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荷花的散文

2023/08/26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关于荷花的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关于荷花的散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荷花蜜语

文/艳子

荷花开了,惦记着去看看。

想象中的荷花该是蓬勃的荷叶中,藏着娇滴滴的花儿,红的、粉的、红粉相间的;各种姿态亭亭于池中;想象中的荷花该是干干净净婀婀娜娜,含苞待放,婉若少女一般;想象中的荷花,独立于荷叶下沉思着,像是睹物思人般沉静,那绵密的思念深藏莲花蕊中……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李清照《一剪梅》

我更喜欢李清照写尽了孤寂与相思,写得隐忍而深情,"红藕香残"更是写尽了人生离别的无奈,况味深沉。

当我们真的看到了池里的荷花,却是凌乱地生长着,一小团紧促地挨着,小小的荷叶,瘦瘦地开着几枝荷花,小巧玲珑,楚楚可怜状。

或许是生长环境不适,所以才显得凋零瘦弱。只是人们对荷的喜爱由来已久,也钟情已久。无论它们生长成什么样子,那荷花的蜜语深情始终在人们心里,那份永恒的美好也始终在人们心里,多像喜欢一个,没有理由,没有理由的喜欢才走心,持久;才会心心念念。

园子里有着江南的影子,亭台楼榭、飞檐琉璃,却无江南味道,也无江南气息,依然是北方的干冽、粗犷,时光里弥漫着只有我们能懂的情怀,越是无人之境越是我们可以安享红尘之外的清幽、淡泊。揽一池浮云,与一枝瘦荷静坐,有一种吐纳时光的清醒与旷达,总有一些沉寂的故事,被幽静的岁月尘封。

梦里荷花玉兰

文/汪晓卫

2019年10月1日,两个母亲同一天生日,一位是我的母亲王淑尘,另一位是我们的母亲——中华人民共和国。

母亲年满83岁这天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典,一个难遇的巧合!四姐弟合计送给母亲一个生日礼物:陪同父母回到郴州,寻访她在桂阳的飞仙、太和及北湖的鲁塘石墨矿执教和生活的地方,重温她作为园丁和母亲耕耘30年的那些辛勤岁月。

母亲的生日那天是在桂阳县城度过的,非常感谢弟弟晓兵的同学锦娥,为我们精心安排住行和联系昔日太和的同学。感谢母亲的学生们为母亲和我们全家送来美好记忆,为母亲的生日增添了欢声笑语和祝福。

同学相聚,冬梅、长煌向我倾述着从儿时到少年共同成长中的快乐,离别后的失落和思念。男同学建军、土法说起当时送给弟弟的红鸡蛋和红薯干让我感动,因为那时物质匮乏,男生更嘴馋哪!水玉竟说那时不敢与我交流让我既吃惊又自责。看着大家竞相翻出少年时代趣事开怀大笑,张张不年轻的面容带着神往和惊喜而青春焕发,那种质朴纯真的情谊拨动着我心底那根许久未弹过的心弦!我从来没有像这般将记忆的闸门完全打开,思绪伴随后续的探访乃至于今天常常流连在太和的那个时代……

次日上午,我们全家来到太和镇,见到二梅并在太和完小拍照留念,然后到达太和一中。

学校的建筑全变了,国庆长假,除遇到几个不认识的家属外,校园空荡冷清。漫步校园不见昔日场景心中难免失落叹惜!终于,眼前两株雄伟的木兰树让我们停下了脚步。我们与它们默默对视着,然后围着曾经长在我们家门前的那株木兰,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合影、拥抱、抚摸,倾述着离别的思念。它的树干还是那样笔直,撑着一树油绿厚叶。记得春天时开着洁白芳香的花,花体大如饭钵,我们儿时喜欢捡落在地上像汤匙的花瓣把玩。有了这两棵树的定位,我们就可以想象那两层楼的四合院、天井、一家人住过的房子、同学们的宿舍、乘凉的后院、排练表演过的礼堂,日日玩耍的球场及周围绑扎竹竿的大树和菜园……站在昔日球场的位置远眺,熟悉的山峦和田野告诉我:母校,故乡,回来了,回来了啊!

母亲在太和一中执教十年。依稀记得1969年的一天我们姐弟三人和母亲坐着一辆马车来到太和一中,直到1978年高一下学期转学到鲁塘五中,我在太和一中生活九年,度过了一生中宝贵的童年到少年成长期。

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烤红薯,是那时候容易得到的最香甜的零食,她们一周的下饭菜辣椒火培鱼、禾花鱼常常被我馋食,至今,美味的小鱼还是我的最爱,只要闻到烤红薯的香味,就会产生浓浓的乡情。

与同学们在田埂上扯猪草、野菜,上山扯野笋,小溪赶鱼捞小虾是儿时的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初春田野里草籽花开时置身于花海中那种快乐至今难以言表,尽管每次都会因脏兮兮回家遭到母亲的打骂,但总是屡教不改。

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电话、没有报纸,如果哪天学校或附近公社有电影、演出,我们就像过节一样,欢喜又满足。太和供销社展出为数不多的小说如《金光大道》《艳阳天》等花光了我的零花钱,同学们偷偷传阅的、妈妈和同事们上课时收缴的各类小说和书刊成了我最重要的精神食粮,如《归国》《红日》等。毛主席语录、教科书、老师和长辈的谆谆教导构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革命理想,也点燃着我们的家国情怀和对文化艺术的渴求!

太和一中的日子,终日有同学为伴,没有被逼完成的作业,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没有对未来的担忧,没有世俗的纷争,自然、简单又带着幼稚的憧憬,四姐弟在妈妈的庇护下快乐地成长着。可我们哪知道,那正是文化大革命中期和后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背着出身不好的包袱,既要拥护张铁生式的学生交白卷和黄帅式的学生大字报,又要维护良知和使命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理念,妈妈内心的压力和焦虑有多重啊!

感谢太和,感谢太和一中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我母亲的尊重和厚爱,给了我们一家足够关爱和帮助,给了我一生中最美好时光!感谢木兰树默默坚守着、见证着、等待着我们和数届学子的成长!感谢我的母亲,您对我们的爱,对您的学生们的爱就像两棵木兰树一样在我们心中永远高大和长青!

我太珍惜这两棵木兰树了,经多方打听和查证,原来它属木兰科植物,她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荷花玉兰。

像荷花一样纯洁

文/鸿拂

孟欢漫步于荷塘边。碧绿的荷叶铺满了整个水面,岸边垂柳在微风中依依摇摆。荷花盛开,婀娜多姿。

自君别后,杨柳依依……

记忆里的那个荷塘,也是荷叶铺满整个一片,直到很远很远,水气弥漫。岸边同样有几棵垂柳。唯独多了那个亭子以及那个手捧书籍的女孩。

那时他住在姑姑家,在那个小小的城市上高中。他很听话,写一手漂亮的字,不过成绩一般。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写作上文笔相当犀利,寥寥数笔,文采斐然。周末,他喜欢一个人呆在屋子里复习功课,更多的是把自己埋在文学书堆里,沉浸在笔与纸的小小世界里。某个周末,姑妈觉得他一个人呆在屋子里时间久了一定会发闷,准备带他出去散散心,于是他们来到那片荷塘。

那是荷花盛开的时季。远远的,婆娑的柳条映入他们的视线。亭亭玉立的荷花,荷叶上俏皮的露珠,让人赏心悦目。他的思绪回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上。久久地伫立,欣赏着荷花,柳梢。直到姑妈说那边有个小亭子,叫他过去歇歇脚,他才将视线收回。猛一回头,柳林掩映下,一个小小的亭子映入眼帘。他还注意到亭子里一个女孩手捧一本书在那里阅读。

很快,他们认识了。巧的是他们居然就读于同一所高中,而且都是高一,只是她在重点班。她清纯的面容,长长的柳海给他留下深深的印象。

从那以后,他几乎每周都会去到那片荷塘,而且总能遇见她。他们看似不期而遇地相遇了。

一次期中测试,她们的语文教师在评讲试卷的作文时,给她们念了一篇学校评出的满分作文。至于文章到底如何优美,她早已忘却。只是,那个名字,孟欢,她在心里默默窃喜。

又一个周末的相遇。不经意间,她向他提起他的文字。他很平静地说,他喜欢文字,喜欢把自己埋在文字里,谈吐间,不卑不吭。她问起他的理想。他说,未来,连自己都没有想过,只希望将文学这条路继续走下去。没有想过未来?她脸色变得有些苍白,显然他的回答有些让她失望。作为公平,她给他介绍了她梦想的大学。絮絮叨叨地讲了半天,他没有一丝的不耐烦,听完之后,他只说很好,不再多一个字。很好,她捉摸不透,到底什么很好?感觉他就是一个猜不透的谜。她有些郁闷,对于他的文笔她是了解的。他的那篇满分作文已经在学校里刊印成册,相互传看,掀起不小的波澜。她想不明白,才华横溢的他为什么对自己却是这般惜字如金。

从那天起,他不再去到那片荷塘。每个周末,她依然去那里,期待在那里见到那个熟悉的背影,期待又一次的相遇。不过她一次次地失望了,唯荷花依旧怒放。

在校园里,他们偶尔也会相遇。每次他总是对她招牌式地微微一笑,如冬季的一缕阳光,她觉得暖暖的。有一次他们在校园里又相遇了,她实在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不再去那片荷塘,是不是她什么地方做错了,让他生气了。他礼貌性地回答,你想多了,其实那里的一切,我已经太熟悉了。一切都刻在心里,所以没有必要去了。

他厌倦了?厌倦了荷花,厌倦了垂柳,难道对她也已经厌倦了吗?她想。每一次出门之前,自己都是精心梳洗,只等待他对她表露点什么。难道他关注的只有文字,只有写作,把她给彻底忽略了?那一刻,她心底对他的那一丝好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那天夜里,她把自己蒙在被子里,醒来时发现被子都有些湿润了。

从那以后,她整理思绪,整天忙碌在学习里,那学期她的成绩又进步了许多,离她梦想的那所南方大学只是咫尺之遥了。看到统考成绩的他,为她暗暗欣喜。

柳絮飘飞的季节,他来到那片荷塘。她已经不会再来这个曾经令她伤心的地方了,他想。不知道为什么,鬼使神差,他们竟然又一次在这里相遇。只是高考在即,他们相互鼓励,好运,圆梦。

八月里的校园桂花飘香,校园里张贴出了红榜,他得知她的梦圆了。而他只是考上北方一所二流的院校,以他平时成绩来看,算是不错的了。他有些麻木,离别在即,前路茫茫。

九月,一个阴雨绵绵的傍晚,他一个人拖着沉重的行李去到火车站。倔强的他拒绝任何人的相送,他说不要给他平添离别的伤感。火车很快进站,他上了车。火车出发了,一北一南,天各一方。别了,小影,他在心底默念。

那些对大学的期待与渴望在入校一段日子以后渐渐趋于平淡。少女情怀总是诗,她想起他,几经周折查到他的校址,给他寄去一封长长的信。她期待着他的回复,一个星期,半个月,一个月……她有些沮丧,开始魂不守舍。短暂消沉后的她又给他寄去了第二封信。这一次,她摒弃了少女的矜持,在信中写到,如果你对我说,你喜欢我,我会很开心。然而她再一次失望了。她对他彻底绝望了。不过每个假期,只要她回去,总会去到那片荷塘。

然而,他像泥牛入海般,与她彻底没了联系。

其实大学里,他过得很艰难。不从家里拿钱的他试图独立,他做过小区保安,做过小饭店服务员,做过家教,给人发过小广告,推销小商品……他在某杂志发表了几篇散文,最后成为他们的兼职小编。他构思一部很长很感人的小说……

生活随意的他竟然给自己的书桌抽屉上了一把锁。里面静静躺着她寄来的两封信件,还有一朵他亲手风干的荷花。

来自乡下的他知道自己的分量。他想,我们原本来自不同的世界,怀揣不同的理想。那时她的理想对于成绩平平的他来说就是天方夜谭。他,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在心底,他深爱着她,然而只能在心底而已。

孟欢看着眼前盛开的荷花,嘴角微微动了动,他在笑,苦涩地笑。

他想,是爱情,就让它像这满塘荷花一样纯洁吧。

水很美,还有荷花在绽放

文/梦与桥

很久没有停下来看看这水,尽管每天都是在门口下车。如果我想看,只需穿过马路,而这么长时间我从未打算走向那些斑马线,不管是红灯还是绿灯。

距离门只有十几米,走过去,我的面前就是大明湖--三年前,这正是我的梦,所以我在大明湖附近居住下来。时过境迁,现在我可以一连几个月不去大明湖。那水,多么美的水啊,我曾深深陶醉过的水。前几天在公交车上,有一个外地来的朋友问我去大明湖在哪个站下,聊过之后得知他是来济南出差,那晚专门来看看大明湖。下了公交车,我给他指了一下大明湖东门的方向,然后往相反的方向走去。"枕边无美女",果然如此,有多少人懂得珍惜身边的风景?

今天回家坐的是41路公交,下站回家要斜穿过大明湖园区无水的一角,走了一多半路时,我决定去看一看那片水。水很美,风在水面荡起一层层的波纹,还有荷花在绽放。已经是很少的荷花了,大部分荷花都早已凋谢,青色的莲蓬在风中轻轻地摇。这一带的水面很宽阔,以前总喜欢在这里停留一下,心会被打开一些。照例有捞鱼的人和钓鱼的人,几乎每次来都能碰到,当然,也有往里面放鱼的人,偶尔会遇见。以前在大明湖里晨跑,倒经常看到放生的人群,放生之前还要诵经。我向来对放生有敬畏之心,放生是对生命的尊敬与善待,但刻意的放生未免过于做作,或许是因为内心的不安,以此得到慰藉,但放生过后呢?世界上有一种人,左手作孽右手放生,而善应是本能,放不下恶又如何谈得上慈悲?

对立于放生一个侧面是杀生,放生可免其被杀,但被放生的终究只是一部分动物,太多的杀生只因为我们食肉。前段时间接触了一个信佛的小伙子,他给我讲了一点佛学,他经常提到不杀生,他自己自然是不吃肉的。在他多次讲过之后,我曾想过以后要不要戒掉肉食,但第一反应却是不甘心。不甘心,但心里也不踏实,直到后来我想到生态系统,我才坦然了。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食物链,人是其中的一环,在这里人食肉就讲得通了。再者,动物是生命,植物就不是生命了吗?佛所谓不杀生,意在告诫我们要敬畏生命,不随意杀生吧。对生命持有一种本能的爱与善,而信仰在于心底的那一份虔诚,"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就是这个意思。

太阳开始西落,光已没那么强,但依然很努力地向着大明湖铺洒阳光。半个多月的阴雨天了,太阳也给憋坏了吧,不过,明天天又会转阴。不知道太阳自己知不知道明天将会乌云密布、暴雨倾盆,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但这和太阳有什么关系。万里无云也好,乌云满天也好,太阳一直在努力地发光,无云时将光芒四射,有云时阳光会穿透乌云,当然有时也穿不透。穿不透乌云,阳光依然在努力地发光,这是一种态度。有了这个态度,对太阳来说,就无所谓阴晴。生活也何尝不是如此,有时阴有时晴,只是有的人生活中乌云多些,有的人乌云少些,有的人能够穿透乌云,有的人不能。难道会因为不能穿透乌云,就不发光了吗?反正,太阳不是如此,所以我们才会看到美丽的霞光,霞光是另一种阳光。每个人都会遭遇失败,都会遇到困境,或大或小,关键还是在于自己,在于自己的态度与努力,即使倒下也是在抗争之后。

湖边上亭子里有一个看书的姑娘,我以前也在湖边上看过书,记得有一段时间我曾在湖边朗诵诗歌。是的,我喜欢诗歌,我的写作与阅读都与诗歌有很大关系。我背诵过很多首浪漫的诗篇,也写过很多首浪漫的诗篇,我骨子里有一股那样的豪气,诗歌的豪气。这种豪气说土一点就是吹牛逼的意思,而且很牛逼哄哄,想得与写的真的都很豪迈。在诗歌创作上这或许是个优势,但到了创业上就不行了,这豪迈是纯感性的,不着边际的,很浮夸。在上学与毕业后的几年,我就一直充满了这种豪迈劲,一次次地冲向生活,一次次撞得粉碎。在我上学的时候,有很多人劝我不要创业,说我不适合,现在想想很有道理。这种豪迈劲,在面临生活时还有一个表现,就是浮躁。这本就是一个浮躁的社会,我又有这种豪迈劲,自然常常是自我放逐。这种豪迈劲与结果导向也是格格不入的。这里面有很多冲突,对于偏感性的我来说,颇有痛感。但是我的的确确是那样一种人,说到创业视线就会模糊,所以我在一直在坚持,也能又一次重新开始。有了那么多以前想也不敢想的经历之后,心里面更清晰更开阔,没有什么比失败更让我们懂得应该如何做好下一步。

那个信佛的小伙也常给我提起六道轮回与因果,我对六道轮回不太信服,但我相信因果。就像我与大明湖,如果不是因为那时病初愈,身体还不太好,来了离家近的济南,就不会与大明湖靠得这么近,也不会在大明湖里有那么多回忆。很后悔这么久没到大明湖转转,其实每一次都会有所收获,那水,多么美的水啊,临水而思是一件很美的事。

荷花节里品四白

文/董静

肥西行,恰逢父亲节。一大早,女儿在大洋彼岸,已把祝福发在三口之家微信群里:"老爸父亲节快乐!您是最好的老爸,女儿爱您。"当时我们正在赶往肥西丰乐镇的路上,看得出坐在身旁的某人心里偷着乐,看着他们爷俩微信上的一番互动,多么温馨而美好的一天。

又来肥西,荷花节采风,一天的行程安排紧张而有序。虽是仲夏时节,天气湿热,大家仍然兴致勃勃,不愿错过每一处的参观点,要把大美肥西揽入眼中,映入脑海。肥西不愧为我省61县GDP增速第一县,每个镇都各有特色。万亩荷花基地、太空莲基地、稻虾共养基地等,形成了一系列农业产业链,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新农村建设让人眼前一亮,村村通,组组通道路连接着村村户户,使得人文深厚的肥西的环境,变得更美、更靓、更宜居。

肥西各地的美景自不必说,有山有水好风光。"民以食为天",用美食记住一个地方,最长久。俗话说,要抓住一个人的心,先抓住他的胃。肥西的白茄、白藕、白黄瓜和白鹅即"四白",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它们是美味与美颜并存的。那天首次听到"四白"一词,心中充满了好奇。白茄还是第一次见到,是在村头一农户的小菜园里。负责讲解的帅哥,指着一片白茄秧问大家是什么?我自认为有种菜经验,看了半天叶子也没有猜出来。蹲下身一看,几个不大的白茄挂在浓密的枝叶下,造型特别,既不像南方的细长茄,也不像家乡皖北的大圆茄,而是形如白炽灯泡,很俊秀,应该说是茄类中长相最好看的一种。白茄口感如何?晚餐的一盘蒜泥蒸白茄,让我见证了它的美味。好一个蒸白茄,入口即化,比平时吃的紫茄和青茄细嫩滑润,口感好,寻思着明年春天来这里买几棵白茄苗,让它在自己的小菜园里扎根结果。

如果说肥西的白茄让我饱了口福,长了见识,这里的白藕种植面积之大,是另一个惊喜。除了丰乐镇的万亩荷塘外,每个镇,每个村,甚至不少农户家门口的小水塘,也都种上了莲藕。乡里通过土地流转,使得藕塘一片连着一片。红色、粉色、白色的荷花,亭亭玉立在水中,它们正在绽放或含苞待放,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日景象。丰乐盛产雪花藕,听说它远销四川,供不应求,是四川火锅必备的特色食材,脆嫩美味,想想都让人垂涎三尺。荷全身是宝。藕的做法有多种,我曾吃过莲藕宴,满满一桌子菜都出自它,美味极了。荷叶粥、荷叶菜,也是餐桌上的美食。荷叶经过清洗、消毒、杀青、烘干而成荷叶茶,消暑利湿又健胃,是适合大多数人的保健茶饮,正如丰乐镇凤

荷香加工厂的宣传

语:闻得到的荷香,喝

得出的健康。

鲜嫩的莲蓬,是

藕乡夏季常见且有特

色的餐前开胃品,它不仅清甜脆可口,还是不可多得的消暑食材;就连两藕之间的藕节,煮水也有美颜、止咳、帮助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凉拌泡椒藕尖是我的最爱,它酸辣脆嫩,是下饭、下酒的一碟小菜,据说还能解酒、解暑又解毒呢。太空莲虽不能结藕,但它一季可以收获三茬叶、花和莲蓬,产量高,它们创造的经济价值,甚至超过了白藕,可以加工成各种食材、饮品销售,价格不菲。为了配合一年一度的荷花节,山南镇还栽种了一些睡莲,供游客欣赏。一塘塘的睡莲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东湖夕照、西施浣纱、红楼、粉仙子等一个个充满诗意的名字,让人过目不忘。睡莲的叶与花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个个睡美人,优雅高贵,煞是好看,吸引眼球。

白鹅,也是山南的一道风景。从荷塘的坝上远眺,前方的水塘里白花花的一片,少说也有近千只白鹅。它们背靠青山,面临绿水,在那里戏水歇息。山坡上碧绿的小草,是白鹅的主要食物。鹅是草食家禽,以青草和水生植物的根茎、叶、种子为食。仔细观察鹅的吃相,发现它们很绅士,饮一口水,吃一口食,从容不迫。这里有山泉和上游水库的来水,水质好,所以山南的白鹅肉味鲜美,中午的白鹅汤甚是味美,连喝了两碗,还不过瘾。多食鹅肉有益于身体健康,尤其在炎炎夏日,鹅肉有养胃止渴,补气生津,解五脏之热的功能。白鹅的全身皆是宝,鹅绒、鹅蹼、鹅头、鹅肠、鹅肫、鹅肝等,做一桌全鹅宴绰绰有余。卤鹅美其名曰贡鹅,更是上档次的一道大菜,百吃不厌。很遗憾,这次没有吃到四白中的白黄瓜,不知它和平时的黄瓜,在口味上有什么区别,留点念想吧。

游在肥西,乐在肥西,美在肥西,吃在肥西,肥西的"四白"让人期待!肥西的"四白",是不是正在诱惑你的视线和味蕾?赶快行动吧!借7月6日肥西第二届荷花文化节开幕之际,带上你的家人和朋友来此赏荷、观景、品尝美食,不亦乐乎!

荷花飘香太液池

文/王雄文

盛夏到了,荷花开了。

在西安的莲湖公园、丰庆公园、植物园以及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等地,都可以看到亭亭玉立,娇艳欲滴的荷花。此刻,我的脚步正停留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太液池的北岸,望着池中的荷花,水中的涟漪,还有团团碧绿的荷叶,真是叫人流连忘返。

太液池的荷花与众不同,它吸吮皇家之地气,秉承大唐之遗风,在这里开得恢弘雅致,赏心悦目,动人心魄。你看那荷花如水中的仙子,娇媚可爱,韵味十足,一颗颗水滴亮若明珠,在叶上滚动;一朵朵荷花像是一个个少女,被风一吹,随风摇摆,舞之蹈之,格外迷人。那些盛开的荷花露出黄色的花蕊,给漫漫荷塘带来一池清香。

我漫步在太液池边,一边赏花,一边感受荷塘的魅力。在偏西的水面上,有一"采莲图"雕塑,展现的是唐代宫中女子移舟采莲,嬉戏其间的情景。池中一名女子在撑船划行,两名女子在船头伸手采摘荷叶与莲花,而岸上的另一名女子正呼唤她们快快归来。岸边的石头上有这样一首诗:"罗裙霓虹裁,芙蓉向脸开,泛舟烟波面,太液照影来。"活灵活现地反映了当年宫女们采莲的景况。

太液池,又名蓬莱池,位于大明宫的北部,是唐代重要的皇家池苑。据考古工作者多次发掘和整体勘探,太液池分东西两池,西池最大,呈椭圆形,东西长484米,南北宽310米,面积约14万平方米。池中偏东有一土丘,高5米多,即蓬莱山遗址。东池略呈圆形,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约3.3万平方米,两池连接处仅3米多。而今的太液池基本是按原状恢复的,并引来活水,使其长年碧波荡漾,绿水盈盈。

盛唐时的太液池莲荷蓬生,满池生香。从出土的淤泥看,其中夹杂着大量的荷叶荷花遗痕,许多还带有茎干和莲蓬。由此可见,当年太液池"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的盛况。难怪唐玄宗和杨贵妃常在此赏荷,并对身边的左右说:"莲花再美,能比得上我的‘解语花’吗?"对杨贵妃宠爱有加。

太液池的荷花开得多美啊,清香远溢,沁人心脾,展现出一种壮观之美,高洁之美,清新之美。花儿开在蓬蓬勃勃的绿色中间,枝干立于清清灵灵的碧水之上。即使是花瓣儿落在莲叶之上,而直愣愣地挺出一个硕大莲蓬,那水下的莲藕就更是令人喜爱了。荷花的美,不仅表现在外表,更在内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美,自自然然的美。

由此,我想到一些关于荷花的诗文。周敦颐的《爱莲说》,用"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品格;诗人杨万里则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荷花的美丽。同时,他又以清新活泼的笔调,写出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佳句,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趣味。古人的诗已成为千古绝唱,那么今天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荷花赞美诗呢?

生活就是舞台,有生活就有诗篇。据悉,如今的荷花种子有的已上过太空,培育出的荷花比普通的荷花颜色鲜艳,花朵硕大,生命力极强。你看,一朵荷花就是一首诗,一首现代的诗。

太液池的荷花静静地开着,游人如织,来来往往,人们在品味着荷花的清香与美姿,同时心中也在酝酿着一个梦,一个明天的梦,未来的梦,美好生活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