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过年的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春节回家过年的文章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春节回家过年的文章(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回家过年的感觉真好
文/徐建华
农历腊月二十六,远在新疆的召姐带着小女儿,不远千里回去看望年迈的奶奶。召姐把一张与奶奶的合照和一张奶奶的单人照发在了家人的微信群里。看到照片后,我的第一感觉是奶奶比以往显得苍老了许多,心里顿时酸楚得难受。腊月二十七午后,父亲发来一条短信说,奶奶今年85岁了,他想在正月初二给奶奶过个生日,让奶奶开心开心。召姐发在微信群里的照片和父亲的短信,改变了我在自己小家过年的计划,大年初一下午,我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驱车赶回老家,一路高速畅通无阻,很快我们便回到了魂牵梦萦的老家。
大年初二上午天气阴冷,快到晌午时,天一下子放晴了,阳光照暖了整个院子,奶奶的祝寿仪式也开始了。家人们先一起祭奠了爷爷,再按辈分长幼依次给奶奶磕头祝寿,父亲饱含深情地吟诵了自己创作的《老母亲真伟大》,五爹和姑妈们为奶奶合唱了《母亲》等经典歌曲,家人与奶奶一起分享了生日蛋糕,并争相与奶奶合影留念。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开席喽……"只见一盘盘美味佳肴从厨房端出,所有的亲人围着奶奶坐了下来,亲人们共同举杯,祝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一时间,整个院子欢声笑语,觥筹交错,所有的亲人们都尽情地享受着这份快乐与幸福!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也总是那么短暂!初三上午,我和妻子孩子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亲人。今年春节,因为回到了老家,因为见到了多年未见的亲人,因为看到了家乡旧貌换新颜,我的内心踏实满满、幸福满满!也让我对"过年"有了更深的感受:年就是这样,隆重而来,悄然而去,一年又一年,送走了冬寒,迎来了春光;一年又一年,迎来的是希望,盼望的是美好;一年又一年,丰满了记忆,苍老了容颜;一年又一年,期盼中载满祝福,愿望中满是平安……
回家过年的感觉真好!回家过年让我切身感受到了父辈们对奶奶跪乳还恩的孝心,让我对"孝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面对贫穷的父母,钱到为孝;面对孤独的父母,相伴为孝;面对脾气暴躁的父母,理解为孝;面对患病的父母,照顾为孝;面对唠叨的父母,聆听为孝……
回家,过年的头等大事
文/张晓娟
年是岁月的车轮,诗词是岁月的歌,在诗词的韵律里看春节的车辙,颇有情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告诉我们过大年,迎新春,放鞭炮,贴春联,喝屠苏酒早是千年的传统习俗了。现在城市禁放烟花爆竹,但我小时候年年春节都是在王安石的《元日》描写的情景中度过的。这首诗多像春节的一幅写生画啊!
酒是古人心中的珍品,春节最助兴。宋有王安石"入屠苏",更有毛滂的"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只是他这《元日·玉楼春》里的酒有些凉,不怎么敢喝。还是明代叶颙的《已酉新正》喝得酣畅淋漓,"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你看,春节中的人醉饮屠苏,欢笑声响彻了云霄。而清代孔尚任的《甲午元旦》则喝了一个通宵,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这位活过一个甲子的孔子后人,和家人从除夕直喝到第二天子孙给他拜年。这可真让空巢老人羡慕!
清朝查慎行的《凤城新年辞》写出了普通劳动妇女过春节时的隆重和喜悦。"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意思是:"妇女们都巧制首饰试做新衣,穿着彩色的服饰头戴闹蛾簪,争相打扮。过年了剪刀可以闲置一个月,年前在家中做针线活分外忙碌。"在古代,民间妇女一年到头忙累,只有到了过年才有闲空玩耍,自然最上心。这首诗使我想起了妈妈在大年初一时,要一反常态得把家务交给爸爸做的情景。是啊!平时妈妈起早贪黑地做家务,过春节时她确实该清闲一下了。
最潮流的过年应该是明朝文征明的《拜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诗译为:不要求见面,只是希望通过拜贴来问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满了各种名贵的拜贴。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人们只会嫌弃简慢,而不会嫌弃这其实只是空虚的礼节。"拜年"是春节最隆重、最热烈的一项礼仪活动,拜年的方式大致有两种:宗族、亲戚等,要亲自趋访致拜,而对一般友朋同事,则投送拜贴。拜贴习俗源于汉代用削木书字的通名,宋代开始盛行,明清越演越烈,交换个帖子,表示礼数到了就行,相当于今天的贺年卡和微信拜贴。
最与众不同的过年该属宋代范成大的《卖痴呆词》了。"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写的是宋时吴中民俗:除夕夜直到午夜时分人们都还没有睡意,都在专心地等待新年的临近和到来——钝滞是人们等待新年到来时专注的样子,而卖痴呆则是人们迎接新年的一种趣逗。
最凄苦的春节是唐代崔涂的《除夜有怀》,"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除夕,客居异地,孤独,亲眷远离,僮仆成了至亲,哪堪新年漂泊?读着这样的离愁乡思,令人倍感家人团聚的幸福和温馨。过年,还是回家好!回家,才是过年的头等大事。
回家过年
文/闲时聊天
农历二十二刚过,与我们小住了几天的老母亲便急着回去。
因为农历二十三"送灶神",二十四过"小年"(亦称"大年)。母亲临走时特意嘱咐我,要带强强去回家过年。
母亲今年六十有九,按老家的习俗该给母亲提前做七十大寿,恰巧强强在外地读书,一时半会赶不回来,所以母亲坚持要等外地读书的强强回来再办。
母亲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我排行老二。强强是我的儿子,也是最讨母亲喜欢的宝贝孙子。强强在城里长大,与在老家成长的兄妹们相比要显得聪颖可爱些,从小就是爷爷奶奶的肝心宝。强强今年考上北方的一所大学,是母亲膝下所有女孙们中唯一上大学的,自然更能惹爷爷奶奶的欢心。
而我有些年头没回家与父母过年了。
因为强强上高中后,我和妻子整天围着强强转,妻子为此辞去工作,做起"专职陪读".每年都说回家与父母过个团圆年,可每次都未能成行,回家过年成了我这些年一个抹不去的念想。
强强农历二十九才到家,说是今年的火车票特难买。
"你就不会早几天买票,看,明天就是年三十…"妻子在家等候多时,见着强强忍不住地数落。
"妈,你好烦人,我都累死了"不待妻子说完,强强就打断了***妈的话语。
车途劳顿,满脸疲惫的强强朝着妈妈扮了个鬼脸,就径自上楼休息了。
第二天,也就是年三十。我起了个早,把前天才洗的车重新擦拭了一遍,接着又把早已备好的年货张罗上车,然后叫上妻子和强强,开着车急速向老家驶去。
老家在县城以北三、四十公里的清华镇。那是个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的千年古镇。那里有座叫"彩虹桥"的千年廊桥是婺源的残存古建物中的经典,也是至今保护得最完整的文物之一,更是世居古镇清华人的骄傲。
据说,古镇清华在唐代开元年间曾建县制。那时古镇交通贸易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有着十里花园五里街之说,如今,十里花园已无法查考,但清华老街之长应在五里之外。
村口那棵盘根错节,根深叶茂,苍劲挺拨的古槠树,像位饱经仓桑的老人巍然屹立,它给村人带来无穷的福音,也见证千年古镇繁华兴衰。
说话间,我们很快地到了家门口。正要下溪的母亲赶紧放下手中的物什,喜孜孜地迎上前,抢过妻子手上沉甸甸的大挎包,把我们迎进屋,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妻子的好处,全然不顾我手上的大包小包。在母亲眼里媳妇永远好于自己的儿子,这也是妻子常在我面前感到自我骄傲的来由。
妻子不是婺源本土的,她所受的教育与婺源本土文化截然不同,与我结婚二十多年,稍能听懂婺源话,但要让她说句地道的婺源话,怕是有些勉为其难了。
也许是我们笑声惊动了屋内的父亲。看见我们进门,正欲举笔写春联的父亲赶紧摘下老花镜,上前招呼我们。
父亲早年读过几年私熟,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从我记事起就觉得每年的年三十,父亲是最忙的。街上的远亲近邻家家户户的春联几乎都是他写。近几年,来找父亲写对联的似乎少了,一则父亲年事已高,乡邻们怕父亲身体吃不消,再则现在街上卖对联的也多,买副对联挺省事的。不过,我家的春联每年都是父亲写的,从未上街买过。
"正好,你来了,下联你来写"父亲似乎要考考我。小时候,在父亲的"逼迫"下,我也练过一段时间的毛笔字,向父亲学过一些皮毛。好在这几年闲时也练练,虽说没有太多的长进,但也不致于荒废殆尽。
我随着父亲来到堂前,只见桌上铺着裁成长条的红纸,红纸的左上方摆着小园碟,碟子里面盛有浓浓的墨汁,放入碟中的毛笔被墨汁泡得饱饱的。
父亲写好的上联已平铺在地上凉着,上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于是我接过父亲递上的毛笔,十分用功地写下了"春满乾坤福满门"的下联。父亲看后,虽未多言语,但脸上也露出几分赞许。
年三十的中午吃糊是婺源人的惯例。糊的主料是米粉、豆腐,佐料就比较丰富,有肉丁、腊肠丁、香菇丁、冬笋丁、生姜、葱、蒜等。煮糊并不复杂,先将米粉调成浆倒入滚烫的开水锅后不停地搅伴,然后把用手抓碎的豆腐也倒入锅中继续搅伴,最后将事先弄熟了的肉丁、腊肠丁、香菇丁、冬笋丁、生姜、葱、蒜等佐料和入其中,起锅即可。
虽说做法简单,但要做出味道,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每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街坊四邻的大婶大妈们总要端出一小碗自已做的糊,来到晒谷场,让大家相互品尝,说道说道。
母亲知道强强不喜欢吃糊,特意为他煮了碗鸡蛋面。这种待遇家里其他人是想都不用想的。
除夕夜,五点钟还不到,哥哥和弟弟领着自已的媳妇、还有侄儿刚刚、侄女秀秀全都赶到了。
家里顿时忙乱起来,母亲忙吩咐强强去大门口燃放爆竹,刚刚也随着去了。母亲则叫上秀秀一起下厨房"接财神",妯娌仨人忙着张罗碗筷,准备吃年夜饭,只有我哥仨在堂前小心地陪着父亲说话…
年夜饭的丰盛自然是不用说,鸡鸭鱼肉是少不了的。蛋饺和清明果是妻子在母亲的指点下完成的佳作,也是妻子最值得炫耀的。
全家老少十几口齐聚在堂前,尽情地喝着辞岁酒,这么多年是没有过的。我们大家频频地向父母亲敬酒,父亲和母亲更是高兴。父亲乘着酒兴又同往年一样,乐呵呵地说起他那让我们百听不厌的陈年故事…
饭后父亲早早地入睡了,强强与刚刚、秀秀去打牌,我和妻子则围在火炉旁边陪母亲坐岁(即:守岁)。母亲说了许多街坊邻居的家事,谁谁家的女儿出嫁,娘家陪嫁了一台大彩电。谁谁家的儿子在外挣了钱,开着新车回来…
"不过,今年我们家也有三喜。"母亲稍事停顿后,接着又说:
"这一喜呢,是强强考上了大学,这二喜呢,是你哥嫂为刚刚讲了门亲,是花园江家的,说是正月里要来踏家地,还有这三喜呢,是居委会为我和你爸办了养老保险,我们上个月就拿上退休金了…"
母亲的言谈中充满了欢笑,这欢笑声伴着节日的喜庆,不住地从屋里传出,飘向很远很远…
过年那几天
文/黄振琼
今年过年与往年不同,买蔬菜和水果少了,所以没有烂掉的;忘记买糖果,给客人呈上的是孩子早先买的;没有买烟花,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是借四邻八舍的烟花爆竹声同庆的。如此一梳理,未免有些太节俭了吧?找原因,一是没有时间置办,二是响应了公益环保倡议。但是,总算做了一件让心里踏实的事情,就是撵在年三十那天,给老人和孩子购置了他们中意的新衣物,使得"过年穿新衣"这一传统在老少身上得以延续,也算哄了老人开心孩子高兴。
我家每年一次、三代同堂、六个小家庭、近二十口人齐刷刷聚在一起的团圆场景,是极具诱惑和期待的。话题多得不得了,即兴而起,从各家的建设、发展、变化、成员关系切入,涉及到大人的心理困惑、减肥运动、工作进展,和孩子们的成长、学业……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甚至会谈及亲戚的亲戚那里去。是啊,平日都忙这忙那,就没怎么好好聚,又哪能酣畅地谝?
饭桌是一个特殊的场合,酒杯里盛的不仅仅是酒。家族里那些纠结的、总也绕不过去,却又不可能不提的一些事情,在酒过三巡之后,有人会试探着提及,随着酒气再酣,掏心窝子的肺腑之言就会进一步铺陈。言者往往以"旁观者清"和"不是外人"的姿态剖析局势、指点迷津、苦苦相劝,但那些十二分真诚、犀利的话语,是有可能引发对方听觉不爽而进行还击的。为了避免在正月这样喜庆的过年酒席上发生争执,有人就故意打岔,把话题引向别处。团圆的氛围总是在起伏、微妙、贴心的波动里,传达着亲人之间深深的牵系和心愿。
与过年乡愁乡愁有关的记忆
文/姜燕
我的童年时代是在老家柳林县城度过的。对于故乡最深刻的记忆,似乎都与过年有关。
吃过用黄米和红枣熬的黏稠的腊八粥之后,过年的序幕就算是正式拉开了。看到长辈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屋子,孩子们的心也跟着亢奋起来。我最喜欢的是扫完家后极有仪式感的糊窗纸、贴窗花和年画的环节了。窑洞房的窗户分上下两部分,上面圆弧形的部分糊着雪白的麻纸,下面是玻璃窗。扫家之后,要撕掉旧纸再糊上新纸,撕掉旧的年画贴上新画儿,再把玻璃窗擦得铮亮,原先灰暗的屋子瞬间变得明丽亮堂起来。
最激动人心的当然是除夕夜了。那时我们家住在县医院家属院里,院子里大多是像父亲一样来自省城家乡又各异的"洋大夫",年俗各不相同,也就不好讲究,自然无趣的很。我们姐弟俩换好新衣就一路欢呼雀跃往外婆家而去。外公和两个舅舅正在院当间用煤块垒火炉子。火炉子的高低大小是有讲究的,谁家日子宽裕,谁家人丁兴旺,谁家男人手艺好,谁家的火炉子自然就高又大。外公垒的火炉子当然是第一!炭火到第二天中午才会慢慢熄灭,在将熄未熄前,外婆会把蒸好的花馍放在炭火上烘烤,烤好的馍金黄香脆,没到嘴边口水就哗哗地流。
柳林一带每年正月十五前后举办极富地方特色的"盘子会"盛大民俗活动,它在2008年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盘子"是一种制作精美的组合型阁楼式仿古建筑模型,因其具有独特的祭祀功能,被视为"浓缩的庙宇、扩大的神龛".盘子内部装饰精雕细刻、油漆彩绘,绘画主要分布在内装板上,以各种历史故事、神话人物、神话传说为主要题材,如四大金刚、十八罗汉、麒麟送子、观音菩萨、二十四孝图等。每年的正月十三,由纠首和主人家牵头搭建,里面供奉的面塑供品最具特色,面塑种类有枣山、枣洞洞、大供、三牲(面猪、面羊、面鱼)、面雁等。不生育或想生儿子的人家,就会去偷盘子里供献的面塑,有的偷一对"小鸟",有的把"枣囤囤"盖子偷走。如果来年得偿心愿,就会用数倍的供品来还愿,同时还会在盘子的周围挂上大大小小的红灯笼,灯笼上写的最多的就是"有求必应".盘子前也会搭一个巨大火炉子,人们围在旺火周围,看民间艺人表演弹唱,有管子、三弦、二胡、锣鼓等伴奏。弹唱的形式也很简单,演员不讲究行头,服装随意,手拿扇子,使用方言土语自编自唱,通俗朴实,不时博得如雷般的掌声和喝彩声。有时也会在盘子前扭秧歌,相熟不相熟的人围着火炉载歌载舞,场面温馨、壮观。我虽听不太懂唱得是些什么,也不明白大冬天的为何要拿把扇子,但在那极具感染力的氛围当中仍然听得如醉如痴,一直听到曲终人散才不得不意犹未尽地离去。
奶妈家住在城郊的穆村,过年时奶妈总要提早做了平时吃不到的好年饭接我去住几日,穆村有县城里没有的"九曲"."九曲"起源于军事,运用于祀神,后来逐步发展为民间游艺娱乐活动。转九曲一般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期间举行,用361根竹竿或高粱秆(连同阵门共371根)围成阵,秆高3尺许,秆距为5尺,前后秆之间用绳子串连,形成曲直通道。每秆设有灯盏,灯盏底部由硬纸片做成,用铁钉固定于秆上端,纸片上放一灯瓜瓜,内放灯芯和大麻油。371盏灯由色纸围筒罩着,夜幕之下更是显得五光十色,璀璨夺目。后来有了电,九曲中的灯就由五颜六色的彩色灯泡取代了。上灯时分,人们将九曲灯点着,转九曲的人流由一人领头,唢呐、秧歌队开道,从阵门浩浩荡荡进入,蜿蜿蜒蜒,曲折向前。每曲中有星君牌位,并设有专门看曲人,当人流进入曲头时,看曲人要点香、烧纸、放炮。据民间传说,转九曲可消灾免难,带来常年通顺。
光阴荏苒,时过境迁。但记忆最深的还是故乡那浓浓的年味,更是忘不了浸润其中的那份浓浓的乡情和亲情。
过年
文/彭中华
在我整个童年时代,最幸福、最快活、最舒服,吃得最好、穿得最新、最令人企盼向往的事就是过年。小时候,家乡很穷,于是流传一种说法:"小孩盼过年,大人盼莳田".
每年大年三十晚上临睡前,妈妈都把新衣裤放在床边的板凳上,告诉我:这个口袋有几粒糖和花生、红薯皮,那个口袋有十多二十个小鞭炮,还有个口袋有一两毛压岁钱。糖、花生、红薯条可以吃,鞭炮可以放,但钱是断然不能花的,节后要回收,否则"节后算账",准有一顿揍。
我老家在安仁县竹山街上。当时竹山只是一个大队,属乐江公社(后恢复承坪乡),竹山街只是一条百来户、两三百人的小街。靠近街上还有几个小村子。家乡新年的第一天是以天蒙蒙亮为标准的,而"封财门"其实是从除夕晚上十一二点开始的,集中在后半夜。一阵阵封财门、开财门的鞭炮声把我们吵醒后,我们就企盼父亲起床"开财门".父亲"开财门"后,我们就穿起衣服奔向鞭炮响起的各家各户大门前去抢掉在地上未燃响的鞭炮。每抢到一个鞭炮,那高兴劲,长大后很少有过;为抢一个鞭炮,不惜在地上打滚,不怕被炸伤,那拼命劲,不经历那个贫穷年代的孩童是无法体会得到的。
天大亮后,正式的"过年"开始了。我们回到家里,开始享受新年。我们一家七口围绕在桌子旁。桌上摆了一盘"饭杂",盘子的中间摆一个较大的饼子——这是不能吃的,家里只一个,必须摆到正月十五出节以后;周围有少许的花根、杨梅酥、花豆,除了过年,这些平时都是看不到的"珍稀品",一般也是不能吃的,也要等到出节以后;还有较多的花生、红薯皮和爆米花。花生可以多吃,红薯皮和爆米花可以放开吃,可以"兜".我们每人面前有一碗自制的甜米酒。喝完酒后,我们兄妹五人就去给同住在竹山街上的姨母、舅舅拜年。姨母和舅舅家也用甜酒和"饭杂"招待我们。接着姨母和舅舅两家就到我家拜年,爸妈也用甜酒和"饭杂"招待他们。然后吃烫皮。烫皮是用鸡肉汤煮的(鸡肉要一再熬汤直到出节以后),那时候,除了过年,家里基本上不可能杀鸡。新年早晨的烫皮当然也是最好吃的了。吃完烫皮后,舅舅就带我们晚辈给已故的外公、外婆"挂坟"——到外公、外婆墓地给外公、外婆拜年。
之后,全街上的人都集中在街头田野里玩鞭炮,大人玩大炮,小孩子玩小炮。每一次鞭炮响起,都能引起人们开心地大笑,人们是那样无忧无虑,尽情享受一年中难得的美好时光!中饭后,孩子们都会到学校玩。先是绕场一周(下雨天在大教室),合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旋律,嘴着哼着曲调;然后是"卖笼"、捉迷藏等五花八门的游戏……
家乡人很看重"过年",即春节,也就是头月头日。这头月头日决定一年的收成。所以春节一到,大家都像变了个人似的,个个尽说吉利话、好话,就算是昨天怒目相向,甚至打架的,一觉醒来,一"节"泯恩仇,大家都客客气气,都把最好的祝福送给对方。怕小孩子初一说"蠢话",给全年带来不利,家长一般在除夕之夜都用解手纸擦小孩的嘴巴,寓意即使小孩说了不吉利的话也是放屁。在放电影《洪湖赤卫队》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已是初中生,一起床,边穿衣,边哼起了"娘啊,儿死后……"猛然醒悟,急忙刹住,吓得我这一年里都不敢一个人游泳,足足担惊受怕了一年。
过年时,钱和物都只能说有好多好多,不能说少或没有。弟弟最小,父母特别疼爱。春节那天,他总想吃那个饼子、花根、杨梅酥和花豆。父母总是制止他。弟弟问是不是就这么多,家里没有了。父母和大哥、姐姐连忙说,有,还有很多很多。弟弟不解,还有很多很多,为什么不给我们吃,又是过年!弟弟的不解,也是我的不解,这不解陪伴了我们整个的童年。过年鸡腿和鸡肉放在烫皮里,也是给看的。家人一个劲地夹着往客人嘴里送,并一个劲地说,家里还有,客人也是一个劲地推,断然不能吃。大家年复一年地相互客气着。
尽管如此,春节总还是我们孩提时期最盼望最向往最快活的日子。如今,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味却越来越淡了。如何把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和传统文化结合,使中国年既文明又幸福、喜庆,是我近年来一直在琢磨的问题。但愿现代与传统相得益彰的、尤其是属于孩子们的中国年,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