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情感
倚栏轩精选7篇散文情感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散文情感(精选7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冬夜有书不觉寒
文/彭霞
一个人的冬夜,是寂静清冷的。孤独的心灵,比身体更需要温暖。怀抱一本书,拥衾半倚床头,让灵魂在书中游走,或与古今哲人对话,让思想的火花燃烧、绽放。我想,这是最好的取暖方式了。
厚棉被里渗透过白日的阳光,散发着新棉清幽的芬芳,源源不断地向我辐射着热能,却永远也不会超过37度,这是最舒适的温度,不热亦不冷。即使窗外风声鹤唳,雨声萧萧急打窗台,也感受不到冬日的寒意。我想,这是书的温度。唯有书,才能让人内心妥贴,身心舒畅。它如一个恒温炉,源源不断地向人输送着良师益友般的温暖,散发的光茫,足以照亮内心世界里的每一个阴暗角落,让人内心敞亮,如沐阳光。
徐特立读书以少为贵,从不贪多。而我读书,不仅喜多,还爱将各种书如小山般堆放在床头或枕边等触手可及的地方。即使几晚都读不完一本书,我也会这样做。有书萦绕,如同许多老友相伴在侧,内心安逸踏实。一本看到累时,暂搁置一会,随手翻翻其它书,顿觉神清气爽,疲惫荡然无存。被书占满的床头,枕边,变得逼仄,使人再也不觉大床空荡荡的寒意了。只因,书成了走进我生活与思想的另一半,温暖着我。
罗曼罗兰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检查自己,而我更多的是将书当作一种消遣,枯燥生活的调剂品,或舒展疲累身心的道具,当然有时也更多地提升了自己。白日为工作忙碌了整整一天,身心疲累。到了晚上,想着繁多的事务,思绪仍然停不下来。此时,很想拥有一方净土,将染尘的心灵涤荡干净。当洗净铅华后,才发现心灵轻松,世界是如此美好,生活不仅仅是愁与苦,还有更多的欢与乐。于是,你发出会心一笑,白日所有的烦恼,都已驱除,内心变得温暖。正如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言:"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可见,读书是愉悦生活的最有效处方,能消除一切思想上的垢病,大大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给人带来希望和美好。宋真宗皇帝赵恒也曾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价值无量,它蕴藏着人生经验的闪光,值得我们努力学习。
床头、枕边堆放着书本,纵管看起来有些零乱,可我觉得幸福满满。书就是我最亲密的恋人,看着它,内心里便全是暖暖的爱了。
不知什么时侯,玻璃窗已被一层朦胧的水雾覆盖着,温暖自书中逸出,传遍全身,就连整个卧室都氤氲着暖气了。
从窗户到心灵
文/李游
这是一个能用青春和活力两个明亮的字眼去尽情诠释的群体,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知识和理想的筑梦园地,这是一段马拉松式长跑赛道场上的热身准备。在这个群体里的每一个个体,都拿着入场券进入这个园地,拖拽着沉重的行李,承载着家人的希望,携带着自己的梦想,对即将在这里开始的新生活充满无限的期待和好奇,此刻,我的心是激动不已的。
当我卸下沉重的抱负,略带有点期待又有点担心的心情开始我在这里的新生活,开始迎接新的挑战和冒险时,我的心情难免有些低落和颓丧。我从此逃离了严格的学习要求,从此少了老师的批评和严厉的管教,而我也没有因为这样的改变而感到高兴,反而迷失了奋斗的方向,失去了当年拼搏时的满腔热血和激情动力,丢失了最初的梦想。迷茫和懒散的我在这里继续糊涂地生活,此刻,我的心情是复杂的。
我是一个爱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的人,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想用两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安静"和"平凡".当我一步步地向外探头去观察内心的外在世界,我发现了很多我以前错过的精彩以及没有看过、听过的精彩和感动。只要敞开心扉,用心地观察和体会这个世界,我们就会寻找到别样的精彩,慢慢地,我开始走出我的小世界,去融入这个现实的世界,带着我的感觉器官去感受,带着我的心和大脑去思考我的人生之路。此刻,我的心情渐渐由阴转晴。
在这里,亮丽精致的宣传海报、热闹非凡的活动现场、角落里排练节目的现场、密集有序的自行车、拥挤的年轻人群、美丽怡人的环境充斥着我的眼球,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惊喜和兴奋。打开心灵的窗户,除了这些让我兴奋的东西,我所看到的更多的是感动。每天早上去上早自习,总能在草坪上、楼梯口、走廊边看到那些刻苦学习的同学,即使是在严寒的冬季,他们仍然坚持每天同一时间去同一地点自习,他们认真的身影一直映入我的眼帘,他们勤恳的态度、坚持不懈的恒心让我感动。偶尔,当我闲适休息时,我总爱站在阳台上静静地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人群,静看云卷云舒,静听树林风声,然后在脑海里静静地回味那一份感动,也在心中暗暗自省。
在这里,反复的闹钟铃声把耳朵叫醒,激昂的音乐演奏让耳朵兴奋,静谧温柔的睡前歌曲把耳朵催眠。还记得那一年这里举办了一次草坪音乐节,激动人心的音乐、热闹沸腾的现场气氛吸引了我,心跟着节奏就快跳出来了,耳朵也变得兴奋起来。每周一至周五晚上放学后,校园广播就开始播放歌曲及今日的重大新闻,整个校园都沉浸在广播的音乐和播音主持人的亲合语音中,每日静静聆听,心情也会变得安静平和,耳朵也被催眠了,自然就有一个舒适的睡眠。听完广播,完成今天的任务,整理好今天的心情,静静地进入梦乡。
跟随着我的心去漂流,我在深刻地感受,我在努力地改变,让梦想从这里启程,让汗水和泪水在这里尽情地挥洒,让在这里跨出的每一步脚印更加坚定,让青春在路上不留遗憾。
从窗户到心灵,我看到了青春坚毅不朽的姿态,我听到了青春永不言败的誓言,我嗅到了青春芳馨怡人的气息,我感受到了梦想的重量和人生的价值。从此,我带着自己跟着我的心去漂流,直到永远。
母亲的小菜园
文/马媛媛
微信朋友圈里有人晒出一组菜园蔬菜瓜果照,让微友猜猜名字。我说出了不少个,朋友很是惊讶,我笑着告诉她,这样的菜园,我太熟悉不过了,儿时,经常呆在菜园里玩耍。
儿时菜园的主人是母亲。那时,全家刚从农村搬迁到父亲所在的工厂,做惯农活的母亲,便在山脚下开垦出一大块菜园。一来,找些事做,打发下业余时间。二来,种些蔬菜瓜果吃得健康,又可以卖些零花钱补贴家用。
母亲是做农活的好手,菜园也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母亲种植的多是一些常见的蔬菜,比如,辣椒、茄子、西红柿、丝瓜、黄瓜,冬瓜。可以说,菜市场里很多菜,在母亲的菜园里都能找到。也就是从那时起,通过母亲的菜园,我们认识了各类瓜果蔬菜。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种菜园同样是件不容易且辛苦的事。翻土、整平、播种、浇水、施肥、拔草。特别是酷夏时节,降雨少,菜园里的农作物和人一样口干舌燥,若是时间一长,就会渴死。于是,母亲利用早上凉爽的时机,从山沟里挑水来浇灌。扁担上肩,母亲挑着两个沉甸甸装满水的水桶,走在田埂上。给庄稼浇水时,母亲就像叮嘱孩子似地,自言自言道:"渴死了吧!多喝点!"言语中充满着关切。
对于我和妹妹来说,菜园就是个乐园。母亲侍弄她的"心肝宝贝",给缸豆搭架子,给辣椒除除草。而我们则玩着属于我们的游戏。妹妹淘气地在菜园里跑来跑去,逮着飞舞的花蝴蝶,还有那菜花般颜色的蜻蜓。而我则喜欢蹲在菜地里,看爬在菜叶上的瓢虫,数着它身上有几个斑点;要么,拿起水瓢学着母亲的样子给菜浇水。
菜园里最热闹最开心的时光莫过于收获时节。全家人齐动手,一起来收获。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带着黄花的嫩黄瓜,又红又大的西红柿。还有藏在草丛里和我们玩着"躲猫猫"的西瓜。对于我们小馋虫而言,面对这些瓜果,早就忍不住了。都是健康食品,拿起西红柿,在衣袖上擦擦,直接就大口吃起来。那真是西红柿的味道,至今,令人回味。母亲则笑着看着我们的馋样,一脸的幸福。夏日夜晚的时候,来到菜园,边吃着瓜果,边聆听虫鸣,微风习习中,感觉,酷夏也不是那样热了。
母亲是个懂得与人分享的人,收获的季节,总是不忘给邻居们送些瓜果蔬菜。以至,母亲去世多年,遇到老邻居,说起母亲,仍念着她的好。
这块菜园,在母亲因病去世后,也没有了生机,想必是没了母亲的精心伺候。终于有天,菜园被建成了高楼,再无踪迹了。虽然,菜园没了,可对我来说,它连同那些盛夏的果实,却永远活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因为,它给予了我太多的快乐与幸福。
蒸花馍
文/蒸花馍
在我的故乡,春节前有蒸花馍习俗。依照旧俗,从大年初一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有的地方时间更长些。所以要在年前蒸出足够全家人吃上十天半月的花馍,这叫隔年吃。我的母亲就是蒸花馍的一把好手。
花馍与平时的馒头所不同的是制作时点缀了大量的红枣,且花样繁多,造型各异。除花馍外,还有枣山、枣卷以及各种小动物面塑等,看上去红嘟嘟的,给春节增添了喜庆气氛。
做花馍时,母亲就会把前一天在大瓷盔子里发的面搬出来放在土炕的案板上。案板旁边这时早已经摆上了一大盘子洗好的大红枣,一碟豇豆,一碟绿豆,还有做花馍专用的梳子,剪刀和筷子。一家人坐在炕头或站在炕边,在欢声笑语中揉面团、擀面饼、做造型。此时此刻,我们兄妹几个在母亲的指点下做自己最可心的枣花馍,骨肉亲情像面团一样被母亲揉在一起。父亲在院子里劈他平日从村外刨来的我们费吃奶的劲也劈不开的树根疙瘩,劈开后填到灶膛里,准备蒸花馍。此时,家家户户屋顶上炊烟袅袅。
做花馍时母亲的动作非常麻利,只见她将发酵的麦面揪成柿子般大小的剂子,擀成半指厚的圆饼,用刀从中间切开,把切开的两个半圆相对,用筷子从中间用力一夹,一朵四瓣面花就成了。然后在每个瓣上安上一颗红枣,就成了一个精致的枣花馍。花馍大多是莲花形,不但有单层的、还有双层的。母亲还会将几个花馍按照大小叠成宝塔形,再饰以面花,蒸出来就叫"枣山",层层叠叠,红白相间,非常好看。
一家人除了做各种花馍外,还做小老虎、小兔子、小刺猬、大鲤鱼、胖猪娃、大寿桃等。小动物则用绿豆、豇豆点缀一双眼睛。母亲好手艺,在做小刺猬形状的花馍时,先在一小块面里包上一颗红枣,把面揉成椭圆形,再用剪刀尖一点一点剪出一排排的"小刺"来。随后,在"刺猬"头部安上两粒黑亮的花椒粒当眼睛,活灵活现的小刺猬花馍就做成了。做大鲤鱼花馍时,还能够用梳子刮出鱼鳞的效果。这些造型各异、品种繁多的花馍出锅后,香喷喷、热腾腾,煞是可爱,成为我们春节十分爱吃的主食。
往事如歌
文/Snowing
这是一个飞速前进的时代,水果牌手机即将推出7.各种新鲜事物喷薄而出。但是一些旧的东西总是镌刻着那时的记忆。旧的首饰,旧的衣物。曾经的地方,熟悉的气味及食物,以及耳朵早就习惯的曲调和声音。也许我是一个恋旧的人;也许是我的日子太平淡无新奇吧。
我这个人记忆力不好,除非可以记住一些事情,否则就像演员走了一次过场,具体情节任务都记不大得。然而一些飘荡着歌声的时光我总记得,歌曲带我回到过去的平淡却又难忘的日子。
比如,每次听到罗大佑的《童年》,我都会想起我的一个小学同学。有一次冬天傍晚,下班后我挤进路边一家热气腾腾的麻辣烫店,里面唱着歌。我正吃着的时候,扬声器里唱到了这首童年,我瞬间如同触电,一阵热流,我想起了那时候的简单快乐,那时候的无忧无虑。我记得当时那个唱歌很好听并且眉尾上扬的男生,他在一个放学大家都散去后,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这首童年的歌词,当然他写字很好看,有些许的英气。当然当时是我和一个女生一起央求他写的。因为那时我们班上没有人会唱这首歌,更没有人知道歌词。我觉得那样单纯的年代很美很静。
还有,钢琴曲(秋日私语),那是在爸爸的一间破旧休息室里听得,那时我读高中,中午去爸爸单位吃饭,爸爸在炒股,股市频道会间歇播放一些钢琴曲,其中就有这首。那时候我头发很短,衣服很简朴,从不思考未来,也很少与男生交流,甚至还不知道上完高中时要考大学的,我傻乎乎的简单的甚至有点愚钝。
还有,任贤齐的歌,张雨生的歌。依旧是高中。我旁边的一个瘦高男生好像对我有意思,便经常搞个收音机唱他们的歌,我记得他在我旁边不远处唱"对面的女生看过来",我当时镇定自若,后来主动远离他,并且不再跟他讨论难题。那时候妈妈一直唠叨,千万别谈恋爱。而我又出奇的听话。后来复读时候我竟然跟他一班,但我们仍然一句话都没说。
还有那首(披着羊皮的狼),那时我在读大学,无意中认识了一个网友,好像是他推荐我听的这首歌。我们聊的很开心,网聊了半年多,有点网恋的味道了。后来暑假他让我去北京找他,我没有应许。后来就没有后来了,我只是记住了这首歌。
还有,小红莓音乐团的歌,我会想起后来认识的一个五六不着调的人。
往事如歌。歌声里的记忆往事。
不同的往事如不同的歌。
同样一首歌,之于众生,也是不同的难以忘怀吧!
夏日,聆听荷的诉说
文/朿宝荣
清风与荷相拥,不为来世,只为今生这前世的约定,迷离一季。
夏日的荷,像梦中的骄阳,高擎着火炬般的旗帜,游离,错落,沉香于阔叶与蛙鸣声中,弹奏着夏的节奏。一只爱唠叨的红蜻蜓,立于荷尖,搧动着透亮的羽翼,搅动了一泓清水,引一簇簇鱼儿游来游去,像是等待了一个漫长的世纪,倾听着清风与荷低语。
清风与荷相吻。荷,火红的唇,于烈日下醉情独舞,摇曳着曼妙的身姿,无比幸福、悸动、红晕,那是调色盘上我为你描下的笑脸啊。
一株荷,与一只红蜻蜓,构成了一幅绝美的风景。
2016年的夏季,我把梦留在这里。我们如约而至,踏歌在月河之畔,在半亩方塘,赏清风与荷相拥,牵手共舞,听一池缠绵细语。
一只红蜻蜓,就那么自由自在,飞来飞去,左右着我的视线。一转眼,宛若让我回到了从前,回到我曾经生活的池塘边,看外婆正摇动着蒲扇,点燃艾蒿的清香,为我把蚊虫驱赶。
听荷细语,与风同行。
一只蜗牛正爬行在池塘的小路上,一个光着屁股的小男孩,他倒骑牛背头顶荷叶带蜗牛一路回家。
静听花开,我为荷狂。
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
文/郭桂杰
在寒冷的季节来临之前,装修终于完成了。顾不上朋友"通通风,放放毒气"的忠告,我迫不及待搬进了新居。只是把几盆花摆到各个房间里,据说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房子在三楼,一百二十多平方米,家具全部是新的,当然称不上金碧辉煌、装潢奢华,却是宽敞明亮、温馨如春。终于结束了二十年的蜗居岁月,心中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春节前,在外读书的儿子放假回家,打开家门发现我们那个常常被人戏称为"贫民窟"的三居室小院里,已经是七零八落、人去屋空。儿子打电话给我:"爸爸,你们搬走了,也不告诉我!"这个小小的"恶作剧",也是为了给儿子一个小小的惊喜。
儿子进来,各房间转了一圈,让我们有些惊诧的是没有看到他脸上有多少兴奋。我问他:"这个家和咱那三间小房子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在哪里住都一样。"儿子平静地说,"只要有爸爸妈妈的地方就是家。"
儿子的话让我和妻子一时无语,感慨万千。漫漫艰辛的蜗居岁月里,让我们一家人对生活都没有什么奢侈的幻想,总是不卑不亢、脚踏实地地努力着。今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联播从初一到初八,随机采访"家风是什么?"在全国引发热议。我想中国老百姓都有一个共同的家风,就是"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从农村走出来打拼的游子们,更是深有体会的。无论走出多远、飞得多高,萦绕心底念念不忘的还是穷乡僻壤的那座老房子。
我们家姊妹兄弟多,我十八岁在一家工厂上班后,衣食住行就完全靠自己了,结婚时我们没有自己的新房,租住的是一间公家的房子。我们后来的由三间正房、一间西屋和门口、洗澡间卫生间构成的小院子,是历经十余年节衣缩食,先后四次施工才算完善的一个小家。妻从来没有抱怨过一个穷字,多次感慨地说我们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是从平地上开始跑,我们是从坑里爬上来再开始跑。
三间小院一住就是二十年,凝聚了多少喜怒哀乐、难以忘却的往事啊!寒冷的冬天里我怕蜂窝煤炉子的气味儿,独自睡在北屋,妻子和儿子怕冷睡在西屋厨房里。有一天深夜我被儿子的哭声惊醒,猛地拽亮灯,看到五六岁的儿子光着屁股站在我床前,哭着喊爸爸。我急忙把儿子一下子揽进怀里又飞快地钻回被窝里,全身冰凉的儿子紧贴着我慢慢睡去。原来在工厂里上中班的妻子临时加班夜里十二点没能回来,儿子尿了床,醒了一看屋里没有人,爬起来跑到北屋里来了。
日子是慢慢熬出来的,儿子渐渐长大了,我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我经常对儿子说,你的童年比我的童年要幸福百倍了,我的童年是兄妹几人和父母住在农村老家的两间土坯房里度过的。我常常想起儿时的老屋,那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以此激励着自己不断地努力跋涉,不畏艰难险阻,成为我一生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如今,我站在崭新、宽阔的阳台上,遥望着我家的那座小院子,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都蕴藏着我们一家人的体温、浸透了我们夫妻的心血和汗水、记录着我们一家人每一个喜怒哀乐的日子。
在我们乔迁新居时,几个街坊邻居跑到我们家问,你们的那座小院卖不卖啊?妻子看着我,我说:"不,咱不卖".我看着那个小院子心里踏实,也许有一天我还要回到那个小院子,住进那个小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