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与儿童对话》读后感

2024/04/22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与儿童对话》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与儿童对话》读后感 篇1

选这本书,有投机的成分,想借助简单的文字完成轻松的阅读,从而达到本周读书报告按时完成的目的!但想不到的是,这本经典的儿童读物却引发了我的兴趣,吸引着我一口气读完后才心满意足地放下!

《与儿童对话》的编者是德国人贝蒂娜·施蒂克尔,虽然他是因工作才得以和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了深刻的交流,并最终推动了此书的成型和出版,但无疑他的这些行动提供给孩子们包括我这样在很多方面无知的成年人认识世界的机会,并且是以一种轻松有趣、浅显易懂的方式。

孩子是最好的提问者,他们的小脑瓜里有无穷无尽、稀奇古怪的问题,大的、小的;简单的、复杂的.;自身的、世界的。我想每个做父母的都深受其害,或者有被问住了的困窘,查阅解决之的耗时,回答后孩子仍一脸懵懂的困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千奇百怪的问题就像一个个思想小精灵,带动我们成人去思考和探究。我们做父母的可以做的是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修正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果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做?那么可以借鉴《与儿童对话》这本书,它将让我们见识到什么是天真的问题?什么是权威的回答?

《与儿童对话》共记录了21个问题及业界顶尖人物的解答!在这本书里,我们既可以读到对固体物理学基础的一目了然的说明,又可以读到人类博爱这一重大问题的一个清晰度的答案,我们可以从中简明扼要地了解:克劳斯·冯·克利青说不同原子组合方式使得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西蒙·佩雷斯解释居间调解是政治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战争和暴力与和平是政治的两面;约翰·波拉尼定义科学家就是讲述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有何关联的故事的人;丹尼尔·麦克法登认为贫穷和富裕除了碰运气,还受收入来源的影响;大江健三郎告诉孩子们必须上学,因为学校可以帮助人们更好更深入了解自己及与他人交流,包括自然、科学、数学、体育、音乐等。书中问题及回答涉及涉及物理、化学、数学、经济学、生物学、医学、文学、艺术以及政治等领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站在科学的角度,以理性的方式、有趣的语言解读孩子们那一个个看似天真,却蕴理无穷的问题!

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孩子,看起来是两个完全不搭界的群体,除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从孩子成长大的,孩子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我觉得两者其实内在有很多共性,比如:对事物的好奇心,对未知探求的热情、对事物奇思妙想的关联及乐此不疲的尝试和推倒重来!这些共性使得孩子成为天才的提问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成为专业领域的翘楚。有评论说:科学家实际上是长大了的孩子!也许这也是这本书能够得以面世的更深层次原因!

从这本书里,我还看到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世界精英们的极高的精神境界,面对孩子的问题,放下身段,从繁忙的研究中脱身出来,将目光从内部投向外部,用生动有趣又不乏逻辑的文字认真地一一回答,感受到童稚与成熟、高知与天真的完美融合!这也是我们为人父母可以从中学习并服务于孩子成长的地方!

《与儿童对话》读后感 篇2

暑假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很多书,当我拿起《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这本书,刚打开这本书的目录时候,我便看到了无数个“为什么?”心想:看这本书一定很无聊的。但就是有一天我实在闲着没事干的时候我还是打开了它,这一打开,它那小小的文字就像磁铁一样吸引住我的眼球,我便开始认真地看了,我越看越觉得新奇。

这本书告诉了我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还有一些我们想问的问题。这本书教会了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办事……比如说: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按照我们的想法,布丁本来就是软的,它就是这样被制造出来的,石头本来就是硬的.。还有我们为什么要上学?我在想:这是因为让我们更好的生存与这个世界,为国家的事业付出。看上去我这种想法回答的还不错,其实是有缺陷的。我看了这本《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后我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想法。我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树叶是绿的?……可是我一看了这本书后我立刻就明白了!看了之后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本书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发掘……

这可不是一本一般的科普书,它里面的推理头头是道,但似乎也没有一点不对,这使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因为我们这个年龄,经常会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问题。很多问题我都是在这本书上找的答案。我很喜欢这本书,每天早上一吃完早餐,就急急忙忙的把这本书拿出来看。

其实大自然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挖掘,只要我们细心发现,就能去找到更多的新鲜事!

《与儿童对话》读后感 篇3

在儿童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好奇,他们的脑瓜里总有这样那样稀奇古怪的问题,有些问题让为人父母的我们都答不上来。读完《与儿童对话》这本书以后,我才把这样的问题联系到哲学问题上。周国平先生说“哲学开始于惊疑,孩子心智的发育进入旺盛期,就自然而然地会对世界感到惊奇,对人生产生疑惑,发出哲学性质的追问。清新活泼的儿童心智与陌生新鲜的大千世界相遇,这是人类精神的永恒的灿烂现象,但在每个人一生中却又是稍纵即逝的短暂时光。”这本书让我思考,我们该做些什么来留住这些灿烂的瞬间呢?

注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倾听他们的问题。著名哲学家贾德认为,“所有的孩子们都是天生的哲学家”。因为哲学家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要有好奇心,所有的孩子们生来就有好奇心。很多很小的孩子眼神里面就闪着很多好奇的光芒,甚至在他们学会说话、学会走路之前他们就已经具有了天生的成为哲学家的可能。而他们学习说话的时候就会问一些可爱的问题,”为什么天上会有月亮?’’“为什么晚上会变黑?”爸爸妈妈这时候有可能会以“不知道”一带而过,或者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给孩子讲解。如果我们能向文中那样的讨论的方式,满足这种好奇心,不用费很大的力气就能培养出他们的哲学素养。而如果他们丢掉自己生来就有的好奇心,就丢掉生来就具备当哲学家素质,可能就要通过一些学术性的语言和艰深的文字再学习哲学。

让自己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对话,保持一颗童心。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参杂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恨铁不成钢”的思想,在与孩子对话的时候,总难免会着急。加上我们的生活阅历比孩子多,总会觉得“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我告诉你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在与孩子对话的时候往往容易失去耐心,居高临下。作者是这样描述他与孩子的关系的:“与小孩的这种相处时丝毫不强求的——不强求实验者接受任何事物,不强求初学者接受教师的意见,也不强求他们接受任何爱与关爱。”我想如果我们能够从以一个孩子的身份,平等地与孩子对话,我们就能够做到这样的态度。

让自己爱上问题,养成问题意识,同时要找到问题的不同种的.回答方式。在《与儿童的对话》这本书中,每一个主题,作者先设计一个问题跟孩子讨论,讨论结束之时作者也没有给孩子们答案。我们跟孩子交流问题的时候不能直接给出答案,因为这样做的话,就给孩子一种坏的习惯,他会认为大人才需要思考。作者在书中这样讲道:“即使在细心、再和善的父母和老师,为什么还是常常无法抓住儿童思考当中纯粹思索的刹那呢?为什么常常疑惑儿童居然会如此思考呢?也许是因为过于强调了儿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认知能力的发展,我们承认自然而然地认为孩子们的思想相当幼稚,需要不断发展才能达致承认的标准。然而,我们自以为不成熟的思想,也许恰好比我们在教育目的中预设的成人水准来得更开放、更深入。当我们利用发展过程中的假设理论去检视孩子所说的话时,不仅会忽略他们话语中重要的哲学成分,也会忽略孩子本身以及特么话语中或严肃或有趣味的观点。”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理所当然,这样就抹杀了我们对于问题的敏感程度。养成问题意识就要求我们拒绝理所当然,多问自己“为什么”。

作为父母,作为教师,捕捉孩子的哲学灵感,做孩子合格的哲学“同伴”,我有了更高的使命。一方面是广泛阅读高水平的哲学童书,丰富自己的哲学底蕴。另一方面,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注重讨论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给孩子更多的话语权,使他们能在课堂上做回自我,展示自己,提高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

《与儿童对话》读后感 篇4

在儿童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好奇,他们的脑瓜里总有这样那样稀奇古怪的问题,有些问题让为人父母的我们都答不上来。读完《与儿童对话》这本书以后,我才把这样的问题联系到哲学问题上。周国平先生说“哲学开始于惊疑,孩子心智的发育进入旺盛期,就自然而然地会对世界感到惊奇,对人生产生疑惑,发出哲学性质的追问。清新活泼的儿童心智与陌生新鲜的大千世界相遇,这是人类精神的永恒的灿烂现象,但在每个人一生中却又是稍纵即逝的短暂时光。”这本书让我思考,我们该做些什么来留住这些灿烂的瞬间呢?

注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倾听他们的问题。著名哲学家贾德认为,“所有的孩子们都是天生的哲学家”。因为哲学家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要有好奇心,所有的孩子们生来就有好奇心。很多很小的孩子眼神里面就闪着很多好奇的光芒,甚至在他们学会说话、学会走路之前他们就已经具有了天生的成为哲学家的可能。而他们学习说话的时候就会问一些可爱的问题,”为什么天上会有月亮?’’“为什么晚上会变黑?”爸爸妈妈这时候有可能会以“不知道”一带而过,或者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给孩子讲解。如果我们能向文中那样的讨论的方式,满足这种好奇心,不用费很大的力气就能培养出他们的哲学素养。而如果他们丢掉自己生来就有的好奇心,就丢掉生来就具备当哲学家素质,可能就要通过一些学术性的语言和艰深的文字再学习哲学。

让自己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对话,保持一颗童心。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参杂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恨铁不成钢”的思想,在与孩子对话的时候,总难免会着急。加上我们的生活阅历比孩子多,总会觉得“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我告诉你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在与孩子对话的时候往往容易失去耐心,居高临下。作者是这样描述他与孩子的关系的:“与小孩的这种相处时丝毫不强求的——不强求实验者接受任何事物,不强求初学者接受教师的意见,也不强求他们接受任何爱与关爱。”我想如果我们能够从以一个孩子的身份,平等地与孩子对话,我们就能够做到这样的态度。

让自己爱上问题,养成问题意识,同时要找到问题的不同种的回答方式。在《与儿童的对话》这本书中,每一个主题,作者先设计一个问题跟孩子讨论,讨论结束之时作者也没有给孩子们答案。我们跟孩子交流问题的时候不能直接给出答案,因为这样做的话,就给孩子一种坏的习惯,他会认为大人才需要思考。作者在书中这样讲道:“即使在细心、再和善的父母和老师,为什么还是常常无法抓住儿童思考当中纯粹思索的刹那呢?为什么常常疑惑儿童居然会如此思考呢?也许是因为过于强调了儿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认知能力的发展,我们承认自然而然地认为孩子们的.思想相当幼稚,需要不断发展才能达致承认的标准。然而,我们自以为不成熟的思想,也许恰好比我们在教育目的中预设的成人水准来得更开放、更深入。当我们利用发展过程中的假设理论去检视孩子所说的话时,不仅会忽略他们话语中重要的哲学成分,也会忽略孩子本身以及特么话语中或严肃或有趣味的观点。”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理所当然,这样就抹杀了我们对于问题的敏感程度。养成问题意识就要求我们拒绝理所当然,多问自己“为什么”。

作为父母,作为教师,捕捉孩子的哲学灵感,做孩子合格的哲学“同伴”,我有了更高的使命。一方面是广泛阅读高水平的哲学童书,丰富自己的哲学底蕴。另一方面,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注重讨论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给孩子更多的话语权,使他们能在课堂上做回自我,展示自己,提高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