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创新者的窘境读后感

2024/04/15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创新者的窘境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创新者的窘境读后感 篇1

本书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Clayton M. Christensen ),哈佛商学院教授,因其在企业创新方面的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被尊称为“创新大师”。1997年,当《创新者的窘境》英文版出版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只是哈佛商学院的助理教授。而此书一出,就确立了他在创新技术管理领域的权威地位。

有些公司,但不是一般的公司,而是那些以精于管理著称的公司,它们是大多数经理羡慕并尽力效仿的对象,以很强的创新和执行能力闻名,但是在面对某些市场或技术的变化时,却无法保持其领头羊的地位。

在这本书中,作者展示了多个成功运用新技术,取得竞争优势的公司。这些新技术都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重新定义了竞争的含义。作者指出就算经营得再好的公司,尽管他们十分注意顾客需求和不断地投资开发新技术,都可能被某一新产业所影响而导致失败。

读完之后,我觉得这本书涉及各个产业,目的在于告诉经营者对应该对他们的顾客和产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

创新者的窘境读后感 篇2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十多年过去,我们教育的现代化和未来化做得并不尽人意。

现在我们的学校环境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引入了多媒体设备、互动白板等,但这些用来改善教育效果的工具和先进设备被我们大材小用,做着和以前并无二致的事。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认真思考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们现在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几乎是十几年前我们的老师对于我们的方式,可是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应当做出改变。

改变的方法之一就是从教者的继续学习,大胆地拥抱新事物,比如互联网。一直以来,我们视互联网为洪水猛兽,“沉迷”是学生和互联网的永久连接词。可是这种印象何尝不是一种刻板印象呢?《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堵不如疏,在教育中,我们为何不学着接纳互联网呢?现在火爆互联网市场的抖音,使用者人数之多、年龄跨度之广令人咂舌,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利用抖音等之类的互联网产品来拓展我们的教学宽度呢?

改变,对于行为方式早已定型的成年人来说,的确很难。我们会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但我们却不能因畏惧而不去创新。走出舒适区,迎接挑战,迎接质疑,积极改变是我们创新教育方式的必经之路。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同样重要。学生记住的往往不是那些能让他们考高分的老师,而是触发了他们生命激情的老师。学生如何有激情?每天枯燥的背、写是无益的,只有透过表面的知识,学习到更深层次的思维方式,才能产生与知识的共鸣,触发生命的激情。思维养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循循善诱的必然。教学方式的改变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但自身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决定性的。

传统教育中的学习方法大都是死记硬背等无助于开发思维的方法,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有更前卫的学习方法。善用搜索引擎,这将考验你的信息整合能力;玩转抖音,你或许可以入门基础的视频剪辑……我们为何非要局限于课本上的固定知识,而放弃这些可以塑造你其他各项能力的机会呢?要知道,二者是可以兼得的。

善用新技术,改变教法和学法,对一个人的成才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只能制造出一个个机械的做题家。

创新者的窘境读后感 篇3

近期读英文著作多一些,所以更多的内容写在了英文博客之中,然而不可偏隅一方,所谓中西博采,所以间隔也开始读一些中文的书籍,例如这本著名的创新者的窘境。

作者不久前去世的,看到HN中的一些热帖,还有BenThompson的纪念博文,可以切身感受到一个故去大家的风范和在读者和学生中的影响。于是看了看购置已久但是不曾打开的这本中文版的著作,在一些踌躇和犹豫中打开了——踌躇和犹豫是基于一直以来对于商业著作的印象,那就是100字可以表达清楚的东西通常最终洋洋洒洒到数十万字,而归根结底还是那一百多字的价值。

于是看到不同的结果和阅读体验,这是说作者对于著作的构架以及翔实的数据支持,和对于已有理论的引述和评价都是严谨和有理有据。

类似于作者,我们通常很难理解一个风光无两的企业突然就大厦倾颓,这与我们常规的大而不倒的印象大相径庭,而且即使我们去分析团队、管理、资源,无不是当时的'顶配,但却没有逃脱衰败甚或倒塌的结局,而与此相比,一个闪光的名字作为替代者冉冉升起而至新王登基。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就是手机领域的诺基亚和苹果。当然作者的洞见是在诺基亚之前的,这本书早在1997年已经出版,而iPhone还是10年后的事情。

那么既然公司的管理和资源都是无可挑剔的,为什么会最终衰败。作者便引入了颠覆式创新,以及传统意义的渐进式创新。

颠覆式创新作为对于旧王的挑战自然是没有人看好的。大公司根深蒂固的流程和企业文化会自动根据市场(用户和投资人)来规划资源到高利润率和已有市场的产品开发和改进上,而对于1)利润率低2)风险高3)市场不确定的颠覆式创新自然是没有多大兴趣,以及在实际中没有资源的投入。而随着性能过剩,当颠覆式创新开发出的产品在性能满足要求但在其它维度例如便携性、简单些优势凸显时,市场的风向突然就完全扭转;再加上新市场的新兴公司多年的技术投入和打磨,此时大公司想要去投入研发时发现已然被落下太多,而最终导致在这个领域的毫无作为;更甚的是,新兴领域不止于当前初始的价值网络,而是自然拓展到利润率更高的领域和价值网络,不断蚕食大企业的领地,于是旧王开始摇摇欲坠。倘若此时可以通过收购来缩小与领先企业的差距而快速进入市场或许还有可能挽救大厦于将倾,但是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对于危机认识的不足,继而是一再错误的决策,直到一个伟大的名字逐渐淡去,甚至消失。

作者提到应对这种颠覆式创新的几种方式,其中最可行的或许是成立独立的机构来研发这个新兴的领域。这也是为什么近数十年,我们可以看到若干个如此实践的案例,例如华为与荣耀,淘宝推出的特价版应对拼多多,只是其中的独立性还是存疑的,以致最终的结果也是很难预见的。正如特价版的淘宝如果只是多了一个入口来提供更加便宜的商品,与之相比拼多多举全公司之力来深耕细化拼购和社交传播,或许大概率拼多多的市场份额还会上升;然后逐渐往更高利润率的价值网络靠近和投入资源,到时天猫和京东或许也会感到一些压力。

那么回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如何辩识和甄别一个创新是颠覆式还是渐进式?因为二者的处理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这一点也是我不满意本书的地方。任何事情回顾时总是容易的,就像我们去解释昨天股市涨跌和当下我们如何操作一样,当下我们如何甄别这样的创新呢?这种甄别倘若错误那自然也会影响应对的方式,是否需要成立独立机构来应对等。作者的描述中确实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有迹可循,但是又不是十分确定。或许这也是所谓商业和管理在某些方面存在所谓的艺术属性的原因,我们总是不能有一个完全确定的明确的定义。

总体而言,这本书是非常优秀的,特别是我们从近些年商业实践中对于书中提到的策略的采纳,自是证明了这些理论不止停留在故纸堆中,而是实打实地应用在无数领域的无数公司之中,于是有了时间和案例的积累,或许后续作者可以回顾和优化自己的理论,可惜时不我待,只能期待作者的儿子或者别的传承人了。

创新者的窘境读后感 篇4

当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计划,有极强的执行能力,也能够很好应对主流客户的反馈,想来必能保持这个企业不错的前进势头,它几乎是肯定会成功的,没错吧?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窘境》一书用深刻的案例给我上了一课。发展良好?对的,没错。但是,接下来呢?这个企业它可能会在竞争之中一败涂地。为什么?因为它的管理太完美了。

即使是一名技术从业人员,也能在这本与管理相关的书上获益不少。不是在技术上的精进,而是视野的一种开拓。技术很牛?想以技术引领市场?想太多了,市场用不着太先进的技术。在管理者们看来,即使你的技术超前不少,但是找不到盈利的地方,那就别想走向市场。他们是不会接受一种暂时不能赚钱的技术的,这对于他们很重要,贸然的在未知领域上前进是很容易失败的,而管理者们,是不太能容许失败的。

这是管理者们的完美无暇的管理,他们倾听客户的声音,客户们不需要这样的新技术,这种新技术主要指得是破坏性的技术。这样的技术,在刚出现不久的时候,不能赢得企业主流客户的欢心,管理者也就不会通过与这门技术相关的计划。于是这给了新兴企业出人头地的机会,初创们利用新的技术,开拓新的市场,创造了新的价值网。虽然这些市场在成熟企业们看来无关紧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技术的进步,市场增长,技术成熟,新的价值网已经能够对原先的旧价值网构成威胁,甚至是致命的。而这时,成熟企业再想进入这些曾经的新兴市场,已经晚了。书中的不少都是就企业被新企业打败的例子,可见一斑。

怎样去应对破坏性技术的出现?管理者们应该做的,书里面有着很好的参考,不赘述。但是作为一名即将奋斗在底层的技术人员,我想,这里能带来一些的思考。

新的破坏性技术的出现,大多技术人员其实应该比管理人员们更早地察觉到。技术人员更要时刻关注技术的发展,包括旧技术的强化,以及新技术的改进。而且不仅仅是技术上,也同样要考虑市场的存在。如果没有市场,新技术是没有存在必要的。要长远的去考虑一门技术的应用,并步伐不停地进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