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乡村生活的美文

2023/08/15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关于乡村生活的美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关于乡村生活的美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乡村夏夜奏鸣曲

文/张凌云

远远地,忽然听到有蟋蟋窣窣的声音,像蛙鸣,像蟋蟀,但又不全像。心中一动,那是故乡的声音。是故乡的声音在向我招手,在这夏意正浓的时候。

顿时想出去走走,回到某个地方,回到那已多年不曾经历的乡村夏夜。那里盛满各种动听的声音,组成天籁一般的奏鸣曲,它用记忆和匀着往事,将我的思绪洒落进无边夜空。

蛙鸣是主调。不管在哪里,此起彼伏的蛙鸣永远是夏夜的主角。"嗒嗒","霍答答",声音忽轻忽响,忽密忽稀。水势越旺的地方,蛙鸣就越嘹亮,越欢畅,比如积水的稻田,曲弯的水塘。尤其是下过雨后,但凡有集水的坑凹之处,蛙鸣都比平日更加恣意奔放。乡下的青蛙不怕人,只要不太吵它们,它们会叫上整夜整晚,这边稀了,那边又响起来,整个乡村淹没于一片蛙鸣的海洋。

那时喜欢沿着乡间田埂漫步。离开三三两两乘凉的人群,走过村头的水泥拱桥,扑面而来的是田野的清新气息。蛙鸣正唱得汪洋恣肆,丝毫没有因为路人的"入侵"而受到影响。孩子的心总是好奇,总想知道那些青蛙究竟藏在哪里,可惜在黑沉沉的夜色中什么也看不见,无奈,对着蛙鸣最响的地方大喊几声,蛙群短暂安静了下来,正有几分得意,不料片刻之后却恢复如常,于是找个地方重演这样的把戏,如此周而复始,乐此不疲。

虫鸣是协奏曲。天下昆虫繁多,我们能叫上名字的也就几种,蟋蟀、蝈蝈、蚂蚱、蜻蜓等,还有知了。黑暗中,除了蛙声,充耳就是各式各样的虫鸣了。"滴滴","唧唧","得得",声音细细碎碎的,分不清来自哪种动物,但觉得像棉团,像麦芒,轻柔绵密而无处不在。偶尔也有蚊蝇恼人的嗡嗡声,但和风吹过,就像听不见的耳语吻上脸庞,瞬时传来一阵清凉。远处,有晚蝉还在不知疲倦地鸣唱,忽而又低沉下去,于是群虫失去了领唱者,各种声音组成看似杂乱却富有节奏的交响,悠闲演绎着夜的旋律。

还有打击乐。青蛙排队跳进水塘,鱼儿不甘寂寞跃落河沟,还有夜钓人将鱼扯出水面的声音。常是怔立在田野里发呆的时候,忽然听见"扑通"、"哗啦"的声响,才明白周围原来潜藏着如此丰富的故事。禁不住想去追那些青蛙鱼儿,鱼儿自然是追不着的,迁移的蛙群淹没在蛙鸣的海洋没了踪迹,就连夜钓人在夜里也看不真切,索性打了退堂鼓,不再管它。

还有间奏曲。那是水牛的哞哞声,还有山羊的咩咩声。它们或在河塘里洗澡,或关在笼栏里吃草,带着满足和惬意。倘是听不到它们,你还不知道这个夏夜并不仅仅属于人类,同样也属于那些和我们终日厮守的好伙伴。与鸡狗不同,许多牛羊属于集体财产,夜色中,它们安静地徜徉在田野中央,和茅舍里的看护人一起守望着黎明。

有些轻微而不易察觉的声音是变奏曲。那是滋滋滑动的黄鳝,或是缓缓爬动的甲鱼。我们那里黄鳝叫长鱼,无论捉长鱼、钓甲鱼,都是乡人最喜欢的游戏。捉长鱼用一种丫字形的竹篓,内中装入饵料,一长排平躺在河沟里,长鱼爱往有水有泥的地方钻,天亮后收笼,十有八九满载而归。捉甲鱼却不用竹篓,单用大针。大针一头扎上新鲜猪肝,绕线扣紧,另一头系线固定,守在甲鱼常走的线路,专等上钩。捉长鱼少有经历,捉甲鱼却跟着表哥去过。那是沿河塘边一路抛线,末端都有木棍竹竿卡在泥里或绕在芦苇上,甲鱼嗅到猪肝便去吞吃,将针卡入喉咙,于是赶紧收线,运气好一晚能钓上两三只,毕竟是野生的,个个膘肥体壮,可爱中透出一股悍气。

乡村的夏夜,还有太多听不见的声音,雀鸟在巢穴翻身,蝼蛄在地里钻掘,露水在植株结晶,果实在枝头丰满……无论动物,还是植物,它们都将夜色中的大地当作天然的舞台,尽情释放着生命的精彩。乡村的夏夜,只要张开思维的翅膀,世界就能远超你的想象。

是的,世界还在那里。只要用心谛听,那些熟悉的声音将潮水般涌向你的身边。

乡村夏夜

文/路惠民

乡村的夜晚来得早,没有城市的喧闹和吵杂,乡村的夜晚是静谧的。当夜幕降临之时,西方还留有一些余晖,天际间为一片红色所笼罩,慢慢地越来越淡,最终为黑夜所弥漫。远处的山峦由清晰变得模糊,在星、月光下被勾勒出淡淡的轮廓;村边的大树由影影绰绰变为一座座绵延的"土包";农家屋舍、乡村土路等一些熟悉的景观隐藏其中;没有高楼大厦的阻隔,没有霓虹灯使人眼花缭乱,乡间的土路泛起的淡淡的白色,蜿蜒伸向乡村的角角落落。农家小院里射出的灯光为乡村的夜晚增添了一地那特有的色彩,短暂的名亮之后,夜恢复了原本的面目--漆黑。

夏日,乡村的夜晚来的迟一些。乡间的土路上传来几声吆喝声,村子里少有的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吆喝着牛羊由远及近,吃了一个下午草儿的牛羊肚皮撑得圆圆的,迫不及待地急切地往回赶,可能是炎热的天气使得他们急需补充水分,好落个草足水饱充满"惬意"的满足,也好落一身好膘,或多产一些奶,告慰主人的胃口;也或是躲避黑暗带来的不安全感,尽早地躲进安全舒适的圈舍。

炎热的天气使得农舍里边的闷热,大家草草吃过晚饭,把辛劳了一天的农人"驱赶"出农家小院,男人们端着茶壶,拿着香烟、小凳子,摆在院门外整齐平坦的巷道边的大树下,三三两两坐在一起借着月光呷下一口浓浓的茶水,浑身舒坦,手里的扇子悠然地扇着,或点燃一支香烟,吞云驾雾中缓解一下疲惫的身躯;女人们迅速地收拾停当,加入女人们各自围成的人堆,谈论着各自的不同的话题。

巷道中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小人群,喜欢听戏的年老者,打开自己时髦的"随身听",品味着粗旷豪放的"秦腔",伴随着浑厚豪迈的音乐,驰骋于历史的长河之中,陶醉于其中;或笑谈人生,情不自禁地发出慨叹,今非昔比,感觉满足万分;或品评着生活的苦与乐,一阵阵东拉西扯,滔滔不绝的争论、补充;或讨论着各自所掌握的讯息与新闻,交流着各自劳作的经验;……畅享着生活的快乐,让疲惫的身躯在精神的鼓励下,明天会更加抖数。一阵热闹之后,劳作的困顿爬上了脑门,原来已是夜半时分,哈哈一笑,收拾好"家伙什",便盘算着明天的活计,走回家中。

随后的日子里,乡村的夜晚慢慢地提早来到,夜幕早早地降临,越来越浓,天空中那繁星点点,那北斗星于不知不觉中把斗柄转向南方,昭示着炎热的夏季或将过去,丰收的秋日日渐逼近,按耐不住的是丰收的喜悦,如果仔细聆听,那庄稼地里、果园里那些即将成熟的作物正贪婪地吮吸着养分,努力地谱写着另类的生命曲,证明着生命新的一轮完美的过程,用丰硕的果实诠释着生命的价值,那"唰!唰!"的成长之声,不正是佐证它们生命旅程的铿锵。

那田野里夜深人静之时,各种昆虫颤抖着它们的"嗓门",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弹奏着秋夜的进行曲和交响乐,它们不知疲倦地、欢快地演奏着,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心烦,一种回归、亲切感油然而生,更让人觉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不知疲倦的星星,凌空不停地眨着眼睛,关注着世间的一切,把乡村的夜晚装扮的更是美轮美奂;流星也不甘寂寞,跳跃出来,悄然划破夜空,留下一道短暂的光亮;那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执着地长相厮守,坚守着爱情的忠贞,继续演绎着爱情的神话。

乡村的夜晚,让浮躁、焦虑的心得到了暂时的慰籍、平静,远离了都市的喧嚣,静得让人心旷神怡,不再为功利所累,疲惫的心灵又重回到曾经缺失的过去。也是那样的平淡无华,没有吵杂、没有烦躁,让心灵回归到一方朴实无华的净土。

我想努力薅住乡村夜里的时光,让这美好的时光从身边缓慢地流淌,有效地走过;我曾贪婪地想占据每一束光亮、空气、声音、…实实在在地拥有生活,拥抱生活,让烦恼远离自己,让沮丧和晦气与自己渐行渐远,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的每一次赐予,享受上苍赐予的厚爱,敞开自己的心扉,让阳光直射进我的心房,抛开烦恼与忧愁,快乐地生活,珍惜拥有过、经历的一切。

乡村"晒"香

文/郭华悦

乡村的国庆,在"晒"中拉开了帷幕。这"晒",并非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晒".网上的"晒",难免给人华而不实的浮夸之感;而在乡村,国庆的"晒",却是踏踏实实的晾晒。

走在乡间,远远望去,处处可见丰稔的果实,被农人们采摘下来,挂在屋檐下,晾晒在场院上,摆放在席子里……构成一片欢腾的"晒"的海洋。这片海洋,尽管无声无息,却泛着醉人的色彩和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那是农人们的汗水结晶,他们脸上露出的喜悦,醉了秋,也醉了自己。

花生,是"晒"的主角之一。摘花生,看似轻松,其实可是费力的活儿——带上厚厚的手套,把花生一一从根上摘下来。一天下来,哪怕戴着手套,也能隐隐感受到手心的酸痛。摘下来的花生,洗净后,有的还得剥壳,将生的花生取出来晒;有的,则是蒸熟了再晒。花生的香气最浓,往往在晒秋的场地上,就先声夺人,充当了第一主角。

红薯干是晒场上的"配角".一般的红薯,收成后,直接放到屋里,自然无需拿出来晒;但有的人家,喜欢吃红薯干。农家有专门用来削红薯的长凳,长凳的一边上了刀片,人坐在凳子上,拿着红薯,往刀片上削,一片片浑圆、薄厚均匀的红薯片就纷纷掉进了筐里。再将这些红薯片晒干,就成了略带涩味却令人回味无穷的红薯干。平时,吃腻了米饭,就可以下一锅红薯干,加水一煮,食之,清香无比,引人垂涎。

当然,在晒场上,最常见的是玉米。玉米收下来后,剥去外皮,搓成玉米粒,这才拿到晒场上去晒。剥玉米的过程,可不比摘花生轻松。往往是大人小孩齐上阵,忙活了好些天,这才将一粒粒玉米,变成了晒场上一片金色的海洋。

行走在一片片晒场间,呼吸着果蔬的香气、泥土的芬芳,惬意而舒适,无不在向人们昭示着,国庆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不仅收获着丰实,更收获着欢乐和幸福。

乡村之恋

文/忧思鸟

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看着这幅画,听着这首歌,我的灵魂扇动着记忆的翅膀飞到了从前。

那是我来到这个世上,除了妈妈那甘甜的乳汁外,那是我所有美好的梦的摇篮,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走过繁华的都市,领略过奇峰异景,可是留在我内心深处的让我心灵倍感归属还是家乡那一草一木,一山一川,还有家乡的那条潺潺的小河。

我亲爱的故乡,如今我虽然离你远去,可是你依然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我常常在远方望着家乡的方向,我仿佛闻到了家乡泥土的气息,我仿佛听到了那熟悉的乡音,看到了那淳朴的乡亲。

还记得儿时,每年的春天,小草刚刚发芽,我就和伙伴们挎着小筐,到野地里去挖婆婆丁,我们低着头仔细的寻找着,其实,小草是比婆婆丁早发芽的,那里有婆婆丁的影子呢,结果是一棵也没有挖到,我们扔下小筐,在野地里疯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我们在河边尽情的戏水,在树林里捉迷藏,玩的是常常乐不思归,直到听到妈妈的焦急的叫声,才偷偷的抄近路跑回家,可是那满脸的泥巴和那脏乎乎的小手还是暴漏了我们的行踪,难免要挨妈妈的骂,可是这对我们来说,是不会伤到我们的自尊,我们下次还是照常去野外疯,弄的我们有了一个不雅的外号叫"疯丫头"

还记得那个池塘吗,春天的时候,那是我们捉青蛙的好去处,池塘里到处都是蛙叫,好多好多,可那时奇怪的是青蛙可真傻,为什么会两只抱在一起等我们去捉。现在想想,那时是多么的天真啊!

在草木葱茏的夏天,我就和伙伴们去河里游泳,我学会了仰泳,蛙泳。在水中漂浮的感觉真好,一直到现在,不知道是为什么,每当我苦闷的时候,每当生活的压力让我喘不过了气的时候,我晚上在梦里一定会梦到我小时候在河里游泳的情景,迷迷糊糊,什么也不想,在梦里感觉就是顺着水漂啊漂,那种感觉好放松,好惬意。醒了,仍会沉浸在梦里。我想那是我内心深处最渴望和寄托的地方吧。

在五彩斑斓的秋天,是我这个馋丫头最喜欢的季节了,那红红的刺玫果,是我的最爱,甜甜的。虽然我的小手常常会被她的刺扎到,可是还是禁不住那红红的诱惑。还有山丁子,臭李子,榛子……好多好多的野果。我采回来不是坐在地下吃,而是像猴子一样爬到大树上去吃,弄的是常常把路过此地的大人们吓得吆喝着让我们下来。

冬天很快在我们尝尽了野果的味道之后如期的来临了,冬天的寒风让我们不得不躲进屋子了,可是那飘落的雪花却按捺不住我们那颗早已玩野了的心,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我们堆雪人,打雪仗,在雪地里踢足球,直到弄的满头的大汗才肯罢休。

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再复返,儿时的玩伴都和我一样,个自成家,我也离开了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小山村。

前几天,我的儿时的玩伴我的好友从深圳回来办事,然后我们一起去为我们的亲人扫墓。我们相约驱车来到了那个让我熟悉的小山村,小村的变化让他感到很是欣慰,可是物是人非,我们父亲已经长眠在了这个让我们欢乐让我们熟悉的小山上,在也看不到他们那熟悉的笑脸,再也听不到他们唤儿归家的声音了。

晚上,我把丈夫和孩子支出去孩子的奶奶家住,只有我们两个在家,我们一起做了我们爱吃的饭菜,我们点着蜡烛,来一次烛光晚餐,体验一下过去的日子,朋友喜欢吟诗,此情此景,他不禁吟起来杜莆的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

明日隔山岳,世上两茫茫。

我们举杯,相视,一饮而尽,放下酒杯,已泪流满面。

我们虽然还年轻,还未曾两鬓已苍,可是失去亲人的悲痛是何等的残忍。

明月依然在天空,月光轻轻的泻下来

我们不知道为那般的这样的动情,这样的流泪。我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们此刻的心情,那就让我们的发自心底的最原始的返璞归真的心灵的表白融入这酒里,融入这家乡如水的夜色里。

明天,我们还要各自的起航。

举杯邀明月,起舞弄清影。一起唱起这首熟悉的歌,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

望乡村

文/华枝春满

从四周稍高的地势回望村树,一团一团的绿云就卧在乡土褐色的海洋上。即使进入盛暑,那绿云依旧静得像孵雏的母鸡,有着无限的耐心和慈爱。

乡村的村都是极普通的,什么榆、槐、杨、柳、梧桐、椿木……普通得像一个个朴实的村民,普通得像村民的一日三餐。正因为普通,它就很自然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树栽在村民的房前屋后、院里院外,夏日,人们在它的绿阴下消暑;冬天,村民靠着它晒暖,它是人们不可缺的伙伴。你看谁家盖了新房,铺完最后一片瓦,村民就急急地往房子前后种树了,仿佛屋外没树立着,屋里的他就在炕上睡不安稳。如果谁不小心弄破一块树皮,村民就会心疼半天,忙用一块泥巴贴了,说树也知热冷呢。空旷的田野里,常会见一所孤孤的小房子旁,兀自立着一棵亭亭的树。那房子是看田人的住所,有了树,看田人便不会寂寞,树也不会孤独。他们在单调的田野里,常常组合成一道韵味浓郁的风景一一-孤独而美丽。

黎明时分,村树从夜的背景里渐渐显现出来:一个又一个轮廓,一树又一树枝权,一簇又一簇叶群……司晨的仙女端着丰富的调色盘为之顺序勾勒层次,先是一笔浅似一笔的花青,忽然就不耐烦起来,把五颜六色一泼,泼出无可言状的绚丽,树叶立即氤氲一层梦幻般的色彩: 尖上缀点青紫,面上泛着金红,叶边则镀一圈亮银了。又一刹那,整个树冠的阳面金碧辉煌,叶片是透亮的绿,而背阴处,仍是葱翠沁心。浓阴间,蓦地一声呢喃,叶子颤颤激动了;又一声,鸟鸣就乍短乍长稠密起来,树冠里像藏了一个乐团,有麻雀、斑鸠、喜鹊、长尾野雀、山鸽子……叫声或委婉悠扬,或深沉激越,浅吟低唱,在灿烂阳光鲜纯空气中逶迤。你就仿佛站在一条透明的河水边,看水底下的草摇曳生姿,或者一丸丸卵石跳跃如鹿…… 这时,有门"吱呀呀"启开,狗儿跳出来了伸了伸懒腰;有鸡"扑棱棱"角飞上墙头引吭;牛羊被牵到村边树林里悠然吃草;有村民扛了了锄头、拎了水瓶食袋,去除苗间草。

正午,阳光如熔金飞瀑般垂泻下来,万物烫得缩短一截。树们挺直了腰杆,由于喝饱了农民浇灌的肥水,每一片叶子都极致地支棱着,一寸寸阴翳笼抱住屋顶,掩护着墙壁,与炎热作最艰苦的斗争。村民们下工了,头顶一块毛巾,频了沉甸甸踩着自已的影剧院子走回家用,走进可意的凉爽与温馨,精神就一振,疲劳去了一半 .接着一阵擀面杖磁面板、风箱呼啦啦的声音,两老碗裤带似的面条端上来,一口气吃下,摩挲着滚圆的肚皮,侧身倒在冬暖夏凉的火坑上,一身的乏劲就散入梦乡。醒来又是一个移山填海的汉子、一个柔情万种的贤惠女人。

当然太阳也累得蔫蔫时,黄昏来临了。夕阳懒懒地把半个脸子架在塬塄上,万支金矢射落神鸟的片片花翎铺做半天彩霞,给山川田舍披上了一层嫣红的绫绡。到处都洋溢着喜气,竟如一场盛大的典礼。远山童颜鹤友,敞了紫袍,乐呵呵地袖手旁观。小河流淌腼脂,洒一路祝福。树们是顶着盖头的新娘,掩着羞涩,在风抬的花轿里,陶醉了,水袖甩着,腰肢扭着,满头翠饰丁当如天乐,唤醒了黄昏的激情。树为田间的村民揩干汗水,安抚归心似箭、叫唤不己的畜群,召唤贪玩不归的鸟雀和顽童。和着蝉声的激越,养足了精神的蝙蝠背驮一抹星挥月光兹意书写落日意绪。渐夜的庄田那边,一声"噢嗬嗬"的长啸直漾时空幽邃,天地荒老,万籁静溢。

这里,那里,灯便一颗颗灭了。墟里起了炊烟,斜斜的要亮了去,树绾住了所有在田里劳动的、在城里打工的、在他乡异地为官的、孜孜求学的乡民的心。

乡村的夜,树是村民的守护神。

乡村的 "俏"新年

文/韩星星

没有绚丽的灯火,没有迷离的霓虹,乡村的新年腼腆而内敛,只需几串鞭炮,就把羞答答的新年娶回家。但若说乡村新年土气,那就错了!它也有着独特的风情、俏媚和气质。

沉寂一年,这时村庄开始有了人气。那些打工的人,嗅着年味,从各地赶回来。村庄一夜间充实、热闹起来。有些人,仿佛还没反应过来,说话仍是城里的口音。不管在外面做什么,这时他们都衣着光鲜。普通话,新衣服,让村庄恍若隔世,演绎着活色生香的穿越剧。

男人的模仿,像画蛇添足,呆板而肤浅,没有灵性。女人则鲜活、灵动、动人多了。

女人是天生的衣架子。奔忙和劳作,使她们体格健硕,身材匀称。衣服往身上一穿,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说不出好,只是美。俏而不艳,媚而不妖。城市女人的美是妆饰出来的,脂粉气重,巧夺天工;乡村女人的美则是活出来的,生活味浓,浑然天成。所以,城里女人至多是城市的流动风景,而乡村女人则是村庄的眉目,不施粉黛,却风情万种。

甚至那些老人,此时也桃红柳绿,趁着新年,来个老年俏,喜洋洋地把年来报。

养眼的不只是女人,还有春联。门或许旧了些,还好,年和春联是新的,对生活的感恩和期盼也是新的。不管瓦房还是高楼,无论铁门还是柴扉,春联一定要大气,内容一定要美满。新年就图个喜气,村人都写进春联,贴在门上,心里也亮堂了,日子跟着喜气洋洋。

城里的春联是批发的,属于市场经济,整齐划一;乡村的春联是自创的,虽小农经济,却也自成一体。或许,笔法不够遒劲,韵律不够整齐,文采不够华丽,却是发自内心的声音。在乡村,春联不是传统的装饰,它是新年的唇,吐纳着辞旧迎新的喜悦和期盼。

当走进家,就看到新年的形神,尝到年味。乡人信神,但不迷信,他们只信奉幸福,把生活当成图腾。这些,都融入年画里。堂屋的年画,是全家新年的主题。想求子的,挂观音送子图;想求财的,挂财神送宝图;想求寿的,挂寿星蟠桃图……卧室的年画,是个人的小秘密,可能是青春的幻想,可能是遗落的旧梦,可能是老去的迷恋……

嘘,千万别出声!谁都有自己不能说的秘密,躲在里面,避免被岁月一网打尽。

年画就是明眸善睐的眼。当你凝视年画时,年画也在凝视你。不要试图走进她,就像接近初恋情人。她美得炫目,一不小心,你就会被一段往事绊倒。留下你,抱着地上的背影隐隐作痛,她却咯咯笑着远去。年画似眸,顾盼生情,年画让新年的俏有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