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衣服的文章

2023/08/08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4篇关于衣服的文章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关于衣服的文章(精选4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新年新衣服

文/李本明

悬在墙上的日历像落叶片片飘落,厚厚的四季只剩下薄薄的冬天了。孩子用期待的小手撕掉最后一张日历,换上新的日历。这个时候,孩子最关心的就是过年新衣服。

是呀,是该为孩子添新衣服了。每年为孩子添置过年新衣服,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我想,这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节日习惯。

说买就买。牵着孩子的手逛街去,也是一种幸福。街道两旁开始张灯结彩了,热闹极了,仿佛汹涌的海洋,熙熙攘攘的人流挤出了幸福的水滴,快乐而悠闲地流淌着。

走进一间又一间童装店,我一点也不觉得累,我对这样的情形乐此不疲。这时候,我想起小时候父亲为我买新衣服的情景,父亲给我的爱,我一分不剩给了我的孩子。我的手始终抚摸着孩子的头发,像一缕和煦阳光掠过青春草地,我的爱温暖而郁葱。我说:孩子,用心去挑吧,只要你喜欢,爸都买。

面对像七彩虹一样绚丽多彩的衣服,有的摆在墙脚,有的挂在墙面,琳琅满目,看一眼就会眼花缭乱。孩子的眼光像白云游来游去,也有些举棋不定,不知选择哪一件。指了这一件,挑了那一件,对着镜子试了一回又一回,嘟着小嘴唇,不满意,再换。我像一棵树很有耐心站着,伸展出一枚枚爱心的绿叶。终于在色彩斑斓的衣海中,捞起了一枚贝壳模样的衣服,孩子说,爸爸,这件好吗?我连声说好,只要孩子喜欢就好!

回家路上,孩子问我:爸爸,您小时候过年有新衣服穿吗?经孩子这么一问,我倍加想起我的童年来了,想起我的父亲来了。

在我的童年,那个年月,能穿上一件过年新衣服,对我们来说可是奢侈品呢。我家的日子也不宽裕,但我的父亲在接近年关时候,都会给我惊喜,那就是为我奉上一套漂漂亮亮妥妥帖帖的过年新衣裳。

年前这些日子,我发现父亲滴酒不沾了,烟也不抽了,这就奇了怪了,我问父亲,是不是戒烟戒酒了,父亲淡淡一笑,没有,暂时没胃口。选了一个闲暇日子,父亲骑自车搭我到镇上,一路上,父亲的后背就像一块大大的蜜糖,我用幼小的胸脯紧紧贴着,全身都甜蜜极了。

到了镇上,下了车,父亲乐呵呵的牵着我的手,走进了百货商店,拉我到柜台前,指着台面上一捆捆结实滚圆布匹对我说,慢慢挑吧,不急。看有没有合眼的。只要你喜欢,爸都买。

我那时候还小,那懂得挑肥拣瘦的呢。父亲就帮我选,眼光扫来扫去,很是一副认真的模样。每看到一款布色,又看了看我,眼睛上下比划着,想象着如果穿我身上合不合适。看了又看,一时半会也拿不定主意,拣了良久,终于有了结果。就拉来旁人当参谋,大家都说好,父亲问我,这颜色好看吗?我说好,父亲这才说,这布料的质好,色彩也艳,穿在我娃身上合适。接着掏出一沓零钱,二分五分的数着点着,付了钱,刹那间,我才知道,这块布可是父亲的烟酒钱啊!

买好布,交给裁缝,裁缝拿着软尺给我比上身量下身,父亲就在旁边看着,仿佛卸下重担般,始终笑呵呵着。裁缝一边量尺寸,一边接话茬,真难为你了,年年都给孩子添新衣服。父亲看了看我说,孩子开心就好。

等到新年初一,穿上新衣裳的那一天,鞭炮声噼噼啪啪的响个不停,炸得我的心窝乐开了花。

到家了,回忆也断了。我把衣服递给妻子,妻子打开衣服粗览了一遍,赞美衣服不错,也把我美了一番。

农历新年初一终于来了,我也穿上新衣服,妻子笑着说,你呀,老大不小的人了,也学着小孩子年年新年穿新衣服。妻子哪知道呀,我穿着是一种怀念,我穿着是我父亲的影子。

衣服的故事

文/仙子

什么时间拍的,我不太记得了,应该是一年的春节时,我们一家去我妈妈家过春节回来的路上,在松原江桥江北一侧的桥头拍的,现在那个桥头堡早就不在了。那个时候只有一座江桥,是一九七三年建成的,记得建成的时候,我还在扶余三中当老师,在四中附近的运动场开大会,之后,从那里出发一直走到桥的南头,之后返回江北再回到三中,累得我都有些找不着北的感觉,心里真得很高兴,要知道在那之前,江水结冰前和开冻前江南江北是没有办法通行的,只能坐汽车到三岔河,再坐火车才能到江南的。夏天还好有船,冬天就在冰上走,太不方便了。

拍这张照片那个时候还没有公交车,来回只能骑自行车。

本来松原的习俗是正月初六回娘家的,我教高三,初五就上课了,后来就改在初三了,这一天还正好是外甥的生日呢。

穿军大衣,是因为春节前后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从我家到我妈妈家,一出也得十几里呢,虽然都是在市里,特别是过江桥的时候,松原这儿别的没有风可是一年四季不断的,江风刺骨啊。

我过江那天穿这件军大衣,应该是孩子上了大学了,原来他冬天的时候上体育课会穿着踢足球的。

孩子奶奶从省城的军服厂给孩子买的,孩子说教室没有地方放,就没有穿。大衣很标准,质量过关,纯棉花的,非常暖和。后来好像又买了一件里面是轻纶棉的,家里没有人穿过后来送人了。

记得我们搬到新办公楼的时候,我们的办公室暖气不热,十二月份的时候,室内也就是3-4度的样子,我就把这件军大衣找出来穿上了。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可一次校长夫人在校内看到我穿着这件军大衣,就说,你可真是够时髦的,今年最时兴呢。我真真是无语了,这些爱打小报告的人,就我穿一件军大衣至于告到校长家里去么,校长夫人不在我校上班的呀,哎,真是的,这些人是不是太闲了呀?

我戴的围巾,是我朋友给织的,用的是那种闪光马海毛线。我朋友心灵手巧的,我记得她当时织了好多条,很复杂漂亮的图案,这条围巾我现在还保存着呢。

那个时候还没有手机拍照,是用的傻瓜相机,是一个朋友去深圳出差给我们买回来的,我们用了好多年,现在没有用,但也没有送人,留着做纪念了,给我们从深圳买回傻瓜相机的朋友十年前的十二月初去世的,愿他在天堂快乐。

第一次洗衣服

文/周博一

人生有许许多多第一次,第一次上学、第一次迟到、第一次挨打……有一个第一次让我刻骨铭心,那就是第一次洗衣服。

那天,爸爸妈妈都去忙生意了,只有我一个人待在家里。我有点儿饿了,想去找吃的,结果发现了一大盆没洗的衣服。以前妈妈总说我懒,这一次,我要证明给她看!

说干就干,我拿出搓衣板,把衣服倒进一个更大的盆子里,放了很多水。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上去就搓、搓、搓!搓了半天,也没见衣服上的污点消除,哦,原来没放洗衣粉呀!

我将洗衣粉倒一些进去,衣服泡一会儿,再搓,一下子就洗干净了。为了验证洗衣粉的威力,我把衣服弄脏再洗一遍,果然,污渍一下子就没了。

我洗呀洗,洗呀洗,不知不觉就洗了一大半,此时我觉得非常疲惫。是接着洗,还是放弃?嗯,坚持一下吧!就这样,我加把劲,把所有的衣服都洗完了。

正准备去晾衣服,妈妈回来了,她见到满满一盆洗净的衣服,欣慰地对我夸道:"你真棒!"虽说只是很简单的三个字,但我听了觉得比吃了蜜还甜!

新衣服

文/江初昕

"新年到,好热闹,穿新衣,放鞭炮",这首儿时的童谣至今依然记忆犹新。在过去,忙活了一年的农村里的人,每年的年底都会添置一套新衣。一般先给小孩做起,再视家庭条件而定,家庭条件好些的,全家人都会做一套新衣服过新年。

在过去,布料比较单一,无非就是卡其、涤卡、的确良、灯芯绒等那么几样布料,多是在当地的农村合作社里扯布料。倘若商店里来了一批好的布料,乡人相互传开,大人赶紧争相抢购,生怕去晚了,那些色彩艳丽的布料被人抢购一空。

布料扯来以后,就提前和裁缝师傅打招呼,好让裁缝师傅统筹安排。到了年底,裁缝师傅最忙碌,一般以村为单位,在一个村庄一做就是好长一段时间。终于轮到自己家做了,当晚,就把缝纫机抬进家门。母亲一大早,就把铺板搁置好,擦拭干净灰尘,将要做衣服的布料整齐码放在铺板上。等裁缝师傅上门后,母亲把我叫到裁缝师傅跟前,用皮尺量了腰围、裤长、袖长,母亲在边上叮嘱裁缝师傅,稍微做大点,小孩抽条快呢!量好了尺寸,裁缝师傅就开始画线下料,接着裁剪。下料裁剪的时候,一旁的徒弟认真仔细观摩。师傅不苟言笑,埋头剪裁,全凭徒弟的领悟。偶尔不懂,徒弟战战兢兢向师傅发问,师傅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简单点拨几句,全靠自己心领神会,认真揣摩。等师傅裁剪好了布料,徒弟就开始缝纫。随着双脚的踩动,缝纫机"哒哒哒"转动了起来。家里请来裁缝师傅,隔壁邻居都会上门来凑热闹,摸摸布料,看看你家做多少件衣服。乡亲们品头论足,热闹非凡。小时候,我们小孩子最想得到的就是缠棉线的木头轮子了,看着轮子上的棉线越来越少,我就会守在缝纫机旁,一旦棉线用完,我就先下手为强,拿到木头轮子。多攒几个以后,就可以做成一辆玩具小车了,那是最为开心的时候。

另一个开心的就是伙食可以改善了。请裁缝师傅,东家都会尽其所能弄几样像样的荤菜来招待师傅。为了防止我们小孩胡来,有失于礼节,每次都要让师傅先吃完,才允许我们上桌。拿得上桌面的几样荤菜还要放起来,以备下餐请师傅。

过年做新衣,一做就是两三天时间。到最后手工锁边、锁扣眼、钉纽扣、熨平,一件崭新的衣服就大功告成了。新衣做好了,母亲就会叫我试衣。母亲将我的裤脚衣袖整齐挽上,认真打量一番,夸师傅的手艺真不赖,新衣服做得合身,穿起来人很精神。裁缝师傅听了东家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脸上掠过一丝笑容。试完了新衣,就整齐折叠好,等过年的时候再拿出来穿。

那时的裁缝师傅很会为东家精打细算,布料不浪费,一些边角料也会充分利用起来,做个口袋内衬或者拼接起来做成衣领什么的,尽量做到物尽其用,不糟蹋布料。就是多下来的边角料,母亲也会收拾起来,用浆糊糊裱起来,用来做鞋垫。

完工后的饭菜很丰盛,东家也会多劝几杯酒,微醺之际,摇晃而归。轮到下家做新衣的人家前来,把缝纫机抬走,小孩子一蹦一跳跟在后面,大声囔嚷道:"新年到,好热闹,穿新衣,放鞭炮……",欢快的童谣在村巷传开,零星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年的味道越发的浓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