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的孩子》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失踪的孩子》读后感(精选1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 篇1
《失踪的孩子》里莉拉对埃莱娜的影响贯穿一生,不爱自己以及莉拉的天赋是让她自卑的根源。她自卑且虚荣,没有思想主见,讨好型人格。
看书很多时候她的想法让我生气。我虽然理解她但始终共情不了。上学确实给她提供了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她也最终走出那不勒斯了,但读过的书始终没有教会她独立思考。我看小说从头到尾都很想拉她出来问一问她到底在想什么?
我可以理解她为什么会抛弃家庭选择和尼诺在一起,因为她爱了他二十年。尼诺一直在肯定她,赞美她。这就是她需要的。而且此时的婚姻生活让她觉得自己完全丧失了魅力,变成了一个平庸的家庭主妇。但尼诺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她也没有觉醒让我受不了,一直在原谅妥协直到终于幻灭才接受了。
书里说“不喜欢自己母亲的人,是会迷失的”这句话在埃莱娜身上完美验证了,她不喜欢她母亲因为她害怕过她母亲这样的一生但她也没有活出自我。她觉得母亲是庶民,粗俗丑陋没有文化。但她母亲一直在支持她上学,希望她可以离开这个糟糕的城区,过上上流社会有钱体面的生活,她寄托了他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希望。
莉娜是虽然没有运气但有天赋又有决心的人,总能坚持自己。这是她一直做不到的。其实一步一步她拥有了很多东西,但自卑影响了她对自己的判断,要不断通过别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唉,自卑害人,愿我们都能爱自己,大大方方接受自己。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 篇2
说起来朋友也就只有那么一两个,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不会觉得疏远,其他人也就是过客。她们证明你在世界上存在过。莉拉一直按照自己想做的去做,不会被一些条条框框限制,她在不断学习,不断反抗着;而莱农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个作家,但是她一直不自信,她太重视其他人对她的评价。
蒂娜失踪了,莉拉也消失了,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小说是小说,最后还得回归现实的一地鸡毛。由于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们做什么都不需要亲力亲为,随便百度随便网购,内心深处都是寂寞空虚,我觉得很像莱农,尽管她上了大学尽管她成了作家,尽管她逃脱了那不勒斯,但还是没有莉拉充实。莉拉身上有一股吸引你的劲,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喜欢做什么,她应该做什么,不需要名利不需要别人的认可。生在一个浮躁的年代,品读一本书也很浮躁,就像我只想看到结尾,最后说自己也看了这部书,真正收获了多少只有自己清楚。
最后我喜欢敢爱敢恨敢做的敢反抗的莉拉,也喜欢脚踏实地努力勤奋的莱农,我估计也是莱农,被束缚的太深了,还没有她的成就,渺小如尘埃。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 篇3
莉拉对埃莱娜的影响贯穿一生,不爱自己以及莉拉的天赋是让她自卑的根源。她自卑且虚荣,没有思想主见,讨好型人格。
看书很多时候她的想法让我生气。我虽然理解她但始终共情不了。上学确实给她提供了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她也最终走出那不勒斯了,但读过的书始终没有教会她独立思考。我看小说从头到尾都很想拉她出来问一问她到底在想什么?
我可以理解她为什么会抛弃家庭选择和尼诺在一起,因为她爱了他二十年。尼诺一直在肯定她,赞美她。这就是她需要的。而且此时的婚姻生活让她觉得自己完全丧失了魅力,变成了一个平庸的家庭主妇。但尼诺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她也没有觉醒让我受不了,一直在原谅妥协直到终于幻灭才接受了。
书里说“不喜欢自己母亲的人,是会迷失的”这句话在埃莱娜身上完美验证了,她不喜欢她母亲因为她害怕过她母亲这样的一生但她也没有活出自我。她觉得母亲是庶民,粗俗丑陋没有文化。但她母亲一直在支持她上学,希望她可以离开这个糟糕的城区,过上上流社会有钱体面的生活,她寄托了他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希望。
莉娜是虽然没有运气但有天赋又有决心的人,总能坚持自己。这是她一直做不到的。其实一步一步她拥有了很多东西,但自卑影响了她对自己的判断,要不断通过别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唉,自卑害人,愿我们都能爱自己,大大方方接受自己。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 篇4
六十年的女性友谊从两个娃娃的消失开始,也从两个娃娃的再次出现画上了句号,未解开的谜团已经早已不那么重要了,四本书是作者对这一段漫长友谊的审视,也是对那不勒斯这座城市,这座城市承载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最后的远离后投下的沉重的凝视。莉拉和莱农,她们的朋友、家人、爱人、孩子—两个女人的人生就这样围着那不勒斯展开,贯穿始终的是两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女性友谊,复杂又强烈,带着锋芒和那种甚至惹人不悦不讨喜的质感,而正是这样的一种情感,绵延六十年到最后也没有抵达最后的终点。莉拉的一生,在最后的消失后,她应该与自己和解了吧,而莱农,在收到那两个遗失的娃娃后,也终于放弃了对莉拉的寻找。
《失踪的'孩子》读起来是酣畅淋漓的,因为其覆盖面之广,涉及情感、文学、政治、历史…几乎能想到的,都有所提及。而整部书最闪闪发光的,就是真挚热烈的人类情感,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而这,也是莉拉永远无法真正逝去的原因,因为她生活过,存在过,与这个世界抗争过。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 篇5
说起来朋友也就只有那么一两个,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不会觉得疏远,其他人也就是过客。她们证明你在世界上存在过。莉拉一直按照自己想做的去做,不会被一些条条框框限制,她在不断学习,不断反抗着;而莱农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个作家,但是她一直不自信,她太重视其他人对她的评价。
蒂娜失踪了,莉拉也消失了,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小说是小说,最后还得回归现实的一地鸡毛。由于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们做什么都不需要亲力亲为,随便百度随便网购,内心深处都是寂寞空虚,我觉得很像莱农,尽管她上了大学尽管她成了作家,尽管她逃脱了那不勒斯,但还是没有莉拉充实。莉拉身上有一股吸引你的劲,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喜欢做什么,她应该做什么,不需要名利不需要别人的认可。生在一个浮躁的年代,品读一本书也很浮躁,就像我只想看到结尾,最后说自己也看了这部书,真正收获了多少只有自己清楚。
最后我喜欢敢爱敢恨敢做的敢反抗的莉拉,也喜欢脚踏实地努力勤奋的莱农,我估计也是莱农,被束缚的太深了,还没有她的成就,渺小如尘埃。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 篇6
从童年到老年,莱农与莉拉度过了波澜壮阔又波澜不惊的一生,在大家都强调这是一部女性小说的时候,我却想到了“界限消失”这个词。诚然,书中的主角一直是两位女性,但书中的男性也同样栩栩如生,而且读完后,我感到那些所谓的男女界限,也不过是社会的塑造,也就是人自己给自己加诸的许多限制、阻碍、区别、隔阂。试问,莉拉莱农与索拉拉兄弟真的那么不同吗?莉拉的冷酷与专制不也与米凯莱如出一辙?莱农的自卑与迷恋不也跟马尔切洛的执念一模一样?
不同的概念能帮我们理解这个世界,但也是人把那些概念本末倒置,当成了比人性更重要的东西,画地为牢。界限消失,是莉拉认识到世界真相与人类谎言的时刻,也是她最为痛苦的时刻,痛苦与她的智慧是双生子,因此她永远在受人尊敬与被人畏惧之间行走。
现在,不只是界限消失了,莉拉已经进行了自我结构,也许在时间的尽头,她仍然像鬼魂一样生活在人们的眼睛里,耳朵里,灵魂里。她的确失踪了,也在莱农的帮助下活在了每个人的身边。
现实中也仍然像那不勒斯一样,有着层出不穷的爱恨纠葛与暴力,阅读小说的人也主要是女人而非男人,界限从未真正消失和存在,莉拉既是真实的又是虚假的。如果把她当成真人看待,会发现她和莱农的性格本质都没变过,莱农一如既往地自卑与依赖着莉拉,莉拉也一如既往地自我与庇佑着莱农,她们也许改变了许多态度与看法,但本质依然没变,这究竟是人的幸运还是悲哀?我们就是如此矛盾的产物,生活在如此矛盾的世界中。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 篇7
六十年的女性友谊从两个娃娃的消失开始,也从两个娃娃的再次出现画上了句号,未解开的谜团已经早已不那么重要了,四本书是作者对这一段漫长友谊的审视,也是对那不勒斯这座城市,这座城市承载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最后的远离后投下的沉重的凝视。莉拉和莱农,她们的朋友、家人、爱人、孩子—两个女人的人生就这样围着那不勒斯展开,贯穿始终的是两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女性友谊,复杂又强烈,带着锋芒和那种甚至惹人不悦不讨喜的质感,而正是这样的一种情感,绵延六十年到最后也没有抵达最后的终点。莉拉的一生,在最后的消失后,她应该与自己和解了吧,而莱农,在收到那两个遗失的娃娃后,也终于放弃了对莉拉的寻找。
整部小说读起来是酣畅淋漓的,因为其覆盖面之广,涉及情感、文学、政治、历史…几乎能想到的,都有所提及。而整部书最闪闪发光的,就是真挚热烈的人类情感,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而这,也是莉拉永远无法真正逝去的原因,因为她生活过,存在过,与这个世界抗争过。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 篇8
莉拉对埃莱娜的影响贯穿一生,不爱自己以及莉拉的天赋是让她自卑的根源。她自卑且虚荣,没有思想主见,讨好型人格。
看书很多时候她的想法让我生气。我虽然理解她但始终共情不了。上学确实给她提供了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她也最终走出那不勒斯了,但读过的书始终没有教会她独立思考。我看小说从头到尾都很想拉她出来问一问她到底在想什么?
我可以理解她为什么会抛弃家庭选择和尼诺在一起,因为她爱了他二十年。尼诺一直在肯定她,赞美她。这就是她需要的。而且此时的婚姻生活让她觉得自己完全丧失了魅力,变成了一个平庸的家庭主妇。但尼诺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她也没有觉醒让我受不了,一直在原谅妥协直到终于幻灭才接受了。
书里说“不喜欢自己母亲的人,是会迷失的”这句话在埃莱娜身上完美验证了,她不喜欢她母亲因为她害怕过她母亲这样的一生但她也没有活出自我。她觉得母亲是庶民,粗俗丑陋没有文化。但她母亲一直在支持她上学,希望她可以离开这个糟糕的城区,过上上流社会有钱体面的生活,她寄托了他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希望。
莉娜是虽然没有运气但有天赋又有决心的人,总能坚持自己。这是她一直做不到的。其实一步一步她拥有了很多东西,但自卑影响了她对自己的判断,要不断通过别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唉,自卑害人,愿我们都能爱自己,大大方方接受自己。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 篇9
就算听了再多年长者的忠告,大部分的.事情也只有亲自经历了才懂。这本书的前半部分看的特闹心,尼诺那种人,干嘛要跟他走呢?还跟他生了孩子?可是再想想,要是一个人,生活中关心你,事业上支持你,思想上理解你,每天还离不开你,还是你的白月光,知道成千上万种让你开心的方式,这个人,大概是上天派来降服你的吧。那,好像自己也逃不掉了。然后用孩子的姓名跟母亲算是在某些程度地和解了,渣男在孩子那边也算是尽到了相应的义务,从结果来看,好像也还行,倒也符合莱农一辈子“女权斗士”的标签。
看书的时候一直黑莱农,黑她没根基,黑她没想法,黑她不是个好妈妈……看到后面才发现,坐着只是写了太多莉拉的闪光,我们看到的也都是莱农的想法,而人的想法惨杂着太多不能直视的东西,便以为莱农是这样的一个人了。只要看一下莱农的三个女儿,就能知道她是一个怎么样的母亲了。
现在姑且算作是青年吧,总觉得与中年有一段距离,印象最深的居然是关于死亡这件事情,每个人在旅途中走了一定时间之后,总有人会离你而去,或这或那的原因,更多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多的缘由,过问都是多余的,你只得继续往前。
中学的时候很喜欢这样一句话“陪伴你一生的只有朋友”,至少莱农和莉拉,的确证明了这一句话。所以有时候在想,为什么人需要一个伴侣呢?于我,想分享生活中每一个有趣的小细节,感觉自己天生是个段子手,如果能听到我的话露出笑容,我会比你更加开心的;悲伤的事情我倒一般不会说,宁愿自己憋在心中,慢慢消化就好了,虽然生活难免有不快,但依然想把开心作为生活的主旋律;想找一个能陪着自己静坐很久都不会厌倦的一个人,当然可以不说话,能听到你的话也很开心,自以为能更靠近一点;至于父母之命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影响,只是自私如我,自己的位置会放的比较前面。
那时候也总向往着买一栋房子,里面住着都是自己最亲近的朋友,想象着那样的日子会有多美好。莱农和莉拉居然真的实现了这个想法,只要走上两段阶梯,就能敲开自己最亲密朋友的家门,即使是天天腻在一起都不会厌倦的那个人,甚至于,你们的子女都会有两个爸爸妈妈。所以,有时候留在家乡也不错,离亲近的人不远,是那种“翻过千山万岭,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
最后的话,特别想要知道Tina的消息,人家理应拥有灿烂的人生,不能这样不清不楚地消失了。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 篇10
读完这本书反而有点伤感,感觉命运真的无常,莉娜虽然很聪明,很有智慧,但她的生活确一直很悲催,从第一段婚姻,感觉她为了父母的家庭,牺牲了自己,后来遇到渣男尼诺,命好苦,比较好的时刻就是跟恩佐在一起,一起开公司,然后有了蒂娜,这应该是她人生最幸福的时刻,然而,命运确给了她致命的一击,蒂娜不见了,不知道是不是索啦啦兄弟为了报复她才这样做,直到最后,蒂娜也没有被找到。
莉拉也消失了,可能她远离这个纷杂的社会,过一种她梦想中的生活吧。埃莱娜一直都是个更矛盾的人,她不自信,强烈需要别人的认可,她一直认为莉拉比她聪明,她害怕比不上莉拉。但在爱情方面却一点也不明智。虽然她幸运的跨越阶层,找到了彼得莱,但确被一直暗恋的渣男尼诺诱惑出轨,跟彼得来离婚了,跟了尼诺后,结果可想而知,但人往往认为自己是最特殊的那一个,也许直到自己受伤,才能擦亮眼睛意识到,自己终究不过是凡人。
好的是,埃莱娜一直在写作,也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孩子也都生活的可以,相比之下,莉拉的孩子,一个平庸,一个消失,真的太惨了,命运真是无情,人的一生,确实漫长而又短暂,学习,结婚,生孩子,变老,会有下下一代,生命就这样不断延续……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 篇11
说起来朋友也就只有那么一两个,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不会觉得疏远,其他人也就是过客。她们证明你在世界上存在过。莉拉一直按照自己想做的去做,不会被一些条条框框限制,她在不断学习,不断反抗着;而莱农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个作家,但是她一直不自信,她太重视其他人对她的评价。
蒂娜失踪了,莉拉也消失了,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小说是小说,最后还得回归现实的一地鸡毛。由于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们做什么都不需要亲力亲为,随便百度随便网购,内心深处都是寂寞空虚,我觉得很像莱农,尽管她上了大学尽管她成了作家,尽管她逃脱了那不勒斯,但还是没有莉拉充实。莉拉身上有一股吸引你的劲,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喜欢做什么,她应该做什么,不需要名利不需要别人的认可。生在一个浮躁的年代,品读一本书也很浮躁,就像我只想看到结尾,最后说自己也看了这部书,真正收获了多少只有自己清楚。
最后我喜欢敢爱敢恨敢做的敢反抗的莉拉,也喜欢脚踏实地努力勤奋的莱农,我估计也是莱农,被束缚的太深了,还没有她的成就,渺小如尘埃。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 篇12
莉拉对埃莱娜的影响贯穿一生,不爱自己以及莉拉的天赋是让她自卑的根源。她自卑且虚荣,没有思想主见,讨好型人格。
看书很多时候她的想法让我生气。我虽然理解她但始终共情不了。上学确实给她提供了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她也最终走出那不勒斯了,但读过的书始终没有教会她独立思考。我看小说从头到尾都很想拉她出来问一问她到底在想什么?
我可以理解她为什么会抛弃家庭选择和尼诺在一起,因为她爱了他二十年。尼诺一直在肯定她,赞美她。这就是她需要的。而且此时的婚姻生活让她觉得自己完全丧失了魅力,变成了一个平庸的家庭主妇。但尼诺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她也没有觉醒让我受不了,一直在原谅妥协直到终于幻灭才接受了。
书里说“不喜欢自己母亲的人,是会迷失的”这句话在埃莱娜身上完美验证了,她不喜欢她母亲因为她害怕过她母亲这样的一生但她也没有活出自我。她觉得母亲是庶民,粗俗丑陋没有文化。但她母亲一直在支持她上学,希望她可以离开这个糟糕的城区,过上上流社会有钱体面的生活,她寄托了他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希望。
莉娜是虽然没有运气但有天赋又有决心的人,总能坚持自己。这是她一直做不到的。其实一步一步她拥有了很多东西,但自卑影响了她对自己的判断,要不断通过别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自卑害人,愿我们都能爱自己,大大方方接受自己。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 篇13
就算听了再多年长者的忠告,大部分的事情也只有亲自经历了才懂。这本书的前半部分看的特闹心,尼诺那种人,干嘛要跟他走呢?还跟他生了孩子?可是再想想,要是一个人,生活中关心你,事业上支持你,思想上理解你,每天还离不开你,还是你的白月光,知道成千上万种让你开心的方式,这个人,大概是上天派来降服你的吧。那,好像自己也逃不掉了。然后用孩子的姓名跟母亲算是在某些程度地和解了,渣男在孩子那边也算是尽到了相应的义务,从结果来看,好像也还行,倒也符合莱农一辈子“女权斗士”的标签。
看书的时候一直黑莱农,黑她没根基,黑她没想法,黑她不是个好妈妈……看到后面才发现,坐着只是写了太多莉拉的闪光,我们看到的也都是莱农的想法,而人的想法惨杂着太多不能直视的东西,便以为莱农是这样的一个人了。只要看一下莱农的三个女儿,就能知道她是一个怎么样的母亲了。
现在姑且算作是青年吧,总觉得与中年有一段距离,印象最深的居然是关于死亡这件事情,每个人在旅途中走了一定时间之后,总有人会离你而去,或这或那的原因,更多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多的缘由,过问都是多余的,你只得继续往前。
中学的时候很喜欢这样一句话“陪伴你一生的只有朋友”,至少莱农和莉拉,的确证明了这一句话。所以有时候在想,为什么人需要一个伴侣呢?于我,想分享生活中每一个有趣的小细节,感觉自己天生是个段子手,如果能听到我的话露出笑容,我会比你更加开心的;悲伤的事情我倒一般不会说,宁愿自己憋在心中,慢慢消化就好了,虽然生活难免有不快,但依然想把开心作为生活的主旋律;想找一个能陪着自己静坐很久都不会厌倦的一个人,当然可以不说话,能听到你的话也很开心,自以为能更靠近一点;至于父母之命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影响,只是自私如我,自己的位置会放的比较前面。
那时候也总向往着买一栋房子,里面住着都是自己最亲近的朋友,想象着那样的日子会有多美好。莱农和莉拉居然真的实现了这个想法,只要走上两段阶梯,就能敲开自己最亲密朋友的家门,即使是天天腻在一起都不会厌倦的那个人,甚至于,你们的子女都会有两个爸爸妈妈。所以,有时候留在家乡也不错,离亲近的人不远,是那种“翻过千山万岭,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
最后的话,特别想要知道Tina的消息,人家理应拥有灿烂的人生,不能这样不清不楚地消失了。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 篇14
还没来得及说“我没什么时间读小说,只计划一个月读一本的”,我不到一周就读完了两本。一本书不好评,也许看完主人公这一生才能定论一个人的所得所失。琐碎的细节让我惊奇,一个人的回忆能如此细致?感情之丰富如同涓涓河流,却毫无乏味之感。作者也刻意的避免用“第二天、明天以及精确时钟等等”来打断一气呵成的人生长河,贯穿这一切的是让两代人欲罢不能的爱情,是忐忑不安,是坎坷失落,是激情澎湃……莱农与莉拉之间的友谊,还有那不勒斯背景舞台上的社会罪恶与政治运动。
目睹两个女孩的成长,两个人学习与爱情上相互竞争,在狭小的社交空间看家道此起彼伏,看爱情观、人生观的变化与发展……额,带一种写得真好同时你又不需要记些什么,文字的内在旋律般有惬意流水之感。就像现在流行的个人手帐本,有工作日程的也有健身、饮食、阅读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则是被精心打磨的情感手帐,不会告诉你多大的意义不会告诉你多大的道理,不宣扬普世价值。莱农与莉拉都是比较叛逆的,不同的是莱农会妥协让步,可是她青春期的爱是自由,一种感觉,而她的青春放纵并没有因为年龄(中年危机)而沉寂。所以看到莱农的女儿为爱痴迷疯狂时,不由得讽刺:你年轻的时候要打破的枷锁(想要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反而想要套在自己的女儿身上?
有些人换了情人,有些人换了性,有些人被杀……莉拉学了电脑。她拥有让男人着迷的创意智慧,拥有让男人反感的个性。也许那不勒斯很多女孩会走上莱农的道路(要讨人喜欢,经过考验、失败和成功,接受这种社会的重新塑造了。),莉拉在男人的社会里锋芒十足:“只有莉拉,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改变她。不仅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和任何人一样变得顽固、难相处,但她的那些品质一直都原封未动,甚至更加坚固。我们恨她的同时,也害怕她,会对她充满敬意。”
“只有在那些糟糕的小说里,人们才会想着正确的事情,说着正确的话,事情总有个前因后果,有一些可爱的人和一些可恶的人,有好人和坏人,最后有一个让人安心的结局。”本书的结局,也许让崇尚合家欢、圆满的国人有些感伤,莉拉的结局透过莱农的喻意有着一种阔达,“活过,爱过”的那种放得下的释然。是这样吗?莱农对莉拉的理解与分歧,让我依然怀疑“生活斗士”的莉拉是这样的暮年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