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2024/04/25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精选22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1

读完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掩卷沉思,感触颇深。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书中论述的七个习惯不仅仅对于高效能人士有价值,也是人生自我修炼的信条,是非常精辟和正确的人生道理。它表达的是一种新的思想水平,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作者把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做什么”以及“为何做”;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说如果想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要通过不断地阅读和观察总结来学习更多的规律和方法论,同时也要注意多实践,来获得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打破思维定式,积极向上,让自己有意愿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

通过阅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才发现,事业成功只是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和谐发展才是正真的成功。

“习惯”这两个字,看似简单,却内涵深刻,回头仔细想想,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习惯从本质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内涵和素质,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今日的你是过去习惯的结果;今日的习惯,将是你明日的命运。改变所有让你不快乐、不成功的习惯模式,你的命运将改变,习惯领域越大,生命将越自由,充满活力,成就也会越大。《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思想和眼界上了一个新台阶。

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就已开始培养习惯,比如小时候我们会哭着依赖别人,长大以后,我们必须养成更加适应当前环境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会让我们终生受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从正面反面两个方向来展示证明每个习惯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亲身感悟阐述了自己对每个习惯的认识。

我们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但要做得卓越,不能只是单以行动,而是靠良好的习惯,要提升自我,树立克服“惯性”的意识,并且“由内而外的全面改造自己”。习惯左右我们的成败,成功其实是习惯的使然。

习惯一:积极主动

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扬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怼别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觉,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

习惯二:以终为始

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确地写出,以此作为决策指导。因此,“以终为始”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这将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

习惯三: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顺位。【要事】是目标事情,是符合宣言中“以原则为重心”的目标,这样的事才应该被称为【要事】,如果弄不懂什么叫【要事】,就难以把时间管理好,【要事】也做不好。

习惯四:双赢思维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不足的敌对式竞争。【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信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双赢思维】我认为把人引向了更高的层次,也是做人的境界,似乎更高于佛家学说,既现实又大爱,这一点很难做到,又很容易做到。

习惯五:知彼解己

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但却常常疏于倾听。众所周知,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习惯六: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歧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

习惯七:不断更新

【不断更新】谈到的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面向(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心灵)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它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组织而言,七个习惯提供了愿景,更新及不断的改善,使组织不至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径。对家庭而言,七习惯透过固定的.个人及家庭活动,使家庭效能升级,就像建立传统,使家庭日新月异,即是一例。

读书使人进步,这本书让我们学习了很多东西。今天的我们是由无数个过去所组成的,我们重复旧有的习惯,只能得到旧有的结果,我们想要有所突破,就要修正即定的轨迹。就像萨达特在自传中写道:“如果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思想构造,就永远无法改变现实,也永远不可能取得进步”。所以我们先改变我们的思想,然后让思想来决定行动,让行动来决定习惯,让习惯塑造性格。一个人有优秀的习惯,想不成功都难!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个人而言,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如果我们能有“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己”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我们一定会走向成功的彼岸。

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习前人和他人的经验,是为了养成适合自己的习惯,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为自己所用。阅读的本质不是我们“看过了”,而是努力的把从书中学来的东西进行尝试,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工具。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培养这七个习惯,循序渐进地获得不断的进步,逐渐使自己成长为一位真正高效能的职场精英。

1、看完整本书,有几个词让自己感受最深

原则:其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原则是普遍、永恒、不证自明的,亲历了人类历史的每一个持久繁荣的社会,是自然法则。

由内而外:内指内在、内心,原则的运用离不开心的修炼、心的觉察、品德的修炼,挖掘内在的力量;和内的在力量相比,身外之物显得微不足道。

平衡:对我们来说某一方面是最强的、最厉害的、最完美的就是对我们是最好的,关键在于生活的几个主要方面能否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平衡,身心健康和金钱的平衡,现在和未来的平衡……

思维定式:思维定式人们指对事的看法,即人们的观念。但我们的观念常常是习惯的观念,有时我们花点时间去想想我们一件事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观念去处理时,会发现我们自己都觉得自己的观念是错误的。我们需要根据环境“更新”自己的观念,甚至是“挑剔”自己的观念——自省。

2、我认为原则的运用离不开过程

拿积极主动的运用过程来说:积极主动是为自己负责,看到这句话你脑袋里可能还有不少疑云:“啥叫积极主动?如何积极主动?”有人这么解释,我挺认可:“积极主动就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去选择如何做事情,同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的主观意愿很敏锐和确定。比如:“有人就说了,我哪有这个本事,做自己喜欢的事,领导不给我这个机会……”,好似都是别人的原因让你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忽略了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或者自己想办法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从自己出发,主动创造。

即使你认可这句话了,到你能做到也还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允许自己有一个过程,随着自己的感觉走,不求一步到位,这个过程比做到本身更重要和更有意义,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其它习惯也都是这样,离不开内心的修炼、觉察,品德的修炼,人生信念的建立,原离不开过程,过程比做到本身更重要和更有意义,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3、其它想做的事

A、第二个习惯的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a、想写一份我自己的使命宣言,以及生活中我的角色和目标;

b、我想与家人共同建立一份使命宣言。

B、第四个习惯的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读书使人进步,这本书让我学到很多东西。仅有事业成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它层面的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的成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做任何事情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把要事时刻作为第一位,避免被偏见、情绪所左右。

另外要有双赢的思想,做到诚信,成熟和自信。在工作中要注意与人的交流合作,如遇到两人意见不同时,要多与人沟通,在分歧中寻求收获。因此,我们在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时,重要的是一天一点实践,一天一点努力,才能提升自己成功的高度。最怕看书时一阵激情,结果转眼就又恢复了原来的自己。在不断实践“七个习惯”的过程中,完善自我。

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种原则,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2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一个优秀的人除了努力,必是常常自我审视的,必是凡事会思索高效方法的。而盲目依靠本能行事的人,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令人无奈的是,人们往往身陷囫囵而不自知。故而每日睡前的自省,我认为非常必要:我今天做了什么重要工作?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这项工作变得更简捷高效?今天其他同事的工作有没有值得我学习和反思的地方?前人常讲谋而后动、三思而后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学会自省是提高自身效率的必要前提。

工作是一座围城,在里面的人想出去,对外面和陌生的环境充满幻想;在外面的人想进来,总想逃避现实寻找世外桃源。有句歌词讲得好: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切身处地的想,我们何不是如此?一线员工苦气连天,既要面对客户小心翼翼,又要背负任务指标,更要应付二线部门的各种指示,几乎人人想去二线工作。而二线员工羡慕一线员工工资奖金多、受到褒奖多、受到重视多、能干出成绩。

根源在哪?是人们常常把自己想象成“受害者”而不是“参与者”。在其位,谋其政,话虽简单,道理却深。我们都在为中行这个大集体服务、奉献,在当前既复杂又透明的工作环境下,没有一个岗位可供我们投机取巧,不付出超出他人的努力而凭白获得荣誉、晋升。单位不同于家庭,我们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劳而获的时代早已远去,想得到就要付出,想安逸就不要不知足,一味抱怨索求,只会让自己永远活在自己的幻想中,碌碌一生。

别人骂你一句,你回骂他一句,这叫吵架。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回一句赞美,这叫社交。人总是不能免俗的。我们面对客户也好,面对同事也罢,想要达到高效的目的,热情洋溢的赞美要优于平静的陈述更要优于冷漠的指示。我总是思考几个问题:在我们的工作中,为什么有的理财经理掌握着上亿元甚至上十亿元的客户而有的人只有寥寥几十万?为什么有的客户经理掌握着项目,而有的客户经理只能机械的做件、录机、放款?为什么有的领导能够不必亲力亲为却网点成绩、部门工作优秀突出,而有的领导则终日疲惫奔波而达不到既定目的?我认为,沟通就是核心所在。

我们每天面对的人形形色色,说话之前要先过脑,要重视说话之道。说话之前要站在“他人”的立场,试图了解对方想要什么,从而简单制定沟通策略。有的人喜欢赞美,有的人喜欢直白,有的人需要恩威并施,有的人需要点拨解惑。“话多则失效”,如果说不到点子上,不如不说。只有找到对方的“痛点”,以短路径解决,方是高效之道。所以,我认为有效的沟通,智慧的说话之道,是成为高效能人士的捷径。

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人无完人,岂能没有情绪?但能控制自身情绪的人,才是臻至达境。孔子认为“克己”是修身而平天下的必要素质,是人和人之间互相尊重的前提。在当代社会同样适用。面对荣辱,不忘初心,廉洁自律是克己;在工作中,今日事今日毕,克服拖沓懒惰,得过且过的情绪,是克己;在营销中,放下身段,诚恳真诚,笑脸相迎是克己;面对同事,说话委婉,尊重理解,不非议他人是克己;面对单位困难的经营环境,积极努力,互相鼓励,患难与共是克己;回到家中,不将工作中的情绪带给家人,不抱怨不牢骚,也是一种克己。

简而言之,自省修身,克己努力,不忘初心,传播正能量,是成为高效能人士的通达之路。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3

近日,利用空暇时间,大致阅读了一本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书,俯卷仰思,感触颇深。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一本好书对于读书之人是有很大帮助的。好书使读者产生极大兴趣,也给读书之人带来无尽的益处,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本书采用了大量的通俗易懂的生活、工作中的实例和生动形象的图表,向世人介绍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高效能生活的基本原则,并告诫人们:只有学会并遵循这些原则,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人格中去,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和恒久的幸福。

现代社会对人材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当代大学生已经可以深刻体会到现在的本科已经不再吃香,我们以往的地位已经被研究生、博士生所取代。

因此,要想立足社会,想当人材,就要顺应时代变化而变化,能够在人才的浪潮中经得住风吹浪打,站住站稳。不仅如此,还要有不断学习的觉悟,走在思想的前端。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补充新信息,才能第一时间得到社会发展的最新资料。不至于成为社会的弃儿。读完此书,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心中有了目标,行动有了指南。

要想取得个人领域的成功,必须养成前三种习惯,遵循相应的原则。为什么说前三个习惯,是因为这七个习惯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低到高、从依赖期到独立期到互赖期、循序渐进的。习惯一是积极主动,相应的原则是个人愿景的原则。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

积极主动是人类的天性,即使我们的生活受到外界条件的制约,那也是因为我们有意或无意选择了被外界条件控制。而这种选择被称为消极被动。这种人很容易受自然天气所影响。比如风和日丽的时候就兴高采烈;阴云密布的时候就无精打采。而我们要争取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人,无论天气好坏,自己心中自有一片天地,只有自己的价值观才是关键因素,始终认定工作品质是首位,即使天气再坏,也不会影响到敬业精神。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习前人和他人的经验,是为了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只有把从书中学来的东西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达到读书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通过培养这七个习惯,循序渐进地获得不断的进步,逐渐成长为一位真正高效能的人。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4

我也曾徘徊在探寻自我真理的路上,我也曾深深渴求有一种方式可以教会我勇敢而正确的处理我所面对的每一个困惑,我以为,这个世界,这个生活,都是以我为中心在转,从不曾去顾及围绕在我周围的人们的心灵——走进心灵。

我以为,这是成长的一个必经阶段,上苍早已安排好等待我们去追求的路程,微笑或者挣扎都是最美而又最悲的陪衬。无奈总有完结不了的纠结,一直以为只有自己在小心翼翼的走每一步路,渴望与人为善,渴望生活安定。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小小的梦想,我依靠过无数激情澎湃足够励志的书,然而,当短暂的辉煌消逝,留给我的依旧是深深自责,其实,我什么都没有真正拥有过。

突然想起了曾经对舍友许下的承诺,在她们面前深深忏悔自己所犯下的错,不够大度,有猜疑心……这是由一个动机所驱使的,那年听完老师讲的佛学文化,我竟让自己深深陷进去,而且立志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那段日子,是大学里最困惑的日子,人际关系并没我设想的完美,逢着下雨天就总会莫名的心情不好,花了好长时间去寻找矛盾的根源。然而,自我的忏悔并没有带来多大的效果,一切还如当初。

3年过去了,我再也不相信所谓的励志书了,名言警句只是昙花一现,没有行动,谈何改变?

值得人庆幸的是,事情总归是有解决方式的,当《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第一次出现在我耳边,我便坚定的感觉到我会在这一刻改变。看过书后的日子并没有太长,实践了不多日,但是我可以体会到,我已经开始沿着正确的方向去找寻我所企盼的答案。

谁也不能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这是本书开篇我所看到的一句话,那一刻,世界足够清晰,原来,是这个意思。我总是抛弃自己,费劲的去开辟一条通往他人心里的路,殊不知,那是一道永远都走不通的路,因为我自己的心已经严重堵塞。我小心翼翼的去反省自己,我要的究竟是一个人的幸福还是整个世界的狂欢。当我学完七个7个习惯之后,便去真正的狠下新来去实践这能带给我感受的力量,它改变了那么多人,也一定可以为我开启希望之门。

下面,我将分别谈谈我在处理具体问题时用的方法。

我和XX是相跟了3年的舍友,此刻,我尚未有足够的底气来用“好朋友”来形容我们的关系,这些年来,我收获的太多,付出的几乎为0。我们都是性格比较爽朗的人,做事风风火火成了我们共同的特征,但我们总不能踏踏实实的埋在彼此心里。喜欢争分夺秒的我将每一分钟都看的太宝贵,在我眼里她几乎可以用“懒散”来形容,以至于考试之前总是愁眉不展的狼狈复习。我以我的想法规划着她的生活,然而她竟有足够大的耐力去忍受我,直到她再也控制不住的时候,一场战争在所难免。我现在还记得一句话“XX,有一天我若真死了,那都是被你气死的。”我意识到了自己给她带来的创伤,于是我开始小心翼翼的躲避,让自己与她隔绝,不再说话。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热战会演变为冷战。我以一个消极避世的心态去掩护自己。现在,我开始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我以她的身份来思考她的世界。爱一个人就要爱她所爱的东西,真诚是赢得幸福的必须。当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给这份友谊带来的苦难之后,我便积极践行我的原则。我学会了倾听,了解她的真正所需,我改变了以往命令式和经验式的说教,第一次心平气和的注视着在我身边着她。从来都不知道她这样可爱,这样无私。原来,她也只是一个需要我保护的小孩子,她开始有勇气对我撒娇,因为我不再觉得那是一种幼稚。我开始正确的反应她的正面形象,让她体会我能给她带去的价值。于是,她乐了,我也笑了。

报编课上,因为和同学共用一台电脑而没有跟上老师的节奏,彼此开始互相埋怨。表面的战火已经弥漫,我气的她拿着书包只想躲我远点。当初几秒我也不服输,为什么等着我去认错?7个习惯又出现在脑海里,我想试试它是否奏效。我阐述了一切,并且大胆对她说,刚才这一切是我不好,我不该强霸着电脑不让她操作。我对她说我希望她原谅我。事情好简单,她的脸上一下子显出了微笑,我开始有机会了。只见她开始耐心的教我,只听我也赞美她的大度。下课后,我们彼此再见,那一天,我莫名的感到浑身一阵力量,原来幸福好简单。那一天,阳光温暖了我的整个世界。

以终为始的原则是我一直在实践着的,而且现在我也得到了它给我带来的好处。日记本里记载的都是我对自己许下的承诺,而每天的表现也是我给自己的兑现。听到同学们又开始赞美我的生活方式,我给予了自己更大的肯定。一天的`学习有了计划,就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于是拼命的去充实它;满身的横肉看着是如此的碍眼,于是写个宣言励志去减肥,我要瘦成一道闪电;我告诉自己要心平气和,要足够淡定,我把计划写在手上,写在墙上,然后,我真的做到了。我开心我的性格,我知足我的当下,我更爱我的生活。

人并不是在独处中才会感到孤独,而是在许多人当中感到自己的无足轻重,或是受到周围人的奚落,才更觉孤独,所以,大部分的时间,我都用来战斗。但双赢思维彻底颠覆了我的思维,原来,世界真的足够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也绝不意味我的失去。我抛弃了你死我活的心态,不再让自己那么极端而又拼命的挣扎在刀山血海中,不再把人只简单的描述为竞争对手,不再设想只属于一个人的喜悦。我学着去分享,想让别人怎么对我,就怎么去对别人。开始的路很难,毕竟曾经的我是自私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希望我的坚持不懈的改变足够给身边的人们带来与众不同,让时间鉴定。

现在,运动,学习,已经成了我每日的必需,我懂得自己该去做什么。我相信,我是一个连接着过去和未来的转型者,我自身的变化可以影响到许多人。我会面临很多困难,但决不放弃。预测到的阻力不会让我停下,我要有耐心。自我的成长是神圣的,同时也是脆弱的,这是一项人生中最大规模的投资,我可以等待。

人到哪儿都有生存的障碍,人在哪里都有苦有乐。人总要面临取舍。我已不是小青年,我已懂得该抛弃什么,该真爱什么。一个人不一定适应每种土质,但总有一种土壤最适宜于自己生长。我希望的不多,我只期盼所有的梦想都会实现。这一个奢侈而豪华的梦,告诉我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在生活的道路上,做一个能唤起每个同志,对生活柔情与热爱的人。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5

通过参加这次培训,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

第一,明白任何一个人都会做事,但是很多人做事却总是不得要领,不分主次一通乱做,结果是什么事情都没做好,适得其反。美国玫琳凯公司创始人玫琳凯。艾施说过:“急事争办、重事重办、普通事按常规办;程序化的事务弄个规距、流程来办;没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应付敷衍;没有头绪的事情先易后难;办一件、销一件、不拖拉、不忙乱。”

纵观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就存在有时处理事务时没有分清主次,思路不是很清晰,显得有时很茫然,工作效率就佷慢,取得的效果就不是很理想。通过参加这次培训,知道要做好事情就得有预见的计划和安排,才能充分保护好时间和精力。任何工作任务,一旦开始执行,速度是第一位的,完美程度是第二位的。只有争取到时间,才能有效的控制好结果。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办事不拖拉,工作有速度。

第二,明白“学”与“习”的结合,方能成就未来,谈到学习,我不由的想到了先辈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呼”、“业精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古训。少时的我并不真正明白其中的深奥哲理,现在回过头想想这就是至理名言。“学”的过程就是照搬别人的经验,而“习”则是提取有益自己的补丁来为自我遮风挡寒。

学习的过程就是从感性到理性升华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只有上升到了理性,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些理性的积累就是自己的财富,有了这些平时积累的一砖一瓦,才有日后的高楼大厦。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财富。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每个人都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时时处处不忘学习,把工作当成最好的学习,做到学中干、干中学、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工作学习两不误、相促进、双丰收的目标。

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说,我们想做好自己的工作,仅有积极的态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拥有干工作的真实本领。

我们只有通过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掌握干好工作的本领,成为一名高效能的员工。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6

“习惯”这两个字,看似简单,却内涵深刻,回头仔细想想,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习惯从本质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内涵和素质,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今日的你是过去习惯的结果;今日的习惯,将是你明日的命运。改变所有让你不快乐、不成功的习惯模式,你的命运将改变,习惯领域越大,生命将越自由,充满活力,成就也会越大。《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思想和眼界上了一个新台阶。

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就已开始培养习惯,比如小时候我们会哭着依赖别人,长大以后,我们必须养成更加适应当前环境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会让我们终生受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从正面反面两个方向来展示证明每个习惯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亲身感悟阐述了自己对每个习惯的认识。

通过阅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才发现,事业成功只是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和谐发展才是正真的成功。我们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但要做得卓越,不能只是单以行动,而是靠良好的习惯,要提升自我,树立克服“惯性”的意识,并且“由内而外的全面改造自己”。习惯左右我们的成败,成功其实是习惯的使然。

读书使人进步,这本书让我们学习了很多东西。今天的我们是由无数个过去所组成的,我们重复旧有的习惯,只能得到旧有的结果,我们想要有所突破,就要修正即定的轨迹。

就像萨达特在自传中写道:“如果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思想构造,就永远无法改变现实,也永远不可能取得进步”。所以我们先改变我们的思想,然后让思想来决定行动,让行动来决定习惯,让习惯塑造性格。一个人有优秀的习惯,想不成功都难!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个人而言,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如果我们能有“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己”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我们一定会走向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7

通过参加这次培训,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

第一,明白任何一个人都会做事,但是很多人做事却总是不得要领,不分主次一通乱做,结果是什么事情都没做好,适得其反。美国玫琳凯公司创始人玫琳凯。艾施说过:“急事争办、重事重办、普通事按常规办;程序化的事务弄个规距、流程来办;没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应付敷衍;没有头绪的事情先易后难;办一件、销一件、不拖拉、不忙乱。”

纵观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就存在有时处理事务时没有分清主次,思路不是很清晰,显得有时很茫然,工作效率就佷慢,取得的效果就不是很理想。通过参加这次培训,知道要做好事情就得有预见的计划和安排,才能充分保护好时间和精力。任何工作任务,一旦开始执行,速度是第一位的,完美程度是第二位的。只有争取到时间,才能有效的控制好结果。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办事不拖拉,工作有速度。

第二,明白“学”与“习”的结合,方能成就未来,谈到学习,我不由的想到了先辈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呼”、“业精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古训。少时的我并不真正明白其中的深奥哲理,现在回过头想想这就是至理名言。“学”的过程就是照搬别人的经验,而“习”则是提取有益自己的补丁来为自我遮风挡寒。

学习的过程就是从感性到理性升华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只有上升到了理性,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些理性的积累就是自己的财富,有了这些平时积累的一砖一瓦,才有日后的高楼大厦。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财富。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每个人都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时时处处不忘学习,把工作当成最好的学习,做到学中干、干中学、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工作学习两不误、相促进、双丰收的目标。

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说,我们想做好自己的工作,仅有积极的态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拥有干工作的真实本领。

我们只有通过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掌握干好工作的本领,成为一名高效能的员工。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8

每年的三月,正是万物复苏、各项工作拉开序幕踏步迈进的时节,我读了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是一本耐人体悟的书,书中不仅强调了品行修养的重要性,也指导了我们为人处事的技巧。人的品德的形成,离不开习惯和环境的影响,正所谓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习惯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品行,展示着个体的本性,甚至影响着我们做一件事的结果。

关于“习惯”定义,书中提到习惯是知识、技巧与意愿的混合体。那么习惯是怎样慢慢形成的呢?人在孩童时期大部分依赖他人,经由父母、师长的引导与养育而成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日渐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生理、心理、情感与经济能力等方面都不断成长,直至有一天形成了自己专属的行为体系。

诚然,我们从出生就已开始了不断学习、形成习惯,良好的习惯让我们受益终生,书中讲到习惯成熟期的三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生动地展示了一个人从依赖到独立再到被依赖与依赖之间的发展过程。

书中用了一些详细生动的事例故事来衬托作者的观点,它包括的不仅是为人道理和人生哲学,还延伸到了家庭生活、子女教育、日常行为、与人沟通等方面的话题。

不难发现,这七个习惯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已”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它们相辅相成,不管是公司领导还是普通职工、也无论角色和身份,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影响一个人的发展轨迹、改变一个人的前途和方向。

这本书在强调品行修养的同时,还系统地介绍了为人处事的技巧,其中“积极主动”、“要事第一”的习惯很让我触动,也值得我去深思。

积极主动,告诉我对待生活、工作都要勤恳主动,勇于面对,高效能人士为自己行为以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他们效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的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通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己的影响范围。反映到工作中,它让我明白:要用行动代替多余的推诿和苍白的“口号”,不要说“我不会做”,而要告诉自己“我愿意学”;反映到生活中,它让我明白:生活的苦难和打击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属,不幸的事情甚至每个人都遭遇过,那些在磨练中依旧感到生活幸福的人,才是真正积极拥抱明天、主动迎接未来的胜利者。

有时,问题的反面就是契机,学会成功地与人合作的习惯。要事第一就是自我管理的原则,这个习惯是一个让人受益匪浅的习惯,有效管理就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我们的重点放在第一位,以免被偏见、情绪或冲动所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日益进步的节奏,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提升,依靠经验办事的时代已经不再,满足现状、坐吃山空是万万不可取的。所以,当我们有了目标之后,就要开始逐步推进,把身体、精神、智力和社会情感都保持在健康、积极的状态,与时俱进的去学习新知识,坚持把新知识理论付诸实践去检验,从而一步步迈向计划和目标的达成。

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进步,从这本书中,我学到很多东西,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是前提;做任何事情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前提;为了高效的实现目标,把要事时刻放在第一位是前提,也要避免被偏见和情绪左右。

虽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为人处世要有双赢的态度,从自身做到诚信、稳重和自信,与他人注重沟通与合作,完善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他人,在共鸣中找到知音,在分歧中寻求收获。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9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可能有些人觉得就是一大堆废话,有些人觉得对自己很有用,值得反复的看。看这本书,我觉得要结合自己所处的社会、工作、人群、环境中去看待书中的一些故事,以及作者想表达的一些思维方式。至少我觉得书中的一些大道理再加上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想结合,还是有点帮助的。至少比一般的鸡汤文好一点吧。我在看的时候,是边看边写的,把某些好的地方用自己的思维语言结合起来,虽然看起来有点凌乱,但不失为一种方法吧。

这本书中所说的每个原则不仅适用于个体,也适用于团体。作者在文中写道的爱默生曾说:“大声喧哗反而难以入耳”内在本质比外在言行更具说服力,有人能获得完全的信赖,因为我们了解他的本性。所以不论他是否辩才无碍,或是否长于人际关系,我们依然信任有加,而且与他们合作无间。文学家乔登曾说:人性可善可恶,冥冥中影响着我们的一生,而且总是如实反映出真正的自我,那是伪装不来的。

书中的一个卡片测验“老妇与妙龄女子”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有色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观念很重要,看待事物的本质,转移自身观念。故事“浓雾中的灯塔”,是改变让对方改变航道还是你自己改变航道呢?灯塔是准则,船长是你自己。

知识(做什么、为何做)、技巧(如何做)、欲望(想做)——习惯。

人们口中所说的习惯,其实要养成好的习惯,就如书中所说的这三点。

1、依赖—独立—互赖

2、个人价值太过强调,沟通、团队更为重要

伊索寓言——鹅生金蛋,一般人往往用金蛋的角度来衡量效率,“金蛋”是一个酒店希望获得的结果,但是“鹅”一个酒店用以达到效果的东西,就是员工,往往忽视。只重视“金蛋”而忽视“鹅”的结果就是“鹅”会流失掉,金蛋也就没有。所以以这个书中所提到的故事,“金蛋”与“鹅”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平衡,是一个酒店人力资源(员工)这一块最终的结果。

3、确立人生的目标

看到这个小节的标题我感觉很好笑,一本书就能让我或者别人确立人生的“终极”目标了吗?继续看看吧。

管理是有效的把事情做好,领导是确定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一个是行动,一个是行动的方向。当我自己找到行动的方向的时候,也许就确定了人生的“终极”目标了吧……

生活重心:配偶、家庭、金钱、工作、名利、享乐、敌人或朋友、宗教、自我。生活重心摇摆不定。

以原则为重心,是以上所有生活重心的结合,书中所提到的音乐会与加班,注重原则的人会以一个客观冷静的态度,不受到情绪与外在环境的干扰,用某种“深思熟虑”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不过我想说的是,不外乎就是两种结果,要么加班,要么去音乐会。可能是书中所说的是你自己的选择,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结果深思熟虑的,是根据原则所做的最好的决定。感觉就是在自我安慰。只是找到了一个好的方法而已。当自己某天遇到了“加班”与“音乐会”的时候,可以试一试所谓的“原则”能带来多大的影响力。、

要合作,一面却以旅游为诱惑,实际上是鼓励彼此竞争。许多企业都有这个问题所在。酒店中,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本位主义(损人利己)往往存在,一个酒店的发展是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而不是各管各的。比如在会议室开会的客人待会要上台演讲,但是衣服有褶皱,需要熨斗熨平,去借熨斗,客房部不让借,让客人自己来借,餐饮部的不能借。最终的结果就只有客人的投诉以及对这家酒店的差评了。所以利人利己的人际关很重要。

个人与团队之间要达到一个平衡点,书中所说的一家公司的年度表扬大会,只有40人受到了“业绩最高”等奖项,但是参会的700人,表面上都在鼓掌,内心冷暖自知。很可能产生损人利己的竞争关系。说的严重点就是直到这家公司分崩离析。如果增设团队奖,树立利人利己的观念,在表扬大会上,达成目标的团队共同获奖,那会是另一种结果,公司只会越来越好。所以个人固为重要,但是团队的力量更重要。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10

高效的好处毋庸置疑,应该非常好理解,就是当开始高效的时候,我们可以干很多事,因为我们能干很多事,不断对自己形成正向的内心正向激励和反馈,所以会带来我们内心不断的自信成长,并从而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进行掌控,做到井井有条!

不高效的表现有很多,不一一阐述。不高效的结果也有很多,但是很大可能性,是对自己的表现总是很气馁,没有自信!从而自己的生活、工作失控,总是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

那我自己是对七个习惯是如何理解,并且如何践行的?

1、积极的心态:

不要把自己沉溺于负面的情绪中。

这个世界很复杂,我们个体能掌控的东西不多,如果我们看人看事,总是用负面的角度去理解,则会发现我们基本掌握不了任何事。

比如,当他人质疑我们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如果第一反应是“我曹,这人怎么这样”,那么我们就会去想这个人是不是处于坏的目的,我们则会想着怎么去反驳他,从而沦陷于无休止的争辩中,并从而让自己的心情变差。

但如果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他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我是不是哪里没有想到?”,则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去想解决方案,则我们就会再一次得到提升。

那如何管理情绪,让自己做到积极主动?

方法有很多,概念有很多,但我还是最简单的归纳:

常观己短,常见人长,向内归因,向外发展!

2、归类的方法:

也就是图中的要事第一,当有多项事情并行时,紧急与重要划分四象限。判断紧急和重要的方法就是以终为始作指导。

什么叫以终为始?

举个例子,你要修个花园的时候,是不是首先在脑子里有了花园的样子了,然后按照你脑中花园的样子来建造?

以终为始有什么好处?

举个例子,笔者2018年经遇人生很大的困顿,通过很长的沉寂思考,终于想清楚这辈子要干啥,从而反推50岁要干啥,那50岁要干啥,则40岁要达成什么成绩,40岁要达成那个成绩,则现在30岁的时候我还欠缺什么能力和经验,从而指导自己主动进行了职业选择,并从而目前来看摆脱了人生困局,并有了清晰的目标,一步一步朝着既定方向前进,并能提前想到前面有哪些困难需要挑战。

所以,养成以终为始的意识和习惯,能让我们学会提前思考未来,全局思考所有可能问题,并从而对现在的事情拆解、分析,弄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紧急的

当你知道什么是重要且紧急的,则会做对事情;我们做不对或者做不好事情,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目标导致我们做事情很盲目。

3、习惯的养成:

中国有两句古话:磨刀不误砍柴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我们都知道计划和总结的,重要性,但是很少有人能做到在没有外界约束的情况下,自己能坚持做次日计划,以及每天对自己做自省总结。

当自己养成无需外界约束,都能每日做次日计划和当日总结的习惯后,会发现自己的思考经常会迸发出火花,可能当时没有用,但是在你预期不到的时候,你的思考总结就会对自己的生活、工作产生了帮助。

4、工具的运营:

如上,我们会经常迸发出一些想法和思考,但是有时候我们的想法不是在我们准备好的情况下发生的,有可能你在跑步,在吃饭,在逛街等等任何时候,你无意中的走神,都会迸发出火花,在以前,可能这些宝贵的思考点子就一闪而过了。但是,当学会了运用好科技工具,就会积累大量的思考。

能对我们随时随地记录的工具有以下:

微信文件传输助手、印象笔记、笔记小本子、手机自带日常提醒。

5、高效的最大敌人:

那我们是不是每次都能想得清楚重要和紧急呢?

答案是:不可能。

如图,这是我12号当天写的我这两天要完成的工作,但是实际上,这些工作很多都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层级递进关系,所以我们就会迷茫,我到底要干哪件事?

一旦我们开始迷茫要着手干哪件事的时候,高效的最大敌人就出现了———拖延症!

那对抗拖延症的最好方式是什么呢?四个字:先干起来!

当上面的14件事,我随便选哪一件事开始干起来后,就会发现恢复了工作状态,脑子开始运行,并从而开始分析梳理哪件事等下要先干了。

6、高效的最好朋友:

既然高效有最大的敌人,则高效就有最好的朋友,而这个朋友就是自律。

自律不是苦行,自律是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养成规律,例如8点不能赖床必须起来,23:30必须放下手机睡觉,下班前必须写总结。

养成稳定的规律,会让我们不把精力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面,例如长时间的打游戏或者刷手机(不是不可以打游戏,而是不要花费太多时间)

最后的总结:

网上有句话:八小时内求生存,八小时外求发展!只有做到高效率工作,才能保证自己可能拥有高密度生活!才能让自己在八小时以外去学习一些东西,才有可能多去体验生活的美好!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11

我也曾徘徊在探寻自我真理的路上,我也曾深深渴求有一种方式可以教会我勇敢而正确的处理我所面对的每一个困惑,我以为,这个世界,这个生活,都是以我为中心在转,从不曾去顾及围绕在我周围的人们的心灵——走进心灵。

我以为,这是成长的一个必经阶段,上苍早已安排好等待我们去追求的路程,微笑或者挣扎都是最美而又最悲的陪衬。无奈总有完结不了的纠结,一直以为只有自己在小心翼翼的走每一步路,渴望与人为善,渴望生活安定。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小小的梦想,我依靠过无数激情澎湃足够励志的书,然而,当短暂的辉煌消逝,留给我的依旧是深深自责,其实,我什么都没有真正拥有过。

突然想起了曾经对舍友许下的承诺,在她们面前深深忏悔自己所犯下的错,不够大度,有猜疑心……这是由一个动机所驱使的,那年听完老师讲的佛学文化,我竟让自己深深陷进去,而且立志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那段日子,是大学里最困惑的日子,人际关系并没我设想的完美,逢着下雨天就总会莫名的心情不好,花了好长时间去寻找矛盾的根源。然而,自我的忏悔并没有带来多大的效果,一切还如当初。

3年过去了,我再也不相信所谓的励志书了,名言警句只是昙花一现,没有行动,谈何改变?

值得人庆幸的是,事情总归是有解决方式的,当《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第一次出现在我耳边,我便坚定的感觉到我会在这一刻改变。看过书后的日子并没有太长,实践了不多日,但是我可以体会到,我已经开始沿着正确的方向去找寻我所企盼的答案。

谁也不能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这是本书开篇我所看到的一句话,那一刻,世界足够清晰,原来,是这个意思。我总是抛弃自己,费劲的去开辟一条通往他人心里的路,殊不知,那是一道永远都走不通的路,因为我自己的心已经严重堵塞。我小心翼翼的去反省自己,我要的究竟是一个人的幸福还是整个世界的狂欢。当我学完七个7个习惯之后,便去真正的狠下新来去实践这能带给我感受的力量,它改变了那么多人,也一定可以为我开启希望之门。

下面,我将分别谈谈我在处理具体问题时用的方法。

我和XX是相跟了3年的舍友,此刻,我尚未有足够的底气来用“好朋友”来形容我们的关系,这些年来,我收获的太多,付出的几乎为0。我们都是性格比较爽朗的人,做事风风火火成了我们共同的特征,但我们总不能踏踏实实的埋在彼此心里。喜欢争分夺秒的我将每一分钟都看的太宝贵,在我眼里她几乎可以用“懒散”来形容,以至于考试之前总是愁眉不展的狼狈复习。我以我的想法规划着她的生活,然而她竟有足够大的耐力去忍受我,直到她再也控制不住的时候,一场战争在所难免。我现在还记得一句话“XX,有一天我若真死了,那都是被你气死的。”我意识到了自己给她带来的创伤,于是我开始小心翼翼的躲避,让自己与她隔绝,不再说话。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热战会演变为冷战。我以一个消极避世的心态去掩护自己。现在,我开始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我以她的身份来思考她的世界。爱一个人就要爱她所爱的东西,真诚是赢得幸福的必须。当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给这份友谊带来的苦难之后,我便积极践行我的原则。我学会了倾听,了解她的真正所需,我改变了以往命令式和经验式的说教,第一次心平气和的注视着在我身边着她。从来都不知道她这样可爱,这样无私。原来,她也只是一个需要我保护的小孩子,她开始有勇气对我撒娇,因为我不再觉得那是一种幼稚。我开始正确的反应她的正面形象,让她体会我能给她带去的价值。于是,她乐了,我也笑了。

报编课上,因为和同学共用一台电脑而没有跟上老师的节奏,彼此开始互相埋怨。表面的战火已经弥漫,我气的她拿着书包只想躲我远点。当初几秒我也不服输,为什么等着我去认错?7个习惯又出现在脑海里,我想试试它是否奏效。我阐述了一切,并且大胆对她说,刚才这一切是我不好,我不该强霸着电脑不让她操作。我对她说我希望她原谅我。事情好简单,她的脸上一下子显出了微笑,我开始有机会了。只见她开始耐心的教我,只听我也赞美她的大度。下课后,我们彼此再见,那一天,我莫名的感到浑身一阵力量,原来幸福好简单。那一天,阳光温暖了我的整个世界。

以终为始的原则是我一直在实践着的,而且现在我也得到了它给我带来的好处。日记本里记载的都是我对自己许下的承诺,而每天的表现也是我给自己的兑现。听到同学们又开始赞美我的生活方式,我给予了自己更大的肯定。一天的学习有了计划,就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于是拼命的去充实它;满身的横肉看着是如此的碍眼,于是写个宣言励志去减肥,我要瘦成一道闪电;我告诉自己要心平气和,要足够淡定,我把计划写在手上,写在墙上,然后,我真的做到了。我开心我的性格,我知足我的当下,我更爱我的生活。

人并不是在独处中才会感到孤独,而是在许多人当中感到自己的无足轻重,或是受到周围人的奚落,才更觉孤独,所以,大部分的时间,我都用来战斗。但双赢思维彻底颠覆了我的思维,原来,世界真的足够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也绝不意味我的失去。我抛弃了你死我活的心态,不再让自己那么极端而又拼命的挣扎在刀山血海中,不再把人只简单的描述为竞争对手,不再设想只属于一个人的喜悦。我学着去分享,想让别人怎么对我,就怎么去对别人。开始的路很难,毕竟曾经的我是自私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希望我的坚持不懈的改变足够给身边的人们带来与众不同,让时间鉴定。

现在,运动,学习,已经成了我每日的必需,我懂得自己该去做什么。我相信,我是一个连接着过去和未来的转型者,我自身的变化可以影响到许多人。我会面临很多困难,但决不放弃。预测到的阻力不会让我停下,我要有耐心。自我的成长是神圣的,同时也是脆弱的,这是一项人生中最大规模的投资,我可以等待。

人到哪儿都有生存的障碍,人在哪里都有苦有乐。人总要面临取舍。我已不是小青年,我已懂得该抛弃什么,该真爱什么。一个人不一定适应每种土质,但总有一种土壤最适宜于自己生长。我希望的不多,我只期盼所有的梦想都会实现。这一个奢侈而豪华的梦,告诉我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在生活的道路上,做一个能唤起每个同志,对生活柔情与热爱的人。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12

前段时间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乱作一团感到烦恼,正打算读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没想到我们的读书分享会就分享了这本书。

参加完分享会后,觉得这本书和我所预期的不大一样。我本以为它会讲一些具体方法以便帮助读者提高工作效率,没想到它主要是讲的一些思维层面上的东西。

1、别人对你的评语不一定代表真正的你,与其是说是影像,不如说是投影,反映的是说话者自身的想法和性格弱点。

2、消极被动的人还会受到“社会天气”的影响。

别人以礼相待,他们就笑脸相迎,反之则摆出一副自我守护的姿态。心情的好坏全都取决于他人的言行,任由别人的弱点控制自己。积极主动的人理智胜于冲动,他们能够慎重思考,选定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积极主动的人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只不过他们有意无意地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选择对外界物质、心理与社会刺激的回应方式。

我,就是一个很受别人评价影响的人。记得未读书的时候,我是一个很皮的女孩,是一堆孩子中的孩子王。带着小伙伴们行侠仗义。她们也都很信服喜欢我。那时候真是快乐而无忧无虑。

可是,读书后发现学习成绩好可以得到他人的表扬,便金盆洗手,用功学习。起先,并没意识到自己的变化。后来发现自己越来越温顺,也越来越没有了生命最初的生气。

有一次上课的过程中,我问学生,你不希望得到表扬吗?他说“我干嘛要别人的表扬,我给他们表扬我的权利了吗?“我心里暗暗觉得他活得很通透。有些表扬,看似是表扬,其实是一种操纵和绑架。如果你渴望得到他人的表扬,就得按照他们的预期生活。最后,可能就丢了自己。

所以,作为老师,我一直提醒自己,警惕用“表扬“来绑架孩子。无论什么样的孩子,本身都是很可爱的孩子。没必要根据”分数,智力,顽皮程度来区别对待他们。要看到他们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不要用自己现有的价值观去评判他们。

3、不要受制于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这句话,道理同“人役物,而非役于物”。

我们确实是社交型动物。可能别人的一个冷脸,或者一个漠不关心的眼神都会对我们心情产生影响。可是如果受制于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那么终其一生,只是一个唯唯诺诺的人,无法真正潇洒地活。我们应该让自己的心智强大起来。不是别人对我们的批评和指责我们都得全盘接受,更无需通过吐槽的方式去缓解心中的幽愤。

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就够了,没有什么比成长更重要。我们的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各种各样的家长,不要因为学生是否喜欢自己,家长是否认可自己的工作,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要记得自己的初衷是因为自己喜欢这份工作,希望给孩子们带去帮助。

4、我们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类:可直接控制的(问题与自身的行为有关),可间接控制的(问题与他人的行为有关)和无法控制的(我们无能为力的问题,例如我们的过去或现实的环境)

可直接控制的问题:可以通过培养正确习惯来解决。

可间接控制的问题:可以通过改进施加影响的方法来解决,例如采取移情的`方式而不是针锋相对,以身作则而不是口头游说。

无法控制的问题:以微笑,真诚和平和来接受现实。这个观点和张德芬提出的“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很类似,不过更官方一些,也更具体一些。

对于自己的(和自身行为有关)的事,我们一定要对自己负责。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来变为更好的人。我希望自己的思维模式能转化为“以终为始“。记得自己的初衷,一路执着,不要被道路上其它影响。和他人的相处也一样。话出口之前,要思考一下,这句话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能否对对方产生正面的作用(改掉毒舌的说话习惯)。

至于他人的事,要学会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期待对方因为自己而改变。更不能因为对方的没有改变而恼怒。不要期望心思不在学习上的学生因为自己而爱上英语。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去讨厌这样的学生,依然认认真真为他备好每堂课。如果学生因为感受到老师对英语的热爱而爱上英语最好,如果实在不感兴趣,尊重他的选择。

老天的事,那就充分相信命运,以微笑和真诚来面对人生的每一际遇。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13

每年的三月,正是万物复苏、各项工作拉开序幕踏步迈进的时节,我读了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是一本耐人体悟的书,书中不仅强调了品行修养的重要性,也指导了我们为人处事的技巧。人的品德的形成,离不开习惯和环境的影响,正所谓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习惯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品行,展示着个体的本性,甚至影响着我们做一件事的结果。

关于“习惯”定义,书中提到习惯是知识、技巧与意愿的混合体。那么习惯是怎样慢慢形成的呢?人在孩童时期大部分依赖他人,经由父母、师长的引导与养育而成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日渐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生理、心理、情感与经济能力等方面都不断成长,直至有一天形成了自己专属的行为体系。

诚然,我们从出生就已开始了不断学习、形成习惯,良好的习惯让我们受益终生,书中讲到习惯成熟期的三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生动地展示了一个人从依赖到独立再到被依赖与依赖之间的发展过程。

书中用了一些详细生动的事例故事来衬托作者的观点,它包括的不仅是为人道理和人生哲学,还延伸到了家庭生活、子女教育、日常行为、与人沟通等方面的话题。

不难发现,这七个习惯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已”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它们相辅相成,不管是公司领导还是普通职工、也无论角色和身份,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影响一个人的发展轨迹、改变一个人的前途和方向。

这本书在强调品行修养的同时,还系统地介绍了为人处事的技巧,其中“积极主动”、“要事第一”的习惯很让我触动,也值得我去深思。

积极主动,告诉我对待生活、工作都要勤恳主动,勇于面对,高效能人士为自己行为以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他们效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的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通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己的影响范围。反映到工作中,它让我明白:要用行动代替多余的推诿和苍白的“口号”,不要说“我不会做”,而要告诉自己“我愿意学”;反映到生活中,它让我明白:生活的苦难和打击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属,不幸的事情甚至每个人都遭遇过,那些在磨练中依旧感到生活幸福的人,才是真正积极拥抱明天、主动迎接未来的胜利者。

有时,问题的反面就是契机,学会成功地与人合作的习惯。要事第一就是自我管理的原则,这个习惯是一个让人受益非浅的习惯,有效管理就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我们的重点放在第一位,以免被偏见、情绪或冲动所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日益进步的节奏,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提升,依靠经验办事的时代已经不再,满足现状、坐吃山空是万万不可取的。所以,当我们有了目标之后,就要开始逐步推进,把身体、精神、智力和社会情感都保持在健康、积极的状态,与时俱进的去学习新知识,坚持把新知识理论付诸实践去检验,从而一步步迈向计划和目标的达成。

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进步,从这本书中,我学到很多东西,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是前提;做任何事情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前提;为了高效的实现目标,把要事时刻放在第一位是前提,也要避免被偏见和情绪左右。

虽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为人处世要有双赢的态度,从自身做到诚信、稳重和自信,与他人注重沟通与合作,完善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他人,在共鸣中找到知音,在分歧中寻求收获。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14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可能有些人觉得就是一大堆废话,有些人觉得对自己很有用,值得反复的看。看这本书,我觉得要结合自己所处的社会、工作、人群、环境中去看待书中的一些故事,以及作者想表达的一些思维方式。至少我觉得书中的一些大道理再加上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想结合,还是有点帮助的。至少比一般的鸡汤文好一点吧。我在看的时候,是边看边写的,把某些好的地方用自己的思维语言结合起来,虽然看起来有点凌乱,但不失为一种方法吧。

这本书中所说的每个原则不仅适用于个体,也适用于团体。作者在文中写道的爱默生曾说:“大声喧哗反而难以入耳”内在本质比外在言行更具说服力,有人能获得完全的信赖,因为我们了解他的本性。所以不论他是否辩才无碍,或是否长于人际关系,我们依然信任有加,而且与他们合作无间。文学家乔登曾说:人性可善可恶,冥冥中影响着我们的一生,而且总是如实反映出真正的自我,那是伪装不来的。

书中的一个卡片测验“老妇与妙龄女子”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有色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观念很重要,看待事物的本质,转移自身观念。故事“浓雾中的灯塔”,是改变让对方改变航道还是你自己改变航道呢?灯塔是准则,船长是你自己。

知识(做什么、为何做)、技巧(如何做)、欲望(想做)——习惯。

人们口中所说的习惯,其实要养成好的习惯,就如书中所说的这三点。

1、依赖—独立—互赖

2、个人价值太过强调,沟通、团队更为重要

伊索寓言——鹅生金蛋,一般人往往用金蛋的角度来衡量效率,“金蛋”是一个酒店希望获得的结果,但是“鹅”一个酒店用以达到效果的东西,就是员工,往往忽视。只重视“金蛋”而忽视“鹅”的结果就是“鹅”会流失掉,金蛋也就没有。所以以这个书中所提到的故事,“金蛋”与“鹅”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平衡,是一个酒店人力资源(员工)这一块最终的结果。

3、确立人生的目标

看到这个小节的标题我感觉很好笑,一本书就能让我或者别人确立人生的“终极”目标了吗?继续看看吧。

管理是有效的把事情做好,领导是确定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一个是行动,一个是行动的方向。当我自己找到行动的方向的时候,也许就确定了人生的“终极”目标了吧……

生活重心:配偶、家庭、金钱、工作、名利、享乐、敌人或朋友、宗教、自我。生活重心摇摆不定。

以原则为重心,是以上所有生活重心的结合,书中所提到的音乐会与加班,注重原则的人会以一个客观冷静的态度,不受到情绪与外在环境的干扰,用某种“深思熟虑”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不过我想说的是,不外乎就是两种结果,要么加班,要么去音乐会。可能是书中所说的是你自己的选择,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结果深思熟虑的,是根据原则所做的最好的决定。感觉就是在自我安慰。只是找到了一个好的方法而已。当自己某天遇到了“加班”与“音乐会”的时候,可以试一试所谓的“原则”能带来多大的影响力。、

要合作,一面却以旅游为诱惑,实际上是鼓励彼此竞争。许多企业都有这个问题所在。酒店中,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本位主义(损人利己)往往存在,一个酒店的发展是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而不是各管各的。比如在会议室开会的客人待会要上台演讲,但是衣服有褶皱,需要熨斗熨平,去借熨斗,客房部不让借,让客人自己来借,餐饮部的不能借。最终的结果就只有客人的投诉以及对这家酒店的差评了。所以利人利己的人际关很重要。

个人与团队之间要达到一个平衡点,书中所说的一家公司的年度表扬大会,只有40人受到了“业绩最高”等奖项,但是参会的700人,表面上都在鼓掌,内心冷暖自知。很可能产生损人利己的竞争关系。说的严重点就是直到这家公司分崩离析。如果增设团队奖,树立利人利己的观念,在表扬大会上,达成目标的团队共同获奖,那会是另一种结果,公司只会越来越好。所以个人固为重要,但是团队的力量更重要。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15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可能有些人觉得就是一大堆废话,有些人觉得对自己很有用,值得反复的看。看这本书,我觉得要结合自己所处的社会、工作、人群、环境中去看待书中的一些故事,以及作者想表达的一些思维方式。至少我觉得书中的一些大道理再加上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想结合,还是有点帮助的。至少比一般的鸡汤文好一点吧。我在看的时候,是边看边写的,把某些好的地方用自己的思维语言结合起来,虽然看起来有点凌乱,但不失为一种方法吧。

这本书中所说的每个原则不仅适用于个体,也适用于团体。作者在文中写道的爱默生曾说:“大声喧哗反而难以入耳”内在本质比外在言行更具说服力,有人能获得完全的信赖,因为我们了解他的本性。所以不论他是否辩才无碍,或是否长于人际关系,我们依然信任有加,而且与他们合作无间。文学家乔登曾说:人性可善可恶,冥冥中影响着我们的一生,而且总是如实反映出真正的自我,那是伪装不来的。

书中的一个卡片测验“老妇与妙龄女子”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有色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观念很重要,看待事物的本质,转移自身观念。故事“浓雾中的灯塔”,是改变让对方改变航道还是你自己改变航道呢?灯塔是准则,船长是你自己。

知识(做什么、为何做)、技巧(如何做)、欲望(想做)——习惯。

人们口中所说的习惯,其实要养成好的习惯,就如书中所说的这三点。

1、依赖—独立—互赖

2、个人价值太过强调,沟通、团队更为重要

伊索寓言——鹅生金蛋,一般人往往用金蛋的角度来衡量效率,“金蛋”是一个酒店希望获得的结果,但是“鹅”一个酒店用以达到效果的东西,就是员工,往往忽视。只重视“金蛋”而忽视“鹅”的结果就是“鹅”会流失掉,金蛋也就没有。所以以这个书中所提到的故事,“金蛋”与“鹅”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平衡,是一个酒店人力资源(员工)这一块最终的结果。

3、确立人生的目标

看到这个小节的标题我感觉很好笑,一本书就能让我或者别人确立人生的“终极”目标了吗?继续看看吧。

管理是有效的把事情做好,领导是确定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一个是行动,一个是行动的方向。当我自己找到行动的方向的时候,也许就确定了人生的'“终极”目标了吧……

生活重心:配偶、家庭、金钱、工作、名利、享乐、敌人或朋友、宗教、自我。生活重心摇摆不定。

以原则为重心,是以上所有生活重心的结合,书中所提到的音乐会与加班,注重原则的人会以一个客观冷静的态度,不受到情绪与外在环境的干扰,用某种“深思熟虑”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不过我想说的是,不外乎就是两种结果,要么加班,要么去音乐会。可能是书中所说的是你自己的选择,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结果深思熟虑的,是根据原则所做的最好的决定。感觉就是在自我安慰。只是找到了一个好的方法而已。当自己某天遇到了“加班”与“音乐会”的时候,可以试一试所谓的“原则”能带来多大的影响力。

要合作,一面却以旅游为诱惑,实际上是鼓励彼此竞争。许多企业都有这个问题所在。酒店中,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本位主义(损人利己)往往存在,一个酒店的发展是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而不是各管各的。比如在会议室开会的客人待会要上台演讲,但是衣服有褶皱,需要熨斗熨平,去借熨斗,客房部不让借,让客人自己来借,餐饮部的不能借。最终的结果就只有客人的投诉以及对这家酒店的差评了。所以利人利己的人际关很重要。

个人与团队之间要达到一个平衡点,书中所说的一家公司的年度表扬大会,只有40人受到了“业绩最高”等奖项,但是参会的700人,表面上都在鼓掌,内心冷暖自知。很可能产生损人利己的竞争关系。说的严重点就是直到这家公司分崩离析。如果增设团队奖,树立利人利己的观念,在表扬大会上,达成目标的团队共同获奖,那会是另一种结果,公司只会越来越好。所以个人固为重要,但是团队的力量更重要。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16

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如何解读这七个习惯,从字面意思了解,七个习惯通俗易懂。简而言之,要求我们工作中化被动为主动,凡事要有计划与目标,清楚事物轻重缓急,明确他人利益与个人利益对等,切勿损人利己,也避免舍己为人。同时取他人之长补个人之短,互为学习、互为尊重,充分利用团队力量将个人力量发挥极致,善于总结、改善,温故而知新,螺旋式上升。

总结而言,似乎每个习惯简单易行,但将其全部执行并贯彻始终却寥寥无几,这就是人与人区别所在。成功之人出类拔萃,他们运筹帷幄,统筹全局,谦虚好学,精于安排,善于总结,总能快常人一步。他们的共通之点不难发现,七个习惯已经融入他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何为习惯,正如书中所言,日积月累沉淀的本能或自我意识,良好的习惯成就卓越,而打破不良习惯则需要破茧成蝶般的毅力,所以成就卓越的人万里挑一。

平凡如我们,如何在平淡的生活和不变的工作中成就不平凡,第一步走出舒适区,扩大影响圈。公司之于你即关注圈,个人职能即为影响圈,只关注影响圈,只会故步自封,永无进步。关注圈内时刻反映了你的不足,同时也提供你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就在于你是否主动去争取。积极主动是走出去的第一步,有时候你离成功只差一个开始而已。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此之中,学习是你的密匙。工作中,个人能力在不断增长,个人经验在不断积累,这是自我提升和完善的过程。很多人甘于平凡,安于一席之地,却不知在享受安稳的过程中,被慢慢超越,最终被取代。所以不断地学习,才能驱使你不断进步。常言,职场如战场,能力才是决定你成功的关键,只要优秀如你,机会从不缺失。

我是一位模具设计师,做好每一副模具的设计是我的职责,使每一副模具高效、高质量地打出产品是每一个模具设计师和工艺工程师的追求,设计和工艺相辅相成,不懂工艺的设计师是缺乏灵魂的。所以对我而言,设计是本能,工艺则是我将设计应用于实际的牵引绳,因此对工艺的不断深入则是对我自身的不断完善,同时公司的产品成千上万,我能遇见的只是冰山一角,走出我狭窄的影响圈,接触更多的新事物,才能不断地自我充实和完善。

追求卓越固然很难,但突破平凡却是我们伸手可及,我认为七个习惯主旨并不是让我们成为卓越之人,而是让我们积极有效地生活与工作。每个人都可以运用七个习惯在自己的影响圈内成为高效能人士。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17

每年的三月,正是万物复苏、各项工作拉开序幕踏步迈进的时节,我读了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是一本耐人体悟的书,书中不仅强调了品行修养的重要性,也指导了我们为人处事的技巧。人的品德的形成,离不开习惯和环境的影响,正所谓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习惯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品行,展示着个体的本性,甚至影响着我们做一件事的结果。

关于“习惯”定义,书中提到习惯是知识、技巧与意愿的混合体。那么习惯是怎样慢慢形成的呢?人在孩童时期大部分依赖他人,经由父母、师长的引导与养育而成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日渐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生理、心理、情感与经济能力等方面都不断成长,直至有一天形成了自己专属的行为体系。

诚然,我们从出生就已开始了不断学习、形成习惯,良好的习惯让我们受益终生,书中讲到习惯成熟期的三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生动地展示了一个人从依赖到独立再到被依赖与依赖之间的发展过程。

书中用了一些详细生动的事例故事来衬托作者的观点,它包括的不仅是为人道理和人生哲学,还延伸到了家庭生活、子女教育、日常行为、与人沟通等方面的话题。

不难发现,这七个习惯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已”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它们相辅相成,不管是公司领导还是普通职工、也无论角色和身份,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影响一个人的发展轨迹、改变一个人的前途和方向。

这本书在强调品行修养的同时,还系统地介绍了为人处事的技巧,其中“积极主动”、“要事第一”的习惯很让我触动,也值得我去深思。

积极主动,告诉我对待生活、工作都要勤恳主动,勇于面对,高效能人士为自己行为以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他们效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的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通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己的影响范围。反映到工作中,它让我明白:要用行动代替多余的推诿和苍白的“口号”,不要说“我不会做”,而要告诉自己“我愿意学”;反映到生活中,它让我明白:生活的苦难和打击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属,不幸的事情甚至每个人都遭遇过,那些在磨练中依旧感到生活幸福的人,才是真正积极拥抱明天、主动迎接未来的胜利者。

有时,问题的反面就是契机,学会成功地与人合作的习惯。要事第一就是自我管理的原则,这个习惯是一个让人受益非浅的习惯,有效管理就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我们的重点放在第一位,以免被偏见、情绪或冲动所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日益进步的节奏,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提升,依靠经验办事的时代已经不再,满足现状、坐吃山空是万万不可取的。所以,当我们有了目标之后,就要开始逐步推进,把身体、精神、智力和社会情感都保持在健康、积极的状态,与时俱进的去学习新知识,坚持把新知识理论付诸实践去检验,从而一步步迈向计划和目标的达成。

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进步,从这本书中,我学到很多东西,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是前提;做任何事情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前提;为了高效的实现目标,把要事时刻放在第一位是前提,也要避免被偏见和情绪左右。

虽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为人处世要有双赢的态度,从自身做到诚信、稳重和自信,与他人注重沟通与合作,完善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他人,在共鸣中找到知音,在分歧中寻求收获。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18

读完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掩卷沉思,感触颇深。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书中论述的七个习惯不仅仅对于高效能人士有价值,也是人生自我修炼的信条,是非常精辟和正确的人生道理。它表达的是一种新的思想水平,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作者把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做什么”以及“为何做”;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说如果想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要通过不断地阅读和观察总结来学习更多的规律和方法论,同时也要注意多实践,来获得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打破思维定式,积极向上,让自己有意愿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

通过阅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才发现,事业成功只是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和谐发展才是正真的成功。

“习惯”这两个字,看似简单,却内涵深刻,回头仔细想想,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习惯从本质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内涵和素质,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今日的你是过去习惯的结果;今日的习惯,将是你明日的命运。改变所有让你不快乐、不成功的习惯模式,你的命运将改变,习惯领域越大,生命将越自由,充满活力,成就也会越大。《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思想和眼界上了一个新台阶。

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就已开始培养习惯,比如小时候我们会哭着依赖别人,长大以后,我们必须养成更加适应当前环境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会让我们终生受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从正面反面两个方向来展示证明每个习惯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亲身感悟阐述了自己对每个习惯的认识。

我们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但要做得卓越,不能只是单以行动,而是靠良好的习惯,要提升自我,树立克服“惯性”的意识,并且“由内而外的全面改造自己”。习惯左右我们的成败,成功其实是习惯的使然。

习惯一:积极主动

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扬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怼别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觉,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

习惯二:以终为始

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确地写出,以此作为决策指导。因此,“以终为始”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这将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

习惯三: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顺位。【要事】是目标事情,是符合宣言中“以原则为重心”的目标,这样的事才应该被称为【要事】,如果弄不懂什么叫【要事】,就难以把时间管理好,【要事】也做不好。

习惯四:双赢思维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不足的敌对式竞争。【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信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双赢思维】我认为把人引向了更高的层次,也是做人的境界,似乎更高于佛家学说,既现实又大爱,这一点很难做到,又很容易做到。

习惯五:知彼解己

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但却常常疏于倾听。众所周知,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习惯六: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歧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

习惯七:不断更新

【不断更新】谈到的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面向(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心灵)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它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组织而言,七个习惯提供了愿景,更新及不断的改善,使组织不至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径。对家庭而言,七习惯透过固定的个人及家庭活动,使家庭效能升级,就像建立传统,使家庭日新月异,即是一例。

读书使人进步,这本书让我们学习了很多东西。今天的我们是由无数个过去所组成的,我们重复旧有的习惯,只能得到旧有的结果,我们想要有所突破,就要修正即定的轨迹。就像萨达特在自传中写道:“如果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思想构造,就永远无法改变现实,也永远不可能取得进步”。所以我们先改变我们的思想,然后让思想来决定行动,让行动来决定习惯,让习惯塑造性格。一个人有优秀的习惯,想不成功都难!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个人而言,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如果我们能有“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己”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我们一定会走向成功的彼岸。

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习前人和他人的经验,是为了养成适合自己的习惯,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为自己所用。阅读的本质不是我们“看过了”,而是努力的把从书中学来的东西进行尝试,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工具。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培养这七个习惯,循序渐进地获得不断的进步,逐渐使自己成长为一位真正高效能的职场精英。

1、看完整本书,有几个词让自己感受最深

原则:其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原则是普遍、永恒、不证自明的,亲历了人类历史的每一个持久繁荣的社会,是自然法则。

由内而外:内指内在、内心,原则的运用离不开心的修炼、心的觉察、品德的修炼,挖掘内在的力量;和内的在力量相比,身外之物显得微不足道。

平衡:对我们来说某一方面是最强的、最厉害的、最完美的就是对我们是最好的,关键在于生活的几个主要方面能否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平衡,身心健康和金钱的平衡,现在和未来的平衡……

思维定式:思维定式人们指对事的看法,即人们的观念。但我们的观念常常是习惯的观念,有时我们花点时间去想想我们一件事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观念去处理时,会发现我们自己都觉得自己的观念是错误的。我们需要根据环境“更新”自己的观念,甚至是“挑剔”自己的观念——自省。

2、我认为原则的运用离不开过程

拿积极主动的运用过程来说:积极主动是为自己负责,看到这句话你脑袋里可能还有不少疑云:“啥叫积极主动?如何积极主动?”有人这么解释,我挺认可:“积极主动就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去选择如何做事情,同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的主观意愿很敏锐和确定。比如:“有人就说了,我哪有这个本事,做自己喜欢的事,领导不给我这个机会……”,好似都是别人的原因让你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忽略了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或者自己想办法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从自己出发,主动创造。

即使你认可这句话了,到你能做到也还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允许自己有一个过程,随着自己的感觉走,不求一步到位,这个过程比做到本身更重要和更有意义,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其它习惯也都是这样,离不开内心的修炼、觉察,品德的修炼,人生信念的建立,原离不开过程,过程比做到本身更重要和更有意义,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3、其它想做的事

A、第二个习惯的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a、想写一份我自己的使命宣言,以及生活中我的角色和目标;

b、我想与家人共同建立一份使命宣言。

B、第四个习惯的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读书使人进步,这本书让我学到很多东西。仅有事业成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它层面的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的成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做任何事情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把要事时刻作为第一位,避免被偏见、情绪所左右。

另外要有双赢的思想,做到诚信,成熟和自信。在工作中要注意与人的交流合作,如遇到两人意见不同时,要多与人沟通,在分歧中寻求收获。因此,我们在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时,重要的是一天一点实践,一天一点努力,才能提升自己成功的高度。最怕看书时一阵激情,结果转眼就又恢复了原来的自己。在不断实践“七个习惯”的过程中,完善自我。

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种原则,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19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美国作家史蒂芬柯维所著,这七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综合综效、不断更新。整体分析这七个习惯,发现执行力价值最高的习惯之一是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的习惯可以锻炼自我领导与自我管理的能力。书中解释自我领导是在决定哪些事情重要,自我管理主要是将不同重要的事进行优先排序,并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做到自律和条理清晰。作者从生理学角度解释在自我领导过程中是右脑在起主导作用,而自我管理的过程是左脑起重要作用,用来对重要的事进行分析和排序。

书中认为做到自我领导和自我管理需要有独立的意志,是否具有独立意志的表现是诚实守信,品行合一。这种由内而外形成的自我管理,是独立意志的具有体现。由于自我品行良好,因此在执行过程中不会很痛苦与艰难,同时,在独立意志指导下的人们将容易控制自己的感情、冲动与情绪。读到此,深刻体会到一个人品行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有助于我们进行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提高办事效率,同时良好的品行又是自我的一场修行,在不断历练中淬取精华,这也许就是支撑人不断奋斗的精神食粮吧!

如何做到要事第一呢?这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我做的并不好。书中认为,做到要事第一要对时间进行管理,分辨出轻重缓急同时培养组织能力,此过程的升华便是个人管理了,个人管理最有效的结果是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书中作者提供了对周围事物如何进行分类,书中认为可以把身边事物分为四种,

第一紧急而又重要的事,如危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定时间内需要完成的工作;

第二不紧急但又重要的事,比如预防某种意外发生而做的准备、可以提高自我价值、培育高产能的活动、工作计划等;

第三紧急但又不重要的事如接待访客、电话、会议、某些在自我能力之外的公共活动等;

第四,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如电话、信件、消磨时间的活动等。书中指出,高效能认识一般都能把第二类事物做的很好,成绩平凡者都把时间浪费在了第三类、第四类事物上,(嗯嗯,我是第三类)。如何纠正、改善自我时间管理能力,书中建议我们以周为单位安排计划,可以从自我不同角色着手,比如作为子女,这周几要给父母打电话,作为女朋友,哪个时间要去约会等。

要事第一这个习惯的养成过程是自我领导跟管理的一个过程,愿我们在整个过程中以自我原则为中心,关注个人注重的焦点问题以便于对周围事物的时间分配与管理做出合理判断。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20

我以为,这是成长的一个必经阶段,上苍早已安排好等待我们去追求的路程,微笑或者挣扎都是最美而又最悲的陪衬。无奈总有完结不了的纠结,一直以为只有自己在小心翼翼的走每一步路,渴望与人为善,渴望生活安定。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小小的梦想,我依靠过无数激情澎湃足够励志的书,然而,当短暂的辉煌消逝,留给我的依旧是深深自责,其实,我什么都没有真正拥有过。

突然想起了曾经对舍友许下的承诺,在她们面前深深忏悔自己所犯下的错,不够大度,有猜疑心……这是由一个动机所驱使的,那年听完老师讲的佛学文化,我竟让自己深深陷进去,而且立志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那段日子,是大学里最困惑的日子,人际关系并没我设想的完美,逢着下雨天就总会莫名的心情不好,花了好长时间去寻找矛盾的根源。然而,自我的忏悔并没有带来多大的效果,一切还如当初。

3年过去了,我再也不相信所谓的励志书了,名言警句只是昙花一现,没有行动,谈何改变?

值得人庆幸的是,事情总归是有解决方式的,当《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第一次出现在我耳边,我便坚定的感觉到我会在这一刻改变。看过书后的日子并没有太长,实践了不多日,但是我可以体会到,我已经开始沿着正确的方向去找寻我所企盼的答案。

谁也不能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这是本书开篇我所看到的一句话,那一刻,世界足够清晰,原来,是这个意思。我总是抛弃自己,费劲的去开辟一条通往他人心里的路,殊不知,那是一道永远都走不通的路,因为我自己的心已经严重堵塞。我小心翼翼的去反省自己,我要的究竟是一个人的幸福还是整个世界的狂欢。当我学完七个7个习惯之后,便去真正的狠下新来去实践这能带给我感受的力量,它改变了那么多人,也一定可以为我开启希望之门。

下面,我将分别谈谈我在处理具体问题时用的方法。

我和XX是相跟了3年的舍友,此刻,我尚未有足够的底气来用“好朋友”来形容我们的关系,这些年来,我收获的太多,付出的几乎为0。我们都是性格比较爽朗的人,做事风风火火成了我们共同的特征,但我们总不能踏踏实实的埋在彼此心里。喜欢争分夺秒的我将每一分钟都看的太宝贵,在我眼里她几乎可以用“懒散”来形容,以至于考试之前总是愁眉不展的狼狈复习。我以我的想法规划着她的生活,然而她竟有足够大的耐力去忍受我,直到她再也控制不住的时候,一场战争在所难免。我现在还记得一句话“XX,有一天我若真死了,那都是被你气死的。”我意识到了自己给她带来的创伤,于是我开始小心翼翼的躲避,让自己与她隔绝,不再说话。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热战会演变为冷战。我以一个消极避世的心态去掩护自己。

现在,我开始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我以她的身份来思考她的世界。爱一个人就要爱她所爱的东西,真诚是赢得幸福的必须。当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给这份友谊带来的苦难之后,我便积极践行我的原则。我学会了倾听,了解她的真正所需,我改变了以往命令式和经验式的说教,第一次心平气和的注视着在我身边着她。从来都不知道她这样可爱,这样无私。原来,她也只是一个需要我保护的小孩子,她开始有勇气对我撒娇,因为我不再觉得那是一种幼稚。我开始正确的反应她的正面形象,让她体会我能给她带去的价值。于是,她乐了,我也笑了。

报编课上,因为和同学共用一台电脑而没有跟上老师的节奏,彼此开始互相埋怨。表面的战火已经弥漫,我气的她拿着书包只想躲我远点。当初几秒我也不服输,为什么等着我去认错?7个习惯又出现在脑海里,我想试试它是否奏效。我阐述了一切,并且大胆对她说,刚才这一切是我不好,我不该强霸着电脑不让她操作。我对她说我希望她原谅我。事情好简单,她的脸上一下子显出了微笑,我开始有机会了。只见她开始耐心的教我,只听我也赞美她的大度。下课后,我们彼此再见,那一天,我莫名的感到浑身一阵力量,原来幸福好简单。那一天,阳光温暖了我的整个世界。

以终为始的原则是我一直在实践着的,而且现在我也得到了它给我带来的好处。日记本里记载的都是我对自己许下的承诺,而每天的表现也是我给自己的兑现。听到同学们又开始赞美我的生活方式,我给予了自己更大的肯定。一天的学习有了计划,就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于是拼命的去充实它;满身的横肉看着是如此的`碍眼,于是写个宣言励志去减肥,我要瘦成一道闪电;我告诉自己要心平气和,要足够淡定,我把计划写在手上,写在墙上,然后,我真的做到了。我开心我的性格,我知足我的当下,我更爱我的生活。

人并不是在独处中才会感到孤独,而是在许多人当中感到自己的无足轻重,或是受到周围人的奚落,才更觉孤独,所以,大部分的时间,我都用来战斗。但双赢思维彻底颠覆了我的思维,原来,世界真的足够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也绝不意味我的失去。我抛弃了你死我活的心态,不再让自己那么极端而又拼命的挣扎在刀山血海中,不再把人只简单的描述为竞争对手,不再设想只属于一个人的喜悦。我学着去分享,想让别人怎么对我,就怎么去对别人。开始的路很难,毕竟曾经的我是自私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希望我的坚持不懈的改变足够给身边的人们带来与众不同,让时间鉴定。

现在,运动,学习,已经成了我每日的必需,我懂得自己该去做什么。我相信,我是一个连接着过去和未来的转型者,我自身的变化可以影响到许多人。我会面临很多困难,但决不放弃。预测到的阻力不会让我停下,我要有耐心。自我的成长是神圣的,同时也是脆弱的,这是一项人生中最大规模的投资,我可以等待。

人到哪儿都有生存的障碍,人在哪里都有苦有乐。人总要面临取舍。我已不是小青年,我已懂得该抛弃什么,该真爱什么。一个人不一定适应每种土质,但总有一种土壤最适宜于自己生长。我希望的不多,我只期盼所有的梦想都会实现。这一个奢侈而豪华的梦,告诉我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在生活的道路上,做一个能唤起每个同志,对生活柔情与热爱的人。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21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一个优秀的人除了努力,必是常常自我审视的,必是凡事会思索高效方法的。而盲目依靠本能行事的人,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令人无奈的是,人们往往身陷囫囵而不自知。故而每日睡前的自省,我认为非常必要:我今天做了什么重要工作?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这项工作变得更简捷高效?今天其他同事的工作有没有值得我学习和反思的地方?前人常讲谋而后动、三思而后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学会自省是提高自身效率的必要前提。

工作是一座围城,在里面的人想出去,对外面和陌生的环境充满幻想;在外面的人想进来,总想逃避现实寻找世外桃源。有句歌词讲得好: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切身处地的想,我们何不是如此?一线员工苦气连天,既要面对客户小心翼翼,又要背负任务指标,更要应付二线部门的各种指示,几乎人人想去二线工作。而二线员工羡慕一线员工工资奖金多、受到褒奖多、受到重视多、能干出成绩。

根源在哪?是人们常常把自己想象成“受害者”而不是“参与者”。在其位,谋其政,话虽简单,道理却深。我们都在为中行这个大集体服务、奉献,在当前既复杂又透明的工作环境下,没有一个岗位可供我们投机取巧,不付出超出他人的努力而凭白获得荣誉、晋升。单位不同于家庭,我们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劳而获的时代早已远去,想得到就要付出,想安逸就不要不知足,一味抱怨索求,只会让自己永远活在自己的幻想中,碌碌一生。

别人骂你一句,你回骂他一句,这叫吵架。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回一句赞美,这叫社交。人总是不能免俗的。我们面对客户也好,面对同事也罢,想要达到高效的目的,热情洋溢的赞美要优于平静的陈述更要优于冷漠的指示。我总是思考几个问题:在我们的工作中,为什么有的理财经理掌握着上亿元甚至上十亿元的客户而有的人只有寥寥几十万?为什么有的客户经理掌握着项目,而有的客户经理只能机械的做件、录机、放款?为什么有的领导能够不必亲力亲为却网点成绩、部门工作优秀突出,而有的领导则终日疲惫奔波而达不到既定目的?我认为,沟通就是核心所在。

我们每天面对的人形形色色,说话之前要先过脑,要重视说话之道。说话之前要站在“他人”的立场,试图了解对方想要什么,从而简单制定沟通策略。有的人喜欢赞美,有的人喜欢直白,有的人需要恩威并施,有的人需要点拨解惑。“话多则失效”,如果说不到点子上,不如不说。只有找到对方的“痛点”,以短路径解决,方是高效之道。所以,我认为有效的沟通,智慧的说话之道,是成为高效能人士的捷径。

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人无完人,岂能没有情绪?但能控制自身情绪的人,才是臻至达境。孔子认为“克己”是修身而平天下的必要素质,是人和人之间互相尊重的前提。在当代社会同样适用。面对荣辱,不忘初心,廉洁自律是克己;在工作中,今日事今日毕,克服拖沓懒惰,得过且过的情绪,是克己;在营销中,放下身段,诚恳真诚,笑脸相迎是克己;面对同事,说话委婉,尊重理解,不非议他人是克己;面对单位困难的经营环境,积极努力,互相鼓励,患难与共是克己;回到家中,不将工作中的情绪带给家人,不抱怨不牢骚,也是一种克己。

简而言之,自省修身,克己努力,不忘初心,传播正能量,是成为高效能人士的通达之路。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篇22

“习惯”这两个字,看似简单,却内涵深刻,回头仔细想想,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习惯从本质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内涵和素质,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今日的你是过去习惯的结果;今日的习惯,将是你明日的命运。改变所有让你不快乐、不成功的习惯模式,你的命运将改变,习惯领域越大,生命将越自由,充满活力,成就也会越大。《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思想和眼界上了一个新台阶。

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就已开始培养习惯,比如小时候我们会哭着依赖别人,长大以后,我们必须养成更加适应当前环境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会让我们终生受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从正面反面两个方向来展示证明每个习惯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亲身感悟阐述了自己对每个习惯的认识。

通过阅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才发现,事业成功只是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和谐发展才是正真的成功。我们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但要做得卓越,不能只是单以行动,而是靠良好的习惯,要提升自我,树立克服“惯性”的意识,并且“由内而外的全面改造自己”。习惯左右我们的成败,成功其实是习惯的使然。

读书使人进步,这本书让我们学习了很多东西。今天的我们是由无数个过去所组成的,我们重复旧有的习惯,只能得到旧有的结果,我们想要有所突破,就要修正即定的轨迹。

就像萨达特在自传中写道:“如果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思想构造,就永远无法改变现实,也永远不可能取得进步”。所以我们先改变我们的思想,然后让思想来决定行动,让行动来决定习惯,让习惯塑造性格。一个人有优秀的习惯,想不成功都难!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个人而言,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如果我们能有“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己”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我们一定会走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