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饺子的美文

2023/08/25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饺子的美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饺子的美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饺子的滋味

文/老鱼鹰子

过年吃饺子,年年如此,年年吃。虽然饺子的形状没有多大的改变,滋味儿却年年不同,大不一样。这不只是饺子馅儿的不同,现在生活好了,要吃啥馅儿都有,不论菜馅儿还是肉馅儿;调料又是那么的全,想吃啥味儿都行。但我觉得还是缺点儿什么。到底缺啥呢?

每当吃饺子的时候,我都会不自觉地回想自己小时候,每年正月初一早饭是那么的好,吃的是哪么香,那么饱。那是因为吃的饺子,盼了一年才吃到嘴里的饺子。那时候,每年春节每人供应二斤白面,平常是见不到的。所以每年我们只能吃上这一顿饺子。剩下的白面,是来招待客人的,就没我们兄弟姐妹的事了。

吃罢年三十的晚饭,我最大的事就是盼着大人们包饺子,那时我家人口多,十来口人,早早的姐姐们就开始洗白菜,切馅儿,大约要七八颗大白菜,当时父母要把在家的两个姐姐五个弟弟填饱肚子,是多么的不容易,一个个都是填不满的嘴,吃不饱的肚子。把馅儿切好后,再拧干白菜中的水,拌馅儿都是父亲的,那时也没什么调料,除去平常用的五香粉,盐,酱油外,又多了两样,一是豆豉,二是面酱。当时我最爱闻豆豉和面酱的味了,趴在火炕上,一边儿摆饺子,一边儿闻着那味儿道,就别提想着吃的事了,更别提要是肉馅儿该有多好了。

过去想的,现在都有了,随时随地都能吃到,但总觉得没有白菜馅儿拌上豆豉和面酱的那滋味儿,人哪,真怪,好像是缺了追求,生活就缺了滋味儿。

闲话吃饺子

文/阎锦文

走南闯北在外面吃得最多的要数饺子,吃饺子方便快捷,还经济实惠。四处漂泊的我,时常会顶着风或是淋着雨,寻找一家僻静的街巷店铺去吃饺子,馅自然是荤的一半素的一半。若是数九寒天,要一盆热腾腾的煮饺子再整瓶二两装的小酒,顿时会从心门口一直暖和到脚板底。

饺子又叫"角儿"、"扁食"、"煮饽饽"……除了最常见的水面皮饺子,还有油面皮饺子,在安徽合肥三河镇还有鲜为人知的米面皮饺子。

饺子的馅,按食材大类来区别,我想,也就荤与素。

饺子加热的方式大致是"南蒸北煮".蒸,就是上笼屉。煮,则除清水煮、汤面煮之外,还可以放在火锅汤里煮。而油面皮饺子必须烘炸加热,在江浙沪一带流行的锅贴生煎饺,煎时四溢的香气和一咬油滋滋的口感绝对称得上垂涎欲滴。

无论你走到哪儿吃饺子,一小碟子的蘸料是必备的,蘸料的味道有鲜、咸、酸、辣、麻、怪之区别,因地而异,因人而宜,各取所需。镇江人吃饺子喜欢来一小碟儿恒顺香醋,饺子蘸醋,细嚼慢品,酸酸的,亦带点香甜。而我有点随祖籍的生活习惯,吃饺子绝对不会忘记剥几瓣大蒜头。

明清史料中说:"元旦子时,盛馔同享,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民间风俗也说:新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家家户户都吃白面做的饺子,是"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大概这也是人们对共同富裕的向往和追求。

饺子视其形,如偃月,更似元宝,过新年吃饺子寓意着"招财进宝".新年饺子的馅不仅花样多且味道似乎会更加鲜美一些。小时候过新年家里包饺子,会在馅料里塞一枚小钱或是一截白线,寓意着来年发财和长命百岁,让你把对新一年的祈盼和祝愿都满满地填进心里头。上了年纪的老人在过年时又总爱称呼饺子叫"万万顺",这是在讨来年一切都顺利的好兆头。

而今在镇江这个江南古城,好吃好喝的地方真的不少,就说这饺子,除了东北人和山东人开的饺子馆,专卖虾仁馅、鱼肉馅、鸭肉馅、鸡肉馅的就有好多家,"南蒸北煮"都搭,不出城也能品尝到西安风味的珍珠饺子。

小时候,我最喜欢挑纯肉馅的饺子吃,这可能与我馋肉有关。而如今却常常想吃妈妈亲手包的三鲜素馅饺子。饺皮子是老母亲自己手擀的,她是北方人。围着八仙桌子看妈妈擀饺皮,像是在欣赏烹饪大师娴熟的技艺表演,荠菜、香菇和黑木耳,加上精细的刀工,再用纯真的小磨麻油浸透的那种素馅儿,那饺子精致小巧,鲜香爽口,淡淡的,却很有味道。

祖母 饺子

文/兰叶葳蕤

中午,我自己在宿舍做的饭,三五朵香菇木耳,几片白菜叶,加些粉丝,炖了一碗汤,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汤里有饺子七只。今天冬至,北方在这天要吃饺子。这饺子,还是立冬时,我妈给我包了存在冰箱里的。

中国人的饮食讲文化。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张仲景。而我,如果可以,我愿意每天吃饺子。我觉得饺子是中国人的智慧发明,既解决了菜又解决了饭,省时省事。

大约因为入冬后,我爸妈终于可以不用再像其他的几个季节那么忙碌,所以我对冬季的好感远胜于其他三季。但正因为爸妈每天在家,我却模糊了关于冬季的其他记忆,比如冬至吃饺子。

我对吃饺子的记忆,最深刻的来自于老祖母。

我的老祖母在世时,最喜包饺子,而且特别喜欢包素饺子,我们那里,管素饺子叫扁食。擀好的面皮,裹上豆腐、馓子或者韭菜、鸡蛋、粉丝,面皮劲道但不跟牙齿叫板,家常菜便宜易得,这些,都是祖母偏爱素馅饺子的理由。

祖母挽着发髻、穿着大襟衫,冬天还要绑上裹腿,现在回忆起她,真正是恍如隔世了。但是,只要一提到饺子,我的眼前就是活泛的祖母。她包的饺子,齐整地排列在篦子上。她往灶膛里添上柴,水开了,篦子上的饺子,滚滚下河去。同时,她还要重复一个谜语:南边来了一群鹅,秃噜秃噜都下河。她这么重复的时候,一定是把我还当成那个拖着鼻涕的小丫头了。这是我人生里的第一道谜语,关于饺子的。

饺子出锅了,祖母喊我去她的锅屋,盛一碗给我。如果是年节,她还会大方地盛一只给灶老爷。不过,等一会,那只饺子,一般还是会落入我的碗中。

我的祖母是1997年春节去世的,离她逝去,快二十年了。我难得梦见她,但在这个阴沉沉的冬至节气,我特别地想念她和她的素馅饺子。

冬至饺子香

文/郭克秀

冬至时节,依稀听到母亲的唠叨,"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童年的记忆里,冬至这天是必须要吃水饺的。

母亲总说,饺子是最团圆吉祥的食物,把牵挂和温暖都能包裹进去,还能辟邪驱魔。小时候的冬天总是异常的寒冷,每每清早起来我被冻得哇哇哭。母亲总是怜爱地把我揽在怀,然后对我说:"冬至那天多吃水饺,就不会感觉寒冷了。"于是,冬至那天,母亲总是早早地包好水饺,听话的我们个个吃得肚儿圆,母亲便开心地笑了。后来我明白了,母亲是希望我们健康成长,浓浓饺香里更多的是对我们未来的祝福和期望。

后来走出家乡到外地求学,冬至这天总会想起母亲在火炉旁煮水饺的情形。热腾腾的氤氲雾气,犹如水袖般袅袅飘逸的精灵,用自身的暖意将寒冷的世界柔化得温顺绵软。此时,我的思绪更是被红泥小火炉烘托而起,母亲在火炉前温暖地忙碌,让我懂得自己的根永远随着母亲的身影恋着故土和记忆。

我们成家以后,冬至这天母亲总是会把热气腾腾的水饺送到我们小家门口。每每告诉母亲别送了,这么冷的天,这么远的路,可母亲总是说,你们上班没时间包,再说我出来走动走动也能活动活动胳膊腿。去年冬至那天飘起了雪花,天气异常寒冷,我们一天呆在暖气房里不曾出门。傍晚时分响起了敲门声,我还狐疑是谁这种天还串门。打开门,我惊呆了,是冒雪赶来的母亲,提着一保温桶冒热气的水饺。感动的泪水瞬间夺眶而出,母亲送来的不仅是水饺,还有暖暖的爱意和温馨的祝福。打开保温桶盖,一股馨香飘逸而出,瞬时弥漫全屋。母亲的爱,让我柔柔的心时刻温暖如春。

今年的冬至,我提前做了准备,连同我的祝福和爱意都包裹到水饺中,在冬至那天送到了母亲面前。

八月十五吃饺子

文/王立乾

我出生在渭北一个小村庄,小时候,村子才不足600人。月饼这个字眼,在我十二岁之前,只听说过没见过,当然就没有吃过了。

那时,土地刚承包到户,物质相当匮乏。我们这一带人,把过中秋节叫过八月十五,能叫过中秋节的人,都是城里人,感觉很洋气。

至于吃月饼赏月,对村人来说,纯属天方夜谭,平时打下的粮食要精打细算地安排,杂粮细粮能一年吃到头的人家,过的就是实在的好日子。但无论怎样,日子再差,八月十五还是要过的。城里人怎么个过法,咱不知道,但乡下人有自己的过法,且大致都差不多。

八月十五的前一天,母亲就发酵了一盆面,十五的早上,就开始蒸农家人的自制的"月饼".老碗口那么大,差不多一公分厚,加少许椒叶,蒸熟即可。偶尔也蒸一箅子糖包子,一般都是红糖馅的,很甜,嘴馋的我,能吃好几个,这就是一家人很享受的美味了。大月饼馍蒸的多,吃不完,晾在簸箕上,晒干了做零嘴,咬起来嘎嘣脆响,亦是一种享受。

那时我们最期待的应该是中午这顿饭了,因为要吃饺子。家道好点的,割肉回来包,有羊肉、大肉馅的;我家吃不起肉馅,从来吃的是韭菜饺子,但已经是绝对的美味了。半晌午,母亲就开始和面,我去村里的果园买来五毛钱韭菜,回来帮着择净,淘洗后切成碎丁,淋上些许菜油,放上一些花椒面,少许盐,拌匀,馅就算拌好了。母亲擀饺子皮,姐姐包,整整齐齐排在簸箕或者箅子上。我幻想和期盼着饺子煮熟后的美好味道,快乐的感觉不亚于过年。

饺子下锅了,我使劲拉着风箱,氤氲的热气里,鼻孔钻进韭菜的香味。

浑圆鲜润的饺子出锅了,母亲先舀出两碗,要我们端到门房的方桌上,桌子上摆放着已故爷爷奶奶的相片,敬完先人,才把锅里的饺子盛到一个大盆子里,一家子围着盆子蘸着蒜汁开始享用。

那时总想,什么时候能天天吃上这韭菜饺子,虽然还是纯韭菜馅,不放一颗鸡蛋,只要想吃时就吃,就真的是最幸福的人了。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就是几十年,现在还真的过上了这种日子,可再也没有当年的那份殷殷期待了。每次过节,妻子包好韭菜鸡蛋饺子,出锅后我就对女儿说:"去,先给你爷和你婆献上。"

看着女儿皱着眉头吃着这往日的美味,我也夹起一个,仿佛又听到母亲在说:"别急,慢慢吃,锅里还有呢!"

八月十五,就吃韭菜饺子,香!

冬至饺子香

文/钟芳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冬至到。冬至,又称"冬节""亚岁",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其重要程度,不亚于新年,因而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我的家乡,冬至这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热热闹闹地围坐在桌前一起包饺子、吃饺子,迎接马上就要到来的数九寒天。

饺子有"交子之时"的意思。而古人认为,冬至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节气循环的开始,是个吉祥的日子,值得庆贺,所以冬至之时的饺子是不能不吃的。同时饺子的形状类似元宝,吃进了元宝,自然是"招财进宝"到了家,象征全家团圆、和和美美、大吉大利。

记得小时候,常听妈妈念叨"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每到冬至这天,母亲总不忘给我们全家包饺子吃。

饺子花样繁多,但以白菜猪肉饺子最为香鲜。看着母亲一点点地把五花肉剁为细细的肉茸,拌上切好的葱姜末、白菜碎,加油盐拌匀,调出鲜美的馅料。母亲拌的馅总是不咸不淡,不干不稀,油亮通透,色鲜味香。

做饺子皮,母亲在面粉中加入温水,很快揉成光滑的面团,并"啪"地一声拍一下面团,然后放在盆里盖上湿布,醒半小时以上。

开始包饺子了,全家人一个都不少地围坐在餐桌旁,谁都是笑容满面。擀皮的擀皮,包的包,摆放的摆放,一派幸福祥和的喜气。母亲是包饺子的好手,她不但包得快,还顺带着给我们讲一些有关饺子的故事。要我们把饺子包成元宝的形状,两边翘翘的,中间圆滚滚,寓意财源滚滚。

包好饺子后,我们姐弟总无心玩耍,一直守在厨房里,目不转睛地盯着白白胖胖的饺子在锅里上下翻飞。氤氲缠绕的香气间,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来,就着蒜醋辣椒油调成的味料,一家人吃得不亦乐乎。嘴馋的我们也早已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接一个地吃起来。吃着吃着,不经意间,一枚硬币蹦了出来。母亲这才告诉大家:谁吃到包着硬币的饺子,谁就是有福之人,来年一定好运连连。我们也总会举起胖胖的小手忘情欢呼。就是这样的饺子,我们吃出了浓浓的情韵,比现在的山珍海味还要印象深刻。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饺子已成家常便饭。素馅、肉馅、海鲜馅……各种口味的饺子应有尽有。凡俗的日子,想吃什么都能吃到。尽管如此,但我却还是一直对儿时的冬至饺子情有独钟。

细想起来,与其说是喜欢冬至的饺子,不如说我喜欢的是包饺子时那种全家人其乐融融的感觉。包进饺子里的不仅是美味的馅料,更有那一份浓浓的亲情和温馨,让人无比幸福,足以温暖我们人生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