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书心得体

2024/04/18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书心得体(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读书心得体 篇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一篇,作为儒家思想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提出的“三纲”、“八目”等重要观点可被称作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若是超脱出一个学术流派来看,《大学》中简单明确的观点与古今多数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也都有相通。

而“大学之道”,究竟存于何方、归于何处,是一个最基本、却也最难回答的问题。《大学》一篇之所以能流传甚广,也就在于它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不意在学术而意在整个社会的解答。这一解答融入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体系,也融入了整个社会的血脉,以一种文化而非答卷的形式,传承至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中举例说:“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其实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不能否认,由于先天的具有或是后天的教育,最基本的品德其实就已经在人的心中存在。因此,使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合乎品质,需要的是“唤醒”。

这一“唤醒”看似容易,却往往要面对一堵堵沉睡的墙。在耐心被耗尽之后,对民众的道德教育就沦为了简单易行却基本无效的幼稚化教育。“幼稚化教育”的出发点绝非愚民,而是要启迪民众。但其致命之处就在于,把社会大众当做“零基础”的愚民进行教育。

在当下,面对“道德滑坡”这一类愈发猛烈的抨击和指责,很多人也想起了道德教育并付诸实施,却始终收效甚微。道德滑坡导致了道德教育轰轰烈烈,而道德水准却又并无想象中的触底反弹,使得道德教育陷入窘境,而不得不更加迫切、甚至运动化地进行。但其实,民众从不缺乏道德知识,而只是不想运用。一遍又一遍地灌输重复的知识,只能是短暂刺激,从来都不是长久之计。似乎我们该去重拾起《大学》中所说的“明明德”,吹散掩盖美德的阴霾,使其发散光芒,而非等被照亮。

大学之道,在亲民。

《大学》引《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谓“亲民”,通作“新民”,即使人自新。

“新”是变革,“新”是发展,“新”是从过去到现在,“新”从现在到将来。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中所说的“新”却并非是与“旧”相对,甚至是与“旧”相合。“新”的本质是不断调整而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无论道德上、物质上,人与社会总是会出现种种矛盾。在特定的历史情形下,我们会将其归于时代的变迁使得人的角色出现了错位。因为个体总是太渺小,经受不住环境一丝一毫的改变。但从一个普遍性的意义上说,绝大多数时间和地点,世界运行得是如此完美、一如既往,但却不能消除人和社会之间的碰撞——是人在变,而非世界在变。也许有某一个瞬间,你与世界、社会是如此契合,可这种状态却无法维持。风吹草动都会使得你于不经意间与那一点错离,而只好通过不断的修正错折往返。

新,归根到底是对“正确”的动态保持。或许正确的标准没有改变;或许世界未变,人却对自己有了新的定位,或许世界变了,人却不为所动。无论变与不变,每一次自新都是一次新的挑战,结果由个人和社会共同承担。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大学之道的最终追求,并且有具体的蓝图。《大学》中描绘道:“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有些令人惊讶的是,大学之道的目标没有设定为人人的道德标准都向“君子”看齐,而是很大度地给出了如此宽泛的标准。

这种包容的理想目标,对现今社会所追求的和谐共生非常有借鉴意义。多元的追求与发展,并不是我们迈向一致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渡,而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本身。道德标准的高低之间存在角度的差别,只要在最低界限之上,就都应当是以平等的地位存在的。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中,不同价值标准之间的共处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而非“忍让”。后者所带有的对优劣的判别,会使得不公正的取向产生。

所谓“至善”,“至”在社会秩序井然,“至”在个人的选择得到充分尊重,“至”在一切都拥有最丰富的可能性。“善”的标准可能太过虚无、难以设想,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的善与每个成员的善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前者只不过是对后者的概括。而对每个个体来说,善是需要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选择来完成的,而不能由他人或社会代劳。这样的选择过程,既是为了满足个体,同样也是在为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对不同可能性的尝试机会。

大学之道,在求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对个人修养而言也好,对社会发展而言也好,恐怕都没有终极答案。《大学》一文对此的`探索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所认可。但我以为,《大学》更大的意义在于探索本身。

从古到今,无论个人、集团、社会,都会经历许多痛苦与灾难。但他们探求“大学之道”的步伐却从未被打击、失败阻挡。思考者们、践行者们,都怀抱着让个人、社会变得更好的不灭希望,用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不断探索着。

他们是寻路者也许他们从未得出完美的答案,却也一步步地以双手之力推动社会与其中每个个体的前行。也许他们得出的结论相悖,也许他们采用的方法相反,但他们对世界的热爱与执着,将后人和身后的世界改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寻路直至今日。我们都对完满的人格、美丽的世界有着同样热切的憧憬,我们也在寻路。也许你对《大学》的作者提出的道路十分赞同,也许你的心中有另一条前行之路,也许你的看法模糊不清、难下决断。每个寻路者都投射出一点星光,因为你曾为人与社会的前行贡献出哪怕最微薄的力量。

没有哪一颗星能够照亮整片夜空,但所有的星却能联结起一个宇宙;没有哪一个寻路者能够为最理想的未来给出一劳永逸的答案,但所有的寻路者却将脚印踏满了追寻历程中的每一寸。

读书心得体 篇2

我们的日常活动分为三类:

生产类

为了求得生存以及生活舒适而不得不做的事情,人们会花1/4~1/2的精力在上面,占据了每周清醒时间的35%

维持类

保持身体机能及维护个人财物

休闲类

分为主动式休闲和被动式休闲。运用它的最佳方式是用来学习。但是现在会被三类活动消耗:媒体消耗、交谈、发展爱好等。

由上可见,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基本上脱离不了与生产、维持、休闲相关的体验。

生活的实际内涵即我们的举动和感受,这取决于思想、情绪以及我们对于化学、生理与社会运转过程的阐释。

米哈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经验取样法ESM(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即每两小时记录一次。

体验——离不开时间框架

我们知道,生存即在行动、感觉以及思考过程中体验一切。而我们体验生活的方式是休憩、生产、消费、互动的循环。人的注意力有限并且还有日常的生产类维持类需要分一杯羹,因此我们体验世界的心力极为有限,生活相应地会呈现固定的形态。

体验的内涵——我们的选择

诚然,体验离不开时间框架,时间将成为我们的稀缺资源。体验的.内涵决定我们的生活素质,如何分配或投资时间,则成为个人很重要的决定。

个人生活的绝大部分取决于一些先天条件如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等,并且由于人是群居动物,因而也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但是,人的自主意志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因为人类意识有着变通能力、动机或抉择能力,我们足以改变结局。

万事皆可能反其道而行,除非我们能够自己掌稳方向,否则生命必沦为外力所控,转而追求不相干的目标。每日生活的总和就在于我们决定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我们需要相信:做决定的是我们自己。

美好生活

研究美好生活的三个假设:

前人的真理是当时的观念以及言语表达,今人要不断探讨,重新阐释,以适于今天。

科学是反映真相的最可靠途径。

追寻生命意义的唯一途径就是以现有的能力来理清历史的真相,追寻未来的可能性。

如何创造美好的生活:掌握经验的塑造力量,探明现实中的需求、潜在挫折。

读书心得体 篇3

《礼记大学》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其纲领;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条目。大量使用排比和蝉联句法,环环相扣,间不容发,气势磅礴,雄辩有力,鲜明地体现了儒家学派“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

人的一生,时刻都需要学习。欲“外王”必须先“内圣”;欲“内圣”必然需要加强自我道德的修养。也就要做到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缺一不可。

作为大学生,确实应该明其本,知其用,然其所厚其所薄。当今大学生面临着种种压力和矛盾,其性情浮躁,意志消沉,悲观失望的人实不在少数。在这物欲横流,文化泛滥的社会状态之下,很多人早已忘记了道德修养,只是庸庸碌碌,贪于享乐,却不珍惜年华盛景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如此,只会消磨意志,沉沦下去。

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是我们每个大学生必须正视的课题,这是首要的。其次,应潜心学习,深入研究,在学习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努力向其他方向发展。不要一味空想,沉浸在虚幻之中,而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应当分清主次,如文中所说:“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所以,凡事先要能定,静下心来,才能有所虑,有所得。倘若鲁莽,草率行事,必将终无所获。

《大学》之道,在于修身,在于立志,在于奋斗。无道德,无修养,便胸无大志,就不会去奋斗,不奋斗,便终不可“外王”。所以,我认为,提高自身修养,当入其微,从小事做起,从小志做起,点点滴滴,循序渐进。如此,方可能安能静,知其本末,晓其终始。发于心而动于行,如此,才能实现志向,有所作为。

《大学》之道是一条立志,实现理想之道。告诉我们凡事要从最基础的做起,牢记其本,明知其本,而后才能有所方向,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而每一步都建立在前一步基础之上,每一步都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如此,谨小慎微,勤勤恳恳,才是实现“外王”的基础。

《礼记大学》凝聚了儒家学派关于人生与社会,道德与政治等问题的思想精髓,表达了完善自我并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其人格思想和社会责任意识均不无积极因素,因此,它是所有有志之士用以自励并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

读书心得体 篇4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一篇,作为儒家思想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提出的“三纲”、“八目”等重要观点可被称作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若是超脱出一个学术流派来看,《大学》中简单明确的观点与古今多数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也都有相通。

而“大学之道”,究竟存于何方、归于何处,是一个最基本、却也最难回答的问题。《大学》一篇之所以能流传甚广,也就在于它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不意在学术而意在整个社会的解答。这一解答融入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体系,也融入了整个社会的血脉,以一种文化而非答卷的形式,传承至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中举例说:“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其实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不能否认,由于先天的具有或是后天的教育,最基本的品德其实就已经在人的心中存在。因此,使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合乎品质,需要的是“唤醒”。

这一“唤醒”看似容易,却往往要面对一堵堵沉睡的墙。在耐心被耗尽之后,对民众的道德教育就沦为了简单易行却基本无效的幼稚化教育。“幼稚化教育”的出发点绝非愚民,而是要启迪民众。但其致命之处就在于,把社会大众当做“零基础”的愚民进行教育。

在当下,面对“道德滑坡”这一类愈发猛烈的抨击和指责,很多人也想起了道德教育并付诸实施,却始终收效甚微。道德滑坡导致了道德教育轰轰烈烈,而道德水准却又并无想象中的触底反弹,使得道德教育陷入窘境,而不得不更加迫切、甚至运动化地进行。但其实,民众从不缺乏道德知识,而只是不想运用。一遍又一遍地灌输重复的知识,只能是短暂刺激,从来都不是长久之计。似乎我们该去重拾起《大学》中所说的“明明德”,吹散掩盖美德的阴霾,使其发散光芒,而非等被照亮。

大学之道,在亲民。

《大学》引《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谓“亲民”,通作“新民”,即使人自新。

“新”是变革,“新”是发展,“新”是从过去到现在,“新”从现在到将来。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中所说的“新”却并非是与“旧”相对,甚至是与“旧”相合。“新”的本质是不断调整而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无论道德上、物质上,人与社会总是会出现种种矛盾。在特定的历史情形下,我们会将其归于时代的变迁使得人的角色出现了错位。因为个体总是太渺小,经受不住环境一丝一毫的改变。但从一个普遍性的意义上说,绝大多数时间和地点,世界运行得是如此完美、一如既往,但却不能消除人和社会之间的碰撞——是人在变,而非世界在变。也许有某一个瞬间,你与世界、社会是如此契合,可这种状态却无法维持。风吹草动都会使得你于不经意间与那一点错离,而只好通过不断的修正错折往返。

新,归根到底是对“正确”的动态保持。或许正确的标准没有改变;或许世界未变,人却对自己有了新的定位,或许世界变了,人却不为所动。无论变与不变,每一次自新都是一次新的挑战,结果由个人和社会共同承担。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大学之道的最终追求,并且有具体的'蓝图。《大学》中描绘道:“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有些令人惊讶的是,大学之道的目标没有设定为人人的道德标准都向“君子”看齐,而是很大度地给出了如此宽泛的标准。

这种包容的理想目标,对现今社会所追求的和谐共生非常有借鉴意义。多元的追求与发展,并不是我们迈向一致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渡,而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本身。道德标准的高低之间存在角度的差别,只要在最低界限之上,就都应当是以平等的地位存在的。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中,不同价值标准之间的共处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而非“忍让”。后者所带有的对优劣的判别,会使得不公正的取向产生。

所谓“至善”,“至”在社会秩序井然,“至”在个人的选择得到充分尊重,“至”在一切都拥有最丰富的可能性。“善”的标准可能太过虚无、难以设想,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的善与每个成员的善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前者只不过是对后者的概括。而对每个个体来说,善是需要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选择来完成的,而不能由他人或社会代劳。这样的选择过程,既是为了满足个体,同样也是在为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对不同可能性的尝试机会。

大学之道,在求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对个人修养而言也好,对社会发展而言也好,恐怕都没有终极答案。《大学》一文对此的探索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所认可。但我以为,《大学》更大的意义在于探索本身。

从古到今,无论个人、集团、社会,都会经历许多痛苦与灾难。但他们探求“大学之道”的步伐却从未被打击、失败阻挡。思考者们、践行者们,都怀抱着让个人、社会变得更好的不灭希望,用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不断探索着。

他们是寻路者也许他们从未得出完美的答案,却也一步步地以双手之力推动社会与其中每个个体的前行。也许他们得出的结论相悖,也许他们采用的方法相反,但他们对世界的热爱与执着,将后人和身后的世界改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寻路直至今日。我们都对完满的人格、美丽的世界有着同样热切的憧憬,我们也在寻路。也许你对《大学》的作者提出的道路十分赞同,也许你的心中有另一条前行之路,也许你的看法模糊不清、难下决断。每个寻路者都投射出一点星光,因为你曾为人与社会的前行贡献出哪怕最微薄的力量。

没有哪一颗星能够照亮整片夜空,但所有的星却能联结起一个宇宙;没有哪一个寻路者能够为最理想的未来给出一劳永逸的答案,但所有的寻路者却将脚印踏满了追寻历程中的每一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