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灯塔去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到灯塔去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到灯塔去读后感 篇1
年幼的詹姆斯有一个愿望,就是到海中岩礁上的灯塔。然而在那年的夏天,由于气候不佳,他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故事就从这儿拉开了帷幕。
本书分为三部,第一部就着重写了女主人公拉姆齐夫人。以“窗”为标题的第一部,就写了沟通的一扇窗,象征着拉姆齐夫人的心灵之窗。她用她敏锐的洞察力,看出了人们的思维情绪,又凭她的菩萨心,为亲友排忧解纷,访贫问苦,助人为乐。要了解她,你需要“有五十双眼睛”来观察,但也难以窥其全貌。她对于人生缺陷总想全力补救。在她的人生中,能够解决别人的痛苦,纠纷,让身边的人都能和谐地,稳定地生活就是她的愿望。通过努力,她在那种混乱的生活中创造了一个焕发着心灵之美的孤岛,使亲友们感到至少暂时处于一个受到庇护的稳定的世界。她为了她的家人,她的朋友付出了太多,也有很多的成功,然而,她取得的成功是有限度的,在第二部分中,拉姆齐夫人去世了,她的一切努力似乎付诸东流。但是,在结尾部分,拉姆齐夫人的形象又在她身边的人们中浮现,莉丽完成了她的画,拉姆齐先生也抵达了灯塔。
拉姆齐夫人及身边的人的人生都有那么一个追求的目标,在混乱的世界里她与其他人的成功都是有限的,毕竟会有失败甚至破灭,但是,虽然能力有限,心却是无限的,只要在自己的范围内真诚地用心去追求,往往最终都能实现,即使未实现,也不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毕竟,自己真真正正地追求过,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老实说,自己的过去的确拥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在NBA里打球,如今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而且很久以前就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如今漫无目的的我过着每一天,感觉自己的生活很空虚,或许末日到了,我也就这样迎接生命的最后一刻吧。应该给自己一个目标了,我可不想在如今并不混乱的世界里给自己创造出一个混乱的世界。生活就是有自己追求的事物,并真心地追求它,在这条路上会遇到许多想不到的奇妙,正因为有了这些奇妙,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充实,生活才有意义,到头来才会知道我是传奇。
拥有一个目标,一个愿望,真诚的去追求吧,至少要让我知道,我是传奇。
到灯塔去读后感 篇2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与乔伊斯、普鲁斯特齐名的意识流作家,《到灯塔去》是伍尔夫最完美的一部作品,也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性作品。
一、什么是意识流小说?
《到灯塔去》是一本意识流小说。所谓“意识流”,简单地说,就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想法和感受,通常杂乱无章、变化多端,而小说也就这么照原样写了出来,这就是“意识流”写作。意识流是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重要手法,这种写法相当超前。在意识流小说中,故事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感受和印象,以及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有几位意识流小说大师非常有名,一个是写《尤利西斯》的乔伊斯,另一个写《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伍尔夫。
二、小说对大自然的描写有什么功能?“灯塔”到底象征什么?
“大自然”在书中不仅仅提供了美好的画面,而且具有强大的象征功能。尤其是“灯塔”的意象,意味非常丰富,起到了延伸小说情节和完善小说结构的功能,同时也传达了深刻的精神内涵,那就是如何在破碎的世界里重新追求稳定性。
小说中有大量精彩的景物描写,尤其是对海浪、海湾、海风的描绘,这使得《到灯塔去》成为公认的现代文学名篇。人们常说:伍尔夫本质上是个诗人。这是因为她的景物描写中充满了诗歌的味道。她笔下的景物描写不仅仅是写得美、写得华丽,更重要的是,景物描写是作家对人类命运展开剖析的方法。
在众多被描述的事物中,最值得探究的是书中的核心意象“灯塔”。“灯塔”是最重要的一个象征物。它不仅仅是拉姆齐夫人想要靠近的一个具体的建筑物,更是她的道德品行的一个理想的投射,同时也是画家莉丽追求的艺术梦想的象征。“灯塔”是小说内容的中心,不管人们内心有多么躁动、多么惶惶然,最终都会将目光投注在灯塔上。灯塔,就是那个为小说内容和人物赋予秩序和价值的中心点。
对拉姆齐夫人来说,灯塔意味着内心的某种稳定秩序,是她理想的自我形象的象征,是排除谎言之后留在心灵中的真实感知的力量。简单地说,灯塔是秩序、是真实、是美好的心灵世界,同时也是自我的某种高级目标。
灯塔这一象征,不仅是大自然中诸多事物的一个焦点,更重要的是,它在小说中具有一个“中心”性质,由此也生发出小说另一些场景中的“中心”。所谓中心,是指将每一个人都聚拢在一个整体中。拉姆齐夫人以一种节制、隐忍,甚至是自我牺牲的态度,试图为这个正处于坍塌中的世界、为那些正处于迷惘中的人们,重新赋予一种持久的信念。
三、意识流写作体现了伍尔夫的什么思想?
一是这本书的“意识流”手法。“意识流”既是一种小说手法,更是一种回应世界变化的精神选择,它与西方一次世界大战前夜的文化焦虑感有关。
《到灯塔去》充分体现了伍尔夫“意识流”的创作手法,贯穿全书的不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而是人物耐人寻味的感官印象和微妙的心理变化。作家自己远离了故事叙述,选择人物作为叙事人,将其内心世界按照其凌乱的、流动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呈现出来。
这样的写法其实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在小说中选择某个人物来叙述,这是常见的手法。但是,伍尔夫的独特之处在于,她的小说中,人物视角跳来跳去,一会儿是这个人物的内心活动,一会儿又换成另一个人在表露心迹。频繁地切换人物视角,让整部小说几乎都处于这种跳跃和变幻之中,甚至对于书中的人物,读者也完全是印象模糊的。
现代主义小说并不追求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也不讲述一个在时间上环环相扣的、连贯的故事,现代主义小说更愿意描述一个充满了主观印象的、模糊不清的世界。而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现代主义小说家不信任以前的小说理念,尤其是不信任现实主义小说经常表现出的那种过分“宏大”的野心和自信。
进一步说,小说放弃了对人物性格和行为的判断,将一种混沌的氛围留给了读者。就像第一部分的标题“窗”所显示的那样,每一个人物的视野和内心,都是一扇窗户,打开了一面风景,照亮了另一个人的面貌。这样的写法,也与电影中蒙太奇的原理相似,一帧又一帧画面,前后相继,组成一个万花筒一般的世界。
伍尔夫在她那篇著名的文章《论现代小说》中,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文学观:作家不应该对世界作出客观描述,而应该任由书中人物的意识无序流动;作家考察的是普通人在普通一天里的内心活动,这些普通人的心灵接纳了成千上万个瞬间的印象,这些印象琐碎、奇异、转瞬即逝,如不计其数的原子从四面八方散射而来。
《到灯塔去》非常好地实现了伍尔夫的写作意图,人物眼里的影像和人物内心的感受,纷纷扬扬地重叠在一起,作家并不对此作出整齐划一的设计和叙述,读者需要自己梳理出完整的脉络。因此,这种写法要求读者有能力更自觉、更自由地参与到小说世界中去,在接受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小说的精神,激发审美潜力。
四、意识流写作的出现有什么历史背景?
伍尔夫有一个惊世骇俗的言论,她说:1910年12月左右,人类的性格已经变化了。那时的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信仰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种变化太彻底了,以至于好像整个人类的性格都会因此而改变。后来的学者常用“崩溃”这样的词来描述那个时期的特征。那正是欧洲大战的前夜,敏感的艺术家已经预见到了野蛮力量对于人类文明的威胁。
这里举一个思想变化的例子作解释,那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表面上看,它只是一套心理分析技术的创新,但联系到当时其他思想变化就知道,人类的认识和观察对象,正逐渐移向人的内心世界。在思想和社会的危机之下,一切原来可信的东西,都似乎失去了根基,都似乎正处于“崩溃”的边缘。在一片茫然之中,人能确信的似乎也只剩下了内心那一小片世界了。
所以说,意识流是对一个即将破败的世界的叹息,是从前那个值得信任的世界坍塌之后,回归到内心世界的无奈选择。意识流的无序状态和前“灯塔”的中心秩序的象征,两者构成既对立又互补的关系。一方面是心灵世界的破碎,另一方面则是人们在破碎的世界里,依然不屈地寻求新的中心、新的精神认同。虽然前景未必乐观,但这种寻求本身,却是人类保持希望的证明。
到灯塔去读后感 篇3
《到灯塔去》描写一次大战后拉姆齐教授一家和几个亲密朋友在苏格兰某岛屿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即象征拉姆齐之人的灵魂之光。本书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十分值得注意,如视角转换,两种时间,象征手法,音乐结构,借鉴绘画等。
到灯塔去读后感范文,来自卓越网的网友:这是一部作者倾注心血的准自传体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的中心线索,写了拉姆齐一家人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片段生活经历。拉姆齐先生的幼子詹姆斯想去灯塔,但却由于天气不好而未能如愿。后大战爆发,拉姆齐一家历经沧桑。战后,拉姆齐先生携带一双儿女乘舟出海,终于到达灯塔。而坐在岸边画画的莉丽布里斯科也正好在拉姆齐一家到达灯塔的时候,在瞬间的感悟中,向画幅中央落下一笔,终于画出了多年萦回心头的幻象,从而超越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全书并无起伏跌宕的.情节,内容分三个部分,依次为:窗;时光流逝;灯塔。最主要的人物拉姆齐夫人后来死去,其实际活动仅限于小说的前半部分。关于她的一系列描述,是以作者本人的母亲为生活原型的,而拉姆齐先生则有作者父亲的影子。此外,作者着墨最多的是莉丽布里斯科。表面上看,莉丽语言寥寥,其主要行为主要是为拉姆齐夫人作画,但该人物的思想活动相当活跃,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了这个人物,并“为小说结构安排了潜在的双重线索和复合层次……莉丽这个人物既在这部小说世界之中,又在它之外;拉姆齐一家的经历是第一层次的故事,莉丽所体现的‘艺术―生命’主要是第二层次的故事,是包裹在小说外面的又一部小说。”
到灯塔去读后感范文,:在这本书的前言里,编者写到,读过伍尔芙的小说,再看任何文学作品都会像面对白纸一样感到枯燥和乏味。于是细细读下来,没有觉得多么深奥和抽象,日常的生活琐事以及与其一起发生的心理过程被用精妙的语言描绘出来,如果这就是意识流小说,很高兴它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难以理解的东西。而对于伍尔芙,我想说的就是——没有人比她更女人。
到灯塔去读后感 篇4
这两天随手翻看了床边堆放的诗集,睡前读了一本之前木朵送的鲁毅诗集《到灯塔去》。里面有几则木朵的读后点评。我看了诗集的大半部分。诗人鲁毅关注的是城市生活中的些许片刻点滴,某些为常人所忽视的存在:那些细微的稍瞬即逝的感觉之物。而主体一般是我的出场,介于某种情境之中,其写作的视域细化到极微末极短的一刹那时点上,但由于写作的时点过于短促,诗人不得不将在有限的时点上拓展想像空间的张力。粗看这些文字,似乎找不到它的意义所在。
一张即景的照片、几块城市马赛克拼贴而成的某个图景,究竟有何诗意?但想想,作为一个城市人的处境,身处物质膨胀的世界中,而作为创造者主体的人却被庞大的外在物质世界所压迫,为物质所奴役,且在这个正日益加速旋转的转盘上被迅速抛离世界,而成为毫无意义的尘埃沙粒。
而《到灯塔去》这个集名,似乎表明了诗人的立场:无常的生命,再渺小的'事物也有他存在的意义,尽管为世人所忽视,他也曾存在,并不因他者的强势而抹去其曾存在的事实,而诗人的使命就是去发现、放大、显现,甚至于力所能及的用自己的文字的温度去擦亮点燃这此细微的存在物。我想诗人鲁毅无疑做到了他想做到的事。
到灯塔去读后感 篇5
读完这部薄薄的小说,感觉是那么安静,安静得不像是部小说,只像一帧帧静态的画面,展现的是一些心灵的意象。而它们那么美好,哪怕表现的是暂时的风暴、忧郁、颓废、焦渴……作者准确地捕捉到人物瞬息万变的情感,用文字把它们描画出来,由抽象到具象,因真实而美好。
前几年第一次夜读时,我为作者这种出色的能力而惊诧,常因心灵的感应而深深激动。可是读完了却说不出内心的感受,知道自己并没有读懂,只是想读第二遍。第二遍,仍需要安静的时光安静的心情,这计划却因惰性搁浅了,只在潜意识里留下朦胧的那幕印象:风雨前夕阴沉的海面,在夜空中遥远的闪烁着几点灯塔的光,那光随风明灭不定,却永远不会消失。
小说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吴尔夫,一位“没有人比她更女人”的女人。她就像一位出色的画家,她用精准美丽的文字为心灵写生,创作了这部意识流小说。
小说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窗》,所有活动压缩在一个晚上;过渡性的第二部分《时过境迁》,十年的变迁被压缩到一夜之间;第三部分《灯塔》,表现一个上午里发生的事情。
第一部分描写了拉姆齐一家和几位追随他们的客人在海岛别墅渡假,在窗前可以眺望大海中的灯塔。拉姆齐夫人迷恋那灯塔的隐约的光束,每一次看见都仿佛在撞击心灵。小儿子也幻想着能到灯塔去,而父亲理智地告诉他明天有风不能去。这个愿望一直到十年后才得以实现。第二部分,十年之间,拉姆齐夫人在一次睡眠中安详去世。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的两个孩子一个死于难产,一个死于战场。海边别墅早已破败荒芜,唯有灯塔的光偶尔照进房间,在漆黑的冬夜突然凝视床和墙壁。拉姆齐先生带着孩子们、当年的客人又回到这里。第三部分,拉姆齐先生带着最小的两个儿女终于到灯塔去,实现多年前的夙愿,也是与拉姆齐夫人在精神上汇合。岸边的莉莉在凝望中思索,感受到灵魂的升华,达到自己多年追求的境界。
很简单的一条线索,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激烈的高潮,没有绚丽的赞美,没有惊人的震撼,却因作者的细腻笔触展现出丰富的情感。读过之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受。此番重新抚摸这本心爱的书,仍无法表达太多。只能摘录几个片断,通过那些勾勒心灵的、比花朵更精致的文字,试图展现这部作品描蓦心灵的文学魅力。
到灯塔去读后感 篇6
拉姆齐夫人答应小儿子第二天到灯塔去,然而因为天气不佳,这个计划没能实现。转眼匆匆十年,拉姆齐夫人逝世,一切已物是人非。一战后,拉姆齐先生带着儿女再次前往灯塔找寻归宿。
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但不简单的是彼岸的灯塔十数年如一日造谣的拉姆齐一家的灯光——拉姆齐夫人不朽的灵魂之光。十年前,她将性格迥异,本应矛盾重重的拉姆齐先生、儿女与一众宾客聚在一起享用一场宾主尽欢的晚宴,十年后尽管她已去世,家人在看到灯塔的光芒时依然会想起她带来的光明与美好,究竟是什么使拉姆齐夫人的魅力超越时光与生死,而得以永恒?我想,可以将之总结为一个字“和”。
什么是"和",它可以是平和,自身发自内心的"平和",拉姆齐夫人每每注视灯塔的光柱,总是觉得“这稳定的长长的光柱,就是她的光柱”,灯塔的光芒平静、安远能穿透黑夜的暴风雨为航船指引方向;而拉姆齐夫人内心平和,极致的平和能打造安宁稳定的心境,这也许就是夫人的内心在与灯塔相应合吧。暴雨滂沱不过片刻,春雨绵绵却可润泽一个花季;瀑布飞流直下不过十丈,江河缓缓而行却绵延千里。诸多事实都可证明,"平和”代表了一种稳态,自然也就更长久、更接近永恒,心态平和的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便可带去温和的甘霖,解了别人郁结躁动的渴,使那人“饮”后回甘,心里难忘之润物无声的雨。
“和"也可以是“调和",对人际关系的调和。拉姆齐夫人无疑是善于交际的,这种游刃有余来自她对不同个性的精准把握,拉姆齐先生冷酷专制,一心追求哲学的高峰,实际却渴望他人的仰慕和同情;塔斯莱先生言语刻薄,看似学问高深,实际却极度自卑,期盼得到关爱。还有许多性格迥然不同的人,拉姆齐夫人都准确的了解他们的本质,巧妙地调和他们的矛盾,使这些易燃易爆物得以在“洛希极限”外安享一顿晚餐。而十年后没有了拉姆齐夫人的调和,詹姆斯时常在心里暗骂拉姆齐先生暴君,莉丽也常对他敢怒不敢言,这时拉姆齐夫人的形象便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勾起无限怀念与遗憾,“调和"使人与人之间在保持各自特性下的相交谅解成为可能,这在如今追求个性解放同时要求和谐的社会是一种宝贵的能力。
“和"还可以是与生活“和解",拉姆齐夫人清醒的认识到这个世界“没有理性、秩序、正义;只有痛苦、死亡、贫困",这不难得,拉姆齐先生认识到了,因此他选择遁入哲学,完成他从Q到R的挺进;莉丽认识到了,因此她选择提起画笔,为了她的“真实感”十年踌躇不前。而拉姆齐夫人却折中选择了与世界、与生活“和解",她一方面干着一名家庭主妇要做的活,一方面常常去往那些穷人家探访帮忙,同时她又会在寂静无人的黑夜,独自观照自己独立的人格与思想。她既不因愤世嫉俗而追求虚无的孤高,也不因生活的平淡而沦于庸俗。她的美很大部分来源于"和解"带来的特别气质:一种出世的平凡,一种入世的淡。,在一众或求入世或求出世的挣扎中,拉姆齐夫人这样特别,也因此这样令人难忘,她让人不仅想起所谓历经人生苦难后真正的英雄主义,想起孔子的“中庸"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伟大的灵魂似乎总能在与生活的“和解"中找到一致方向,从而更具有启示意义,更能得到永恒。
自古都有以“和"为贵,而"和"之一字实则包罗万象。心态"平和",就能常怀平常心,游走世间而不受约束;善于“调和”,则能达到与人交,“和而不同”,亲君子远小人;学会与生活“和解”,则阅尽千帆之后仍怀一颗少年心。伟大的精神、思想因为注入“和"的内涵,所以得到永恒。愿如拉姆齐夫人,能有一座灯塔。时刻将“和"照彻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