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文化苦旅》小学生读后感

2024/04/28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文化苦旅》小学生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文化苦旅》小学生读后感 篇1

木窗、石板路、乌篷船和纵横交错的水道的.一座座石桥,组成一座平和安静的江南小镇。

行走在中华名族多彩的文化形式中,关于“江南”这个话题的有很多,唐诗宋词赞美它,古代仁人志士政治上失意时归隐选它,现代影视拍个古装片的拍摄是它,它似乎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块圣地,一块远离喧嚣的城市,洗涤浮躁心灵的“世外桃源”。

当你乘船游览在小镇时,你会看到的不是摩天大楼,而是一排排粉墙黛瓦的矮屋,你会看到的不是一辆辆疾驰的汽车,而是一条条冒着炊烟的乌篷船,你会看到的不是喧闹的城市,而是渔民划着船,妻子在做饭,女儿在看书的淡泊安定。这是一种脱离了急促和浮躁的美,在漾着碧波的水面和清朗的江南小曲中,这种美显得格外生机盎然。

正如书中所说,江南小镇没有河边吊脚小楼的浑朴奇险,没有前险滩,后荒漠的气势磅礴,没有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只是他们行走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格外平稳、内敛,不张扬,那悠悠的景色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浅诸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我愿悠悠江南永葆那一份清静舒适,传承中华民族的安然祥和。

《文化苦旅》小学生读后感 篇2

“秋风秋雨愁煞人,多情人里艰辛泪。”余秋雨,背起他的行囊,走出书房,于山水之中思索人生,感悟文化。作者笑谈,“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确实,《文化苦旅》是关于历史的,关于文化的,厚重的积淀感让每一位有文化使命感的中国人都能感悟到一种苦涩,对历史的多情会加重人生的负担,历史的沧桑感会引发人生沧桑感。然而作者希望的是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本书作为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之一,曾经获得全国金钥匙图书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台湾一九九二年最佳读书人奖、上海市第二届文学艺术成果奖等奖项。这么多的殊荣或许是秋雨先生未曾预料的,当初的他,只是有感于寻找青春的活力,简单的行装,就融入了自然山水之中。“中国的文化的真实步履正是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感于此而动笔,字里行间蕴涵厚重的历史感与深邃的文化气息。

喜欢《文化苦旅》,不是喜欢她的殊荣,而是浮华褪去后背后的那一点辛酸,一位文人的文化良知与用心良苦。她站在西北大漠对历史进行反问和思索,站在个江南小镇对文化进行追溯,一种迫切的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扑面而来。

《文化苦旅》小学生读后感 篇3

读完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有如一支从一千年前射过来的利箭,射中了自己的心,感觉好痛好痛。

莫高窟是以佛教文化为主,却让一个不懂佛教的、无知的王圆箓来当家?他就象一个老农看护自己的院落一样,到是“勤快”。自己扎一把草刷蘸上石灰把精美的古代壁画刷去,大片精妙绝伦的壁画瞬间灰飞烟灭。再抡起铁锤把塑像打毁,把一个个洞窟打开。这样在他晃动着的铁锤下,藏经洞里封存着华夏儿女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没有了。

当时在无能的晚清政府下,藏经洞打开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英,法,德,俄等列强国家。他们的所谓考古探险人员纷至踏来。其中有一个叫斯坦因的英国籍的匈牙利人带着一个叫蒋孝琬的翻译以考古学家的身份“取”走了敦煌藏经洞的大批经卷和绘画,打包了整整七天时间,最后打成了29个木箱,在一个黄昏下午,大车,马车的拉走了,而王圆箓站在凄艳的`晚霞中,数着那历历可数的一点点钱!

如今在游人如潮的道士塔前,人们看着王圆箓这个小人物,不免要发出长长的叹息,心中有的只是绵绵的恨!

《文化苦旅》小学生读后感 篇4

“我好恨!”恨王道士为何将如此珍贵的经卷拱手相送;恨我偌大中国竟是留不住一个小小敦煌;恨作为一个飞天儿女,我却是在风沙肆虐之时什么也不能为她做。余先生说“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敦煌只是默默地孕育着她的莫高,直到我们足够强大,能够保护她。

这个世界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而是俗世的繁华富贵;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而是守护一生的梦想。我们是敦煌的子民,飞天的儿女,共同守护千古的敦煌梦就是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