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篇1
今天,我重读了一遍《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讲的是作家肖复兴回忆自己15岁那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
这篇课文使我深受启发,叶圣陶先生那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品质不仅让作者感动,也让我感动。一个蜚声国内外文坛的作家,对人竟然是那样的随和,丝毫不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高而盛气凌人,除此之外,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又是那么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其实我也有这种经历,那是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写作,老师会经常给我指导,所以我的作文也写得越来越好。渐渐地,我的作品在报纸上刊登了,班里也有同学常常来让我给他的作文提意见。后来,我就有些飘飘然,总以为我的作文写得好,对那些找我帮忙的同学开始不理不睬了,有的时候还嘲笑他们:“这么简单都不会,你怎么这么笨啊?”慢慢的,没有同学再来找我了,我的好朋友也开始远离我了,我很难过,但又不知为什么。
直到我学了这篇文章,我马上就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我不该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对别的同学那么苛刻,说话还不好听,难怪没有人愿意理我。于是,我就主动和同学们道歉,并和他们分享我的经验,再也不自大了。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篇2
当代作家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回忆了他中学时代,叶圣陶爷爷如何关心他学习的事情。由于我的一段特殊经历,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感到格外亲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不仅使我看到了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了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这句话对我的启发教育特别深刻。
我可以说是语文老师的掌上明珠,是同学们羡慕的对象。因为曾写出了几篇很不错的作文。每次作文讲评课,老师总要表扬我几句,经常把我的作文当“范文”读给同学们听。每当此时,我的心里呀,真是灌满了蜜。那小尾巴,也在不知不觉中翘了起来,好象将来当个作家什么的,已是铁板上钉钉的事。
五年级的一天,妈妈将给我准备的课外资料塞进了我的书包。我很不情愿,可眼珠骨碌一转,妙计已生,何不以次为内容写篇作文参加“校园与家庭”杯关国征文比赛呢?主意一定,脑筋一动,大笔一挥,一篇题为《书包又胖了》的作文出笼了,给老师一看,老师给我提了不少修改意见。我信心百倍地进行了修改,喜气洋洋拿给老师过目。老师又提了几条建议,我耐心地修改。如此到了第五次,老师还有不满意的地方。我忍无可忍,不改了。平时我的作文都那么出色,这篇作文让我一而再再而三地改,并且有了五次,这不是刁难我吗?我对老师一肚子的怨气,心想:哼,我不听你那一套。
两天过去了,老师给了我一个任务:读六年级的一篇课文,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自知心里有病,不知老师这次葫芦里又装着什么,便老老实实读了起来。读到第二遍,耳边仿佛听到了老师的声音:肖复兴的话你看到了吗?你下大力气了吗?哦,老师已经把准了我的脉,并给了处方,同时下了药。老师,您真有眼力。于是,我对那篇作文进行了第五次“手术”。当我第六次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时,看到的是布满点点红线和蝇头小字的第六稿。
《书包又胖了》一文在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现在,在老师的指导下详细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想一想,我那篇作文能获奖,得益于肖复兴的话。是呀,文学事业是艰巨的,不下功夫,怎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再想一想,其他的事又何尝不是呢?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篇3
当代作家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回忆了他中学时代,叶圣陶爷爷如何关心他学习的事情。由于我的一段特殊经历,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感到格外亲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不仅使我看到了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了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这句话对我的启发教育特别深刻。
我可以说是语文老师的掌上明珠,是同学们羡慕的对象。因为曾写出了几篇很不错的作文。每次作文讲评课,老师总要表扬我几句,经常把我的作文当“范文”读给同学们听。每当此时,我的心里呀,真是灌满了蜜。那小尾巴,也在不知不觉中翘了起来,好象将来当个作家什么的,已是铁板上钉钉的事。
五年级的一天,妈妈将给我准备的课外资料塞进了我的书包。我很不情愿,可眼珠骨碌一转,妙计已生,何不以次为内容写篇作文参加“校园与家庭”杯关国征文比赛呢?主意一定,脑筋一动,大笔一挥,一篇题为《书包又胖了》的作文出笼了,给老师一看,老师给我提了不少修改意见。我信心百倍地进行了修改,喜气洋洋拿给老师过目。老师又提了几条建议,我耐心地修改。如此到了第五次,老师还有不满意的地方。我忍无可忍,不改了。平时我的作文都那么出色,这篇作文让我一而再再而三地改,并且有了五次,这不是刁难我吗?我对老师一肚子的怨气,心想:哼,我不听你那一套。
两天过去了,老师给了我一个任务:读六年级的一篇课文,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自知心里有病,不知老师这次葫芦里又装着什么,便老老实实读了起来。读到第二遍,耳边仿佛听到了老师的声音:肖复兴的话你看到了吗?你下大力气了吗?哦,老师已经把准了我的脉,并给了处方,同时下了药。老师,您真有眼力。于是,我对那篇作文进行了第五次“手术”。当我第六次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时,看到的是布满点点红线和蝇头小字的第六稿。
《书包又胖了》一文在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现在,在老师的指导下详细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想一想,我那篇作文能获奖,得益于肖复兴的话。是呀,文学事业是艰巨的,不下功夫,怎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再想一想,其他的事又何尝不是呢?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篇4
手中捧着那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仿佛已经脱离人世,转而飞进了属于肖复兴中学的回忆空间。
1963年,他正读初三,他所写的《一张画像》获了奖,而惊喜不断,叶老先生为他修改了作文,并且在那年暑假邀请肖复兴来自己家里做客,见到了叶老先生,就感受到了叶老人品和作品的平易近人,读着这文章,我的心产生了共鸣。
记得以前三年级的时候,我那时作文算是在班里写的很好的了,所以常常遭到老师的赞扬,刚开始我还是认为自己要是骄傲了,肯定作文会写的很差,但随着老师不断的赞扬我,不断得到老师的小奖状,不断地得高分,渐渐地,我心里的想法开始改变,认为自己未来肯定是个有名的作家,作文总是随便写写,便不再加以理睬,老师几次上前问我,为什么作文写的这么糟糕,我也只当是老师在变着方子让我能继续写好作文,可尽管老师再怎么样,我仍无动于衷,直到期末考,考试的作文很简单,我大笔一挥,写下了作文,写完后不再管了,当成绩出来时,我实在是无法接受,这次的作文我创下了个人的最低成绩,我看向作文,一大堆错别字,句子不通顺,整体看来,字很潦草,像鬼画幅一样,简直就是乱写一通,我无法接受这是我写的作文,那红红的数字,令我十分难受,就是那一次,我变回了以前的态度,认真的对待起作文,现在我把我写的作文都认为是我的孩子,把真心录入到自己的作文中,这样的作文才算是有真灵魂的作文吧。
文章中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的印象很深,那墙爬山虎是那么的有生气,即使枯了,在肖复兴眼里眼里,还是那么的绿,读了好几遍,我猛然发现,叶老先生竟是和那片爬山虎那么的相似,叶老先生在我眼中是那么的高大,年事已高的他却还在文学这方面付出,虽然我不曾见过叶老先生,但每当我读到这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文章,叶老的和蔼,亲切,对文学的执着便跃然纸上。
昨日,我看到的是叶老对文学的执着,而今日看到的`则是文学的崛起,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至今还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中,顺着爬山虎的藤,我仿佛看到的是我那未来作家梦,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篇5
1963年,我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是写教我平面几何的一位老师。他教课很有趣,为人也很有趣,致使这篇作文写得也自以为很有趣。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当然,我挺高兴。一天,语文老师拿来厚厚一个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20篇作文。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楞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地方修改得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
这个动词,使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书皮”改成了“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真的从中受益非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干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那时我才15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鸟儿抖着翅膀。那是只有那种年龄的孩子才会拥有的心思。
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
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见一个初中学生,我自然当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那天,天气很好。下午,我来到东四北大街一条并不宽敞却很安静的胡同。叶老先生的孙女叶小沫在门口迎接了我。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敞亮而典雅,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叶小沫引我到客厅,叶老先生已在门口等候。见了我,他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落座之后,他用浓重的苏州口音问了问我的年龄,笑着讲了句:“你和小沫同龄呀!”那样随便、和蔼,作家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消失了。越是大作家越平易近人,原来他就如一位平常的老爷爷一样让人感到亲切。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活指南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望。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悄悄将落日的余染红窗棂。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那时候,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又望望窗外那爬山虎。我不知那一刻老先生想起的是什么。
我应该庆幸,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发作家。他对于一个孩子平等真诚又宽厚期待的谈话,让我15岁那个夏天富有生命和活力,仿佛那个夏天便长了。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篇6
1963年,我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是写教我平面几何的一位老师。他教课很有趣,为人也很有趣,致使这篇作文写得也自以为很有趣。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当然,我挺高兴。一天,语文老师拿来厚厚一个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20篇作文。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楞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地方修改得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
这个动词,使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书皮”改成了“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真的从中受益非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干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那时我才15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鸟儿抖着翅膀。那是只有那种年龄的孩子才会拥有的心思。
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
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见一个初中学生,我自然当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那天,天气很好。下午,我来到东四北大街一条并不宽敞却很安静的胡同。叶老先生的孙女叶小沫在门口迎接了我。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敞亮而典雅,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叶小沫引我到客厅,叶老先生已在门口等候。见了我,他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落座之后,他用浓重的苏州口音问了问我的年龄,笑着讲了句:“你和小沫同龄呀!”那样随便、和蔼,作家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消失了。越是大作家越平易近人,原来他就如一位平常的老爷爷一样让人感到亲切。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活指南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望。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悄悄将落日的余染红窗棂。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那时候,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又望望窗外那爬山虎。我不知那一刻老先生想起的是什么。
我应该庆幸,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发作家。他对于一个孩子平等真诚又宽厚期待的谈话,让我15岁那个夏天富有生命和活力,仿佛那个夏天便长了。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