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家乡的抒情散文
倚栏轩精选8篇赞美家乡的抒情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赞美家乡的抒情散文(精选8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家乡的河
文/荒村一叟
家乡地处苏北大平原的南部,南临长江,东濒黄海,那里河网密布,人称水乡。
过去,散落在田野里的村庄大都被大大小小的河流分隔成一座座孤岛,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几乎家家都有一条木船。这里的孩子们七八岁就能很轻松地游过一条大河,十多岁就学会了撑船。
宽度达到四五十米的大河多呈东西走向,听老一辈人说,那些河都是被洪水反复冲刷而成的自然河。我们庄子北边就有一条叫"车路河"的大河,据说很早以前曾是一条大路。那时黄海边上遍布着用海水煮盐的"场"、"灶",煮出来的盐大都用人力小车向内地运送。后来漫天遍野的洪水由西向东奔向大海,这片数百平方公里的湿地上又长满了芦苇,那条大路就成了便捷的行洪通道,久而久之,就被冲刷成一条大河。南边不远的地方还有一条叫"蚌蜒河"的大河,那条河弯弯曲曲的,就像是河蚌在湿地上蜿蜒爬行的轨迹,据说也是古代洪水留下的"杰作".
与大河相连的那些密如蛛网般的小河,还有庄子周边的那些沟沟汊汊大都是我们的祖先用人工开挖出来的,当初,他们为了在这片低洼的湿地上垒起一块能搭建房舍的高地,只能就近挖河取土。还有,种植庄稼的土地也要尽可能地垫得高一些,才能避免被频繁的洪水淹没,他们唯一能采用的办法就是将周边洼地开挖成一条条小河。年代久了,耕地越来越高,小河也越来越宽越深,内下河地区的独特的地貌就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中形成了。
家乡美,美就美在家乡水,依稀记得小时候,大河上白帆点点,小河边杨柳依依。每至傍晚,夕阳染红了西天,河面上波光粼粼,树木葱笼的村庄上空飘着袅袅炊烟。那时还不曾农业合作化,下田干农活的人们都撑着自家的小船收工了,男人将船撑到自家门前,坐在船头上的女人拿起桩绳轻快地跳上岸,将桩绳系到河边的树干上,此时他们的几个孩子总会在河边雀跃着迎接他们归来。
那时,家乡的河清澈见底,站在河岸上,能看到鱼儿在水草丛中悠闲地嬉戏。河里的水,可称得上是真正的原生态,生活在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将河水当着一个天然的大水缸,在田里干活时口渴了,到河边上捧一捧河水,那种甜滋滋的清凉立即沁入脾胃,让人顿觉神清气爽。到了夏天,庄子周边的河就成了天然大浴场,孩子们成天乐此不疲地在河里疯玩。每至傍晚,大人们也会聚集到那里去洗去一身疲惫。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田野里的那种野趣,那时离庄子较远的地方大都还有些成片的尚未开发利用的处女地,那里的陆地上长着茂密的芦苇,河面上不时会冒出一群野鸭子,有时它们还会扑楞着翅膀飞上蓝天。运气好的时候,钻行在芦苇丛中还能在不经意间踩到一只大甲鱼。
还记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发展集体经济,摆脱饥饿和贫困,不知道从那儿引进过来一批叫"三水"的水生植物,从此,家乡的河道里便一天天地变得面目全非了。"三水"就是水葫莲、水花生和绿萍。其中水葫莲和绿萍原本是想利用其作农田的肥料,水花生是用来作养猪的青饲料,不曾想到后来事与愿违,千方百计地繁殖起来的肥料并没能增产多少粮食,因为那种水生植物根本就不肥,水花生倒是在那时的集体猪场里喂过好几年猪,后来发现用其作青饲料喂猪,只能保命,既不增重更不增膘,喂的那些"长寿猪"个个瘦骨嶙峋的,白白地浪费了精料和人工,没一点经济效益。不过,那时繁育"三水"、发展生猪养殖可是一项政治任务,虽然集体猪场年年亏本,但还是一直坚持到人民公社解体。
俗话说:请神容易退神难。分田到户后,没人再去刻意繁殖的那些外来物种却恣意地在河道中自行漫延开来。其中繁殖特别快的是水花生,它不但能在小河里长得密密匝匝,在陆地上也能长得很茂盛,每至秋天,小河里连船都撑不进,不得不花许多人工去清理河道。听说,水花生是从日本引进的,想到当年那么多凶残的鬼子兵都被我们打跑了,现在却对这种祸害水体的物种束手无策。
后来改革开放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各种污染源让家乡的河更加不堪重负。几十年来,它接纳了形形色色的工业废水和大量化肥农药的残留,还有随便倾倒的生活垃圾。现在看来,污染河水的主要因素还不光是工业废水,更严重的是由于现代农业滥用了大量化肥、农药。据说中国化肥、农药产量早就超过了美国,中国人用掉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化肥、农药!是世界单位面积平均用量的2.5—5倍!结果是不但污染了土地和河流,而且造成了食品安全的隐患,影响了国人的健康。
还有,现在农村中的生活垃圾好像也与时俱进今非昔比了。过去,农村里没有多少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废弃物,就是有点儿烂菜叶、碎草屑之类的东西,他们都会倒在自家的灰堆塘里留着作肥料,那时候,粮食不够吃,家家还都养着一头猪,厨房里的泔水都是喂猪的好饲料,更谈不上有剩饭剩菜随处乱倒,就连馊得起了泡沫的粥也要加点碱热了再喝掉。现在情况不同了,物质丰富了,他们都有吃不完的粮食,每天都会有一些厨房垃圾要往河里倒。过去他们上街买菜都要挎上一个竹篮子,现在都用方便袋,于是,弄得河面上随处可见五颜六色的洋垃圾。还有,以前的农村人都用谷草作为燃料,现在再也没人烧那种烟熏火燎的土灶了,大量的作物秸杆不是就地焚烧污染空气,就是推至河里烂掉污染水源。现在,河里的水早就不能饮用了,庄户人家都吃上了自来水。这项改革,看起来好像是一种进步,其实,他们那里知道用如今的河水净化成的自来水怎么能比得上当年的原生态?
但愿我们的国家,到了经济上圆了"中国梦"的那一天,不要毁掉赖以生存的环境。
救救家乡的河。
夏天的家乡
文/许辰
在我的眼中,故乡的春,充满着勃勃的生机,一片绿;故乡的秋,充满着收获的喜悦,一片金;故乡的冬,充满着晶莹的雪花,一片白。但是故乡的夏呢?
早晨,被玻璃挡不住的炎炎暑气蒸醒,发现浑身湿透。换身衣服,走出门,却发现,太阳已升得老高了。它站在云端,似乎鼓足了劲儿要把那终年积蓄的热给释放出来。没过多久,花坛里的花,被晒焉了,耷拉着脑袋;院子里的小狗,被晒得直吐舌头,赖在水塘或阴凉的地方不肯挪位子;树下的人们,被晒得直摇扇,谁都不愿再到那烈日下干活了;只有几个不怕热的小家伙全然不理妈妈的斥责,在巷子里跑来跑去。故乡的夏可真热!
太阳在空中一刻不停地炙烤着大地,知了在树上尽情地唱着人们熟悉的歌谣,路上的尘土也不耐寂寞地跳起了"尘舞".看见这些,乌云在家里可呆得不耐烦了,它飞快地跑出来,拦住了太阳——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轰隆隆……"雷声发出了紧急通知,闪电也赶来凑热闹。走在外面的人,都立刻躲了起来。顷刻间,密集的雨点砸了下来,"叮叮咚咚",为人们奉上一首清脆动听的歌曲。故乡的夏的雨呀,是急促美妙的。
雨过天晴,天边常挂着一道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绚丽无比,两端伸入云里,似乎是一座连着人间天上的彩色桥梁。太阳似乎不再那么暴躁了,变得有了那么一点柔和。被雨刷洗过的草木呢,在暴雨冲洗后似乎显得格外翠绿。
夏天的晚上,虽是蚊虫甚多,但依旧充满情趣。看吧,那满天繁星正向你问好,一轮害羞的月亮只是淡淡地向人间撒下清辉;听吧,"呱呱……"河对岸稻田里的青蛙正在激情地演奏一首交响曲;嗅吧,稻田里散发出来的阵阵幽香,沁人心脾,不由得让人想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天的夜晚,是迷人的,是温馨的。
而在这烈日炎炎的夏日,最辛苦的就是那些农民了,他们起早贪黑,收完小麦,又想着水稻秧苗,真是忙得两脚不着地了。故乡的夏的农民,是忙忙碌碌的。
此时此刻,我想寻找几句古诗来赞美这夏天,但在古人看来,春意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却是一个让人烦躁的季节。可我却由衷地喜欢夏,喜欢这充满活力的、一片赤的夏天。
阳光里的家乡
文/郎英
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村一院落,一陌青秧。花香,草香、叶香——家乡的丰物,一念成痴,再念动柔肠。
多少个记忆里,家乡的味道便是那轻柔的风,天边的晚霞,清冷的月色,荷池塘里扑打水花,高歌的群鸭。妈妈喊女儿回家吃饭,那高亢的声音,还有望着那夕阳西下,把心事跌落在山的尽头,一眸含烟水,痴人落画山乡女子的静美影像。
如今,山还是那座山,果子的香味沾满六月风中的翅膀。一眼难寻几人迹,山显得更加宁静,那些曾经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已踪影杳杳,在家零星的几个,也亦是一墨难画成青葱的模样了。在扑着香气的风中,他们那质朴的笑和热情,还是唤起了我依情翩飞的思绪。曾经多少个一起嬉戏的童年,那些不沾风花雪月的牵手游戏,那些数着星星唱着歌儿的欢快,那些追着萤火虫满山跑,把月亮遗落在枝桠的缝隙的童心童趣,记忆的匣子打开,我已是失落了一地诗心,满带幸福的冰雪女子。
妈妈,走啊!等会奶奶要等急了。女儿的一声轻唤,把我从美好的记忆中唤了回来,我才发现时间不早了。今天是公公的生日,赶快回去祝寿,帮着妈妈做饭。穿着白裙的女儿,蹦蹦跳跳带着一路的风像一只蝴蝶儿那样翩翩起舞前行,并时不时用手拍打着路边的树叶。忽然,我闻到了一股特别的、浓浓的叶儿香味。一种很小就熟悉的清凉、醒脑的叶香。
记得小时候,由于家里喂着牛,我放学回家,总跟着妈妈一起顶着烈日去到田边、地坎、林子里为牛寻食割青草。热辣辣的太阳,烤着我娇小的脸,汗珠子直冒。这时候,心疼女儿的妈妈,就会寻找几根柔软带着葱绿叶片的黄荆条为我编一顶草帽,戴在我的头上。顿时,一股清凉的香味,通过鼻息,充溢全身。叶儿遮住了脸颊,把热情的太阳挡在了头顶上方,自己仿佛一下子没入了林荫深处,清风习习。一边割草,一边嗅食着这奇特的浓浓清香味,合着妈妈那深情的爱,这叶子的香,便注入了我的灵魂,成了一辈子不可磨灭的记忆。
我喊女儿停下,摘下两片叶子,让她闻闻,她问:"妈妈,这是啥叶子哦?好香!""黄荆叶。"我一边回答一边摘下无数叶片放进我包里。女儿又问:"妈妈,你把叶子放包里干啥呀!不怕把你的包弄脏了吗?""妈妈喜欢闻这香味,并且一打开包,走到哪里就可闻到家乡的味道,多好呀!"不知女儿是否理解了我这浓浓的喜爱情结,她那一双明亮盈水的眸子里,似乎有几分不解。但她也打开了自己的袖珍小包,摘了几片叶子放到里面。"妈妈,等下午回家的时候,我们多摘一些带回去,好吗?""行!"女儿又飞快地在前面旋动着身影,一会又停下,拿出那些叶片在鼻子上嗅嗅。
没跨进家门槛,婆婆喊着女儿的名字,已满带笑容站在门外迎接我们。回屋一阵亲切的寒暄后,嫂子、妹妹和我齐心合力的为做午饭忙碌开来。待到客人来齐,我们已是饭菜俱香,摆满餐桌。入席第一大事自然是为公公的生日祝福,然后一家人拉家常,道近况,孩子们的学习等。家的味道,亲人的关爱,无不感动着我这颗曾带着几分薄凉的心。
团圆日子短,离别总有时。太阳偏西的时候,我们告别公公婆婆准备回家,婆婆恨不得把家里凡是她孙女喜欢吃的都让我们带上。我叮嘱公公婆婆要照顾好自己,女儿喊着爷爷奶奶,挥手告别。行一段回头望,老人那沧桑、略带佝偻的身影,定格成向着我们前行脚步的一幅流连画像。我的眼眸悄悄湿润!
女儿依然没忘摘树叶儿的事,并且早让她奶奶准备了一个塑料袋。一路回奔,直达目的地,路边上我们能见着的叶片,都囊括进我们的包中。一路回行,一路沐浴着香香的味道。风清云雾,一笔清墨,似乎都在我的鼻翼间展开。何为掌上物,视叶为珍珠。回家后,让片片叶子躺在一个漂亮的纸盒子里,置于我的房间。每踏进便闻到它质朴的香味,伴着我升起袅袅诗心,伴着我进入每个夜晚的淡然梦境。
家乡的大海
文/龙彦均
我的家乡在南海镇,那儿有着望不透的绿草,开不败的百花。但是,那儿最令我向往的却是那碧波万顷的大海。
虽说我不是渔家孩子,但我对大海却有着深厚的情感。
大海是变化多端的,像一幅立体动感的油画一样,被画家画了又抹,抹了又画。
在画里,有着碧波、白浪、礁石与贝壳……
我最喜欢落潮时的大海。从高处看,烟波浩渺,一望无际,那碧绿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微荡着涟漪。站在沙滩上,海水就在你的脚边轻轻絮语。这时,沙滩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瞧,那儿有几个小孩在挖贝类。楔子形的贻贝、芭蕉扇状的扇贝、耳朵模样的盘大鲍、天鹅蛋般的蛤蜊……各色各样,应有尽有。
瞧,那儿有几个小孩在追逐玩耍。他们在沙滩上留下了杂乱无章的小脚印,洒下了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我受到了欢乐的感染,连忙跑过去。我赤脚踩在软绵绵的沙滩上,想起了那似有非有的记忆……我想,那应该是一个有关大海的很美好的故事吧,希望它不要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慢慢地消失。
家乡的大海啊,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家乡的后花园
文/张秀强
早就听说,富家河有个农业园內花开似锦,游人如潮。
五一长假期间,正值立夏之时,邀请几位同学欣然前往。沿途我不停地给同学介绍老家的新变化,"富家河东边正在建设的是西康高铁站,河西边原是一片泡冬田,现在干涸已经建成看守所了;这座洋房是我叔父家,旁边的老宅就是我的老家。"正在这时有人喊"到了,下车".我心里纳闷,不会搞错吧,目的地竟会在我家老宅的后门外边。我迫不及待地跑进花园内,哇,眼前是花的海洋,月季花红如火,玫瑰花洁似玉,红白相间的多种花卉争奇斗艳,竞相怒放,旁边樟树挺拔,杨柳依依,真乃"树动情何密,花浓艳欲飞".
我不停地给同学解释,真不知道老家有这般美景,要不早带你们来观赏了。有个同学调侃道:"人总爱想往着天边的玫瑰园,而忘记身边正在开放的玫瑰".是啊,我不仅仅是忘记,压根就不知道家门口正盛开的鲜花。
父亲去世五年了,家乡变成了故乡,我几乎没有回过老家。恍惚中我扪心自问,这些年自己究竟在忙什么?是勤于政事吧!并无半点成就以光耀门庭,显亲名扬;是工于学业吧!却并无一言之美以传世和一技之长以安身,我陷入深深地自责之中。
寒门本衰薄,兄弟各艰辛。父亲走了,家没了,温馨和睦的兄妹五人,聚少离多,各奔东西。青山苍苍,绿水泱泱。父亲的坟墓坐落于老家的青山绿水之中,伫立坟前,悲伤复何言,涕泣下如血!
思念亲人,更思念家乡,乡愁深深。
家乡的暖炕
文/昊然
初冬时节,我回了趟老家。发小大奇要请我吃饭,我俩去了村口的"农家乐".
这是一处恬静的农家小院,院墙上的爬山虎还剩下不多几片叶子,院中间鱼池里的水已经退去,正面三孔窑洞是修缮过的,但旧时的痕迹依稀可见。主人请我们进当中的窑洞。一进门我就愣住了,占窑洞三分之二的地方是一面大炕,仔细一瞧,炕头的火炉里透着红红的火苗。啊,家乡的暖炕,久违的暖炕。
家乡地处太岳山边缘的丘陵山区,到处是沟沟坎坎,梁梁峁峁,真可谓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居住方式。几孔窑洞,一处小院就是农家人最好的归宿。特别是冬天,不管外面多么寒冷,回到窑里往暖炕上一坐,点一袋旱烟,热二两烧酒,日子顿时温和起来。那些年,一辈又一辈人就是在这暖炕上繁衍生息。某种程度上说,暖炕是山里人的依托,是山里人的功臣。
家乡的暖炕通常由砖和片石砌成。炕中间是火道,一头通炕炉,一头通烟囱,热量就是通过火道传递出来的。火道上面用片石盖得严严的,这样烟不会冒出来。再上面,早年间普通人家铺的是炕席,用苇子编成。炕席上面是炕褥子或油布。油布又叫漆布,是漆匠用桐油漆出来的,上面画着各种花鸟。还有炕围子,就是在炕上方的墙上,用油漆漆出一米多高的画面,然后再画上各种图案,有二十四孝、五谷丰登、连年有鱼或湖光山色。当然了,较殷实的人家才如此讲究,家境差点的人家也会买些花花稍稍的炕围纸贴上去。
按家乡的习俗,靠炕炉的炕头通常是长辈休息的地方,俗称"炕炉头".姥姥就常坐在"炕炉头"穿针引线,缝缝补补,炕桌上那盏小小的油灯陪伴她老人家度过了许多不眠的夜晚。家乡还有个风俗,就是女儿出嫁的那天,娘要坐在"炕炉头"厚厚的褥子上抽上一袋旱烟,然后长长地出口气,意喻女儿嫁到婆家后日子会过得厚实,娘在这面就"出气长",既心里踏实,也有脸面。
有炕就有炕沿。炕沿一般是用打磨后的砖砌就,有办法的人家则是用上好的木料加工而成,还要漆上清油。靠墙的那面,通常还有炕柜,用来放被褥和衣服。炕柜做工也是有讲究的,长短尺寸不仅要合适,还要分出男女长幼,上面的图案也必须体现传统的文化内涵。我家里人口多,兄弟几个常因写作业的炕桌争来抢去,我是老大得让着弟弟,只好去"角窑"老舅家的炕桌上去写。
酒菜端上来了,我和大奇边喝边聊,暖炕散发的热量加上酒的热量使人倍感温暖。大奇告我,村办煤矿关停了,村民们商议要把补偿资金用于旅游开发,让城里人也来体验体验咱山里人的生活。我说,可别忘了修些暖炕啊。
家乡的小溪
文/尘缘
大概是因为山多且分布有些特色的缘由,家乡的地名里多含有"溪"、"湾"、"冲"、"坪"等字样,而且以含"溪"为多。水流成溪,山与水相连,便形成了湾或冲。即使有叫坪的,也并非这地方多么平整,只是因为这里有难得的一块坪,而且坪的四周还包围着山。有山有水的地方自然美丽,很有山区之所以成为山区的景致与特色。
我所在的村是山区极其普通的一个小地方,一条小溪从村中穿过,两边为山,中间为溪,小溪流过,正好把村子一分为二。从小溪向两边走,依次是小溪、农田、住房和山,而且呈阶梯型布,溪最低,山最高。村民的农田就在房前屋后,站在自家屋的门前,就能把田里的情况尽收眼底。
这次回家,把事办成后回程,专门选择了走路,而且是走原来的老路。因为现在村子里新修了车路,原来的老路基本上没人走了。其实,老路基本上是沿小溪而行的。如今再来走走原来的老路,也许还能找到一些童年的回忆,特别是清明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带些伤感,有些无奈。当然,还有在清明时节里那油菜花带给人的那份美感。最初就有边走路边欣赏美景的想法,便带上了相机,这时,便可以随手用相机把家乡的美景定格。
如今的小溪已大不如从前了,已没有了先前的那般干净。溪底已低了许多,两边的路坎有很多地方已经塌陷,也没人整修。春天的水草还是那么的茂盛,清绿一片,只是其中夹杂着许多塑料袋、杂草、棍棒之类的东西,有些"五彩缤纷"的味道,可惜这味道不尽人意。水依然清澈,还有原来那般水流的潺潺声,有着春天里水流特有的节奏,含着从山涧流出的清脆,把山区里的山、水和人的性格里有些纯静的成份,随水流而下,带向不知哪里的远方。
小溪的尽头是一处水库,是七十年代修建的,水库有较高的库坝,里面的水是上面更小的溪水汇流而成的。水库按村南、村北两边分别建有水渠。通过水渠,可以对全村的农田进行灌溉。而流入这个小溪的,则让村里从上到下都享受着溪水带给村民的方便。家里的各类洗涮除能够在家里完成的,其他基本上都在小溪里完成。从卫生的角度来考虑,这大概是不方便细细去想的,因为很多不干净的东西村民也习惯于丢向小溪,反正眼不见为净,下游的村民依然享受着小溪带给他们的方便。前几年,村里进行了用水改造,在村民院落集中的地方,用主管道把山上的水引到一处地势较高的水池里,再由各家各户从水池接入管道把水引入家中,很是方便,比原来从水井里打水干净多了。现在很多新修的房子也都在自家房顶上安装了蓄水池,用电动机不定期蓄水,随取随用,基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跟自来水一样方便。
不知是环境的变化还是农作物用药的缘故,小溪里如今已看不到鱼儿的影子。几处印象颇深的深处现在也已经没有了原来的那般独特,有的已经被沙石填平,有的已脏得不行,但小时的记忆仍历历在目。那时,七、八岁的孩子在小溪里是玩得最多的,夏天在小溪的深处可以游泳,水不深,也能浮起小孩子水的身子,两只脚在水里扑通几下,两只手向前伸展几下,算是过了几把游泳的瘾了。小时候抓鱼好多种方法,有的在水较深的地方,直接把手伸进鱼儿藏身的地方,慢慢地摸,这是很需要技术的,也需要一定的胆量,因为怕蛇或是螃蟹。有的从有鱼儿出现的地方拦上一段,下面用石头或沙子堵上,留下一个口子,口子处用筛子接住,再从上游用石灰或榨茶子油剩下的茶枯撒于水中,鱼儿碰到石灰水或茶枯水就会发晕而翻白,这时用手抓上便是。即使鱼儿往下逃跑,也会从下游唯一的出口而落于筛子里。这样的方法,不管是用石灰还是用茶枯,一般都不会空手而归。小溪的鱼儿很好吃,现在已很难吃到那么味美鲜嫩的鱼儿了。也许,想吃小溪里的鱼还只是其次,孩子们一起抓鱼的过程则更让人记忆忧新。即使现在跟同事们在鱼塘里钓鱼,也似乎没有了原来的那般有趣。
小溪上的桥比原来的多了,看起来也漂亮、稳固了很多。原来的桥都是木桥,由木排和树桩构成。桥板和桥墩都用松木树整成,两根桥墩的用料需要粗壮,上、下各用松木树和一根大木方把两根柱子连上,做成"口"字型的形状,然后稳固在小溪的中间。做好的桥板一头搭在小溪的路坎上,一头搭在桥墩的木方上,再从桥面和桥头做一些修整,把桥板弄得结实些、稳固些,避免摇晃。这样的桥在整个小溪里大大小小接近十座,连接着村里的南北,方便着村民的出行。如今,水泥桥取代了木板桥,稳固性和实用性更强了,也许,这正是小村变化的见证。
往下走,另一条小溪从别处蜿延而至,与这条小溪在这里交汇,汇成一条比这两条小溪稍大的小溪。同样是山里的溪水,同样是给村里带来方便的小溪,在这里交汇并相向而行,更有着山区小溪别样的风景。再往下走,这条稍大的小溪又与另一条从远方而来的小溪交汇,同样又相向而行,流到了小河,也许还流到了大海。
小溪是天然生成的,但又是不断变化的。经历着风霜雪雨,见证着这个村从无到有、从贫穷到温饱、从简单到复杂、从安静到热闹、从落后到繁荣的历史与变化。村里每一个人的生生死死都离不开溪水的喧染,几十年的人生,相对于小溪的变化也不过是溪水流过的小小一段,简单而没有痕迹。
一路走过,心中便有了对此山、此水、此情、此景更为深入了解的冲动,山区的山水,宁静而灵动,水在流,山未动,但似乎都有着生命的意义。山与水的交融,花与草的相伴,每时每刻里都有着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情趣。爱山爱水,也就等于爱了大自然。
一路走过,虽然挂着相机,但没有更多地按下快门。不成片的油菜田,一块一块的,黄黄的,黄的鲜亮,黄的耀眼,透着山区空气的洁净和舒畅。油菜田与退耕还林后山上的树林倒也能构成几处不错的风景,于是便按下快门,让山里的树、田里的花定格在相机的镜框里。
只是照片里没有小溪的印记。
家乡渔灯节
文/陈文念
在几十年的人生岁月里,对家乡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那最隆重、最喜庆、最热烈、最具有地域特色的盛大渔灯节了。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念及生活在海边的父老乡亲及割不断的亲情和乡韵,还有家乡那"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万盏渔灯红透半边海"的渔灯节;我无论身居何地,每年春节一过最渴望的就是回到家,和亲戚们一起过个热热闹闹的渔灯节。
在乡亲们的眼里,渔灯节比春节还重要,这是胶东渔家"图腾"的盛大节日,是胶东渔民最隆重的欢庆盛典。每年春节一过,我的家乡山后初家、陈家、李家、顾家四个村就开始迎接久盼的渔灯节。这些苍天散落珍珠似的美丽村庄依山海而居,一溜沿海村呈弧形状连接起来像一条长长的腰带,镶嵌在45公里的海岸长的岸边。连绵起伏不高的山上挂着点点青绿,像臂膀一样,把红砖碧瓦的山村环绕在怀抱中,蓝莹莹的大海,似美丽的蓝绸般,把山庄映衬得秀美瑰丽,似一幅天开的山水写意图画。
正月十三那天,我随着赶节的人流到沿海渔村过渔灯节。渔灯节在胶东一带已有三百年历史,经不断发展演变内容越来越丰富。现在的渔灯节已是一个热闹喧嚣、富于地方文化的渔民盛典。大约10时,村子里不知是谁率先点起了鞭炮,就像是一颗腾空而起的信号弹,引来了山海般的呼应。只一阵工夫,鞭炮的纸屑就像一条条红地毯,铺满了大街小巷,铺向了田间地头,也盖在了大海的碧波之上。渔家的节日就这样伴着厚厚的红地毯开始了。少壮携老幼,为海浪百锣齐鸣,为桅之千帆披彩,万挂鞭彩顷刻红如云烟。
朋友、亲戚和船员们早早就到船主家集合了,这一天,船主备足了美酒佳肴,来客们则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尽显出闯海人那种甘苦与共的豪爽义气。渔民还把自己最大的鱼和猪头拿出来,与大饽饽、豆面渔灯及菜肴果盘一起装进了古色古香的大食盒,在郑重地烧香焚纸之后,便按着古老的习俗,以船为单位,打着彩旗,敲着锣鼓,抬着供品,扭着秧歌,一路放着鞭炮从小院出发,一直来到港湾里的船上,送上一份对于大海的虔诚。
你再看那欢快的锣鼓吧!稠密的鼓点像春雨一样落进了村路,落进了人心,滋润得希望早早就泛绿了。此刻,渔民们用厚厚的脂粉,填平了脸上那海风刻出来的深纹。他们忘情地跳啊舞啊,全不顾什么节奏和旋律,只是把心中的那份真情,那份快活释放出来!我似乎看到他们心里那轮红彤彤的日头,已经跃出了水面,金晃晃地在祥云的簇拥下高高地升起来了。他们一定听到了鱼群的欢叫,一定看到了满舱的鱼虾……
渔港里船成队列。船头、船艉贴满了对联和喜字,船桅上挂满了彩旗,在船队的上空,形成一团五彩云霞,映照得海面也洋溢着一派盈盈的喜气。这是节日的主场。祭海的队伍从四面八方汇聚在这儿,形成狂欢的高潮。人们在这儿倾注全部的真诚。他们拥挤着,欢闹着,鼓乐声、鞭炮
声,秧歌声与海涛声融化在一起,再也分不出哪是海上,哪是地上,哪是海浪,哪是人潮了。
祭海是节日里最精彩的一幕。古老而隆重的渔家典礼如期而至。红色喜庆的地毯,从祭台向大海延伸,祭祀者把海碗高举过头,又低首缓缓洒在脚下;黄色的祭海祈福旗帜迎风猎猎,七彩的礼宾花在空中绽放;悠远而肃穆的长号声响起,随风向洋而去……激扬的鼓声直冲云霄,在震撼人心的音乐衬托下,全体祭海人员向大海行礼三鞠躬,向海神妈祖像敬献花篮……在司仪的引导下,祭祀渔民高擎巨大的高香,一群渔家后生抬着满满当当几大筐贡品,鱼贯走到祭台上。8名彪悍的船老大抬了一头全猪和一只全羊郑重地放到妈祖像前的供桌上。5名壮汉每人抱着一个大酒坛走上祭台,60名渔家汉子双手托起一只大海碗,面对着广阔的大海,高声喊诵:"一敬酒:出入平安;二敬酒:波平浪静;三敬酒:鱼虾满舱。"
主祭人面对大海恭读祭文:"茫茫瀛海,生命之源……大海恩我,殷殷可鉴……"接着,祭乐响起,32个舞者向大海献祭舞。
青山碧海间,渔民以独特的方式举办一年一度属于自己的盛会。渔灯节进入尾声。天还没黑,渔灯就亮起来了,人们把萝卜做的吉祥灯送到了窗台、门口、村头、路边,送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让它们赶走所有的黑暗;人们把豆面做的渔灯送到船头、舱口、港湾、海上,让它点亮所有的星星,照亮渔灯节上那些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