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中国超越读后感

2024/04/22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中国超越读后感(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中国超越读后感 篇1

近日阅读《中国超越》一书,感悟颇深。本书作者张维为,中国政治学者、作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国际关系、中国模式和西方发展模式的对比研究。

书中作者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安排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对西方模式,特别是对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全书通过数据、实例和故事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纵向也厘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并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的崛起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定会深刻影响世界未来格局和秩序的。读完此书,我对中国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能有幸成为中国崛起中坚力量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世界震撼的成就,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这令许多西方国家感到迷惑和惊恐,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深感敬佩和鼓舞。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贫富差距大、腐败严重、环境恶化、产业发展不协调等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如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如何实现对西方国家真正意义上超越?才是作为当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在不失去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国超越。中国的崛起并非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学习别人的长处,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我们是张教授在书中所述的"文明型国家",是文明古国与现代国家相交叠的国家,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社会未来演变的大趋势,它不会是西方所希望的"社会与国家"高度对峙的模式,而更可能是"社会与国家"互动互补的模式。我们这种包含中华文明基因、社会主义基因和西方文化元素的制度模式将使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更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也必将带领我们实现对西方的超越。中国目前在一些方面还不如别人做得好,但别的国家很难达到中国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这就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底气所在。只要我们学习别人之长,发挥自己的优势,"中国梦"的前景必将比"美国梦"更广阔。

其次,我们作为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必须做到"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要从制度上不断各处体制机制弊端,增强道路自信,建立以科学的发展观为中心的话语体系,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坚定清晰的话语应对世界质疑。所以我们在为中国模式的超越而自豪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程度仍然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仍然较为落后,中国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话语尚待真正建立并在世界发声。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承担的现实"中国梦"的重担,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克己奉公,勇于创新,奉献社会,共同践行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建立起对当前发展模式的信心。中国的发展速度是当代世界大国中罕有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是史无前例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借鉴西方国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立足中国实际的发展模式。这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不曾断绝的文明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政治智慧积累的国家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和谐、包容文化沉淀的社会的信心,也是对全国人民拥护的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信心。

中国超越读后感 篇2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迅速崛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令炎黄子孙为之骄傲,令海外友人为之动容。但是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环境问题、产业发展问题等诸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让我们困惑。如何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国梦?如何实现对西方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超越?这些都是见诸报端、引起网络热议的话题,也是作为当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国模式与中国超越

张维为教授在《中国超越》中提出,中国崛起的背后是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即不照搬西方,不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放弃自己的优势,在这“三不”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体制创新,大胆学习和借鉴别人的长处,同时也发挥自己的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包含了“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八个特点。实践理性就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不断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推动大胆而又慎重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使中国避免了一个又一个的政治和经济陷井;强势政府就是以政府来保障改革的稳步推进,推动现代化;稳定优先即“稳定压倒一切”,有了稳定,才能保障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民生为大就是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标;渐进改革是即采取渐进的方法,增强改革的效果;顺序差异即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改革为主,后政治改革;混合经济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市场”和“计划”双管齐下;改革开放即取长补短,吸收其他文明之长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模式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理性地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对外开放,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以强势政府来推动渐进式改革,保障稳定,以改善民生为工作根本目标,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采取这些模式的背后原因是中国具有人口、地域、传统、文化四大“超级因素”,这四大因素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超越》让人倍感鼓舞的是张教授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对西方和西方模式,特别是对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全书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保障等领域,通过数据、实例和体验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也纵向厘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书中提出“有利于多数人利益的政治、社会、资本三种力量平衡”的“中国模式”在过去30多年中让大多数百姓生活水平实现了大幅提高,而这种“平衡”,即“实事求是地、理性地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与政治改革之间关系”。

从中美三十年来发展的此长彼消,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我们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超越的思路与经验

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离不开制度安排,即:在政党制度方面,中国是一个“国家型政党”,代表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在民主制度方面,中国的最大特点是“协商民主”,包括在决策领域实行的“新型民主集中制”;在组织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选贤任能”;在经济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制度安排均包含了中华文明的底蕴、中国的红色传统和西方的有益经验,这三大元素的有机结合形成的新制度推动了中国的崛起。三十多年来,中国“赶超”的步子稳健扎实,超越的基本思路和经验是民本主义、组织起来、综合创新、上下策结合。民本主义是中国人数千年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中国模式中民生为大的特点以及中国基于民本主义的制度安排是中国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个主要思路和经验;组织起来即整合各种力量,确立基本秩序和规范,使大家各尽其责,各显神通,创造人间奇迹,正是靠这种组织起来的凝聚力,我们战胜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更多的'领域内实现了对西方和西方模式的超越;综合创新即综合别人的经验,根据自己的国情民情进行借鉴并创新,这是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超西方的一条重要经验,无论是政治领域的选拔加选举制度的确立,还是经济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有机结合,无不体现了这种以我为主、综合创新的精神;上下策结合即把托底的下下策与最优的上上策制度安排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如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民意与民心相结合等,这是我们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条普遍思路和经验。

从张教授对中国在许多方面对西方和西方模式尤其是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的思路和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践上不懈探索,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成绩,所以为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为了实现“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立足现实,放眼未来

张教授在充分肯定中国在诸多方面超越西方的同时,也客观地分析了西方国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与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困境,提出中国要在制度上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增强道路自信,建立以科学发展观等为中心的话语体系,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坚定清晰的话语应对世界质疑。所以,我们在为中国模式的超越而自豪之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程度现在仍然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仍然较为落后,中国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方式仍有较大不足,中国话语尚待真正建立并在世界发声。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承担的实现“中国梦”的重担,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克己奉公,勇于创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实干兴邦,共同践行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超越读后感 篇3

很早以前就被推荐过张维为教授的“中国三部曲”(《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这次党校培训期间,党校老师播放了张教授的《中国人,你要自信!》的视频,又被他的演讲和个人经历勾起了读一读这几本书的兴趣。张维为教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现在是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教授,春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他长期生活在外国,游历了100多个国家,接触到过形形色色的外国人。我期盼通过他的著作来解疑答惑:外国人怎么评价中国?中国的问题外国有没有?怎么样看待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于是在党校学习期间,我首先读了“中国三部曲”的总结篇《中国超越》,对自己的疑问有了部分解答。

一、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中国超越”

作者首创了“文明型国家”的概念。所谓“文明型国家”,就是摆脱了西方学者把“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对立起来的思维方法,能够把这两类国家的长处结合在一起的国家,这是他的创见。今日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代表了一种不同性质国家的崛起,是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崛起。与此相对应的,作者通过大量的事实说明陈述了一个道理:“没有一个非西方国家取得过模仿西方模式的成功”。

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有多种原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的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完全为西方话语捕获,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经济崩溃的世纪浩劫。这不仅仅是一种振奋人心的说法,更是一种充分认识自我、是一种建立在在中国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历史和960万平方公里广阔疆域的与众不同的华夏大国的国情分析和当前历史阶段分析的基础上的必然结论。“文明型国家”的最大的智慧就是“求同”,因此我们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未来也会沿着自己特有的轨迹和逻辑继续演变和发展,并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

在此基础上,张维为教授在书中提出,中国崛起的背后是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即不照搬西方,不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放弃自己的优势,在这“三不”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体制创新,大胆学习和借鉴别人的长处,同时也发挥自己的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

“中国模式”包含了“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八个特点。实践理性就是在“实是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不断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推动大胆而又慎重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使中国避免了一个又一个的政治和经济陷井;强势政府就是以政府来保障改革的稳步推进,推动现代化;稳定优先即“稳定压倒一切”,有了稳定,才能保障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民生为大就是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标;渐进改革是即采取渐进的方法,增强改革的效果;顺序差异即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改革为主,后政治改革;混合经济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市场”和“计划”双管齐下;改革开放即取长补短,吸收其他文明之长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模式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理性地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对外开放,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以强势政府来推动渐进式改革,保障稳定,以改善民生为工作根本目标,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采取这些模式的背后原因是中国具有人口、地域、传统、文化四大“超级因素”,这四大因素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超越》让人倍感鼓舞的是张教授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和西方模式的不同。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保障等领域入手,通过数据、实例和体验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也纵向厘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书中提出“有利于多数人利益的政治、社会、资本三种力量平衡”的“中国模式”在过去30多年中让大多数百姓生活水平实现了大幅提高,而这种“平衡”,即“实事求是地、理性地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与政治改革之间关系”。并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的崛起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定会深刻影响世界未来格局和秩序的,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中国超越的实现路径

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离不开制度安排,即:在政党制度方面,中国是一个“国家型政党”,代表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在民主制度方面,中国的最大特点是“协商民主”,包括在决策领域实行的“新型民主集中制”;在组织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选贤任能”;在经济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制度安排均包含了中华文明的底蕴、中国的红色传统和西方的有益经验,这三大元素的有机结合形成的新制度推动了中国的崛起。三十多年来,中国“赶超”的步子稳健扎实,超越的基本思路和经验是民本主义、组织起来、综合创新、上下策结合。

民本主义是中国人数千年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中国模式中民生为大的特点以及中国基于民本主义的制度安排是中国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个主要思路和经验;组织起来即整合各种力量,确立基本秩序和规范,使大家各尽其责,各显神通,创造人间奇迹,正是靠这种组织起来的凝聚力,我们战胜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更多的领域内实现了对西方和西方模式的超越;综合创新即综合别人的经验,根据自己的国情民情进行借鉴并创新,这是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超西方的一条重要经验,无论是政治领域的选拔加选举制度的确立,还是经济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有机结合,无不体现了这种以我为主、综合创新的精神;上下策结合即把托底的下下策与最优的上上策制度安排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如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民意与民心相结合等,这是我们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条普遍思路和经验。

从张教授对中国在许多方面对西方和西方模式尤其是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的思路和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实践上不懈探索,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成绩,所以为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为了实现“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立足现实放眼未来

张教授在充分肯定中国在诸多方面超越西方的同时,也客观地分析了西方国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与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困境,提出中国要在制度上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增强道路自信,建立以科学的发展观等为中心的话语体系,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坚定清晰的话语应对世界质疑。所以,我们在为中国模式的超越而自豪之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程度现在仍然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仍然较为落后,中国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方式仍有较大不足,中国话语尚待真正建立并在世界发声。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承担的实现“中国梦”的重担,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克己奉公,勇于创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实干兴邦,共同践行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期盼能再从张维为教授《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两本书中得到更好地教育和启发。

中国超越读后感 篇4

近日阅读《中国超越》一书,感悟颇深。本书作者张维为,中国政治学者、作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国际关系、中国模式和西方发展模式的对比研究。

书中作者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安排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对西方模式,特别是对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全书通过数据、实例和故事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纵向也厘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并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的崛起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定会深刻影响世界未来格局和秩序的。读完此书,我对中国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能有幸成为中国崛起中坚力量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以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世界震撼的成就,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这令许多西方国家感到迷惑和惊恐,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深感敬佩和鼓舞。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贫富差距大、腐败严重、环境恶化、产业发展不协调等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如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如何实现对西方国家真正意义上超越?才是作为当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在不失去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国超越。中国的崛起并非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学习别人的长处,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我们是张教授在书中所述的“文明型国家”,是文明古国与现代国家相交叠的国家,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社会未来演变的大趋势,它不会是西方所希望的“社会与国家”高度对峙的模式,而更可能是“社会与国家”互动互补的模式。我们这种包含中华文明基因、社会主义基因和西方文化元素的制度模式将使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更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也必将带领我们实现对西方的超越。中国目前在一些方面还不如别人做得好,但别的国家很难达到中国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这就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底气所在。只要我们学习别人之长,发挥自己的优势,“中国梦”的前景必将比“美国梦”更广阔。

其次,我们作为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必须做到“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要从制度上不断各处体制机制弊端,增强道路自信,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中心的话语体系,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坚定清晰的话语应对世界质疑。所以我们在为中国模式的超越而自豪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程度仍然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仍然较为落后,中国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话语尚待真正建立并在世界发声。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承担的现实“中国梦”的重担,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克己奉公,勇于创新,奉献社会,共同践行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建立起对当前发展模式的信心。中国的发展速度是当代世界大国中罕有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是史无前例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借鉴西方国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立足中国实际的发展模式。这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不曾断绝的文明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政治智慧积累的国家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和谐、包容文化沉淀的社会的信心,也是对全国人民拥护的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信心。

中国超越读后感 篇5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迅速崛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令炎黄子孙为之骄傲,令海外友人为之动容。但是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环境问题、产业发展问题等诸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让我们困惑。如何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国梦?如何实现对西方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超越?这些都是见诸报端、引起网络热议的话题,也是作为当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国模式与中国超越

张维为教授在《中国超越》中提出,中国崛起的背后是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即不照搬西方,不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放弃自己的优势,在这“三不”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体制创新,大胆学习和借鉴别人的长处,同时也发挥自己的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包含了“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八个特点。实践理性就是在“实是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不断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推动大胆而又慎重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使中国避免了一个又一个的政治和经济陷井;强势政府就是以政府来保障改革的稳步推进,推动现代化;稳定优先即“稳定压倒一切”,有了稳定,才能保障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民生为大就是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标;渐进改革是即采取渐进的方法,增强改革的效果;顺序差异即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改革为主,后政治改革;混合经济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市场”和“计划”双管齐下;改革开放即取长补短,吸收其他文明之长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模式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理性地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对外开放,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以强势政府来推动渐进式改革,保障稳定,以改善民生为工作根本目标,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采取这些模式的背后原因是中国具有人口、地域、传统、文化四大“超级因素”,这四大因素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超越》让人倍感鼓舞的是张教授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对西方和西方模式,特别是对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全书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保障等领域,通过数据、实例和体验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也纵向厘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书中提出“有利于多数人利益的政治、社会、资本三种力量平衡”的“中国模式”在过去30多年中让大多数百姓生活水平实现了大幅提高,而这种“平衡”,即“实事求是地、理性地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与政治改革之间关系”。

从中美三十年来发展的此长彼消,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我们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超越的思路与经验

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离不开制度安排,即:在政党制度方面,中国是一个“国家型政党”,代表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在民主制度方面,中国的最大特点是“协商民主”,包括在决策领域实行的“新型民主集中制”;在组织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选贤任能”;在经济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制度安排均包含了中华文明的底蕴、中国的红色传统和西方的有益经验,这三大元素的有机结合形成的新制度推动了中国的崛起。三十多年来,中国“赶超”的步子稳健扎实,超越的基本思路和经验是民本主义、组织起来、综合创新、上下策结合。民本主义是中国人数千年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中国模式中民生为大的特点以及中国基于民本主义的制度安排是中国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个主要思路和经验;组织起来即整合各种力量,确立基本秩序和规范,使大家各尽其责,各显神通,创造人间奇迹,正是靠这种组织起来的凝聚力,我们战胜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更多的领域内实现了对西方和西方模式的超越;综合创新即综合别人的经验,根据自己的国情民情进行借鉴并创新,这是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超西方的一条重要经验,无论是政治领域的选拔加选举制度的确立,还是经济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有机结合,无不体现了这种以我为主、综合创新的精神;上下策结合即把托底的下下策与最优的上上策制度安排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如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民意与民心相结合等,这是我们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条普遍思路和经验。

从张教授对中国在许多方面对西方和西方模式尤其是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的思路和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践上不懈探索,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成绩,所以为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为了实现“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立足现实,放眼未来

张教授在充分肯定中国在诸多方面超越西方的同时,也客观地分析了西方国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与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困境,提出中国要在制度上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增强道路自信,建立以科学发展观等为中心的话语体系,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坚定清晰的话语应对世界质疑。所以,我们在为中国模式的超越而自豪之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程度现在仍然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仍然较为落后,中国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方式仍有较大不足,中国话语尚待真正建立并在世界发声。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承担的实现“中国梦”的重担,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克己奉公,勇于创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实干兴邦,共同践行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超越读后感 篇6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世界迅速崛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腐败、环境、产业发展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国梦,完成对西方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超越,是作为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

张维为教授在《中国超越》一书中提出,中国崛起的背后是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即不照搬西方,不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放弃自己的优势,在这“三不”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体制创新,大胆学习和借鉴别人的.长处,同时也发挥自己的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包含了“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等八个特点。实践理性就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不断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推动大胆而又慎重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使中国避免了一个又一个的政治和经济陷阱;强势政府就是以政府来保障改革的稳步推进,推动现代化;稳定优先即“稳定压倒一切”,有了稳定,才能保障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民生为大就是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标;渐进改革是即采取渐进的方法,增强改革的效果;顺序差异即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改革为主,后政治改革;混合经济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市场”和“计划”双管齐下;改革开放即取长补短,吸收其他文明之长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模式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理性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对外开放,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以强势政府来推动渐进式改革,保障稳定,以改善民生为工作根本目标,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书中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和西方模式。全书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保障等领域,通过数据、实例和体验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也纵向理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从中美三十年来发展的此长彼消,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中国超越读后感 篇7

近日阅读《中国超越》一书,感悟颇深。本书作者张维为,中国政治学者、作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国际关系、中国模式和西方发展模式的对比研究。

书中作者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安排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对西方模式,特别是对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全书通过数据、实例和故事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纵向也厘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并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的崛起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定会深刻影响世界未来格局和秩序的。读完此书,我对中国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能有幸成为中国崛起中坚力量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世界震撼的成就,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这令许多西方国家感到迷惑和惊恐,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深感敬佩和鼓舞。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贫富差距大、腐败严重、环境恶化、产业发展不协调等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如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如何实现对西方国家真正意义上超越?才是作为当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在不失去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国超越。中国的崛起并非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学习别人的长处,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我们是张教授在书中所述的“文明型国家”,是文明古国与现代国家相交叠的国家,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社会未来演变的大趋势,它不会是西方所希望的“社会与国家”高度对峙的模式,而更可能是“社会与国家”互动互补的模式。我们这种包含中华文明基因、社会主义基因和西方文化元素的制度模式将使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更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也必将带领我们实现对西方的超越。中国目前在一些方面还不如别人做得好,但别的国家很难达到中国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这就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底气所在。只要我们学习别人之长,发挥自己的优势,“中国梦”的前景必将比“美国梦”更广阔。

其次,我们作为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必须做到“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要从制度上不断各处体制机制弊端,增强道路自信,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中心的话语体系,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坚定清晰的话语应对世界质疑。所以我们在为中国模式的超越而自豪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程度仍然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仍然较为落后,中国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话语尚待真正建立并在世界发声。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承担的现实“中国梦”的重担,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克己奉公,勇于创新,奉献社会,共同践行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建立起对当前发展模式的信心。中国的发展速度是当代世界大国中罕有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是史无前例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借鉴西方国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立足中国实际的发展模式。这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不曾断绝的文明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政治智慧积累的国家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和谐、包容文化沉淀的社会的信心,也是对全国人民拥护的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信心。

中国超越读后感 篇8

张教授走访百国后的第三部思考型著作,由引言和从“追赶”到“超越”、从“神话”到“实话”、制度超越:三种力量的关系、话语超越:谁的终结?、”为何失败?、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六章和结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逻辑及后记组成。从《中国触动》到再到《中国超越》构成了对中国崛起、中国模式、中国话语思考的三部曲。三部曲贯穿了一个主题,即中国人要用自己的思考和话语来评述中国的事情和天下的'事情。

在《中国触动》的基础上,张教授探讨了中国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和西方模式的超越,包括在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安排等领域的超越。在这些领域中,中国在不少方面已经超越了美国,在许多方面不久将超越美国,在另外一些方面,通过继续不断的努力,最终也可能超越,而其中最有意义的,无疑是中国的制度安排,也就是政治制度方面的超越。此外,作者还从“文明型国家”的视角,探讨了中国话语对西方话语的超越,解释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制度安排及其背后的理念,论证了中国许多做法的深层次的合理性。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维系了五千年文明而没有中断的伟大国家,历史上长期领先于世界,落后于西方是在近代,而自现代以来,中国迅速“赶超”西方的背后是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总体成功,这种成功源于对中华文明底蕴的把握、对中国红色传统的承袭,以及对国际有益经验的借鉴。中国正带着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实现中国人百年奋斗的目标,重返世界之巅。

梦是一种升华。平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我们可以在梦中实现,而平时已经初步做到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放飞梦想来展望未来。而“中国梦”寄托的“家国情怀”、“大国情怀”、“天下情怀”将激励着国人沿着自己的文明和成功之路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