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精选18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篇1
书刚拿到手,精装硬皮的,三个侧面和封面的上部印着金粉,与白底黑字的封面相互映衬,简洁大方但又不失品质感,一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不像现在市面上很多那种伪精装的书,虽好看但并不能体现出全书整体的设计感和设计理念。书内让我眼前一亮的设计是目录和章节页,用最简单的.单一线条最大化展现了目录和章节页的功能,同时还不乏创意与美感。
全书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自古希腊罗马时期至二十世纪末期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内容十分详尽且系统,这是我作为一名心理学爱好者想要系统掌握心理学知识所迫切需要的。我本科时是一名中文教育的师范生,毕业已经两年了,大学时发的心理学教材都还不舍得扔,因为想到以后还要当老师,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但我却根本不会再去翻那些心理学教材了,因为实在是写的太无趣了,大部分是按照心理学流派及其主张形成的单一章节样式,可是自己又不知道有哪些心理学书籍适合我。
本科的时候自己的老师会推荐一些诸如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之类的书籍让我们读,在大致的翻看这本书后,我觉得李汉松这本《心理学的故事》与《西方美学史》很像,不仅仅是因为美学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两本的内容都十分的系统、完整,介绍心理学家及其主张时并不刻板,在适当的地方会写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如果是对于像我一样的心理学爱好者的话,选择这本书作为入门级读物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如果直接去选那些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心理学著作可能会因为翻译语体的问题给阅读造成一定的困难。在对心理学的主要学者和主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一些学科专有名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选择国外译作甚至是知名学者专著更符合我们的认知发展过程。
最后,最为一名想要日后成为教师的读者,希望作者和编辑能够出一些关于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心理学书籍,与这本《心理学故事》能够相互参照、对比着阅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科学、具体、操作性强的心理学知识指导工作,也许实验啊、高深的理论啊离我们很远,但我们却十分需要具体的知识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开展工作。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篇2
心理学真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我看完《心理学的故事》后还是不能很好地明白它。这个学期我有学消费心理学,希望能通过学习而对心理学有一定的了解。
《心理学的故事》说出了心理学发展的整个过程。每一种新学科的产生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心理学也一样。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也有许多不成熟的思想在各个时期出现,也曾一度不被世人接受,但是它终于冲出黑暗走向光明,现在的心理学被人从各个方面接受,现在的心理医生也是收入最高的职业之一。
心理学联系的学科非常广泛,如生物、医学、物理等,所以心理学也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心理学的用途也非常广泛。老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才可以很好地教育学生,才能对学生青春期做出来的事进行科学的处理。所以,现在的老师在学习时都要学习心理学。经营者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才可以卖出商品,因此他们都有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心理学真的无处不在。有人说:了解人的心理由如察言观色,会做人的人无论在哪个朝代、社会都可以活得很好,因为他们懂得人的心理,也可以利用它来让你的家庭更加和睦、快乐、幸福。
人类真的很伟大,发现了这么有用的学科,希望大家都多点去了解心理学,了解人的心理,让人与人之间可以搭起一座心桥,让世界更美好,那么,世间将会很少战争,没有饥饿,每个人都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篇3
心理学真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我看完《心理学的故事》后还是不能很好地明白它。这个学期我有学消费心理学,希望能通过学习而对心理学有一定的了解。
《心理学的故事》说出了心理学发展的整个过程。每一种新学科的产生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心理学也一样。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也有许多不成熟的思想在各个时期出现,也曾一度不被世人接受,但是它终于冲出黑暗走向光明,现在的心理学被人从各个方面接受,现在的心理医生也是收入最高的职业之一。
心理学联系的学科非常广泛,如生物、医学、物理等,所以心理学也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心理学的用途也非常广泛。老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才可以很好地教育学生,才能对学生青春期做出来的事进行科学的处理。所以,现在的老师在学习时都要学习心理学。经营者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才可以卖出商品,因此他们都有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心理学真的无处不在。有人说:了解人的心理由如察言观色,会做人的人无论在哪个朝代、社会都可以活得很好,因为他们懂得人的心理,也可以利用它来让你的家庭更加和睦、快乐、幸福。
人类真的很伟大,发现了这么有用的学科,希望大家都多点去了解心理学,了解人的心理,让人与人之间可以搭起一座心桥,让世界更美好,那么,世间将会很少战争,没有饥饿,每个人都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篇4
心理学就像黑暗中笼罩于我们身上的一个光圈,当我们的心灵不断成长,知识不断扩充,我们所接触到的黑暗与未知,将越来越深沉,越来越广阔。那些古代的哲学家,就是这样在黑暗与光明的交际处摸索着,寻找内心深处的秘密。即使生活贫瘠,即使病痛困扰,即使生命殆尽,也不能停止思考。即使被误解,被歧视,被打压,也要不断拷问心灵。他们不知道,心理学起源于他们奇怪的大脑,他们更不知道,心理学陪着人类,走过了那么多悠久的岁月。
《心理学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们都是思想领域中的探索者——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斯宾诺莎、梅斯梅尔、巴甫洛夫、弗洛伊德、威廉·詹姆斯、皮亚杰、斯金纳——这里列举的有孤独的修行者、耽干声色犬马者、狂热的神秘主义者以及理智的唯实论者,他们认为人类可以检视、理解,这一点最终指导或控制了他们的思想进程、情绪和行为结果,使他们成了另一类人——心理分析者。本书不是注重人物的个人经历,而是通过描述使读者能迅速理解心理研究的手法和正确的理论,以及作为心理学主要构成部分的心理治疗的方法和功效。在这个心理学日益被广泛关注的时代,《心理学的故事》作为一部及时的、重要的、吸引人的心理学著作,力图准确地解释人们心中的疑问——“人类行为的真正起因到底是什么?”
在第一章前科学心理学里,讲了很多的学者们,有是心理学家的,也有无心插柳的学者们,大多的都是很著名的,他们的思想,他们参与涉及心理学的故事,但是因为很详细,所以我们很简单的就可以了解到各个学者们的思想和理论。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心理学也是人类自我思维、行为方式认知和剖析,研究人类怎样感知外界信息和怎样进行信息内化处理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的科学。
看完了这本书,让我对心理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中也可以学到许多与人交际的知识,感谢领导推荐了如此好的一本书。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篇5
和语言学一样,心理学被彻底划分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时,人类的历史已经过去了大半,它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觉醒之后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被人们捕获。发展到如今,心理学已经变成一个庞大的体系,无数的分支在其中应运而生,无数的故事也在其中流淌开来。
不过,在这本《心理学的故事》里你想要找到像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一样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恐怕有些困难。“心理学的源流与故事讲述的极致融合”这样的标语介绍并不十分妥当,作为一名中国资深的心理学研究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李汉松教授写的科普专著,严谨有余,趣味性却并不丰满,因此若你本身就是心理学的“门外汉”,对心理学完全一窍不通,那么这本书可能并不太适合你。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心理学流派以及他们所倡导的相应理念、所做过得到相应实验,虽然也配上了图片,使之图文并茂,但如果只是单纯地怀着一颗猎奇心态,那么坚持看完几乎不可能。整本书的内容更像是长年累月积淀下来的“心理学历史讲义”,以一种学术的眼光,精确到心理学这个大的话题中,每一个时期的细枝末节,让人不由地想到了一本正经的大学课堂。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耐着性子,来阅读这本厚厚的心理学历史讲义呢?
首先应该注意的是这本书的目录,从古代欧洲的灵魂官能心理学到当代西方的结构主义心理学新思潮的诞生,其间的起起落落、不断创新启示的过程几乎让人望洋兴叹,但好在整本书的逻辑系统很严密,按照时间顺序排下来,基本上可以在短短的十几分钟以内就把握住大方向,心理学的整个历史脉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理清楚了。
接下来就是从主干向脉络的分支进发的过程。虽然零碎,但好在全书的排版印刷很有秩序,在需要加关注的地方,都有特别的符号来区分,代表人物和相应的理念也用小标题的形式罗列出来,并加以详细说明,更让人感到贴心的是,在每个部分的结束,李汉松教授都进行了系统的小结,如同在课末的最后几分钟里,老师在PPT上留下的归纳总结,当然这在不远的未来,也会成为考试的重点。
而正是其专业性,也就使这本书更倾向于真正想要弄明白心理学发展历史的这类人。在不断要求简化书本内容、过于注重内容趣味性的现在,换一换口味,不带有任何感情因素,也没有所谓博人一笑的“八卦”,完全用一种正规科学的眼光,客观审视一门学科的过去,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回归呢?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篇6
一直以来,总认为自己对于心理学还是有点了解的。不管是中学时代的学习,还是自己额外看的辅导书,又或者是大学时代专门的心理学课程选修、考试。在我看来,心理学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可以分析自己,也可以了解他人、分析事情。不管是约翰内斯还是佛洛伊德,冯特还是华生总会信手拈来,能说道一番。可能当看到这样一本《心理学的故事》的时候,我就被权威的心理学解说折服了。厚厚的一本书,讲述了有关心理学的种种历史。就如书中题记说的那样,我们研究一门科学,既要了解它的现状,也要了解它的历史,才能掌握这门科学的完备知识。
作者李汉松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或许还有其他头衔也不一定,但是为他做序言的学生都已经是北京师傅大学心理学院资深教授,想来这个耄耋之年的学者在心理学的教程中更是有着多年的研究。书中将心理学划分为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哲学心理学时期,第二部分讲述科学心理学创建时期。两个部分一共分为五篇,包括古代欧洲灵魂官能心理学、近代欧洲意识的经验心理学、近代末期实验心理学的诞生、现代西方技能主义心理学和当代西方结构主义心理学新思潮。朱子语类中说道,不可去名上理会,须求其所以然,这也就是李老说创作本书的目的,让人们去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史。从古希腊的哲学心理学降到当代西方心理学的新进展,用时间发展的顺序升入论述其发展概况,评介历史的功绩与不足。文章思路敏捷清晰,观点深刻睿智,讲述了很多未曾知晓的心理学史的史实、学派的观点和心理学家鲜为人知的轶事。
文中通过不同时期人物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和了解,来讲述心理研究的精细和深入。开篇的人物画像、名人名言以及每章后面的总结都能让读者快速的明白每个时期的发展进程。可以让读者对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能梳理出一个思路,然后去认识心理学,去深入了解心理学。国外已经有了那么多著名的心理学家了,但是国内排的上名号的却没有。这本客观讲述心理学的书籍或许就能帮助爱好、研究心理学的人们得到启发,成为研究的一大助力。
说来心理学在读书时代会穿插的讲述一些,但现实社会中似乎心理学真正实用的却不多,讲述整个心理学发展史的就更少了。而这样一本完整的心理学发展史足够让初始心理学的人们好好的去了解心理学、认识心理学史,作为辅助工具,非常值得收藏。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篇7
在消费主义、实用主义横行其道的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在紧张于丰衣足食,并不需要什么心理学知识,即便他们很多时候并不快乐,或在内心思考一些生存问题,然而没人追寻答案,他们更热衷于去找一找“乐子”。大众意识不到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而在学者这边,心理学却是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我们的意识,我们对客观现实的反应都属于心理学范畴,那还能说它与我们个体无关吗?
“心理学有一个长久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正如艾宾浩斯在他的著作《心理学概论》里所做的开头那样,长久的经验积累,学科才开始崭露头角,以后的各个时期产生了或分歧或融合的论述和主张,又推动了心理学各派别的发展。于是,心理学家们研究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规律,形成了心理学史。
李汉松的《心理学的故事》即是遵循西方心理学发展史的客观规律,结合历史资料,系统围绕心理学发展史,透视整个发展脉络,解析各个时期心理学家的思想体系。该书结构好似讲义一般,将其分为二十五章,每一章前面以清晰的历史角度做了整体概括,后面又做了理论性的整体总结,将历代心理学家包括为此做出贡献的人物悉数网罗,如此全面细致,可见其认真的态度,这将是一本全面认识心理学不可多得的大众教科书。
人类对心理学的认知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最初唯心论的“灵魂”解释,到深入科学的延伸,从古希腊哲学派的融合到心理学单独分离出来,这其中既有与哲学史重合的部分,也有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分解争执。历经理论的分歧和重建,后一代心理学家总会在前一代的理论上改进创新,促成心理学系统性地发展下去。
《心理学的故事》按照发展史阐述了各个时期重要的心理学家的生平事迹,及其各自的理论和主张。若干心理学家在整个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贡献斐然。这其中,冯特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因为真正的心理科学诞生,就是以他创立的心理实验室和出版的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继而独立出来的。虽然他的理论仍属于保守体系,然而他为心理学从哲学、生理学中分离出来,且区别于认识论这些问题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至此,脱离哲学倾向的心理学,正式进入了实验心理学的阶段。
心理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中一些针对性的课题较为突出。教育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有实际意义,比如桑代克认为原始能力经过练习就会凝固成实际的能力,并举例具有音乐原始能力的儿童可以培养成音乐家。弗洛伊德,以及其后的学生荣格和阿德勒这三位注重现实意义的学者,延伸了分析心理学体系,引起对人格教育的重视,提倡家长应该接触一些心理学观念,有利于教育孩子。
下一代心理学家在对上一代心理学家的分歧和融合中产生了新的心理学体系,后来者对前者进行解构或重建,这是学科发展必经的新陈代谢程序。致力于研究和教授心理学的李汉松肯定了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规律,承认心理学家的失败也是发展的基础,这种看似谬论的说法,其实隐含着心理学发展史探索未知的包容性和持续发展的坚定心。梯形或平行拓展式的发展,将心理学发扬起来,广泛运用于社会体系中。直至今日,我们有理由相信心理学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新颖,每登新台阶。
相对于诸多学科,心理学更细致探讨人的本真状态。说白了,研究心理学就是为了看清我自己,加深对自我的深入认识,离自己更进一步,将“我是谁”从哲学层面延伸到心理意识层面,回到“人”的心灵本身这个课题。
针对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心理学倾向于心理治疗,荣格及其以后越来越完善的分析心理学显得更加实用,具有了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所以与大众走得更近。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感知,个人的处事哲学,是不是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学。那么,了解一门学科完全可以从那些全面系统的书籍开始,比如《心理学故事》,它的职责就是告诉我们更多关于心理学的“故事”。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篇8
在百度你找了一些心理学入门的书籍,看来看去还是决定去看老师推荐的《心理学的故事》,我看过之后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很明确,而且简单易懂!《心理学的故事》,由美国作家墨顿·亨特著,由李斯翻译。
这本虽然写的很易懂,但是不认真仔细的阅读也是不能品位出这本书所传达的知识,所以我只是认识阅读了个大概,只能说以后在仔细阅读了!
这本书其实可以当做一本很好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因为情节比一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生动、有趣,所以不会显得枯燥无味,我在看书的过程也不会因为太难看懂或者无趣而中断我的看书热情。
看第一章,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的情绪和情感来源与大脑,人的`喜悦、悲伤、忧郁以及眼泪都来自与大脑!
我刚来读大学的时候就学了《苏格拉底的答辩词》,虽然这篇文章和心理学的联系不是很深,但是从这篇文章之后,我知道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两个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并不认为心理学和哲学有多大关系,看过《心理学的故事》之后,才了解,心理学最早起源于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原来众多的文化之间是有这很深的联系。
柏拉图认为,肉体是腐朽的和堕落的,灵魂是不可玷污的,纯洁的;欲望和饥饿是麻烦和罪恶的源泉,而哲学的苦行生活是通往善的道路。肉体把各种爱和恐惧和新奇的喜好尽数塞给我们……我们成了伺服(肉体的)奴隶。如果我们有了对任何事物的真正的知识,我们就必须抛弃肉体——灵魂自己会照看自身的一切。然后,我们会得到希望的智慧,变得纯洁,与纯洁的人对话……而且,除了灵与肉的分离之外,还有什么别的纯洁可言呢?”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是参考了网上很多人见解,但是还不是很理解,我想只有仔仔细细看完书才能理解,不过这句话,我以后可以慢慢体会!
在第一章前科学心理学里,讲了很多的学者们,有是心理学家的,也有无心插柳的学者们,大多的都是很著名的,他们的思想,他们参与涉及心理学的故事,但是因为很详细,所以我们很简单的就可以了解到各个学者们的思想和理论。
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就像书上说的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以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心理学也是人类自我思维、行为方式认知和剖析,研究人类怎样感知外界信息和怎样进行信息内化处理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的科学。
书中有段对梅斯梅尔氏疗法的描述,使我对催眠法很是神奇,书中写到1882年,法国科学院接受了催眠法,认为它是一种与磁力无关的神经生理学现象。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篇9
人生有悲有喜,在我们快乐的时候就要忘我的投入并且把这快乐带给别人,以至于因为我们的存在,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一些。快乐就像一只蝴蝶你若伸手去捉它,往往会落空;但如果你静静地坐下来,它反而会在你身上停留。所谓的死胡同不过是一条街的拐角,走出这个拐角,又是一片海阔天空了。快乐的时候,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加清晰明确,不至于被一些失望、焦躁。恐惧等负面情绪引起的盲点所遮掩,快乐就像戴在心灵上的一副眼镜,能让你透过迷雾般的表象,看清事物的本质。不是世界亏欠了我们什么,而是我们自己亏欠了自己因为我们不停地对自己说一些消极的东西让自己无法积极地面对生活。每一天都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一天有24小时,在这24小时了,你可能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分给你忙碌的工作,但一定不要忘记留给自己10分钟用来放松,用来思考生活的真谛。
快乐要懂得换位思考———人们发现,别人的负担并不比自己的轻,甚至比自己的还要重,于是他们又回到了原先丢掉负担的地点,重新拾回自己的负担。辩论是一时的,朋友却是永远的,花朵早晚都会凋谢,留下的余香却能长存心底。快乐就是抓住离自己最近的东西;未来的还在未来,我们能掌握的只有现在,而现在的时光也如沙漏般一点一滴的溜走,每一份每一秒都是我们现在人生里最黄金的时刻,你可能听腻了这句话: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但这句话却是实实在在的真理。
人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动荡”的世界里。股票有肯能跌,工作有可能被炒鱿鱼,多年的恋人可能会分手。但这都是生活的一面。生活还有另一面,就像一枚硬币一样当它掉在地上,你只能看到它的一面,只有当你把它捡起来的时候你才能看到另一面。
快乐只需几只一句话:活在当下!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那么你会发现,工作的效率会高起来,生活的节奏会慢下来,而你自己,会快乐起来!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篇10
心理学真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我看完《心理学的故事》后还是不能很好地明白它。这个学期我有学消费心理学,希望能通过学习而对心理学有一定的了解。
《心理学的故事》说出了心理学发展的整个过程。每一种新学科的产生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心理学也一样。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也有许多不成熟的思想在各个时期出现,也曾一度不被世人接受,但是它终于冲出黑暗走向光明,现在的心理学被人从各个方面接受,现在的心理医生也是收入最高的职业之一。
心理学联系的学科非常广泛,如生物、医学、物理等,所以心理学也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心理学的用途也非常广泛。老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才可以很好地教育学生,才能对学生青春期做出来的事进行科学的处理。所以,现在的老师在学习时都要学习心理学。经营者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才可以卖出商品,因此他们都有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心理学真的无处不在。有人说:了解人的心理由如察言观色,会做人的人无论在哪个朝代、社会都可以活得很好,因为他们懂得人的心理,也可以利用它来让你的家庭更加和睦、快乐、幸福。
人类真的很伟大,发现了这么有用的学科,希望大家都多点去了解心理学,了解人的心理,让人与人之间可以搭起一座心桥,让世界更美好,那么,世间将会很少战争,没有饥饿,每个人都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篇11
在消费主义、实用主义横行其道的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在紧张于丰衣足食,并不需要什么心理学知识,即便他们很多时候并不快乐,或在内心思考一些生存问题,然而没人追寻答案,他们更热衷于去找一找“乐子”。大众意识不到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而在学者这边,心理学却是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我们的意识,我们对客观现实的反应都属于心理学范畴,那还能说它与我们个体无关吗?
“心理学有一个长久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正如艾宾浩斯在他的著作《心理学概论》里所做的开头那样,长久的经验积累,学科才开始崭露头角,以后的'各个时期产生了或分歧或融合的论述和主张,又推动了心理学各派别的发展。于是,心理学家们研究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规律,形成了心理学史。
李汉松的《心理学的故事》即是遵循西方心理学发展史的客观规律,结合历史资料,系统围绕心理学发展史,透视整个发展脉络,解析各个时期心理学家的思想体系。该书结构好似讲义一般,将其分为二十五章,每一章前面以清晰的历史角度做了整体概括,后面又做了理论性的整体总结,将历代心理学家包括为此做出贡献的人物悉数网罗,如此全面细致,可见其认真的态度,这将是一本全面认识心理学不可多得的大众教科书。
人类对心理学的认知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最初唯心论的“灵魂”解释,到深入科学的延伸,从古希腊哲学派的融合到心理学单独分离出来,这其中既有与哲学史重合的部分,也有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分解争执。历经理论的分歧和重建,后一代心理学家总会在前一代的理论上改进创新,促成心理学系统性地发展下去。
《心理学的故事》按照发展史阐述了各个时期重要的心理学家的生平事迹,及其各自的理论和主张。若干心理学家在整个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贡献斐然。这其中,冯特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因为真正的心理科学诞生,就是以他创立的心理实验室和出版的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继而独立出来的。虽然他的理论仍属于保守体系,然而他为心理学从哲学、生理学中分离出来,且区别于认识论这些问题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至此,脱离哲学倾向的心理学,正式进入了实验心理学的阶段。
心理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中一些针对性的课题较为突出。教育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有实际意义,比如桑代克认为原始能力经过练习就会凝固成实际的能力,并举例具有音乐原始能力的儿童可以培养成音乐家。弗洛伊德,以及其后的学生荣格和阿德勒这三位注重现实意义的学者,延伸了分析心理学体系,引起对人格教育的重视,提倡家长应该接触一些心理学观念,有利于教育孩子。
下一代心理学家在对上一代心理学家的分歧和融合中产生了新的心理学体系,后来者对前者进行解构或重建,这是学科发展必经的新陈代谢程序。致力于研究和教授心理学的李汉松肯定了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规律,承认心理学家的失败也是发展的基础,这种看似谬论的说法,其实隐含着心理学发展史探索未知的包容性和持续发展的坚定心。梯形或平行拓展式的发展,将心理学发扬起来,广泛运用于社会体系中。直至今日,我们有理由相信心理学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新颖,每登新台阶。
相对于诸多学科,心理学更细致探讨人的本真状态。说白了,研究心理学就是为了看清我自己,加深对自我的深入认识,离自己更进一步,将“我是谁”从哲学层面延伸到心理意识层面,回到“人”的心灵本身这个课题。
针对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心理学倾向于心理治疗,荣格及其以后越来越完善的分析心理学显得更加实用,具有了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所以与大众走得更近。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感知,个人的处事哲学,是不是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学。那么,了解一门学科完全可以从那些全面系统的书籍开始,比如《心理学故事》,它的职责就是告诉我们更多关于心理学的“故事”。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篇12
在消费主义、实用主义横行其道的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在紧张于丰衣足食,并不需要什么心理学知识,即便他们很多时候并不快乐,或在内心思考一些生存问题,然而没人追寻答案,他们更热衷于去找一找“乐子”。大众意识不到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而在学者这边,心理学却是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我们的意识,我们对客观现实的反应都属于心理学范畴,那还能说它与我们个体无关吗?
“心理学有一个长久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正如艾宾浩斯在他的著作《心理学概论》里所做的开头那样,长久的经验积累,学科才开始崭露头角,以后的各个时期产生了或分歧或融合的论述和主张,又推动了心理学各派别的发展。于是,心理学家们研究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规律,形成了心理学史。
李汉松的《心理学的故事》即是遵循西方心理学发展史的客观规律,结合历史资料,系统围绕心理学发展史,透视整个发展脉络,解析各个时期心理学家的思想体系。该书结构好似讲义一般,将其分为二十五章,每一章前面以清晰的历史角度做了整体概括,后面又做了理论性的整体总结,将历代心理学家包括为此做出贡献的人物悉数网罗,如此全面细致,可见其认真的态度,这将是一本全面认识心理学不可多得的大众教科书。
人类对心理学的认知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最初唯心论的“灵魂”解释,到深入科学的延伸,从古希腊哲学派的融合到心理学单独分离出来,这其中既有与哲学史重合的部分,也有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分解争执。历经理论的分歧和重建,后一代心理学家总会在前一代的理论上改进创新,促成心理学系统性地发展下去。
《心理学的故事》按照发展史阐述了各个时期重要的心理学家的生平事迹,及其各自的理论和主张。若干心理学家在整个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贡献斐然。这其中,冯特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因为真正的心理科学诞生,就是以他创立的心理实验室和出版的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继而独立出来的。虽然他的理论仍属于保守体系,然而他为心理学从哲学、生理学中分离出来,且区别于认识论这些问题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至此,脱离哲学倾向的心理学,正式进入了实验心理学的阶段。
心理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中一些针对性的课题较为突出。教育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有实际意义,比如桑代克认为原始能力经过练习就会凝固成实际的能力,并举例具有音乐原始能力的儿童可以培养成音乐家。弗洛伊德,以及其后的学生荣格和阿德勒这三位注重现实意义的学者,延伸了分析心理学体系,引起对人格教育的重视,提倡家长应该接触一些心理学观念,有利于教育孩子。
下一代心理学家在对上一代心理学家的分歧和融合中产生了新的心理学体系,后来者对前者进行解构或重建,这是学科发展必经的新陈代谢程序。致力于研究和教授心理学的李汉松肯定了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规律,承认心理学家的失败也是发展的基础,这种看似谬论的说法,其实隐含着心理学发展史探索未知的包容性和持续发展的坚定心。梯形或平行拓展式的发展,将心理学发扬起来,广泛运用于社会体系中。直至今日,我们有理由相信心理学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新颖,每登新台阶。
相对于诸多学科,心理学更细致探讨人的本真状态。说白了,研究心理学就是为了看清我自己,加深对自我的深入认识,离自己更进一步,将“我是谁”从哲学层面延伸到心理意识层面,回到“人”的心灵本身这个课题。
针对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心理学倾向于心理治疗,荣格及其以后越来越完善的分析心理学显得更加实用,具有了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所以与大众走得更近。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感知,个人的处事哲学,是不是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学。那么,了解一门学科完全可以从那些全面系统的书籍开始,比如《心理学故事》,它的职责就是告诉我们更多关于心理学的“故事”。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篇13
书刚拿到手,精装硬皮的,三个侧面和封面的上部印着金粉,与白底黑字的封面相互映衬,简洁大方但又不失品质感,一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不像现在市面上很多那种伪精装的书,虽好看但并不能体现出全书整体的设计感和设计理念。书内让我眼前一亮的设计是目录和章节页,用最简单的单一线条最大化展现了目录和章节页的功能,同时还不乏创意与美感。
全书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自古希腊罗马时期至二十世纪末期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内容十分详尽且系统,这是我作为一名心理学爱好者想要系统掌握心理学知识所迫切需要的。我本科时是一名中文教育的师范生,毕业已经两年了,大学时发的心理学教材都还不舍得扔,因为想到以后还要当老师,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但我却根本不会再去翻那些心理学教材了,因为实在是写的太无趣了,大部分是按照心理学流派及其主张形成的单一章节样式,可是自己又不知道有哪些心理学书籍适合我。
本科的时候自己的老师会推荐一些诸如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之类的书籍让我们读,在大致的翻看这本书后,我觉得李汉松这本《心理学的故事》与《西方美学史》很像,不仅仅是因为美学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两本的内容都十分的系统、完整,介绍心理学家及其主张时并不刻板,在适当的地方会写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如果是对于像我一样的心理学爱好者的话,选择这本书作为入门级读物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如果直接去选那些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心理学著作可能会因为翻译语体的问题给阅读造成一定的困难。在对心理学的主要学者和主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一些学科专有名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选择国外译作甚至是知名学者专著更符合我们的认知发展过程。
最后,最为一名想要日后成为教师的读者,希望作者和编辑能够出一些关于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心理学书籍,与这本《心理学故事》能够相互参照、对比着阅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科学、具体、操作性强的心理学知识指导工作,也许实验啊、高深的理论啊离我们很远,但我们却十分需要具体的知识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开展工作。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篇14
书刚拿到手,精装硬皮的,三个侧面和封面的上部印着金粉,与白底黑字的封面相互映衬,简洁大方但又不失品质感,一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不像现在市面上很多那种伪精装的书,虽好看但并不能体现出全书整体的设计感和设计理念。书内让我眼前一亮的设计是目录和章节页,用最简单的单一线条最大化展现了目录和章节页的功能,同时还不乏创意与美感。
全书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自古希腊罗马时期至二十世纪末期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内容十分详尽且系统,这是我作为一名心理学爱好者想要系统掌握心理学知识所迫切需要的。我本科时是一名中文教育的师范生,毕业已经两年了,大学时发的心理学教材都还不舍得扔,因为想到以后还要当老师,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但我却根本不会再去翻那些心理学教材了,因为实在是写的太无趣了,大部分是按照心理学流派及其主张形成的单一章节样式,可是自己又不知道有哪些心理学书籍适合我。
本科的时候自己的老师会推荐一些诸如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之类的书籍让我们读,在大致的翻看这本书后,我觉得李汉松这本《心理学的故事》与《西方美学史》很像,不仅仅是因为美学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两本的内容都十分的系统、完整,介绍心理学家及其主张时并不刻板,在适当的地方会写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如果是对于像我一样的心理学爱好者的话,选择这本书作为入门级读物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如果直接去选那些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心理学著作可能会因为翻译语体的问题给阅读造成一定的困难。在对心理学的主要学者和主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一些学科专有名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选择国外译作甚至是知名学者专著更符合我们的认知发展过程。
最后,最为一名想要日后成为教师的读者,希望作者和编辑能够出一些关于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心理学书籍,与这本《心理学故事》能够相互参照、对比着阅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科学、具体、操作性强的心理学知识指导工作,也许实验啊、高深的理论啊离我们很远,但我们却十分需要具体的知识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开展工作。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篇15
在消费主义、实用主义横行其道的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在紧张于丰衣足食,并不需要什么心理学知识,即便他们很多时候并不快乐,或在内心思考一些生存问题,然而没人追寻答案,他们更热衷于去找一找“乐子”。大众意识不到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而在学者这边,心理学却是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我们的意识,我们对客观现实的反应都属于心理学范畴,那还能说它与我们个体无关吗?
“心理学有一个长久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正如艾宾浩斯在他的著作《心理学概论》里所做的开头那样,长久的经验积累,学科才开始崭露头角,以后的各个时期产生了或分歧或融合的论述和主张,又推动了心理学各派别的发展。于是,心理学家们研究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规律,形成了心理学史。
李汉松的《心理学的故事》即是遵循西方心理学发展史的客观规律,结合历史资料,系统围绕心理学发展史,透视整个发展脉络,解析各个时期心理学家的思想体系。该书结构好似讲义一般,将其分为二十五章,每一章前面以清晰的历史角度做了整体概括,后面又做了理论性的整体总结,将历代心理学家包括为此做出贡献的人物悉数网罗,如此全面细致,可见其认真的态度,这将是一本全面认识心理学不可多得的大众教科书。
人类对心理学的认知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最初唯心论的“灵魂”解释,到深入科学的延伸,从古希腊哲学派的融合到心理学单独分离出来,这其中既有与哲学史重合的部分,也有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分解争执。历经理论的分歧和重建,后一代心理学家总会在前一代的理论上改进创新,促成心理学系统性地发展下去。
《心理学的故事》按照发展史阐述了各个时期重要的心理学家的生平事迹,及其各自的理论和主张。若干心理学家在整个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贡献斐然。这其中,冯特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因为真正的心理科学诞生,就是以他创立的心理实验室和出版的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继而独立出来的。虽然他的理论仍属于保守体系,然而他为心理学从哲学、生理学中分离出来,且区别于认识论这些问题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至此,脱离哲学倾向的心理学,正式进入了实验心理学的阶段。
心理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中一些针对性的课题较为突出。教育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有实际意义,比如桑代克认为原始能力经过练习就会凝固成实际的能力,并举例具有音乐原始能力的儿童可以培养成音乐家。弗洛伊德,以及其后的学生荣格和阿德勒这三位注重现实意义的学者,延伸了分析心理学体系,引起对人格教育的重视,提倡家长应该接触一些心理学观念,有利于教育孩子。
下一代心理学家在对上一代心理学家的分歧和融合中产生了新的心理学体系,后来者对前者进行解构或重建,这是学科发展必经的新陈代谢程序。致力于研究和教授心理学的李汉松肯定了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规律,承认心理学家的失败也是发展的基础,这种看似谬论的说法,其实隐含着心理学发展史探索未知的包容性和持续发展的坚定心。梯形或平行拓展式的发展,将心理学发扬起来,广泛运用于社会体系中。直至今日,我们有理由相信心理学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新颖,每登新台阶。
相对于诸多学科,心理学更细致探讨人的本真状态。说白了,研究心理学就是为了看清我自己,加深对自我的深入认识,离自己更进一步,将“我是谁”从哲学层面延伸到心理意识层面,回到“人”的心灵本身这个课题。
针对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心理学倾向于心理治疗,荣格及其以后越来越完善的分析心理学显得更加实用,具有了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所以与大众走得更近。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感知,个人的处事哲学,是不是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学。那么,了解一门学科完全可以从那些全面系统的书籍开始,比如《心理学故事》,它的职责就是告诉我们更多关于心理学的“故事”。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篇16
一部既适合心理学专业学生也适合于心理学爱好者的书
书刚拿到手,精装硬皮的,三个侧面和封面的上部印着金粉,与白底黑字的封面相互映衬,简洁大方但又不失品质感,一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不像现在市面上很多那种伪精装的书,虽好看但并不能体现出全书整体的设计感和设计理念。书内让我眼前一亮的设计是目录和章节页,用最简单的单一线条最大化展现了目录和章节页的功能,同时还不乏创意与美感。
全书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自古希腊罗马时期至二十世纪末期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内容十分详尽且系统,这是我作为一名心理学爱好者想要系统掌握心理学知识所迫切需要的。我本科时是一名中文教育的师范生,毕业已经两年了,大学时发的心理学教材都还不舍得扔,因为想到以后还要当老师,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但我却根本不会再去翻那些心理学教材了,因为实在是写的太无趣了,大部分是按照心理学流派及其主张形成的单一章节样式,可是自己又不知道有哪些心理学书籍适合我。
本科的时候自己的老师会推荐一些诸如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之类的书籍让我们读,在大致的翻看这本书后,我觉得李汉松这本《心理学的故事》与《西方美学史》很像,不仅仅是因为美学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两本的内容都十分的系统、完整,介绍心理学家及其主张时并不刻板,在适当的地方会写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如果是对于像我一样的心理学爱好者的话,选择这本书作为入门级读物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如果直接去选那些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心理学著作可能会因为翻译语体的问题给阅读造成一定的困难。在对心理学的主要学者和主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一些学科专有名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选择国外译作甚至是知名学者专著更符合我们的认知发展过程。
最后,最为一名想要日后成为教师的读者,希望作者和编辑能够出一些关于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心理学书籍,与这本《心理学故事》能够相互参照、对比着阅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科学、具体、操作性强的心理学知识指导工作,也许实验啊、高深的理论啊离我们很远,但我们却十分需要具体的知识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开展工作。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篇17
在消费主义、实用主义横行其道的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在紧张于丰衣足食,并不需要什么心理学知识,即便他们很多时候并不快乐,或在内心思考一些生存问题,然而没人追寻答案,他们更热衷于去找一找“乐子”。大众意识不到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而在学者这边,心理学却是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我们的意识,我们对客观现实的反应都属于心理学范畴,那还能说它与我们个体无关吗?
“心理学有一个长久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正如艾宾浩斯在他的著作《心理学概论》里所做的开头那样,长久的经验积累,学科才开始崭露头角,以后的各个时期产生了或分歧或融合的论述和主张,又推动了心理学各派别的发展。于是,心理学家们研究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规律,形成了心理学史。
李汉松的《心理学的故事》即是遵循西方心理学发展史的客观规律,结合历史资料,系统围绕心理学发展史,透视整个发展脉络,解析各个时期心理学家的思想体系。该书结构好似讲义一般,将其分为二十五章,每一章前面以清晰的历史角度做了整体概括,后面又做了理论性的整体总结,将历代心理学家包括为此做出贡献的人物悉数网罗,如此全面细致,可见其认真的态度,这将是一本全面认识心理学不可多得的大众教科书。
人类对心理学的认知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最初唯心论的“灵魂”解释,到深入科学的延伸,从古希腊哲学派的融合到心理学单独分离出来,这其中既有与哲学史重合的部分,也有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分解争执。历经理论的分歧和重建,后一代心理学家总会在前一代的理论上改进创新,促成心理学系统性地发展下去。
《心理学的故事》按照发展史阐述了各个时期重要的心理学家的生平事迹,及其各自的理论和主张。若干心理学家在整个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贡献斐然。这其中,冯特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因为真正的心理科学诞生,就是以他创立的心理实验室和出版的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继而独立出来的。虽然他的理论仍属于保守体系,然而他为心理学从哲学、生理学中分离出来,且区别于认识论这些问题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至此,脱离哲学倾向的心理学,正式进入了实验心理学的阶段。
心理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中一些针对性的课题较为突出。教育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有实际意义,比如桑代克认为原始能力经过练习就会凝固成实际的能力,并举例具有音乐原始能力的儿童可以培养成音乐家。弗洛伊德,以及其后的学生荣格和阿德勒这三位注重现实意义的学者,延伸了分析心理学体系,引起对人格教育的重视,提倡家长应该接触一些心理学观念,有利于教育孩子。
下一代心理学家在对上一代心理学家的分歧和融合中产生了新的心理学体系,后来者对前者进行解构或重建,这是学科发展必经的新陈代谢程序。致力于研究和教授心理学的李汉松肯定了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规律,承认心理学家的失败也是发展的基础,这种看似谬论的说法,其实隐含着心理学发展史探索未知的包容性和持续发展的坚定心。梯形或平行拓展式的发展,将心理学发扬起来,广泛运用于社会体系中。直至今日,我们有理由相信心理学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新颖,每登新台阶。
相对于诸多学科,心理学更细致探讨人的本真状态。说白了,研究心理学就是为了看清我自己,加深对自我的深入认识,离自己更进一步,将“我是谁”从哲学层面延伸到心理意识层面,回到“人”的心灵本身这个课题。
针对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心理学倾向于心理治疗,荣格及其以后越来越完善的分析心理学显得更加实用,具有了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所以与大众走得更近。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感知,个人的处事哲学,是不是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学。那么,了解一门学科完全可以从那些全面系统的书籍开始,比如《心理学故事》,它的职责就是告诉我们更多关于心理学的“故事”。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篇18
心理学就像黑暗中笼罩于我们身上的一个光圈,当我们的心灵不断成长,知识不断扩充,我们所接触到的黑暗与未知,将越来越深沉,越来越广阔。那些古代的哲学家,就是这样在黑暗与光明的交际处摸索着,寻找内心深处的秘密。即使生活贫瘠,即使病痛困扰,即使生命殆尽,也不能停止思考。即使被误解,被歧视,被打压,也要不断拷问心灵。他们不知道,心理学起源于他们奇怪的大脑,他们更不知道,心理学陪着人类,走过了那么多悠久的岁月。
《心理学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们都是思想领域中的探索者——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斯宾诺莎、梅斯梅尔、巴甫洛夫、弗洛伊德、威廉·詹姆斯、皮亚杰、斯金纳——这里列举的有孤独的修行者、耽干声色犬马者、狂热的神秘主义者以及理智的唯实论者,他们认为人类可以检视、理解,这一点最终指导或控制了他们的思想进程、情绪和行为结果,使他们成了另一类人——心理分析者。本书不是注重人物的个人经历,而是通过描述使读者能迅速理解心理研究的手法和正确的理论,以及作为心理学主要构成部分的心理治疗的方法和功效。在这个心理学日益被广泛关注的时代,《心理学的故事》作为一部及时的、重要的、吸引人的心理学著作,力图准确地解释人们心中的疑问——“人类行为的真正起因到底是什么?”
在第一章前科学心理学里,讲了很多的学者们,有是心理学家的,也有无心插柳的学者们,大多的都是很著名的,他们的思想,他们参与涉及心理学的故事,但是因为很详细,所以我们很简单的就可以了解到各个学者们的思想和理论。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心理学也是人类自我思维、行为方式认知和剖析,研究人类怎样感知外界信息和怎样进行信息内化处理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的科学。
看完了这本书,让我对心理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中也可以学到许多与人交际的知识,感谢领导推荐了如此好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