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的优秀日记
倚栏轩整理的年味的优秀日记(精选17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年味的优秀日记 篇1
火锅里的饺子已煮得稀烂,里面的肉已微微露出,一桌子的菜却没有一个人在动筷子。他们热火朝天的聊着,谈着,彼此之间全然没有客套。
“儿啊,这一年过得咋样哈?”老父亲的耳朵不太好,说话说得很大声。
儿子立马恭恭敬敬地回答:“好得很啊!爸,你看咱闺女又长高了呢!来,姐,让侄儿过来比比,说不定啊,还没她高呢!”儿子又一手将自已的女儿拽了起来,推到一旁,“来来,背靠背啊,来比比,看看看,爸,您孙女比您外孙还高一公分呵!”
老父亲笑得很开心,脸上的皱纹都贴在一起了:“好好,都坐下来。”
老父亲拉着孙女的手,另一只手摸摸孙女的头:“乖囡,今年成绩怎么样啊?有没有进步啊?有的话,爷爷要奖励你,给你个大红包。”小孙女今年才上小学,她转溜转溜眼,想了一下,说:“当然有啦!爷爷,祝您新年快乐,事事顺心!最重要的`是,红包拿来!”小孙女摊开手,闭上眼,一脸期待。当她感觉手上多了一个东西时,立马睁开眼,“哇哇哇!谢谢爷爷。”小孙女一骨溜从椅子上滑了下去,爬上爷爷的腿,双手圈着爷爷的脖子:“爷爷最好了”。
一屋子人看了小孙女的可爱样,唤着儿子的乳名说,也就只有他这个皮猴子才能教出如此活泼的小姑娘。语罢,一屋子的人也笑了起来。
屋子里暖哄哄的,饭菜上热气腾腾,桌边的脸都被那热气熏得红通通的。屋子里闹哄哄的,连那地板砖里都有说话声和笑声,电视里的主持人用标准的普通话播放着新闻,嗑瓜子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偶尔还有一丝丝烟味飘乎而至。
新年的钟声不知不觉的在一片欢腾中敲响了。
年味的优秀日记 篇2
家乡的年味是有味道的,是那种流传千古的期望,是那种承载了千年底蕴的年味。走进年味,就是走进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方法。我喜欢年味,就像喜欢中国历史一样。年味,携带着无尽美好的祝愿和暖意,让人情不自禁的爱上这浓浓的年味。而只有走进年味,置身于年味之中,才能感受到传统而细腻的爱。
站在年前的街上,热闹而又喧哗的街上人人都在争买年货,每个人的脸上都溢满了舒心的笑容……
终于,我看到了我最爱的几种有浓浓年味的食品:腊肠和年糕,哦,还有鱼。
腊肠:腊肠的制作过程有点复杂,我也不会做。但,制好的腊肠非常的好看,也非常美味。上好的腊肠鲜艳无比,红白相间,白的晶莹几近透明;红的艳丽,是那种不能用画笔填充的颜色,是属于喜庆中国年的颜色。腊肠的味道很浓,有些甜,但更多的是咸香,肉质肥而不腻,瘦不塞牙,很有嚼劲。这年味应是厚重的,像一段历史,更像一本厚重的古典文学。
年糕:年糕是用好的江米制成。得经过千锤百炼,才可以成为美味的年糕。真正的年糕虽粘但不让人难以下咽,而且还有一丝淡淡的稻米香和点点甜甜的味道。它的颜色一般以白为主,也有淡青色的,淡青色的里面加了艾草,有一种清新的田园草木香。着年味应该是清雅绵长的,像一首诗,也像一朵田间的花。 鱼:鱼是白搭的,可以做清蒸鱼、糖醋鱼、蒜爆鱼、鲜鱼汤……等等。无论哪种都好吃。清蒸鱼,嫩!糖醋鱼,香!蒜爆鱼,酥!鱼汤,鲜!……这年味是缤纷的,像现在的世界,也像我的生活。
走进年味,才能感受到它的内涵和意义;走进年味,才能感受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进年味,让我们共同去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年味的优秀日记 篇3
幸福的年味总是让我想起美味的年夜饭。
“新年好,欢迎光临!”我们全家兴高采烈地走进幸福酒楼,服务员满面春风地迎接。中国人喜欢“意头”,“幸福”酒楼就最合我家心意了。
服务员姐姐把我们带进房间,给我们端来了一盘盘极具年味的小吃:糖果、瓜子、桔子……爸爸忙着点菜,妈妈、奶奶和姑妈兴高采烈地聊着办年货的事,我和弟弟看着电视,吃着糖果、桔子。我剥了瓣桔子递给奶奶,奶奶笑呵呵地接过桔子放进嘴里,瞬间皱起了眉头,不停地说:“我的好孙,好酸、好酸啊!”大家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过了一会儿,服务员上菜了。第一道菜是清蒸东星斑,东星斑有点浅红色,象征着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年年有余。接着端上来的是我和弟弟最喜欢的龙虾伊面,龙虾象征着龙马精神,伊面象征着健康长寿。金黄、爽脆的虾球、香滑的伊面夹着浓浓芝士香味,让我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当然少不了年夜饭必备的――咸丸,吃咸丸象征着团团圆圆,广东咸丸配料丰富,有鸡肉、瘦肉、鱿鱼、冬菇、虾米……吃过美味的咸丸就代表着一家人团团圆圆了。
我们一边吃着美味的年夜饭,一边聊着一年来的趣事。吃着吃着,年夜饭的最后一道菜――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载歌载舞、欢声笑语的年夜饭更香更甜。
美味的年夜饭是我记忆最深、最幸福的年味!
年味的优秀日记 篇4
小时候,外婆总是在过年前说一句话:小孩子望过年,大人们望种田。对于我来说,儿时的春节都是一些萦绕在舌尖的记忆。年,对孩子来说,无疑是美味的。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我们的小嘴就不曾闲过。“二十三,祭灶官”。这天,用米粉做的送灶粑粑,香气会驱走整个冬日的寒意。
“二十五,磨豆腐”。这天不但可以喝到香甜可口的豆浆,母亲还会抽空在煮豆浆时捞几张豆腐皮出来,晚饭时和小葱芝麻一拌,最下饭不过。
再后来的这两天,好吃的会更多。首先,外公会去杀年猪的人家割肉,遇到亲戚家杀猪,我还可以跟着蹭顿“杀猪饭”吃,这样的宴席,主人家是不会吝惜猪肉的,上桌的菜都是大盘大碗,极其解馋。如果没有吃过瘾也没关系,母亲正在家里杀鸡呢!每当此时,母亲会将鸡杂用大酱炒再和泡好的黄豆一起煨制,鸡杂黄豆甭提有多香!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炸圆子的香味。往日到处玩闹的孩子,这天都一下不见踪影,他们都在自家的锅台旁围着呢,第一锅圆子都要炸得透透的,锅台旁的'小馋猫都等着吃呢!这天,外婆怕我油炸的东西吃多伤脾胃,会在锅塘里事先放两个红薯,就着柴火烤熟,这样的烤红薯最解油腻。
炸圆子的香味还在嘴角边萦绕时,转眼就到年三十。除夕夜的年饭,吃的那就更多。当然,这桌年夜饭,也有不给动筷子的,那时的条件不是很好,有些食材只有过年时才会准备,像“年鱼”和“鸭胗”。这些菜烧好后,平时是不端出来的。即使年夜饭时,它们的出场也只是为做做样子。外婆说,这样的菜是拿来招呼客人的。记得那年,母亲带我和弟弟去亲戚家拜年,吃饭时,六岁的弟弟看着眼前的咸鸭胗口水直流,最后实在忍不住,伸筷子夹几次,在回家的路上,母亲狠狠的批评弟弟。后来,长大才知道其中缘由。
大年初一,孩子们都有一个固定的节目——拜年。我们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挨家挨户的拜年。拜年会得到一些好吃的,几颗糖、一把瓜子都会让我们心满意足。一上午跑下来,我们总是会嫌衣服口袋小。于是正月里,我们会有吃不完的零食,那些好看的糖纸都会被夹在书本里珍藏着。
元宵节那香糯的汤圆下肚后,年味就慢慢淡起来。外婆会笑着对我们说:“小舌头也要休息咯!”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经常咂摸着小嘴,回味那舌尖上萦绕的浓浓年味。每每想起,依然香甜依旧。
年味的优秀日记 篇5
年,中国传统节日,每年春节来临的时候,要在家中把东西整得干干净净,还要在大门上贴对联,窗花等等,到了晚上还有各种各样的烟花在天空展开。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呈现出朵朵花蕊瞬间星空如千万颗星星。
关于年的故事也有许多,我最最喜欢年怪的故事了,这是一个美妙的传说:从前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只怪物,据说它是“年怪”,两只眼睛亮晶晶的,全身火红的,还是在过年时出现的,直到有一天,村民忍不住了,发现年怪怕烟花爆竹,大家就回家,放烟花,点爆竹,一片欢乐的'笑声和那“噼噼啪啪”的烟火声终于吓走了“年怪”。
过年时候还有许多讲究呢!如吃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吃完年夜饭后,每年都有那必不可少的春晚这“菜肴”。正月初一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拜年可分级别的,就像给长辈拜年要说一些关于身体健康的词语,给父母拜年要说一些有关事业上的词,我们小朋友们最最高兴的就是拿压岁钱,有了它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这就是我们的年,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年。
年味的优秀日记 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题记
每每到了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已经准备好招待客人的年货、春联、爆竹等一些迎新年必不可少的东西,来迎接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到了除夕之夜,舅舅将早已准备好的彩灯和灯笼挂在了阳台了,花花绿绿真好看;窗子上贴上剪纸,十分喜庆;每一个门上都贴上倒福字,在大门上也贴上了新的春联,挂上了中国结等等小饰品,标志着红红火火。当除夕吃团圆饭前,必须在桌上摆好碗筷,然后“叫祖人”,之后换上新的碗筷正式开始吃饭。饭菜十分可口,大人相互敬酒祝福,一家人热热闹闹。吃完饭后,大人们便围着茶几谈笑风生,准备春节晚会开始。这时,家里的老人便会走进房间里提出几个大大小小的袋子,放在茶几上,翻动着里面的东西。小孩们总是好奇的探着头看着。里面是一袋子零食和好多一些非常喜庆的小玩意,大大小小的中国结、红底金字的福字帖、小巧玲珑的首饰、迷你版的大红灯笼、各种各样的爆竹等等一堆好东西。表妹看见了爆竹,立马扯着我飞快地到小区下面的空坪上放烟花,五彩斑斓的烟火更是给这个年添了不少趣味呢。
第二天,便是新年的.第一天。这一天起来时,第一件事必须对家人说“新年好!”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即使初一时习俗规定这一天不能出门,不能倒垃圾……但家里的人都穿上了大红大紫的新衣,大人在家里搓麻将,斗地主,打纸牌等休闲活动,孩子们嗑瓜子,看电视,玩游戏。
初二时,全家都拜访长辈,走亲戚。每到了一户人家,人们都欢歌笑语,坐下来聊天。每一个人脸上都是快乐的笑容。大人们互赠礼物,送出祝福。这时,孩童们总会收到红包,高兴的手舞足蹈。
过年最重要的就是快快乐乐,热热闹闹。无论是过年时的欢声笑语还是收到红包后的沾沾自喜,都是过年时不必不可少的。大人小孩都有着对于新年的特殊意义。而这个年的味道,在家家户户的热闹之中愈来愈浓。
年味的优秀日记 篇7
你有没有感受过真正的年味?自从参加了“感受祖辈过年”的活动,我收获颇多。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来到学校活动中心,介绍人和颜悦色地说:“以前人们拜访好友都用包头,包头上总会粘一条红色的纸条……”听完之后,轮到我们把包头送给老人们。我一手捧着心爱的包头,一手拿着甘蔗,将两样礼物一起送到老人手中,七位老人眉开眼笑,脸上仿佛开了一朵菊花。看着他们的皱纹随着笑脸舒展开,我的心暖暖的。
送完包头,我们来到了“小鱼跃春”——做敲鱼面的地方,一位阿姨向我们介绍:“做敲鱼面,是我们的一种习俗。”只见她每敲完两下桌子,再敲一下桌子,整节奏就是“咚咚锵,咚咚锵”可见在繁忙的劳作中,伟大的劳动人民同时创造了多么美妙的民间乐曲,我想:最美妙动听的`乐曲也莫过如此了吧。看完“小鱼跃春”,我们又去看了“轰的一声乐开花”——打炒米,只见一个叔叔坐在凳子上先往打炒米的炉子下点燃一把火,再不停地旋转,转到一定程度时,再把大米放进去,没过几分钟,喷香的炒米就爆好了。看完打炒米,我们又兴致勃勃地去粘窗花、拔河、做灯笼、捣年糕……
祖辈的年味,才是真正的年味!
年味的优秀日记 篇8
在过年的时后,不同的地方有着截然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些不同的风俗习惯,有的十分有趣,有的十分奇特,但都是为了图一种节日气氛。与长沙不同,在益阳南县的大年夜是要守岁的。
在下午五点钟左右,大家开始准备,准备在晚上将大家聚在一起吃的年夜饭。在年夜饭的餐桌上,有着各式各样的美食,其中有许多食品是吃不到。因为这些食物,是人们在过年将至时精心准备的。这里面有着人们对吉祥的渴望以及长辈们都子女的关怀。
在吃完年夜饭后,守岁开始。小朋友们坐在电视机前全神贯注的看着春晚,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这不是为了完成谁的任务,而是他们对新年喜爱,是他们对风俗习惯的传承。今年我和我的表弟第一次参加守岁。虽说没有其他玩的,只能坐在电视前看春晚,但因为这是传统,就算再无聊也只能做了。我们坐在电视前,看着电视与家人们一年里发生的事。虽然是这样,但我还是感到有些无趣,时不时的就从座位上离开。在一次离开的时候,父亲跟着走了出来。问我为什么总是出来,我说出了我自己的想法,本以为会被父亲训斥,可父亲却说:“我知道你不喜欢干坐着,但守岁是南县的习俗,而且守岁也不无聊啊。不信你就守到十二点,如果无聊明年我就绝不让你守岁。”听到了父亲这番话,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又坐会了位子上。沉下心来后再去看春晚,突然觉得十分有趣。渐渐我看得入迷,在没有离开座位。
十点之后,我隐约听到屋外传来,鞭炮的声音。或许是因为在看这春晚太入迷,当时并没有在意,只当最是守岁气氛的点缀。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快到十二点了。“十,九,八,七……新年到了!”霎时间,门外响起了鞭炮的声音。走出门抬头看看天空,原本黑暗的天空变得万紫千红,无数花朵在天空中绽放开来。犹如春天里的花海,远胜长沙烟花展,虽然不是公家组织,但却胜过了公家组织的节目。这里头不但是人们的风俗习惯,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只是一个平平淡淡的守岁,却将年味体现得淋漓尽致,可见一些传统虽然奇特,甚至有些不合常理,但却代表了人们的美好向往。
年味的优秀日记 篇9
“恭喜你发财,恭喜你发财……”我期盼已久的,充满欢腾的新年,近了,近了。我的心犹如准备抓耗子的猫,可以闻到它的气息,触手可及。年味也的确透人肺腑,被我贪婪的品味着。
那阵清幽的墨香与热闹,便是我心中的味道。叫卖声,喇叭声,拥挤的人群,占据整个街道。我的好奇心被一位老人深深的吸引住。我钻入人群,扯长脖子看过去。一位老人,一架老花镜趴在他的鼻梁上,黑中透白的凌乱的胡须,迎风晃动着,那毛笔被他轻巧的手牵动着。一阵龙飞凤舞之后,用左手捋了捋胡须,向上推了推老花镜,点点头嘴角向上微微一扬,又将毛笔在砚台中一蘸……
在大家的欢笑声,赞美声,喧闹声中,老人写好了那幅春联,将它小心翼翼的,慎重的交给等待的客人。“给我也写几幅吧!”外公在众人的赞美声中发话了,老人微笑着点点头,又挥动起毛笔,“五福临门贺新春……”笔锋有力,点似瓜子,卧如弯弓。一阵清幽的墨香涌入鼻中,而这墨香与众人的热闹,就是我心中的年味。
那一阵醇厚的木香与人的热情,也是我心中的年味。
砍大柴,烧旺火,来年红红火火,“柴”通“财”,乡下人有自己的习惯与风俗,过年不能动刀,别说砍柴了,树倒代表着家里来年的“摇钱树”倒了。所以必须过年前砍好整个冬天的柴火,称为“年柴”。
那几天当然不可松懈。虽然现在条件好了,城里人家家都有空调,但是乡下人还是习惯烤火。一棵棵大树在“嘟嘟”声中倒下,一家人忙碌着,我们分工细致,外公负责锯树,外婆和妈妈砍树枝,最简单的工作归我和舅舅,我只能选稍小的柴扛到车路边上等待装车。扛时柴随着我的脚步打着节拍,有节奏的上下起伏,一股股醇厚的木香窜入鼻中,那自然悠长的香味深入肺腑。
随着一趟趟来回跑,脚下的步伐沉重了,腿中似乎有千万只蚂蚁在啃咬,在破坏我的肉体、骨头,肩膀像被千军万马践踏过一样疼痛,疲劳似一根井绳绑得我呼吸困难,抬不起手。上坡的小路虽然不远,弯弯曲曲组成了一张脸,像是嘲笑我的弱小……
“唉唉”一只有力的大手“夺”过我肩上的柴。“咋一个小孩在扛柴啊?没摔着吧?”“没有,我家砍年柴呢。”我望了望他笑得深沉的面容,又道“谢谢叔叔,我自己来吧!”他笑眯眯的向坡上走“我来!”他和妈妈寒喧了几句,我突然觉得很温暖。这种热情只有乡村才有的,这淳厚的木香与人的热情正是我心中的年味。
计日而待着春节过年,回忆着墨香味、木香味与乡村人与人之间热闹、热情的人情味,不正是我心中的年味吗?
心中的年味,真是愈来愈浓了!
年味的优秀日记 篇10
睁开惺忪的睡眼,从床上翻身站起,一瞥桌上的日历,欢喜、激动在心中蔓延。今天,是大年三十呢!
除夕这天,通常我都会与父亲一起贴春联。我拿起胶带和春联,随着父亲走向门外,心里不禁一阵感叹。仿佛又看到从前,一头短发的小姑娘骑在年轻父亲的肩上,伸直又短又小的手臂费劲地贴着春联。如今,女孩手脚麻利地将胶带剪成一块一块,递给两鬓斑白的父亲。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十三个春秋转逝已落在身后,但往日时光仍历历在目。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眨眼、一瞬间,那些人和物,便停留在了童年记忆的原点。我们在时光的长河中被打磨得愈来愈坚硬圆滑,我们长大了,但那股年味,如一壶醇酒,却依然如旧。
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在这天她和往常一样忙碌。她用长满老茧却灵巧的双手,变戏法似的为我们带来了美味佳肴,数十年如一日,从未停歇过。现在,那个曾经在厨房到处乱窜的小女孩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在厨房忙上忙下满头大汗的大姑娘,她和母亲在除夕这天一起谱写着最悦耳的锅碗瓢盆交响曲。一碗又一碗、一盆又一盆,顿时整个屋子里香气四溢,惹得客人们口水直流,看着就直说好。我笑了。年味,就是母亲的味道。
餐桌上,宾客们举杯欢庆,叨叨家常,互相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说笑声不时地在耳畔响起,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到点了,全家人都坐在电视机前准时收看一年一度的春晚。通常,长辈们会伴着春晚的欢歌笑语派发红包。这刻,也往往成为晚辈们最为欢喜的快乐时光。不论多大的红包,都足以让孩子们欢呼雀跃、手舞足蹈。这些红包,代表着长辈对晚辈新年的祝愿,也代表着一份吉利,一份喜庆。等到零点,新年的钟声敲响,人们的欢呼声与烟花爆竹声便融合在一起响彻夜空,过年的气氛达到了最高潮。我望着窗外的阵阵烟花,它装饰着黑夜那恬静沉默的`脸庞,使其变得比任何时候都要光彩夺目。烟花的光亮映衬着每个人的笑脸,这种欢乐美满合家欢的气氛蕴含着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祝福,如一缕缕幸福的丝线,将人们的心彼此紧紧缠绕在一起,感受着最真挚的家的亲情与爱。
要我来说,年味,不就是家的味道吗?
年味的优秀日记 篇11
年味的优秀日记 篇12
xx年2月某日晚,透过窗看着外面飘洒的纷纷白雪如同柳絮般的落下落下。草地上,树上,车上铺上了一层洁白的婚纱。看着这如此诗意的美景我不禁回忆起那逝去但又难忘的年味。
零食和烟花 童年时过年的年味是吃不完的零食和美丽灿烂的烟花。那时小小的我常常看着墙上的日历一天一天翻着,盼着过年的日子早早到来。终于过年了,我和附近的小盆友们都在家前的广场集合,身上能装东西的口袋里都装满糖果、瓜子、花生。每个人的脸都跟大花猫似的,鼻涕忽上忽下的;大人们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冲到门外,高高兴兴地点燃了引线。扑地一声,烟花向一只轻盈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最后啪的一声,分成了许多个火花,在天空中慢慢地,轻轻地,飘落到地上。我又拿出一个金玉满堂,拿在手上,砰、砰,十声炮响,响彻夜空,大街小巷早已经成了儿童的世界。
祝福与饺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了学,过年的年味则成为一句句吉祥的祝福和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过年了,早早来到爷爷奶奶家,并送上一句吉祥的话:祝您,春节快乐!祝福顿时温暖了你我他。晚上奶奶把我和爸爸唤进屋去。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三鲜陷饺子,欣赏着丰富多彩的春节晚会节目。爷爷,老叔还有爸爸举杯畅饮,奶奶笑眯眯的双眼变成了两条缝,一家人都是满面春风,其乐融融。
思念
岁月无情,光阴飞逝,爷爷奶奶也禁不住时间的`考验,随那年寒冬大雪也与我们阴阳相隔了。正是那年也让我知道过年的年味是对亲人牵肠挂肚的思念。想着和爷爷吃年夜饭饭的情景,我的眼睛已被泪水模糊了。
那一年爸爸刚贴完春联,就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我坐在饭桌旁,看着这些美味家肴,垂涎三尺。终于开饭了,我狼吞虎咽,好不费力气就把一碗饭消灭了,轮到我敬酒,我端起酒杯对爷爷说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接着我又祝奶奶寿比南山不老松。然后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喝一口,咂砸嘴,好酒好酒。爷爷笑呵呵地说:我们的小乖孙子长大了,会用对联了。奶奶脸上笑得乐开了花,说:祝我们的小孙子学习进步,天天向上。爷爷奶奶虽然走了,但他们仍留在我心中。我相信他们在那边也是开开心心。
在飘飘落落雪中,年虽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旧是挥之不去,仍给了我无尽的回味。
年味的优秀日记 篇13
有一种温暖叫回家,有一种幸福叫团圆,有一种味道叫年夜饭。
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新春将来的夜晚,便出来食人,使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野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竹子,年一见到熊熊燃烧的大火,听到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贴对联,放爆竹的风俗习惯!
年味最浓的就是放爆竹了!只要到了大年三十,到处都成了烟花爆竹的世界,只可惜现在不允许放鞭炮了!
还有买年货,大街小巷到处是人山人海热热闹闹的但只要到了大年初一,店铺都会大门紧闭,大街上也没几个人,那岂不是过年更无趣啦!但还有吃年夜饭,挂灯笼,贴对联呀!
大年三十全家在一起吃个饭,一桌子的饭菜,让你吃个够。我们家乡年夜饭必备的就是雪花丸子和腊肉,让我们尽享家乡的美味,来一个大饱口福。一般到了除夕那天我们晚上都要守岁,十二点后才会睡觉,到了晚上家家都是灯火通明。
到了过年还有就是写对联,在家里练上一整天书法,写一幅对联贴在自家门口。在练字的过程中还可以和家人比一比书法……
我也写了一幅对联贴在门上"一门天赐平安福,四海人同富贵春"祝大家四季安康。
年味的优秀日记 篇14
大街上,张灯结彩。房屋门前着喜庆的对联。厨房里妈妈正与鸡鸭鱼肉咣咚作战,这年味可真足啊!
年味是张扬的春在作怪,是一家团聚的好时节。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团聚的喜悦,挡不住的兴奋与开心,好像刚从蜜罐里出来的。老奶奶的脸上经历过风雨,却依然笑得灿烂,大概是儿女的归来才能使这位耄耋老人笑得如此灿烂吧。
团圆饭才是过年的重头戏呢。瞧,妈妈正在厨房里演奏,锅、碗、瓢、盆叮咣响,热火朝天的准备团圆饭。门前的灯笼今天格外耀眼,这火红的光芒,是聚集一家人的喜悦与幸福。
夜色已晚,在外地工作的小叔还没到家,奶奶站在门前望了又望,眼里充满了焦急的等待与期望。门外玩鞭炮的弟弟妹妹们边走进房间边朝厨房望了又望,窗口飘出饭菜的香味,满是年的味道。饭菜热了又热,桌旁的我早已饥肠辘辘,。姨妈手中君君已不再哭泣,而是静静等待,今天却显得如此乖巧,大概都知道今天团圆饭的'重要吧。奶奶提议先吃,但大家都拒绝了,都说:“再等等吧,说不定快要到了。”央视中放着春晚,门外一阵车声响过,耀眼的车灯,小叔回来了,大伯忙过去接了小叔手上的行李,奶奶平日严肃的眼里充满慈爱,奶奶悬着的心落下了。大家一起回到桌旁,开始吃饭,爸爸和伯伯们举杯贺春,那手中的酒杯里满是久别重聚的欣喜,是过年家人团聚的喜悦,大概这也是年味吧!
年味是久等小叔一起吃团圆饭的执着,是妈妈忙前忙后准备年夜饭的辛劳,更是吃团圆饭时大家收获满满,聊天热火朝头的氛围。
大概,这就是年味。新年的味道。
年味的优秀日记 篇15
过年啦!我好开心呀,经过了一年的学习,我们终于可以尝到美味的年夜饭和拿到你压岁钱了,今天我就来给你们说一下,我是怎么过年的吧?。
首先,根据传统,烟花爆竹是肯定不可以少的,但是因为近年来空气污染得很严重,所以我们会不用传统的烟花爆竹,而使用网上很热门的,爸爸把气球踩爆发出像鞭炮一样的声音,但这也是为了保护地球的环境呀。
过年年夜饭是肯定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而我们家呢,每年的年夜饭都会非常非常的丰盛,海鲜山珍海味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因为经过了一年的努力都得好好的地犒劳一下我们吧!
因为亲戚要来家里吃年夜饭,所以压岁钱是肯定不可以少的吧,我看见一个一个红包,塞进了我的口袋,心里别提是有多么开心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的天甜。因为亲戚要来家里吃年夜饭,所以压岁钱是肯定不可以少的吧,我看见一个一个红包,塞进了我的口袋心里别提是有多么开心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的甜。
你们看,这样子我的一个新年是不是非常具有传统的年味呢,那你们那边是怎么样过年的呢?可以告诉我吗?
年味的优秀日记 篇16
今天上午,我早早地起床,我和爸爸妈妈兴致勃勃地一起去宋城游玩。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目的地。这里真是热闹非凡,到处挂着大红灯笼,一片新春的景象。
我们来到了一条古街上,看到有打年糕的地方。我听到里面传来“一打步步糕,二打财富糕,三打学习糕……七打吉祥糕,八打年年糕。”我好奇地停下了脚步,想看看年糕究竟是怎么打出来的。年是一种兽,糕,是一块糕,合起来就是为了赶走年兽的一块糕,所以才被称为年糕。在打年糕的旁边,还挂着一串串的腊肉和鱼干。看着这些带有年味的美食,真是让人馋涎欲滴。
打年糕开始了,他们先把磨好的米倒进了木桶里,接着把它放入了大灶里蒸,过了一会儿,蒸好了成了糕粉。他们开始打年糕了。“哎呦,哎呦”打年糕的两个人一个拿起重重的锤子打了起来,一个不停地揉着。随着他们的一捶一揉,年糕就打好了。打好的糕团揉成了一块块的长方形后再切下来。就这样,一块块软糯软糯的手工年糕做好了。
妈妈买了一碗油里煎了一下的年糕,放上我爱吃的调料酱。我端着这碗新鲜出炉的年糕,吃得津津有味,真是美味极了!
原来打年糕是这么有趣,吃了年糕年年高!
年味的优秀日记 篇17
年味?乍一想倒还是十分陌生,生活钢筋水泥中的我们对于年味的认知早已被现代的发展越冲越淡,一般对它的应用大多用在作文中,心中只有一个对它十分抽象的认知罢了。也许吧,对于年味,我应当好好琢磨琢磨。
家离车站不远,一出门便可见一大撮熙熙攘攘的人群。或老或少,或贫或富,无一不拎着大包,攥着一张粉红的车票,各自操着各自的口音,聊着笑着抱怨着。他们将搭着一班班塞满人的客车,奔赴祖国的大江南北,但我知道,他们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回家。穿过人群,背上竟然沁出了丝丝热汗,但我的眼睛却更亮了几分——对年味更了解了些许。跨进小区,一阵阵欢快的大笑声夹杂着不绝于耳。循声望去,一群年轻人笑着,喊着,卖力地抓住一只年猪,只见一旁的屠户挽起了袖子,从毛巾里抽出亮堂堂的杀猪刀,用力地吧唧了一口烟,一刀破开了猪喉,再将血放干后从猪喉处顺势向尾部剖开,一刀一抖,好似一位艺术家在处理一件旷世巨作。
见此,大家一拥而上,边向主人祝着吉利话,边挑走了一块肉。主人是个胖子,听着吉利话十分受用,不断地笑着回礼,脸上的肉挤出了喜庆的涟漪。那一声声邵阳话,粗犷而又亲切,喧而不闹,应该是夹杂了年味的缘故吧!
打开家门,若不是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我真不敢相信这么亮丽,这么热闹的是我家。回家的时候,坐下是为客之道,干活才是家人的正确打开方式。长辈们张灯结彩,小辈们准备桌椅板凳,男人们干粗活,女人们下厨房。在一声声招呼与锅碗瓢盆的碰撞下,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大菜被送上了铺着红桌布的圆桌,众人一一坐下,发表自己对于旧的一年的总结,对于新的一年的展望,然后一同起身碰了个杯,开始享受这一年一度的饕餮盛宴。吃饱喝足,笑容荡漾在脸上,此时,年味的含义早已了然于心。
年味,可以是一张回家的车票,也可以是一个家人欣慰的微笑,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它都寄托着一份温暖与爱!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