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优秀文章 > 正文

语言的日记

2024/01/25优秀文章

倚栏轩整理的语言的日记(精选16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语言的日记 篇1

大自然有语言,我感到很好奇!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中怎么会有语言呢?这使我迷惑不解,老师跟我说:“大自然中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语言,比如蚂蚁搬家了,天就要下雨了等等。”听了老师的话,我就想去发现大自然中的许多各种各样的语言。

星期天,我坐在阳台欣赏月季花朵。我突然发现一群燕子飞向对面的屋檐下。燕子们在干什么呢?仔细一看,燕子们一会儿飞进去,一会儿飞出来。嘴里还叼着甘草,叽叽喳喳的,带头的燕子好像在对其它燕子说:“快点,快点,春天来临之前,我们该把窝搭好。”听了燕子们的谈话,我不再欣赏月季花,而去上网查资料。

查完资料,我才知道:根据鸟类迁徙习性的不同,燕子属于候鸟类。当冬天来临之前的秋季,总要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所以在春天来临之前,燕子会忙进忙出地搭窝,不然春天来了,燕尾子就没有地方住了。

语言的日记 篇2

语言是一门艺术,尤其是语文工作者,更要懂得怎样利用好语言,让它升华成为自己的艺术。那就需要你不断地去阅读,从书中汲取之精华,去其之糟粕,并经过消化之后转变为自己的语言。然而对于博学多才、用心的人来说将是小菜一碟,对于我来说有一点点的困难,因为平时读书并不太用心,现在才知道惭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门语言艺术,若果要学那就需要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更需要你用心去倾听。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那么他的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有的人表达直接易懂,有的人表达委婉动听,还有的人表达沁人心田。

以上的几种方式都各有千秋。但我的表达有些逊色,以后还要不断地学习加以提高。有时语言组织的不太好,有些措词不太准确,从而导致别人不能马上理解我的话语的意思,这是我的缺点,同时也是我的优点,因为更能激起我读书的欲望,同时提醒我先思考而后说。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你在说话的同时也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因为在社会的大熔炉中不仅仅是用语言去与别人交流,更需要心与心之间的沟通。要与别人有一种共鸣与默契,因为生活就是一本有趣的书,只要您认真去看,用心去感受,你便会知其意,受其益。因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更加努力去学习与工作,因为我快乐着,语言的魅力时刻吸引着我,感染着我。

语言的日记 篇3

永远忘不了罗中立的那幅油画《父亲》,在看到它的那一刻,仿佛心中隐藏很深的某种感情突然曝晒在阳光下,是那么茫然无措,然后,是一种莫名的惆怅。

父亲,他就站在那里,手捧那只空空的碗,他望着远方,一如往昔,沉默如一尊雕像,父亲干裂的嘴唇,欲言又止的神情,这些话,是否该说给你听?

漫长年华,岁月的犁在父亲的脸上刻下深深的沟壑,绛紫色,经历了多少风吹日晒,雨水的冲刷?就像那耕作多年的土地,耕尽所有的养分与肥力,父亲仍站在门前,没有血色的`嘴唇,守卫着几乎脱落殆尽的牙齿,微微翕动,说,还是不说?这一生一世的语言。

你已经走了很远,而父亲还站在那里,手中捧着那只空空的碗,碗里没有白白的米饭,没有稀薄的玉米粥,没有甘甜的酒,没有一碗清水。你有些心痛,心痛父亲的劳苦,你回头,呼唤“父亲”“父亲”没有回应,他只是望着远方,望着已经模糊的,你的影子,你曾告诉父亲你的理想,你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你说你要在大城市赚钱、发迹,父亲的嘴张开,却一言不发。

他站在那里,手捧着那只空空的碗,一生的语言都在其中了,因而那碗再也盛不下别的什么。终于懂得罗中立为何用领袖的尺寸画父亲,说不出的苦痛,说不出的爱,你听懂了吗?

父亲是一幅油画,一尊雕像,还是一座碑?

语言的日记 篇4

所谓语言的对称,就是指语言的排列、组合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反复、回环、照应等均包含语言对称的因子。高考作文里,角度若能展开,定要展开,“狠狠”的制造几组语言的对称,比成得分亮点。关键是思考角度的变化,横 向反向纵向多方展开,语义上并列、转折、层递等。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结 构对称,“得”字重叠对称,“慢”“淡”相呼应,押韵对称“草木”“空气”“天的颜色”,变化中的对称,更见灵动)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转折对称)一 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押韵对称)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叠音对称)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起 首对称)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结构对称,“不”重叠对称)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重叠对称)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重叠对称),在 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常见闲散的少爷们,一只手指间夹着一支香烟,一直手握着一把瓜子,且吸且 咬,且咬且吃,且吃且谈,且谈且笑。从容自由,甚是惬意。

秋风萧瑟,月落残云。我的城头飘扬着秦国的`旗帜,我的宫殿飞扬着秦国的 歌。

要看清世界,须拭去眼前的浮尘,欲明白是非,须放下心中的偏见。

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语言的日记 篇5

有一点时间,很想反思反思生活,梳理梳理心情。

最近几天的学习,发现些微步入误区的迹象。在我好好学着数学的时候,看到别人在全神贯注地学英语,我就会变得非常焦躁,学不下去数学,也许她认真学英语时的神态令我艳羡,于是我也很想学英语。就这样,常常究竟,时间都浪费在犹豫上,又不能聚精会神,效率很低,事倍功半。

然后,就陷入了一种类似于恶性循环的状态。感觉这科基础没打好,那科欠缺的又太多,满满当当的事等着自己做,而自己榨干脑油也没有能力全做完。于是潜意识里有种隐约的担心与忧虑,做事学习的热情也大减,信心更是不足。

我想我首先要确定好每天的计划。另外,尽力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不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犹豫和等待中,恢复从前那个踏实认学的我。

此时,常常一想到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做到最优秀时热情也会大减。可是,谁能做到最优秀呢?只要进了自己全力,技不如人的失败不是丢人的,反而只有失败过后,我才能静下心来去反思,去总结,名片美国,弄明白自己为何技不如人,哪里欠缺,哪里薄弱。再有针对性地补充,积累,提高。

语言的日记 篇6

父亲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深深的影响着我。

父亲今年五十岁,三十年前,中国刚刚恢复高考制度,父亲是这一年考的大学,但没有考上,这成了他一生的遗憾,正因如此,他更希望我努力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

父亲高中毕业后,因为家里穷便孤身一人来到黑龙江,靠着勤劳和节俭而小有积蓄,最终在那儿的一个小镇上成了家。父亲尽管是打工的农民,但他却与一般的打工者不一样,父亲是瓦工,夏季时到镇上做工,尽管镇上离家远可他却骑自行车,离家之前不忘梳理一下他的大背头型,工地上的工友们都称他为王老板。父亲种地不是十亩二十亩而是三百亩,父亲的勤劳是远近文明的。

父亲勤俭持家,家中积蓄也越来越多,可是让我这个败家子花掉了不少,思绪不禁回到从前……

我初中毕业时得了一场重病,父亲带我到省内最好的医院治疗,花了两万多块钱才治好,但却要休假一年,我在家里无所事事,便迷恋上了上网打游戏,白天一整天都泡在网吧里,夜晚也是彻夜不归。父亲白天去做工,夜晚还要到网吧去找我。父亲很生气更是伤心,于是便和母亲商量着自家买台电脑,就这样我上网的地方从网吧搬到了家里,上网上的入了迷,半夜起来说梦话,父亲被吵醒,抱着我就哭,撕心裂肺的哭声把我惊醒,我也跟着哭了起来,我对父亲说:“爸,我心里难受。”父亲说他心里也难受,或许是我上网上够了,或许是父亲的爱打动了我,我戒除了网瘾,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当我想再次回到学校读书时,学校却因我年龄过大而不收我,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父亲看着我深情的问我:“鹏鹏,你想上学吗?”,我说:“想”。父亲于是带我回到了老家,来到了希望中学读书,我便有了追逐我梦想的机会,我在学校的半年中,常想念我的父亲,就让我在这儿送给远方的父亲一首诗,希望父亲能懂得孩儿的深深思念:

河水波光粼粼最终流向大海

我何时才能与您相见——我的父亲

杨柳随风摇摆柳叶连着柳枝

我何时才能与您相聚——我的父亲

夜如此安详而宁静

我只有在梦里与您相约——我的父亲

语言的日记 篇7

偶发的情感事件,盼望诉说,渴望被理解,故而有语言。

少年时在书刊上,甚至语文课本上,都已读到过太多承载着厚重感情的语言。而少年们仅仅是背着标准答案,在卷子上写下千篇一律的解析,或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写下自己也不甚了解的语言。

不该是如此!语言应当是真实而传神的,应当是人心中真挚的倾吐,被人悉心倾听。

年轻的少年,在某个不知名的夏夜和秋晨,或许便读懂了曾经觉得晦涩的语言。

虽然在中小学作文中,不负责任地滥用语言,描写那些并不存在的感动,但是上天大度,没有收回青少年用语言记录下自己真情实感的权利。第一次不为应试作文而偷偷拿起纸笔,在书桌前记录下那时那刻,是为了什么呢?年轻的少年更愿意在回想时称,那是被妈妈的牛奶感动,而不是被隔壁班漂亮姑娘的莞尔一笑所打动。每个少年都有情绪喷发的瞬间。把自己锁在小房间,摊开纸笔,红了眼。那一刻,才感谢世上有语言,能吐露,能倾诉。但也恨世上有语言,有语言,才被伤了心,才会灰了意。少年的语言总是青涩稚嫩,不加太多的修饰,仅仅是主谓宾,便能感受年轻的质感。

也许是太年轻,运用语言的技术还不够娴熟。少年会在一个关键时候卡壳儿,面对老师关心的眼神,咽下的一句“谢谢您”;面对朋友失望的语气,哽住的一句“对不起”;面对自己一切的喜爱放不下,偷偷塞进心里的一句“喜欢您”。所以,遗憾没能在最感动的时候告诉对方“我爱您”,没能在最成功的时候告诉对方“谢谢您”。少年太简单,面子薄,青涩的语言,难以脱口。只在心中缠绵悱恻,弥漫在空气中的是百转千回的含蓄,留在梦境里的是遗憾与惆怅交织的情怀。

但我仍相信,年少的语言最真挚,想什么说什么,即便不说,藏在心中也是真挚的。但是,少年长大,学着大人模样说着大人的语言。少年的十句话九句假,少年的语言华丽漂亮八面玲珑。说出口的谢谢不再是谢谢,带着微笑的我爱您也不是我爱您。

到底还是回去了,回到了那个不知晓何为语言的午后和清晨。我只是感慨,少年呐,别辜负了上天的恩典!

我不爱那漂亮得不像话的,不值得被称为语言的语言。我在梦中怀念,我用力摇晃,那个已经褪去少年模样的少年。我逼他吐掉满嘴虚华。恍惚中,我似乎回到了那个不知名的夏夜和清晨,又看见了那个少年,羞涩地说着世上最美的语言。

青涩而真实的语言。

那便是语言。

那才是语言。

语言的日记 篇8

生活中有许多令人怦然心动的美丽瞬间,眼前一亮的动人画面,暖人心田的柔柔话语,温馨感人的丝丝回忆……而我觉的最美的是:语言。

他可以让人感动到哭,可以让惹我呢高高兴兴的,可以让人从难过到高兴……

语言有很多种类型,但是你知道什么语言最美吗?我想你们可能不知道,它就是感恩的语言。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感恩的心……”那些歌都比不上感恩的语言。

有时你想感恩父母,但是你表达出来了吗?你只想不去做,那等于你没有想,你必须像我一样去想去做,父母才知道你长大,懂得感恩了。感恩就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不是一个伟大的理想:好好学习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那次是我练完跆拳道下课的时候:要下课了教练说了一句:“见到父母,要对父母说:妈妈(爸爸),您辛苦了。”那一瞬间我感到了“火山爆发,大地震,地球分裂”等一样的心理活动。那天正好是我妈妈接我,也正好被教练看见,教练见了说:“该说什么呢?”我忧郁了一会儿说:“妈妈,您辛苦了!”我就说了一句就出的满头大汗。擦擦汗的时候我看了看妈妈,妈妈高兴的不得了。

虽然那时候我不想说,但说出来妈妈就高兴,我想以后我要多说,多让妈妈高兴高兴!

那最美的语言也可以是其它的话,反正只要是感恩的话语就行了。

语言的日记 篇9

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就纳闷了:诸葛亮雄才大略,神机妙算,难道三个皮匠师傅凑到一块儿就能战胜他?我百思不得其解,忽然一个大胆的念头跳入脑海中:莫非“皮匠”另有含义?

一天,我在看《三国演义》。当我读到“诸葛亮神机妙算”时,那个疑问像泡泡一样冒了出来。我想:今天我非要弄明白不可!我先翻《现代汉语词典》,满怀希望地查起来。可是,词典上竟然没有“皮匠”一词的解释。我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向电脑请教。我立即打开电脑,“百度”了一下。哎,没有我想要的答案。我又截住一个网友问道:“‘皮匠’有什么内在含义?”过了一会儿,电脑上出现一行字:“当然指皮革师傅呗。”嗨,还是没有一点“蛛丝马迹”。我马上打电话向姐姐请教。姐姐不屑一顾地说:“这还不简单!鞋匠嘛!”我丧气地坐在地上,忽然想起了我那博学多才的二舅,又立刻打电话给他。他沉思了一会儿说:“等一下再告诉你。”

我坐在电话机边,焦急地等着。“叮铃铃”二舅打电话来了。他兴奋地对我说:“真有你的!‘皮匠’果然另有含义!”听完他的解释,我才知道:“皮匠”其实是“裨将”的谐音。“裨将”是指主将手下的副将。怪不得古人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呢!

真没想到,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么奇妙!今后,我要继续做有心人,在这个奇妙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汲取养分!

语言的日记 篇10

“哈哈哈,哈哈哈!”六(5)班怎么像喧闹的市场般一样闹闹哄哄的,他们在做什么呢?哦,原来他们正在玩一个游戏——“句子里的大世界。”

开始玩之前,老师向我们宣布了游戏规则:第一组写时间,第二组写地点,第三组写人,第四组写做什么,然后把它们组合起来,由一个同学到各组抽一张组合成一个句子来读。我听完老师的游戏规则后,非常兴奋,真想快点开始进行游戏。

“好,同学们,现在可以写纸条了,记住,注意细节和内容,越矛盾越好!”同学们拿起笔,聚精会神地冥思苦想,有的同学绞尽脑汁,抓耳挠腮,想着怎样写才搞笑;有的则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地交流;有些同学已经想到了,正动笔写了。只见梁圣达边写边笑,时不时还捂住嘴巴偷偷奸笑,一副狡猾的样子,真让人期待,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是不是很搞笑的呢?

大家都写完了,便纷纷离开座位把自己写的纸条小心翼翼地放进纸盒里,然后带着期待的'心情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请一位同学来读,每组抽一张。”同学们个个都举起手来,想试一下好不好玩。后来老师请了几个同学上去读。

其中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黄俊豪上去读纸条的情景了。他慢悠悠地用乌龟般的速度从座位起身,走向讲台,又慢吞吞地抽出纸条,动作像机器人似的缓慢。大家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便不约而同地催促他:“黄俊豪,快点啦!怎么动作这么慢呀?”有的同学甚至着急地拍桌子,跺脚了,可他还是像蜗牛一样,迟迟不说,只是抿着嘴看着纸条。过了不久,他笑了几声才说道:“在一个月黑风高,横尸遍野的白天,在医院里,巴拉拉小魔仙和咸蛋超人用脚吃饭。”安静的教室顿时变得热闹无比,有的同学笑得捂住肚子,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用脚吃饭,多么荒唐!”大家都笑得像刹车器失灵般停也停不住。

瞧,语言的魅力多么大啊,一句话便将全班人都逗得喜笑颜开了!句子里的世界可真大啊!

语言的日记 篇11

他,简单明了,她纤细灵动。他们是我从小到大,相伴一生的好朋友。

——题记

犹记童稚时,咿呀学语。他悄悄来到我身边,一会儿从大人们一张一合的嘴角里蹦出,一会儿从我一大一小的口型中钻出,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与兴奋。于是,更加卖力地张开嘴,寻找他的踪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些稚嫩的声音,都是他送给我的礼物。我由衷地喜欢上了这个有趣的朋友。从小到大,他教会了我许多东西,我口里表达出来的东西由寥寥数语到千言万语,演讲比赛的口若悬河,课堂回答的妙语连珠,待人接物的彬彬有礼,都是他馈赠给我的礼物。我迷恋他的声音,走过他的历程,收获跟随他的快乐。

她是我的另一个发小,小巧灵动,如调皮的精灵。在我的生活中,自从有了“日记”和“作文”两件事之后,她就频繁地出现在我的笔端下。有时,我灵感突现,她就陪我快速地在笔下奔腾跳跃。有时,我冥思苦想,他就伴我慢慢地在纸上漫步。我乐于将她梳妆打扮,在散文中,她美丽得不可方物,在说明文中,他严谨而规范,在书法中,她又豪放而不羁。多么奇妙的小精灵。她与我携手同行,在一页又一页精美的纸上,在一支又一支尖细的笔端下,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此时彼时,从未改变。

他们也会一起陪伴我。我心情不好时,说出的话,写出的字,也会伤他们的心。但他们如此宽容,从不计较我的任性,只是默默承受我的无理取闹。平静下来后,我突然有些怅然与愧疚,而他们却总是毫不在意。

他叫语言,简单明了。

她叫文字,纤细灵动。

他们一直伴我左右,从小到大,无怨无悔,不离不弃。

我将永远执他们之手,相伴一生。

语言的日记 篇12

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它们漫山遍野,睁眼就能发现。你看那天边的晚霞,这是大自然的'语言,晚霞映红天边,明天准是艳阳天。你看那水中的鱼儿,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鱼儿跃出水面,出门应牢记带伞。你看那地上的小草,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小草钻出地面,春天已到达人间。

你看那凋零的树叶,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落叶铺满大地,证明秋就在眼前。你看那海边的贝壳,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一天长一波纹,从不会把人欺骗。你看那松树的树冠,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一年只长一节,计算起来很方便。你看那寒冬里的蛇,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蛇的倾巢突然出现,预示着地震即将来临。可是你别以为,大自然的语言深奥,也许过于平凡,人们才会视而不见。苹果成熟落地,这是多么平平凡凡,直到牛顿提问,地心引力才被发现。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懒汉永远疑惑,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会发现!

语言的日记 篇13

大自然的语言

轻轻地打开地球画册

山山水水都会在问我

你想给未来的地球留下什么?

是留下一棵树,

还是留下一朵花?

是留下一个生命的夏天

还是留下一片永恒的绿洲?

我们说

给未来留下一个更美的地球,

和一首绿色和平的歌!

深情地挥动七彩画笔,

蓝天大海都会欢迎我;

你想给未来的世界画些什么?

是画出群山常青,

还是画出绿遍沙漠?

是画出场开不败的花季,

还是画出满园不落的春色?

让我们

给世界画出一个更美的未来,

和一首爱护地球的歌!

语言的日记 篇14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听妈妈给我读书上那些有趣故事,也喜欢跟随妈妈一起认识书上的文字。所以,在上小学前我就比同龄的孩子认识了更多的字。在我上了小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我识字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来的那些简单识字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我现在的认字要求了,妈妈为了让我记住更多的字,总会教我新的识字方法,让我能体会到学习汉字的快乐。

妈妈教我学识字的方法很多,让我受益匪浅。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她采用联想记忆法,根据不同的汉字意思给我编出很多有趣的故事,让我能很快的记住新学的字,并且会让我过目不忘。比如,在学习“瘸”字时,我总是记不住这个字,后来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让我立刻记住了这个字的写法。她说从前有个小朋友特别调皮,总是喜欢从房顶上往下跳,结果有一次摔断了腿,走路就一瘸一拐的,妈妈看到他的腿生病了,为了让他的腿早点好起来,每天给他加点肉吃,所以这个“瘸”字就是病字头里面加一个“加”和“肉”。这样有趣的故事还很多呢,比如“飙”车的“飙”字就是比赛开车看谁开得快。由于古时候没有车,却有很多狗,就让三条狗来比赛。三条狗使劲地跑啊跑,一条狗跑在最前面,另外两条狗跟在后面,它们跑得都很快,简直比风跑得还快呢!所以“飙”车的“飙”就是三只犬,一只在上面,两只在下面,右面是风,这样我很快就把这些难记住的字就记住了。

妈妈还让我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其中《趣味成语故事》是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它也是我学习识字的好帮手。我每天都会拿出来读上一两篇,因为那样不但能学会很多新知识,还能通过里面的小游戏让我认识许多生字。

我们家人团聚的时候,也经常进行各种比赛,比如朗读课文、绕口令等,谁表现最棒,谁就能免做家务。妈妈用这种识字方法激励着我,也获得了不错的成效。

我还会把平时容易认错、写错的词写在一个专用的本子上,并把每个字都编上号码,并让妈妈经常从中出题来考考我。这样我认错的字越来越少了,识字量也大幅增加了。

怎么样,我的识字方法是不是很不错?你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试一试,相信你们一定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言的日记 篇15

感动的定义是什么?曾经我为了这词汇深思了许久,虽然到最后还是令人匪夷所思,不过我明白,有些话就是能让你深切体会其中的意义。朋友告诉我曾经有人告诉他一句让他很感动的话,我听了却开始问自己的心,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是哪一句?

一直以来,不论是朋友或家人,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只要让我感到有情绪上的变化,基本上我都会对那句话留下印象。要说起我最感动的一句话,或许我说不出来,因为每天听到的话实在太多了。但若要追根究底,我想最感动的一句话,对我来说便是那“无声的话”。

什么是无声的话?我指的让我感动的无声之话,意思是没有声音,却令你感动的“话”。举个例子来说:当你心情不好时,朋友什么话也不说,但他却在你身旁静静的陪着你,并不时给你一个微笑。这种行为是不是令人很感动呢?虽然这不算是话,但我把它的微笑当作一句话,只是朋友没有说出来罢了。我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我考试考的不理想时,同学跑过来安慰我,但他却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这时候说话我只会哭的更久而已。于是他们不断摸摸我的头,用这种型态的“话”来表示对我的安慰,这才是我最让感动的一句话!

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有很多,不论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又或者是一句话,都是情绪感动的来源。若他人为你讲了一句最让你感动的一句话,我们不妨也对周遭的人行动,让世界充满感动充满大爱。请切记,就算只是“无声的话”,都能成为任何人最感动的一句话!

语言的日记 篇16

世界之大,语言何其多?千千万万个国家,就有千千万万种语言。一个国家的每一块分布区,又像一个个小小国家。不同的国家造就不同的人,不同的分布区域养出不同的人。不同的语言还有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是每个地区的——方言。

可是,方言如此晦涩难懂,这世上也没有专教方言的课本,如此,我们怎么学会方言的呢?但,转眼一想,我们的母语——汉字,我们又是如何学会的呢?还不是听着长辈们说,最后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长便学会了。人小时候的模仿能力可是超强的。所以,同样的,所有的方言,其实在父辈的熏陶之下,早已深深印进了相应的人的骨髓。

如若中文是一个个念起来让我们中华民族有着自豪之情的文字,那么,汉语的“变形”,方言,则是让我们说起来有着简约、朴实,接地气却亲切而读起来朗朗上口。

我父母都是农村人,我实在不觉得他们和另外一样。反而,小时候的我觉得他们很伟大。若是说普通话,我倒不会有这种感觉,可全家人说的都是萧山话,我只听得懂,说的时候却磕磕绊绊,可我每一个字的音都说的很到位。主要是因为,我话说一半,便会想不起某个不常用的字词该怎么念。当实在想不起时,我干脆就把普通话填了进去,到人们反正都勉勉强强听得懂。注意,那时的的我只有五六岁,我现在连中文和英文有时都记不住,晦涩的方言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是何其的难?正因为这样,所以每当爸爸妈妈一口流利的说出萧山方言时,他们在我心中简直是神。

而且,我觉得方言和普通话比起来更为让我亲近,虽然我的普通话比萧山方言好多了。方言的夸奖“买好哒”(还不错呀),比普通的“真棒”更能愉悦我的心;方言的训言“恩孝佛孝的恩错了”(你知不知道你错了),比普通话的“你错的太离谱了”,更能让我愧疚、自责。

当然,方言也在我过去这十三年中帮了我不少。

有一回,大概是三四年级吧,我与一个大我一年级的人比英语单词词汇量。就算我脑袋再聪明,也架不住人家比我多啃了一年的英语,我输了。输了就输了吧,班里的同学包括老师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可比他小一年级呢!赢了才叫大事儿呢!但可恨的是,那家伙得了便宜还不收敛,竟朝我慢悠悠地比出了了一个中指,还慢吞吞的对我不屑的说:“文盲!”语气要多鄙视就有多鄙视。

文盲?!

你竟说我是文盲?谁没有过一段文盲时期啊,你没有过么?难道你一生下来就懂得这些么,你是神童么,谁信啊,比我大一年级赢了我又没有什么好稀奇。你个英语就比我好这么一丢丢的家伙在这个地球上也只不过是个跳梁小丑!

我们全班人都面红耳赤,心有怒气却无处可发。情急之下,我脑子一热对他吼了句:“恩仪伟恩聊服气啊!”(你以为你了不起啊)把大家说的一愣一愣的,他们当然不知道这世上还有种东西叫方言。看着那个招惹了我的家伙瞪大眼,仿佛不相信眼前的场景是真的,我会说出他不懂的句子。我挑了挑眉,也毫不客气的回他了一句:“文盲!”

哈哈,我实在是太机智了,我为本地的方言而自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