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情商》读后感(精选1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情商》读后感 篇1
近来,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淡,对于书的挑剔程度也越来越甚,除了《读者》等篇幅短小的薄薄杂志,很少看整本整本的书。于是,变得有点空虚,有点无措。前段时间,无意中发现了《决定个人命运的最关键因素——情商》这本书,慢慢地翻看了许久,感觉句句皆真理,真有点儿相见恨晚的感觉,边看边反思自己的行为,收获颇多。
由克里.摩斯著的《情商》,以大量的小故事生动地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性格决定情商,情商决定命运。
书的序言就以《致命的一跃》为开头,讲述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一个30岁左右的男子越过桥上护栏,纵身跃入距桥35米高的蒙巴尔河,了结了自己的生命。后调查得知这名男子名叫伊顿,是一名博士,3年前毕业后在一家不知名的企业工作。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老板和所有的同事竟然对他都没有太深的印象,只知道他孤僻、冷漠、除了工作,从不与人交往,而他的职位也很一般:普通的管理人员。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伊顿在校时表现十分优异。优秀学生走上社会,怎么会做出如此轻率的举动呢?他们理应杰出,却反而虚掷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可以说,这与我国前段时间讨论得轰轰烈烈的第十名现象不谋而合:在校表现极为优异的前三名走入社会后却远远比不上三名后学生取得的成就。究竟是为什么?其实,这就是一个潜伏于我们心灵的重要因素——情商在起作用。
“情商”(EQ),近几年来,已逐步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术语,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
⑴情绪控制力;
⑵自我认识能力,即对自己的感知力;
⑶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能力;
⑷认知他人的能力;
⑸人际交往的能力。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美国两个著名的比尔:一个堪称情商奇才,一个被誉为智商天才。
不用说也知道,前者,比尔.克林顿,美国上届总统;后者,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原总裁(进入新千年,比尔.盖茨把微软CEO宝座拱手让给长期伙伴史蒂夫.巴尔默,保留董事局主席一职,同时出任新职务“首席软件设计师”。盖茨在微软财富空前膨胀的时刻放弃这一最有权力的位置令人不可思议,但比尔的聪明也恰恰在此,微软永远是微软,是比尔.盖茨的微软)。
比尔.克林顿与比尔.盖茨在许多方面都十分相似。对两个“比尔”进行比较,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譬如:过去,两个比尔都有能力让成百上千的.人高兴,更可以让十数亿人抱怨;两个比尔都想统治国际互联网,以及网上的活动;两个比尔都相信“越大越好”的原则,一个有膨胀的政府,一个有膨胀的软件;两个比尔都喜欢闲聊许多问题,都喜欢许从来不遵守的诺言;两个比尔都自命不凡,好惹人注意;两个比尔最感兴趣的东西是你的钱包,他们都梦想从人们的钱包里搜刮更多的钞票(税收和做生意)……
可见,在一个人的发展中,智商、情商都非常重要,但在美国,人们更相信一句话:“智商(IQ)决定录用,情商(EQ)决定提升”。显然,情商对人的影响要深远得多。
《情商》读后感 篇2
由我和它变成我和他,是情商这本书的新发现。
人们面临外界的很多身份定位及角色,但很多时候角色的权力、地位、权势、声名等外部因素导致个体交往时的表现失态。情商方面的发现就是要人们举止得体。
情商第一点,是观察。认真的做每一件事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不要粗心大意。观察对方的外表,观察对方的眼神、举止、声调、手势。不仅要听别人在说什么,也要观察别人怎么说。
不论是销售人员与客户的交谈,还是同学聚会时的聊天,更或者是参加某个社交场合。认真做事会很累吗?认真观察,可以比较smart的做出反应,来使交流过程更加节奏欢快、充满机会与乐趣。
无论如何,人都是社交性的动物,这一点毋庸置疑。离群索居也许可以畅心如意,但几乎可以说很难做到,也不可能。如果把个人自身与其他个体的交流通道全部屏蔽的话,人会变笨的。没有外界的信息刺激个体只会慢慢丧失了交往的能力,即变呆了,这也许是学生时代校园环境的产物的真实写照吧。
情商第二点,是自我调节。得体。
很多时候我们都面临紧张、焦虑、无助的感觉。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尝试做一些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表演一些对自己有挑战的节目,紧张是在所难免的。虽然之前老师说过,害羞和紧张是一个聪明人的表现,但很明显一利一弊,聪明人很少情况下可以清晰、有技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很多时候我也比较讨厌主持人在电视机前夸夸其谈,但即使有底稿,但能正确运用各种语重,节奏和面部表情,仍然是需要训练才能达到的得体效果。
社交场合的正确反应是需要训练的。有一个正确的意识加上重复。
情商第三点,是我们得重视情商。
幸福感是人生的一大动力和意义所在。个体的精神体验是很难用外界的标准来衡量的。
而情商训练,是可以回答如何能够获得快乐这一命题的学问。
没有人会觉的自己的快乐太多了,痛苦的人花多少财富也得不到它,而快乐的人每天都能拥有它。
所以说,得到快乐的方法很简单:发现你自己。
《情商》读后感 篇3
以前根本不知道情商是如此的重要。对孩子的情商教育要从娃娃时期就抓起。小孩子在上幼儿园时能否具有那种天然的自信、好奇心,就要取决于于孩子的父母和幼儿园老师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关怀。对孩子进行启心教育,也就是情商方面的启智教育。
情商与脾气很有关系,脾气暴躁的人大多都是情商低的,没理还死倔犟,一直认为这种人没的聊,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其实可以通过沟通,直白告诉他们你不开心的原因。情绪会传染,相信沟通会提升情商,还能改善控制情绪。
情绪的拿捏其实很不容易,尤其是愤怒等负面情绪,很容易被放大。就像当你生气时,会有种全世界的人都和你过不去的感觉。而当你难过时,又会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太糟糕了。当有这种情绪时,不妨试着调整心态,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不要被这种情绪所控制。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情绪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它会受到家庭,学校以及其他人的影响,既然情绪形成有外因的影响,那也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情绪是可以教育的。而如果我们能在上学阶段就做好了情绪教育,那我们的现状可能就完全变得不一样。
情绪是可以教育的。如果一个孩子能从小就学到情绪教育的课程,也许真的能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通过学习一个普通人从婴儿到15岁之间的情绪成长过程,让我们明白了,如果我们能在这成长过程中遇到任何情绪问题,都有开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情绪教育课程,那么我们相信我们在遇到任何困境,都会更坦然更快乐的去处理好!
《情商》读后感 篇4
《情商》一书由丹尼尔·戈尔曼教授撰写,被称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话题书籍之一。本书的出版不仅打破了长久以来智商的先天决定论,更为心理学界探讨已久的“情绪智力”问题提出关键性的解释。因为自己的工作涉及儿童情商教育,所以对本书有了多次阅读,并做阅读笔记与大家分享。
情绪与大脑
情绪(emotion)的词源来自拉丁语“motere”,意为“行为、移动”,加上前缀“e”含有移动起来的意思。情绪都隐含着某种行为的倾向,情绪导致行为,这在动物或儿童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情绪是深层驱动力。情绪体系中每一种情绪均扮演独特的角色,人在生气、恐惧、快乐、吃惊、厌恶、悲伤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同的身体表现,并会带来不同的行为。比如,人在吃惊的时候,眉毛会往上挑,使视野更加开阔,同时允许更多地光线射向视网膜。从而捕捉更多关于意外事件的信息,以便准确分析当下的情况,确定更佳行动方案。由此可知,人的情绪直接引起生理反应,情绪可以调动体能。
按照戈尔曼的理论,人脑中有独立的一块区域统筹规划着“情绪”。如大脑中的岛叶是感知全身状况并传递感受的神经回路,能够帮助个人了解自身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前扣带回常用于处理自身情绪,尤其是困扰情绪和强烈感受;杏仁核是苦恼、愤怒、冲动和恐惧等情绪的触发器。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右杏仁核的活动是尤其活跃的。通过神经成像表明,乐观和悲观者的区别在于:左前额区活跃的人更有可能产生积极情绪,而右前额区较活跃的人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认知,即是在脑海中形成新的神经联结。如果消极情绪过多,则大脑中负责消极情绪一块的脑区则更容易被激活。情绪的形成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反复练习建立了情绪的神经回路。因此,对于严重的精神病患:如抑郁症、焦虑症等,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其目的都是改变大脑中的神经回路。情绪与大脑的理论,为改变负面情绪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情商的内涵
根据戈尔曼情商理论,情商的内涵包括以下四个部分:自我意识、情绪管理、同理心和建立人际关系。其中“自我意识”主要指情绪的自我感知能力,即能识别和用语言描述感受、发现想法、感受和反应的联系;了解想法或感受是否主导决策;了解替代选择的后果;识别自身的优点和弱点,用积极而现实的态度看待自身。“情绪管理”指认识到感受的起因,学习如何处理焦虑、愤怒和悲伤。对决策和行动负责任,遵守诺言。“同理心”一种关键的社会技能,理解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尊重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感受。“建立人际关系”学会倾听,恰当地提出问题,在别人的言行及自身反应和判断之间进行区分;自信果断,便不愤怒或哑忍;学会合作,解决冲突和协商妥协的技巧。
童年经验对大脑的影响
本书提出,在童年期,人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说明童年期的经验将会对个体以后神经通道的塑造产生持久的影响。
哈佛大学知名发展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恩的研究为情商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卡恩认为人的气质至少可以分为4种:胆怯、大胆、乐观和忧郁,每种气质类型取决于大脑活动的不同模式,其以情绪神经回路的内在区别为基础。比如谨慎的汤姆和大胆的拉夫之间的区别在于以杏仁核为中心神经回路的兴奋性。像汤姆这种容易害怕的人,天生就具有容易唤起杏仁核神经回路的神经化学机制,因此他们倾向于回避不熟悉、不确定的情况,而容易感到焦虑。而像拉夫这种人,他们的神经系统对杏仁核唤起的设定标准较高,因此,不容易害怕,更加自如外向,而且渴望探索新的地方和结识新的人群。
卡恩认为,童年经验可以从积极的方向改变个体的气质类型。同样,童年时期父母的教育方式会把孩子的气质导向积极的方向。书中以母亲对一岁左右婴儿在其可能做有害事情时的不同态度为例,指出严格的母亲会减少孩子的恐惧。原因在于母亲出于善意,保护过度反应的婴儿免受挫折和焦虑,反而加深了婴儿的不确定感,起到了反作用。也就是说,由于保护策略剥夺了胆小婴儿面对不熟悉情景时学习保持镇定、对恐惧情绪加以控制的机会,结果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从神经病学的角度来说,这就相当于孩子的前额神经回路失去了学习对反射怕恐惧作出不同反应的机会,他们的恐惧倾向反而通过重复得到了加强。
由此可见,基因本身不会决定行为,我们的环境、经验和知识塑造了我们的气质倾向。情绪智力不是天生的,通过正确的学习可以得到改善。而童年是情绪教育的关键时机。
人脑在个体出生时并没有完全发育成形,人脑在人出生后继续生长发育,童年期是大脑发育最迅猛的阶段,个人出生时大脑神经细胞,要比大脑成熟后保留的神经细胞多得多,通过所谓的“修剪”过程,大脑实际上抛弃了使用较少的神经元联结,而形成了最常用、最强有力的突触神经回路联结。通过修剪,去除无关的突触,也就是消除了“噪音”的成因,从而有效改善了大脑内信号与噪声的比例。这一过程经常发生而且非常迅速,几个小时或几天就可以形成突触联结。个体的经验,尤其是童年期的经验塑造了大脑。
关于经验对发育中大脑的影响,最生动的例证莫过于对“富老鼠”和“穷老鼠”的研究,“富老鼠”的笼子里有大量鼠类娱乐设施,“穷老鼠”的笼子里什么设施都没有。几个月之后,两种老鼠的差异非常显著,富老鼠的大脑更重,它们走迷宫时要比空老鼠聪明得多。
大脑的发育关键时期是青少年时期,人类大脑完全发育所需的时间是所有生物当中最长的,而对情绪生活非常关键的几个大脑区域是发育最慢的部位。感觉区域在童年期早期发育成熟,边缘系统在青春期发育成熟,而负责情绪自控、理解和巧妙回应的前额叶在青春晚期继续发育,直到16-18岁。
童年期和少年期不断重复的情绪管理习惯,本身会有助于大脑神经回路的塑造,因此,童年期是塑造一生情绪倾向的关键时期,童年期养成的习惯固化为基本突触神经网络,而且以后较难改变。由于前额叶对情绪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大脑这一区域的突触塑造过程既漫长又关键,这意味着在大脑精妙的设计中,孩子在此期间获得的经验会与情绪脑的神经回路产生持久的联系。
如何培养儿童情商
本书在情绪素养章节提到杜克大学项目:该项目主要是针对满腹怨恨、惹事生非的小学生培训,为期6-12周,这些男孩通过项目了解到,他们原以为是恶意的一些社会行为,实际上是中性或善意的。他们学会站在其他孩子的立场上了解别人怎么看待他们,以及其他孩子生气时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他们还通过模拟情景,直接学会了如何控制愤怒。控制愤怒的一个关键技巧是监控自身的情绪——意识到身体的感受,一旦对此有所察觉就加以控制,考虑下一步行为反应,而不是冲动地发泄出来。该项目的设计者在项目结束三年后,跟踪受训男孩,发现他们在课堂上没有那么捣蛋了,进入青春期后的攻击性就越低。
以此案例为基础,结合本书内容,在对儿童的情商培养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会孩子认知情绪,包括自己的情绪及他人的情绪。情绪的辨识是情绪管理的核心,比如有些肥胖的人无法区分害怕、愤怒和饥饿感,他们把这些感受一概看成饥饿的信号,因此他们一旦出现情绪不安就会饮食过量;比如无法抓住关键信号是不受欢迎孩子的典型特征,被排挤的儿童通常会把别人的无心之失看成敌意,胆小、焦虑、害怕社交。
第二,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指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换位思考有两种:第一种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情绪投射在他人身上(人们通常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同理心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个弊端,情绪产生的原因、情绪的强烈、情绪的处理方法都是因人而异的。例如在安慰别人的过程中,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安慰自己”。第二种则是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尽量使自己的情绪不受到他人消极情绪的感染,采用一些技巧或方法进行处理。如好朋友失恋后,闺蜜安慰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抱着她,静静地听她诉说就可以了。
第三,教导孩子积极、乐观
要让孩子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困难,不能放任焦虑、悲伤和愤怒等情绪,可以通过想法改变自己的感受,这相当于提前注射心理疫苗。
第四,让孩子接受专业的训练
早期的情商教育可以对情绪问题起到预防作用,提高情绪竞争力。因此,建议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专业的训练机构,重点培养孩子的情绪技能,包括:自我意识;识别、表达以及管理感受;冲动控制和延迟满足;处理压力和焦虑。
很多时候情绪课程乍看之下似乎平淡无奇,无法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主要是情绪课程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一样,在一定的年限内持续不断地传授给儿童,从小处着眼,但效果很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学习慢慢变得根深蒂固:经验不断重复,大脑神经通道得到强化,形成神经习惯,在遭受强迫、沮丧、伤害时加以运用。日常的情绪素养课程看起来无足轻重,但结果“得体的行为”对我们未来的影响非常显著。
成人的情商培养
由于大脑发育特点决定了儿童时期的情商学习具有更高的价值,但情商在成年人也是可以训练的,只是改变通常是困难的,也是痛苦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情绪的改变难度更大,是要改变脑区中的神经回路,即用新的刺激不断练习从而建立新的神经回路,用新的神经回路代替旧的神经回路。如一幢房子,只有当新的物品进来以后,旧的物品才会被清理掉。如心直口快的人,在对话时许多语言会脱口而出对别人造成伤害而不自知,强化练习就是每次在脱口而出的时候给自己几秒钟的缓冲时间,认真思考怎样换一种平和的表达方式。要改变以前的习惯,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需要和自己的本性作斗争,需要和自己的情感打持久战。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情商》读后感 篇5
《情商》一书由丹尼尔·戈尔曼教授撰写,被称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话题书籍之一。本书的出版不仅打破了长久以来智商的先天决定论,更为心理学界探讨已久的“情绪智力”问题提出关键性的解释。因为自己的工作涉及儿童情商教育,所以对本书有了多次阅读,并做阅读笔记与大家分享。
情绪与大脑
情绪(emotion)的词源来自拉丁语“motere”,意为“行为、移动”,加上前缀“e”含有移动起来的意思。情绪都隐含着某种行为的倾向,情绪导致行为,这在动物或儿童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情绪是深层驱动力。情绪体系中每一种情绪均扮演独特的角色,人在生气、恐惧、快乐、吃惊、厌恶、悲伤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同的身体表现,并会带来不同的行为。比如,人在吃惊的时候,眉毛会往上挑,使视野更加开阔,同时允许更多地光线射向视网膜。从而捕捉更多关于意外事件的信息,以便准确分析当下的情况,确定更佳行动方案。由此可知,人的情绪直接引起生理反应,情绪可以调动体能。
按照戈尔曼的理论,人脑中有独立的一块区域统筹规划着“情绪”。如大脑中的岛叶是感知全身状况并传递感受的神经回路,能够帮助个人了解自身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前扣带回常用于处理自身情绪,尤其是困扰情绪和强烈感受;杏仁核是苦恼、愤怒、冲动和恐惧等情绪的触发器。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右杏仁核的活动是尤其活跃的。通过神经成像表明,乐观和悲观者的区别在于:左前额区活跃的人更有可能产生积极情绪,而右前额区较活跃的人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认知,即是在脑海中形成新的神经联结。如果消极情绪过多,则大脑中负责消极情绪一块的脑区则更容易被激活。情绪的形成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反复练习建立了情绪的神经回路。因此,对于严重的精神病患:如抑郁症、焦虑症等,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其目的都是改变大脑中的神经回路。情绪与大脑的理论,为改变负面情绪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童年经验对大脑的影响
本书提出,在童年期,人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说明童年期的经验将会对个体以后神经通道的塑造产生持久的影响。
哈佛大学知名发展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恩的研究为情商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卡恩认为人的气质至少可以分为4种:胆怯、大胆、乐观和忧郁,每种气质类型取决于大脑活动的不同模式,其以情绪神经回路的内在区别为基础。比如谨慎的汤姆和大胆的拉夫之间的区别在于以杏仁核为中心神经回路的兴奋性。像汤姆这种容易害怕的人,天生就具有容易唤起杏仁核神经回路的神经化学机制,因此他们倾向于回避不熟悉、不确定的情况,而容易感到焦虑。而像拉夫这种人,他们的神经系统对杏仁核唤起的设定标准较高,因此,不容易害怕,更加自如外向,而且渴望探索新的地方和结识新的人群。
卡恩认为,童年经验可以从积极的方向改变个体的气质类型。同样,童年时期父母的教育方式会把孩子的气质导向积极的方向。书中以母亲对一岁左右婴儿在其可能做有害事情时的不同态度为例,指出严格的母亲会减少孩子的恐惧。原因在于母亲出于善意,保护过度反应的婴儿免受挫折和焦虑,反而加深了婴儿的不确定感,起到了反作用。也就是说,由于保护策略剥夺了胆小婴儿面对不熟悉情景时学习保持镇定、对恐惧情绪加以控制的机会,结果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从神经病学的角度来说,这就相当于孩子的前额神经回路失去了学习对反射怕恐惧作出不同反应的机会,他们的恐惧倾向反而通过重复得到了加强。
由此可见,基因本身不会决定行为,我们的环境、经验和知识塑造了我们的气质倾向。情绪智力不是天生的,通过正确的学习可以得到改善。而童年是情绪教育的关键时机。
人脑在个体出生时并没有完全发育成形,人脑在人出生后继续生长发育,童年期是大脑发育最迅猛的阶段,个人出生时大脑神经细胞,要比大脑成熟后保留的神经细胞多得多,通过所谓的“修剪”过程,大脑实际上抛弃了使用较少的神经元联结,而形成了最常用、最强有力的突触神经回路联结。通过修剪,去除无关的突触,也就是消除了“噪音”的成因,从而有效改善了大脑内信号与噪声的比例。这一过程经常发生而且非常迅速,几个小时或几天就可以形成突触联结。个体的经验,尤其是童年期的经验塑造了大脑。
关于经验对发育中大脑的影响,最生动的例证莫过于对“富老鼠”和“穷老鼠”的研究,“富老鼠”的笼子里有大量鼠类娱乐设施,“穷老鼠”的笼子里什么设施都没有。几个月之后,两种老鼠的差异非常显著,富老鼠的大脑更重,它们走迷宫时要比空老鼠聪明得多。
大脑的发育关键时期是青少年时期,人类大脑完全发育所需的时间是所有生物当中最长的,而对情绪生活非常关键的几个大脑区域是发育最慢的部位。感觉区域在童年期早期发育成熟,边缘系统在青春期发育成熟,而负责情绪自控、理解和巧妙回应的前额叶在青春晚期继续发育,直到16-18岁。
童年期和少年期不断重复的情绪管理习惯,本身会有助于大脑神经回路的塑造,因此,童年期是塑造一生情绪倾向的关键时期,童年期养成的习惯固化为基本突触神经网络,而且以后较难改变。由于前额叶对情绪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大脑这一区域的突触塑造过程既漫长又关键,这意味着在大脑精妙的设计中,孩子在此期间获得的经验会与情绪脑的神经回路产生持久的联系。
如何培养儿童情商
本书在情绪素养章节提到杜克大学项目:该项目主要是针对满腹怨恨、惹事生非的小学生培训,为期6-12周,这些男孩通过项目了解到,他们原以为是恶意的一些社会行为,实际上是中性或善意的。他们学会站在其他孩子的立场上了解别人怎么看待他们,以及其他孩子生气时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他们还通过模拟情景,直接学会了如何控制愤怒。控制愤怒的一个关键技巧是监控自身的情绪——意识到身体的感受,一旦对此有所察觉就加以控制,考虑下一步行为反应,而不是冲动地发泄出来。该项目的设计者在项目结束三年后,跟踪受训男孩,发现他们在课堂上没有那么捣蛋了,进入青春期后的攻击性就越低。
以此案例为基础,结合本书内容,在对儿童的情商培养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会孩子认知情绪,包括自己的情绪及他人的情绪。情绪的辨识是情绪管理的核心,比如有些肥胖的人无法区分害怕、愤怒和饥饿感,他们把这些感受一概看成饥饿的信号,因此他们一旦出现情绪不安就会饮食过量;比如无法抓住关键信号是不受欢迎孩子的典型特征,被排挤的儿童通常会把别人的无心之失看成敌意,胆小、焦虑、害怕社交。
第二,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指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换位思考有两种:第一种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情绪投射在他人身上(人们通常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同理心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个弊端,情绪产生的原因、情绪的强烈、情绪的处理方法都是因人而异的。例如在安慰别人的过程中,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安慰自己”。第二种则是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尽量使自己的情绪不受到他人消极情绪的感染,采用一些技巧或方法进行处理。如好朋友失恋后,闺蜜安慰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抱着她,静静地听她诉说就可以了。
第三,教导孩子积极、乐观
要让孩子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困难,不能放任焦虑、悲伤和愤怒等情绪,可以通过想法改变自己的感受,这相当于提前注射心理疫苗。
第四,让孩子接受专业的训练
早期的情商教育可以对情绪问题起到预防作用,提高情绪竞争力。因此,建议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专业的训练机构,重点培养孩子的情绪技能,包括:自我意识;识别、表达以及管理感受;冲动控制和延迟满足;处理压力和焦虑。
很多时候情绪课程乍看之下似乎平淡无奇,无法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主要是情绪课程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一样,在一定的年限内持续不断地传授给儿童,从小处着眼,但效果很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学习慢慢变得根深蒂固:经验不断重复,大脑神经通道得到强化,形成神经习惯,在遭受强迫、沮丧、伤害时加以运用。日常的情绪素养课程看起来无足轻重,但结果“得体的行为”对我们未来的影响非常显著。
成人的情商培养
由于大脑发育特点决定了儿童时期的情商学习具有更高的价值,但情商在成年人也是可以训练的,只是改变通常是困难的,也是痛苦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情绪的改变难度更大,是要改变脑区中的神经回路,即用新的刺激不断练习从而建立新的神经回路,用新的神经回路代替旧的神经回路。如一幢房子,只有当新的物品进来以后,旧的物品才会被清理掉。如心直口快的人,在对话时许多语言会脱口而出对别人造成伤害而不自知,强化练习就是每次在脱口而出的时候给自己几秒钟的缓冲时间,认真思考怎样换一种平和的表达方式。要改变以前的习惯,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需要和自己的本性作斗争,需要和自己的情感打持久战。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情商》读后感 篇6
学校安排我们看了有关情商与领导力的视频,我觉得收获良多,其中的案例特别多,一个个的小故事却蕴含着非常深奥的道理。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快乐的工作。我们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个环境必须是和谐的,团结的,稳定的,这样有利于提升大家的.幸福感。有的时候,员工工资不高,但是心情特别好,就比较稳定。有的时候,工资特别高,但是流动性特别大,这就是工作环境的问题。竞争是一定要的,但是我们需要的是良性竞争,并非恶性竞争。而且,这个环境还必须是学习型的,必须是有价值的。因为员工并非只需要工资奖励,所有人心里还是非常希望提升自己的水平的,工作难度要适中,换言之,要让员工有成就感。否则,非常容易没有幸福感,甚至产生消极的情绪。
第二,敢做比会做重要,没有完美。有了想法和建议,要付诸努力,否则,那只能是想法和建议。我自己的一个缺点是有了好的想法,好多不能付诸于实践。不能总在感伤过去,否则现在的机会也会错过。所以,以后的日子里,争取做到把实际的想法变成现实,人生没有失败,所以也没有必要去害怕失败,不存在的东西不足畏惧。
第三,侍强性,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给下属平台比指挥他做事重要。我们带班,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给同学们平台,让他们去展示。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他们成才。老师不能帮学生做太多事情,否则,老师锻炼出来了,学生却没成才。再有,好的班委的组建需要班主任像刘备一样,能够识人,大胆用人。学生非常喜欢在班里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要发挥他们的特长,展现他们的价值。这样学生才会有动力。
第四,发挥优点胜过克服缺点,发挥优势胜过克服劣势。对于自己,我们要懂得什么是我们的优势,什么是我们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不要一味的沉浸在弥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上。对于学生和同事,我们要及时发现他们的特长,不要总在关注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一个团队,肯定是互补的,肯定是相互弥补不足,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有优势来弥补不足。
第五,提高自己的情商。智商高,能把书读完;情商高,能把事情做完。情商做人,智商做事。提高自己的情商,对与我们自己,对于我们的工作都非常有益处。
《情商》读后感 篇7
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情商就是会为人处事,左右逢源。读了这本书以后,懂得情商不仅包括处理人际关系,它还包括管理和识别他人的情绪。
情绪智力通称为情商(EQ),有5个主要领域:
1、了解自身的情绪自我意识
2、管理情绪处理情绪
3、自我激励控制情绪
4、识别他人的情绪同理心(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5、处理人际管理
正如大家所切身感受到的,情绪破坏心智,焦虑、愤怒、悲伤或者抑郁的学生无法学习,人们无法正常工作。热情、自信等情绪对于提高成就具有引导作用。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很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强。
决定个人成功的因素,智商占20%,其他因素占80%,其中最重要的是情商。
当今社会,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成倍地增加,学历已不再成为找工作的决定因素。怎么样在人才如此泛滥的环境显突出,不仅仅靠能力,还有情商!人才竞争的激烈,有能力的人不一定坐在显赫的位置上,经常出现马占牛位(大材小用)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在人力资源中,最难的是管人。人要怎么管理呢?拿制度?拿权利?这样既使把人管住了,人家心里会服气吗?心里受了委屈,还能在公司拼命工作吗,还能在公司呆的长久吗?显然不能。如果我们在处理棘手的事情时,面对胡搅蛮缠的员工或顾客时,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怀有同理心,还害怕处理不好吗?
情商不是天生的,可后天培养,当然关键时期是在童年。现在培养和发展情商还为时不晚,愿与君共进步。
《情商》读后感 篇8
学校安排我们看了有关情商与领导力的视频,我觉得收获良多,其中的案例特别多,一个个的小故事却蕴含着非常深奥的道理。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快乐的工作。我们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个环境必须是和谐的,团结的,稳定的,这样有利于提升大家的幸福感。有的时候,员工工资不高,但是心情特别好,就比较稳定。有的时候,工资特别高,但是流动性特别大,这就是工作环境的问题。竞争是一定要的,但是我们需要的是良性竞争,并非恶性竞争。而且,这个环境还必须是学习型的,必须是有价值的。因为员工并非只需要工资奖励,所有人心里还是非常希望提升自己的水平的,工作难度要适中,换言之,要让员工有成就感。否则,非常容易没有幸福感,甚至产生消极的情绪。
第二,敢做比会做重要,没有完美。有了想法和建议,要付诸努力,否则,那只能是想法和建议。我自己的一个缺点是有了好的想法,好多不能付诸于实践。不能总在感伤过去,否则现在的机会也会错过。所以,以后的日子里,争取做到把实际的想法变成现实,人生没有失败,所以也没有必要去害怕失败,不存在的东西不足畏惧。
第三,侍强性,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给下属平台比指挥他做事重要。我们带班,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给同学们平台,让他们去展示。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他们成才。老师不能帮学生做太多事情,否则,老师锻炼出来了,学生却没成才。再有,好的班委的组建需要班主任像刘备一样,能够识人,大胆用人。学生非常喜欢在班里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要发挥他们的特长,展现他们的价值。这样学生才会有动力。
第四,发挥优点胜过克服缺点,发挥优势胜过克服劣势。对于自己,我们要懂得什么是我们的优势,什么是我们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不要一味的沉浸在弥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上。对于学生和同事,我们要及时发现他们的特长,不要总在关注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一个团队,肯定是互补的,肯定是相互弥补不足,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有优势来弥补不足。
第五,提高自己的情商。智商高,能把书读完;情商高,能把事情做完。情商做人,智商做事。提高自己的情商,对与我们自己,对于我们的工作都非常有益处。
《情商》读后感 篇9
过年期间读了美国作家丹尼尔戈尔曼的书《情商》。非常经典的一本书,畅销十年,全球销量超过八百万册。从上个世纪开始,“情商”这个词就很流行,关于“情商”的讨论一直非常热门。
情商就是情绪智力,是管理情绪的能力。戈尔曼把情商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
二、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
三、自我激励的能力;
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
五、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一个情商高的人会激励自己,在遭遇挫折、陷入低潮的时候,他会提醒自己要面对,要站起来,未来还大有可为,可能会变得更好。因为自己有这个优点,那个长处,因为自己做成某件事、克服过某项困难,所以一定做得到。情商高的人还会激励他人,他会赞美周围的人,他会肯定他的家人、朋友、同事。别人跟他在一起常常会有一种重要感。
至于书中讲到的大量的方法,不主张太深究,任何方法都收到时间空间等的局限,理解力不够的时候难免生搬硬套,方法本身便成为一种束缚。
有些优秀的演员对于角色的演绎可以全情投入,而有的则在投入的同时随时抽离出来看着自己演戏,第二种更厉害一些。一个哭地很伤心的人,如果给他一面镜子,也许他就会停下来了,因为镜子给他一个角度,把他从当前情绪中剥离出来,很少有人允许镜子里的自己哭的那么狰狞,至少要试着哭的好看一点。这本书就给我一面镜子、一个角度,一个反观自己的角度。当陷入情绪负债时,偶尔可以出来,梳理一下哪些是情绪负债,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负债。从小到大不知不觉中,我们形成了很多情绪负债,如果能一层层的解放自己,就会获得更多的.自由和阳光。
对于自己的情绪每认清一点,就能跟自己相处更和谐一点,保持乐观向上,进而更有效的与人沟通,构建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情商》读后感 篇10
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情商就是会为人处事,左右逢源。读了这本书以后,懂得情商不仅包括处理人际关系,它还包括管理和识别他人的情绪。
情绪智力通称为情商,有5个主要领域:
1、了解自身的情绪自我意识。
2、管理情绪处理情绪。
3、自我激励控制情绪。
4、识别他人的情绪同理心。
5、处理人际管理。
正如大家所切身感受到的,情绪破坏心智,焦虑、愤怒、悲伤或者抑郁的学生无法学习,人们无法正常工作。热情、自信等情绪对于提高成就具有引导作用。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很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强。
决定个人成功的因素,智商占20%,其他因素占80%,其中最重要的是情商。当今社会,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成倍地增加,学历已不再成为找工作的决定因素。怎么样在人才如此泛滥的环境显突出,不仅仅靠能力,还有情商!人才竞争的激烈,有能力的人不一定坐在显赫的位置上,经常出现马占牛位(大材小用)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在人力资源中,最难的是管人。人要怎么管理呢?拿制度?拿权利?这样既使把人管住了,人家心里会服气吗?心里受了委屈,还能在公司拼命工作吗,还能在公司呆的长久吗?显然不能。如果我们在处理棘手的事情时,面对胡搅蛮缠的员工或顾客时,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怀有同理心,还害怕处理不好吗?
情商不是天生的,可后天培养,当然关键时期是在童年。现在培养和发展情商还为时不晚,愿与君共进步。
《情商》读后感 篇11
我们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总会时不时的带着某些评判,只要是我们带有不好的感受,里面基本就是评判了,前面我们学过,对于外界的一切,我们要像照相机一样直接观察,不作任何解释说明,照相机不关心事物的正确与否,任何东西都是好的,图像是事物的本来面貌,照相机不需要对此多加思考。对于否定事物的本来面貌,就是一种评判的形式。
刚刚阅读完了《情商教练手册》中的相关内容:放下评判。作者在本章中表示,我们要以完全接纳的态度去生活,特别是完全接纳其他人的现实,是我们需要学会的技能,实际生活中我们表达的许多信息都表明了某种不接纳:臆断、评价、比较、责怪等等。即便没有说出来,在我们头脑里还是不能接受,而且这可能会对我们的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会使关系变得很麻烦很困难,学会以完全接纳的态度相处与交流。一般而言,评判是不起作用的,因为评判是把人放在失败的位置上,它暗示着人有好坏之分,进行评判的人认为他自己是好的,他告诉被评判的人是坏的,所以就出现了权利之争,不好的那一方处于无能为力的位置,这会使他觉得自己很难被尊重,无法享有自己的权利,不被认为是个好人,而是错误的一方。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被倾听、被认可,非评判的`策略意味着全然的接纳,并坦诚自己的感受,这使双方都感觉到力量。也是让我们回到自身感受的策略,询问对方感受的策略,感受背后是必须要被认可的需要。我们首先要去看自己,不带任何评判,去感觉我们的感受,不论是怎样都没有问题,其次,去看对方,毫无评判地去和对方交往,当对方感觉到了我们的真诚和坦率,就会准备好聆听我们的感觉,其次才会有我们可以提出的要求。
要我们放下评判地和人交往,不是说要在关系中委屈自己,我们可以保有自己生活的立场,但不要干涉他人的生活,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要尊重自己,向对方大大方方地提出自己地真实需求,不加评判地与对方坦率沟通。
《情商》读后感 篇12
由我和它变成我和他,是情商这本书的新发现。
人们面临外界的很多身份定位及角色,但很多时候角色的权力、地位、权势、声名等外部因素导致个体交往时的表现失态。情商方面的发现就是要人们举止得体。
情商第一点,是观察。认真的做每一件事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不要粗心大意。观察对方的外表,观察对方的眼神、举止、声调、手势。不仅要听别人在说什么,也要观察别人怎么说。
不论是销售人员与客户的交谈,还是同学聚会时的聊天,更或者是参加某个社交场合。认真做事会很累吗?认真观察,可以比较smart的做出反应,来使交流过程更加节奏欢快、充满机会与乐趣。
无论如何,人都是社交性的动物,这一点毋庸置疑。离群索居也许可以畅心如意,但几乎可以说很难做到,也不可能。如果把个人自身与其他个体的交流通道全部屏蔽的话,人会变笨的。没有外界的信息刺激个体只会慢慢丧失了交往的能力,即变呆了,这也许是学生时代校园环境的产物的真实写照吧。
情商第二点,是自我调节。得体。
很多时候我们都面临紧张、焦虑、无助的感觉。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尝试做一些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表演一些对自己有挑战的节目,紧张是在所难免的。虽然之前老师说过,害羞和紧张是一个聪明人的表现,但很明显一利一弊,聪明人很少情况下可以清晰、有技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很多时候我也比较讨厌主持人在电视机前夸夸其谈,但即使有底稿,但能正确运用各种语重,节奏和面部表情,仍然是需要训练才能达到的得体效果。
社交场合的正确反应是需要训练的。有一个正确的意识加上重复。
情商第三点,是我们得重视情商。
幸福感是人生的一大动力和意义所在。个体的精神体验是很难用外界的标准来衡量的。
而情商训练,是可以回答如何能够获得快乐这一命题的学问。
没有人会觉的自己的快乐太多了,痛苦的人花多少财富也得不到它,而快乐的人每天都能拥有它。
所以说,得到快乐的方法很简单:发现你自己。
《情商》读后感 篇13
以前根本不知道情商是如此的重要。对孩子的情商教育要从娃娃时期就抓起。小孩子在上幼儿园时能否具有那种天然的自信、好奇心,就要取决于于孩子的父母和幼儿园老师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关怀。对孩子进行启心教育,也就是情商方面的启智教育。
情商与脾气很有关系,脾气暴躁的人大多都是情商低的,没理还死倔犟,一直认为这种人没的聊,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其实可以通过沟通,直白告诉他们你不开心的原因。情绪会传染,相信沟通会提升情商,还能改善控制情绪。
情绪的拿捏其实很不容易,尤其是愤怒等负面情绪,很容易被放大。就像当你生气时,会有种全世界的人都和你过不去的感觉。而当你难过时,又会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太糟糕了。当有这种情绪时,不妨试着调整心态,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不要被这种情绪所控制。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情绪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它会受到家庭,学校以及其他人的影响,既然情绪形成有外因的影响,那也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情绪是可以教育的。而如果我们能在上学阶段就做好了情绪教育,那我们的现状可能就完全变得不一样。
情绪是可以教育的。如果一个孩子能从小就学到情绪教育的课程,也许真的能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通过学习一个普通人从婴儿到15岁之间的情绪成长过程,让我们明白了,如果我们能在这成长过程中遇到任何情绪问题,都有开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情绪教育课程,那么我们相信我们在遇到任何困境,都会更坦然更快乐的去处理好!
《情商》读后感 篇14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梅耶第一次提出了“情商”的概念。1995年,戈尔曼写出了畅销书《情商》。戈尔曼和其他研究者认为,情商这种智力是由五种特征构成的: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
在《情商》一书里,有一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吴维库先生作的专家导读,他说了一个经典案例:大人如何同小孩沟通?答案是:第一抱起来,第二蹲下去,第三用他的语言,第四教他说大人的话。
在我看过的一个综艺节目——《爸爸回来了》中有一位明星父亲让我印象深刻。一次他和他的孩子去超市,当孩子看到琳琅满目的零食时,有些管不住自己的心了,不断的往篮子里装自己想要的零食,他的爸爸心里是不愿意他的孩子拿那么多零食的。通常情况下,一般的父母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都会对孩子说“不行”,而孩子也必定会是在地上打滚,又哭又闹。但他却没有直接对孩子说“不行”,而是很耐心地对他的孩子说:“你现在可以把你想要的零食都装进去,但是当我们离开超市时,你只能带一件零食走,好吗?”说完,这孩子既没有哭也没有闹,很欣然的接受了爸爸的建议。这位父亲巧妙的运用他超高的`情商,化解了即将发生的一场“小风波”,既满足了孩子在选取零食的满足感,又解决了不让孩子吃太多零食的问题。
有人说: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春风得意。智商不高,情商高的人,贵人相助。智商高,情商不高的人,怀才不遇。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的人,一事无成。如今,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人们过的是快节奏的生活。初入职场的菜鸟新人们,在高负荷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里,没有较高的情商是无法取得成功的。而在应试教育压力下的学生们,大多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与金钱参加各种教育培训班。但其实这种做法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让孩子们失去了原有的天真浪漫的童年,甚至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厌学、自私自利的情况。心理专家对此表示:孩子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更重要。提升情商,使我们能够用有限的知识去运作无限的世界,更适合当前压力过大的生存环境。
情商是一种能力,情商是一种创造,情商又是一种技巧。所以,作为一种技巧的情商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来培养、提高的,只要我们多点耐心,多点用心,多点恒心,我们就能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