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心理学有感

2024/04/16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心理学有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读心理学有感 篇1

我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感想深刻。

我认识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高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或许你认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能给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一两个月,仅仅一两个月,奇迹就会这样出现了,经过老师的鼓励和表扬,那位受鼓励和表扬的同学将带着这个信念,去不断的努力,总有一天他会真正成功的。我也会永远带着这个信念:“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去关爱我的学生,最后我要说的是:赏识你的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欣赏孩子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并真诚地帮助他们,那么,奇迹就会发生,坏学生、后进生都会变成好学生!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通过读书我知道了书中的观点。

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

第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

1、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学问题比比皆是。但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品德。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按照共产主义的面貌来塑造一代新人。

3、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也就是说,教师了解了不同时期、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才能助长学生的优点,矫正学生的缺点。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掘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

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此外,本书还提到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总结法等,可以说从理论上归纳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具体有效的方法。总的来说,本书对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读《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我将会心理学里面的知识,正确运用有效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等正面引导的外因作动机的诱导,促使学生的认知兴趣得到发展,形成稳定的、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健全他们的人格和品德。

读心理学有感 篇2

拖延症(英文:Procrastination)指的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

(百度百科)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拖延"就是这种本能的表现。

推迟行为的背后,是对这种行为的后果及其所带来的影响的恐惧。

"拖延"的过程并不愉快,时不时的担忧,让你无法享受当下的闲暇。

"拖延"看似暂时延后了坏现象的出现,但是不能防止它出现(墨菲定理)。

导致拖延的原因最常见的是恐惧失败,最离谱的是恐惧成功。

拖延让我们躲开负面的感觉,它是很好的防御盾牌,但也会阻碍我们开始新的尝试(新的工作,新的语言,一种乐器)。

有时候,我们的思维停滞在过去,有时候我们的思维游离在未来,我们玩着时空的把戏,躲避着本应应对的压力。

虽然,拖延的行为看起来是个行为素养问题,但是,它的根源要复杂得多,“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刻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

心理学家PiersSteel认为拖延最可能的四个成因是:对成功信心不足,厌恶被人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

对完美主义的追求,或者从反面来说,对失败的恐惧,都有可能让我们在某个方面裹足不前。

一方面,就像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内心总是在犹豫。

我是不是就应列一个提纲,是不是就应准备好一些素材呢?我写出来的东西有什么作用呢?从在学校的时候写论文开始,到了公司开始写各种文档、PPT等,我都会受到这种心理的困扰,内心想着要把文章写好,想着要准备充分的素材,要写得生动搞笑,但每每都是无从下笔。

通常都是这样,应对着电脑里面的空白文档,先快速敲下几个关键字,然后想到一些题材,之后开始上网、翻书去寻找,找着找着,最后都忘记了自己本来是要做什么的。

等到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的文档里面仍然只有几个关键字。

此刻,回想这个过程,在上网、翻书查找题材的时候,在挖空心思想要一个好的题目的时候,我到底在做什么呢?表面上是为了让资料更充实,让题材更搞笑,让题目更加吸引人,但是我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在拖延,在拖延进入文章的写作。

或者,我是想要提前胸有成竹,一气呵成。

但最后往往是草草了账。

尤其是在做一些我们并不擅长的事情时,我们更容易拖延。

比如,数学作业、作文、手工课的作品。

拖延让我们延迟应对失败的恐惧,从而给我们带来安全感。

当最后期限降临,我们不得不应对时,我们会采取草草应付的手段,渴望早早摆脱那些令人厌恶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作业本身,而是作业带给我们对挫败感,以及由此造成的烦恼和恐惧。

如同,开头所说,拖延只是一些深层次心理、生理问题的表现。

而对失败的恐惧也只是一种浅层的表现。

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害怕失败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会破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可能是认为自己根本不擅长做这件事情,一切的发奋只是白费时刻。

如果,你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学习数学或者音乐的天赋,而学校中学习的经历给你带来的只有伴随着让人寒心的分数,痛苦的回忆,那么毕业之后我们会庆幸自己最后摆脱了那些东西。

当有人声称自己很享受其中乐趣时,我们的反应就是“他有这天赋,而我没有”,或者,“哪有什么乐趣”! 有时候,"拖延"是我们宣示独立,争取控制权,甚至报复的工具。

当更有权势的人物(上司,家长,更强势的朋友、配偶)要求你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表面上应承,内心却充满抱怨。

或者,你认为这种小事微不足道,让你去做根本就是杀鸡用牛刀,或者你认为自己落入下风,内心的感受没有得到强势人物的照顾,或者你早就不满对方的某些表现,因此一旦你找到这个机会,你就会透过拖延的手段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或者报复对方。

读心理学有感 篇3

这一次教师读书是《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所教的知识非常实在,它不像一般的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那样给读者介绍一大堆高高在上的教育学理论或一大堆心理学现象,而是直接了当地给教师提供了很多在管理学生方面的具体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做法。

本书的结构非常简单,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谁来管——学生管理中教师的定位问题,教师如何塑造自己,塑造一个对学生有影响力的教师形象。第二个是如何管——学生管理中有哪些策略,有哪些规律,按照这些规律应该采取何种管理方法。第三个是何时管——学生管理中的情景问题,即什么时候才用什么样的方式管。

在具体的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在处理自身与学生的关系上。一直以来,我都是以朋友的角色去对待我的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的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相互关系,觉得这样做就能多一点接近他们,多了解他们的想法,也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从接受我这个老师到接受我教的科目。但是渐渐地,我就发觉这样的处理方式是有问题的,问题就是在于与学生的距离太近、太熟,于是就很难在学生之间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一种属于教师的“威信”。但是迟教授却很好地给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提出要在学生之间建立“威信”,即要让学生“敬畏”和“信任”,一个有威信的教师,无疑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教师。具体到主要分几个方面进行:一是专业能力,让人钦佩;二是人格魅力,让人喜欢;三是威慑力,让人害怕。其中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解决的是如何让学生“信任”的问题,威慑力解决的是如何让学生“敬畏”的问题。最理想的角色状态是“不怒自威”,这一点也是我非常希望能达到的一个目标。当然,作为教师,不一定能力、魅力和威慑力都强,但必须要和你所教的学生特点相适应,换言之,你的三种能力虽然不是项项都强,但恰好满足了管理学生的需要,这就够了。也就是说教师不一定做有超强影响力的人,但要做学生的“重要他人”。

所谓的重要他人,从心理学上讲,是指一个人心理和人格形成过程中,起过巨大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人物。如果每个教师都能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重要他人”,那么他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一定更有成效。

迟教师还介绍了不同阶段的重要他人,比如中小学教师,要努力成为一个美的教师,小学阶段喜欢妈妈式的美教师;到了我们高中阶段,学生喜欢个性独特、有自己绝活的朋友式的教师。幼儿园阶段孩子 的重要他人是父母,小学阶段孩子的重要他人是老师,中学阶段孩子的'重要他人是朋友,大学阶段孩子的重要他人是恋人。做父母的要注意从如何做好自己孩子的重要他人,到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选择不同生命阶段的重要他人,都非常重要!至于自己作为一个教师,能否能为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需要靠教师自身的努力!

书中介绍的内容和方法还有很多,其中还包括:改变学生的几大手段,怎样应对“叛逆”的孩子,怎样表扬和奖励学生,怎样培养班干部、以及怎样做一个会授权的教师等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性地学习或者模仿迟教授这本书的部分建议和做法来尝试改进自己的管理学生的技巧,将所学所思运用到自身的日常教学中,然后再根据自身教学的不同情况作调整,从而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学生的方法。

读心理学有感 篇4

阅读《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有些感触,其中有效教师的特征对自已触动很大。有效教师共有以下特征:精通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好;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耐心温和和蔼可亲;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一起活动多与学生讲话;不拖课;布置的作业不太多太难;有学问有幽默感等。对照周围的名师都有以上特征,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有些感想。

要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首先要师德高尚,耐心温和和蔼可亲,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是师生,在课下是朋友,只有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完全平等的地位上才不会责骂训斥学生,才会耐心温和和蔼可亲有幽默感。比如课堂上有次学生睡着了,我把他叫醒,认真对他说“对不起,刚才上得不够精彩,下面我努力上得更精彩些”全班同学会心一笑,课堂气氛活跃,和谐。有次周六上午第四节学生疲劳课堂有些沉闷,我郑重其事要宣布一个好消息,学生们很期待,我说“再上一节课就要放学了”,如此等等我与学生们的关系很和谐。每节课下课时师生都感到有收获,心情愉快。

要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首先还要精通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好。教师知识广博,精通本门学科有关知识,与本学科有关的最新资讯,教学基本功扎实,精通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先进。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教学规律,有能力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特点的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才能引起学生共鸣,成为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

要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多为学生考虑。上课的内容、教学方法要适合学生,课堂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不能总把问题留给学生,作业不能太多太难,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一定要先做过,并不是课后的作业都适合自己的学生,太难的要去掉,有的题要改造,有的题目作为选做题,作业的量要适当,作业太多太难只会打击学生的信心,浪费学生的时间。上课不要拖课,我上课总要留几分钟,这几分钟时间多数学生可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内容,个别学生有问题也可以在这段时间与教师交流,有的学生可以休息一下,以便下节课更有精神。要多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了解学生,才能相互理解,教学也能更适合学生。

要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要真诚的关心学生,帮助学生,特别是有困难的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鼓励,多指导,这些学生的成绩上来了,班级的成绩才能上台阶,班级学生的成绩差距小了,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利用辅导课时间和晚自习时间辅导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多些个别的交流更好,考试后成绩波动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总之只有真正为学生着想,全力帮助学生,才能建立全新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才会更有效。

读心理学有感 篇5

这个学期,我阅读了皮连生教授的《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具体阐述了教学设计的含义、意义和特点,简要介绍了教学设计的起源、发展和未来趋势,系统地梳理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概括介绍了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它将心理学中的学习论和教学心理学的内容渗透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是从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文献,也是语文教学设计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其最大特点是提供了比较详尽的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基础和比较完整的教学设计的理论范式。读完之后觉得很有收获。下面是我对书中内容的一点认识。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其次,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我在读完以后有这样的认识: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第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学问题比比皆是。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读完这本书收获良多,对我也深有启发。其中颇为深刻的是:

一、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与思考,要培养学习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让知识活起来。同时也是在培养一个有思想、会思考的人。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机器,所以,老师不仅要告诉他们阅读的重要性,更要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现在很多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就是一篇课文,做一道数学题就是一道题,换一种问法就不会了,学习很机械,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把握学生心理,站在学生的角度多考虑问题,教给他们方法,让他们学会阅读。并在阅读中树立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不做一个人云亦云的人。

二、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与行为。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的,而不是“高分低能”或者是“高智商,低素质”的人,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能仅仅把分数当做评价一个学生好差的唯一标准,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老师要像警察,能发现学生变化的蛛丝马迹;老师要像良医,能够对症下药,医好学生的“顽疾”;老师要像慈母,用爱心对待每一位犯错误的学生。

三、要将教育学、心理学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教育学、心理学是每一个出身的教师的必修课,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面对问题学生,我们有可能急噪,有可能“恨铁不成钢”,有可能恶语相加,有可能冷嘲热讽,以至于出现了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我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是会从让自己的学生学好这一点出发的,为什么现在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报道教师和学生矛盾的事件,甚至是剑拔弩张、以血的教训换来我们深思的事情越来越多呢?我想关键还是要灵活运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要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针对性地施教。

“现在教师所面对的学生,还这么不懂事。”其实换个角度想想他们毕竟还是孩子。所以对待学生,我们要研究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的共性,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来因材施教。

五、学习与劳动相结合。

也就脑力劳动要与体力劳动结合起来,效果更佳。

教给学生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不做无用功。既做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又做一个懂得高效率工作的人。

读书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尽力地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切实的应用到语文教学和班级日常管理中去,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读心理学有感 篇6

阅读《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有些感触,其中有效教师的特征对自已触动很大。有效教师共有以下特征:精通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好;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耐心温和和蔼可亲;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一起活动多与学生讲话;不拖课;布置的作业不太多太难;有学问有幽默感等。对照周围的名师都有以上特征,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有些感想。

要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首先要师德高尚,耐心温和和蔼可亲,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是师生,在课下是朋友,只有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完全平等的地位上才不会责骂训斥学生,才会耐心温和和蔼可亲有幽默感。比如课堂上有次学生睡着了,我把他叫醒,认真对他说“对不起,刚才上得不够精彩,下面我努力上得更精彩些”全班同学会心一笑,课堂气氛活跃,和谐。有次周六上午第四节学生疲劳课堂有些沉闷,我郑重其事要宣布一个好消息,学生们很期待,我说“再上一节课就要放学了”,如此等等我与学生们的关系很和谐。每节课下课时师生都感到有收获,心情愉快。

要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首先还要精通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好。教师知识广博,精通本门学科有关知识,与本学科有关的最新资讯,教学基本功扎实,精通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先进。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教学规律,有能力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特点的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才能引起学生共鸣,成为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

要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多为学生考虑。上课的内容、教学方法要适合学生,课堂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不能总把问题留给学生,作业不能太多太难,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一定要先做过,并不是课后的作业都适合自己的学生,太难的要去掉,有的题要改造,有的题目作为选做题,作业的量要适当,作业太多太难只会打击学生的信心,浪费学生的'时间。上课不要拖课,我上课总要留几分钟,这几分钟时间多数学生可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内容,个别学生有问题也可以在这段时间与教师交流,有的学生可以休息一下,以便下节课更有精神。要多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了解学生,才能相互理解,教学也能更适合学生。

要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要真诚的关心学生,帮助学生,特别是有困难的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鼓励,多指导,这些学生的成绩上来了,班级的成绩才能上台阶,班级学生的成绩差距小了,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利用辅导课时间和晚自习时间辅导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多些个别的交流更好,考试后成绩波动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总之只有真正为学生着想,全力帮助学生,才能建立全新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才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