他的孩子一定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的表现,家长当然非常气愤,当即表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看完罗恩克拉克的处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别具匠心。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家长有时也象孩子一样,总希望获得他人的赞赏。克拉克从给家长打得第一个电话中得到了真谛,那就是无论情况怎么样,与家长第一次联系时,一定要报喜不报忧。我从中也得到启示:今后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有所创新,在对待后进生问题上一定要赏识和批评相结合,多渠道地转变后进生。

这位老师的做法让我更深切的感受到教育机智的魅力。

《优秀是教育出来的》读后感 篇6

作为一名老师,当然会喜欢优秀的学生,因为优秀的孩子不会让你太操心,优秀的孩子会让你减少许多麻烦。“优秀是教出来的吗?”面对这个问题,我以前的观点是遗传占有重要因素,但是后天教育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而现在,我读了罗恩·克拉克的《优秀是教出来的》一书后,我完全否定了自己原来的观点,我会非常坚定地回答你:“优秀与遗传无关,优秀绝对是教出来的,是用心教出来的!”

书中没有惊天动地之举,有的是一些似曾相识的常见、琐碎的小故事,但使我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人文精神,那就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而正是这常常被忽视的“细节”却被克拉克先生“捡起”,成了“法宝”,成了教育的“魔法师”!克拉克先生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细节”到“关注学生的生活细节”,从点点滴滴的细微处着手——创造出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从餐桌礼仪到培养积极心态,从学习、生活到学会感恩,从关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到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孩子们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在“细节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滋养与成长!它让我们深深的感觉到:教育是细节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会不平凡!我们在高呼“习惯重于分数”的同时,要切实可行地从学生的各个学习细节入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说”,说完整话;到“听”,听老师讲话、听同学发言;再到“辩”,能分辨别人言论的正确与否,并表达自己的见解。从细节入手提高人的质量,这是克拉克先生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仔细读读这本书,会发现,它的书名是《优秀是教出来的》,但作者这里的“优秀”已不是我们想法中的“优秀”。在我们眼里,优秀的孩子成绩首先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关于优秀率,名次等其实与教育本身并无多大关联的东西,然后才是其他方面的一些培养。而在克拉克先生的这本书中,绝大部分说的都是如何做人。书中着重提到了涉及良好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生活细节,这也反映出克拉克先生自己的品德修为。在这些生活细节中,不仅包括简单的待人接物,如:“热情接待来访者”,“彬彬有礼打电话”。而且还细化到了“坐”、“立”、“行”,让学生学着尊重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食堂的师傅们;让学生学习为人处事的技巧,包括对掌声的要求。克拉克先生虽然看上去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孩子们的生活习惯,但从故事中我们当孩子们达理时,也开始了知书。事实证明,他所教育的孩子成绩不是直线上升吗?我们常说:“教学生学知识,先要教会学生做人。”

如果把人生比做一个金字塔,构成金字塔塔基的,恰恰是我们所做的每件小事及做事的细节。读《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真是得益非浅,它使我感受到:教育的艺术体现在敏锐地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细节上,如果教育过程中有更多的细节被注意、被发觉,那么教育就一定会变得更美丽、更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