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图报日记
倚栏轩整理的知恩图报日记(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知恩图报日记 篇1
我们的人生之路经历了酸,甜,苦,辣,咸,谱成了一首跌宕起伏,抑扬顿挫的人生歌曲。有人说是优异的学习成绩,有人说是给予别人帮助……而我认为在我们心里更需要有一颗懂得知恩图报,学会感恩的.心。是的,学会感恩,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我脑海的记忆深处,有这样一件平常的事情。
这是一次夏天的夜晚,我在篮球场上打篮球打得正开心的时候,头脑感到十分的疼痛,过了一会儿,又感到不痛了,我就没把它放在心上,继续打起了篮球,格外的开心,格外的快乐。不知不觉的到了晚上,我吃过晚饭后,洗了一把温水澡,洗完之后,感到全身四肢无力,头疼得让我直在地上打滚,这时爸妈从外面有说有笑的走了进来,看到我软弱无力的样子,从刚才的说笑声立刻回到了着急的心态,完全判若两人,爸爸轻轻抚摸了一下我的额头,说道:“快,赶紧去医院,孩子发热了。”妈妈听了更加着急了,于是帮我穿好衣服,就在这时,我们刚要去医院时,只听见天空轰隆隆的响着,过了一会儿,黄豆粒大的雨珠一泻而下,而我们只能等会儿,本以为雨会变小,可这雨仿佛不会变小,而且恰恰相反,它反而愈下愈大,不一会儿,爸妈实在着急决定冒着这倾盆大雨送我去医院,爸爸开来电瓶车将我和妈妈送到了医院。到了医院,妈妈将我抱下车,然后边跑边喊医生,因为是夜晚,所以很难喊到医生,大半天终于看见了一位医生正匆匆的向我们走来,妈妈也向医生跑去,医生摸了摸我的头说:“不必担心,只是有一点发热,打一针,再吃一些药就好了。”医生将我领进了他的工作室,打了吊针,过后吃了一些药,由于外面雨比较大,所以我们一家晚上就在医院中度过了。到了第二天的早上,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床上的时候,我被阳光给刺醒了。我想起来,可我的身体已被母亲完全压住了,母亲仿佛已经知道了什么,从睡梦中醒来,我看见母亲的头上白发又增添了不少,母亲摸了一下我的头,松了一口气,可以看出妈妈对我是多么的关心,她见我这样,心中的沉石终于落下了。
我永远不会忘记父母对我的爱,对我的呵护和关怀。可我又能为他们做什么呢?我常常在心中这样问自己。哪怕是为他们捶捶肩,洗洗碗,唱歌给他们听,陪他们逛逛街,散散步,我也会感到心里的安慰。学会感恩,学会报答,我似乎一下子长大了:我要用心学习,不再让他们为我操心;我要抢着洗碗拣菜,让他们能多休息一会儿;我要经常哼哼小曲,让家庭里无时无刻的充满着欢声笑语……我要尽我所能给父母留下最难忘的美好时光,让他们开心,让他们为我骄傲,为我自豪
我爱我的父母,普天下的孩子们都爱自己的父母。让我们一起对父母说一声:“我们爱您!”让我们一起行动,知恩图报,学会感恩。冬天就不再寒冷,黑夜就不再漫长,幸福快乐就时刻陪伴在你我身边。
知恩图报日记 篇2
同学们,知恩图报是每个人的天性,那你是否也在感恩中成长呢?
当你跑步摔跤时,同学把你扶到医务室,你有没有对他表示谢意?当你成绩垫底时,同学在一旁安慰你,你有没有也如此安慰过他?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例子,只要你们能够感受别人对你的'爱,就能受益匪浅。记得那一次,我正在路上骑车,我骑得飞快。突然,我在上阶梯时不知什么东西划破了车轮上,一下子车子就倒在地上,我也随着自行车“砰”地一声摔在地上,腿上都划开了,血差点流出来。当时我吓了一跳,实在疼痛难忍,都快哭出来了。只见一位大哥哥健步如飞地走过来,帮我把自行车提起来,把它靠在树边,走过来慢慢地把我扶起来,还连问我有没有摔伤,我当时实在太痛了,话都说不出来。他皱了皱眉头,嘴唇往上动了动,思索着,似乎知道我心中想的,二话不说,用双手一下把我抱上了自行车。他又看我脚不能骑车了,就推着自行车带我到了修自行车的店里,帮我修好车子,但又怕我一个人回家不安全,就推着车子谈笑风生地送我回去。可见他脸上闪烁着晶莹的汗珠,但他还是不停地往前推,送我到家后,我心中十分感动,可当我要跟他说声谢谢的时候,他已经走远,只能看到那一个朦胧的背影,也使我心中一直感到很内疚。我一直很想和这位乐于助人的大哥哥说声谢谢,可是从那以后我一直都没见到他。
在感恩中成长,使别人快乐,也让自己幸福,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知恩图报日记 篇3
母爱是歌,唱的是母亲对我们的关心与疼爱;父爱是山,承载着我们一生的快乐。在我们生病的时候,是妈妈递过来温暖的手,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是爸爸扶着我们的肩。但是,我们却从没有问候过他们一声,从来没有想过要回报他们,有时还那么不理解他们,和他们争吵。当我读完《感恩父母》这本书以后,我才真正认识到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是多么伟大。
《感恩父母》这本书由感人至深的七十六个故事组成,每读一章,我都会感动的热泪盈眶,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怎么样去对待父母,怎么样去爱父母。其中最使我最感动的是第一篇文章——《用生命诠释母爱》。这篇文章中的两个儿子,他们都不愿意去照顾自己年老的母亲,不给她饭吃,只想着跟自己的老母亲要钱,当有一天,家中的大公牛发疯了,冲向儿子时,就在儿子闭眼等死时,是他的妈妈用身体挡住了这可怕的一击,妈妈就这样悲惨的.离开了人世,她的儿子们会怎样的后悔呢!我希望每一个小朋友都能认真的读一读《感恩父母》这一本书,学会向我们的父母感恩,学会去爱我们的父母。
知恩图报日记 篇4
9月10日,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今年的主题是“为了农村的孩子”。
这是一个让人联想到崇高与光荣、复兴与图腾的日子。
每年的今时今日,媒体洋溢着祝福与赞美,舆论承载满尊重和感恩。
教师的生存语境被集束性观照,教师的道德操行被神圣化标点。
是的,这是一个值得被铭记和传扬的群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
柏林格说:1520年以来,全世界只有85个机构存活至今,其中50家是大学;哲学教授姚国华言:中国20世纪所有的骄傲,都归结到中国能够在最绝望的时候,有很少的一些中国人,他们居然能够办起几所大学或准大学,支撑起整个民族的文化。
“那么几家机构”、“那么一些人”……那些在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丰盈的希望的“人”,我们真心关注过他们的快乐吗?20xx年我们教师节的主题是“光荣的人民教师”,20xx年是“爱与责任”,今年是“为了农村的孩子”。
这已经是中国的第xx个教师节了,当我们在节日对他们讲“光荣、责任、奉献”的时候,他们的人本主义快乐却成了一直被赊欠的帐单,我们应该还记得那项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的结果——80%的教师感觉压力大,10个教师3个倦怠工作,一半以上的教师有眼病和咽喉疾病……是的,那个教我们写名字、带我们识数字的老师,他不是道德工具教化机器啊,首先他是一个“人”,遗憾的是:千百年来中国文化传统一直将教师角色的社会认同“神圣化、悲情化、妖魔化”着:所谓“天地君亲师”,教师在知识、智慧、人格上被抽象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接着我们用蜡烛、春蚕,眼泪、疾病给了教师群体悲情主义的文化匡定;于是老师的错误是动辄得咎的、是不可原谅的,一个人的过失都足以让整个群体蒙羞……在这样一种宏大的社会语境下,老师,你真的快乐吗?
祝福老师、感念师恩,就请首先还原教师的“人”的对等身份吧。
快乐与尊重,不是非要以贫困、坚守、挣扎、超负荷为成本。
在新近“取消教师终身制”的寓言里,我们一边以市场化、功利化、甚或官僚化的管理法则竭力把教师还原为市场“打工者”,另一方面又要以高尚化、美学化的道德法则要求他们在新课改的号角里抛开名次俗念关注学生的自由发展,那么教师的身份定位到底是什么?教师既要是学科专家,又要是心理医生,还要是道德楷模,但另一方面,他们“全面自由成长”的空间日益狭仄,“期望值”和“给予值”之间的落差成了现行的制度设计一直填不平的忧伤。
今天,是谁的节日?是每一位教师的节日。
但在林立的表彰会和飞舞的镁光灯里,节日的基层意义似乎还停留在标语横幅上,或者仅是献出生命、牺牲健康、有突出贡献的小众教师的节日。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一篇论文,却甘愿在大山里送走一茬茬学生;他们可能一生都没能培育过北大清华生,却在民工子弟学校挥洒青春;他们可能买一件衣服都会犹豫半晌,却把微薄的薪水挤出来救济贫困生;他们也许还对环境、待遇发点小牢骚,对应试教育“愤青”过,却依然与中国教育生死与共荣辱共存——“他们”,也是最本色最可爱的人啊!
知恩图报日记 篇5
大漠里的风吹得有些与往常不同,李陵能感觉得到:这风肃杀,钢硬如箭,刺人脸颊,更重要的是这风中还有一种令人莫名心痛的力量。
李陵回到帐中,抽出了那把宝剑,那把世代相传的利剑曾伴着他的祖父、父亲一起冲锋陷阵,痛杀敌军,为国效忠,今天它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李陵感觉到有一种责任与力量在鼓舞他为大汉朝再痛匈奴,然而后方的支援至今还没有到,他手上还有五千将士,尽管凭他的.作战经验与将士们的勇猛可以抗击,但……“将军,匈奴率领大部队人马来战。”将士的禀报打断了他的思索,他以雄厚并依旧自信的声音喊出了:“出战。”同时也喊出了他的忠心赤胆,然而……
战斗结束了,李陵失败了,当他看到匈奴的大片人马被击败,而自己的战士也正一个个倒下时,他依旧奋战,当他看到匈奴的支援部队不断涌来,他依旧奋战,然而当他听到自己一直等待的支援部队不战而降时,他猛然感到眼前一片黑,他疯了,他狂了,他挥舞着那把利剑,身边的匈奴一个个倒下,可是却怎么也杀不完,周围的匈奴再也不敢靠近他,他困倦地跪在地上,闭上了双眼,抽出了那把利剑——他要以死谢罪,但是他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他没有自杀,于是,他被匈奴俘虏了。
李陵投降的十几天后,他听到了自己全家被诛杀的残酷而又让他难以置信的消息。于是他又一次地疯了,狂了,嘴里喊着“不、不,”并跑出了帐中。大漠的天空没有星,没有儿时自己伏在母亲怀中抬头仰望的那片繁星,只有一弯月牙儿,一弯带着寒气的月牙儿,李陵坐在了那片原野上,黑夜,月色照在这片原野上,让这片原野看起来象一片湖,风吹过,那牧草便像浪一样翻涌起来,仿佛能将李陵瞬时吞没。李陵抬起来了头,有东西在他脸颊上滑过——是泪,李陵抱着那把剑,像是在对这把剑倾诉,也像是在自我言语:“九哥,为何你要这样做啊?难道你忘了出战前我对你说无论我做了什么,都一定是为了大汉朝,当时你还握着我的手说‘朕信你’,可是现在你却诛杀了我全家,我含垢忍辱地活下来,是为了日后再有机会报答你,为何你却不了解我的心啊?”李陵又一次抽出了那把剑,残淡的月光在那把银色的利剑上流动着,莫非这把久立战功的宝剑也在以特殊的方式流泪哀叹?
后来,李陵再也没有回到大汉朝,他也再没有想过背叛匈奴,因为匈奴待他很好,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元平元年,李陵病重,弥留之际,他轻轻吟诵着祖父教给他的《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