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2024/04/17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精选18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1

看了叙事者推荐的《儿童的人格教育》,我对这个书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本书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值得一读再读吗?读完此书,我发现确实如此:好书不厌百回读。强烈的读书期待和好奇心是我读这本书的主要动力,而动力的背后是出于对儿童心理的探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和孩子的冲突越来越多,我必须阅读心理学著作来改变自己,跟上孩子的成长。阿德勒说,儿童的心理非常奇妙,无论哪一个方面都令人着迷。是的,读完此书,越觉得着迷了。

对于孩子犯的错误,我给过无数次的指责,甚至大呼小叫,不停唠叨,总是催促,固定思维认为孩子屡教不改。原来孩子的问题都是平时一个个小错误造成的,可我作为家长,只是采取了一些自以为正确的措施。儿童的所有行为都从整体上反映了她的生活和人格。对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应该在理解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来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犯错。脱离了主旋律,是无法理解单独的音符的。结果,我的发怒、指责,造成了孩子的自我贬低,孩子缺乏纠正自己错误认识的判断力,而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凭借自己的权威,将一些严格的规则和规定强加给自己的家入,异常严厉地压迫自己的孩子,威胁要剥夺孩子的自由,实际上已经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似乎在孩子身上唤醒了一种反抗情绪。生活中我教训孩子,孩子反驳我的场景历历在目。刻板、专横的教育是徒劳无益的,它只能让孩子疏远教育者。严厉的背后是理解,是同情,我想趁着孩子还小,改变自己还不算晚。我要牢牢记住,不能粗暴地对待孩子,要不断地鼓励他,耐心的向他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

每天晨读的时候,总有一些学生站得不像样子,而我也总会加上一句“站直了!”,然而确实如阿德勒所说,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因为过几天这些孩子又恢复了原样,原来孩子倚靠东西的实质是他需要获得某种支持。教师应该用同情和理解来帮助孩子消除潜在的问题。说到底,要激发学生通过改变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感。我恍然大悟,“东倒西歪”的背后,我以为是孩子屡教不改,其实是孩子需要我的同情和理解。

每次考试之后,总有一些学生考得一塌糊涂,今天在书中读到:许多老师采取严厉的措施,或给他们打低分,想以此来激发他们潜在的雄心。如果这些学生身上还残存一些勇气的话,那么这个方法可能会奏效。但对于那些在学业上已接近警戒线、已陷人混乱状态的学生来说,使用这种方法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愚蠢。哪个班级没有几个“学业接近警戒线”的学生?我们当老师的,对他们似乎更加严厉,因为我们总觉得孩子管不住自己,那就靠我们教师的责任心来严厉管教吧,殊不知,我们可能把孩子逼得越来越远。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是为社会教育学生。我们不应该忽视任何一个放弃成为好学生理想的儿童。这些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不一定比其他的孩子少,他们不过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不需要太多努力的事情上去了。他们可能当不上才华横溢的数学家,但有可能在体育、艺术等方面有所建树。我们要将它们作为破口,鼓励孩子在其他领域取得进步。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在其他领域获得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这就像把羊群从一个水草肥美的牧场带到另一个水草肥美的牧场一样。学会判断孩子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哪些努力是徒劳无益的,那么,对孩子的培养就会变得更容易一些。

既然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一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时刻处于努力追求优秀、完美、和优越的过程中,那么我们教师就有责任激发学生的潜力,但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同一个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教师塑造孩子的心灵,掌握人类的未来,我们不要把学业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对一个孩子来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成为勇敢、坚韧、自信的人,要让他们面对失败不气馁,要把失败当作一个新间题去解决,这才是孩子受益终生的。

合上《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整个人似乎受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我始终相信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会慢慢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思维,会慢慢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期待不经意间的改变,惊喜。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2

作为教师,我一直在思考:何为教育的本质?我们到底该怎样教育学生或者说我们到底要把学生教育成怎样的人?读了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之后,我所思考的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阿德勒说:“教育儿童的首要、也是核心问题,即为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健康的人格”。我想这也就是教育的本质吧,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的人格。我们往往忘记了最初的本心,有时候努力的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得了100分,我们便自豪的认为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们的追求过于狭隘。在这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我们把眼光只放在了考试成绩上面,忽略了最根本的任务和责任。上班时间长了,或者说在某种状态下工作的时间长了,便会忘记初心,忘记自己的责任,忘记了我们面对的是孩子,我们需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正如阿德勒所说:“谨慎和审慎地对待儿童,切实了解他们及他们的世界,并且利用问卷调查调查了解到相关情况来对儿童进行矫正和改善,是每一位教师的义务”。说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我想到了一个寓言故事: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麽我费了那麽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每个儿童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爱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细腻的钥匙,走进孩子的心灵,完善孩子的人格。

阿德勒说:“学校不仅是一个向孩子传授书本知识的地方,还应该是一个向孩子传授生活知识,表现生活艺术的场所,所以好的学校是家庭和现实世界两者的中介”。“学校在家庭和社会教育之外,它起着桥梁的作用,既可以矫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不足,也能避免孩子受到不良风气的的影响,为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并确保他们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之中”。那么好的学校里最关键的就是教师了。阿德勒说:“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掌握着学生的命运,也决定着孩子们的未来发展”。作为教师想要教育出具有正确的、健康的人格的人,我想唯有爱,方可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用充满爱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我们需要用充满爱的语言去鼓励每一位学生,去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需要用充满爱的行动去帮助每一位学生,去扶正一个个偶尔歪斜的瞬间。阿德勒也说:“若老师能够以温和、充满关怀和理解的语气和方法来教育这些孩子,他们会表现出一些令人吃惊的能力”。

阿德勒说:“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是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

读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例如每个孩子身上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有原因的、有根源的。当我们发现某一个学生开始变坏,请不要随即批评,给孩子一点时间,给自己一点时间,去了解其原因,从根源上去帮助学生。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会有闪光点,需要我们老师去发现、去鼓励、去培养。考试成绩真的不该成为孩子的一切。再例如让我对学校教育的定位有了重新的认识,我们就是在帮助家长教育孩子,是把孩子所缺失的家庭教育给补回来。所以我们理应无怨无悔,不求回报,无私奉献。

老师就如同是一个艺术家,学生就是一件艺术品。我们总要投入更多的细心、耐心,去雕琢这件艺术品,使其获得更高的价值。当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充分了解我们手中这件艺术品的材质方可选择相应的工具和方法进行雕琢。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我们的责任就是让他们拥有正确的、健康的人格。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3

《儿童的人格教育》,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一开始觉得这是一本很枯燥的理论性书籍,慢慢读来,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全书一共十三章,不单单是理论性的陈述,还有典型事例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了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概念,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如何预防自卑情结,并通过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去阐述,在不同环境下,自卑情结的儿童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预防矫正。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自卑的种子,只是有些人能够通过展示优越感,把它深深掩埋,而有的人却让它生根发芽,高高举着自卑的旗帜,埋头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通过成功地追求优越感,我们才能克服自卑感。“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神经症和精神错乱。”

阿德勒在书反复地强调:一个被剥夺了对未来信心的孩子就会从现实中退缩,就会在生活中无益和无用的方面追求一种补偿。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一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我们的身边有不少的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总是给自己找借口,“题目太难了”“要背的内容太多了”“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做也不迟”……慢慢地堆积,堆积得越来越多,最后干脆放弃吧!于是,就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作业次次要补,考试屡屡失败……不仅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他自己也会很沮丧。

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出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这让我不由地想到了我们七年级上册学习的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这样写道:“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回头看时,不禁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莫顿·亨特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制定一个小目标,等他完成之后,再制定下一个小目标,直到他完成大的目标。就像我们背诵一篇文言文,先背诵一段或者几段,分次背诵,这样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背诵完全篇。

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成功,把成功当作他们获取更多知识的垫脚石。记得网课期间,早读视频会议检查背诵,抽查时间比较短,不能及时检查每一位同学,潘同学课下发了自己的`背诵视频给我,我接着在上课的时候表扬了她的做法,称赞她学习积极主动,并且告诉大家可以随时给我发背诵的视频,如果有疑问也可以随时给我发消息。之后,不少同学给我发来了背诵的视频,还有同学针对上课学习的内容频频发问,我们在网络上的互动也多了起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高涨了起来。我们的学生需要的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垫脚石,帮助他们走向更大的成功。

要想清除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个地方种上庄稼。要清除我们心灵的杂草,就必须追求优越感,树立自信,我们作为一名园丁,就要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一粒种子,让他们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4

一直在内心就有一个想法,要想教育好孩子、学生,必须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与他们相知相伴,相向而行,所以对于心理学方面比较关注。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也读了一些,但是这本《儿童人格教育》最让我感到震撼,也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觉得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

阿德勒的观点和中国的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应该是不约而同,共同说明了儿童时期的教育的重要性。可是我们对于儿童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我们都意识到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但还是在继承上一辈人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要么相信“严师出高徒”要么“宠爱有加”。我们在精力和金钱上大把的投入,哪怕是委屈了自己,也要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但是我们不曾想过放下师长的家长走进他们的内心;我们在孩子犯错时总是觉得他们不乖,大发雷霆,却不知回望错误来时的路。

现在越发觉得很多问题自己懂得太晚,转念一想过去的已经过去任我怎样追悔都无法重来,而我能做的就是好好把握现在,使自己在后来的日子里能走进孩子和学生的内心,然后一路阳光!

首先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把姿态放低,把智力放低,低到和孩子们一样的高度,那样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们,才能精准的进行我们理想的教育。作为成人我们有生活的经历和经历过后的经验,所以我们总是不由自主的要求孩子要按照我们已有的经验去学习和行事。这样以来孩子是很难达到我们的要求的,于是我们便容易“愤怒”,由此带来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其次,要透过表面看到问题的实质。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原来犯了好多的错误,也“冤枉”了一些人!有些现象和事情值得我好好反思和回味。

1.有些一年级的学生不愿意到学校来,原来给家长支招就是“强制”到校,慢慢就习惯了。学习之后,才发现孩子上学时竟然会经历人生最早和最困难的考验,如若失败他们会失去信心……,解决的办法是家长、老师要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寻求帮助。

2.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有生理缺陷的;管教过于严厉,缺少关爱的;被溺爱的。以后工作过程中要多关注这样的孩子,力争用自己的努力,避免问题的发生。

3.面对自卑的孩子,作为教师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和他们建立友好关系,让他们自立;面对过分雄心的孩子同样要密切关注及时引导,这样也能避免许多悲剧的上演。

……

再次,任何理论要和实践有机结合才能生机无限。有幸结识“儿童人格教育”这本书,他给了我全新的理念,给了我更加广阔的视角,也给了我更加深邃的目光。这些对以后的工作是个很好的指导,我也要在工作中灵活的加以运用,并及时的进行总结、完善,以求更好的服务与孩子们的成长。

每读一本书,就是开启了一次全新的旅程,她让我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也引领我的思考更加的深入,这应该是人生一大幸事。此书读罢,心生一句:香悠远,意未尽!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5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能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半点泄气,不能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立即得到回报就心生绝望,不能因为看到孩子没精打采、冷漠、消极、被动就觉得挫败,更不能相信孩子有天赋或没有天赋这类迷信的想法。”

这是我第二次翻开阿德勒《儿童人格教育》时与家长们共勉的一段话。很早就听过这本书的名字,也有一位学过心理学的家长向我推荐过这本书,但我却一直没有阅读。在与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同仁的共同学习下,这一次我终于认真阅读了这本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必读的儿童心理宝典。

说实话,由于知识储备浅薄,对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而深刻的心理学理论著作,我的领悟是极为有限的。有的章节内容我的理解也比较浅显。但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收获。

首先说说“人格”一词,开始我通俗地理解为性格与道德品质,而在心理学上应为个性,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时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要从童年着手。显然,对儿童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格外重要。“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作为班主任,要多读一些教育著作,多读一些心理学书籍,一定要读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

“儿童的心理生活非常奇特。无论我们接触到他们生活的哪一点,都会十分着迷,都会感觉引人入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碰到过特别爱笑的学生,也一定遇见过沉默寡言的孩子;我们教过自觉、积极向上的学生,也碰见了调皮、消极颓丧的孩子……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他们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了解他们完整的生活经历。”儿童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完整人格的表达,不了解儿童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正在做的事情。这就是儿童人格的统一性。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想我们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绝对不能孤立地看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某一件事,不要轻易地惩罚学生的出错,应尽量了解孩子的整体人格,探寻背后的原因,或许问题就能得到更轻松地解决,也会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带来积极的影响。

本书的第三章到第六章谈及了两大重要内容,即自卑感与追求优越感。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阅读完这几章内容以及结合同仁们相关的阅读感悟,我想到了爱的教育和赏识教育。我想,自卑感理论以及追求优越感的教育意义在某一层面上的具体衍生就是爱和赏识。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一句赞美,可能就在他的心里开出一朵花,给予他巨大的力量和勇气。在《银河补习班》里,开设的最重要的一节课不就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吗?奠定马飞人格底色的是父亲马皓文对他真正的爱,即理解和欣赏。真正的爱让马飞超越了自卑而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感,获得人生的成功。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来追求优越感。我们在爱孩子,鼓励孩子,发现他们闪光点,并给他们更正确的指引的同时,应努力做到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从而健康成长。

“教育者最神圣的职责,或者说最应该去做的,就是确保每个孩子不会丧失勇气,并且让那些已经丧失勇气的学生通过正确的教育重新获得自信心。”这应该是所有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让我们不忘初心,给学生良好的教育,踏踏实实做老师,认认真真地努力做个好老师,做个幸福的班主任。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6

读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让我对儿童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每一个儿童的心灵深处,都隐藏着对美好的热切期待——追求优越。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成全儿童的期待,把他们对优越的追求,纳入一个能保证他们今后人生幸福的轨道。

儿童各种人格品质的形成,是由于其家长用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带来的教育结果。学校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个中间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纠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偏差,让每一个儿童经过适宜的教育,成为人格健全的优秀人才。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儿童步入正轨呢?

阿德勒为我们开出了如下良方,其一,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温暖的环境,用关心、理解的态度对待儿童,“认真与他谈话,给他新的勇气,而不是削弱和打压他所剩无几的信心。”只要让儿童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温暖,他们就会令人吃惊地表现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智力和能力。其二,始终给儿童以鼓励,在鼓励中给他一些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使他能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树立起自信心。其三,在儿童面前要极具耐心,无限相信教育是慢的艺术而不是立竿见影的技术。

我们体会到在教育儿童的时候,要更多的敏锐的观察力和耐心,细微地体察儿童所处的环境,细心地思考矫正的方法。爱心加上教育艺术手法的运用,相信儿童会成长地更好。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7

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素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就是一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奠基人之一。我非常欣赏他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心理这一研究方向。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包括引论、十三章具体内容、附录和关键词汇表。全书以“自卑感”和“追求卓越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综合全书来看,作者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为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就包括培养社会情感、克服自卑、追求正确的优越感等三方面。

首先,关于社会情感。作者认为“儿童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作者在“引论”中说“父母或监护人不能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否则,孩子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让孩子做好与他人接触的准备,那么孩子入学时就会感到形单影只,十分孤独。”人是群居动物,具有天生不能孤独的社会属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结交朋友和与人交往,还包括友谊、同伴情谊、诚实、真诚等抽象素质。有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在引论、第一章“人格的统一性”、第六章“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中做了详细论述。

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围绕追求优越感展开。分别论述了“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作者认为追求优越感是人格心理发展的源泉之一,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再其他领域获得同样的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

作者在本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阐述了儿童的自卑情结,以及如何防止自卑情结。在作者看来,我们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是,要确保不要让孩子在学校里失去勇气,同时,要确保那些进校已经丧失勇气的孩子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重拾信心。而对没有信心,感到极度自卑的孩子,我们要用一种同情的态度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用友好的关系来鼓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想方设法使他们对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能量产生信心,从而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我非常喜欢本书中的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不犯错误,那么教育就失去了意义”。作为教育者,就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8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中说“许多教师采取非常严厉的措施,或给较低的分数来对待那些他们认为没有表现出足够雄心的学生,希望以此来唤醒他们沉睡的雄心。如果这些孩子仍然还有某些勇气的话,这种方法也可能短时间奏效。不过,这种方法不宜普遍使用。那些学习成就已经跌近警戒线的孩子会被这种方法弄得完成不知所措,会因此而堕入明显的愚笨状态。”现实生活中,普通老师往往采取的都是非常严厉的.方法。

阿德勒接着说“但是,如果我们能以温和、关心和理解来对待这些孩子,他们则会令人吃惊地表现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智力和能力。以这种方式转变过来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更大的雄心,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很害怕回到原来的状态。他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无所作为成为警示信号,不断地鞭策着他们前行。在后来的生活中,他们中的许多人就像着了魔似的,完全变了个样子;他们夜以继日,饱尝过度工作之苦,但却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这让人非常惊愕,我觉得老师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遇到的渣子学生,却有这样一条路改变学生的一生,甚至造就孩子的人生云泥之别。

书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说“鼓励,关心,理解,宽容”。就像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心理治疗大师维琴尼亚`萨提亚提出的冰山理论,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视的“内在”,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包括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七个层次。

我想起我们家两岁多一点的小萌之前的一件事情,就是小萌学会了用自己的小马桶,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怎么也不坐了,尤其是她爸爸给倒完的时候,后来我留心观察,发现说涮完小马桶的时候,马桶上有水滴,我都是用干毛巾给擦干,但是,她爸爸没有,所以,就因为这样几滴水残留在小马桶上,小萌坐了之后,就拒绝再坐,于是,我告诉她爸爸,之后,这个事情就解决了。假设当初发生问题的时候,只是一味要求小萌,或者说严厉地斥责小萌,事情不但不能解决,反而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我想起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要像对待荷叶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

正如阿德勒所说“学校处于家庭和社会之间,它可能矫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的不良影响。”而作为老师的我们不仅掌握着学生的命运,而且还决定着他们的未来发展。

总之,从读完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再遇到问题,就要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只有引导孩子说出来,了解全面了,谨慎选择处理方法,会更稳妥。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9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能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半点泄气,不能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立即得到回报就心生绝望,不能因为看到孩子没精打采、冷漠、消极、被动就觉得挫败,更不能相信孩子有天赋或没有天赋这类迷信的想法。”

这是我第二次翻开阿德勒《儿童人格教育》时与家长们共勉的一段话。很早就听过这本书的名字,也有一位学过心理学的家长向我推荐过这本书,但我却一直没有阅读。在与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同仁的共同学习下,这一次我终于认真阅读了这本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必读的儿童心理宝典。

说实话,由于知识储备浅薄,对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而深刻的心理学理论著作,我的领悟是极为有限的。有的章节内容我的理解也比较浅显。但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收获。

首先说说“人格”一词,开始我通俗地理解为性格与道德品质,而在心理学上应为个性,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时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要从童年着手。显然,对儿童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格外重要。“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作为班主任,要多读一些教育著作,多读一些心理学书籍,一定要读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

“儿童的心理生活非常奇特。无论我们接触到他们生活的哪一点,都会十分着迷,都会感觉引人入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碰到过特别爱笑的学生,也一定遇见过沉默寡言的孩子;我们教过自觉、积极向上的学生,也碰见了调皮、消极颓丧的孩子……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他们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了解他们完整的生活经历。”儿童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完整人格的表达,不了解儿童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正在做的事情。这就是儿童人格的统一性。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想我们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绝对不能孤立地看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某一件事,不要轻易地惩罚学生的出错,应尽量了解孩子的整体人格,探寻背后的原因,或许问题就能得到更轻松地解决,也会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带来积极的影响。

本书的第三章到第六章谈及了两大重要内容,即自卑感与追求优越感。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阅读完这几章内容以及结合同仁们相关的阅读感悟,我想到了爱的教育和赏识教育。我想,自卑感理论以及追求优越感的教育意义在某一层面上的具体衍生就是爱和赏识。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一句赞美,可能就在他的心里开出一朵花,给予他巨大的力量和勇气。在《银河补习班》里,开设的最重要的一节课不就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吗?奠定马飞人格底色的是父亲马皓文对他真正的爱,即理解和欣赏。真正的爱让马飞超越了自卑而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感,获得人生的成功。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来追求优越感。我们在爱孩子,鼓励孩子,发现他们闪光点,并给他们更正确的指引的同时,应努力做到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从而健康成长。

“教育者最神圣的职责,或者说最应该去做的,就是确保每个孩子不会丧失勇气,并且让那些已经丧失勇气的学生通过正确的教育重新获得自信心。”这应该是所有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让我们不忘初心,给学生良好的教育,踏踏实实做老师,认认真真地努力做个好老师,做个幸福的班主任。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10

看了叙事者推荐的《儿童的人格教育》,我对这个书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本书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值得一读再读吗?读完此书,我发现确实如此:好书不厌百回读。强烈的读书期待和好奇心是我读这本书的主要动力,而动力的背后是出于对儿童心理的探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和孩子的冲突越来越多,我必须阅读心理学著作来改变自己,跟上孩子的成长。阿德勒说,儿童的心理非常奇妙,无论哪一个方面都令人着迷。是的,读完此书,越觉得着迷了。

对于孩子犯的错误,我给过无数次的指责,甚至大呼小叫,不停唠叨,总是催促,固定思维认为孩子屡教不改。原来孩子的问题都是平时一个个小错误造成的,可我作为家长,只是采取了一些自以为正确的措施。儿童的所有行为都从整体上反映了她的生活和人格。对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应该在理解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来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犯错。脱离了主旋律,是无法理解单独的音符的。结果,我的发怒、指责,造成了孩子的自我贬低,孩子缺乏纠正自己错误认识的判断力,而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凭借自己的权威,将一些严格的规则和规定强加给自己的家入,异常严厉地压迫自己的孩子,威胁要剥夺孩子的自由,实际上已经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似乎在孩子身上唤醒了一种反抗情绪。生活中我教训孩子,孩子反驳我的场景历历在目。刻板、专横的教育是徒劳无益的,它只能让孩子疏远教育者。严厉的背后是理解,是同情,我想趁着孩子还小,改变自己还不算晚。我要牢牢记住,不能粗暴地对待孩子,要不断地鼓励他,耐心的向他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

每天晨读的时候,总有一些学生站得不像样子,而我也总会加上一句“站直了!”,然而确实如阿德勒所说,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因为过几天这些孩子又恢复了原样,原来孩子倚靠东西的实质是他需要获得某种支持。教师应该用同情和理解来帮助孩子消除潜在的问题。说到底,要激发学生通过改变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感。我恍然大悟,“东倒西歪”的背后,我以为是孩子屡教不改,其实是孩子需要我的同情和理解。

每次考试之后,总有一些学生考得一塌糊涂,今天在书中读到:许多老师采取严厉的措施,或给他们打低分,想以此来激发他们潜在的雄心。如果这些学生身上还残存一些勇气的话,那么这个方法可能会奏效。但对于那些在学业上已接近警戒线、已陷人混乱状态的学生来说,使用这种方法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愚蠢。哪个班级没有几个“学业接近警戒线”的学生?我们当老师的,对他们似乎更加严厉,因为我们总觉得孩子管不住自己,那就靠我们教师的责任心来严厉管教吧,殊不知,我们可能把孩子逼得越来越远。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是为社会教育学生。我们不应该忽视任何一个放弃成为好学生理想的儿童。这些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不一定比其他的孩子少,他们不过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不需要太多努力的事情上去了。他们可能当不上才华横溢的数学家,但有可能在体育、艺术等方面有所建树。我们要将它们作为破口,鼓励孩子在其他领域取得进步。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在其他领域获得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这就像把羊群从一个水草肥美的牧场带到另一个水草肥美的牧场一样。学会判断孩子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哪些努力是徒劳无益的,那么,对孩子的培养就会变得更容易一些。

既然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一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时刻处于努力追求优秀、完美、和优越的过程中,那么我们教师就有责任激发学生的潜力,但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同一个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教师塑造孩子的心灵,掌握人类的未来,我们不要把学业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对一个孩子来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成为勇敢、坚韧、自信的人,要让他们面对失败不气馁,要把失败当作一个新间题去解决,这才是孩子受益终生的。

合上《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整个人似乎受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我始终相信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会慢慢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思维,会慢慢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期待不经意间的改变,惊喜。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11

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素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就是一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奠基人之一。我非常欣赏他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心理这一研究方向。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包括引论、十三章具体内容、附录和关键词汇表。全书以“自卑感”和“追求卓越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综合全书来看,作者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为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就包括培养社会情感、克服自卑、追求正确的优越感等三方面。

首先,关于社会情感。作者认为“儿童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作者在“引论”中说“父母或监护人不能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否则,孩子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让孩子做好与他人接触的准备,那么孩子入学时就会感到形单影只,十分孤独。”人是群居动物,具有天生不能孤独的社会属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结交朋友和与人交往,还包括友谊、同伴情谊、诚实、真诚等抽象素质。有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在引论、第一章“人格的统一性”、第六章“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中做了详细论述。

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围绕追求优越感展开。分别论述了“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作者认为追求优越感是人格心理发展的源泉之一,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再其他领域获得同样的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

作者在本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阐述了儿童的自卑情结,以及如何防止自卑情结。在作者看来,我们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是,要确保不要让孩子在学校里失去勇气,同时,要确保那些进校已经丧失勇气的孩子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重拾信心。而对没有信心,感到极度自卑的.孩子,我们要用一种同情的态度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用友好的关系来鼓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想方设法使他们对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能量产生信心,从而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我非常喜欢本书中的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不犯错误,那么教育就失去了意义”。作为教育者,就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12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能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半点泄气,不能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立即得到回报就心生绝望,不能因为看到孩子没精打采、冷漠、消极、被动就觉得挫败,更不能相信孩子有天赋或没有天赋这类迷信的想法。”

这是我第二次翻开阿德勒《儿童人格教育》时与家长们共勉的一段话。很早就听过这本书的名字,也有一位学过心理学的家长向我推荐过这本书,但我却一直没有阅读。在与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同仁的共同学习下,这一次我终于认真阅读了这本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必读的儿童心理宝典。

说实话,由于知识储备浅薄,对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而深刻的心理学理论著作,我的领悟是极为有限的。有的章节内容我的理解也比较浅显。但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收获。

首先说说“人格”一词,开始我通俗地理解为性格与道德品质,而在心理学上应为个性,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时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要从童年着手。显然,对儿童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格外重要。“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作为班主任,要多读一些教育著作,多读一些心理学书籍,一定要读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

“儿童的心理生活非常奇特。无论我们接触到他们生活的哪一点,都会十分着迷,都会感觉引人入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碰到过特别爱笑的学生,也一定遇见过沉默寡言的孩子;我们教过自觉、积极向上的学生,也碰见了调皮、消极颓丧的孩子……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他们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了解他们完整的生活经历。”儿童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完整人格的表达,不了解儿童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正在做的事情。这就是儿童人格的统一性。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想我们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绝对不能孤立地看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某一件事,不要轻易地惩罚学生的出错,应尽量了解孩子的整体人格,探寻背后的原因,或许问题就能得到更轻松地解决,也会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带来积极的影响。

本书的第三章到第六章谈及了两大重要内容,即自卑感与追求优越感。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阅读完这几章内容以及结合同仁们相关的阅读感悟,我想到了爱的教育和赏识教育。我想,自卑感理论以及追求优越感的教育意义在某一层面上的具体衍生就是爱和赏识。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一句赞美,可能就在他的心里开出一朵花,给予他巨大的力量和勇气。在《银河补习班》里,开设的最重要的一节课不就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吗?奠定马飞人格底色的是父亲马皓文对他真正的爱,即理解和欣赏。真正的爱让马飞超越了自卑而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感,获得人生的成功。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来追求优越感。我们在爱孩子,鼓励孩子,发现他们闪光点,并给他们更正确的指引的同时,应努力做到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从而健康成长。

“教育者最神圣的职责,或者说最应该去做的,就是确保每个孩子不会丧失勇气,并且让那些已经丧失勇气的学生通过正确的教育重新获得自信心。”这应该是所有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让我们不忘初心,给学生良好的教育,踏踏实实做老师,认认真真地努力做个好老师,做个幸福的班主任。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13

看了叙事者推荐的《儿童的人格教育》,我对这个书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本书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值得一读再读吗?读完此书,我发现确实如此:好书不厌百回读。强烈的读书期待和好奇心是我读这本书的主要动力,而动力的背后是出于对儿童心理的探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和孩子的冲突越来越多,我必须阅读心理学著作来改变自己,跟上孩子的成长。阿德勒说,儿童的心理非常奇妙,无论哪一个方面都令人着迷。是的,读完此书,越觉得着迷了。

对于孩子犯的错误,我给过无数次的指责,甚至大呼小叫,不停唠叨,总是催促,固定思维认为孩子屡教不改。原来孩子的问题都是平时一个个小错误造成的,可我作为家长,只是采取了一些自以为正确的措施。儿童的所有行为都从整体上反映了她的生活和人格。对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应该在理解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来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犯错。脱离了主旋律,是无法理解单独的音符的。结果,我的发怒、指责,造成了孩子的自我贬低,孩子缺乏纠正自己错误认识的判断力,而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凭借自己的权威,将一些严格的规则和规定强加给自己的家入,异常严厉地压迫自己的孩子,威胁要剥夺孩子的自由,实际上已经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似乎在孩子身上唤醒了一种反抗情绪。生活中我教训孩子,孩子反驳我的场景历历在目。刻板、专横的教育是徒劳无益的,它只能让孩子疏远教育者。严厉的背后是理解,是同情,我想趁着孩子还小,改变自己还不算晚。我要牢牢记住,不能粗暴地对待孩子,要不断地鼓励他,耐心的向他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

每天晨读的时候,总有一些学生站得不像样子,而我也总会加上一句“站直了!”,然而确实如阿德勒所说,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因为过几天这些孩子又恢复了原样,原来孩子倚靠东西的实质是他需要获得某种支持。教师应该用同情和理解来帮助孩子消除潜在的问题。说到底,要激发学生通过改变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感。我恍然大悟,“东倒西歪”的背后,我以为是孩子屡教不改,其实是孩子需要我的同情和理解。

每次考试之后,总有一些学生考得一塌糊涂,今天在书中读到:许多老师采取严厉的措施,或给他们打低分,想以此来激发他们潜在的雄心。如果这些学生身上还残存一些勇气的话,那么这个方法可能会奏效。但对于那些在学业上已接近警戒线、已陷人混乱状态的学生来说,使用这种方法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愚蠢。哪个班级没有几个“学业接近警戒线”的学生?我们当老师的,对他们似乎更加严厉,因为我们总觉得孩子管不住自己,那就靠我们教师的责任心来严厉管教吧,殊不知,我们可能把孩子逼得越来越远。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是为社会教育学生。我们不应该忽视任何一个放弃成为好学生理想的儿童。这些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不一定比其他的孩子少,他们不过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不需要太多努力的事情上去了。他们可能当不上才华横溢的数学家,但有可能在体育、艺术等方面有所建树。我们要将它们作为破口,鼓励孩子在其他领域取得进步。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在其他领域获得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这就像把羊群从一个水草肥美的牧场带到另一个水草肥美的牧场一样。学会判断孩子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哪些努力是徒劳无益的,那么,对孩子的培养就会变得更容易一些。

既然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一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时刻处于努力追求优秀、完美、和优越的过程中,那么我们教师就有责任激发学生的潜力,但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同一个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教师塑造孩子的心灵,掌握人类的未来,我们不要把学业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对一个孩子来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成为勇敢、坚韧、自信的人,要让他们面对失败不气馁,要把失败当作一个新间题去解决,这才是孩子受益终生的。

合上《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整个人似乎受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我始终相信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会慢慢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思维,会慢慢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期待不经意间的改变,惊喜。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14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当一个人的行为累加成一个人的命运,感慨行为的巨大影响力时,我们也不难看到性格对命运的直接影响。

百度搜索“人格和性格”出现1570万个结果。“性格”,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也是生活环境的烙印。个性也叫人格(personality)。这个概念源于拉西语Persona,一开始指舞台上演员的面具,后来被借用成心理学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确切地说,人格涵盖了性格。

短短的几十天时间里,这本书我看得囫囵吞枣。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这个能和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分庭抗礼的犹太人用自己的经历和几十年不懈地研究告诉了我一些我曾懵懂难了,但真正存在的东西。

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

几天前我曾看过一部美国电影《front of the class》(《叫我第一名》)似乎听著名字是一种赤裸裸的宣誓,其实电影内容不是要强的宣誓而是一种被打倒无数次后坚强站起的韧劲。主人公布莱德从小患有妥瑞氏症,父母离异,周围人嘲笑他,他被一所所学校劝退。没有人知道他患妥瑞氏症前,连父亲都觉得他一直在故意作怪,看心理医生成了家常便饭。在知道了病症后,周围的歧视一直存在。但是万幸他有一个不放弃他的母亲,并遇到了一个让他改变命运的校长,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成了一个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可妥瑞氏症让他一次次面试失败,他很乐观,积极面对困难,最后遇到了不歧视他的学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一个从小就有缺陷的孩子,在最后走上这条圆满的成功路不得不说他很幸运,也很努力。他的母亲,学校的.老师,他想为此证明给他看的父亲,是他们帮助儿童时期的布莱德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

翻书的时候突然发现100多年前的阿德勒早就诠释了这点。书中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阿德勒在书中说,学校是一个显示器,种种原因,它能显示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学生中显得尤为明显,我们总是拿群贤的孩子和普通学校的学生做比较,确实凸显的问题也特别多。

书中第二章这样写到:“儿童的心理生活是件奇妙的事。无论我们接触到哪一点,都引人入胜,令人着迷”。我们都是儿童的老师,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批评是常有的事情,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是看到了儿童的表面,或者直视他们所犯的错误。书中提到“如果我们明白了真实的情形,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对孩子的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予以惩罚,几乎没有什么意义。”

中国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不能武断地说惩罚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不明白原因的武断惩罚不仅是没有意义,而且是极端有害的。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一种生存的试探,老师的表扬、惩罚、冷漠都是一种反馈,该采取怎样的反馈才能帮助他形成正确的理解、应对模式,这是要有高度的智慧的。

和家长接触时,常会听到家长这样抱怨,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也曾和问题学生家长交流的时候了解到,家长在家其实对孩子的不良习惯狠狠地在惩罚,可是孩子依然不良于行。

无数的例子表明,有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其次,即使体罚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当然,体罚孩子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孩子可能会去做我们要求的事,但这不是在鼓励孩子用暴力来解决冲突吗?

当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的时侯,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而陷于对失败的忧虑。

圣诞节那天晚上,微博上有人转载柴静柴老的新书《看见》的发布会。花了两个多小时细细看了各位新闻人的人生体悟。柴老的演讲中有几个例子几句话特别触动我。她曾采访一个电击治网瘾的机构,戒网瘾的孩子面对镜头抱着老师痛哭流涕,面对电击,孩子静静地流着泪,麻木地说不疼。最后那位老师神秘的微笑以及轻飘飘地一句:“如果能装一辈子,不也是一种成功吗?”让柴老深思,也让我深醒:真能装一辈子吗?孩子的行为只是暂时对惩罚的妥协,或许走出这里,他会变本加厉,甚至温和的孩子变得暴虐异常。

阿德勒在书中61页这样写道:“没有一个残酷的行为,骨子里不是隐藏着虚弱。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对残忍感兴趣的。”

个体心理学不主张用过于严厉或过于温和的方法教育孩子。我们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使他们避免犯错误,不断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并发展他们的社会情感。对孩子过于挑剔和严厉的父母,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使他们完全丧失勇气。过于温和或溺爱的父母又会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和依附某人的倾向。因此,父母既不要用玫瑰色的色彩美化现实,也不要用悲观的态度来描摹世界。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尽可能充分地为生活做好准备,使他们以后能够应付自己的生活。

有些时候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无力感5+2=0,觉得惩罚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根本原因不在学校,而在家庭。但是,父母、老师的反应确实都是一种反馈,会迫使孩子形成相应的应对模式。不过,父母更理性地来面对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以及对人对事的解释,尤其是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协助孩子形成正确的理解,促进孩子积极行为的形成,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长期的、不断的反复,也许可以促使积极的形成。

有时候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这将导致恶性循环,因为一旦人们认为受到了强迫,他们就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年纪越大,我们会发现他们不听话了。

我喜欢和长辈聊天,记得去看望退休的初中班主任时,她曾对我说,孩子有悔意时,别继续咬着他的缺点不放。别做一个过于率性的班主任,律人前先律己。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任何人都是有面子的,也是爱面子的,年纪越大的学生尤其如此,且他们爱面子来得更感性更直接。其次,批评之前做好充分调查,争取批评教育的主动权。再次,尽可能地发掘孩子的闪光点。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好好地活上两个月。”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再其次,一事了一事,绝不及其余,不翻拣陈谷子烂芝麻,要干净利落。

在书中p56阿德勒这样写到:“即便一个儿童花了很长时间学习走路,只要最终学会了正常行走,就不至于形成影响他未来生活的自卑情结。”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天赋决定的,也不是客观环境决定的;儿童自己对外在现实以及他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看法才决定了儿童的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儿童与生俱来的可能性和能力并不占主导地位,同时,我们从成人的角度对儿童的评价和看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的处境,以他的错误判断来理解他们。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而是要认识到,儿童在理解自身的处境时会犯错误。的确,我们应该记住,如果儿童不犯错误,儿童教育不仅不可能,也不必。

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最后我想用朱光潜的一句话结束我的交流:“此时,此地,此身!”即:能在此刻完成的事情绝不拖到下一刻;能在此地完成的任务,绝不妄想换个环境;能自己独立完成的任务,绝不转嫁让他人代替!做个合格的教学者,引导者!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15

个人的生活目标是决定性的。他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并反映在这个人的行动上。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合作进取的,指向生活的建设性的一面,那么,我们就会在这个人的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中发现这一印记,发现他所有的问题解决方法中建设性的一面。个体也会因此感到幸福和快乐,并在这种建设性和有益的活动中感受到一种价值和力量。

一个人最高的.品质是具有勇气。有勇气才能正确认知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才能自卑而超越。只有具备一定的勇气,才能在事实面前保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正确的目标。例如:单亲家庭的孩子,客观事实上确实缺少家庭的关怀,但是这个是已经存在的事实,小孩子因为缺乏面对事实的勇气,无法满足内心的安稳,他就会逃避这个问题,而且会把他遇到的所有困难归结为家庭的不美满。其实事实别非如此,例他数学学不好,他会认为自己家庭不幸福,家长照顾不到位,而别的同学家长都在身边照顾,所以别的同学数学学得好。他为自己遇到的困难找到自认为合理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跟自己本身完全没关系。他的内心会因此感到轻松。还有现在某些同学会拿抑郁症来表达自己。其实不管孩子还是大人都要目的论,不要因果论。就是说,过去对现在没有影响,对自己人生轨迹有影响的是自己的目标和行动。

雄心过度就会给孩子带来紧张心理。他们认为,跟同学接触过多,他们的地位就越不安全。这种类型的儿童对自己的成功从来没有信心。当他们感到自己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中时,他们的方寸大乱,不知所措。别人对他们的期待和他们自己加于自己的期望,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他们难堪重负。

很多情况下,面对问题的出现,保持心理平衡远比认真着手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也就是说要保持良好心态。人是矛盾综合体,社会也是矛盾综合体,会不断的的出现问题,每次出现问题时,我们要调整自己对问题的认知,让自己迎接问题,保持积极发展的状态。对目标的确立和成果的预估要纯粹一些,顺其自然。

对儿童的人格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勇气,让学生在很小的年纪就学会直面问题,并积极的做出改变!以冷静客观的态度看待人生的挫折。自信勇敢的生活。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16

一直在内心就有一个想法,要想教育好孩子、学生,必须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与他们相知相伴,相向而行,所以对于心理学方面比较关注。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也读了一些,但是这本《儿童人格教育》最让我感到震撼,也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觉得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

阿德勒的观点和中国的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应该是不约而同,共同说明了儿童时期的教育的重要性。可是我们对于儿童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我们都意识到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但还是在继承上一辈人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要么相信“严师出高徒”要么“宠爱有加”。我们在精力和金钱上大把的投入,哪怕是委屈了自己,也要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但是我们不曾想过放下师长的家长走进他们的内心;我们在孩子犯错时总是觉得他们不乖,大发雷霆,却不知回望错误来时的路。

现在越发觉得很多问题自己懂得太晚,转念一想过去的已经过去任我怎样追悔都无法重来,而我能做的就是好好把握现在,使自己在后来的日子里能走进孩子和学生的`内心,然后一路阳光!

首先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把姿态放低,把智力放低,低到和孩子们一样的高度,那样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们,才能精准的进行我们理想的教育。作为成人我们有生活的经历和经历过后的经验,所以我们总是不由自主的要求孩子要按照我们已有的经验去学习和行事。这样以来孩子是很难达到我们的要求的,于是我们便容易“愤怒”,由此带来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其次,要透过表面看到问题的实质。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原来犯了好多的错误,也“冤枉”了一些人!有些现象和事情值得我好好反思和回味。

1. 有些一年级的学生不愿意到学校来,原来给家长支招就是“强制”到校,慢慢就习惯了。学习之后,才发现孩子上学时竟然会经历人生最早和最困难的考验,如若失败他们会失去信心……,解决的办法是家长、老师要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寻求帮助。

2. 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有生理缺陷的;管教过于严厉,缺少关爱的;被溺爱的。以后工作过程中要多关注这样的孩子,力争用自己的努力,避免问题的发生。

3. 面对自卑的孩子,作为教师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和他们建立友好关系,让他们自立;面对过分雄心的孩子同样要密切关注及时引导,这样也能避免许多悲剧的上演。

……

再次,任何理论要和实践有机结合才能生机无限。有幸结识“儿童人格教育”这本书,他给了我全新的理念,给了我更加广阔的视角,也给了我更加深邃的目光。这些对以后的工作是个很好的指导,我也要在工作中灵活的加以运用,并及时的进行总结、完善,以求更好的服务与孩子们的成长。

每读一本书,就是开启了一次全新的旅程,她让我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也引领我的思考更加的深入,这应该是人生一大幸事。此书读罢,心生一句:香悠远,意未尽!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17

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素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就是一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奠基人之一。我非常欣赏他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心理这一研究方向。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包括引论、十三章具体内容、附录和关键词汇表。全书以“自卑感”和“追求卓越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综合全书来看,作者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为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就包括培养社会情感、克服自卑、追求正确的优越感等三方面。

首先,关于社会情感。作者认为“儿童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作者在“引论”中说“父母或监护人不能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否则,孩子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让孩子做好与他人接触的准备,那么孩子入学时就会感到形单影只,十分孤独。”人是群居动物,具有天生不能孤独的社会属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结交朋友和与人交往,还包括友谊、同伴情谊、诚实、真诚等抽象素质。有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在引论、第一章“人格的统一性”、第六章“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中做了详细论述。

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围绕追求优越感展开。分别论述了“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作者认为追求优越感是人格心理发展的源泉之一,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再其他领域获得同样的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

作者在本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阐述了儿童的自卑情结,以及如何防止自卑情结。在作者看来,我们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是,要确保不要让孩子在学校里失去勇气,同时,要确保那些进校已经丧失勇气的孩子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重拾信心。而对没有信心,感到极度自卑的孩子,我们要用一种同情的态度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用友好的关系来鼓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想方设法使他们对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能量产生信心,从而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我非常喜欢本书中的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不犯错误,那么教育就失去了意义”。作为教育者,就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18

《儿童的人格教育》,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一开始觉得这是一本很枯燥的理论性书籍,慢慢读来,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全书一共十三章,不单单是理论性的陈述,还有典型事例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了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概念,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如何预防自卑情结,并通过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去阐述,在不同环境下,自卑情结的儿童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预防矫正。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自卑的种子,只是有些人能够通过展示优越感,把它深深掩埋,而有的人却让它生根发芽,高高举着自卑的旗帜,埋头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通过成功地追求优越感,我们才能克服自卑感。“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神经症和精神错乱。”

阿德勒在书反复地强调:一个被剥夺了对未来信心的孩子就会从现实中退缩,就会在生活中无益和无用的方面追求一种补偿。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一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我们的身边有不少的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总是给自己找借口,“题目太难了”“要背的内容太多了”“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做也不迟”……慢慢地堆积,堆积得越来越多,最后干脆放弃吧!于是,就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作业次次要补,考试屡屡失败……不仅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他自己也会很沮丧。

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出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这让我不由地想到了我们七年级上册学习的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这样写道:“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回头看时,不禁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莫顿·亨特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制定一个小目标,等他完成之后,再制定下一个小目标,直到他完成大的目标。就像我们背诵一篇文言文,先背诵一段或者几段,分次背诵,这样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背诵完全篇。

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成功,把成功当作他们获取更多知识的垫脚石。记得网课期间,早读视频会议检查背诵,抽查时间比较短,不能及时检查每一位同学,潘同学课下发了自己的背诵视频给我,我接着在上课的时候表扬了她的做法,称赞她学习积极主动,并且告诉大家可以随时给我发背诵的`视频,如果有疑问也可以随时给我发消息。之后,不少同学给我发来了背诵的视频,还有同学针对上课学习的内容频频发问,我们在网络上的互动也多了起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高涨了起来。我们的学生需要的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垫脚石,帮助他们走向更大的成功。

要想清除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个地方种上庄稼。要清除我们心灵的杂草,就必须追求优越感,树立自信,我们作为一名园丁,就要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一粒种子,让他们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