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文章1000字左右
倚栏轩精选6篇优美文章1000字左右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优美文章1000字左右(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轻轻地我走了……
文/天柔静水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伦敦,康桥上,一位行吟的诗人。徐志摩的生活表象是历代文人所憧憬的那种:有名气,有才学,有成就,而且有佳人相伴。他的爱情故事尽显了一位诗人的浪漫和风流,他和陆小曼的爱情轰轰烈烈,然而终逃不过命运的安排,悲剧的色彩为这段爱情划下了沉重的句点。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邂逅是必然的偶然,亦或是偶然的必然。
茫茫人海,两人的聚散,不得不算是一种缘分,上天的注定。但冥冥之中的情丝却又受着谁的牵绊?
文人的恋爱是浪漫的,但也不免浪漫得俗气逼人。徐志摩与陆小曼亦是如此。他们是旧上海的万千男女中极不同的一对。他们两人的气质注定他们将相逢、相聚、相守。不可否认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结合是美丽的,但这美丽正是两人悲剧的开始。
陆小曼从小就极具才气,诗书名着,什么都读过,十五岁的时候便能熟练掌握英法两国语言,而对诗歌绘画服装设计等都有着相当高的水平,她有上海姑娘的聪明活泼,又有北京姑娘的秀丽端庄。她如同当时鸳鸯蝴蝶派小说中的女主角一般,美丽、纯静、优雅,却也病态。前任丈夫的富足养成了她挥金如土的习惯。而为了给予爱妻所想要的一切必要与不必要的什物,.徐志摩兼了几份职,终日飞来飞去,用自己的气血来稳固这个必将崩溃的家庭。
徐志摩死了,死于空难,为了陆小曼。
徐志摩与陆小曼尽管凄,却也美。才子佳人的故事向来就让人感慨,徐志摩作为中国的文人,他期望着成为唐寅般的风流才子,所以冥冥之中有种力量要他去追寻生命中的另一半。陆小曼对他来说无疑是种震撼,他们不顾一切的相爱,不顾一切的走进婚姻的殿堂。郁达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假使我马上要死的话,在我死的前头,我就只想做一件事,我就只想做一篇伟大的史诗,来颂美志摩和小曼。"纤弱的徐志摩为了这段风花雪月的柔情,也坚强得承担起生活的艰辛。
陆小曼是一只美丽的水晶杯,华美但容易碎。她是一朵带刺的玫瑰,美丽却容易伤人。不满足简朴而平淡的生活,追求物质的丰沛。婚姻已经变成她激情的冰点。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於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在曲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不高兴可以离,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我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这是梁启超给他两的证婚词。似乎一开始,这段婚姻就蕴藏着悲剧。
尽管是悲剧,上天也要他们相遇、相爱,因为这是一段美丽的故事,原来世间有这样轰轰烈烈的爱情,那么不顾一切。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带着那不舍和安详,一段爱情划下了悲壮的句点。
冬风寒,长作去年花
文/司马剑雪
青竹淅淅,蝴蝶花摇,细雨漫过,草坡枯瘦。
回避与逃离是一种心态,面对着寒冷的冬风,游走的姿势只是为了接纳明媚,而现在只能在树林虬根中寻找释放,遥寄远走的岁月。仰望天空,阴霾依旧,我知道无论我是怎样的刻画,美丽已经逝去,减走丰腴的日子,独留一个影子在林间晃悠。
酒瓶树是郁郁青青,像立在桌面上的酒瓶。潭是它的侍女,山茶树是它的客人;临池的柳也来了,虽然少了媚色,娉娉的等待启封。曾经醉过,醉在潭边赏月,醉在李花、桃花齐放的日子;醉在深秋的内敛,与伊人一起漫步,在酒瓶树下酿一滴滴醇香。那时,衣裳翩跹,花瓣作舞,沈酒于园林,泛桨于小舟;或抑青草坡上踌躇,观草长茑飞为之心绝。再回首,青楸离霜。
冬风寒,长作去年花。逝去的,毕竟走远了,空载一方云悠悠。现在的寒,以唇来品,唇已皴裂。祭是仪式,翻过一本厚厚的台历,有一枚鲜红的印盖昭示新的起点。嘴里念叨:一九二九,怀揣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分明还冷,冻僵的心情,只作怀旧。
腊梅花开不稀奇,或紫、或黄,偏偏绿梅也开了,跟妍艳斗气似的;这时赏绿梅,才知晓物以稀为贵。穿过荆条搭成的拱门,此时叶子已凋零,光溜溜的树皮呈红褐色的裸露在头顶上,这样的感觉极像迎接春天到来。这样的枝条,经历风霜之后依然倔强的顺势而为,岂不象征执着?原来我们忽略了的,恰恰是生命中某些真谛。
一瓶酒,只能使人浅醉。沈醉之时,没有四季。我记得那瓶啤酒,总是在不停的饮,却喝的不多,黄澄澄的杯握在手里,捂暖了历练。毛肚夹在筷子上,黄花、黑木耳在锅里翻滚。就这样伴着辣椒汤锅的浓烈,谈郁达夫,谈徐志摩,谈余光中,散文的字句拌着酒香一起沸煮。窗外,秋风依然,心依然,再举杯。我以为我会消融在橙黄的杯中。遥想薜涛在浣花溪旁,一纸红信笺作成了小船儿,顺水漂流,苦心谁知?有道是薜涛自解:"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巷外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那就这样吧,孤芳自赏也是一种境界,至少可以拂去红尘的烦恼,只当经年隔世。
那瓶啤酒开启了,酒瓶树里的酒还没启封。一个人的孤单,何来千年愁呢?拱门外是盆景园。缩龙成寸,以小见大,万里江山一盆收。龟纹石、钟乳石雕琢的"江山",或古朴,或自然,还大自然而于真本。我这才知道,世界在接纳一个婴儿的时候,婴儿还要接纳这个世界。我是另类,一个旁观者,我喜欢以沉默回答自然赋予我的所有。
酒是陈年的酒,只能回味。没有伤害,也没有痛楚。时至今日,获苇与芦苇一起在记忆里疯长,白鹤仍在静影沉璧的湖面上翱翔,也许一声尖厉的啼叫,才能从似梦非梦中惊醒,洒得记忆一地流淌。涓涓的淌进田地,那沟渠里的鱼儿,又是我最大的快活,舀一清凉凉的盆中花,眼波的愉色漾了在花草虫鱼间。幸福这样简单,我却带不走。
金银花是否爬入了夏梦中,已不再是我的奇迹了。此时,我努力的抵御着冬风的寒彻,就像风中的蝴蝶花,哆嗦着寻求和煦的阳光;而我依然独行。
岁月荣枯,想来只是苦笑。笑痴迷不知往返,怜惜在花草之间。
我痴想,此时静坐在河边,双眸将漫山遍野的枫叶尽收;观驿桥边上,行人如鸿鸟。渔人在河中一根单竹杆,洒脱的划来划去,忘了风雨,也忘了世间的愁烦。身后房舍上的那一缕炊烟袅袅升起,由斜变直,家的概念只是在朦胧之中,走不近,也离不远。
一瓶酒,忘记了尘缘,只作去年花。
冬夜思
文/黎武静
冬天的夜晚,沉沉的静。捧着一杯热水,慢慢地饮,非茶非酒,只是一杯纯澈的水,带着略热一点的温度,却又并不烫,喝起来暖暖的,是一份属于冬夜里的温润。
这样的夜晚,做什么都好。在网页上漫不经心地浏览,或者打开看了半截的书,文字缓缓流淌,去那个看了一半的故事里再往前追个三五十页,熟悉的氛围,陌生的前路,文字里的世界,时光更迭,足迹蜿蜒。
愈静谧的时分,愈容易想起旧时光。惜今日,思往事。忽然想起的,都是一些小事情。书店门口原来有一座三人塑像的,某个路口有一座卧牛塑像,什么时候消失的,已记不清楚,但将身影留在了日常对话中。"去哪儿?""三人塑像啊。""这个地方在哪?""卧牛那儿啊。"
其实卧牛已经消失了,但它在人们的记忆里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路标,清晰、明确、精准。
冬夜里,藏在心底的回忆默默地涌来,已经消失的部分,重新生长。跑步上学的时光里,长长的缓缓的黄土坡,坡边藤上开着黄瓜花,跑过一座小桥,绕过桑树林,顺着后门一路跑进教室。
土坡没有了,黄瓜藤没有了,小桥不见了,桑树林不见了,这一座校园还在。它是我读过的学校,又不再是我栖身过的那个校园。似是而非的今时与往昔,缠绕在一起。无意间漫步走过时,依然温暖亲切。这就是那个地方,无论变化有多少,它立在那里,指代我的青春时光。
日月为易,新旧交替。今昔变换里,有一些永远不变的某些片断,停在记忆里,停在旧时光的门口。忘不了的从前,在冬天的某个夜晚,轻轻想起,淡淡的暖。
做一个温和的人
文/周小北
理发师细心地打量我这一头枯萎的稻草,极其温柔地一根根理顺那些打了结的发团。每次来这里,都让他为我做头发,因为他足够安静,可以让我舒服地在那里待一会儿。他从不劝人办卡消费,工作时不多言语。你若与他交流,他会认真地听你的意见。关于造型,他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遇到顾客不理解的地方,就细心地解释整个工艺流程。
有一次,我修理头发的程序复杂些,需要来回地涂发剂和洗吹。他忙不过来,就叫了一个同事来帮忙。同事一上手就"啪"地把我的上层头发狠狠地扭起来,用夹子夹住,发尾直接甩过来拍在我的脸上。整个涂抹发剂的过程充满了激情饱满、猝不及防的啪啪声……中途不定弄断多少根发丝,我不满地想。
同事把我的头发吹干后,就火急火燎地跑去干别的活儿了。终于,世界清静了,他又走过来慢悠悠地开始修剪我的头发。
以前,他帮我理发的时候,我不会留心他的动作,今天我意识到,他在夹每一绺头发的时候都是轻轻的,完全不拉扯发根,头发夹起之后,把发尾再轻轻地拿起来放到另一侧,绝对不会直接拍在顾客的脸上。
我习惯了戴眼镜,他很少要求我摘眼镜,但是这样的话,在处理我耳侧的头发时,就需要他格外地用心和费时间。而那名同事刚才为我吹头发时,我一早就麻溜儿地自己把眼镜摘了,我觉得以他的勇猛,镜腿被扯断是迟早的事。他俩年龄差不多,可是来店的顾客为什么都点名要他服务?如果他在忙,顾客就痴心不悔地守候一旁。再多的人排队等候,他也会把眼前的顾客服务好,就连剪个刘海这种小活儿,都要精雕细琢半天,直到顾客满意。
虽然店里经常忙得跟火锅店似的,但他挑起一缕发丝、挽起一个发髻的动作丝毫不会凌乱,我甚至能感受到他的呼吸始终平稳,不被外物所扰,亦不起波澜,那么温和。
春联情怀
文/葛艳平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从刚进腊月就开始一日一日地盼着,因为从腊月开始,我要陪着爸爸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我认为是非常光荣、神圣的任务——写春联。
那时候不时兴买春联,也没闲钱买春联,而且就算有钱也买不到春联。是规矩,是传统,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家家户户过年都要贴春联,春联上的内容都是和丰收、幸福、憧憬有关的。人们买来红纸求镇子里念过书、写毛笔字好的人来写。爸爸的毛笔字写得可漂亮了!虽然那时我还不认识几个字,但是看着爸爸挥毫泼墨,红纸黑字,龙飞凤舞,看得我眼睛都直了。从那时起,爸爸成了我心目中的偶像。耳濡目染,我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我迷恋书籍,和这段经历也是有关系的。
写春联之前,爸爸把一大张红纸裁剪成不同宽窄、长短的条幅。先用尺子量出尺寸,用铅笔做好印记,小心地沿着铅笔印儿折起,拿小刀裁好备用。做这些工作,爸爸早已是轻车熟路,耽误不了多大工夫。
写春联是硬功夫。遒劲有力、美观大方的毛笔字那叫一个好看。爸爸每写完一个字,红色的条幅就要向前推动一下,我的任务是双手扶着红纸的另一端向后拽一拽,抻直、端平,防止未干的墨迹流淌,毁坏字容。看着春联上的毛笔字,是一种最惬意的养眼。
腊月足足要忙一整个月,一直到大年三十的上午还有人来求对联,爸爸是有求必应,我也是乐此不疲。爸爸一边写,一边给我讲解春联的意思。春联贴的位置不同,其长短、宽窄自然也不同。贴在院门上的春联,条幅较宽较长,字写得大,醒目扎眼。贴在房门上的春联,条幅相对窄一些、短一些,字也相对小一些;贴在室内门边的春联,则是细长的条幅,字更小了,贴好后,还要在条幅上方贴上"囍"字或"福"字。"福"字大大小小,每家要写好几个,院门、房门、墙上,各处都是要贴的,爸爸把写春联剩下的边角料折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既给所求之人节省了红纸,又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来求春联的乡亲,有的想讨个过年的喜庆,爸爸毛笔一挥,上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下联"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横批"欢度春节".有的希望来年事事如意、发家致富,爸爸提笔赠: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有时候,爸爸也会别出心裁,根据十二生肖写春联,例如"金猪如意招财富,平安顺遂迎新年".如果有谁家新添了娃儿,就赠"莲花并蒂新结子,夫妻恩爱喜添丁".有的人家四代居住在一起,爸爸就写下"瑞雪纷飞舞一门吉庆,红梅报春贺四世同堂".读着这些春联,就感觉日子有希望、有奔头,眼前都是美好的,未来是更美好的。
猪圈、鸡窝、牛棚等处也要贴春联,例如"肥猪满圈""畜禽兴旺".粮仓贴的是"粮食满仓".
贴春联之前,要先打浆糊。妈妈舀出一小碗白面,用凉水搅拌均匀,马勺里装五六成水,烧开后,把和稀的面粉倒进去,用筷子一个劲儿搅拌,等咕嘟咕嘟冒泡了,就成浆糊了。浆糊要趁热用,外面冰天雪地,凉了春联就贴不上了。我看着妈妈熟练地把浆糊抹在对联的背面,迅速递给爸爸,爸爸找好位置贴上去,双手从上到下摩挲一遍。一连串的动作,两人配合默契,大功告成。最后,爸爸找来一根约2米长的结实木棒,稳稳立在大门口,贴上"抬头见喜"的条幅,看着就喜庆。
贴屋子里的春联,妈妈总是一个人忙活,她是心疼爸爸写了一个月的春联,想让爸爸歇歇手。爸爸不做声,起身去抱柴烧火,烀肉、杀鸡、剁饺子馅儿。我快乐地围在父母身边,父母也不嫌烦,任由我蹦跳,任由我馋嘴。听窗外,爆竹声声辞旧岁,幸福快乐又一年!
回来,寻不到家乡的时光
文/無墨
听声音响起,安然处坐。忽然想起这个熟悉的城市,走过许多地方,慢慢的勾勒出来。
离家很久再回来,依旧会嗅到熟悉的气味。心里被封存已久的安宁,豁然释放。没有什么比踩在家里的地板上更踏实的了。空了这许多年的房间充斥着尘埃的气息,被灼热的体温烧得沸腾,与幼时的友人聚会过后又混着热。老唱片里依依呀呀的唱着岁月的歌声,依旧是老友喜欢的。我们诧异于岁月里留下来的声音,击中心里。
二十岁的时候好友在信中和我提及:我一直记得你和我提及的事情,关于梦想,关于生活。我一直沉默着不说话,不是找不到出口。是怕你一直比我走得快,我不是聪明的孩子,在人群里,很快就会被掩埋,你倔强,固执,可是不会一直拉着我的手。有时候心里的冷,比外在的更让人麻木。
如今在过了几个年头后,我细细想来,当真如好友所说,我们那么容易就迷失了自己。
一段排山倒海的华丽旅程,婆娑了冬日。眼见对门的一对情侣安然索居,时常传来充满柴米油盐的平淡对话,自有天地。偶尔有女子轻柔的笑声,很快消退。驻足在夕阳投射的房间,四目相对时涂抹微笑。仅是这样隔岸观望也觉得有足够的好,但倘若换了自身,却支棱着手足,猝不及防。
终究还是倒净钱包,换得回程车票一张。有些事是不得不做的,比如生存,比如挣扎。探究时间的可靠性,无奈地发现这种架空在现实之上的可信度将无法泯灭地成为一种自然,不可叵测。
有些事情,看清楚了未必不好,我会想念那些曾经停留过的人,还有伤害。相机里留下的是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天空,陌生的笑脸,我无意辨别真假,只要那一刹那喜欢就很好。冷暖自知,一样的道理。
我喜欢隔岸观火,可是总是没有这样的勇气。有些地方,色彩相同,感情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有些人即使笑容很灿烂,人后,那些泪水,你永远看不到。在过去的几年里,慢慢的由少年变成青年。便会被很多外在的世俗围困。我们的生命一直都很单薄,很多时候一句话来不及说出口,就永远错过。有些人来不及见,就这样擦肩而过。
如此如此,似乎越来越冷漠。越来越孤单。一个人走过的路途没有旅伴,就算是寂寞的,没有悲伤陪伴,也是幸福的。走过不同的路途认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可是渐渐的忘记了越来越多的老友。这与我而言,是心里的伤疼。
离开喧嚣的城市,走在泥泞的道路上,可是闻到青草的香气,心,平和。
早已过了天真的年纪,却依旧喜爱一些永世不灭的传说,于干净且充满希望的故事里虚构过去美好的时光。这就构成了神话的篇章、奏鸣曲的节奏,坟墓上或振翅或停留或鸣叫的喜鹊的世界。是阅读或聆听时所需要的孤独空间,安静沉眠和闲暇独处时阴霾的空气。是思维的漫游与思想的迸发。而肉体,仅作为一种物质存在并开放着。
向邻家的老爷爷讨来了黄页,一页页的翻着,因年岁过长,好多都遗失了。我不由得唏嘘不已。对于古代建筑的描写,我一向偏爱,工匠们的独具匠心,中国的创造者都是神奇的,也是聪明的。当我们踏上古老的土地,抚摸过斑驳的城墙,侧耳倾听,那里面沉淀着岁月的味道。
在物质的世界里,我们常常失去自我。很快就会忘记来时走过的路,甚至连梦想都轻易的丢弃。
雨后的天空,依旧是清新的空气,小时候,常常会随着伙伴在乡间小路上行走,慢慢长大,伙伴们各自生活。
成长之后,传说变成自欺。频于在感情故事里东奔西走,以为总能换得一些体面光鲜的色彩。却终究落得靠电影排遣寂寞,在白开水中流泪或微笑的下场。于是,连同简单的名一起忘却。
旧天堂里,听到的歌声,依旧是一片模糊,躲在一个角落里,独自哭泣,悼念逝去的时光。还有生命中所有的苦恼,当有一日,那些行走,不再如此艰难,寻得安稳,必要真实。依旧怀念着老唱片里面依依呀呀的歌调,只是寻不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