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做个好老师并不难》读后感

2024/04/09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做个好老师并不难》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做个好老师并不难》读后感 篇1

本学期, 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个好老师并不难》一书,感触很深。

首先吸引我的是“班主任应该有怎样的情怀”。作为当了二十年左右的老班主任,我还一直在困惑着如何才能做好这班主任工作,成为学生喜爱的班主任,所以对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书中李老师说,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至少应该具备三种“心”:童心、爱心、责任心。对照而言,爱心和责任我还是有的,只是这童心似乎缺少了点,按照李老师的说法,童心就是指和学生有一种共同的爱好,而且班主任应该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如果能像李老师说的那样,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他们想得到些什么的话,可能师生间的感情会更融洽,孩子也更愿意接受你的教育。这样想来,童心对于一个班主任而言,确实很重要,虽然对我来说要做到比较难,但我会尽量去尝试的。

教育是爱的事业。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李镇西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这是李镇西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在25年的从教生涯中这么做的。“谁都渴望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但受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等制约,真正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的,只是少数。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掩卷思索,获益匪浅。我相信没有最好,但是我相信可以越来越好,做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师,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演好自己的小角色,让台下的观众为自己的表现发自内心的喝彩。许多年后,我们不会都成为名家,但是许多年后,我们一定会桃李满天下。

《做个好老师并不难》读后感 篇2

五月份我继续读《做个好老师并不难》这本书,又一次更深的收获。在书中,李镇西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优秀的老师,至少应该具备三种“心”。哪三种“心”呢?他应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这里所说的童心是指和学生有一种共同的爱好,而且班主任应该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如果我们仅从成人的角度看待一些问题思考一些问题的话,就不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理。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老师,要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有了童心才能做一名好老师。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情怀就是应具备爱心。没有爱,肯定是没有教育的,有了爱才能够去倾听学生的心声、有了爱才能感化学生的心灵。

那么除了童心和爱心,一个班主任还应具备责任心。这里所说的责任心既是指我们对工作的一份责任心,也是指对孩子的责任心追后要升华为我们国家的责任心。有句话这样说: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责任心。童心、爱心和责任心,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李老师说: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朋友的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有互相依恋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自然而然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一个人最幸福的事是什么?那就是把爱好变成职业,把职业变成事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一种真挚的情感。假如一个人一直做自己不喜欢的事,那他无论做的怎样都是件很痛苦的事。因此,首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依恋之情,然后才能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师生关系。

民主的师生关系,李老师提出应该从教育爱心到教育民主。并不是所有爱学生的老师都能把课上好,都能把学生带好。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有了爱心并不等于有了教育,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讲爱心,还要讲爱的智慧,还要看爱的方式,所以,爱心是教育的前提,但不是教育的全部,更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即使是真诚的爱心也有两个导向:民主或专制。民主的八个特征。一,富有爱心;二,尊重个性;三,民主教育的特征是追求自由;四,民主教育绝对是一种讲平等的教育。五,民主教育是提倡法制的教育;六,民主教育是倡导宽容的教育;七,民主教育是讲究妥协的教育;八,民主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一名好的教师需要日积月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的好。”只有将自己的童心、爱心和责任心体现在学生身上,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关系,走进学生心灵,才能使教育真正有所收获。

《做个好老师并不难》读后感 篇3

曾经看过一部港产电影叫做《可爱的你》,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主要情节是说一位打算提早退休的幼儿园老师计划半年后和丈夫一起环游世界,然而她偶然发现了一所面临倒闭的元田幼儿园。幼儿园里只有5个小孩,如果聘请不到校长,学校将被拆除。于是她毅然应聘,在这所破旧的幼儿园里,不仅要照顾处于各种问题的五个小孩,同时也要面临自己的人生考验。当时看完后非常感动,心中想做个好老师的念头非常强烈。但至于要如何做个好老师却很茫然,只知道一个劲的埋头苦干对工作对学生要尽心尽责,可往往吃了辛苦却收效甚微。直到看了李镇西老师主编的《做个好老师并不难》这本书后有了极大的启发,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想做个好老师,除了要遵循传统,本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外,更多的是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用智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善于反思

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反思实践的过程。

要学会反思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把平常中习以为常的事情当成问题去研究。找到研究的问题后去思考,打破传统思维,多角度的进行发散性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实施方法,去检验其执行的效果。当然整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总结提升,持之以恒。

做班主任也有一些年头了,这些年和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成为我职业生涯中不能抹去的一段重要记忆。如何和学生友好相处,让学生信任自己,和学生面对面的交谈成为沟通彼此内心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一开始我很怕和学生单独聊天,生怕学生会处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产生“敌对”情绪。后来在每一次和学生谈话后我都要仔细回想自己说的每一句话是否有不妥当的地方,我说的哪些观点是这个学生可以接受的,同时从爱好兴趣、家庭、性格、交友等方面多角度的去了解学生,寻找合适的谈话切入点,慢慢的事情做起来也就越来越得心应手。从《做个好老师并不难》中我得到启发,老师不仅要“能说”还要“会写”,我把在工作上一些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事情记录在自己的空间里,渐渐的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让陷入职业倦怠的我“柳暗花明又一村”。

尝试创新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操作者,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自己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一个墨守成规、故步自封的教师,势必不受学生欢迎,势必被时代淘汰。我们面对的每一届学生,通常在年龄上差三岁,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三岁一个代沟”一点都不夸张,所以我们不能总用老方法来教育学生,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断尝试去改变自己。

创新我认为首先是一种心态,勇于创新的老师肯定是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和一个时刻开放的大脑。创新也是一种作风,意味着教师要不断地探索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能够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情作出新的解释,能够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物抱以重新的审视,能够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警示。

高一的学生在学习上严重缺乏合理规划学习时间的能力,典型的表现在只要完成作业就觉得无事可干。在这个问题上我除了按照以往的传统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计划安排上的指导外,增加了“计划本”的微创新。要求学生对每天的晚自习和周末假期进行提前规划,并且把执行情况记录下来,我定期检查,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这样有效的保证了教育的落实情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善于反思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也许我们不能成为教育家,但起码我们可以努力做一个好老师。

《做个好老师并不难》读后感 篇4

本学期, 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个好老师并不难》一书,感触很深。

首先吸引我的是“班主任应该有怎样的情怀”。作为当了二十年左右的老班主任,我还一直在困惑着如何才能做好这班主任工作,成为学生喜爱的班主任,所以对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书中李老师说,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至少应该具备三种“心”:童心、爱心、责任心。对照而言,爱心和责任我还是有的,只是这童心似乎缺少了点,按照李老师的说法,童心就是指和学生有一种共同的爱好,而且班主任应该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如果能像李老师说的那样,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他们想得到些什么的话,可能师生间的感情会更融洽,孩子也更愿意接受你的教育。这样想来,童心对于一个班主任而言,确实很重要,虽然对我来说要做到比较难,但我会尽量去尝试的。

教育是爱的事业。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李镇西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这是李镇西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在25年的从教生涯中这么做的。“谁都渴望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但受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等制约,真正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的,只是少数。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掩卷思索,获益匪浅。我相信没有最好,但是我相信可以越来越好,做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师,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演好自己的小角色,让台下的观众为自己的表现发自内心的喝彩。许多年后,我们不会都成为名家,但是许多年后,我们一定会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