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小学日记
倚栏轩整理的理发小学日记(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理发小学日记 篇1
今天早上我吃完饭就去理发,听妈妈说今天是腊月26日,如果理发的话,下一年就会越变越聪明也会变得很聪明。
我们去理发了,前面有好几个人,理发的过程是先从在后面推,推完再拿剪刀剪剪完了再洗洗完了再用毛巾擦。在理发的过程中我的感受是浑身痒痒。理完发我们付了钱就走了。
今天我姥姥还炸了丸子,过年是必须炸丸子的`,姥姥炸了豆腐、菜丸子和甜丸子,豆腐的形状方方的,上面好摸了江。菜丸子是圆的,圆的像乒乓球。甜丸子是长的,里面放了很多白炒糖。我一连吃了好几个。
理发小学日记 篇2
今天下午,妈妈带我去理发店理发。
到了理发店,我推开门一看理发的人真多呀!一位阿姨叫我过去去洗头,洗完头之后,就坐在椅子上开始理发了。
阿姨拿起理发衣围在我身上,然后拿起理发刀在我头上开始理发,理到后脑勺时觉得痒痒的,就忍不住肩膀动了一下,只见阿姨拿着理发刀在我头上,上下左右来回剃,不一会儿,她说:“头发理好了。”她一边解开理发衣一边用一块绿色的海绵帮我擦掉脖子上的头发,抬头一看,镜子里的我就像一位小帅哥。
我心想理发师就像变魔术一样,把我们的头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真神奇呀!
猜你喜欢1:“理发师”日记700字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经过那个小镇,小镇不大站在街头用余光就能扫遍街尾。小镇不怎么繁华,除了孤零零地矗立着几栋高楼外,大多数建筑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瓦片上的图案已经模糊不清了,瓦楞之间长出几株小树似乎在倾诉它年轮,门窗几何图案依稀告诉我们这个小镇曾经的繁荣。
小镇临近十字路口有家理发店,店面不足十个平米。洗完头以后,我才发现给我理发的是一个矮老头。他站起来的高度不足我座位高,后脑勺上耷拉着几根外其他地方几乎被岁月无情地拔光了,额头和脸上的皱纹差不多就像小镇房顶上的瓦片一样多,而且五官之间配合也不默契,长相完全符合小镇古朴的风格。看见他我心里暗自一惊,兴许他的手艺和他容貌媲美吧?本来对于自己长相缺乏自信的我在忐忑之中我索性闭上眼睛任凭剪刀在头上飞舞。不大一会功夫他轻声问我:胡子刮不刮?我吃惊地看着自己,我顿时感到一种莫名的舒适和轻松。我环视了一下小店破旧的桌椅下面堆放着一些短发,墙皮就像是曝晒后皲裂的面包。我再次打量了一番那个理发的老头,一双经过岁月沉积和打磨变得粗糙无比,冬瓜似得脑袋下支撑起的驼背背就像是老舍笔下的祥子。简直难以置信,在如此环境下,看起来十分猥琐的形象竟然有着丝毫不逊色城市理发师的手艺。
我不由得惊叹,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下,如此形象的理发师能拥有如此精湛的手艺,简直不可思议,甚至难以置信。他就像是小镇上古老门窗上的雕刻图案一样的,留下深深的岁月印迹,如果你不仔细观察是难以发现他的存在和价值,古朴之中散发着芬芳;简陋之余流露着美丽。城市之中摇曳多姿的霓虹灯点缀下的店面里妖艳理发师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她们卖弄更多的是姿色;小镇里的理发师纯粹靠手艺。在以后的日子,小镇的理发师也会这个古镇一样消失在人民的记忆里,永久地消失了。我不由得从心底滋生出一种惆怅,如果再次来到这个小镇会不会觉得少点什么呢?
猜你喜欢2:理发四年级日记
乍一看这个题目,你的眼前是不是马上浮现出一个年轻、英俊又时尚的理发师呢?不,她恰恰是我那位上了岁数的外婆。
听妈妈说外婆从事这一行有30多个年头了。她的理发店坐落在集士港老菜场附近一个不起眼的店里,这家店面不足七平米。别看它小,平日里却是街坊邻居们嗑家常的好去处。
这家理发店每月都定期无偿地为孤寡老人服务。如果碰上身子骨不便的老人,外婆会主动给他们上门服务。记得有一回明馨社区的王奶奶想上外婆店里剪个头,只因卧病在床实在没法出门。外婆得知后,马上关了店门,带上理发工具,径直朝王奶奶家走去。到了王奶奶家后,外婆先准备好一切,再扶王奶奶坐在靠背椅上,耐心又细致地这儿一刀,那儿一剪,一边理发一边嘘寒问暖地唠家常,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俩是亲姊妹呢!
在家中的外婆从不生气,对她的公婆更是百般孝顺。毎逢两佬过生日,外婆准会叫上一些小辈,做上几道色香味俱全的可口小菜,让他们美美地度过一段温馨难忘的时光。
外婆还申请加入了明謦社区的志愿者行列,隔三差五地去镇敬老院给老人们免费理发,那儿的老人哪个不把她当自己的女儿来看待呢!
我有爱你——外婆,我心中最美的理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