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乡村的散文

2023/08/15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关于乡村的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关于乡村的散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乡村瓦语

文/于春

瓦片是乡村的符号,自瓦片从泥土之中诞生,它们就一直跟随着人们,见证了沧海桑田,世间变迁。

乡村的房屋都离不开瓦片,弯弯的瓦片,像鱼鳞片一样,一片紧挨一片,不但给人们遮挡风雨,而且给人们带来一道风景。瓦片似乎害怕寂寞,紧紧地相拥,呈人字型伏在一座座房屋上,像一朵朵巨大的花在苍穹之下绽放,让山村变得有了色彩。

瓦片与人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外表冰冷的瓦片,内心却充满了火热。它们经常用不同的瓦语与人们进行交流,带给人们温馨和快乐。

落雨是瓦片的传音器,春雨轻柔,夏雨欢快,秋雨宁静,冬雨冷寂。雨点在瓦片上跳动,声音从瓦与瓦之间传递给人们,让人们知四时,能准确安排农事。四季变换的雨声,是瓦片的乐章,让屋里的主人尽享欢乐。我从小住在瓦片之下,对瓦雨非常熟悉。小雨落在瓦上,像细鼓轻敲,悉悉索索,我最喜欢跟随细雨轻敲瓦片的节奏奔走,仿佛心也奔跑了起来;大雨落在瓦上,像战鼓轰鸣,万马奔腾,让我热血沸腾,仿佛站在了战场上,正准备进行一场旷古大战。

风是瓦的另外一种瓦语。风带来远方亲人的消息,通过瓦语传递给人们。轻轻的,柔柔的春风,是思念的风。风从瓦片缝隙进入,带来母亲的抚摸,带来父亲的教诲,带来姐姐的安慰。春风里,我特别喜欢在风声之中睡觉,风里的思念到了,让我非常心安。猛烈地大风吹得瓦片左右摇摆,风里只有愤怒。瓦片惊恐,屋里的人也惊恐。风里藏了恶魔,让人们赶快逃离。

阳光也是一种瓦语。春日里丝绢一样的阳光,透过瓦片,给瓦片下的人们带来温暖,让人们知道春天来了,不需要再藏在屋里,可以到外面走一走了。炎热的夏天,利剑一样的热阳,仿佛穿透瓦片,到达人们身上。烈阳被瓦片过滤,不再强烈,变得清凉,让人们不再害怕炎热。

乡村瓦语以独特的方式,与人们一起走过了无数岁月。但是,有一天人们不需要瓦片了,把它们抛弃在山野里,瓦片藏了一肚子的话,再也没有诉说的对象。

腊月乡村情味浓

文/张松

盼望着,盼望着,新年到了!五里地的场镇,两条街,几条道,零零散散的商户,平时店前冷清,没人光顾,因为人们都在地里,即使有空,也不会逛街,他们才没有这份闲呢!但到这个时间就不一样了,都盘算着,给老人买件羽绒服,看哪种材质的衣服"贼暖和".小孩的新衣服是必须买的,扳起指头一算,上大学的孩子要学费,家里的各项开支,不是一笔小的数目,东算西算,最后决定,老人的衣服只有买棉服;小孩嚷着要的新衣服的价格也大幅缩水了。

外出打工的人们回家了,衣着光鲜,一副"衣锦还乡"的派头。捂着鼓鼓的钱包,踱进店里,指着墙上挂着的衣服,价也不讲,掏出几张百元大钞,仰着脸,递给店老板。老板善意恭维。买衣人点头"嗯嗯",挥手"不送",派头十足。

孩子比平时活跃了很多。大人总会给一些钱,兜里有钱,钱怎么花,的确是一件难事,零食可以少买点,玩具不能缺,鞭炮更不能少。嘴里嚼着零食,肩上扛着一支长长的玩具枪,不经意间扔出一颗鞭炮。"砰砰"的炮竹声,夹杂着孩子的嬉笑声,在山谷里回荡。谁家的白菜被好事的小孩插上一支鞭炮,随着"砰"的一声,白菜四处开花,大人也不恼,因为腊月里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孩子也知趣,见到有人来,作鸟兽散,又到另一处去玩耍了。

这几天,在外打工的人难得在一起聚会。腊月到顶,也就二十出头,按照风俗,家里要过年了,只有留在家里,跟家人一起团聚。过年后,要为外出做准备,所以这几天弥足珍贵。十多年后再聚首,戏谑着说当时的瘦子成胖子,胖子有了将军肚。大家笑着,泪花流着,感叹岁月的无情,偷走了时光,留下了满目的沧桑,已过中年,这次见面下次能再聚吗?谁也无法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来敲门。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将所有的不快吞进心里。

腊月最忙的是孩子的母亲。母亲将挂着的腊肉、香肠,洗了又洗,刷了又刷,再晾干。因为孩子曾经在电话无意中说了一句,妈,我想吃你亲手做的腊肉、香肠。母亲平时记忆不好,刚说的事很快就忘了。母亲每时每刻念叨着腊肉、香肠,她怕一刻不念,又忘了。母亲一辈子念着的是自己的孩子,如佛教信徒般虔诚。

腊月最闲的是孩子的母亲。她们神情落寞,站在村头,翘首期盼,都年根了,孩子没有打电话回来,说不定要回家,在村头等等吧,也许下一个拎着包的年轻人是孩子呢?在无尽的思念中,母亲站成了一颗树。到了晚上,电话响起,传来孩子的声音,妈,今年回不了家。平时母亲有很多话说,可是这一刻,她只轻轻一句,孩子要自己照顾自己!母亲挂了电话。第二天,母亲仍然准时出现在村头,就这样默默地站着,人闲着心不闲,心里想着,嘴里念着……

家家户户装扮一新,变得异常忙碌,春联买回来了,年货准备得差不多了。灶里烧着,锅里炖着,一锅带着浓浓亲情的味道被摆上宴席。红红的对联被请上墙,寓意着来年大吉大利。

腊月的乡村,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团聚的快乐,还有分离的思念,这是腊月的味道,也是年的味道,情味悠长……

乡村速写

文/陈希瑞

快件来了

年前的几天里,可忙坏了我家亲戚孙二哥。听见手机铃声,没准儿又是快递公司打来的:喂,你是孙XX吗?有快件,请你马上来快递公司领取!接到电话,孙二哥总是喜滋滋地赶快跑一趟。

孙二哥告诉我,这几年,一踏进腊月门,在省城济南上班的女儿,总要为家里置办一些时新货物。小侄女的新花衣,琳琅满目的各色干果、糖果,轻轻触摸方寸之地,一点微信,很快就能搞定。

年前,因事去了孙二哥家里一趟,孙二哥指着客厅里大沙发上大包小包的快件告诉我,年前这几天,光忙着接收快件了。

在山师大读书的女儿,如今也放寒假回家了。因为读的是大三,下半年就要自己找实习单位,进入实习期,所以要带回家的铺盖和衣物,节前也是通过快递发回来。女儿看到妈妈每天忙着做生意,顾不得逛超市买衣服,于是,就在淘宝网上给妈妈相中了一件女式圆领毛衣,通过微信,妈妈也仔细查看了,从样式到颜色,都表示满意。第二天,快件就取了回家,结果穿上一试,号有点大,不大合体。女儿一点微信,因为没有小号的,马上可以退货。

亲情,在看不见的网络上,静静流淌……

垃圾没了

一大早,还没起床,妻子就说,整整忙了一冬,昨晚收拾了一下,桶里塞满了垃圾,得赶快弄出去。我二话没说,立马照办。

上头统一给每家每户发放了一只垃圾桶,每当有了生活垃圾,就用这只垃圾桶,倒进不远处的大垃圾箱里。

一辆大肚子汽车,每隔几天,总会准时来到村里转一圈,把一个个绿色垃圾箱里的垃圾吞进肚里,然后运走。

这是哪辈子的事儿?不不,就是这辈子,就是眼下的乡村。

前些年可好,村头地边、水湾池塘,垃圾随意乱扔,垃圾堆成山,蚊蝇成堆,臭气熏天,这跟富裕文明、和谐整洁的新农村建设,简直格格不入。

一次,在村街道上,我意外碰见一幕:一位农妇将西瓜皮不小心掉在地上,被女儿看见,女儿嗔怪一声:妈,你看你!农妇说声"不好意思",随即捡起,扔进垃圾箱。

巴士来了

先是校车、那橘黄色的校车,一辆一辆,平稳地行驶在乡村公路上,运送着未来,运送着希望。记得小时候,无论初中和高中,无不是徒步上学,踏着清露,迎着朝阳和晨风,低声吟咏着"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徒步走在高洼不平的乡村土道上。此般景象,怎能跟眼下的孩子相比?如今的孩子,真是有福!

接着,火车一路轰鸣着,来了、来了。那声声豪迈的鸣笛,无异于重锤响鼓,响彻在家乡的大地上,敲击在人们的心坎上;那巨龙般的身影,能不带动起家乡经济的迅猛腾飞!

而今,一辆辆温馨的巴士来了。有我巴士在,出门不犯难。如今进城,票价几乎降下一半来,而且流水作业,出行极为方便,时下的新农村,跟城市真的没什么两样!

乡村"七夕"亦甜蜜

文/魏益君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又到"七夕",我总会想起乡下老家的那一架葡萄,和葡萄架下度过的神秘与美好。

记忆中,那架葡萄从我记事起就一直翠绿在门口。夏天的晚上,村里人都到葡萄架下纳凉,听奶奶讲故事。奶奶会讲的故事很多,但奶奶最爱讲的还是牛郎织女,那天上人间的动人故事,奶奶讲得不厌其烦,我们听得不知疲倦。很小就从奶奶嘴里知道,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天夜里,只要在葡萄架下,就会听到他们相会时的昵喃。

那年夏天,乡里的放映队到村里放电影《牛郎织女》,人们第一次从电影上真切地感受到了牛郎织女的动人与美丽。电影散场后,很晚了,那棚葡萄架下,还有许多少男少女在那冥思苦想。第二天,奶奶讲故事,听众一下子较往常增加了许多。月明星稀,夜阑人静,晚风轻吹,葡萄晃动。烟袋锅的忽明忽暗,把奶奶讲故事的表情映得极为生动。此情此景,活脱脱黄梅戏《牛郎织女》中织女的唱词:"架上累累悬瓜果,风吹稻海荡金波,夜静犹闻人笑语,到底人间欢乐多。"

那一年,好容易盼到了"七夕",晚上大人们都回家休息了,姐姐拉着我悄悄返回葡萄架下,来偷听织女说话。正凝神专注间,娘和奶奶寻来了。夜里不见了我们,大人吓坏了。娘要拉我们回家。我们不干,非要听牛郎织女说话。

娘问:"你们听到牛郎织女说话了吗?"我摇摇头。

姐姐说:"我听到织女哭了,嗡嗡嘤嘤的。"

娘戳下姐姐的额头:"傻孩子,那是蚊子在响。"我和姐姐坚信奶奶的话,就是不走。

看我们这样,奶奶就坐下来,说:"你们为啥喜欢牛郎织女啊?知道织女为啥喜欢牛郎吗?"我当时说不好,只觉得织女很善良,牛郎很可怜。

奶奶说:"织女喜欢牛郎,是因为他忠厚老实,勤劳能干呀。你们也要做个手巧的女人,当个勤劳的男人,才会被人喜欢。"

那一夜,我做了梦,梦见了美丽的织女。

后来,不知是因了牛郎织女的美丽故事,还是那一架葡萄的幽静,以后每年"七夕",都有谈情说爱的少男少女在那里调风弄月。许多年后,我也真的寻到一位"织女",每年"七夕",我们漫步在月光里,甜蜜在葡萄架下。

而今,身处城市闹市,总也阻挡不住我们走向乡下,走向那架葡萄的美好甜蜜。或许,我们在葡萄架下从未真正听到过牛郎织女笑声与哭声,但每次来到葡萄架下,听到的是我们彼此深爱的砰砰心跳,感受到的是一种宁静之美,祥和之美!

乡村夜路

文/张燕峰

城市的夜晚,霓虹闪烁,车灯流泻,人声盈耳,织就一片繁华喧嚣的海,身处其中,就像落水之人,虽尽力挣扎,但愈加惶恐茫然,心便格外怀念乡下走夜路的日子。

乡村本是宁静,尤其是夜晚,更是万籁俱寂。走在路上,如果偶尔听得一两声蛙鸣或秋虫的呢喃,便是最动听的音乐,给夜行增添了无尽的诗意。心便越发沉静,似乎心灵的琴弦被一双神奇的手拨动,与之轻轻和鸣,发出悦耳的音符,与脚下厚重的大地,与周遭的麦田,与静默的白杨,与远处的池塘,与头顶的星空,融为一体。你会觉得,自然,才是心灵永恒的家园。

记忆中,最美妙的一次走夜路,是七八岁时,由母亲牵着手从五六里外的外婆家回家。天已黑透,天空中只有璀璨的星光,深蓝色的天幕上群星闪耀,犹如一块华丽的幕布上缀满了珠宝,熠熠生辉,每一粒都清晰可见,明亮耀眼。记得那是一个秋夜,泥土的芬芳,成熟的麦香,草木的清香,混合在一起,氤氲在清冷的空气里,深深吸一口气,竟是那样的清洌醇香,如同啜饮陈年佳酿,心便深深地醉了。

那一夜,不知道走了多久,但小小的心里是藏了一份浓浓的欢喜和雀跃,希望这段夜路能长一些,再长一些。那段路并不长,但步履痕迹却异常清晰地镌刻在我心上。多少次午夜梦回,我还在那段土路上忘情,徜徉!

最亲切的乡村夜路,莫过于晚饭后去邻居家串门。虽处乡间,但不乏文人雅士,把盏品茗,相谈甚欢。不觉月影西斜,夜已阑珊。走在街道上,尽管脚步轻轻,生怕惊扰了夜的安宁,但那些乡间守护神们此起彼伏的吠声,汇成了一曲雄浑的大合唱,只觉得自己的双脚就像踩在大地的琴键上,每一步都那样温柔,那样有力。直到看见自家窗口暖暖的灯光,心里霎时明媚得如同开了一朵娇艳的芳香四溢的花儿。因为,夜路的尽头,是家,是父母的呵护,是升腾着希望的炊烟。

如果是在满月朗照的夏夜,那走夜路更是妙不可言,充满诗情画意,别有一番趣味在心头。高大的树影,郁郁青青的麦田,茂盛的野草,一切都像在洁白的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如幻。人走在土路上,就像在画中游一样,心便格外欢畅,惬意极了。苏轼的诗文便悄然浮上心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于是,暗自窃喜:这皎洁的月光,这朦胧的披了轻纱的天地万物,都一起温柔入怀。此时此刻,它们都只属于你,你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走在乡村夜路上,无疑是灵魂的一场洗礼。生活的拮据,诸多的辛酸不易,诸多重负都从心头一一卸去,生命焕然一新,充满了重生的欢喜。

那些无数个在乡下走夜路的日子,明媚如一副永远悬挂在记忆门楣上的画,无论何时想起,都历历在目,温暖如初;它们又如一条清澈的河,潺潺地流淌在我的心上,绵延无绝。

乡村画卷

文/宋牧遥

提起乡村,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陶渊明描绘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乡村虽没有宽阔的马路,没有雄伟的建筑物,也没有繁华热闹的商店,但它有嫩绿的草地,有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彩,还有那美妙的"自然之声",和谐又动听,惬意又欢欣。

请你一起来和我欣赏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清晨,乡村被一层薄如轻烟的晨雾笼罩着,劳累一天的人们,还没有完全清醒,但鸡鸣狗吠声已此起彼伏地在乡村上空响起来,鸡声嘹亮,狗声响亮,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清脆悦耳,静谧的山村顿时充满了生动的气息,新的一天来到了!远处传来淡淡的桂花香,那味道若有若无,随着晨雾的消散,桂花香渐渐浓郁了起来,那甜甜的香味弥漫着整个乡村,让人陶醉其中,像喝醉了酒似的。

中午,薄雾已经散了,正是太阳高照的时候,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斑斑驳驳地洒落下来,像洒了一地细碎的金子。弯弯曲曲的小溪唱着"叮叮咚咚"的乐曲,快乐地奔向远方。小溪的水真清啊!清得能看见溪底的沙石。小鱼在水下的石子中钻来钻去,轻轻碰一下水面,鱼儿就惊慌失措地到处乱窜,四散逃离。劳作了一上午的农民叔叔、阿姨们有的在田间地头休息,有的在树下拉拉家常。孩子们或者追逐嬉戏,或者下水摸鱼,银铃般的笑声不时传来。远处的山丘巍然矗立,像一座巨大的绿色屏风屹立在天地之间,又像一个绿巨人忠实地守卫着乡村的宁静。"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大概描述的就是这样的画面。

天边的红霞渐渐褪去,夜幕慢慢降临,好似一块黑色的丝绒覆盖了天际。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像一颗颗灿烂耀眼的宝石。池塘边,聚集着许多青蛙,正在演奏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偶尔一蹦,扑通一声跃入水中,水花四溅,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夜更深了,草丛里藏着的纺织娘,唱着悦耳的催眠曲,让孩子们慢慢合拢眼睛,做一个甜甜的好梦。整个乡村也越来越恬静……

我爱乡村的如画美景,也爱乡村的田园质朴,更爱乡村的"宁静致远".让心呼吸,然后更好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