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乡村的美文
倚栏轩精选6篇写乡村的美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写乡村的美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乡村映象
文/晨风吹动
在我离开乡村进城的这几年里,脑海中乡村的影像逐渐的由原来的单调、疲惫、没有生机转变成了温和、真切、充实而丰富的一个大舞台。是否我的写作灵感来源于它?我的焦虑、躁动也是因它而起?这我从来没有仔细的考虑过。
去年的时候,我在本市的一个不起眼的村落里居住了下来,每天看到的除了来来往往的陌生行人之外,就是数目繁多的各种店铺,商业的气息铺天盖地而来,让这个村落和城市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所以在这里你根本看不到一点乡村的气息,但是住的久了,你会发现虽然是处在大城市中央的的村落,它到底还是个村落,因为这个村子的人潜意识中有着一种小农意识。但它又不同于真正的乡村中的那种气息,相比之下,这里缺乏了一种安全感。
前几日的一个早晨,我仍像往常一样推开窗户的时候,却听到了一种久违的唢呐的声音,第一反应便是这里殁了人,于是伸出头去向窗外张望,果然在那个狭窄的十字路口,一群人身穿孝服在迎着什么东西。我这才意识到原来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这种情形了。下到楼下的时候,房东的儿子百无聊赖的瘫坐在放在门口的凳子上,小伙子年纪轻轻,模样也很俊朗,可就是残了腿,自从我第一次看到他时,他的眼神里没有一点点活力,总是那么哀怨和凄迷。门口则是聚着一大帮人在说闲话,显然他们都是这个村子的主人,在议论着死了人的事,同是一个村子的,一切似乎都与他们无关,而在我的记忆中,我们的老家要是谁家老人去世了,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去帮忙,而且十分的卖力。
哀怨的唢呐声让人几欲泪下,但我似乎却并没有听到哀哭声,仅仅是礼节上的迎来送往。折腾了一整天,到了傍晚便偃旗息鼓了,一切恢复如昨,好像什么事请也没有发生一样,喧闹声逐渐的消退了,夜色沉沉的压了下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迷离的气息。
我在田畔割着猪草。刚刚平整过的田地层层递减而去,一直延伸到很深的沟里去了,形成一整片一整片的梯田。对面山坡上一条白哗哗的陡峭的山道像一条蛇一样裹着庞大而笨拙的山体。孙老汉肩上扛着铁锨,锨头上挂着个粪筐,裤管卷到了膝盖处,晃晃悠悠的顺着山道往上爬,累了就回过头来坐在路边吃着旱烟向山沟里望。
"回……,天都快黑了,还割着呢?!"他看到了我,冲着我大声的喊道,声音拖得很长很长,他的声音在山沟里回荡。
"噢,你先走,我一会就撵上你了。"我也拖着嗓子冲着他喊。
他便再没有答应,缓了一阵就起身继续往上爬,身子佝偻着就像一张弓,远远望去,头和脚都挨着路面。对于这样的情景,当时我是一点感觉也没有,但是到了后来,它却在我脑海中定格了,成了一副色彩黯淡的艺术照。
在面对着黄土地劳作的时候,这里所有的人边都成了孙老汉,而小孩子们则成了我,他们和我一样,从小就在和土地打交道,在辛勤的耕耘中寻求生计,却不知道累。先生曾经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累"字问我们说:"你们知道什么叫做累?"我记得当时没有人回答的上来,先生接着说:"很简单,头上有田方叫做累!因此普天之下最累的人就是和土地打交道的人,即就是和你们的爹妈一样的农民!"先生的这句话让我这一生都无法忘记,也不能忘记,就像我不能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一样。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根系早已深入那片神圣的黄土地。
虽说我们都是80后,但是能记事的时候已经到了90年代初期,那个时候,农村依然是很穷的,村里大多数人都住在土窑洞里,没有电,更没有现代化的电器,人们仅仅只是能填饱肚子。在课堂上,我们坐在破破烂烂的教室里点着煤油灯摇头晃脑的背着"我们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在课堂外,我们有干不完的农活,那都是纯粹的体力活,就在我们累死累活的干着活的时候我没有弄明白四个现代化与我们有何干,我们的快乐似乎与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多大关系。我们除了割猪草、喂牲口之外,就是在惊蛰之后春回大地的时候,漫山遍野的去寻着剜苜蓿芽。那个时候,地面上开始有了星星点点的绿,扒开枯草找到这一点绿足以让我们心花怒放,所以后来我时常说那时候煤油灯的光虽然昏暗,但是它却照亮了我们的梦想;枯草之下的绿色虽然细微却开启了我们的情感之门。一切并不华丽,也不是特别的招人眼,但却是那么的耐人寻味。清明节前后,乡村里到处一片热闹,粉的桃花,白的杏花,门前的老柳树悄悄的吐出了新枝,这个时候我们便都纷纷进山去剜苜蓿芽,那是一年苜蓿最嫩的时候,农家往往把它当做一种菜来吃,做出来的菜馍馍、菜汤、菜面无论是那一种,都可以称得上是开春时的美味食物。上学校的时候,孩子们经常会在口袋里装个菜馍馍用手掐着吃,而且似乎总也吃不够,但是这东西又不能吃的太多,据说吃多了就屙不下,得用柴棍掏呢。
平日里对于我们些毛孩子来说,主要的阵地就是那连绵不断的山沟,我们习惯性的从山上跑到沟底,又从沟底跑到另一座山上,一天能跑出几十里地去,可是我们一点也不觉得累,似乎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整天的跑来跑去经常令我们的身体伤痕累累,但是却很康健,几乎从来不生什么病,平时头疼脑热的也不放在眼里,因为它根本不能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要说我们这一代普遍都有一种病,那就是营养不良。所以,年纪很小看上去皮肤却又黑又糙,长大了以后都是满脸的沧桑。
进入新世纪的这十年,是社会经济乃至农村发展最快的十年,央视《新闻联播》捷报频传,天天都有好消息,天天都有新胜利。可是我老家所在的乡村还是那么的萧条、衰败,每次回到那里的时候,看到的几乎没有多大的变化,颓塌了的围墙显得更加的沧桑和伤痕累累,房屋变成了黄土色,笨拙、贫瘠的山梁上除了长蒿子和冰草之外似乎再也长不出别的东西。那条崎岖陡峭的老山路已经被洪水冲的不成样子了,再也没有人去山里拾粪、担水了,沟底的养活了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几十年的清水泉也终于干涸了,人们也不再养牛羊了,但却纷纷养起了猫狗,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老年人也都走了一层子,剩下的也只有老弱病残、妇女和儿童了,村子里很少有往日的欢声笑语和逸人趣事了,显得格外的死气沉沉。岁月的更迭,新陈代谢之后留下的旧迹和残痕使得这里看上去满目疮痍。
如今,当年的我们就像刚刚长全羽毛的雏鸟一样飞向了天空的各个角落,而我们却只能活在城市的夹缝中,铺天盖地而来的人和物已将我们深深的埋葬。但在我看来,一切的阴霾都是暂时的,我们不会永远的被埋下去,尤其是我们的思想和灵魂,这无论是谁他也伤不起。因为即使农村再穷,它也穷不过那些堆积在物质的大山下而没有灵魂的怪物;城市再富有,它也富不过那一往情深的黄土地!
朴素的乡村
文/牛兆飞
祖国辽阔的大地上,散落着许许多多美丽的乡村,在工业化和乡镇一体化的时代,一种朴素的乡村之美,正震撼并召唤着越来越多的心灵。在我走过的乡村中,西冯就有着这种让人难以忘怀的朴素之美。
西冯不远,就在我们身边,句容城南,茅山西麓,当朝阳从东边山脊探出脑袋,万物便从静谧中醒来,西冯村沸腾的一天开始了。用望得见山来形容西冯,是不全面的,12.8平方公里的丘陵坡地,本身就是茅山山脉的自然延伸部分。走进西冯,微风吹拂,明显嗅出一股山林气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四时之景不同,而其乐也无穷也!" 这是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的名句,用来描述同属亚热带的茅山,是非常贴切的。在西冯,明显能体悟到这种况味!如果你有雅兴,只要驱车或骑行几公里,便可扎入茅山深处,享受道家文化的熏陶。
缘溪行千米许,右拐过村,再沿路往东南行数百米,风光旖旎的茅山湖,就在你的面前了。放眼望去,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诗意风景,是实实在在的。远处时而翔集时而散开的鸟们,使茅山湖更显空灵,诱惑着你不知不觉俯下身去,掬一捧入口,凉凉的,甜甜的。湖堤西望,片片池塘明镜般镶嵌在村舍旁,记录下蓝天流云,也记录下美丽西冯的前世今生。可以说,水,灵动在西冯人的血液里,用看得见水来形容西冯,也是不全面的。
如果让你想象江南乡村的田园之美,你可能想到婺源菜花、安吉竹海、哈尼梯田……当你来到西冯,3000余亩草坪,绿云般的飘入眼帘时,你会不会惊讶雀跃起来?我想,那种视觉冲击永远也忘不掉。而当你不经意误入1200亩的林木深处时,又会感到另一种氛围: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浮躁的心会立即宁静下来。再加上300余亩生态茶园,200余亩应时鲜果以及相关配套的生态养殖与加工,共同构建了美丽西冯的绿色生态银行,每位村民都是银行的股东,2016年,西冯村人均收入三万余元。幸福的西冯人,正昂首迈步在绿色发展的大道上。
春天的休息日,带上家人,或者邀上三五亲朋,来到西冯,你肯定会想到朱自清的《春》,没错!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打两个滚,踢两脚球,捉几回迷藏,放几只风筝,风轻轻的,心暖暖的。不远处,白鹭悠闲,家鹅戏水,溪流淙淙,炊烟袅袅。仰望蓝天白云,俯思大地情深,久违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如果对自己慷慨点,置一顶帐篷,或食宿农家,你必将会对夜有另外一番认识,头枕茅山湖的波涛,神会茅山东来的紫气,心沐皎洁月光,你说不定还能找回外婆故事里与你失散多年的那颗星星。
乡村客船
文/王锐
记得第一次上县城就是乘船。
因为是第一次远离乡村,所以记忆犹新。那是一个暑假,趁着假期到同样地处农村的父亲所在基层水利单位玩耍,恰好碰到父亲率单位一拨年轻人到县城考试。已经十岁的我,最远只到过家乡的乡镇码头。去县城及更远的地方,是每一个男孩女孩的梦想。一天晚上,父亲对我说,这趟去县城,可以带上我。父亲又说,晚上早点睡,明天早点起,赶船!父亲少语,话简洁。但这消息于幼年的我,无异于巨大的惊喜!
父亲单位紧挨河堤建在堤内。堤面是一个村庄街道,有零零散散的茶馆、榨油坊、餐馆、百货商店、理发店、杂货铺沿堤面两边一溜排开。因了这些店铺,每逢节假日,堤面便多了嘈杂、热闹和喧嚣。这个地方也是乡村客船停靠点之一,小小的村庄街道具备了强大的辐射功能,周边四里八村的人们,去往乡镇码头或县城以及更远的地方,都要一早赶来,从这里上船出发。
客船停靠的码头就在河边。这条河属长江支流,最终汇入洞庭湖,因此由北向南流淌。除去台风等特别恶劣天气偶尔歇业外,无论寒暑,每天清晨,乡村客船都会自北驶来,将沿途十多个码头等候的人们一一吸纳进仓,行驶数十公里后抵达县城;下午一点半,再从县城起锚,溯流而上,由南往北原路返回,沿途将乘客一一吐出船仓。那时闹钟不多,加之客船不比高铁准时,到每个中转码头的时间每天迟早不一,而停靠时间只有几分钟,没有经验的乘客误点赶不上船时有发生。对初始乘船远行尚无经验的人们,为了不误船,往往凌晨四五点钟就要醒来作出发准备,并提前一个多小时赶到中转码头等候。夏天还好,若是冬天或雨天,在河边等候甚是难熬。有经验的乘客就不一样了,他们知道客船每天都会在离下一个中转码头一公里处长鸣喇叭作提醒之用。因此,有经验的乘客只要估摸好家中到客船码头的距离和用时,就可不早不晚、不紧不慢恰到好处掐着时间赶到河边,待客船靠岸时一跃而上。父亲单位同事均有多次乘船的经历,都有条不紊,待听到船鸣声后方才从各自房间走出,三三两两来到河边。待人员到齐,客船也到了。
客船一般由装载数十吨的小型驳船改装而成,船仓高约两米,四周用木架围成墙壁、顶棚状,木架外用帆布覆盖,既可挡住风雨又可遮避阳光,还可随手将帆布掀开欣赏河面河岸的风景。仓内简陋,数十条条形板凳分左右两侧齐齐排开,船仓中间纵向留个走廊方便大家出入,也方便船家卖票和销售零食小吃。乘客们闲来无事,几个熟人围成一桌,甩甩扑克,下下象棋;也有许久不见的亲朋好友,利用这难得的偶遇拉拉家常,不无惬意。大家既能包容情侣的拥抱缠绵,也能容忍幼儿的哭闹喊叫。偶尔有因为争座位引起吵闹的,片刻间便会在乘客们的劝导下迅速平息下去,只因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乡里乡亲。
父亲的同事们进到船仓,因为需要应付考试,所以没了往日的生气和打闹,大家把书本掏出来各自抓紧时间复习。后来听说这次考试事关重大,考过了就可正式招干,没考过的只能等待来年。
第一次乘船远行,胆子较小,偶尔船身一个摇晃更是吓我一跳,只得规规矩矩坐在板凳上。而好些年轻人已走出船仓,去到船头,一览河面的风景。后来许多次,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立于船头,体会河面的阔大和平静,充分感受客船快速行进时劈波斩浪的昂扬英姿。
年纪稍长,我才知道,我们县域由数条河道分隔成了大小数个大垸,每个大垸由河堤围绕护佑,内有若干乡镇、村落和田地、池塘。河堤外面,河道相连,均通达县城。加之那时公路路况较差,桥梁稀缺,大垸与大垸之间交通十分不便,客船便替代了公共汽车的功能,满载着欢声笑语、人流物流、希望憧憬,带动着湖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后来的十多年里,我曾多次乘坐乡村客船往返于县城、乡镇和村庄之间,习惯了客船的缓慢,也熟悉了船仓浓浓的生活气息。近些年来,家乡的水泥路已经修到了几乎每个村庄,而跨河大桥一座座次第腾空而起,追赶速度和效率的人们,便逐渐舍弃了乘船远行的方式。乡村客船随之默默退出历史的舞台,有些重新恢复原初模样跑起了货运,有些替代了摆渡的木船,还有的静静地停靠在岸边已不作他用。
乡村客船,以及那些晨起赶船的匆匆步履,早已镌刻在岁月深处,成为了一种湖区独有的文化记忆。
乡村的五月
文/内蒙韩国良
带着一份喜悦,携着一份欢欣,不顾往日的忧伤和感叹,不计过去的牵挂和眷恋,随着脚步的轻缓移动,尘封的记忆和更多的无奈渐渐地远离我们的视野,而目光仍然执着地与岁月同行,且引领万事万物,连通我们的生命,毫无顾忌地走进乡村的五月。
乡村的五月,不再生冷的风时常光顾,仿佛从西伯利亚的深谷里悄悄而来,又从房前屋后的杨柳枝杈间灰灰溜走,不停地向前拉网式搜索,收拾严冬散落的碎片,并把杨柳、杏枝摇醒,逗出一阵调皮的嬉笑。她从不忽略毛茸茸的小草,不停地亲吻草尖左右摇摆,不止一遍地吹开根部的土层,让浅埋的苞芽吐淀疯长。
乡村的五月,残冬凝结的落败气息悄然融化,一种盎然的春色浓郁起来,从家家户户房檐下悬挂的一嘟噜一嘟噜的红辣椒、黄玉米串儿的空隙中穿过,洒落在杨柳枝头上,于是,兴高采烈的枝头,向人们点头微笑,并把淡淡的绿色罩在头顶,展示春天的气息。
乡村的五月,是恬淡而又舒缓的,就像一个刚刚出落得美丽漂亮的少女,并不会因为自己还不丰满而显出莫名其妙的急躁,也不会因为自己还未成熟而不慢慢地表现你看那杏树的花朵间,早已吐出芳香的花蕊,你看那清明的眸子里,早已有了对细雨的憧憬。
乡村的五月,是劳动者的驿站,工厂的机床转动着岁月周而复始的轮回,田间送粪车走过的地方,长起了一座座小山,闲了一冬的老黄牛,终于可以吃上了一些精饲料,几声长哞,像是告诉大地:我就要与你携手合作了。其实,乡村的五月,真正的农事还没有到来,但什么事都得向主题靠拢,你看那太阳也在寒意渐消的云层里,学会了放快节奏,才把晴朗的日子拉长。
乡村的五月,是花的季节。柔情欲滴的杏花,开遍了山山岭岭,乳白色的花瓣间,裸露着金灿灿的花蕾,远远望去,如雪如云,恰似散牧在绿色草原上洁白的羊群;柳絮花扭动着飘柔的舞姿,带着飞飞扬扬的思绪,重重叠叠地飘洒,随着风的一声令下,就呈现出一派蜂起云涌,鸟逐蝶飞的景象;火红的山丹花被春风吹的早早发芽,尽情地探出头来,急不可耐地企盼发情期的到来,一展火红的姿色。
乡村的五月,举着浪漫的航程向我们靠近,万事万物都从残枝败叶中,向着自然地常态而来,没有逆转,无法阻拦,站在五月的边缘,眼前展开了一幅画卷,那是乡村五月挺拔起的岁月最动人的姿态;身临五月的大地,脚下延伸出了无边的翠绿,那是乡村五月捧出的生活最古朴的原色。
把乡村荡漾的甜美还给乡村 将五月深沉的醉意还给五月。
乡村拜年
文/陈树庆
拜年,是乡村过年一道不可少的独特风景。在乡下人眼里,拜年不仅是一种风俗,还是一个人不忘本的表现,一声"过年好!",不仅是问候语,还是维系亲情与乡情的桥梁。
大年初一这天早晨,天还灰蒙蒙的,隐约也只能见到夜空里的几点星星,但家家户户早早地起来,祭拜天地,煮饺子,燃放鞭炮。因乡下人信奉"勤"的哲学,有句乡俗说得好:"起得早,过得好".于是,家家户户便争相早起,都想讨个好口彩,占个"早"字,鞭炮响得早,意味着这家人今年会有好兆头,抢到"福"了,也过得富余。等匆匆吃过饺子,便敞开贴过大红对联的大门,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拜年活动。
拜年时,往往男人一帮、女人一伙、小孩子一群。小孩子们起床后,首先要给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们拜年,喜的合不拢嘴的爷爷奶奶会递来一个大红包,里面塞着折叠得整整齐齐的压岁钱。父母则要先到本家最大的长辈家里,因为家堂(祭拜祖先的地方)设在那里,祭拜完后,然后是自己父母,家族长辈,再就是同辈年长者及邻里百舍,一家家走一家家拜。吃过饺子陆陆续续出来拜年的人,如吹了集合号一样,不约而来,在村里长长的街道上,浩浩荡荡的走着,那场面热闹又壮观。拜年是不能互相代表的,要拜遍各家各户才算有诚意。往往都是一个姓氏的一个辈分的人先聚集在一起,由年长者前面带路,小字辈跟在后边,一家一家的开始拜过去。拜完了同姓家族,还要拜一下村中异姓家族中威望高辈分高或者有名声的人。到了长辈家中,屋内根本挤不下那么多人,只好站在院子里。看到满屋满院的后辈们给自己拜年,长辈们乐得捋着胡子,张着没牙的嘴,喜上眉梢。拜年时,最兴奋的就是儿童了,女孩子打扮的花枝招展,男孩子边跑边叫,放着鞭炮,走东家、进西家,到了这些长辈家里,大把大把地往新衣兜里装花生、瓜子、糖果,直到新衣兜里实在装不下,才一脸喜悦地满载而归。路上碰到其他拜年的队伍,有大的有小的,互相也顺便问候嬉闹一番,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街道。此时各家各户的大门都是敞开的,红红的对联映着门楣。几个小时下来,虽然跑酸了腿,早已筋疲力尽,但不把全村熟识的长辈拜完,是不能回家的,如果疏忽了哪家长辈,会被说不懂礼数,这也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了尊老敬老;就是邻里之间不论曾经发生过多大的不愉快,有着什么样的矛盾,只要互相拜拜年,就什么都不再计较了,为的就是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和和顺顺。
在乡村,拜年从大年初一到十五,是贯穿了整个节日期间最富有情味的民俗活动。初一拜乡亲,初二拜丈母娘,拜完丈母娘后,就按着辈分先外亲,后内戚,再朋友,直到拜完所有的亲戚朋友。大年初二早上,只见乡村的道路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流如织。女婿们穿戴干净整齐,手提礼物,携妻带子,匆匆忙忙地赶往丈母娘家拜年。与岳父岳母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嗑瓜子,无论谈什么,大家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欢笑,空气中充满了醉人的温情。家中有小孩的,拜年时常常会带上孩子,大人自然是去叙感情,谈论一年的收成是多少,探讨来年的庄稼如何管理。围坐在火炉旁,一杯清茶,一根劣质香烟,慢慢地唠嗑,到了中午,端出两个小菜,拿出小酒壶温一壶热酒,抿一口,准能品出一年的好滋味,使亲情和友情浓醇得化也化不开。孩子给长辈们叩头作揖,送上真诚的祝福,长辈们从兜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拜年途中只要遇到路人,一句"恭喜发财"会让大家都喜笑颜开。在元宵节前,拜年客就像雨季的屋檐水接二连三,连续不断,让平时因忙于生产事务而无暇顾及的亲情、友情,在这短短半个月的年节中浓烈起来,亲近起来,厚重起来。
记忆中儿时的乡村拜年已过去了,如今的拜年,越来越科学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微信拜年"、"视频拜年"日益成为一种时尚,但儿时拜年的情景依然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那纯朴的邻里亲情,那浓郁的乡土年味,至今仍让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乡村的酒席味道
文/谢新正
进入冬天,日子仿佛一下子飞起来。特别是在乡下,日子更快。人情多得一个接一个,酒席一场接着一场吃。七姑八姨喜得孙子新添人丁,老舅过寿,老表过三十六,老小外家,左邻右舍,红白喜事,一家挨一家排列组合着。秦岭大山里人,永远打不倒的乡俗与人情世故,千年约定,捆绑一起,舌尖率先,钞票开路。即使砸锅卖铁,也得凑个人气,人情世故,断然不可忽略省却。
前几天,堂弟打来电话,说准备给叔父过八十三岁大寿。虽然说只是让我知道一下,不必回去,只是怕后面我知道了会埋怨他云云。那怎么行呢?叔父勤劳辛苦一生,在我的记忆里,热闹操办过生日,这还是第一次。七十三,八十四是老年人的门坎儿,借此冲冲喜,让老人家乐一乐,安度晚年,也是做儿女者应尽的孝心。老人能吃多少?还不是让客人们吃吃喝喝,让儿女们风光体面,顺便赚得孝子美名!操办红白喜事儿,早已成为乡俗,为人晚辈者,及时回去,为老人祝寿,责无旁贷。
走进村子,强劲的吃喝风扑面而来,漫游涌动,风速不减往昔平常。对于主家,是自家吃自己;对于客人,也算是为地方经济振兴做一点贡献嘛。五千年中华文明,从麦子的记忆,到稻梁的陶醉,到果蔬的漂香,再到农耕民族对于美食依恋与不断推陈出新,令人一提起酒席就胃口大增,精神亢奋。在记忆深处,总希望天天有酒席吃。乡间美食的强烈诱惑力,扎根在童年的记忆里,有了美食回味,不论走到天涯海角,谁还会生发浓浓的乡愁?对于乡村酒席美食的记忆,总是遗憾多于感叹,感叹自己非天才作家,如若是的话,发誓一定写出欧洲人引以为骄傲的万卷羊皮书,令全世界的美食家为之倾倒,蜂拥而起羡慕嫉妒恨去吧!
在小镇的酒楼待客,客人们须赶上十多里路程。从自己村子到小镇,多是乘摩托出行。比起在农村待客坐大席,一坐一大场、一村全聚集、一家祖孙三代齐上阵,往往一家人就坐一桌子的强大阵容,显得精练多了。来客多是大男人,男女聚桌而坐,水酒饮料,爪子糖果香烟,一样也不能少。菜肴是八凉八热,满盘子满碗。说是给耄耋老人过生日,还不如说是给客人嘴巴过生日;说是过喜事儿,还不如说给各自兜里的钞票开欢送会。
酒席上菜肴色味香型量,颇合客人胃口,味道不错,经济实惠,虽与城市大酒店饭菜味道没法比,终究是在小镇文明的窗口,品尝文明的菜肴。客人们大都是一个村子的,为了一个共同革命目标,吃好喝好,酒满心诚,菜香留客。客人大老远的来了,不让其吃好喝好,就是主家缺位,会令主家心里不安的……
坐在席上,吃着喝着,我立马心猿意马起来。回味起儿时的乡下红白喜事场面。虽然物质匮乏时代,富裕人家操办酒席,总还是会办得风光一些。客人们坐满一大场,熙熙攘攘,那是最令人向往、称做十三花子的酒席,八凉五热,色彩斑斓,香味香形诱人,上菜开席,筷子舞动,只听得一片咂咂声。人人满脸红光,个个嘴角泛油,喜洋洋的乐;醉得像红脸关公一样者,东倒西歪,满嘴胡说,肯定是好一口的中年人。白酒是纯粮酿造,也许店小二偷偷掺兑了一些水份?怎奈白酒是个融合力极强的东西,与大肉相生相克,与主食为伍,与蔬菜为伴,不在乎水来占自己便宜,偷自己风光,不妒恨菜肴抢占自己镜头。
经济条件稍差者,能弄出个豆腐席,也不赖。纯粹的豆腐菜,上一碗豆腐,下一碗豆腐,干的湿的,汤的炸的,烩的炒的,煎的炖的,所用调料,不过食油食盐生姜辣椒大蒜大葱柿子醋。菜品林林总总,出神入化,令人感叹困难时期舌尖中国,照样魅力无穷,光芒四射。乡下土厨子,正儿八经土生土长土农民,将一大块豆腐能弄出个满盘满桌豆腐宴,白里透红,青红相间,红汤耀眼,五光十色,令人拍手叫绝,腮腺涌动。
想想看,这乡村美食,单一道菜的名字,就令人浮想联翩。白菜烩豆腐,青菜小炒油炸豆腐丝,烩豆腐丸子,麻辣豆腐,菜豆腐……酒饱饭足,再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菠菜豆腐汤,红油在汤里闪亮,菠菜在其间冲浪,葱花在汤上漂香,生姜调合面在里面散发热量。寒冷的冬天,正坐着吃酒席,猛然间狂风大作,温度骤降,大雪飘零,一碗滚烫豆腐汤,足令人周身热血沸腾,末梢神经通上电流一样暖和脉动,御寒祛冷,心口暖融融的舒服。
那豆腐家族集体亮相,不亚于当今任何一场选秀赛美大荟萃,吸引人眼球。豆腐家族秀一秀好身段,亮一亮好成色,品一品美滋味,即使已经醉眼朦胧,神志飘飘忽者,仍然会回味一桌美食的力量,一道豆腐菜的色味香形。客人虽不能具体概括出一桌美食的文化特长,胃口却知道那道菜早已穿行于胃肠的深处,胃肠已隆重欢迎他们的到来;那道菜勉强被胃肠接纳……
农人自种的大豆小麦谷子高粱还有荞麦绿豆红小豆,自已种植的红白萝卜大白菜,土豆红薯。那时还没有太多的农药,也不会有今天谈虎色变的转基因食品,人虽然活得比较清苦,但却生活得健康放心……
劝酒的来了,一个村的,虽然不胜酒力,也只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以尽客主之宜,否则会被误认为看不起客人。该喝不喝,是要被客人怪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