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2024/04/15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人生的智慧》读后感(精选18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篇1

近来阅读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一书,颇多感触,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1850年写的《附录和补遗》中的一部分。叔本华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的作品蕴含着丰富而伟大的哲学思想,但早期的作品并不受到同行们应有的欢迎和理解,当然也不会得到世人认可和赞许。金子总是会发光,在去世的前几年,叔本华终于获得了他早应获得的名声。

书中讲述了,决定人生命运的根本区别在于三项内容: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和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人的自身对于造成人们的幸福抑或不幸福会产生根本和彻底的影响,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对人的幸福的影响仅次于人的自身。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是指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亦即人们对他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又可分为名誉、地位和名声。这些对人的幸福所发挥的作用是最微弱的。

我们应该爱护,培养和发展我们的自身,因为它是我们得到幸福的'关键,对我们的幸福起决定性的作用。最直接带给我们幸福的莫过于轻松、愉快的感官,因为他所带来的好处是即时呈现的。一个人如果他能时刻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那么幸福就会想他招着手走过来。所以乐天派是幸福的,他们总能找到高兴的理由,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情。我们的幸福取决于愉快的情绪,而愉快的情绪取决于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健康的体魄,会使我们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专注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没有人会愿意像病人一样躺在床上,或者坐在轮椅上度过他的一生,因为健康的乞丐比染病的君王幸运。叔本华认为最大的愚蠢就是为了诸如金钱、晋职、学问、名声。

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而我们就生活在这两者之间。当距离痛苦越远的时候,我们离无聊就越近,反之亦然。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痛苦,而无聊来自丰裕和安定。普通民众为了温饱和免于饥饿,和痛苦进行着旷日持久的战争。富人却不得不面对无聊连续不断的袭击。

金钱之于人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人们总是夸大了金钱的作用,以至于为了得到更多的金钱,使用了一些卑鄙下流的伎俩。这样做的后果是幸福离他们越来越远,因为伤害了自身,与高贵的人格是背道而驰的,也损害了自己的名誉,尽管名誉对于我们的幸福没有我们的自身和拥有的身外之物更有优势。人们希望得到足够多的钱,好让他们的后半辈子免于因为钱而造成的不幸,然后疯狂地追逐金钱,当赚到的钱能让他们安享晚年的时候,他们又有了新念头要让下一代能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于是又开始追逐金钱的行动。财富犹如海水:一个人喝的海水越多,他就越感到口渴。人追求财富的欲望,总是难以满足,因为他们追求财富的欲望总是在不断地膨胀。金钱可以为我们解决吃饭、穿衣、住房的问题,还可以为我们生病时提供医药费和一些意外事故的花费。这也是金钱的真正意义。至于购买华丽的服装,闪着耀眼光芒的珠宝首饰,名贵的跑车,还有结婚祝寿宴请时铺张排场,都是浪费金钱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对于我们的幸福并没有多么大的好处。

地位、名誉、名声对我们人而言都是奢侈品,我们不应该过分地追求,更不要将它们视为生命的支柱。上述三者都是别人赋予我们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且可能随时被别人收回去。其实得到名誉并不难,只要恪守本分,兢兢业业,它自然就会来到你的身边,因为名誉的要求就是做好你该做的事情。一旦你没做好一件事情,或者没去做一件本该有你去做的事情,那么名誉就会从你身边溜走,而且一去不复返。名声被视为名誉的孪生兄弟,名誉会死,而名声却永恒的存在。正因为得到后可以永恒的存在,所以得到名声是很艰难的,在得到它之前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贝蒂在《吟游诗人》中写道:高傲的名声殿堂闪耀在陡峭的山上,要爬上去是多么的艰难!显而易见,要得到这一奢侈品并非易事。很多做出过非凡成就,写出过卓越作品的人,在获得了他们应有的名声之前,就已经悄悄地离开了人世。在他们做出非凡成就和写出卓越作品的年代,这世上并没有比他们伟大智慧和思想稍微差一点的评论家,更没有和一样拥有伟大智慧和思想的头脑。直到后世,诞生了天才,他们智慧和思想才开始被大众所知道了解,并且名声大噪。本书的作者还是幸运的,在他永远地闭上眼之前,世人就将显赫的名声赠予了他,尽管此刻他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已经无力承受月桂花环。

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也非常乐意使用和维护这种权利。但如何才能利用好这种权利,让我们从这权利中受益呢?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不可逃避的问题。从我做起,从人的自身开始,培养我们良好的道德品格,发展我们丰富精神思想,锻炼出我们健康的身体。钱不要太多,但不需能保证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因钱的缺乏而受到干扰。地位、名誉、名声,我们不必强求,做好本职工作,热衷于自己的事业。做到了这些,你会发现,幸福的翅膀长在自己的身上。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篇2

什么是幸福的生活?

找到将来和过去和现在的平衡,享受每一段什么都没有时光,没有痛苦,没有快乐,这才是理想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标准是:尽量少的痛苦和也没有无聊的状态那就确实得到了尘世间的幸福。

对子虚乌有猎物的追逐都会带来苦恼,疾病,忧患等,追逐到手的欢娱,它只是欲望暂时抑制,欢娱只是失而复得的片刻快感。一切快乐来至身体里健康出现问题而恢复或某种欲望得不到满足,快感就是欲望得到了满足的结果。一满足后快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不满足时又相当的苦闷。

但如果我们牺牲欢娱以避免痛苦,那我们肯定获得收益,摒弃所有快感,就等于摒弃快感的反面:所有的痛苦。我们就会认识到这个世界所能给予我们的最好东西,不外乎就是一种没有苦痛的、宁静和可以让我们勉强忍受下去的生存;我们必须限制对这个世界的期望和要求,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把握实现它们。而要避免很不幸福的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不要要求很幸福。快乐是一场梦,痛苦却真正实在的。因此,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最好运数就是生活了一辈子但又没有承受过什么巨大的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的痛苦,而不是曾经享受过强烈无比的欢娱。所谓幸福论就是平平安安的,减少了许多不幸生活的活法。

该选择什么工作为人生目标?

选择工作唯一的标准是选择你喜欢做的工作,如果它能为你带来好处,那更好不过。人类整个存在其实就是有不如无的东西,所以实在的东西都是虚无的,所有虚无的东西都是实在的。如果只为了金钱而埋头做事,到了目标实现的时候,我们所取得的`成果已经不再适合我们的需要了;或者,我们成年累月为某一工作做准备,但这些准备工夫不为人知地消耗了我们的精力,到头来,我们再也无法进行计划中的工作了。所以,经历长年的拼搏,历尽诸多风险,我们终于获得了财富,但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已不再有能力享受这些财富了。我们其实就是为了别人苦干了一场。或者,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如愿爬上了某一职位,但我们却已经无力胜任这一职位的工作了。诸如此类的事情屡见不鲜。这是因为我们所追求的结果来得太晚了。或者,与此相反,我们太迟着手做事情了,也就是说,就我们做出的成就或者贡献而言,时代的趣味已经改变了。新一代的人成长了起来,他们对我们成就的事情不感兴趣;其他的人走了捷径,赶在了我们的前面,种种情形,不一而足。贺拉斯的这些话就包含了这方面的意思:为何耗损你的灵魂!

把欲望调节到一个中庸的尺度,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里不经意地说过一句话,我视这句话为人生智慧的首要律条,我还是把它译成德语吧[1]:“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这一句话所包含的真理在于: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谁要是完整地接受了我的哲学的教诲,并因此知道我们的整个存在其实就是有不如无的东西,而人的最高智慧就是否定和抗拒这一存在,那么,他就不会对任何事情、任何处境抱有巨大的期待;不会热烈地追求这尘世的一切,也不会强烈抱怨我们计划的落空和事业的功败垂成。相反,他会牢记柏拉图的教导:“没有什么人、事值得我们过分的操心。”

人为什么会有烦恼?

在这里我用一个日常司空见惯的事实对此真理加以解释。假如我们整个身体健康无恙,但只有一小处地方受伤或者作痛,那我们身体的整体健康并不会进入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注意力始终只集中在那疼痛的伤处。我们生活中的总体舒适感觉就会因这一小处伤痛而烟消云散。同样,尽管各样事情都按照我们的想法进行和发展,但只要有一件事情违反了我们的意愿——尽管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这一并不如意的事情就会进入我们的头脑;我们就会总是惦记着这一件事情,而不会想到其他更重要的、已经如我们所愿发生了的事情。在这两个例子里面,我们的意欲都受到了伤害。亚里士多德: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除了你自己嫌弃自己,没有人能伤害得了你。别人的看法只对他自己产生作用。谁要是听到别人背后说他的话,还有说话的那种语气,几乎每个人都会非常气愤。最后,我们要知道:甚至名誉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也只是间接而非直接的。当我们终于成功地摒弃了这一普遍的愚蠢做法,那我们内心的安宁和愉快就会令人置信地增加。同样,我们的举止和态度会变得更加自信、踏实,更加真实和自然。

从这些特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自身的影子,因为极端的例子往往最清晰地说明事情。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的忧心、烦恼、操劳、愤怒、恐惧都确实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有关。所有这些都和上述那些可怜的罪人的所作所为同样荒谬。我们的嫉妒和憎恨也大都出自同一根源。

读书能知道人性的弱点,否则被淹没于芸芸众生的愚蠢的看法中,过于看重别人的看法,悲喜寄托在'些凡夫俗子身上,你的心就飘浮不定。

怎样去看待成功?

莫忘初心,伟大的人不是因为被别人认为伟大而伟大,而是它本身的伟大。能慢慢成熟的作品,经过时间的沉淀,会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比起一年长大的杂草,一年之后连根拔起。虽然成功有一定偶然,但是好的作品迟早会受到肯定。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篇3

读完书看完附录,和那么多伟大的人物一样,我也被叔本华深深吸引。确实,就像尼采说的,叔本华是为自己而写,文字不矫揉造作、不似是而非,非常的坚定、自信。本书,让我对哲学也产生了兴趣。

直接行动就是在当当网上订购了“尼采、柏拉图”,和哲学搭上伙之后,反观之前的读物,觉得层次太过低劣,接收到的知识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消化肠道”,搞不清是第几手了。当真正阅读名著时,会发现,很多我认为新鲜的论断有可能是好几个世纪之前的产物。在19世纪叔本华的书中,发现很多现下都非常“时髦”的观点,如同新瓶装旧酒,可见我的孤陋寡闻。

1、对待现在、过去和未来的态度

很多心灵导师都告诫人们要“活在当下”,其实在19世纪叔本华便认为“现在“尤其珍贵。他花了很长一段论述来说明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人们的影响,并明确表示“现在才是唯一真实和确切的;相比之下,将来的发展几乎总是与我们的设想有所不同,甚至过去也与我们对过去的回想有所出入”,以及把握现在的重要性“由于懊恼过去和操劳将来,我们拒绝美好的现在时光或者任意地糟蹋它,这可是彻头彻尾的愚蠢做法”。卖疯了的畅销书《当下的力量》无非也就是围绕这些理念。

2、关于人自身幸福

“人的最大成功在于内心的宁静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因为看到某名家的这句话,我不远千里去北京参加她的工作坊。而这里,叔本华对于人自身幸福的论述更加的的精准。他说“人的内在拥有对于人的幸福才是最关键的。财富除了能满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以外,对于我们的真正幸福没有多大影响。”成功和幸福,研究的人太多,说法也很多,但是这几句话,简明扼要的表明了幸福的属性,幸福无关乎他人和财富,仅仅关乎自身。这个理念,是不是也能从目前林林总总的心灵鸡汤类书籍中看到它的影子?

3、关于世界的看法

大学时候某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令我深深崇拜“你看世界简单,世界便待你简单“,叔本华说“同一样外在的事物和同一样的境遇,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都不尽相同,处在同一样环境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事物对人的影响,取决于人对事物的认知,这和心理学的情绪ABC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应该说情绪ABC理论从这个观点中吸取了养分。

4、关于变化、关于梦、关于别人的看法、关于社交

“只有转换变化才是永恒的”

“人的内在冲动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我们睡梦的指引,这些梦带着预示的内容”虽然弗洛伊德说自己没有受到过叔本华的影响,真是这样吗?梦的解析,意识和性在叔本华的书中都是有论述的,而且就像这段对梦的描述一样,都相当之精辟。

“我们可以把那些琐碎的、每时每刻烦扰我们的小小不幸视为存心给我们做练习和锻炼之用,这样我们就不至于在安逸中失去了忍受巨大不幸的能力。”这种观点是不是比“心灵鸡汤”更为实用?

“如果我们真的拥有这方面的素质和长处,那我们并不会想到故意去显示、炫耀它—想到我们的这一份拥有,我们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这就是“晒幸福,分得快“的哲学原理。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一个人对社会交往的热衷程度大致上与他的精神思想价值成反比。”所以独处是有所成就的重要因素,有人说当今中国“无大师”估计就是不够孤独,嵇康、阮籍、陶渊明这些真正的隐士,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作品。

总之,在现代心灵鸡汤类书籍中看到的某些直指内心的“真理”,在朋友圈疯狂转发的“时髦论点”以及很多著名的心理学理论观点,在本书中都可见端倪,且更为简练、精辟,不愧为《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篇4

叔本华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写于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这本书使叔本华成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在这本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暂时撇开了唯意志论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从世俗的角度探讨了人生应遵循的原则。该译本是我国第一部从德文版译出的全译本。

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关于这方面的教诲在哲学上可称为“幸福论”。因此,这本书著作教导人们如何才能享有一个幸福的.生存。

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类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

在这世界上存在三种力:明智、力量和运气。我想运气至为重要。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篇5

叔本华封神之作,鸡汤界的核弹。

熬过难啃的前几十页,会发现读这本书很好读,有几节甚至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很多道理简单明了,但在叔本华的书中读到和在公众号里读到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生命长度决定了我们是阶段性动物,童年、青年、以及老年,可以分为三个人截然不同的人,因为这三个阶段我们的追求(好奇、性欲、和安稳)不同。青年时期更多的应该是积累,到了中年时期再爆发。没有任何一个体育冠军能做到青年、中青年一直夺冠,少年得志很难,大器晚成才是唯一能靠自己努力实现的目标。把精力多放在真正的`知识、技能研究上,世界上所谓人情练达的能人真的太多了,唯有技能可以让人在独处、面对灾难、年迈时不至于变得无助。这条最重要!健康,比以上任何都宝贵。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篇6

哲学书我一直看的很少,因为觉得全是大白话,道理翻来覆去的说。初看,哇,好有道理,自己想想,又觉得貌似什么也没说,因为哲学在逻辑上的论述,都是可以合理解释的,最后的选择还是需要自己做判断。

最近马马虎虎地看完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我对叔本华并不了解,是看到了有推荐这本书的,正好想看书了,就决定看一看。

这本书内容很少,但是精炼,有深意。对于人生的智慧,叔本华到没有直接去说,只是围绕着“人”来讲一些道理,讲到了人,幸福、不同层次的需要、别人眼中的人,人的一生幼青老阶段以及延伸出来的一些作者的看法和人生建议。对“人”从里到外,从以前到现在,从内窥自身到外审整体,从财产、技术到精神、幸福都谈论到了。基于目前的阅历,我能得到的思考可能不多,但文中有两处内容,让我很有感触。

“我们幸福的原因在于我们自身之内,而非自身之外。”

这句话,咋一看其实就是一句白话,更像是一晚陈年鸡汤。我们或许会说,幸福是比较出来的,你没有那么重的攀比心,就是幸福的,各自有各自的幸福。我们或许会说,你总拿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相比,又怎么会感到幸福呢。这些话我也拿来去安慰过朋友,宽慰过自己,但始终没有说服自己,因为一段时间后,我又会陷入不自觉的比较、难过、不幸福的感觉中。

叔本华的想法是说服了我,他说“如果没有精神上的追求,就不会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如果一个人追求的是外在的感官享受的幸福,那么感官麻痹后就需要更具刺激性的事物去刺激感官。如果一个人追求的是某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他会对这个领域的内容感到非常兴奋,那么他对于其他人或者事所表现的不感兴趣甚至是漠视也是可以理解的了。所以,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最终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层面的东西。我并不觉得追求精神或者追求物质有不同或者高低之分,只是真正明白了内心深处了想法,才会明白怎样满足自己,怎样提高幸福指数。

“如果一个人缺少符合他年龄的神韵,那么他就会拥有他那个年龄特有的各种不幸,我们终其一生都只是生活在现时此刻。”

以前的我,总是希望事情尽善尽美,多听一些意见,多做一些考虑,多做一些及计划,多尽量避开一些“坑”,甚至想过,我要记录下来,以后告诉我的孩子,怎样去避免掉这些。但同时,我也在思考另一个问题,万一我的孩子不愿意听我的,执意为之,我是要坚持,还是要放下。现在,我想我会放手,我会给孩子建议,让他明白任何事情是立体的,多面的,不是填空题而是多选题,但是最终判断在他,最终选择在他。我并不是惧怕不幸所以这样。

不幸是主观的,不同的人的不幸是不一样的。我能想到的一个情形,就是早恋。青春期的时候,懵懂多情,在乎一切,但是我们被教导的是压抑,并不是有效的疏导。长大了呢,不止一个人对我说,回想过往,最遗憾的是校园期间没有一段值得回忆的懵懂情感。他们不幸吗,有人觉得,有人不觉得,但是他们的确缺失了人生中不能再重来的一部分,经历或者认知。

如果有机会,我会再读一遍,或许到时候会得出其他的想法吧。好书值得多读。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篇7

说心里话,哲学书对我而言太深奥了,一般情况下我不会购买这类书,因为读不懂。

人生的智慧,这五个字吸引我决定读一下,而这是第二次阅读。第一次泛泛地读了,毫无收获。

于是决定再次读一遍。应该坦诚地说,这一次读后,有了一点点的感悟。

一、纵观全书,叔本华的关于人生的智慧的哲学思想充满了哲理和美,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真理可以耐心等待,因为真理是永存的。

叔本华在书的开章,就解释了何为人生的智慧:“如何尽量称心、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也既是人生如何获得幸福。

书中用六章阐述了人生的基本划分、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财产、人所展现的表象、建议和格言

以及人生的各个阶段。

作者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将人生得到的好处分为三个部分——外在之物,人的灵魂,人的身体。作者用这个观点逐一论述了人的一生中获得幸福快乐的途径和关键。

二、这本书让我明白,对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和关键作用的,是人的主体获得的好处: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快乐的性情、愉悦的感官和健康良好的体魄。仔细想想,确实有道理。没有好的身体,谈何快乐?没有愉悦的感官又如何感觉到快乐呢!

所以,我们应该将身体的健康重视起来,而不是年轻时忽略身体、透支身体,年老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却没有机会后悔。

叔本华在论述人的一生如何获得快乐幸福时,用很多语言和引用否定了财产的多少对人生快乐幸福的作用。即使人的`财富可以让人实现很多愿望,但是财富犹如海水:喝得越多越口渴。因为人类是一个贫乏不堪、充满需求的物种,对财富有更多的尊重和崇拜。而权力可以获得财富。但是同时,财富和权力不会永恒存在,因此拥有这些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快乐幸福,而保护财富和对权力的极力维持,让人充满了焦虑和疲惫……

所以,作者得出结论~~人获得幸福快乐的智慧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关注现在和计划将来两者之间达成一个平衡,明白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得到教诲才会感到快乐。所以,得到教诲就是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和新的思想,也只有学习才会让人感觉到无尽的快乐,也就是精神上的获得才是永恒的和真正的!

一本好书,但是我不知道如何把它的精髓写出来,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读一读,用哲理来让我们获得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篇8

一本书或者一堂课只要有一句话能触动我们,那就是一本好书、一堂好课了。如果把一次触动比喻为一朵浪花,那么,在读这本书时,你会觉得波涛汹涌,浪花翻滚!在阅读前,下了很大决心,要求自己一定要沉下心来仔细领悟,因为总认为和哲学相关的书籍都是深奥、晦涩难懂。但当我翻开书时,吃了一惊,因为它娓娓道来,通俗易懂,且翻译本的文笔优美,引人入胜。

里面很多观点并不新颖,但却分析透彻,且加以佐证,有理有据,使人觉得言之有理,绝无空洞乏味之感。

前言里,亦非介绍叔本华时,提到他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从小就性格孤僻,孤傲敏感且喜怒无常”,此书字里行间也流露出来了。但这样也会觉得叔本华也和我们常人一个样,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总的来说,本书内容还算正面、积极向上,读完后可以提升我们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唤醒藏在我们内心的那份激情!“人们在世间有何种感受,主要在于人以什么方式来看自己所处的世界”。

中国有句古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同样是逛街、参观,但每个人却会有不同的感受,对同一个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见解。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提醒我们要注意学习,不断提升、拓展自己“看世界的方式”。当别人有不同意见时,不要轻易地以自己的看法去判断对错,而应该顺藤摸瓜,找到产生这个观点的“方式”,以此提高自己;另外,要尊重别人的意见,错和对都不是绝对的,做到“合而不同”。

“人持久不变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人格”,这是亚里斯多德的名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狗改不了吃屎”,由此可见,人格会伴随我们走过一生,意义非凡!从小的方面来说,人格会影响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进而影响我们的生活、事业。中国命相学上有句名言:“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真是有它的道理!从大的方面来说,一个人的人格好坏决定了他对社会是贡献还是损害,而人格不会因为财富、学识、能力的多寡强弱而改变,相反,如果一个人的人格不健全,那么他拥有的能力越强,只会增加对社会的威胁,因此,科学是把双刃剑,关键就看它掌握在谁的手里,所以我们常强调做事先要学会做人。

这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大反派,他们拥有超人的能力,却不造福人类,反而杀人如麻、贻害江湖,结果弄得天怒人怨,人人得而诛之!如果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健全他们的人格,金庸笔下的变态杀手、江湖怪人就会大大减少。中国的教育在这方面做得工作很少,并不怎么关心孩子心理的成长、人格的培养,而把精力放在了其他方面。和亲朋好友聊天时,一旦提及他们的小孩,我都不会问学习怎么样,也不关心他是否爱学习,是否中途辍学,因为在这百花齐放的社会,在学校读书并不是唯一通向成功的路径。相反,我往往会问他懂事不,是不是经常思考,有没有考虑过人生,有没有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而并不是一时冲动,“读书明理”才是关键所在。

“人生的幸福与悲苦,关键不在于遭遇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看我们要如何面对这些事情,我们自身的感受是什么样。”,“我们更容易抵御来自外界的苦难,但却很难承受自身性格缺陷所带来的痛苦”。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苦中作乐的感人故事,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个角度看,当我们面对苦难、挫折时,应该坦然、乐观面对,因为人生本来就是由酸甜苦辣组成,缺一不可,这些我们都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待它们的态度。人最大敌人其实就是自己,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足,勇于战胜自己。在这次公司组织的乒乓球比赛中,第一场和超声对决,我参加单打,结果输了,关键就在于很少参加正式比赛,心理太紧张了,而在后续的比赛中,自己过了这道心理关,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赢得精彩,输,虽败亦无憾!战胜自己的感觉真爽!一个人幸不幸福,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而在于他要求多少,知足就会常乐,叔本华也开出了幸福良方:“心地善良,思维敏锐,乐观进取,爽朗大方,体格强健这些人自身所应该具备的美好的品德才是获取幸福的第一要素”。

本书中还有许多浪花,比如:

“心灵空虚是厌倦的根源”。

“幸福主要是来自于心境的平和以及其满足感”。

“在女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她和男人的关系”。

“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想法上,是一种不幸”。…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篇9

读完书看完附录,和那么多伟大的人物一样,我也被叔本华深深吸引。确实,就像尼采说的,叔本华是为自己而写,文字不矫揉造作、不似是而非,非常的坚定、自信。本书,让我对哲学也产生了兴趣。

直接行动就是在当当网上订购了“尼采、柏拉图”,和哲学搭上伙之后,反观之前的读物,觉得层次太过低劣,接收到的知识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消化肠道”,搞不清是第几手了。当真正阅读名著时,会发现,很多我认为新鲜的论断有可能是好几个世纪之前的产物。在19世纪叔本华的书中,发现很多现下都非常“时髦”的观点,如同新瓶装旧酒,可见我的孤陋寡闻。

1、对待现在、过去和未来的态度

很多心灵导师都告诫人们要“活在当下”,其实在19世纪叔本华便认为“现在“尤其珍贵。他花了很长一段论述来说明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人们的影响,并明确表示“现在才是唯一真实和确切的;相比之下,将来的发展几乎总是与我们的设想有所不同,甚至过去也与我们对过去的回想有所出入”,以及把握现在的重要性“由于懊恼过去和操劳将来,我们拒绝美好的现在时光或者任意地糟蹋它,这可是彻头彻尾的愚蠢做法”。卖疯了的畅销书《当下的'力量》无非也就是围绕这些理念。

2、关于人自身幸福

“人的最大成功在于内心的宁静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因为看到某名家的这句话,我不远千里去北京参加她的工作坊。而这里,叔本华对于人自身幸福的论述更加的的精准。他说“人的内在拥有对于人的幸福才是最关键的。财富除了能满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以外,对于我们的真正幸福没有多大影响。”成功和幸福,研究的人太多,说法也很多,但是这几句话,简明扼要的表明了幸福的属性,幸福无关乎他人和财富,仅仅关乎自身。这个理念,是不是也能从目前林林总总的心灵鸡汤类书籍中看到它的影子?

3、关于世界的看法

大学时候某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令我深深崇拜“你看世界简单,世界便待你简单“,叔本华说“同一样外在的事物和同一样的境遇,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都不尽相同,处在同一样环境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事物对人的影响,取决于人对事物的认知,这和心理学的情绪ABC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应该说情绪ABC理论从这个观点中吸取了养分。

4、关于变化、关于梦、关于别人的看法、关于社交

“只有转换变化才是永恒的”

“人的内在冲动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我们睡梦的指引,这些梦带着预示的内容”虽然弗洛伊德说自己没有受到过叔本华的影响,真是这样吗?梦的解析,意识和性在叔本华的书中都是有论述的,而且就像这段对梦的描述一样,都相当之精辟。

“我们可以把那些琐碎的、每时每刻烦扰我们的小小不幸视为存心给我们做练习和锻炼之用,这样我们就不至于在安逸中失去了忍受巨大不幸的能力。”这种观点是不是比“心灵鸡汤”更为实用?

“如果我们真的拥有这方面的素质和长处,那我们并不会想到故意去显示、炫耀它—想到我们的这一份拥有,我们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这就是“晒幸福,分得快“的哲学原理。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一个人对社会交往的热衷程度大致上与他的精神思想价值成反比。”所以独处是有所成就的重要因素,有人说当今中国“无大师”估计就是不够孤独,嵇康、阮籍、陶渊明这些真正的隐士,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作品。

总之,在现代心灵鸡汤类书籍中看到的某些直指内心的“真理”,在朋友圈疯狂转发的“时髦论点”以及很多著名的心理学理论观点,在本书中都可见端倪,且更为简练、精辟,不愧为《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篇10

近来阅读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一书,颇多感触,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1850年写的《附录和补遗》中的一部分。叔本华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的作品蕴含着丰富而伟大的哲学思想,但早期的作品并不受到同行们应有的欢迎和理解,当然也不会得到世人认可和赞许。金子总是会发光,在去世的前几年,叔本华终于获得了他早应获得的名声。

书中讲述了,决定人生命运的根本区别在于三项内容: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和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人的自身对于造成人们的幸福抑或不幸福会产生根本和彻底的影响,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对人的幸福的影响仅次于人的自身。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是指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亦即人们对他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又可分为名誉、地位和名声。这些对人的幸福所发挥的作用是最微弱的。

我们应该爱护,培养和发展我们的自身,因为它是我们得到幸福的关键,对我们的幸福起决定性的作用。最直接带给我们幸福的莫过于轻松、愉快的感官,因为他所带来的好处是即时呈现的。一个人如果他能时刻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那么幸福就会想他招着手走过来。所以乐天派是幸福的,他们总能找到高兴的理由,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情。我们的幸福取决于愉快的情绪,而愉快的情绪取决于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健康的体魄,会使我们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专注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没有人会愿意像病人一样躺在床上,或者坐在轮椅上度过他的一生,因为健康的乞丐比染病的君王幸运。叔本华认为最大的愚蠢就是为了诸如金钱、晋职、学问、名声,甚至为了欲望和其他片刻的欢娱而献出自己的健康。

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而我们就生活在这两者之间。当距离痛苦越远的时候,我们离无聊就越近,反之亦然。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痛苦,而无聊来自丰裕和安定。普通民众为了温饱和免于饥饿,和痛苦进行着旷日持久的战争。富人却不得不面对无聊连续不断的袭击。

金钱之于人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人们总是夸大了金钱的作用,以至于为了得到更多的金钱,使用了一些卑鄙下流的伎俩。这样做的后果是幸福离他们越来越远,因为伤害了自身,与高贵的人格是背道而驰的,也损害了自己的名誉,尽管名誉对于我们的幸福没有我们的自身和拥有的身外之物更有优势。人们希望得到足够多的钱,好让他们的后半辈子免于因为钱而造成的不幸,然后疯狂地追逐金钱,当赚到的钱能让他们安享晚年的时候,他们又有了新念头要让下一代能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于是又开始追逐金钱的行动。财富犹如海水:一个人喝的海水越多,他就越感到口渴。人追求财富的欲望,总是难以满足,因为他们追求财富的欲望总是在不断地膨胀。金钱可以为我们解决吃饭、穿衣、住房的问题,还可以为我们生病时提供医药费和一些意外事故的花费。这也是金钱的真正意义。至于购买华丽的服装,闪着耀眼光芒的珠宝首饰,名贵的跑车,还有结婚祝寿宴请时铺张排场,都是浪费金钱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对于我们的幸福并没有多么大的好处。

地位、名誉、名声对我们人而言都是奢侈品,我们不应该过分地追求,更不要将它们视为生命的支柱。上述三者都是别人赋予我们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且可能随时被别人收回去。其实得到名誉并不难,只要恪守本分,兢兢业业,它自然就会来到你的身边,因为名誉的要求就是做好你该做的事情。一旦你没做好一件事情,或者没去做一件本该有你去做的事情,那么名誉就会从你身边溜走,而且一去不复返。名声被视为名誉的孪生兄弟,名誉会死,而名声却永恒的存在。正因为得到后可以永恒的存在,所以得到名声是很艰难的,在得到它之前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贝蒂在《吟游诗人》中写道:高傲的名声殿堂闪耀在陡峭的山上,要爬上去是多么的艰难!显而易见,要得到这一奢侈品并非易事。很多做出过非凡成就,写出过卓越作品的人,在获得了他们应有的名声之前,就已经悄悄地离开了人世。在他们做出非凡成就和写出卓越作品的年代,这世上并没有比他们伟大智慧和思想稍微差一点的评论家,更没有和一样拥有伟大智慧和思想的头脑。直到后世,诞生了天才,他们智慧和思想才开始被大众所知道了解,并且名声大噪。本书的作者还是幸运的,在他永远地闭上眼之前,世人就将显赫的名声赠予了他,尽管此刻他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已经无力承受月桂花环。

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也非常乐意使用和维护这种权利。但如何才能利用好这种权利,让我们从这权利中受益呢?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不可逃避的问题。从我做起,从人的自身开始,培养我们良好的道德品格,发展我们丰富精神思想,锻炼出我们健康的身体。钱不要太多,但不需能保证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因钱的缺乏而受到干扰。地位、名誉、名声,我们不必强求,做好本职工作,热衷于自己的事业。做到了这些,你会发现,幸福的翅膀长在自己的身上。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篇11

遇到一本好书时忍不住快些读下去,另一方面又舍不得读完,三万多字读了大半个月,作为极端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他的书读起来并不轻松,他孤独地死去了,正如他之前孤独地活着。但此时此刻,在这个人的身边,某样东西告诉我们:他为此孤独获得了补偿。那种要了解永恒的热切渴望,伴随着这个人的一生;而这种渴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是在死神临近之时,才罕有地、像梦一样地瞬间在脑海掠过。他终其一生对造作都深恶痛绝,始终忠实于自己。他孑然一身、受尽别人的误解。因为得到出身和教育的帮助,这个有着天才思想的人得以免受人生世事重负的羁绊。他对此伟大的馈赠心存感激。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要对得起所获得的这一馈赠。为了肩负起崇高的使命,他不惜放弃了所有其他人都会开心享受的乐趣。他现在头上的月桂花环是在他到了生命的黄昏之时,才终于戴到了他的头上。尽管如此,他对于自己要完成的使命,却是怀着铁一样的信念。在那漫长的、不公正的默默无闻之中,他从不曾偏离其崇高的孤独路径半步。在自己选定的事业中,他真可称得上恒兀兀以穷年。

在后面附录其实很容易能够找到他的想法源头,如果人的前半生的特征是对幸福苦苦追求,而又无法满足,那么,人的后半生的.特征则变成了对遭遇不幸的害怕和忧虑。因为到了人生的后半部分,我们多多少少都清楚地了解到:所有的幸福都是虚幻的,而苦难才是真实的。因此,现在我们努力争取的只是一种无痛苦和不受烦扰的状态,而不是快感逸乐,这至少对于具有理性的人来说是这样。在青春岁月,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状况,我们都会对其感到不满,那是因为我们刚刚才开始认识到人生的空虚与可怜——在此之前,我们所期盼的生活可是完全另外的一副样子——但我们却把无处不在的人生的空虚与可怜归咎于我们的环境、状况。整个一生显得如此短暂,令人无法想象。当一个人老了以后,那走过的漫长岁月,还有自己的风烛残年,有时候在某一瞬间,竟然会变得近乎疑幻不真了。“谁要是像我那样孤独地过了一辈子,自然更懂得那种孤身上路是怎么一回事。”他孤独又自负,敏感又坚强。他是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65岁时《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篇12

近来阅读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一书,颇多感触,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1850年写的《附录和补遗》中的一部分。叔本华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的作品蕴含着丰富而伟大的哲学思想,但早期的作品并不受到同行们应有的欢迎和理解,当然也不会得到世人认可和赞许。金子总是会发光,在去世的前几年,叔本华终于获得了他早应获得的名声。

书中讲述了,决定人生命运的根本区别在于三项内容: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和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人的自身对于造成人们的幸福抑或不幸福会产生根本和彻底的影响,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对人的幸福的影响仅次于人的自身。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是指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亦即人们对他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又可分为名誉、地位和名声。这些对人的幸福所发挥的作用是最微弱的。

我们应该爱护,培养和发展我们的自身,因为它是我们得到幸福的关键,对我们的幸福起决定性的作用。最直接带给我们幸福的莫过于轻松、愉快的感官,因为他所带来的好处是即时呈现的。一个人如果他能时刻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那么幸福就会想他招着手走过来。所以乐天派是幸福的,他们总能找到高兴的理由,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情。我们的幸福取决于愉快的情绪,而愉快的情绪取决于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健康的体魄,会使我们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专注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没有人会愿意像病人一样躺在床上,或者坐在轮椅上度过他的一生,因为健康的乞丐比染病的君王幸运。叔本华认为最大的愚蠢就是为了诸如金钱、晋职、学问、名声。

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而我们就生活在这两者之间。当距离痛苦越远的时候,我们离无聊就越近,反之亦然。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痛苦,而无聊来自丰裕和安定。普通民众为了温饱和免于饥饿,和痛苦进行着旷日持久的战争。富人却不得不面对无聊连续不断的袭击。

金钱之于人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人们总是夸大了金钱的作用,以至于为了得到更多的金钱,使用了一些卑鄙下流的伎俩。这样做的后果是幸福离他们越来越远,因为伤害了自身,与高贵的人格是背道而驰的,也损害了自己的名誉,尽管名誉对于我们的幸福没有我们的自身和拥有的身外之物更有优势。人们希望得到足够多的钱,好让他们的后半辈子免于因为钱而造成的不幸,然后疯狂地追逐金钱,当赚到的钱能让他们安享晚年的时候,他们又有了新念头要让下一代能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于是又开始追逐金钱的行动。财富犹如海水:一个人喝的海水越多,他就越感到口渴。人追求财富的欲望,总是难以满足,因为他们追求财富的欲望总是在不断地膨胀。金钱可以为我们解决吃饭、穿衣、住房的问题,还可以为我们生病时提供医药费和一些意外事故的花费。这也是金钱的真正意义。至于购买华丽的服装,闪着耀眼光芒的珠宝首饰,名贵的跑车,还有结婚祝寿宴请时铺张排场,都是浪费金钱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对于我们的幸福并没有多么大的好处。

地位、名誉、名声对我们人而言都是奢侈品,我们不应该过分地追求,更不要将它们视为生命的支柱。上述三者都是别人赋予我们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且可能随时被别人收回去。其实得到名誉并不难,只要恪守本分,兢兢业业,它自然就会来到你的身边,因为名誉的要求就是做好你该做的事情。一旦你没做好一件事情,或者没去做一件本该有你去做的事情,那么名誉就会从你身边溜走,而且一去不复返。名声被视为名誉的孪生兄弟,名誉会死,而名声却永恒的存在。正因为得到后可以永恒的存在,所以得到名声是很艰难的,在得到它之前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贝蒂在《吟游诗人》中写道:高傲的名声殿堂闪耀在陡峭的山上,要爬上去是多么的艰难!显而易见,要得到这一奢侈品并非易事。很多做出过非凡成就,写出过卓越作品的人,在获得了他们应有的名声之前,就已经悄悄地离开了人世。在他们做出非凡成就和写出卓越作品的年代,这世上并没有比他们伟大智慧和思想稍微差一点的评论家,更没有和一样拥有伟大智慧和思想的头脑。直到后世,诞生了天才,他们智慧和思想才开始被大众所知道了解,并且名声大噪。本书的作者还是幸运的,在他永远地闭上眼之前,世人就将显赫的名声赠予了他,尽管此刻他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已经无力承受月桂花环。

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也非常乐意使用和维护这种权利。但如何才能利用好这种权利,让我们从这权利中受益呢?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不可逃避的问题。从我做起,从人的自身开始,培养我们良好的道德品格,发展我们丰富精神思想,锻炼出我们健康的身体。钱不要太多,但不需能保证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因钱的缺乏而受到干扰。地位、名誉、名声,我们不必强求,做好本职工作,热衷于自己的事业。做到了这些,你会发现,幸福的翅膀长在自己的身上。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篇13

花了一天的时间,拜读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敬佩不已。现在欣赏到大师级的文字、音乐,常常由衷的发出敬佩的感受。人类的感情中,嫉妒是很普遍的,罗素说过,女人对世界上所有其他女人都有可能产生嫉妒,男人则通常对同行的男人产生嫉妒;幸好,上帝还赋予了人类另外一种高尚的感情,那就是敬佩。希望自己能够多发展敬佩这种感情,也许将来会有时间和意愿去欣赏艺术、美术、雕塑之类的内容,但就目前而言,书籍、文字可能是最容易得到,内涵也最丰富的艺术形式。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常常被叔本华的比喻引得忍俊不住,虽然这本书完成的时代在叔本华的后半生,但在这本书中,叔本华常常表现的像个自负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异常热烈的表示支持,用自己的哲学思想为个人的生活作了最好的注解。举几个让人非常耳目一新的见解:

痛苦和无聊是人生幸福的两个死敌。每当人们远离其中的一个,就靠近了另外一个;一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与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智力的平庸和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亚里士多德说过,理性的人们追求的不是快乐,而是没有痛苦。亦即:所有的快乐,其本质是否定的;而所有的痛苦,其本质确实肯定的。举个例子,哪怕你平常生活的90%都是顺利的,你很少感受到这些顺利给你带来的快乐,即使有,也只是转瞬即逝;但只要有些微的痛苦,比如说牙疼、损失少许钱财,这个痛苦都会时时的拜会你,给你带来深刻的印象。因此,快乐只是表象,无法持久,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世上人们都去追求快乐,感官上的,情欲上的,权利上的,但殊不知,只有痛苦是持久的。因此,与其追求快乐,不如避开痛苦。

独处的好处,一个人只有感知能力非常丰富,对别人的依赖性很少,才能从独处中自得其乐,而独处对于天才而言,则更是必需的部分。一个无法忍受,无法从独处中获得快乐的人,其思想和智力,都是贫乏的,是这世上大多数庸俗的人的一部分。想想你可以避开的哪些俗不可耐的人,你一定会好好享受独处的好处。

哲学家,是探索人类灵魂的先行者,是人类思想文明的开拓者,他们的思想往往远远领先于他们的时代,不被当时所理解,但最终真理就是真理,即使过了几百年,也会被重新认定;所以也有一种说法,在当代就被大家赞扬的杰出人物,往往死后会被遗忘。因为天才就是引领人类的火把和旗帜,他们永远前行在大多数人的前面!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篇14

对幸福观的讨论是永无止境的,因为这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它对我们的生存状态和心态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叔本华认为幸福只能寻求于自身,我认为是有道理的。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上,难以填平的欲望之壑会阻碍人感受幸福。对财产和荣誉之类的需要是没有止境的,要满足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有许多人即使知道这一点,依然不能够摆脱对这些外物的追逐。受困于此真是个悲剧,可真正付诸行动却需要巨大的勇气,毕竟外界的压力是十分强大的,有很多痛苦不得不面对。

叔本华说:“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因此,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最好运数就是生活了一辈子但又没有承受过什么巨大的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的痛苦,而不是曾经享受过强烈无比的欢娱。”我不知道痛苦的本质是不是肯定的,但至少幸福快乐地生活的确不容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存的压力已经让人痛苦不堪,减少痛苦已是奢望,还奢求什么幸福快乐。但我觉得生活的痛苦是应付不完的,人总该趁着还有享受能力的时候抽点时间体验一下生活的乐趣。叔本华也认为受困于痛苦甚至为此去做未雨绸缪的努力是愚蠢的。他引用了贺拉斯的话:“为何耗损你的灵魂!它远远应付不了你定下的永恒的计划。”即使是那些“富二代”,他们也一定有自己的痛苦。生活在几乎什么都不缺的环境里,空虚和无聊想必会找上门来吧。

我想,对任何人来说,只有关注起自己灵魂的需要,幸福才会莅临。叔本华说:“人的精神思想财富越优越和显著,那么留给无聊的空间就越小。”闲暇独处的时候是最能体现人的灵魂丰富程度的。“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独处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乐;但对于一个冥顽不灵的人,接连不断的聚会、看戏、出游消遣都无法驱走那折磨人的无聊。”对于灵魂丰富的人,闲暇是人生的精华。“只有闲暇使人得以把握、支配自身,而那些自身具备某些价值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幸福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闲暇只会造就一个无用的家伙,无所事事,无聊烦闷,他的自身变成了他的包袱。”

所以,经常充实自己的灵魂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如果喜欢看书就多去图书馆,如果喜欢旅游就多出去走走看看,有空能做自己的喜欢做的事就好好享受,趁着还有能力享受的时候,不要让自己后悔。最重要的是多思考,因为读书学习都只是在灌输,只有经过自己思考的东西才能化为自己精神的一部分。

幸福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主观感受。“谁经常笑,谁就是幸福的;谁经常哭,谁就是痛苦不幸的。”也许生活是很痛苦,但绝不能让这妨碍我们经常关注与净化自己的灵魂,否则幸福就是遥不可及的。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篇15

叔本华认为世界是人的意志所反映的表象,因此在本书中,始终强调人的自身属性对人生幸福度的决定性作用。

《人生的智慧》开篇立论,人的自身及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智力、审美等个性因素根本而直接的决定幸福与否。

快乐或痛苦,首先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产物,一个具有乐观阳光气质的人,能够在任何条件下寻觅到快乐与满足。一个气质悲观忧郁的人。任何外在的美好事物都无法打动它,就像是阳光照不进黑暗森林。

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因为它是麻木逐利的,快乐或痛苦,对他的心灵激不起任何涟漪,掀不起任何波澜,毫无意义。

随后指出,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其自身因素对命运与幸福的影响较小,其拥有或占有的身外之物或期在他人心中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其幸福,作者把这类人比作毫无思想感情的机器,并通过对比指出,依赖外部因素的快乐是低级趣味,只有发自内心的快乐才是高级趣味。

同时又指出,对于普通人难以真正享受发自内心的快乐,其人生就如同一台中,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欲望得到满足则无聊,欲望不能满足就痛苦。而更有诸多人同时陷于痛苦和无聊之中,沦于无法满足远超自己能力的愿望的失望中,无所事事,却不懂节欲,并从内心寻找快乐。

总之,痛苦和无聊是幸福快乐的两大死敌。

《人生的智慧》强调个人的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着重心灵的态度和看待世界的角度,类似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

叔本华没有为绝大多数人提供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的方法,而是提供改变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方法。当普通人领悟自我与世界相互独立自我,不为世界而活,而是为自己而活活成自己的样子的时候,就多了一条路:简单的快乐,社会价值观由成功转向成为“人”自己。

当我们把这套理论诉诸现实时,有一种错觉,就是站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狭隘立场上,主观臆断地以为这就是在描述西方社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差距:当西方社会庞大而稳定的中产阶级不必攀比世俗成功而是追求内心的幸福意义活成自我、平民甚至无产阶级也能在社会福利的荫蔽下免于挣扎而是简单而快乐地低欲望生活着的时候,中国社会广大的“打工人”却在残酷的内部倾轧中受到物质、欲望、攀比、竞争的多重夹击而活得痛苦不已——很多人从这本书中对中国社会和个人意义产生了悲观感——这就是管中窥豹甚至强词夺理了。

这些理论,反映的根本就不是影射不同社会的差距,而是具有超前性的跨时代预言、验证、反思、借鉴价值。

看似是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之间差距的表象,实质是时代与时间的问题。现在的中国社会所暴露出的种种弊病,恰恰也是叔本华那个时代的西方社会的顽疾。

中国现在处于资本积累和起步上升阶段,叔本华那个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西方现在处于高度发达即将甚至可以向共产主义发展的阶段,中国的未来又何尝不是如此?中国人现在很难做到自我的幸福,叔本华那个时代的西方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西方人现在可以做到内心幸福安然,中国人的未来又何尝不是如此?

叔本华在书中隐隐约约地对比了这两种生存状态和生活境界,并不是辛辣地对比讽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而是看透了当下的时代而预言未来的时代。

中国人不应该在读罢此书后倍感消沉,而应该意识到叔本华的理论犹如一座发展时间线的标杆里程碑,站在上帝视角普适于任何文明,只不过走得快的西方文明先验证了预言,走得慢的中国今天也走到了这座里程碑旁并在叔本华理论和西方实践经验的结合指引下,对前途有所了解,并朝着那个归宿调整心态、树立信心、保持乐观,在未来也能实现每个人的或心灵解放、或低欲幸福——精神文明要跟上物质文明的脚步并走在物质文明的前面,让不同阶层的人都找到价值的栖息、意义的归宿。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篇16

《人生的智慧》是一本看得废寝忘食的书。作者叔本华,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书中,作者以优雅的文体和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也是沉寂多年的叔本华在晚年的成名作。这本书涉及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待人接物等与我们世俗生活至为接近的事情,语言很通俗,但却有其难以抗拒的魅力,让人心悦诚服地将自己的思想跟着作者走。同时本书也以形而下的角度向世人阐述了幸福论。

本书开篇即将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分为三类: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人向他人显示的样子。那么何为幸福呢?叔本华的解释是,人的内心快乐抑或内心痛苦首先是人的情感、意欲和思想的产物,而人的身外之物对于幸福只能发挥间接作用。杨绛先生说过,人最可贵的是人自身。人生说短也短,说长也挺长,能否生活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其实取决于人的`内心是否强大。然而,现实又是怎样的呢?叔本华对现实进行了剖析: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考虑运气、考虑拥有的财产,或者考虑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可是我们如果能够内在丰富,或许对运气就不会有过多的要求,也不会在对比中产生更多的不甘心。如歌德所说大众,不分贵贱,都总是承认:众生能够得到的最大幸运,只有自身的个性。所以,人的内在拥有,对于人的幸福才是最关键的。然而现实生活中能够真正悟到这一点的又有多少呢?

伊比鸠鲁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三类:天然且迫切的需要、天然的非迫切的需要、非天然非迫切的需要。第一类如食品、衣物,最后一类如奢侈、排场等。然而,让人产生不愉快的或许是排在后面的需要。人性中还有一点,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我们之所以感到不满,是在于我们不断试图提高我们的要求。提高要求本身并没有错,然而,得不到的真的就那么好吗?适当的给欲望做减法,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或许并非坏事。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有句话,扰乱人们的不是客观事情,而是人们对客观事情的见解。眼前的事物无论好坏,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人对它的认识多半取决于自己的主观看法。相比纠结于各种得到的得不到、甘心的不甘心的而导致不快乐,能够拥有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本身就是人一生最大的财富,也是幸福生活的关键。

然而,生活在现实中,人们不可避免的想要争取名声或名誉。叔本华认为,名声和名誉是一对孪生兄弟。名誉是可朽的,但名声是不朽的。名誉尾随别人对我们的了解,而不会超越此界线。但名声却与此相反,它走在别人对我们的了解之前,并把名誉也带到了名声抵达之处。每个人都能获得名誉,但只有少数人能获得名声。因为名声的获得只能通过做出行动业绩或创作思想性的作品。做出行动业绩需要一颗伟大的心,而创作巨著需要拥有非凡的头脑。行动业绩会通过记忆传达给后世,而作品除非缺失了某部分,大多以自身原来的样子留传下来。作品的形成不依赖机会,它们只靠创作者本人。只要作品还存在,它就以原来的样子而存在。然而,我们会发现,很多好的作品都在作者暮年甚至历经数世之后才被人欣赏、开始流传,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只有时间能带给我们为数不多的真正具备能力的评判员。当然,书中也提到,现实中不排除虚假的、名不副实的名声。

关于独处、思想和孤独,书中写道,一个人逃避、忍受或喜欢独处是和这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成比例的。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人才会感受到自己的自身。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受到自己的丰富思想。进一步而言,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促使人们投身于社会交往的,是他们欠缺忍受孤独的能力。因为通过与同一类人的接触,他们才能获得最强烈的刺激。在这种意义上,叔本华把平庸之辈比喻为俄罗斯兽角乐器,而把有丰富思想头脑的人比作钢琴。每只兽角乐器只能发出一个单音,把所需的兽角恰当地凑在一起才能吹奏音乐。而钢琴本身就是一个小型乐队,更适合独奏。即使它真的需要跟别人合作演奏,那它也常作为主音存在。如果一个人自身既伟大又丰富,那么这个人就能享受到在这一贫乏的世上所能寻觅得到的最快活的状态。

书中露骨的写出了一些常人明白但不会轻易表达出来的人性的弱点。如,书中引用歌德的话,优秀人物很少被人发现,他们能够获得人们的承认和赏识就更是稀奇的事情。我们给别人荣誉的同时,也就降低了我们自己。因而叔本华总结为,人们除了智力的不足,还有一种道德上的劣性,那就是嫉妒。一般而言,名誉会得到人们公正的评判,它也不会受到嫉妒的攻击,但获得名声只能经过与嫉妒的一番恶斗,并且,月桂花环是由那些绝非公正的裁判员所组成的裁判庭颁发授予的。如此观点看似悲观,但经受过生活、人性考验的人或许会有共鸣。所以,对此部分的理解见仁见智吧。

对于现在和将来,叔本华认为人生智慧的重要一点就是在关注现在和计划将来这两者之间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永远不要忘记:现在才是唯一真实和确切的;相比之下,将来的发展几乎总是与我们的设想有所不同,甚至过去也与我们对过去的回想有所出入。总的来说,不管将来还是过去,都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么重要。距离相隔远了,物体在人的视觉里就缩小了,但却在头脑思想里放大了。只有现时才是真正的和现实的。不要由于在过去我们的希望落空现在就变得忧郁寡欢,或者为了将来操心伤身以致败坏现时。由于懊恼过去和操劳将来而拒绝美好的现在时光或任意糟蹋它,是彻头彻尾的愚蠢做法。

《人生的智慧》一书不长,但字字玑珠。不知不觉又到深夜,更多体会,还是拿书慢慢领悟吧…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篇17

哲学书我一直看的很少,因为觉得全是大白话,道理翻来覆去的说。初看,哇,好有道理,自己想想,又觉得貌似什么也没说,因为哲学在逻辑上的论述,都是可以合理解释的,最后的选择还是需要自己做判断。

最近马马虎虎地看完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我对叔本华并不了解,是看到了有推荐这本书的,正好想看书了,就决定看一看。

这本书内容很少,但是精炼,有深意。对于人生的智慧,叔本华到没有直接去说,只是围绕着“人”来讲一些道理,讲到了人,幸福、不同层次的需要、别人眼中的人,人的一生幼青老阶段以及延伸出来的一些作者的看法和人生建议。对“人”从里到外,从以前到现在,从内窥自身到外审整体,从财产、技术到精神、幸福都谈论到了。基于目前的阅历,我能得到的思考可能不多,但文中有两处内容,让我很有感触。

“我们幸福的原因在于我们自身之内,而非自身之外。”

这句话,咋一看其实就是一句白话,更像是一晚陈年鸡汤。我们或许会说,幸福是比较出来的,你没有那么重的攀比心,就是幸福的,各自有各自的幸福。我们或许会说,你总拿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相比,又怎么会感到幸福呢。这些话我也拿来去安慰过朋友,宽慰过自己,但始终没有说服自己,因为一段时间后,我又会陷入不自觉的比较、难过、不幸福的感觉中。

叔本华的想法是说服了我,他说“如果没有精神上的追求,就不会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如果一个人追求的是外在的感官享受的幸福,那么感官麻痹后就需要更具刺激性的事物去刺激感官。如果一个人追求的是某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他会对这个领域的内容感到非常兴奋,那么他对于其他人或者事所表现的不感兴趣甚至是漠视也是可以理解的了。所以,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最终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层面的东西。我并不觉得追求精神或者追求物质有不同或者高低之分,只是真正明白了内心深处了想法,才会明白怎样满足自己,怎样提高幸福指数。

“如果一个人缺少符合他年龄的神韵,那么他就会拥有他那个年龄特有的各种不幸,我们终其一生都只是生活在现时此刻。”

以前的我,总是希望事情尽善尽美,多听一些意见,多做一些考虑,多做一些及计划,多尽量避开一些“坑”,甚至想过,我要记录下来,以后告诉我的孩子,怎样去避免掉这些。但同时,我也在思考另一个问题,万一我的`孩子不愿意听我的,执意为之,我是要坚持,还是要放下。现在,我想我会放手,我会给孩子建议,让他明白任何事情是立体的,多面的,不是填空题而是多选题,但是最终判断在他,最终选择在他。我并不是惧怕不幸所以这样。

不幸是主观的,不同的人的不幸是不一样的。我能想到的一个情形,就是早恋。青春期的时候,懵懂多情,在乎一切,但是我们被教导的是压抑,并不是有效的疏导。长大了呢,不止一个人对我说,回想过往,最遗憾的是校园期间没有一段值得回忆的懵懂情感。他们不幸吗,有人觉得,有人不觉得,但是他们的确缺失了人生中不能再重来的一部分,经历或者认知。

如果有机会,我会再读一遍,或许到时候会得出其他的想法吧。好书值得多读。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篇18

最近再次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受益非浅。这本书有点心灵鸡汤的味道,但依旧不影响到它的经典。它所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很接近,如健康、财富、名声等。许多生活中的困惑,经叔本华深刻而透彻的讨论之后变得清晰简明。

近一年来对原先感兴趣的事提不起兴趣,对生活不再积极乐观。对工作也失去热情。不断从外界找原因,却忘记从内部探寻。而今天看到叔本华所写,才恍然大悟。他写道:我们从我们自己那里汲取的快乐远比从我们周遭所获得的要多更多。最高级的、最多样的、最持久的快乐是那些思想上的快乐。而思想上的快乐,主要源于思想的力量。

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是最快乐、幸福的?恋爱时和另一半一起在地里摘西红柿,一边欣赏美丽的晚霞。在泰国时和朋友们一起旅行,坐在皮卡上肆无忌惮的高声唱歌嬉笑。元旦联欢会时和学生们一起跳舞、游戏。大学时,周末在图书馆阅读的一个下午。高一时,在课堂上心无旁骛的听课。还有安静的夜晚写出一篇好文章的时候。

他人会带给我快乐,但并不稳定,也不容易达成,需要天时、地利、人合。但思想上的快乐却相反,不需要别人的配合,独自一人就可以实现。无论你是有钱还是没钱,是身处要职还是处于底层,只要你打开书,静下心来去读,就能有所收获。

他还写道:人类幸福最基本的要素——事实上也是唯一要素——是他的内在的构成,他心灵的构造。因为这是个人感觉、欲望和想法引发的内心的满意或不满的直接源头;从另一方面,他周遭的环境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媒介或者是一种间接的影响。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我总认为是环境的改变导致现在的倦怠状态。但仔细分析下来却不是这样的。大概是因为当初所设下的目标大部分达成了,下一个人生阶段又尚未来到。长远目标过于遥远,近期目标没有设立。《人生的智慧》是又一本看得废寝忘食的书。作者叔本华,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书中,作者以优雅的文体和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也是沉寂多年的叔本华在晚年的成名作。这本书涉及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待人接物等与我们世俗生活至为接近的事情,语言很通俗,但却有其难以抗拒的魅力,让人心悦诚服地将自己的思想跟着作者走。同时本书也以形而下的角度向世人阐述了幸福论。

本书开篇即将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分为三类: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人向他人显示的样子。那么何为幸福呢?叔本华的解释是,人的内心快乐抑或内心痛苦首先是人的情感、意欲和思想的产物,而人的身外之物对于幸福只能发挥间接作用。杨绛先生说过,人最可贵的是人自身。人生说短也短,说长也挺长,能否生活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其实取决于人的内心是否强大。然而,现实又是怎样的呢?叔本华对现实进行了剖析: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考虑运气、考虑拥有的财产,或者考虑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可是我们如果能够内在丰富,或许对运气就不会有过多的要求,也不会在对比中产生更多的不甘心。如歌德所说大众,不分贵贱,都总是承认:众生能够得到的最大幸运,只有自身的个性。所以,人的内在拥有,对于人的幸福才是最关键的。然而现实生活中能够真正悟到这一点的又有多少呢?

伊比鸠鲁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三类:天然且迫切的需要、天然的非迫切的需要、非天然非迫切的需要。第一类如食品、衣物,最后一类如奢侈、排场等。然而,让人产生不愉快的或许是排在后面的需要。人性中还有一点,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我们之所以感到不满,是在于我们不断试图提高我们的要求。提高要求本身并没有错,然而,得不到的真的就那么好吗?适当的给欲望做减法,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或许并非坏事。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有句话,扰乱人们的不是客观事情,而是人们对客观事情的见解。眼前的事物无论好坏,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人对它的认识多半取决于自己的主观看法。相比纠结于各种得到的得不到、甘心的不甘心的而导致不快乐,能够拥有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本身就是人一生最大的财富,也是幸福生活的关键。

然而,生活在现实中,人们不可避免的想要争取名声或名誉。叔本华认为,名声和名誉是一对孪生兄弟。名誉是可朽的,但名声是不朽的。名誉尾随别人对我们的了解,而不会超越此界线。但名声却与此相反,它走在别人对我们的了解之前,并把名誉也带到了名声抵达之处。每个人都能获得名誉,但只有少数人能获得名声。因为名声的获得只能通过做出行动业绩或创作思想性的作品。做出行动业绩需要一颗伟大的心,而创作巨著需要拥有非凡的头脑。行动业绩会通过记忆传达给后世,而作品除非缺失了某部分,大多以自身原来的样子留传下来。作品的形成不依赖机会,它们只靠创作者本人。只要作品还存在,它就以原来的样子而存在。然而,我们会发现,很多好的作品都在作者暮年甚至历经数世之后才被人欣赏、开始流传,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只有时间能带给我们为数不多的真正具备能力的评判员。当然,书中也提到,现实中不排除虚假的、名不副实的名声。

关于独处、思想和孤独,书中写道,一个人逃避、忍受或喜欢独处是和这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成比例的。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人才会感受到自己的自身。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受到自己的丰富思想。进一步而言,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促使人们投身于社会交往的,是他们欠缺忍受孤独的能力。因为通过与同一类人的接触,他们才能获得最强烈的刺激。在这种意义上,叔本华把平庸之辈比喻为俄罗斯兽角乐器,而把有丰富思想头脑的人比作钢琴。每只兽角乐器只能发出一个单音,把所需的兽角恰当地凑在一起才能吹奏音乐。而钢琴本身就是一个小型乐队,更适合独奏。即使它真的需要跟别人合作演奏,那它也常作为主音存在。如果一个人自身既伟大又丰富,那么这个人就能享受到在这一贫乏的世上所能寻觅得到的最快活的状态。

书中露骨的写出了一些常人明白但不会轻易表达出来的人性的弱点。如,书中引用歌德的话,优秀人物很少被人发现,他们能够获得人们的承认和赏识就更是稀奇的事情。我们给别人荣誉的同时,也就降低了我们自己。因而叔本华总结为,人们除了智力的不足,还有一种道德上的劣性,那就是嫉妒。一般而言,名誉会得到人们公正的评判,它也不会受到嫉妒的攻击,但获得名声只能经过与嫉妒的一番恶斗,并且,月桂花环是由那些绝非公正的裁判员所组成的裁判庭颁发授予的。如此观点看似悲观,但经受过生活、人性考验的人或许会有共鸣。所以,对此部分的理解见仁见智吧。

对于现在和将来,叔本华认为人生智慧的重要一点就是在关注现在和计划将来这两者之间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永远不要忘记:现在才是唯一真实和确切的;相比之下,将来的发展几乎总是与我们的设想有所不同,甚至过去也与我们对过去的回想有所出入。总的来说,不管将来还是过去,都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么重要。距离相隔远了,物体在人的视觉里就缩小了,但却在头脑思想里放大了。只有现时才是真正的和现实的。不要由于在过去我们的希望落空现在就变得忧郁寡欢,或者为了将来操心伤身以致败坏现时。由于懊恼过去和操劳将来而拒绝美好的现在时光或任意糟蹋它,是彻头彻尾的愚蠢做法。

《人生的智慧》一书不长,但字字玑珠。不知不觉又到深夜,更多体会,还是拿书慢慢领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