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6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1
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育局举办的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全部由湖北师范学院教授讲课,为期12天,本次培训共有来自全县69位老师参加,培训主要围绕七个内容展开的心理学基础、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下面将此次学习的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重新认识自我,审视自己的工作思路。
在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而且还学习到了老师的人格的力量。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克服职业倦怠,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原来身为一个教者,我们自身的心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有问题,我们自己竟然浑然不觉,试想长此以往,接受我们教育的学生心理上是不是也存在问题想到这里,不仅有些汗颜。天真无邪的孩子若在阴暗的心理影响下那后果不堪设想。学习后,我要重新调整心态,以一个健康心理走进学生的心里,将心理学的理论联系工作实际,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第二,学习心理健康,浸润自己的心理。
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各位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心理辅导经验,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讲解,我不仅掌握了不少心理辅导理念,而且学会了个体心里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从各位专家的讲解中,我更深深的明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不是一朝一夕,能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的心理,需要每一位老师参与,需要学校整体环境渲染。我们的每一门学科,每一堂课上,都可能或多或少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因具备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
第三,学会换位思考,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十二天的时间里,我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按时上课,听老师讲课,做好笔记,分组活动,完成作业课后,和其他来学习的老师们一起,我们也会对听课内容或是教者做一番评论“这堂课讲的真好”“这个老师真幽默”“今天老师说的内容太枯燥了,我都不想听了”静下心来一想,我们的学生是不是也会这样议论我们呢原来,是自己的课堂不够吸引人才有孩子开小差,是自己的讲解不够生动孩子们才没有弄明白今天,我们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再看自己,给平日的许多疑惑找到了答案。一个充满魅力的教者,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如同一块磁铁,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当我们的课堂失去活力,当我们的学生兴趣转移,责任往往在我们自己。
只有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多样的教学过程,才能让课堂的几十分钟发挥最高效率
十二天,开始时也许觉得漫长,结束时发现它的短暂。我觉得这十二天是我工作和学习中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我正式踏上心理健康教育路程的起点,因此,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我只知道,我们这个队伍会越来越壮大,为了培养学生们拥有健康的心理这一目标,我们将携手前行
最近参加了中小学教师健康教育培训,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先听了刘老师的师德修养杨老师的发展心理学,周老师的社会心理学。她们都通过不同案例结合理论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过去自己一些百思不解的`案例变得眉目疏朗了许多。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教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常常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有学习方面,也有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这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教师应力求“对症下药”,给予学生鼓励,帮他们重拾信心。要对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就要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我们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是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和具体实施者。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还要针对学生关键时期的心理变化进行教育。才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这是我们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学习,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上我对心理教育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了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会继续认真的学好后面的培训课程,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我有幸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李慧君专家的理论课,最让我受益的是这句话找回职业生活的勇气和幸福感,需要获得对工作的投入感和掌控感。这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自我的努力与调节更加重要。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所想。积极的自我认同寻找自我价值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用探究打败无聊,积极的自我调节。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学习,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调查表明,学生中存在心理异常的约占30,患有心理疾病的约占15。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并且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可是,不正确的关注,反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预防为主的,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不应该只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应该是有他们的各自作用的;
不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门增加学生负担的学科,而应该具有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的独特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论,不要我们教师诚惶诚恐,而应该是讲究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式应该是形式多样,时时处处注意的问题。
二、心理教育培训对于教师自身的重要性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老师也有烦心的事,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苦恼。但如果要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更不能因此而在课堂上随意发怒,挖苦打击学生。而是要学会良好的情绪控制,在走进教室的前一刻,告诉自己,“一定要微笑”,要把自己最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并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没有一个学生愿意看到一个怒气冲天,动不动就发火的老师的。教师乐观积极地稳定地情绪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提高心理健康的时效性
在新形势下,小学生不同阶段表现出各自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期。这一阶段应用心理评价系统建立小学生的心理档案,目的是通过分析评价,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气质、性格类型、兴趣爱好、情绪意向等基本心理素质和个体心理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健康的新形象。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的角色转换,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学习生活的困惑期。这一阶段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阶段,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日益发展并初步占主导地位,口头言语,内部言语能力不断完善,但学习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制力差,社会道德是非判断力以近期、自我为主的特点。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焦虑、人际关系不良、多动症和学习无能的心理问题。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开发学生潜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观念,塑造正确健康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推进整体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2
今天闲暇时翻开《正面管教》的书,又看到了一些值得分享的观点,感觉受益匪浅。
01、非常生气的时候如何处理
大多数人在非常生气的时候会出口伤人,事情过后又会非常后悔,但是又找不到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这些非常极端的情绪通常会伤害自己最亲的人。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错后会进入暴怒的状态,体罚、辱骂......人在非常生气的时候会进入原始脑的状态,这种时候不适宜和孩子进行沟通,此时可以让自己或孩子进入另一个房间,等到自己情绪平复的差不多的时候再和孩子进行沟通,这样的.方式通常会让我们更好的处理问题。
02、言传不若身教
父母经常会抱怨:“我每天都会让我孩子去看书,为什么我的孩子就是不爱看书,天天就知道看电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反问家长一句,你一个月能看几本书呢?家长在这个时候会说,我都几十岁的人了,每天家里家外要忙那么多事情,哪里有时间看书。其实,阅读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只有你用愉快的心情去看书,把阅读当做生活的必需品,你的孩子才会或多或少会受你的影响,慢慢喜欢上看书。对于老师来说亦然,如果你作为一名老师都没有良好的习惯,就不要妄想在你的潜移默化下,学生能喜欢上学习。
03、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
当一个人非常毒舌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说这个人“刀子嘴豆腐心”,对待孩子我们有时候会习惯性的用嘲讽和挖苦的语气。如果你的孩子倒牛奶的时候把杯子打碎了,洒了一地,这种时候你通常会怎么处理呢?很多时候家长会选择责骂:“你是怎么回事,真是笨手笨脚,赶紧走开,我来弄,以后你还是别倒牛奶了。”孩子因为犯了错误已经畏手畏脚,经过父母的责骂,更是不知道如何处理。假如我们能转变一下我们说话的语气,例如:“孩子,牛奶洒了,你能想些什么办法让地上的牛奶变干净。”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开始自己动手打扫起卫生。等他处理干净的时候你可以和孩子聊一聊,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把牛奶倒洒,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能学习到一些实践经验。
如果你家也有一位“调皮”的小朋友,博小思建议你可以看一看《正面管教》这本书,不要被标题的管教所蒙骗,它其实是在教我们如何用爱去正确处理孩子的是事情。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3
近段时间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也看了邓老师写的读书心得,当时很是心动,很认同书中提出的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的理念,认为与我的组织上课理念很是接近,但系统、完善、深刻的太多了。后来由于上班期间太忙,一直没能有时间仔细读这本书。后来,我迫不及待地买来这本书,仔细研读了一个多月,一边读,一边勾划,一边回顾和反思,记录自己的感悟。感觉自己以前的认识真是太肤浅了,此次阅读,对于正面管教有了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现将我这段时间的学习体会整理下来。
《正面管教》这本书出自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博士,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书中反复强调: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并且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书中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成年人对孩子的引领和指导是很重要的,但是孩子应该得到同等的尊严和尊重;他们也应该有机会在和善而坚定而不是责难、羞辱和痛苦的氛围中发展自己所需要的人生技能。我们常常剥夺孩子以负责任的方式作出贡献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机会,然后却反过来埋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这也正是我们的现状,我们大人制定了规则而不是由孩子们讨论制定却要求孩子们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而且是以“我爱你,我这是为你好”的名义。我们嘴里说着爱,却面目狰狞,怪不得孩子们疑惑,反叛。我们必须明白,给孩子们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上进心,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书中几次提到这样两句话:“我们究竟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我很受触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劝阻不起作用时,我一向认为“做错了就应该受到惩罚”,惩罚会促使孩子做得更好并成为更好的人。我像很多人一样被惩罚的当时效果所愚弄,同时疑惑着孩子们为什么“不长记性”。
正面管教不以任何责难、羞辱、或痛苦(肉体上的或精神上的)作为激励手段,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人生技能。对比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特别是对管教子女方面,我很惭愧,我所采用的教育管理方法,并不都能满足这些标准。很多时候我作为一名家长,帮孩子报兴趣班也没有考虑到孩子喜不喜欢就帮他报了,常常强迫他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
尼尔森告诫我们,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的更重要。如果我们能时刻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在给予孩子力量,还是在挫伤他们?”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就会更有效。怎样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德雷克斯强调鼓励,并且认为这是大人在帮助孩子时应该学会的最重要的技能。他说过多次:“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尼尔森认为,通过鼓励来帮助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最好的方法,这确实是不容易做到的事。鼓励不是赞扬,鼓励是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和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鼓励是教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可以是简单到一个帮助孩子感觉好起来从而做得更好的拥抱。
我很遗憾到现在才看到这本书,才了解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心底无私,天下宽。我的孩子们都在慢慢长大,如果早些了解,我们的亲子关系可能会更好,我们的相处可能会更快乐。所幸,我发现书中所提到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可以继续运用于我们的生活或工作中,比如积极的暂停、相互尊重等,遇见另一个自己,我相信我的工作和生活会因之更和谐。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4
《正面管教》在文中呈现了不同方式的养育案例,我在阅读时会不时反思自己的养育模式和成长模式,学习正面的教养方法。本书倡导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作为家长如何把握教育孩子的尺度。
作者从四个方面归纳了我们要达到正面管教的效果应该怎么做,举例说明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去管教孩子。只有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使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使孩子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书中提到:“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点,认定若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他感觉更糟?”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会严厉地训斥。孩子表面听话了,而实际心里很不服气。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地解决问题,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孩子的感受力强,但表达力弱。需要老师和家长认真解读,而不是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的错误行为,从长远来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新问题。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父母,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父母!那我们就一边学一边养吧!
20xx年,在我们家妹妹出生一岁的时候,我去学习了正面管教家长基础课。当时的初衷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时间分配,以及处理两个孩子之间已经出现并且会愈演愈烈的战争。当时在在完成课程的同时,已经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20xx年,为了使正面管教在家里的'践行更有可持续性,也为了更好的成长自己,学习了正面管教家长讲师课,重读《正面管教》这本书。
。全书围绕孩子成长的两个具体环境:家庭环境的和学校环境,罗列了一系列的具体案例,还原孩子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景。让读者在读的过程中,犹如声临其境,感同身受,引起强烈的共鸣。在共鸣的同时给予正面管教的具体应用工具,让每一位父母不仅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有具体的爱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和父母之前的爱通过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链接,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幸福感,有价值感和归属感,能够通过自己影响他人,影响世界的一个人。
这本书每一个章节围绕一个主题,给出围绕这个主题出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读起来轻松明了,条理清晰。比如第三章:“出生顺序的重要性”,围绕家里有两个及以上孩子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出生顺序对于每个孩子的影响,独生子和多子女家庭的家庭氛围等理念,给出了如何运用出生顺序的知识来鼓励孩子和引导孩子,让你在遇到孩子战争,家里混乱不堪的时候能冷静下来给出正确的处理方式。比如第七章:有效的运用鼓励,提出鼓励和表扬,鼓励和批评之间的异同点,给出了如何正确的给孩子鼓励,赋予能量,如何花时间训练培养孩子的一些技能,如何利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思考等等。书中每一个章节解决一个问题,既可以整本书阅读,也可以翻阅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父母来说随读随用,实用方便。
上面提到了整本书的结构,除了结构严谨,这本书中金句频现,每句读到,都让我有如获至宝的感觉,重点的词句值得好好理解和吸收。书中第二十二页提出“赢得”孩子和“赢了”孩子的不同。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这两个词语“赢得”孩子仿佛是父母和孩子最后达到了双赢的结果,而“赢了”孩子其实是父母用自己的权利压制住了孩子,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表面看大人成功的让孩子的听了自己的话,但其实孩子听话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久而久之,父母总是想赢了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么变得自暴自弃,毫无主见,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变得胆小怯懦;要么孩子积压情绪,觉得自己没人疼爱,总有一天爆发出来,以牙还牙。所以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战胜孩子,而是引导孩子合作,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价值有力量的。“赢得”孩子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尤为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和父母之间爱在流动,才不至于将他们越推越远。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5
这个暑假,很有幸拜读了“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是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几个字。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就是,作者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他的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我作为一个青年教师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封面正中的三行红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问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才短短两年的时间,作为老师几乎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肯定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让我产生了深深的疑问,这样的方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对孩子来说是否真的有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随着作者踏上正面管教之旅。
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犯很严重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叛逆、顽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并且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之前当班主任,无意间看到论语中的一句话:“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我让班里孩子将这句话写在黑板上,予以勉励,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正面管教教师指南A—Z》这本书,还有很多理论和例子,启发人在教育上着重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这本书真正的好书,以后在工作中,我会经常拿出来拜读,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6
“什么是正面教育“?这是书中曾提到的一个思考题,这本书虽说还未读完,但是对于这个思考题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这本书大体就两个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即:“什么是正面教育“和”怎样进行正面教育“。作为一个八零后,其实在我上学阶段接受的是非常”中国式教育“,传统教育观下的我从未体验过新型的教育理念。我在学生时代,印象最深刻的无非就是每次考试都想第一名,因为我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和家长高兴,其实说白了,不是为了我自己。为的是不想看到父母和老师脸上失望的表情从而做事小心翼翼。我想大部分90或是80年代的孩子都有相同感受。作为书中提到,正面教育不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去惩罚他们,而是要让孩子将每次错误都当成一次成长,在错误中学会经验。
但是正面教育并不是对于孩子的错误视而不见,而是通过这种方式使孩子不是因为害怕惩罚去改过自新,而是因为自身反思检讨去纠错改正。这不禁让我想到近代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自然后果律“,即:当儿童犯了错误或是过失时,不必直接制止或者惩罚他们,而是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后果。本书中提到的正面教育和卢梭的自然后果律虽不是完全一样,但是他们都是没有直接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去制止和惩罚。而是用另外一种方法引导。
所以,我认为,我们不管时作为家长还是教师,要将孩子堪称一个个体,将判断权和选择权交还给孩子,我们只需要稍加引导,他们就会有自己的想法,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成长。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7
《正面管教》作为简尼尔森对于正面管教理论体系的整理归纳之作,全书言简意赅,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从中受益,我也不例外。全书围绕孩子成长的两个详细环境:家庭环境的和学校环境,排列了一系列的详细案例,还原孩子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景。让读者在读的过程中,如同声临其境,感同身受,引起剧烈的共鸣。在共鸣的同时赐予正面管教的详细应用工具,让每一位父母不仅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有详细的爱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和父母之前的爱通过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链接,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幸福感,有价值感和归属感,能够通过自己影响他人,影响世界的一个人。
这本书每一个章节围绕一个主题,给出围绕这个主题消失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读起来轻松明白,条理清楚。比如第三章:“诞生挨次的重要性”,围绕家里有两个及以上孩子可能消失的状况,提出了诞生挨次对于每个孩子的影响,独生子和多子女家庭的家庭氛围等理念,给出了如何运用诞生挨次的学问来鼓舞孩子和引导孩子,让你在遇到孩子战斗,家里混乱不堪的时候能冷静下来给出正确的处理方式。比如第七章:有效的运用鼓舞,提出鼓舞和表扬,鼓舞和批判之间的异同点,给出了如何正确的给孩子鼓舞,给予能量,如何花时间训练培育孩子的一些技能,如何利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思索等等。书中每一个章节解决一个问题,既可以整本书阅读,也可以翻阅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父母来说随读随用,有用便利。
上面提到了整本书的结构,除了结构严谨,这本书中金句频现,每句读到,都让我有如获至宝的感觉,重点的词句值得好好理解和汲取。书中第二十二页提出“赢得”孩子和“赢了”孩子的不同。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掌握,惩处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敬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决),信任孩子有力量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气。这两个词语“赢得”孩子仿佛是父母和孩子最终达到了双赢的结果,而“赢了”孩子其实是父母用自己的权利压制住了孩子,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表面看大人胜利的让孩子的听了自己的话,但其实孩子听话的背后隐蔽了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久而久之,父母总是想赢了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么变得自暴自弃,毫无主见,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变得胆小怯懦;要么孩子积压心情,觉得自己没人疼爱,总有一天爆发出来,以牙还牙。所以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战胜孩子,而是引导孩子合作,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价值有力气的。“赢得”孩子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尤为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和父母之间爱在流淌,才不至于将他们越推越远。
书中第八页和第一百一十页,提出了在孩子消失心情问题的时候如何应对。第八页提出的“转移留意力”法对于低龄的孩子大哭大脑的时候,可以适时的让他们止住哭声,分散心情。而“我要抱抱法”的拥抱是战胜一切的力气,无论是对于父母和孩子还是对于夫妻都是法宝,当我们觉得生生气怒哀痛各种心情下,假如对方给一个拥抱,我们就会觉得被关爱,被观察,心情就好了一大半。这一点我们家姐姐做的特别好,每当我生气难受的时候,或许是跟她完全不相关的事情,她也会过来说:“我想抱抱你”这个时候我会觉得孩子经常是我们的老师,有时候做的比成年人更好。所以尝试说:“你可以抱抱我吗”或是“我需要一个拥抱”或许能解决你和孩子之间的大部分问题。
读书,学习不能解决我们育儿中的全部问题,但是可以经常给我们一些方法,让我们学会如何懂得爱孩子,如何更好的爱孩子,《正面管教》无疑就是这样给我们详细方法,同时给我们前行力气的书籍。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8
作为一本风靡全球的教育类书籍,《正面管教》(简·尼尔森)确实值得仔细品读。
《正面管教》是以“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根据作者的的实践经验,为许多家长和老师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操工具。正如文题所示,书里所提倡的教育方式是“正向教导”,它倡导教育者要通过鼓励、感知孩子的感受等方式激发孩子内心向善、向上的力量,从而培养孩子具有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传统的家教观念是“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在这种教育观念下,“严格”成了必要的教育态度,“慈爱”变成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即使内心是慈爱的,然而,脸上还要端着严肃,在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时,适时的打击,泼冷水,避免孩子骄傲。这样的教育观念直接导致了亲子关系的紧张,对抗的发生。近几年,随着“正面管教”的兴起,这样的教育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可以说,随着孩子接收知识渠道的增多,他们对于师长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崇拜和敬畏,因而,命令式的教育方式只会带来更大的阻力。《正面管教》所提倡的教育方法适时而变,比较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
这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的教育结晶,其中有几点让人印象深刻。
其一,《正面管教》指出,有效管教的有四个标准:一是教育态度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二是教育行为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三是教育措施是否长期有效;四是教育内容是否能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和善是指在教育孩子时,语气要平和,不要情绪化。坚定是指教育时,家长或者老师要坚守原则,不能毫无底线,过于宠爱。而父母和教师在坚守原则时,不能过于强势,态度要和善。良好的态度是沟通的前提,坚守原则和底线是教育的基石。
作者一直强调很多孩子之所以出现问题,是由于他们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假如教师在实施教育行为时,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归属感和价值感,那么,教育行为是有效的。而哪些教育行为能为孩子提供归属感和价值感?作者提出,倾听、共情,认同,激励等行为能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判断一个教育措施是否有效,作者指出,这要看这种措施是否长期有效。在孩子做错事情时,很多家长会进行惩罚,之所以要进行惩罚,很多家长认为,惩罚是为了让孩子长记性,避免以后再次犯错。然而,尼尔森教授认为,惩罚只能起到短期的效果,不能起到长期的效果,鼓励或者帮助孩子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起到长期的效果。有时候,孩子受到惩罚后,会因为生气而不去反思自己行为,他暂时不干“坏事”只是畏惧惩罚,而不是认识到问题所在。很多孩子还会继续干“坏事”,只是行为更加隐秘而已。教育不是看管,而是通过鼓励,培养孩子形成自律。
其二,《正面管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工具,即合作四步法。当家长与孩子发生摩擦,或者老师与学生发生冲突时,可以采用以下四个步骤:一是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二是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三是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四是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第一步是拉近两位沟通者心理距离的方法。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原因之一是矛盾双方互不理解,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只有理解学生的.感受,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而教师在表达出对学生的理解后,还要表达出对他们的同情,感同身受能让人产生感激之情,从而使对方放下敌意,平和沟通,这样,沟通双方也容易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在与对方建立好良好关系后,教育者可以着手解决双方的矛盾,教师或者家长可以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表达感受时,注意要客观地描述事实和感受,不要加上自己的主观评论,例如,你可以说:“你今天在课堂上对我大声地反驳让我心理难受。”这样的描述是比较客观的。假如你说的是“你总是喜欢顶撞我,让我很没有面子”,这样的描述可能会激起学生的愤怒,因为“总是和顶撞”这两个词是带有评价性质的,会让人内心不愉悦。因而,客观地描述事实、表达感受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困扰,从而理解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合作四步法”的最后一步是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作者一直强调,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教育者要关注问题背后的原因,然后把重心放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放在惩罚孩子这件事情上。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需要教师或者家长引导孩子想出来,不是教师或者家长直接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三,《正面管教》提倡师生或者亲子一起解决问题。尼尔森教授指出,教师可以尝试在班里召开民主会议,师生一起探寻解决班级存在问题的方法。具体操作是每一位同学提出一个本班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在召开会议之前,选出一个问题,组织学生在民主会议上轮流发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她说,问题一旦被提出来进行讨论,这个问题可能就被解决了。尼尔森举出一个例子,她说有一位老师发现他们班同学近段时间经常嗑瓜子,后来她提出这个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那次会议学生似乎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老师比较烦恼,后来有位学生告诉她,班级嗑瓜子的现象少了。她才意识到,原来问题被提出来讨论后,可能就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而问题就被慢慢解决了。所以班主任可以和学生一起召开民主会议,解决班级问题。而在家庭中,家庭会议也十分重要,家长通过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慢慢变得自律,有责任心。尼尔森教授这种教育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双方的,受教育者只有内化了教育内容,教育才能起到作用,而主动参与教育,就是对教育积极内化的过程。
《正面管教》是一本十分实用的教育类书籍,仔细研读,用心实践,我相信很多教育难题会迎刃而解。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9
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育局举办的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全部由湖北师范学院教授讲课,为期12天,本次培训共有来自全县69位老师参加,培训主要围绕七个内容展开的心理学基础、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下面将此次学习的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重新认识自我,审视自己的工作思路。
在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而且还学习到了老师的人格的力量。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克服职业倦怠,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原来身为一个教者,我们自身的心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有问题,我们自己竟然浑然不觉,试想长此以往,接受我们教育的学生心理上是不是也存在问题想到这里,不仅有些汗颜。天真无邪的孩子若在阴暗的心理影响下那后果不堪设想。学习后,我要重新调整心态,以一个健康心理走进学生的心里,将心理学的理论联系工作实际,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第二,学习心理健康,浸润自己的心理。
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各位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心理辅导经验,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讲解,我不仅掌握了不少心理辅导理念,而且学会了个体心里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从各位专家的讲解中,我更深深的明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不是一朝一夕,能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的心理,需要每一位老师参与,需要学校整体环境渲染。我们的每一门学科,每一堂课上,都可能或多或少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因具备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
第三,学会换位思考,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十二天的时间里,我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按时上课,听老师讲课,做好笔记,分组活动,完成作业课后,和其他来学习的老师们一起,我们也会对听课内容或是教者做一番评论“这堂课讲的真好”“这个老师真幽默”“今天老师说的内容太枯燥了,我都不想听了”静下心来一想,我们的学生是不是也会这样议论我们呢原来,是自己的课堂不够吸引人才有孩子开小差,是自己的讲解不够生动孩子们才没有弄明白今天,我们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再看自己,给平日的许多疑惑找到了答案。一个充满魅力的教者,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如同一块磁铁,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当我们的课堂失去活力,当我们的学生兴趣转移,责任往往在我们自己。
只有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多样的教学过程,才能让课堂的几十分钟发挥最高效率
十二天,开始时也许觉得漫长,结束时发现它的短暂。我觉得这十二天是我工作和学习中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我正式踏上心理健康教育路程的起点,因此,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我只知道,我们这个队伍会越来越壮大,为了培养学生们拥有健康的心理这一目标,我们将携手前行
最近参加了中小学教师健康教育培训,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先听了刘老师的师德修养杨老师的发展心理学,周老师的社会心理学。她们都通过不同案例结合理论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过去自己一些百思不解的案例变得眉目疏朗了许多。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教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常常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有学习方面,也有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这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教师应力求“对症下药”,给予学生鼓励,帮他们重拾信心。要对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就要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我们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是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和具体实施者。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还要针对学生关键时期的心理变化进行教育。才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这是我们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学习,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上我对心理教育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了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会继续认真的学好后面的培训课程,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10
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我还有一个感受,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现在的孩子,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被家长包办代替的太多了,大人们事无巨细的替孩子们打算,抹煞了孩子办事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的提高的时机,也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对社会、对事情的热情。就比方说,这个假期我的孩子参加了一个军事拓展夏令营,她从来没有离开过我,我很担忧她能不能适应这个夏令营生活,但孩子快乐自信、顽强的笑容告诉我孩子的潜力是宏大的。通过这件事,我深刻的认同了这本书里告诉我们的,寻找时机帮助孩子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学会放弃对孩子的控制,转而以一种合作的方式与孩子们共同努力,正面管教才会有效,或者说老师家长的'管教才会有效。
这本书还告诉了我们一些沟通的技巧,其中有几个我非常的赞同,比方说探询,要用好奇心增进情感连接并改善沟通。和孩子一起探询问题,既增加了孩子的好奇心,在共同解决问题中增进了与孩子的情感,这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还有一点就是尊重,当你尊重孩子时,你会认可孩子的一些不同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气氛,并鼓励成长和有效沟通。在尊重这点上,我还需要改善,有的时候在与孩子或者学生沟通时语气过于强硬。
我相信,读了这本书,我会通过自己的改变,来改变孩子,改变他人。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11
最近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
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12
“什么是正面教育“?这是书中曾提到的一个思考题,这本书虽说还未读完,但是对于这个思考题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这本书大体就两个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即:“什么是正面教育“和”怎样进行正面教育“。作为一个八零后,其实在我上学阶段接受的是非常”中国式教育“,传统教育观下的我从未体验过新型的教育理念。我在学生时代,印象最深刻的无非就是每次考试都想第一名,因为我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和家长高兴,其实说白了,不是为了我自己。为的是不想看到父母和老师脸上失望的表情从而做事小心翼翼。我想大部分90或是80年代的.孩子都有相同感受。作为书中提到,正面教育不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去惩罚他们,而是要让孩子将每次错误都当成一次成长,在错误中学会经验。
但是正面教育并不是对于孩子的错误视而不见,而是通过这种方式使孩子不是因为害怕惩罚去改过自新,而是因为自身反思检讨去纠错改正。这不禁让我想到近代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自然后果律“,即:当儿童犯了错误或是过失时,不必直接制止或者惩罚他们,而是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后果。本书中提到的正面教育和卢梭的自然后果律虽不是完全一样,但是他们都是没有直接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去制止和惩罚。而是用另外一种方法引导。
所以,我认为,我们不管时作为家长还是教师,要将孩子堪称一个个体,将判断权和选择权交还给孩子,我们只需要稍加引导,他们就会有自己的想法,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成长。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13
《正面管教》这本书出自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博士,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书中反复强调: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蔼而坚决”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并且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书中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成年人对孩子的引领和指导是很重要的,但是孩子应该得到同等的尊严和尊重;他们也应该有时机在和蔼而坚决而不是责难、羞辱和痛苦的气氛中开展自己所需要的人生技能。我们常常剥夺孩子以负责任的方式作出奉献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时机,然后却反过来埋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这也正是我们的现状,我们大人制定了规那么而不是由孩子们讨论制定却要求孩子们必须遵守,否那么就要受到惩罚,而且是以“我爱你,我这是为你好”的名义。我们嘴里说着爱,却面目狰狞,怪不得孩子们疑惑,反叛。我们必须明白,给孩子们提供时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上进心,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书中几次提到这样两句话:“我们究竟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谬的观念,认定假设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我很受触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劝阻不起作用时,我一向认为“做错了就应该受到惩罚”,惩罚会促使孩子做得更好并成为更好的人。我像很多人一样被惩罚的当时效果所愚弄,同时疑惑着孩子们为什么“不长记性”。
正面管教不以任何责难、羞辱、或痛苦作为鼓励手段,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根底,把和蔼与坚决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根底上,培养孩子的各项人生技能。比照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特别是对管教子女方面,我很惭愧,我所采用的教育管理方法,并不都能满足这些标准。很多时候我作为一名家长,帮孩子报兴趣班也没有考虑到孩子喜不喜欢就帮他报了,常常强迫他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
尼尔森告诫我们,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的更重要。如果我们能时刻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在给予孩子力量,还是在挫伤他们?”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就会更有效。怎样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德雷克斯强调鼓励,并且认为这是大人在帮助孩子时应该学会的最重要的技能。他说过屡次:“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尼尔森认为,通过鼓励来帮助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最好的方法,这确实是不容易做到的事。鼓励不是赞扬,鼓励是给孩子时机,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奉献,我能影响发生在和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鼓励是教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可以是简单到一个帮助孩子感觉好起来从而做得更好的拥抱。
我很遗憾到现在才看到这本书,才了解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心底无私,天下宽。我的孩子们都在慢慢长大,如果早些了解,我们的亲子关系可能会更好,我们的相处可能会更快乐。
所幸,我发现书中所提到的一些原那么和方法可以继续运用于我们的生活或工作中,比方积极的暂停、相互尊重等,遇见另一个自己,我相信我的工作和生活会因之更和谐。
教室里的管教是每一位教师需要学会的内容,更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室里出现的一切事情,并且用尊重的态度处理。 当我们与学生发生冲突时,似乎大脑就会启动“爬行动物脑”来解决冲突,就会与学生发生争夺权力和报复的恶性循环中,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通知“理性大脑”的光临,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的暂停”,这种积极的暂停会让我们学会尊重,回归到解决问题的大路上。
那么,这种积极的暂停在《正面管教》中,寻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方法——默不作声,这种无言的表达做起来真的太容易了。 看到“看小说”三个字,我们似乎觉得有点可笑,上课呢,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难道就任由学生吵闹,还能静静地看小说吗?那就首先看看这样做有没有道理,愿不愿意尝试咯。首先我们需要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老师的任务主要是教,学生的任务主要是学。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无法让老师做好工作。所以当学生干扰的让老师无法教时,老师就不再作声,只会认真的看自己的小说,只有等学生都准备做好自己的工作时,老师就会快乐地上课。
当教室里乱作一团时,我们的第一反响就是想“大发雷霆”,甚至要努力找到一两个典型,当场惩罚他们,羞辱他们,或许觉得这样做,老师才会找到尊严。其实,我们可以试一试这个做法,当学生吵闹时,我们一句话也不说,就翻开小说,静静的阅读。这时的学生也许会更加吵闹,问题更加棘手,那只是学生的“试探期”,往往捣乱得更厉害,然而,用不了多久,学生就会安静下来,并且让老师知道他们准备好好学习了。所以,以后只要学生看到这个默不作声的提示,就会立即安静下来。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14
最近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
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诸多批判、期望、职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爱孩子、爱自己、洞见缺憾、寻求第三选择,就是美好人生。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15
上半年的一次偶然机会,微信朋友圈中的育儿贴子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觉得内容很是能涤荡人的心灵,我就按着网址寻了过去,并在百度上搜索了关于“正面管教”的介绍,我震撼了:原来还有这样的一群爱孩子的妈妈,原来还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和行之有效的管教工具!
平时我也挺喜欢看一些育儿的文章和信息,但都不是系统的学习,杂乱无章,而且大多数的理论均是看时知道所阐述的理论和道理,也能认同,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去做?而“正面管教”却像一盏明灯一下子让我迷茫的、困惑的心找到了方向,于是急不可待地买了本《正面管教A-Z》,同时关注了正面管教的一些公众微信号。
因为工作的原因一直没能上家长课,今年终于报了x本地的Lily老师的第四期家长课,我兴奋至极,终于可以亲眼见见我们当地的讲师和那些爱孩子的可爱妈妈们,终于可以不是一个人来学习这本书,终于可以体验一下这个奇特的课堂。
一直很迷茫该以如何的态度养育孩子,看了很多书并,也请教了一些大孩子的`父母,得到的也只是各种观点和方法的碰撞,有认同的,有不认同的,而且孩子的情况不尽相同,最终还是没能拿捏住管教孩子的尺度,这也成为我们家祖辈与我们这代父辈之间不断冲突焦点。
公公:你怎么老是将孩子骂哭!
我:我也是初为人母,我也要学习如何做一个正确教育孩子的母亲,没人教我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和合理的,我也很无措。
这是孩子很小时,家里经常的对话,现在孩子都11岁了,可我还是不知道自己做得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到底应该怎么做?《正面管教A-Z》的一开头就告诉父母——和善而坚定。
我将书看下来,认为在学习正面管教,使用正面管教工具得要从始至终坚持以下几大原则:
一、和善而坚定的态度,让我认识到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重要性,和善就是“尊重”,和善就是要父母以尊重的态度,用态度影响的行为和言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并接受孩子的感受。坚定,就是父母对原则、规则的坚持,让孩子感受到在养育的过程中不仅包含着对他的爱,还有原则的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是实施正面管教所有工具的基础,父母要在不断学习中首先做到改变自己。自己的改变,就会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家人和孩子,从中也就会看到了孩子和家人的改变。
二、让孩子感觉自己是重要的,是被当作平等的主体来对待,是被家庭中其他成员需要的。这样孩子就不为了寻求家庭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而产生一些错误的行为,不会形成自卑的心理或因此而变得毫无责任心。父母可以与孩子约定一些手势或动作来表达孩子的被关注需求。在关注过程中,父母需要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的点,以便孩子在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中逐步培养出孩子的自信心。要做到这点,父母要多给自己心理暗示:相信孩子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做正确的选择。
三、孩子要有独立自主的能力,那么就要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事务上来,最好的就是要长期的组织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规则的制定、让孩子发现家庭生活中的问题、让孩子参与到父母和孩子在执行规则及解决问题的互相监督中来。家庭会议通过实践下来,可以实行家庭成员轮流组织、主持会议,孩子的积极性显得特别得高,由此激发孩子参与自我管教的主动性。
四、行大于言。父母首先得弄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做的事又该怎么去做?这些,孩子都用“心”在看着呢。父母只有弄清楚这些,还要注意到“说一千遍不及做一遍”的道理。家长课上,Lily老师让我们和她一起做一个动作:将右手以“OK”手势放在下巴上,结果12位妈妈有10位都跟着Lily老师将手势放在了脸上,因为老师是放在脸上的,我也是其中一位。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平时的唠叨、催促、提醒浪费了多少言语这项功能,更让我深信我女儿已经五年级了,没有时间观念、作业拖拉都是因为我的行为在引领着女儿这么做的,因此女儿自动忽略了我的唠叨、催促、提醒。父母一定要切记自己“行为”的重要性,用正确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并坚持不懈。
五、不允许惩罚孩子。将孩子做错事的情况转变为帮助孩子学习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并弥补错误,长此以往,培养并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为父母的我们,儿时一直接受被惩罚式的教育,也习惯性地去惩罚孩子,要做到不惩罚孩子是多么大的挑战!但父母在掌握一些沟通技巧实践下来,发现原来孩子做错事后,家长只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不惩罚是多么令双方都感到轻松的事儿。父母可以根据“矫正错误的三个R”,运用开放式的提问,和孩子一起讨论他做错事的后果,引导孩子从错误行为中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思考自己如何解决问题以及行动方案,支持孩子弥补错误,引导孩子主动吸取此次的经验,为孩子今后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本书中一共介绍了27种基本工具,我觉得这些工具需要父母始终在坚持上面的原则下实施,在实施的开头,会有一些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做?甚至做到一半时,做不下去了,有种卡住了的感觉,这些在家长课上,我们这些爱孩子的妈妈都有切身体会,但在Lily老师的鼓励下,我们仍坚持一点一点地改变,一点一点地去做。我好期待每周的与Lily老师和家长共聚课堂,进行学习、感受、分享的这个特殊时光,我相信只要有这群爱孩子的导师、讲师、家长,正面管教的理念及方法一定会在中国人的家庭中开花结果。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16
《正面管教》在文中呈现了不同方式的养育案例,我在阅读时会不时反思自己的养育模式和成长模式,学习正面的教养方法。本书倡导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作为家长如何把握教育孩子的尺度。
作者从四个方面归纳了我们要达到正面管教的效果应该怎么做,举例说明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去管教孩子。只有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使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使孩子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书中提到:“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点,认定若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他感觉更糟?”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会严厉地训斥。孩子表面听话了,而实际心里很不服气。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地解决问题,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孩子的感受力强,但表达力弱。需要老师和家长认真解读,而不是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的错误行为,从长远来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新问题。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父母,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父母!那我们就一边学一边养吧!
20xx年,在我们家妹妹出生一岁的时候,我去学习了正面管教家长基础课。当时的初衷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时间分配,以及处理两个孩子之间已经出现并且会愈演愈烈的`战争。当时在在完成课程的同时,已经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20xx年,为了使正面管教在家里的践行更有可持续性,也为了更好的成长自己,学习了正面管教家长讲师课,重读《正面管教》这本书。
。全书围绕孩子成长的两个具体环境:家庭环境的和学校环境,罗列了一系列的具体案例,还原孩子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景。让读者在读的过程中,犹如声临其境,感同身受,引起强烈的共鸣。在共鸣的同时给予正面管教的具体应用工具,让每一位父母不仅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有具体的爱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和父母之前的爱通过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链接,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幸福感,有价值感和归属感,能够通过自己影响他人,影响世界的一个人。
这本书每一个章节围绕一个主题,给出围绕这个主题出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读起来轻松明了,条理清晰。比如第三章:“出生顺序的重要性”,围绕家里有两个及以上孩子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出生顺序对于每个孩子的影响,独生子和多子女家庭的家庭氛围等理念,给出了如何运用出生顺序的知识来鼓励孩子和引导孩子,让你在遇到孩子战争,家里混乱不堪的时候能冷静下来给出正确的处理方式。比如第七章:有效的运用鼓励,提出鼓励和表扬,鼓励和批评之间的异同点,给出了如何正确的给孩子鼓励,赋予能量,如何花时间训练培养孩子的一些技能,如何利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思考等等。书中每一个章节解决一个问题,既可以整本书阅读,也可以翻阅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父母来说随读随用,实用方便。
上面提到了整本书的结构,除了结构严谨,这本书中金句频现,每句读到,都让我有如获至宝的感觉,重点的词句值得好好理解和吸收。书中第二十二页提出“赢得”孩子和“赢了”孩子的不同。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这两个词语“赢得”孩子仿佛是父母和孩子最后达到了双赢的结果,而“赢了”孩子其实是父母用自己的权利压制住了孩子,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表面看大人成功的让孩子的听了自己的话,但其实孩子听话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久而久之,父母总是想赢了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么变得自暴自弃,毫无主见,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变得胆小怯懦;要么孩子积压情绪,觉得自己没人疼爱,总有一天爆发出来,以牙还牙。所以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战胜孩子,而是引导孩子合作,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价值有力量的。“赢得”孩子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尤为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和父母之间爱在流动,才不至于将他们越推越远。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17
《正面管教》为美国的简·尼尔森所著,她是一位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她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一种和善而坚定方法教育孩子,以消除惩罚,用积极方法管教儿童的已得到自律能力。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实例和老师管教学生的例子,这正是我目前需要的,可以看到教育另一面的魔法镜子,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我经常因为我的孩子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因为他好像没有责任感而深感苦恼,因为他无端的胡闹而心烦。我就在心里嘀咕:这孩子怎么就这么难缠呢?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让我开始反省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孩子之所以缺乏责任感,是因为我替她做了很多从而就剥夺了她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延展到我的班级,一直以来我们都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班级,我的班级就像是我的另一个“孩子”,有我的属性和我性格,所以此书我读了又读,是我为人母,为人师,为人班主任的重要支撑。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错误的观念“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把尊重和理解放在首位。要正确解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她是想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寻求权利,亦或是为了报复,为了自暴自弃。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要践行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最终赢得孩子和我们的合作并让孩子学会关注于解决问题。
在班级常规管理和处理突发性课堂事件中,正面管教也给我了很多好的办法,想来有一次我正在上课,有一男生总是提问一些和课堂无关的问题,并上了两次厕所,在我找他回答问题时,他态度一脸的挑衅!不站起来回答问题,还振振有词说自己膝盖受伤了,疼,他不认为自己来迟到是不对的,更不会认为自己不打报告坐着回答问题的行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要想让他意识到他的错误,必须先让改变以往的做法。我真诚地看着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平静地说,“你能受伤了还能坚持上学,值得表扬,但是,老师希望下次你如果有情况的时候,能提前跟跟老师打个报告。这是应有的礼貌和尊重。”她没想到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吵她,“老师,知道了。”她态度的改变也让我感到很惊喜,我想正是因为老师的态度的变化,给学生的心里感觉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才会导致她态度的转变吧!尊重是前提,师生间有了彼此对相互的尊重,才能谈得上平等的对话。有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也才能让教育从“心”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想如果我能坚持“坚定与和善”并行,在以后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也积极地应有正面管教的方法,一定能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感谢《正面管教》一书的作者,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让我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上迈出了第一步。相信我的坚持与改变,一定能让正面管教在以后教育孩子和管理学生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18
《正面管教》在文中呈现了不同方式的养育案例,我在阅读时会不时反思自己的养育模式和成长模式,学习正面的教养方法。本书倡导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作为家长如何把握教育孩子的尺度。
作者从四个方面归纳了我们要达到正面管教的效果应该怎么做,举例说明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去管教孩子。只有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使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使孩子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书中提到:“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点,认定若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他感觉更糟?”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会严厉地训斥。孩子表面听话了,而实际心里很不服气。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地解决问题,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孩子的感受力强,但表达力弱。需要老师和家长认真解读,而不是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的错误行为,从长远来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新问题。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父母,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父母!那我们就一边学一边养吧!
20xx年,在我们家妹妹出生一岁的时候,我去学习了正面管教家长基础课。当时的初衷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时间分配,以及处理两个孩子之间已经出现并且会愈演愈烈的战争。当时在在完成课程的同时,已经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20xx年,为了使正面管教在家里的践行更有可持续性,也为了更好的成长自己,学习了正面管教家长讲师课,重读《正面管教》这本书。
。全书围绕孩子成长的两个具体环境:家庭环境的和学校环境,罗列了一系列的具体案例,还原孩子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景。让读者在读的过程中,犹如声临其境,感同身受,引起强烈的共鸣。在共鸣的同时给予正面管教的具体应用工具,让每一位父母不仅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有具体的爱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和父母之前的爱通过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链接,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幸福感,有价值感和归属感,能够通过自己影响他人,影响世界的一个人。
这本书每一个章节围绕一个主题,给出围绕这个主题出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读起来轻松明了,条理清晰。比如第三章:“出生顺序的重要性”,围绕家里有两个及以上孩子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出生顺序对于每个孩子的影响,独生子和多子女家庭的家庭氛围等理念,给出了如何运用出生顺序的知识来鼓励孩子和引导孩子,让你在遇到孩子战争,家里混乱不堪的时候能冷静下来给出正确的处理方式。比如第七章:有效的运用鼓励,提出鼓励和表扬,鼓励和批评之间的异同点,给出了如何正确的给孩子鼓励,赋予能量,如何花时间训练培养孩子的一些技能,如何利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思考等等。书中每一个章节解决一个问题,既可以整本书阅读,也可以翻阅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父母来说随读随用,实用方便。
上面提到了整本书的结构,除了结构严谨,这本书中金句频现,每句读到,都让我有如获至宝的感觉,重点的词句值得好好理解和吸收。书中第二十二页提出“赢得”孩子和“赢了”孩子的不同。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这两个词语“赢得”孩子仿佛是父母和孩子最后达到了双赢的结果,而“赢了”孩子其实是父母用自己的权利压制住了孩子,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表面看大人成功的让孩子的听了自己的话,但其实孩子听话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久而久之,父母总是想赢了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么变得自暴自弃,毫无主见,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变得胆小怯懦;要么孩子积压情绪,觉得自己没人疼爱,总有一天爆发出来,以牙还牙。所以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战胜孩子,而是引导孩子合作,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价值有力量的。“赢得”孩子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尤为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和父母之间爱在流动,才不至于将他们越推越远。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19
这个暑假,很有幸拜读了“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是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几个字。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就是,作者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他的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我作为一个青年教师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封面正中的三行红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问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才短短两年的时间,作为老师几乎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肯定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让我产生了深深的疑问,这样的方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对孩子来说是否真的有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随着作者踏上正面管教之旅。
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犯很严重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叛逆、顽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并且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之前当班主任,无意间看到论语中的一句话:“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我让班里孩子将这句话写在黑板上,予以勉励,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正面管教教师指南A—Z》这本书,还有很多理论和例子,启发人在教育上着重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这本书真正的好书,以后在工作中,我会经常拿出来拜读,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20
疫情期间我又读了一遍《正面管教》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对“和善而坚定”这几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态度坚持已同孩子商定的规则。其次是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避免过度控制或骄纵。
一、寻找不良行为的原因
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是因为他们在以错误的方式追求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因此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作为家长不要生气,而需自我检讨。
二、使用正面管教的方法
(一)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2、表达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注意:当孩子犯错时,千万不要啰嗦,不要说“我早就说过……”。这样的话语,对于解决当前的问题无益,只会增加孩子的反感)
(二)多问启发性问题
在孩子犯错时,不直接告诉孩子要怎么做,而是多问启发性问题,如“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你觉得该怎么办呢?”“下次怎么避免呢?”。这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能引发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三)积极的暂停
当发生冲突时,给双方情绪缓冲期。如果孩子还小,家长可以同孩子一起“暂停”,如一起阅读。如果孩子比较大,可以提前和孩子沟通,如果发生冲突时,你会先暂时离开现场,等你们都冷静下来了,再一同商量解决方案。
(四)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孩子做什么。
当孩子反复出现某些不良行为时,不要去唠叨孩子该怎么做,而是告诉孩子你自己会做什么。如孩子总是将脏衣服乱扔时,不要去强制要求孩子把脏衣服放到脏衣篮里面,你只需告诉孩子你只会洗脏衣篮里面的衣服,并和善而坚定地实施。
(五)教孩子从错误中学习
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在犯错后垂头丧气。在犯错后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便是给孩子树立了正面的榜样。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错误,接受自己的错误,同孩子一同寻找解决方案。
(六)定期开家庭会议
每周可以设定固定的`一天开展家庭会议。由家庭成员轮流主持。
家庭会议的内容如下:
1、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感谢,并举出实例。
2、专注于前段时间出现的问题,并达到全员一致意见。如未达到一致意见,该问题推迟至下次家庭会议。
3、讨论家务事分配,鼓励孩子承担家务活。
4、计划家庭活动。
5、分享错误经历,并一同讨论解决方案。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诸多评判、期望、指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21
《正面管教》在文中呈现了不同方式的养育案例,我在阅读时会不时反思自己的养育模式和成长模式,学习正面的教养方法。本书倡导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作为家长如何把握教育孩子的尺度。
作者从四个方面归纳了我们要达到正面管教的效果应该怎么做,举例说明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去管教孩子。只有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使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使孩子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书中提到:“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点,认定若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他感觉更糟?”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会严厉地训斥。孩子表面听话了,而实际心里很不服气。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地解决问题,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孩子的感受力强,但表达力弱。需要老师和家长认真解读,而不是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的错误行为,从长远来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新问题。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父母,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父母!那我们就一边学一边养吧!
20xx年,在我们家妹妹出生一岁的时候,我去学习了正面管教家长基础课。当时的初衷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时间分配,以及处理两个孩子之间已经出现并且会愈演愈烈的战争。当时在在完成课程的同时,已经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20xx年,为了使正面管教在家里的'践行更有可持续性,也为了更好的成长自己,学习了正面管教家长讲师课,重读《正面管教》这本书。
。全书围绕孩子成长的两个具体环境:家庭环境的和学校环境,罗列了一系列的具体案例,还原孩子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景。让读者在读的过程中,犹如声临其境,感同身受,引起强烈的共鸣。在共鸣的同时给予正面管教的具体应用工具,让每一位父母不仅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有具体的爱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和父母之前的爱通过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链接,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幸福感,有价值感和归属感,能够通过自己影响他人,影响世界的一个人。
这本书每一个章节围绕一个主题,给出围绕这个主题出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读起来轻松明了,条理清晰。比如第三章:“出生顺序的重要性”,围绕家里有两个及以上孩子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出生顺序对于每个孩子的影响,独生子和多子女家庭的家庭氛围等理念,给出了如何运用出生顺序的知识来鼓励孩子和引导孩子,让你在遇到孩子战争,家里混乱不堪的时候能冷静下来给出正确的处理方式。比如第七章:有效的运用鼓励,提出鼓励和表扬,鼓励和批评之间的异同点,给出了如何正确的给孩子鼓励,赋予能量,如何花时间训练培养孩子的一些技能,如何利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思考等等。书中每一个章节解决一个问题,既可以整本书阅读,也可以翻阅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父母来说随读随用,实用方便。
上面提到了整本书的结构,除了结构严谨,这本书中金句频现,每句读到,都让我有如获至宝的感觉,重点的词句值得好好理解和吸收。书中第二十二页提出“赢得”孩子和“赢了”孩子的不同。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这两个词语“赢得”孩子仿佛是父母和孩子最后达到了双赢的结果,而“赢了”孩子其实是父母用自己的权利压制住了孩子,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表面看大人成功的让孩子的听了自己的话,但其实孩子听话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久而久之,父母总是想赢了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么变得自暴自弃,毫无主见,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变得胆小怯懦;要么孩子积压情绪,觉得自己没人疼爱,总有一天爆发出来,以牙还牙。所以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战胜孩子,而是引导孩子合作,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价值有力量的。“赢得”孩子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尤为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和父母之间爱在流动,才不至于将他们越推越远。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22
这个暑假,很有幸拜读了“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是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几个字。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就是,作者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他的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我作为一个青年教师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封面正中的三行红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问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才短短两年的时间,作为老师几乎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肯定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让我产生了深深的疑问,这样的方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对孩子来说是否真的有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随着作者踏上正面管教之旅。
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犯很严重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叛逆、顽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并且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之前当班主任,无意间看到论语中的一句话:“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我让班里孩子将这句话写在黑板上,予以勉励,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正面管教教师指南A—Z》这本书,还有很多理论和例子,启发人在教育上着重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这本书真正的好书,以后在工作中,我会经常拿出来拜读,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23
这个假期学校让读一本书——《正面管教》,说实在的,看了这本书的目录,让我感觉这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临近开学了,为了完成任务,强制自己静下心来看这本书,我却发现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书的作者简·尼尔森,是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里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她是七个孩子的母亲,22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还有两个孩子的曾祖母。她曾经担任过十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是众多著名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
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的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正面管教倡导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弃二者之短而采其所长,既有骄纵的和善,亦有惩罚的坚定,而剔除了骄纵的无规矩和惩罚的过分严厉。
整体来说,正面管教就是一种鼓励模式。以往教师在针对犯错误的学生时,往往采取严厉的训斥,孩子表面上服从了,但实际上不服气,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不良的师生关系。而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的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读完这本书,让我对鼓励和赞扬的区别有了深刻的认识:赞扬针对的是做事的人,而鼓励针对的是行为,赞扬是评价式的,鼓励是自我指向的,赞扬长期的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而鼓励能让孩子自信。举个例子,我的孩子从上一年级开始,有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写作业都磨磨蹭蹭的,我采取了各种的方式,比如说按照我要求的时间写完作业的,给予金钱上的奖励,或语言上的表扬,但是效果甚微。以往我认为坐在孩子旁边看孩子写作业,陪伴孩子,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实际上,坐在孩子身边,陪伴孩子写作业,是在精神上给予孩子的一种鼓励和支持。就比如练电子琴,在最初刚开始的时候,我都一般坐在她旁边,鼓励她,帮助她想办法一起解决问题,克服困难。随着孩子弹琴技能的增长,现在她有信心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我就放手让她自己练习。鼓励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老师要动脑筋、想办法采取不同的鼓励方式,来增强孩子的自信。
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我还有一个感受,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现在的孩子,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被家长包办代替的太多了,大人们事无巨细的.替孩子们打算,抹煞了孩子办事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的提高的机会,也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对社会、对事情的热情。就比如说,这个假期我的孩子参加了一个军事拓展夏令营,她从来没有离开过我,我很担心她能不能适应这个夏令营生活,但孩子快乐自信、顽强的笑容告诉我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通过这件事,我深刻的认同了这本书里告诉我们的,寻找机会帮助孩子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学会放弃对孩子的控制,转而以一种合作的方式与孩子们共同努力,正面管教才会有效,或者说老师家长的管教才会有效。
这本书还告诉了我们一些沟通的技巧,其中有几个我非常的赞同,比如说探询,要用好奇心增进情感连接并改善沟通。和孩子一起探询问题,既增加了孩子的好奇心,在共同解决问题中增进了与孩子的情感,这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还有一点就是尊重,当你尊重孩子时,你会认可孩子的一些不同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并鼓励成长和有效沟通。在尊重这点上,我还需要改善,有的时候在与孩子或者学生沟通时语气过于强硬。
我相信,读了这本书,我会通过自己的改变,来改变孩子,改变他人。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24
假期读了《正面管教教师指南(A—Z)》一书,这本书主要分为了第一部分基础和第二部分的解决方案。靠前部分,介绍的是正面管教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鼓励、错误目的、奖励和惩罚、和善而坚定、社会责任感、分派班级事务、积极的暂停、特别时光、班会等。第二部分,是教室里常见的各种行为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如果在面临问题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阅读,立即解决这些难题。每个行为问题及其解决,基本都包括5个部分:
1、讨论。就一个具体行为问题出现的情形及原因进行讨论。
2、建议。依据正面管教的理论和原则,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3、提前计划,预防未来的问题。着眼于如何预防问题的发生。
4、用班会解决问题。用班会解决相应问题的'真实故事。
5、激发灵感的故事。用正面管教工具解决相关问题的真实故事。
总结起来就是从发现问题开始讨论到解决再到总结的一个过程,其实刚开始看到书名里的“管教”两个字,明明是个中性词,但我看着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奇怪感觉,似乎平时生活中很少直白的用到这个词的原因么,就是平时会说尽量去引导,去沟通,但管教来说被管理者好像从心理上会有一种抵触情绪的样子。看了本书后的感觉则是,这也许就是“正面管教”与“不正面管教”地区别吧,就是在行动上语言上的一些小小的差别可能就会造成很大差异的结果。其实对于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或者对学生进行一些要求或者建议时,不,抛开学生,就算是成年人有时候对于他人的一些建议,如果方法方式等原因不恰当也会本能的拒绝,比如说也就是说有人下棋一时不知道怎么决定,边上有另一个人非要说这么下就输了,有很多人他不会听,然后可能想明白了要输也不会改变主意,事实上人有时候就是这么不理智,更何况面对一群青春期的学生。所以面对问题一定要正面的去管教。
一、感受比较深的就是鼓励与自尊
看了书我觉得可以更多的关注是在进步这一点上,并在这一点上让学生有归属感,让他们维持自己的自尊,而不是一种需要他人认可来维系的自尊。这样他们才有动力,也有出于自己做出的选择。
二、沟通与尊重,坚定而和善
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学生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三、关注解决方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学会且也要教孩子把错误看成一个学习机会,下次遇到是不是能够改正,学到了什么,从而铭记。
总之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读得浅显,书中很多教育方法理解也十分不足,有错误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25
最近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
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篇26
“什么是正面教育“?这是书中曾提到的一个思考题,这本书虽说还未读完,但是对于这个思考题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这本书大体就两个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即:“什么是正面教育“和”怎样进行正面教育“。作为一个八零后,其实在我上学阶段接受的是非常”中国式教育“,传统教育观下的我从未体验过新型的'教育理念。我在学生时代,印象最深刻的无非就是每次考试都想第一名,因为我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和家长高兴,其实说白了,不是为了我自己。为的是不想看到父母和老师脸上失望的表情从而做事小心翼翼。我想大部分90或是80年代的孩子都有相同感受。作为书中提到,正面教育不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去惩罚他们,而是要让孩子将每次错误都当成一次成长,在错误中学会经验。
但是正面教育并不是对于孩子的错误视而不见,而是通过这种方式使孩子不是因为害怕惩罚去改过自新,而是因为自身反思检讨去纠错改正。这不禁让我想到近代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自然后果律“,即:当儿童犯了错误或是过失时,不必直接制止或者惩罚他们,而是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后果。本书中提到的正面教育和卢梭的自然后果律虽不是完全一样,但是他们都是没有直接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去制止和惩罚。而是用另外一种方法引导。
所以,我认为,我们不管时作为家长还是教师,要将孩子堪称一个个体,将判断权和选择权交还给孩子,我们只需要稍加引导,他们就会有自己的想法,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