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教育为谁读后感

2024/04/18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教育为谁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教育为谁读后感 篇1

寒假中抽空看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为谁》一书,看完此书,感觉内心是不平静的、心情是复杂的,感觉他是以为有思想、有梦想的老师,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思路踏踏实实去工作、去为每一个生活在他身边的孩子而努力。对照李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涯感觉自己就是那浑浑噩噩过日子的教书匠。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没有独特的教学行为、整天就干些琐碎的小事,实在是天壤之别。

《教育为谁》是李镇西老师近两年思考的精彩汇集。本书围绕核心问题——“教育为谁”从常识杂谈、文化在此、恕我直言、他乡感悟、书评影论、人物传奇等角度展开论述。他主张,在花样翻新的教育现实中,教育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遵循教育常识;面对眼前一个又一个的孩子,要坚守良知;学生的需要,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所有这些,都是对我们教师价值的深度叩问和思考。

本书的很多章节都引起了我的共鸣:例如:《别把教育简单化》一篇,李老师这样说我们的教育“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他一直对花样翻新的新潮理论心存警惕,认为那种“一抓就灵”的偏方是把复杂的教育过于简单化了。平时大家都会用这样一句话来要求我们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好像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只要老师用心去教育就能变成人才,可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总有那些不和谐的音符,无论你用尽浑身解数都无济于事,于是向同行求助、向专家请教等等,结果收效甚微。李老师用真实的例子告诉我们,不要把教育简单化:在我从教三十多年的岁月里,每带一个新班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用上个班的“丰富经验”“现成方法”等等来“重复昨天的故事”。我什么方法都用过,但从来没有也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我也几乎(本来这里可以把话说绝对些,但为了谨慎我还是用了“几乎”这个词)没有复制过自己教过的任何一个班,而是让每个班都是“唯一”的。因为教育是千变万化的,十八般武艺都得用上;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只能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一定要说规律的话,这也许就是教育的“规律”。另外《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一文他用袁隆平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决定孩子成才的因素中,学校教育永远是第二位的`,家庭教育才是第一位的。人格,是无声却有效的教育。如果千千万万的父母,都能够以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孩子,让孩子点点滴滴地学会做人,富有教养,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在他想感悟一部分中,《傻傻的美国人》一文中我看到了国人和美国人的差距,他们不是傻而是对人的平等和诚信,从《说的和做的》一文中认识到了: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别在于,美国不但说而且也做,中国则往往只说不做。

让我更有感触的是《让梦想照亮“家园”》一文,看到年高考以后用烧书用来庆祝的孩子们,想到12年前,同样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将跨进小学的头一天晚上,该是怎样的兴奋。然而,12年过去了,他们怎么如此仇视自己曾经那么向往的校园生活呢?难道孩子天生就不爱学习吗?当然不是,是我们的“教育”造就了孩子对学校的仇视。想想现在的应试教育把孩子逼成了学习的奴隶、每天早起晚睡、每天念诵着:辛苦我一个,幸福一家人。孩子对学习哪里还有兴趣可言,哪里还有快乐存在?

李老师说:不少孩子之所以厌恶学校,就是因为他们的学校缺乏“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因此,当我读到杨钢先生的《家园成就梦想》一书中的这段话时,特别感动,也特别有共鸣:“爱与责任的交织,自由与梦想的交融,早已积淀为我们特有的家园文化,它深深的植根到每个人的心里。”让学校生活充满家的气息,这也是我的教育梦想。

许多年前,我在拙著《花开的声音》中写过一段话:“能够给我的学生留下充满人性的温馨记忆,就是我的教育信念。如果他们感到在李老师身边生活的三年,是他们生命中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便有了职业幸福。”我也有和李老师一样的教育梦想,让生活在我身边的孩子像在幸福的家里学习一样,我平时也是这样做的:让每个孩子喜欢上我、喜欢上我的语文课、喜欢上我所带的班级。平时我要上课时总有几个孩子跑到办公室来接我,有人帮我搬作业、有人帮我拿茶杯、有人挽着我的胳膊,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同事们笑着说:你待遇挺高呀,每天都有那么多孩子来欢迎你。我听着甜甜的笑了。

我们班特别淘气的几个男孩子,一到我的课堂上就变得好乖,我知道他们知道我爱他们,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尊其师,信其道。爱能让孩子们紧紧地围绕在我们身边。读完这篇文章我要永远记住:“家园”,意味着爱心、意味着人情、意味着温馨、意味着安全、意味着责任、意味着自由、意味着舒展。

我想:只要我们拥有梦想、用心做教育,拥有多么渊博的知识、多高的个人修养我不敢说,但让孩子们在家园里安心学习,是我努力的方向。

教育为谁读后感 篇2

寒假中,我拜读了学校发给每位教师的《教育为谁》这本书。本来想着里面的内容多是些空洞无味的教育理论和繁琐难懂的教育观点,可一拿起来细读这本书,就放不下来了,一篇又一篇,直到把它读完。从没有一本书能让我有如此高的读书效率,其带给我的内心震撼之大便可想而知了。

李老师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实在太热闹、太喧嚣、太紧张了,各种新潮的教育理念令人目不暇接,各种评比、赛课、检查、培训、参观、会以、表格使人不堪重负,以至于有教师说现在只能"抽空"上课。

对此,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我真是深有同感,备好课、上好课成了我们的一个奢望,因为学校里有太多的与教学无关的杂事耗费着你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目前教育上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李老师用《教育为谁》这本书适时地发出了清醒的呐喊。"别把教育简单化"、"让校园宁静些,再宁静些"、"教育为谁"、"|教育的起点在哪里"、"什么是真正的特色"……每一篇里的每一段,每一段里的每一句都振聋发聩,引起我深深的反思和思考。尤其是"让校园宁静些,再宁静些"这一篇,更让我有深深的感触。书中说:现在的校园一会儿维稳,一会儿疾控,一会儿创卫……还有各项初检,复检。什么都要从娃娃抓起,使得现在的校园成了超市,商场,热闹非凡。喧哗嚣叫中,教育没有了。越是宁静的校园,才越有真教育。

文中写了苏霍姆林斯基任校长时每天的作息时间。迎接学生、检查作业、上课、阅读、写作,简简单单,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其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无不与教学有关,无不与学生有关。如此充实而专一的日常工作,如此宁静而单纯的校园环境使得苏霍姆林斯基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研究的时间,也使得有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给教师的建议(上、下)》《帕夫雷什中学》《爱情的教育》《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丰硕的成果。"无以淡泊而明志,无以宁静而致远"也是这个道理吧!

书中引起人共鸣和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简单化、作秀般的"德育创新",让人想到:一次性的"感人肺腑"、一次性"震撼人心"、一次性的"催人泪下"、一次性的"强烈反响"就真的能够收到持久的实效吗?李老师说:德育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马卡连柯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者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么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意义。

是啊,很多时候,教师的行为决定了学生的行为,这是我们意识不到的德育,这也是最真实最自然且最有效的德育。李老师说:真正的德育,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完全不用刻意"提升",也不用专门"创新",更不用一天一个花样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德育,不是为了通过上级验收而"彰显"的所谓"特色",不是为了扩大学校影响而"打造"的所谓"品牌",而不是为了"人"——教师和学生——本身。

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解释,真让人从心底里佩服这样的见解。在"傻傻的美国人"中,李老师写了几件在美国购物遇到的几件事情,由此想到:孩子从小就在充满平等、尊重、信任、自由、宽容的环境中长大,还需要"德育"吗?是的,德育就是生活,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声感谢……不都是德育吗?真正的德育就在我们身边啊!

在"问候与呼应"中,李老师针对中国和美国的两种截然不同现象进行了反思,在国内,朋友之间见面也常常"你好",但这种问候往往发生在熟人之间。而在美国,常常在大街上碰到素不相识的人对我微笑点头。李老师说:礼貌这事儿说小就小,说大就大。这让我想到自己的孩子,不知道问候别人,大家都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真让人惭愧啊。

书中给人的教育太多太多,再次细细品味,一定会收获更多……

教育为谁读后感 篇3

寒假中抽空看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为谁》一书,看完此书,感觉内心是不平静的、心情是复杂的,感觉他是以为有思想、有梦想的老师,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思路踏踏实实去工作、去为每一个生活在他身边的孩子而努力。对照李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涯感觉自己就是那浑浑噩噩过日子的教书匠。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没有独特的教学行为、整天就干些琐碎的小事,实在是天壤之别。

《教育为谁》是李镇西老师近两年思考的精彩汇集。本书围绕核心问题——“教育为谁”从常识杂谈、文化在此、恕我直言、他乡感悟、书评影论、人物传奇等角度展开论述。他主张,在花样翻新的教育现实中,教育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遵循教育常识;面对眼前一个又一个的孩子,要坚守良知;学生的需要,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所有这些,都是对我们教师价值的深度叩问和思考。

本书的很多章节都引起了我的共鸣:例如:《别把教育简单化》一篇,李老师这样说我们的教育“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他一直对花样翻新的新潮理论心存警惕,认为那种“一抓就灵”的偏方是把复杂的教育过于简单化了。平时大家都会用这样一句话来要求我们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好像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只要老师用心去教育就能变成人才,可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总有那些不和谐的音符,无论你用尽浑身解数都无济于事,于是向同行求助、向专家请教等等,结果收效甚微。李老师用真实的例子告诉我们,不要把教育简单化:在我从教三十多年的岁月里,每带一个新班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用上个班的“丰富经验”“现成方法”等等来“重复昨天的故事”。我什么方法都用过,但从来没有也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我也几乎(本来这里可以把话说绝对些,但为了谨慎我还是用了“几乎”这个词)没有复制过自己教过的任何一个班,而是让每个班都是“唯一”的。因为教育是千变万化的,十八般武艺都得用上;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只能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一定要说规律的话,这也许就是教育的“规律”。另外《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一文他用袁隆平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决定孩子成才的因素中,学校教育永远是第二位的,家庭教育才是第一位的。人格,是无声却有效的教育。如果千千万万的父母,都能够以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孩子,让孩子点点滴滴地学会做人,富有教养,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在他想感悟一部分中,《傻傻的美国人》一文中我看到了国人和美国人的差距,他们不是傻而是对人的平等和诚信,从《说的和做的》一文中认识到了: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别在于,美国不但说而且也做,中国则往往只说不做。

让我更有感触的是《让梦想照亮“家园”》一文,看到年高考以后用烧书用来庆祝的孩子们,想到12年前,同样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将跨进小学的头一天晚上,该是怎样的兴奋。然而,12年过去了,他们怎么如此仇视自己曾经那么向往的校园生活呢?难道孩子天生就不爱学习吗?当然不是,是我们的“教育”造就了孩子对学校的仇视。想想现在的应试教育把孩子逼成了学习的奴隶、每天早起晚睡、每天念诵着:辛苦我一个,幸福一家人。孩子对学习哪里还有兴趣可言,哪里还有快乐存在?

李老师说:不少孩子之所以厌恶学校,就是因为他们的学校缺乏“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因此,当我读到杨钢先生的《家园成就梦想》一书中的这段话时,特别感动,也特别有共鸣:“爱与责任的交织,自由与梦想的交融,早已积淀为我们特有的家园文化,它深深的植根到每个人的心里。”让学校生活充满家的气息,这也是我的教育梦想。

许多年前,我在拙著《花开的声音》中写过一段话:“能够给我的学生留下充满人性的温馨记忆,就是我的教育信念。如果他们感到在李老师身边生活的三年,是他们生命中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便有了职业幸福。”我也有和李老师一样的教育梦想,让生活在我身边的孩子像在幸福的家里学习一样,我平时也是这样做的:让每个孩子喜欢上我、喜欢上我的语文课、喜欢上我所带的班级。平时我要上课时总有几个孩子跑到办公室来接我,有人帮我搬作业、有人帮我拿茶杯、有人挽着我的胳膊,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同事们笑着说:你待遇挺高呀,每天都有那么多孩子来欢迎你。我听着甜甜的笑了。

我们班特别淘气的几个男孩子,一到我的课堂上就变得好乖,我知道他们知道我爱他们,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尊其师,信其道。爱能让孩子们紧紧地围绕在我们身边。读完这篇文章我要永远记住:“家园”,意味着爱心、意味着人情、意味着温馨、意味着安全、意味着责任、意味着自由、意味着舒展。

我想:只要我们拥有梦想、用心做教育,拥有多么渊博的知识、多高的个人修养我不敢说,但让孩子们在家园里安心学习,是我努力的方向。

教育为谁读后感 篇4

寒假中,我拜读了学校发给每位教师的《教育为谁》这本书。本来想着里面的内容多是些空洞无味的教育理论和繁琐难懂的教育观点,可一拿起来细读这本书,就放不下来了,一篇又一篇,直到把它读完。从没有一本书能让我有如此高的读书效率,其带给我的内心震撼之大便可想而知了。

李老师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实在太热闹、太喧嚣、太紧张了,各种新潮的教育理念令人目不暇接,各种评比、赛课、检查、培训、参观、会以、表格使人不堪重负,以至于有教师说现在只能"抽空"上课。

对此,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我真是深有同感,备好课、上好课成了我们的一个奢望,因为学校里有太多的与教学无关的杂事耗费着你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目前教育上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李老师用《教育为谁》这本书适时地发出了清醒的呐喊。"别把教育简单化"、"让校园宁静些,再宁静些"、"教育为谁"、"|教育的起点在哪里"、"什么是真正的特色"……每一篇里的每一段,每一段里的每一句都振聋发聩,引起我深深的反思和思考。尤其是"让校园宁静些,再宁静些"这一篇,更让我有深深的感触。书中说:现在的校园一会儿维稳,一会儿疾控,一会儿创卫……还有各项初检,复检。什么都要从娃娃抓起,使得现在的校园成了超市,商场,热闹非凡。喧哗嚣叫中,教育没有了。越是宁静的校园,才越有真教育。

文中写了苏霍姆林斯基任校长时每天的作息时间。迎接学生、检查作业、上课、阅读、写作,简简单单,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其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无不与教学有关,无不与学生有关。如此充实而专一的日常工作,如此宁静而单纯的校园环境使得苏霍姆林斯基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研究的时间,也使得有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给教师的建议(上、下)》《帕夫雷什中学》《爱情的教育》《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丰硕的成果。"无以淡泊而明志,无以宁静而致远"也是这个道理吧!

书中引起人共鸣和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简单化、作秀般的"德育创新",让人想到:一次性的"感人肺腑"、一次性"震撼人心"、一次性的"催人泪下"、一次性的"强烈反响"就真的能够收到持久的实效吗?李老师说:德育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马卡连柯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者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么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意义。

是啊,很多时候,教师的行为决定了学生的行为,这是我们意识不到的德育,这也是最真实最自然且最有效的德育。李老师说:真正的德育,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完全不用刻意"提升",也不用专门"创新",更不用一天一个花样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德育,不是为了通过上级验收而"彰显"的所谓"特色",不是为了扩大学校影响而"打造"的所谓"品牌",而不是为了"人"——教师和学生——本身。

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解释,真让人从心底里佩服这样的见解。在"傻傻的美国人"中,李老师写了几件在美国购物遇到的几件事情,由此想到:孩子从小就在充满平等、尊重、信任、自由、宽容的环境中长大,还需要"德育"吗?是的,德育就是生活,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声感谢……不都是德育吗?真正的德育就在我们身边啊!

在"问候与呼应"中,李老师针对中国和美国的两种截然不同现象进行了反思,在国内,朋友之间见面也常常"你好",但这种问候往往发生在熟人之间。而在美国,常常在大街上碰到素不相识的人对我微笑点头。李老师说:礼貌这事儿说小就小,说大就大。这让我想到自己的孩子,不知道问候别人,大家都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真让人惭愧啊。

书中给人的教育太多太多,再次细细品味,一定会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