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
倚栏轩整理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 篇1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先生并非如传统史记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而是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后期的历史支撑开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我不是学历史的,所谓“门内看行道,门外看热闹”,在热闹之余,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一时感慨万分,以求一吐为快。
它的重要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在书中我看到了世态炎凉,做一个好官特别是做好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是多么的困难。由于万历皇帝继位时非常年幼,张居正又当老师,教育培养小皇帝,又为了国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但由于居官高位,独揽大权,有时候也难免有一些错误和问题。但这些个人的私欲,缺点引起的问题在张居正死后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种证据使皇帝无法容忍,张居正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换来的竟是家族子孙的大难。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开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弃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复以前弊端丛生的旧观。致使刚刚中兴的明朝,又走开下坡路。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然而国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明熹宗为激励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张居正,予以复官复荫。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间已无张居正!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作者一语点出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王朝的症结所在也是我们大明王朝乃至我们所有的封建王朝的晚期所需要改革的地方。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 篇2
一开始看见这个名字我便觉得这是一本我不会感兴趣的书,无非是枯燥的历史,干巴巴的如同教科书一般。可是当真正静下心来读它的时候,就发现其实当你真正接触历史最真实的一面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都会因此转变,于是理解了为何会有那么多人狂热的喜爱钻研历史,只有通晓了无论是民族还是文化的本真和根源才能更加全面地认识当今的文化和自身的发展。由于时间仓促只浅读了前几页的内容,还不能全面地评价万历皇帝及其执政的这十五年。但仅从这几页的介绍,使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古代皇帝于其光鲜外表下的悲哀与辛酸。也许我们总在一些古装片中看见皇帝们无非是摆摆架子便可终日享受奢华安逸的生活,尽是佳肴美酒,美女良宵。其实尽管这些皇帝们生来便有着皇帝命,可是他们并不是出生就会管理国家,就能威震天下的啊。万历皇帝八岁就加冠成年次年便登基为帝,可以说完全没有机会享受童年就被迫参与到成人的世界中,学会发号施令,遵守各项礼仪。
他并不比一般的小孩子轻松,他要一边学习经文书法一边治理朝政,还要顶着作为一国之君的巨大压力看大臣勾心斗角,争权夺势。他明明与母亲母子情深,却因为皇太后和皇帝的头衔不得不程式化冷冰冰的对待彼此。还有那些皇帝要盛装出席的活动,都必须在众人的注视下一丝不苟地严格遵守传承至今的各项礼仪规定,不出纰漏。万历皇帝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天赋才华的君主,他能够幼年识字,并在八岁便练得一手好字,能够在刚刚执政的时候就凭袖子里的字条应付下来早朝。我想如果不是封建宫廷的刻板束缚,他或许可以在文学艺术方面获得很大的造诣。我觉得作为一个皇帝,就是要完全打磨掉自己的个性,将自己心甘情愿地装在一个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皇帝的套子里。所以想到这些,着实为他感到心酸。当然折磨皇帝的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封建社会中繁复冗杂的礼仪条规和遗留至今的形式主义。关于早朝中对皇帝和大臣们的细节要求,实在令人感到难以接受,礼仪应该作为一个约束民族形象与文化发展的形式存在,而不应该成为一个民族自身的负担,我认为彼时明朝的宫廷礼仪已经到了影响人们生活的地步,是完全应该废除一些繁琐的形式的。
我想当今大家大肆批判的形式主义之所以一直难以根除,就是因为这是一个民族历史遗留的问题,当我们回顾历史便可以发现,很多现在存在的问题,正是从那时就已经出现了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口口声声的进步和发展在文化很民族性上似乎并没有达到完全的实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多读读这样真实的历史书籍,也许真的可以让我们对自己对社会都产生不一样的看法和全新的思考。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 篇3
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这一年发生的小事虽并未酿成大灾,但正是这些表面看起来似细枝末节、容易被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实际上却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
中国是一个有极强文化传统的封建王朝,在秦统一中国,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废黜百家以来,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发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精神上的统一引导中国的发展。众所周知,先秦哲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可到了汉代却独尊儒术,这并不能归咎于生物的随机选择,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这在以土地为基本生活资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也正因如此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正统的传统道德,作者黄仁宇在书中的《自序》里写到:“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选自《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三联书店出版,句子在第四页)缺乏灵活有效地法律规则,社会运作完全依靠所谓的道德掌控。同时在统治者的有意引导下,君主乃至百姓人人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这就造成了重礼轻法,重道德轻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有自己的良心,有自己的政治抱负。
甚至直到今天这一道德准则仍随着生命的延续而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根深蒂固。从好的一面讲,这根深蒂固的道德准则是中国人的精神所在,灵魂所在,能让其他企图欺辱我们国家的人感到钦佩。从坏的一面讲,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习惯了在微博微信上随意发表自己的言论,不了解事物的本质就妄下断言,出言伤人,这就是所谓的——道德绑架。
当今社会道德绑架的事件层出不穷,例如因《战狼2》票房大卖有人叫嚣让吴京捐一个亿、公交车上因年轻人没有让座而对年轻人拳打脚踢的大爷大妈等等。我个人认为所有未经思虑与深究的谴责行为都是道德绑架,换位思考与了解事实后再表达也不迟。以道德约束自身,为圣贤。以道德约束天下,为贼寇。希望现如今的人们莫被道德绑架,也莫绑架他人。 《明朝那些事儿》中说:“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先变成粪,再变成土。”(选自掌阅电子书《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磨铁数盟出版授权掌阅,句子在第二十一章)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朝代更替,时光飞逝,虽世殊事异,终要以史为鉴。亦如李莉所言:“把对历史的叩问变成现实道路的厘清?迷雾般的历史就会拨云见日,现实的长河中就会顺风远航。”(选自《论语的智慧》,作者李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句子在第十三页)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 篇4
最近我把《万历十五年》重看一遍,当然还没看完。我就看三章,可是这三章让我明白许多,也让我明白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里极力想说的观点。
1、道德与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与法的位置。自从秦朝因重法而灭亡后,自西汉以来,各朝都开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国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观念,还是需要法家的,于是明儒暗法这一治国之道诞生。但是一直以来儒都是高于法的,也就是说道德是高于法律的。这一点到明朝最为显著。明朝的官员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时,是在用道德观念来判定对错,而明朝的道德观念是被朱熹的四书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标准里就非常强有力地表现出这一点: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这样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观得以解决,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观填补,没准有一些没有道德观的官员回去钻法律漏洞,以图私利。但是如果让法律高于一切,就会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况,无论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么面面俱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法律肯定会有漏洞,这个时候又没有道德观,社会将会更加腐败。只有让法律和道德齐头并进,社会才会和谐。可是自秦朝以来,各朝统治者怕蹈秦之覆辙,所以致使儒生目空一切。
2、文官集团的弊端。由于天下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让皇帝过目,所以各朝统治者创建文官集团,就是为解决问题,可是久而久之,统治者们发现问题本身就是文官集团。但是这个时候要改是不可能的,因为文官集团这个制度已被天下有学之士所接纳,如果彻底改变,天下人都会说统治者无道,局部改变又无济于事。文官集团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科举制度。
如果想入朝为官、名扬天下,这缺不祖父的生财致富、父母的辛苦养育、妻子的贤淑达惠、老师的辛勤培养、朋友的鼓励加油、考官的欣赏录取、上级的提拔教导等等等等,所以说一个人当官之后都要回报这些人,可是明朝官员的俸禄仅够温饱,与实际脱节,就算俸禄可以维持小康,但是不够回报帮助他的人。所以要收常例,有良心的人就收一点,没良心的就会造成苛政。这全看当政的人的品行。所以张居正想改革,最后措施全部作废;申时行和稀泥,最后虽然使明帝国苟且残喘,可还是阻止不帝国的衰亡。
如果真的想改变这一状况,还是需要林达所提出的“平衡与制约”。
当然,《万历十五年》里对封建社会制度的看法远不止这两条,还有许多的侧面描写和一笔带过的东西,如:重文轻武的利与弊,愤青的不顾全局等等等等。这里我就不多说,如果想全面解,就去看一下《万历十五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