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散文
温度散文(精选20篇)
斑驳着的勇敢,是你给的温度
文/朝花夕拾╮
那些天空里匆忙盛开的夏天,阳光有了最繁盛得拔节,在这个阳光被洒满的夏天的香樟树旁,我又想起这句话,伴随柔曼自如的风, 没有污染的冷静的雨,可以吹吹风,淋淋雨,有时去走走免费的马路,随手拨弄随身体后退的植物,还可以出汗,大口喝水,吮吸干净的空气,然后对着阳光自然的擦汗,最好穿一款白色的帆布鞋和一款发白的牛仔裤。
这片天空有苏格拉没有底,有一国领袖,有铁面无私,有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有洋务运动倡导者。还有愿意被黄盖打的人。
这是一个夜晚,这里是合肥,我是土泡泡。
你会因为他抽烟的表情爱上一个成熟的男人,会因为他干净整齐的指甲爱上一个男孩;她会因为一款发夹的颜色买上好几个,她也会因为听到熟悉的旋律才去陌生的美发店做一个全新的发型,我也会因为莫须有的感觉做一件事,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是不愿意依靠理智依靠科学的,喜欢依靠感觉,因为这样轻松。
不过永远也改变不了的是,我们喜欢的永远是自己没有或不足的,抑或者是周围现有的人和环境所不能提供的。
这样想的话,你会发现你爱上的人的某种特质是你周围异性所不具有的,正在追逐的金钱是自己没有或者是不足的。
哪怕自己身上的很多东西也是想让别人认为你已经有而其实没有的,漂亮的浓妆,别人可以认为你是漂亮的,成熟的衣服,别人会认为你是成熟的。
四月底的天气不是很美丽,情绪依然边矜持边放肆。那么一瞬间,我想沉醉在一大片温暖的文字里,用眼眸捕捉轻绕在树叶间得斑驳流光,这样一本子足足矣。而有时候我又想做一国领袖,为我的人民争霸世界,让他们过上富足得生活,还想颠覆整个富士山,让他们为你开出醉人妖艳的樱花。还能做一个清心寡欲的和尚过青灯古香,晨钟暮鼓的日子。
善良,美丽,笃信,斗争,争吵,每个物种都在以他们认为再自然不过的方式抒发着自己的存在,我也是,继而写下这片文字。
每个人都是一种天气,伤心是因为带着自己的天气邂逅了别人的世界,习惯了自己的天气,故认为彼方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天气,
结果就是那边怎么能够按照你的预读去生活,所以伤心,时间久了总会适应的,为了不伤心,所以丢掉自己的天气,很久很久,
有一天发现自己真的兼容不了这种天气,于是回到自己的天气,回不去了,曾经你丢了它,因此你愕然觉悟原来陪伴自己那么久的天气,如今如此的不适应。然后呢,你需要徘徊在这这间,也叫迷失。你融合了两种天气,独一无二的特征更加显现,有一天很难再去适应第三种天气,所以你融合三种天气的几率也很高,最终你会被一个融合永远比你多一种天气的人容纳。带着满身被洗涤的白,你说你是最纯洁的人。
春夏秋冬,千百年来有序更迭,我想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坚持。人们都喜欢熟悉的东西,所以离开久的和未知的永远都不为人道好。
今天空气很清新,清晨的阳光随着时间得滴答,从旖旎变为闪烁,青葱得绿叶间满是他们跳动的身影,会使人重拾热爱生活得信心,又会有莫名的悲伤,因为我想人都是很生活化的动物,谁也不会不食人间烟火,不会不以物喜 物悲,社会和书籍召唤的理念和境界永远都是这个社会这些人缺失的东西,两个人或许也是,在经历了一段又一段得情感后,只会变的越来越隐晦,不会越伤越纯白,也必将带着这些隐晦进入 下一段生活,生活得本质是宽宏,宽宏得让人分不清对错黑白,于是每一种固执 阴暗,善良 和笃实都是一种成熟,那成熟就分不出高尚和低俗。 人们好意思出现的所有东西,生活都会主动去容纳。
我是土泡泡,如果时光过去了好多年,我们都已不再年轻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拿怎样得心情去轻抚这段起起伏伏的记忆,此刻我们正在时空两隔,你也会有自己的生活,会有自己新的伤心,快乐,我将带着旧的记忆重新审视出现在我生活得每个人每件事物,每段心理历程都是生命的一个刻度,它记录了你细微得憔悴纠结和爱恋,有些纸张丰富了太多的泪水,湿的再也拿不起来,有的纸张完好无损,你却再也不敢拿。
我想我是吕夏,这份感觉真实的让我有刻意的错觉,本是带着万分的不情愿,最终在情感的世界里食不果腹,他们必定都是无悔的,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彼此给了彼此空前的温度和光,正是这样,光腚糖球的甜有了物理之外的温馨,SONY WM-50可以延续表达不了的永久,所以那些简单的发呆被诠释了最有意义的表情,皮肤拉动的罅隙里是另一个世界的轮廓,素白的毛衣也有了百褶裙的味道,褶皱间满是溢出的不置可否。在你单纯的柔和下,blue有了属于两个人的定义,你知道为什么蓝色的英文是blue吗?因为鱼在海里吐泡泡……blue。blue。blue……我爱你,宫宁或吕夏 ,whatever。随着谁的离开,我想谁也体会不了这几件事,你再也不敢看到blue这个在别人眼里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单词,也不忍心看到一只孤单单纯的鱼在鱼缸里游离,不敢遇到你记忆中独有的颜色,类似光腚糖球的形状,大肚老师的音乐。
深夜醒来,多希望这是谁的脑海间一次不经意的抽离,或许是一个温柔的午后,初一的一个大男孩无聊的坐在教室里靠窗座位,或者是谁在某段歌词弹奏的空间中走失后,一次情不能自抑的遐想。思绪有太多的模棱两可需要时间的考量去总结出清晰的感受。时光的浅行中,会遇到很多人,你会看到和谁在沟通中,谁的表情须臾间变的瑟缩变的判若两人 ,谁会在某段旋律后变的狂躁变的不能理解,还有谁会在最愉悦的氛围中,忽然心头生抽抽的疼,疼的不想说一句话,不想呼吸声音有一分贝的增加,这样才可以去滋生很多的理由平静自己。
有一种人,他们的情绪被过往绑架,形成一种或许能感同却不能身受的情结。而这些,此刻都变的不再难以理解。
12℃,东风多云,这是四月最后一天的18点,和中午狂躁的温度比,空气细腻了不少。
我想不管是什么天气,温度中都氤氲着我的意愿和执着,
交汇在你的城市,成为你的心情,你的淡黄色蝴蝶结,
和时间并行,一直到百变大咖秀的时间,
和季节依偎,生长出你最喜欢的草莓。
和记忆封锁,永远是你记忆中朦胧的土泡泡。
我想不管写的谁,也都是你们或者你们身边的故事。
爱上简约,爱上朝花夕拾。Q50544749
夏季畅想
文/秋云
微风吹来,给炙热的夏夜带来一丝凉意,也使浮躁不安的心静了许多,让我能静静地想想夏季的味道,人生起伏的颠簸和功名与利的浮华。
感受夏季,就要感受它的炙热,它的温度。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这里,我想说,有的人有温度,却未曾有人感受到他的温度,即便是在炙热的夏季,也无法感受到他的温度。夏季是一个充满温度的季节,充满热情的季节,感受夏日的炙热,夏季的温度,生活的热情,人生的温度和自己的温度。
品味夏季,就要品味它在夏季里的静如止水和海阔天空。在夏季里,悠闲的倚坐在窗台,看着窗外,手端着一杯清茶,心处在城市之外,桃园 之处,慢慢的、静静的品味着茶香、香味、茶意,对于我来说,这就是人生的快意,生活的快哉,心灵的自我净化和升华。
活在夏季,就要活出夏季的精彩。夏季如同每个人一生中的青年时期,充满生机活力,充满欲望和希望,充满奋发和冲劲,如何在这个充满活力和欲望的季节活出精彩,活得自然,活得快意与洒脱,这是对于每一个人的考验。有希望就要失望,有欲望就有失落,努力未必能成功,冲劲未必是好事,当我们努力着,却未能如意,未能顺心,或许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面对种种的悲欢落寞,生活坎坷,或许你我都应该淡然面对,积极生活,寻找生活的乐趣和美好,在种种的欲望和诱惑中,我们应该善于平衡一切,理性的对待一切,坦然的看待一切。
夏季畅想,畅想生活,畅想人生,梳理一个季节的记忆。
对温暖的依赖
文/熊燕
有时候夫妻夜话,说着说着,夫君会轻笑自语: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便是在冬天认识你。
我属于典型的“冷血”。一到冬天便手脚冰凉。身下垫三床,身上再盖上两床棉被,我才能蜷缩着入眠。而到了白日,我更是大棉衣里套小棉被心。好在那时年轻苗条,穿再多衣也不显胖。可即使这样,当夫君第一次因一本书的交接手指与手指碰撞时,他还是吓了一跳:怎么这么凉?
次日,夫君便给我买来一个暖手宝,尽管那时的暖手宝没有现在的大气漂亮,但是对于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我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我没想到这个看上去憨憨的,不苟言笑的中原汉子如此贴心。虽然嘴上硬着,心却到底被热乎乎的情绪感染。
再过几日,他又给我送来一床电热毯。当晚,我将电热毯开关调到最大档,任是窗外寒风凛冽,被中自温暖如春。这一晚,我卧坐温暖被中,将一本书看得惬意而激情。
后来,便是电热汀,电热器。
如果将来我装修房子,就装个地暖。地暖一开,连棉衣也不用穿,便能感觉到春暖花开的温度。那日,夫君休息,与我闲坐,天南地北地聊一阵后,不知怎么就转到了未来的话题上。
地暖也不见得好呢,我听说有的人家安装地暖后,因为漏水,便将整个地面刨开,一段一段地排查漏水点。
地面的不行,那就用面上的,提前将空调线埋好。空调确实比地暖好,冬暖夏凉。
嗯,空调好。我随声附合着。
这番关于地暖与空调的话题,后来一直被夫君笑话我傻,说设了圈套我竟不知,竟然随着他的话路一直走下去。
以后我送你回家吧。那天,夫君看我提着一大捆书,蹒跚而行。走过来,一手接过书,一手自然地将我的冰手接过去,暖在他的大手里。可能是嫌手还不够大,他又将我的手揣进他的棉衣口袋。我一惊,本意抽手,可是,那温度,那与暖手宝完全不同的温度,让人有着说不出的温暖。这种感觉,直到多年后回想起来,还是让我的心暖洋洋。
后来的日子,他如约每天接送我回家,每天将我的手揣入他的口袋。有时候,手实在太凉了,他会停下来,将上衣解开,将我的双手拥过去,分别放在他的两个胳膊下面取暖。他总说那是全世界最温暖的地方,因为离心脏最近。确实离心脏最近,当双手一点一点暖和过来的时候,我能听到他的心脏“澎澎澎”跳得急骤。
夫君说得对,我们的缘分来源于我对温暖的依赖。来源于他告诉我,每次来接我之前,他都会一路小跑过来。虽然说有早日见到我的急切,更主要的原因却是他想让身体的温暖快速上升。他说,只有先温暖了自己,才能温暖想温暖的人。
未来的飞机
文/马骧之
我现在为大家介绍一架我自己设计的飞机。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交通工具很多,比如汽车、飞机、轮船等等,可是大家都认为飞机这种交通工具不安全,但是我介绍的这架飞机的安全性能与一般的飞机不同。
这种飞机外形看起来和客机没有大的区别,但它可以根据需要变形,应对不同的环境。机舱内设多种键,按压不同颜色的键,就可以操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驾驶舱内,驾驶员如果按黄色键,飞机就可以变成战斗机、直升机、轰炸机,在遇到了各种危险的时候都可以化险为夷;如果按红色键,飞机中的温度立即升高,在南极的时候这种温度可以使玻璃不结冰,飞机里的人也不会感到寒冷,飞机能够正常飞行;如果按绿色键,飞机里的温度慢慢下降,室内颜色变成绿色,让人感觉像是走进了绿草地里,有股生机盎然的舒适感觉;如果按了蓝键,只要飞机机翼损坏,就会有几个微型机器人跑出来,把损坏的机翼修理好;如果按灰色键,飞机就会变形成机器人,在陆地上加速快跑,这是在飞机没油的状况下加以使用。
飞机除了这些功能以外,它的舱内设有餐厅、电影院、健身房、KTV等,便于人们餐饮后,放松心情、活跃思维、强身健体。
这些是我幻想出来的,可也是我的理想,我长大以后要当一名科学家,将把我的幻想变为现实。
爱的温度
文/覃光林
三八妇女节之前,儿子告诉我说英语学习班在星期六上午要开家长会,说是要搞一个关于三八妇女节的活动,要求妈妈们必须参加!本想趁周末收拾一下乱糟糟的家,心中有些不快,但还是应允下来,也许是亲子交流的好机会吧!
早已立春了,但天气还是乍暖还寒。这不星期六早上又飘起了雪花,由于没听天气预报,没有交代儿子穿羽绒服。问爱人早上送儿子学英语时穿的啥?他说:“小棉袄,让穿羽绒服说不冷。”想想离家近,学习是在小屋子里,不会冻感冒吧。家长会十点准时开始,赶紧走,迟到了孩子又该着急了。
老师简短的欢迎词之后,就开始了亲子活动:“摸手找妈妈”。老师蒙住孩子的眼睛站在中间,让孩子摸围成一个圆圈的妈妈们的手(手上不准戴戒指、手镯之类),每换一个孩子,妈妈站的顺序要被打乱。有的孩子找到了妈妈,有的孩子没有找到妈妈,找到的,兴奋地和妈妈相拥在一起;没有找到的,脸上有些尴尬,有些羞涩,也很快和妈妈相拥在一起,所有的妈妈们脸上都挂着笑……所有的孩子都拽着妈妈的手不丢。儿子也紧张地摸着妈妈的手,还问到:“妈妈你的手有什么特点呢?”“不知道,你摸摸看。”在妈妈看来,十几个妈妈的手都是一样的——勤俭持家、洗衣做饭、拉扯孩子长大!又都一点也不一样——有的纤细白嫩、有的粗糙有力、有的浑圆厚实。而我的手,儿子天天看着、用着,真不知道怎么告诉儿子它的特点!嗨,儿子想找到我,我也想让儿子找到,可是没有什么好办法,靠心有灵犀吧!
老师终于叫到了儿子的名字,蒙上儿子的眼睛,我也赶快和别的妈妈们交换了站的位置。看儿子能否找出我,摸了一个又一个,儿子都果断地说:“不是!不是……”就剩下两个妈妈了,儿子摸到了我的手,我的心跳都加快了,只见儿子犹豫了几秒钟,然后坚定地说:“是!”妈妈们鼓掌,老师把蒙眼睛的布为儿子解开,儿子骄傲地扑进我的怀里。我问儿子:“怎么就找到了我?”“妈妈的手一贯比较凉,以前咱们拉手我总给你暖手来着。有一个妈妈的手也很凉,但凉的和你的不一样,我就判断出来了。”呵呵,我在想,这是爱的温度吧,爱的温度是所有妈妈们手的特点,有了爱的温度才有了这心有灵犀!
活动结束了,离家不远,我和儿子手牵着手走回家,儿子的小手就是挺热乎。爱的温度传递在我们母子之间……
月光下等待灵魂
文/欣雨
夜色如布,分不清色彩,看不透过往,只有嘀嗒的时钟平稳而无休止的节奏。我索性不在想分清东南西北,就像抽签算命一样任意盘点着流年里的来来回回,曾经我在七彩童年里放逐心灵,在风雨兼程时步履蹒跚,在春天里,在时光里等待美好的日光与月光。
夜色如水,月光如水,分不清光与夜的温度,床的温度,甚至身体的温度,身体不由自主翻来覆去,是夜的黑让人感到不安?还是人寂寞看不透夜的黑?都不尽然。我庆幸自己抓住美好月光,更欣喜在安静时光里理清和厘清过往。最近的时间里,有些事,有些人,实在拙劣,对于我来说,无所谓。我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我知道吃亏是福,也许只有在夜的黑色里暂时可以让自己猥琐,但我明白“宁跟明白人说句话,不跟糊涂人打场架”的道理。理解妈妈从小教育我善待他人,我还知道“取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懂得拈花一笑的佛说所有不顺皆因我的过,凡事皆因果,因地果还生,我眼里看到无边缘分,心怀无量悲悯,修般若花,发菩提心。恶我,是罪过;善我,是缘分。当然亲爱的你们,艳波霞秀晶圆凤,杰子静儿红和禄等等,所有给过我帮助和鼓励的妹妹们,都值得我记忆,我都给予感动和感恩。
夜色和月光如此静谧,实在是难得的享受,虽然时至乙未农历六月初三日凌晨四点。书上说黎明前的夜最黑暗。我抛开冷漠,记忆下曾经属于我们美好的感动。你说这黑暗还可怕吗?我们遇事时只要冷静下来,换个角度思考,用反向思维看事情,事情就没有那么复杂了。我们能看到的事物属于假相,什么是真?真是自己的心。物非物,人非人,终因我执而生贪嗔痴,反观世相,我与物,物与我都化作世间尘埃。到头来无不是空。那么物我两望也没有什么遗憾了。我所说的我们指的是芸芸众生,所以境随心转,相由心生。心也就平静坦然了,提醒自己不停的往回看,心在往回走,灵魂在月光下往回走。
夜色拉长了心的平静,我知道是在为黎明到来,集聚向上向前的能量,感谢那些善我、恶我的人,我付出了真诚,问心无愧;感谢社会大家庭对我锻炼和培养,给予我营造了成长的环境和平台,我用心体会到磨砺的心酸与苦辣,尽心尽力;感谢我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我痛并快乐着。结果如何不是我考虑的重点,关键是我在经历风雨后,成长了,不会轻易失去理智,至少我懂得反过来思考问题的必要性;感谢美好的月光和日光。天亮啦……
植物也能测晴雨
文/郭旺启
自然界的植物不仅能为人们提供花朵和果实,有的植物还能够为人们预报天气,就像一位贴心的“天气预报员”。
预报晴雨
我国西双版纳的密林中生长着一种“风雨草”,它开花的习性很特殊,从来没有固定的时间。可是每当暴风雨来临的前两三天,它的花朵便绽放了。而且暴风雨过后,它的花儿开得越发艳丽。
秘鲁安第斯山区生着一种奇特的“晴雨花”,它的花瓣之间紧密无隙,吸水性和透气性比较弱。因此,每当下雨前气压很低、空气中的水气度处于饱和状态时,花蕊低处的露珠也就消失了,这表明晴朗天气将结束,阴雨天气很快到来。
预报气温
瑞典南部生长着一种叫“三色鬼”的草,因为它对温度的变化极其敏感,所以人们称其为“天然寒暑表”。当温度达到20℃以上时,其叶片都是朝斜上方伸出;当温度低于15℃时,枝叶就会向下运动,直至与地面平行;当温度下降至10℃时,叶片就会向下弯曲;一旦气温回升到原先时,其叶片又会恢复原状。
预报霜雪
进入冬季后,当栗子树预感到有霜或下雪的坏天气即将来临时,就会提前几星期长出芽来。研究证明,栗子树是在对夜间的时间长度进行“测量”之后,从而预知严冬的即将到来。
在我国东北,不少农民喜欢在房前屋后或田边地头种植一种叫“鬼子姜”的植物,这是因为鬼子姜能准时预测初霜的到来。当其开花10天左右时,就是要降首次霜了,从而提醒农民要做好防霜抗冻的准备工作。
你看,这些植物能预测晴雨、气温和霜雪,是不是像一位“天气预报员”呢?
一粒雪里的乡愁
文/丁迎新
再次面对苍山,我听见,那粒伴我出走经年的雪,回家的雪,迫不及待地燃烧,以火的速度展开诉说的篇章。
雪,不再是冷物,不,从来就没寒冷过。冷静的是我,唯有两滴结晶已久的乡愁,折射雪的心情。
雪,我终于带你回来了,不只是你,还有一同出走的我。
那年,一粒雪,以晚年母亲的姿势,紧贴在我的胸部,不离不弃跟随我走南闯北的步伐。
那是我轻易不敢触碰的雪,脆弱之极,柔美之极,沧桑之极,同步每一次心跳的起伏,如边陲的将士坚守边关,将我牢牢守护。随时随地,我能感受到它的温度,故乡的温度,童年的温度,家的温度,母亲的温度,自始至终保持恒定的指数。
那段时光,我把航向交给了双脚。以两只脚的性格,热衷于道路之上的舞蹈,时日渐久,分化成不同的方向。功成和名就,利禄和欲望,繁华和享受,时时纠缠打斗,争论不休。更有司空见惯的挫折、失败、伤痛和焦虑,向脚挑战。这是必然的画面,只要有前行就不可缺少的伴侣。
累了,倦了,乏了,淡了,静了,曾经的不屑一顾重新蠢蠢欲动,一场破天荒的大战开启帷幕。前行还是其它,连脚也陷入重度迷茫。
雪,那粒始终保持沉默的雪,及时扯动记忆的线,像母亲温热的手叫喊丢失的灵魂。于是,苍山,最鲜明的印戳,肉眼看不见的印戳,开始显露身形,牢牢占据梦的地盘。我这才知道,它早已深入骨髓,直达血脉的底层。
隐隐地,我更听见洱海的呼吸,就在苍山的脚边,层层围裹,像环抱恋人的腰,永远不愿松开。这纯洁的呼吸,附着在雪上,和我的心跳亲密相处,把苍山的每个细节,把自己的隐秘心思,一遍又一遍地铺陈。
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此刻。
不是谁,都能读懂这粒雪,这粒来自苍山的雪啊。
但我们不同。我们有共同的家,在那苍山之巅,洱海之畔,相同的语言、风俗和饮食习惯,相同的花草、树木和水土,还有相同的雪。就在那一瞬间,我做出决定,听从雪的旨意,我们,一起回家。
雪没有融化的打算,如同苍山永远屹立;乡愁不曾停歇步伐,如同故乡永远在生命的起点。
再远的行程,有一粒雪跟随就够了,但必须是苍山的雪,能听见洱海呼吸的雪。
静心观雪
文/崔红芳
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一整夜。今年的第一场雪啊,竟然来得如此猛烈,让人猝不及防。
天色微明,街上再没有了平日的车水马龙。上学的孩子,上班的家长,人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小心前行。站牌处等车的人们拥挤着,姗姗来迟的公交车龟速前进。这样的天气,如非必要,实在是不宜出行的。
赶快给老妈打了个电话,“妈,雪下太大了,没过脚脖子了,可别出门啊。”“是吗?我还没出去看呢,我们没事,家里什么都有,不用出门,你们出门可小心着点。”“只要你们没事,就没事。”
挂了电话,看看脚下,双脚浸在雪水里,再看看天,雪似乎越下越大。想想去单位的路,遥远难行,罢了罢了,请个假回家赏雪去了。
泡上一杯热茶,打开音响,舒缓的轻音乐弥漫在空中。坐在窗前,看雪花飞舞,宁静、舒适、满足、感恩。
前几天是老爸的67岁生日,还未立冬,但身体孱弱的他已经感到了寒意,把棉衣、棉裤都穿上了,甚至连电暖气都让老妈拿了出来。自从老爸生病以来,每年的冬天都是一家人的难关。老房子没暖气,自己烧炉子供暖危险大,曾经出现过一次全家集体煤气中毒事件,天气一冷,病情就会加重。让父母跟着我们住,他们又住不惯高楼,人老难离家。为了解决冬季的取暖问题,两年前我在他们附近的小区里买了一套商品房,一楼,据说可以通天然气。当时装修时还专门安了地暖。等啊、盼啊,终于在今年老爸生日之前通上了气。
吃完生日宴,我们就把老爸、老妈送到了新房,虽然房间温度不太高,可是已经有了温暖的感觉,告诉他们新装的壁挂炉怎么使用,家里的电器边上都贴上了简单的使用方法,安置好他们,我们才离开。
回想起网上说的人生“四不能等”,第一就是孝顺父母不能等。从小区通知开通天然气开始,我们一刻都没敢耽误。起初是我家的安全设施不达标,需要重新安装室内管道,后来是壁挂炉安装后发现房间管道漏水,开墙破洞又换了管子。再后来是壁挂炉温度忽高忽低,不会调试。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市区和修武之间奔波,只要老妈一个电话,哪怕是琐碎的小事,我们也立即赶到。同事知道后笑着说:“你吵他们吗?要是我,天天这么事儿,我肯定要吵他们。”我说:“我才不吵他们呢,是我没给他们安排好,内疚自责还来不及,怎么会吵他们呢,他们老了,心智、体力都不如年轻人了,自然是有事就要叫人,那不叫自己的孩子还能指望谁呢?”
23号趁着休息,我们把冬储的菜也给他们买了回去,这样就不用大冷天跑出去买菜了。谁知当天下午就下起了雪,24号更是道路难行,如今能安心坐在家里赏雪,心里不禁感激上苍,给了我足够的时间来安排这一切。
闻着沁人的茶香,老妈的话又在耳边响起:“我们现在是真享福啊,家里很暖和,再也不用穿那么厚了,你爸光脚踩在地上更舒服,地板是热的,晚上起夜都不冷。我也不用天天发愁烧煤了,打开煤气灶就能做饭,没事看看电视,洗衣服有全自动洗衣机,屋里温度高干得快,比在老房子住舒服多了。今年这个冬天啊,我们可再也不怕了!”
人的温度
文/山静入柏
人为什么是社会的,最早时候大约只是为着抱团取暖,抵御不测。发展到今天,社会本身还可以创造需求,擦亮智慧,进化自身,五花八门,这其实是蒙昧时期的人类始料未及的。有的人为什么好交朋友,隔三差五就得邀约一聚,其骨子里就是害怕孤独,想伸出手来从同类那里讨取一时半刻的暖意。而一个耐得寂寞远离尘嚣的人,从精神层面说来,我们应该承认其有着松柏耐寒的品性。
自然,人的温度肯定是人的社会性首先考虑的前提。如果是一件冰冷的物,或者是一个失去温度的人——逝者,人是断不会将其作为自己的社会性选择的。
听父亲说过:解放初期,父亲为了下会议通知,在荒凉月夜里很胆虚,好不容易看到一群人车水欢呼,遂闻到了人气,胆子才大了起来。第二天,他想把这件事写成一篇表扬稿,问到当地的大队书记,书记告诉他,昨晚上根本就没有组织人加班车水,说那里以前是个被日本人集中杀人的池塘,常有冤魂出没,别说晚上,就是阳气白日也很少有人过去。父亲听得出了身冷汗。
西人的拥抱是人与人传递温度的一种礼仪,想不开想得开,抱一抱,人如吃药,有什么疙瘩也很容易解开。中国人讲规矩,见了人,八丈远就开始“这厢有礼了”,生怕男女授受不亲,所以中国人要想驱散做人的寒意,尤其需要自我升温的能力。人也有着冷酷自私的一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能搭把手不去搭把手,只希望看别人笑话,就好像人家遭难,倒会把别人的好处匀给他似的。邻家如陌路,同事成仇人,亲友像对手,没有人的关怀,身居闹市,高楼也无非峡谷,那些灿烂灯火,也无非是开在崖壁上的野花。非但感受不到群的热量,反倒在人从里觉出彻骨寒意。
人的温度也是会变化的,有的人甚至一会儿三伏一会儿三九,为什么?无非一个“利”字。所以见证一个人的人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人失意之日,无力之时。人生处于冰雪季节的时候,来自同类的温度比什么都重要。尤当一个人走错路的时候,各样的声讨纷起,虽然听起来充满正义,其实在当事人那里听来往往都是哇哇的北风。
相比起成人的隔膜,孩子往往不大会吝惜自己的温度。相比起路人的侧目,亲情、爱情往往不大会吝惜自己的温度。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说:当一个孩子都学会了人情冷暖,那证明他已经成熟,成为了虚伪大军的一员;当一个爱人都学会了世态炎凉,比如文革中的床头揭发,那这样的爱情守护的就是一盆冰雪。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人们苦苦寻求真爱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替自己寻找到一个最大尺度的火盆。所以慨叹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好的朋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而相互排斥的人,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哲人说:“不知道爱和喜悦就意味着没有活过。”也可以解释为:一个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和赞赏的人,就等于他离群索居孤怀独抱一生,压根就没有体验过人间温情。
父爱的温度
文/白莉娜
很多人都觉得,父爱似乎没有母爱伟大。在亲情的词典里,描绘最多的都是母亲的温柔与慈爱,没有太多的词汇给父亲。父亲充当的角色常常是默默地站在背后,支撑、支持。
然而,我的父亲是慈爱的,虽然他不富有,但他为我们的付出是“细腻”的。
父亲的工作很忙,但他总会抽出时间陪我。小时候,他陪我去公园看动物,陪我到游乐场玩耍……
哥哥很淘气,爱跟别的孩子打架。父亲总是给哥哥收拾“烂摊子”。虽然,对哥哥总是在训斥,但是转过头来,他却偷偷地笑。
他总是对哥哥说,你是男子汉,要让着妹妹。所以我成了家里的“小公主”,我要什么,父亲就给我买什么。
我生病时,虽然他什么也不说,但脸上流露出的焦急和担心,我一直记得。
都说父爱“粗枝大叶”,但父亲对我的爱是“细腻”的,随处可见——上学时,从我迈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那慈爱的眼神就一直没离开过我,直到我的身影消失在人流里;在我玩累了,睡着时,他会轻轻的把我抱到床上,为我盖好被子……
父亲的爱,有细腻的一面,也有坚强的一面。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我们生活的一切开销,都是他源源不断地供给着……
如今,父亲的乌发变成了银丝,父亲的腰杆儿也不再挺拔,父亲的脚步不再矫健……岁月的年轮在告诉我,父亲变老了!
一瞬间,我明白了:父爱就是付出——把他的温度,把他的心血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了我。这种爱是那么的纯净、那么的无私!
而作为女儿的我,却总是向父亲索取,鲜有回报。现在,我要对您说,父亲,你牵挂的女儿长大啦!您应该把这份爱分出一些给自己了!
我祈祷,时光的脚步慢些走吧,不要让父亲再变老了;我愿用我的一切来孝敬您,爱护您,像您爱护我一样!
父亲,请您把女儿这份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老爸,我爱您!”
为有温度的聚会点赞
文/刘宝民
昔日同窗、邻居和朋友之间的聚会活动变得频繁起来,微信群和朋友圈不时有聚会信息发布,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年人两周之内竟参加了三个聚会,被笑称为“聚会族”。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一种被称为“聚会纠结症”的心理疾患也在悄悄蔓延,有些人参加聚会后出现了失眠、盗汗、心慌和郁闷等症状,过了一段时间仍不见好转,无奈之下,只得求治于心理医生。
据了解,之所以产生上述现象,主要源于在聚会活动中,有关在何单位工作、身居何职、退休金多少、住房地域面积、孩子是否出国等都成了热门话题,好事者主动担任主持人。要求每个人自报家门,如实告知;有人借机大讲“过五关、斩六将”的历程,引发了一股攀比和炫富之风,从而触动了普通百姓的敏感神经,他们说:参加聚会,如同遭罪,倍感惭愧,心理崩溃。
聚会的主题本应是友情与和谐,却被人为地掺进一股商味儿,自始至终离不开利益和欲望,讲排场,论职级,求名分,搞攀比,仕途得意收入可观的人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其他人如众星捧月般地恭维奉承,手中无权且囊中羞涩的工薪族显得百般尴尬,仿佛做错了事似地抬不起头来,这种落差难免造成心理纠结和精神郁闷。
自古至今,功名利禄均为身外之物,而人与人之间的情义方显弥足珍贵。这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见证,是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也是遇难不挫风雨同舟的动力所在。基于此,许多参加聚会的朋友呼吁聚会应该传递温暖,加深友情,笔者觉得,有理由为有温度的聚会点赞。
走过夏天
文/也许爱是最美
忘了存在,便会忘了温度。远远地,传过来的,是能帮你走过夏天的力量。它也许只是一首古典的曲子,一部爱的绝恋故事,或许真的是来自冰河世纪的温度。其实,炎热在外,凉意在心。——题记
1
此刻的你,身在何处呢?
近四十度的高温,令趵突泉的水失了颜色,好像仅仅为了一个传说而存在,而传说的真实性被一层又一层的游人求证着,也不知结果如何,走近了也只见一池平静的水。
夏季的温度,就这样无拘无束地散开,至每一个角落。
随别人的脚步向前,不知前面的景怎样,也不知走到哪里会回头。长廊、古院,走了一段又一段,一座又一座,既然来了,不能忽略,哪怕低头走过,也是来了。
因为炎热,对这“天下第一泉”的感觉,无词可述。
忽然就有些怀念昨日大明湖的荷花,无疑,大明湖是美的,“几曲绕琼房,一泓映绮疏”,“红妆翠盖木兰舟”,使人无法躲避地一遍遍回想《还珠格格》剧中夏雨荷打伞走向君王的镜头,就这样,依着现实的美景和文学的情节,终是忽略了这夏的温度。
那么,趵突泉有什么呢?
过了李清照纪念堂,过了沧园,过了白雪楼,过了万竹园……停在了李苦禅纪念馆,不在意回廊曲婉,也不去想画家如何地描风画雪,我的目光轻轻地落在那绿色的窗格和红色的柱子上面。这红绿相配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中是常用的吧,我以为这是极为朴素的颜色,自然简单的美。简单的美,也简单了我的思想,不管前面有什么,脚步止在了这里。
于是,我听到了缓缓的,忧伤的,如泣如诉的旋律,清晰地弥漫在庭院。人语声消失了,温度消失了,只见绿色和红色,无一丝尘埃,无一丝风,天地间就这么简单……
播放的音乐,与这庭院这么适合,这景区可真猜透了游子的心意。不想移动脚步,怕忽然间失去这舒适的感觉。又因为喜欢,脚步就想走得更深,不由自主。
院中亭子里游人多一些,我却只想多望一眼亭子周围无人的角落,视线划过亭子,才发现原来是有人在演奏曲子,并非播放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更奇怪的是,他手中的乐器竟然是一把锯!这东西与这音乐的感觉可是不相配的,无法置信,音乐在他那里已然到了无形的境界……
走过庭院的拐角,几株绿植,把夏的温度完全掩盖了,也完全颠倒了我的思想,这世间……
2
身在现实,总有无法逃避的理由。
一条热闹的街道,不具备地方特色的工艺品,是出门的你,很难绕过去的,于是温度一词又一遍遍地走过你的心。
夏啊,若是没有你会怎样呢?
因为高温,这曲水亭街,虽然水边木桌藤椅,餐饮茶品,总觉得乱而不静,并不能带来任何舒适的感觉,从这里走过去,也只是希望找一条近路回去。
没有询问,没有查阅,脚步被夏日拖累,情绪中也没有阳光。拐进一条小胡同,青砖青瓦,路很窄,好像看到了“王府”街之类的路名。心想,这里若称王府,也着实有些小气。走着,走着,除了我们再也没有别人,想寻一些声音都难。
街道虽极窄,却时见有水绕过,如此布局也极少见。
眼前一所院子,出门是水,几块青石,可洗衣,院内绿藤越过墙垂下来,映在白色的墙面上。墙是硬的,房是硬的,绿色是软的,水是柔的,忽然就有些喜欢。想着这院子是不是还有人居住时,门就开了,主人在曲水里涮起拖把来,恰好回应了我心中的疑问。
之后,除了我们,还是我们。
古意浓浓,静而无声,水底是黑色的,却又是清澈见底的。无人打扰,完完全全属于路人的小巷,它有似江南的水,却无似江南的柔,若有,这柔是有个性的,是有理性的,是梳理过的,并不需要你刻意的目光。你见与不见,它都在那里。
一直吵着喊累的孩子们也没了言语,默默地,静静地,走走停停。
也不知这小巷有多长,也不去盼尽头,当然也早已忘了夏的温度。天色也渐渐变暗,快要接近青瓦的颜色……
3
路总有尽头,我信。若是你认为没有,那是因为你还在路上。
我们终于走出了这无声的小巷,而这尽头却是一种意外。
小巷的尽头不是安宁,也不是想回去的方向,却是你想象不到的热闹。灯火通明,人语声,叫卖喇叭声,使你听不到彼此的声音。
这里比小巷明亮,比小巷喧哗,比小巷热情,吃的,用的,玩的,朴素的,奢侈的,眼睛不够用,心思也不够用,后悔在进入小巷之前先填饱了肚子,各种诱人的小吃,不知该如何时选择。
从那么安静的地方来到这里,是天上地下的对比,本也不知那小巷能走出来的,只是随遇而安,更不知会来到这里,柳暗花明的感觉令人的心思无法安定。
原来这里就是芙蓉街,来时查过济南大明湖附近有什么好吃的的,可也未曾想过非来不可,却不想无意中闯进来。两边也是古色的房屋,只不过被各种广告牌打扮得更加有声有色。人挤人,兴奋中,望见这个又喜欢着那个,等到走出这条街道,什么都没买,却还似在梦中。
芙蓉街是热闹的,温度固然也是高的,两种高温在一起,竟然令人忘了温度。原来,并不是只有冰冷可以帮你走过夏天。
4
寻回去的路,却走过了两种极致的路,这新奇的感觉一路伴随着我们,对路边的一切都开始感兴趣,当然,不感兴趣的东西,早已被什么过滤掉了……
原本以为,哪怕是地球上最炎热的地方传到这里的感觉也是冰冷的,因为距离,空间的距离,时间的距离,情感的距离。历史一直伴我们左右,昨天的故事一直不曾远去,我们也一直在借着远方的感觉抵消现实的温度。若我们愿意,远方传来的冰冷的温度,可以如影随形,帮我们走过夏季,若我们愿意,夏季炎热永远只存在一瞬间。
忘了存在,便会忘了温度。远远地,传过来的,是能帮你走过夏天的力量。它也许只是一首古典的曲子,一部爱的绝恋故事,或许真的是来自冰河世纪的温度。其实,炎热在外,凉意在心。
但是,抵消高温的绝不只有冰冷,还有热情,物质的温度,情感的温度,就如走在那芙蓉街……
冬日的暖
文/薛华
我出生在寒冬腊月,却并不喜欢冬天。
小时候,虽然也盼望着在下过雪的冬天里可以肆意玩耍,但那刺骨的寒意也着实为那快乐打了几分折扣。
住在不知吊顶为何物的土坯房里,总感觉冷峭的北风不只从门缝里窗户纸里横灌进来,就连那屋顶上的砖瓦也被它穿破了吹进屋里。一个用泥砖砌起来的炉子里燃着的是掺了一少半黄土的煤渣饼,那个有气无力的火眼儿散出的光和热,便是一家人围坐取暖的温度。
那时的冬天似乎格外冷,从屋檐上垂下的一尺多长的冰凌司空见惯。第一场雪过后,那些尖如锥的冰凌不再是浑浊的颜色,孩子们便挥动着棍棒铁锨将它们敲打下来,顾不上已冻得泛红的小手,一人抓了几根贪婪地吮着,明知无香无色,却依然似有万千滋味般地乐此不疲。
三五岁的小孩子们穿着开裆裤,流着两道长长的浓鼻涕,欢叫着笑闹在街头巷口,往来的大人们间或拍一把从身旁跑过冻得红鼻红脸的某个小家伙的脑壳,嘴里再扔过一句“小孩腚上三把火”。那样的场景如今再在脑海闪过时就好像是电视里的画面,亲切而又遥远。
我自小便生得瘦弱,常常在雪后的冬天里缩着手脚透过窗户纸捅破的洞看伙伴们在四合院里扔雪球嬉戏,望着他们停下来后头顶上氤氲的热气,我丝毫感觉不到热,满心满脑的都是一个彻骨的冷字。
伴着从小学教室里的土炉子到中学后的铁炉子,就这样挨了一个又一个的寒冬,不知不觉竟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婚后住进了小镇上的开发区,三居室。夏天感觉很是宽绰,但到了冬天,那阔绰便演化成了清冷。在厨房里安置上一个水暖炉子,接通客厅卧室的暖气片,让热量通过暖气片散发到房间里的每一平米空间里。虽然那时便听说了镇上的几家工厂宿舍和城里的人们早已都住在了白天晚上一个温度的集体供暖房里,而我们的暖意却要在下班后捅开压了一个白天的炉子,再很费力地加些煤炭再等热气缓慢地传到房间里才可以感受到,而且即便有了这些取暖工具在屋里也还是要穿的厚实些,因为屋里的温度最多也就十度左右,但屋内的水毕竟不再结冰了,而且冬天里也不再是让人生畏的冰冷了,所以,内心里感觉竟也是暖暖的。
那时的我从没想到过外面冰天雪地,而自家房里却温暖如春是怎样的景状,那于我和我的乡亲们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所以,当几年前的夏天全家搬到了城里,住进安装了地暖的房间时,我竟然第一次对于冬天的到来有了几分隐隐的期待。
第一年的供暖开始后,我真的难以置信,无论白天夜里,地板的每一块砖都是温热的,不必再穿厚重的棉拖鞋和衣裤,不必再担心水龙头里流出的水凉意刺骨。即便外面天寒地冻,屋里依旧是如春似夏的气温。
几年过去,我已是渐渐地习惯了没有寒意的冬天,当安逸舒适代替了昔日焦灼的企盼,我知道,曾经深藏于心底的那份冬寒已然融化于暖春与感恩的温度了。
雪的温度
文/邹黎明
曾走在校园的路上,看着地上缱绻的金黄的梧桐落叶,心中不禁顿生一股诗意:这梧桐叶纷纷洒洒的落下,是不是为了腾出地方儿让雪栖息呢?然而,枝头的雪终是还未等到 便放假了。
在家听闻了下雪的日子,便不紧不慢的等待起来。
今年的雪终于如期而至。我迫不及待的跑进雪中,展开双臂,看雪落在我的手臂、落在我的肩膀、落在我目所能及和目所不及的一切地方,穿透进每一个即将空灵的微小世界。我满心欢喜的看着手掌上接来的几片雪花,看着它们化作极小的水珠、宛若笑脸。我好奇的看着天空,我不知道这灰暗暗的天空为何能诞下这样白生生的雪。我想认真地多看看雪,这样就能在没有雪的日子里,闭上眼让自己置身其中。也如此刻,我想写点什么,将雪像枫叶一样“夹”在书中,来年初雪未到的时候尚能翻开书看看。
我说,何处有雪何处便是我心中的圣地;我想,有雪的地方一定是天国。或许还有很多人像我一样有着一点儿雪的情结。我们期待,我们盼望,我们欣喜若狂。然而,这是一种怎样的雪的情节?对我个人而言,我想并不仅仅是对于自然杰作的赞叹,在我看来似乎还有一些人文的注解:雪有温度。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晚上睡觉时想到唐诗人当年苍山脚下的诗句,一幅画面不自觉的浮现眼前,或许和诗的主旨无关,但我却隐约中感受到了风雪中家作为一种皈依的温暖,风雪中有“家”的温度;记得宋词中也有一句与雪有关的诗句让我至今难忘,叫做“未若柳絮因风起”,意思是说白雪就像柳絮随风而起。多么美的比喻,多么富有意境,又是多么的恰到好处。记得是高中读来,时过几年却依然对这一句记忆犹新,雪中渗透着文学的温度;而记忆中,小时候的雪总是下的很大,我们会滚雪球,放鞭炮,在雪中可谓是不亦乐乎。小时候又有什么情感呢,踩在白花花的雪上、还总喜欢饶有兴趣地去踩别人没踩过的新鲜的雪,也不怕把雪踩得生疼。而那高高低低的小脚印中却多少藏匿着我们深深浅浅的童年,雪中有记忆的温度;影视剧中,雪景多是浪漫的镜头,男女主角会相约在初雪时见面,而我也憧憬着雪中的浪漫爱情,在我看来雪中还有爱情的温度……
雪不大,也最终会融化,或许只会留下雪泥鸿爪,又或许什么也留不下。雪会化作冰水顺势滑下,滴答滴答的节奏好似佛家摇转的佛经。或许,雪化作水的时候,也恰是它完成了一世的修行。
为什么喜欢雪,因为它带来一个晶莹空灵的世界,因为雪有温度。
林清玄说, “雪,冷而清明,纯净优美,在某一个层次上像极了我们的心。” 其实,喜欢雪,更是因为我们的心有温度。
文字的温度
文/王永清
秋高气爽,落叶飘飞,与朋友一起散步不觉感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杜甫仰望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的江水,感慨韶光易逝,壮志难酬。这简单的14个字带着“建瓴走坂”的磅礴气势破空而来,直指人心,让人过目难忘,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一直以来,文字是我的最爱。简单的文字,经过巧妙的排列组合之后,就赋予了它不一样的生命,不一样的色彩,或激扬,或低婉,或绚丽,或素雅,我感觉自己融进了文字里,不能自拔,随着作者的思绪一起翩翩起舞或跌宕起伏。
秋阳杲杲,我喜欢在宁静的午后,靠在藤椅上,一杯茶冒着轻烟,一本书静静打开,阅读就像一朵温柔的云,和我和谐共处。行走在文字中,眼前是一幅优美的画,一片与世无争的净土,淡泊,宁静,美丽……
累了,困了,伤了,文字是一个很好的避难所。那一年我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母亲有病,妻子下岗,我的工作也起色不大。心忧郁得像一块湿透的抹布,拧得出水来。我觉得我不应该如此消沉,何以遣怀,我想到了阅读,读书可以修德养性,也能让人变得睿智和坦荡。有时候岁月没有带走的忧伤,却能被干净的文字带走。
读《瓦尔登湖》,与梭罗一起,在舒缓纯净的文字中行走,体味那种随便、简单、自在的生活,心也变得安静,恬淡了,感觉有一种来自遥远时空的愉悦。读蒋勋的散文集《此时众生》,50篇一千多字的短文娓娓道来,那文字犹如看一幅画、读一首诗,听一首歌,让人心静,让人不禁心生喜悦。读张小娴的《那些为你无眠的夜晚》,每篇均配有精美插图,缠绵、温柔、细致而又感性,让我读出了小女人的情怀,小女孩的情思。让人哭着笑、笑着哭……
文章读得多了,后来试着向报社投稿,一位陕西的编辑,主动和我联系。他说我的文字质朴温润,并鼓励我一直写下去。初听他的话我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就像一个小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一样开心。如今再看当时的文字,还是觉得幼稚粗糙不够精炼,但编辑老师的鼓励和肯定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我也在文字的温暖下走过那段泥泞的岁月。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渐渐的,我喜欢上了文字。文字是纯朴的,也是温暖平和的,它真正的魅力在于,不是表现,而是浅浅的渗出,如泉水,涓涓细流,汩汩而出。文字与灵魂最近,让人不断学着放弃、放下,化解所有的心结。红尘滚滚,世事艰辛。总有一个人,总有一些事,让你无法忘怀。如果它不在一个人的灵魂里,就在一尘不染的文字里。
故乡的温度
文/肖旖婷
伫立窗前,CD机里播放着《故乡的云》,音韵清浅,好似被时光浸染的绸缎,淌入人心,在我的情感之海里激起一圈圈如诗的波纹……
我的家乡是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镇,没有江南水乡的温婉低回,没有塞北大漠的壮阔粗犷,没有沿海之滨的繁华陆离,却有一份朴实的守候,陪我游过花都,吻过四季。
乡韵绵绵,绵延的是水泽山青的自然风韵,犹记得儿时,外公带我来到鸡公山脚下的点滴。那座山山体挺拔巍峨,因其形状酷似一只面向东方的雄鸡,故名为“鸡公山”。时光流转,岁月轮回,唯一不变的是眼中的鸡公山。它犹如一位虔诚的朝圣者,用最谦卑却最有力的姿态迎接每一天的开始,也守着涌山镇的日夜晨昏。
山上开有大量鲜艳的红花,至少几千株。有人说,那是彼岸花,学名“曼珠沙华”。“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相见,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站在鸡公山上,俯瞰山下平川,我想到了老祖宗,我和他们是一样的视野,一样的心跳,看着动物在平原上成群奔跑,胸中便升腾起生存的勇气和信心。在接近自然的地方,一个人也更接近他的灵魂。我想是鸡公山的崇高昭示了我,是鸡公山的茂盛启迪了我,是鸡公山的走向指引了我……
林清玄先生在他的散文《秘密的地方》中写到他故乡的小河:“小河是没有归宿的,它的归宿远远地看,是走进了蓝天的心灵里去。”我的家乡没有林清玄笔下的秘密小河,却有值得我一生难忘的水库。童年夏日的悠长时光,都是在水库旁度过的。小伙伴们总是争先恐后地跳入水中,捉鱼摸虾,留下一排排足印,留下一串串笑声。有时我就静静地站在岸边,欣赏水边迷人的风景。很多年后回到水库边,讶然发现河边的石头都长满了青苔,苍绿的青苔一如年夜无声泛起的凉,真切而熟悉,宛如故人重临。有时候看着沉默不语的水库,能感觉得到它的沉默里有一股脉脉的生命,滤掉了外面世界的嘈杂,滤出一把鲜活纯净的清凉。这座水库不仅奉献出美丽的姿容,也默默流淌出故乡甘甜的乳汁。
家乡绵延着精彩纷呈的戏台人生,戏里,青衣水袖长抛时幽怨的回身,小旦亦嗔亦喜时媚人的眼神,老生方严端庄沉着劲健的舞台八字。建造于明代崇祯年间的宗祠、古戏台,鲜活了家乡老百姓的记忆。如今,虽然这些古戏台亦如风尘中妖艳的红绸,但却沧桑鲜活,灰尘掩映下的浓郁色泽里,依旧在演绎着很多辛酸的故事。自然,时间不会使古戏台风化,因为故乡的温度暖手、暖身更暖心。
风吹不走遗恨,花染不透乡愁,雪掩不住落寞,月圆不了古梦……故乡,就是生命中最美的风景。来自绵绵乡韵的抚摸,就像一只温柔的手掌,让我在它的牵引之下温暖前行,而那种温暖的气息覆盖了我的一生。
时光的温度
文/马亚伟
朋友喜欢摄影多年,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作品。他让我为他的摄影集取个名字,我默默地翻看这些经年的摄影作品,回忆着往昔岁月,脑海中忽然冒出一句:时光的温度。朋友拍手称好,说这个名字正符合他的初衷,当年他爱上摄影,就是为了把生命中带有温度的片段留下来。
时光本身是没有温度的,是人的经历,赋予了时光温度。过往时光,温情或者微凉,火热或者冰冷,此岸花开或者彼岸花谢,良辰美景或者满目苍凉,都留下了人生冷暖的印记。往事如尘烟,如果不能留下些什么,可能早就散得无影无踪了。记录生命中的种种片段,定格时光,留下永恒。此去经年,再次触摸曾经的带着温度的往事,我们的指尖和内心依旧能感知其中的冷暖。
你感受到时光的温度了吗?时光的温度,是我们留下的喜怒哀乐。一路的欢声笑语或者一声叹息,都被时光记录在案。每个人的时光,都有不同的温度。即使你我拥有相同的时光,生活也有可能赐予我们各异的命运,而命运又带给我们不同的冷暖体验。记得我们毕业十年聚会,大家感慨横生,纷纷回顾自己十年的历程,有人十年辉煌,有人十年平淡,有人十年辛酸……人在俗世的海上飘着,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再纵向看,谁的人生也不会永远温暖,谁的人生也不会永远冰冷,无论怎样,来的尽管来吧,感受时光带给我们的各种感受。大家还纷纷预测,再过十年会如何,可能有的人命运会发生反转,体验冰与火的不同境界。所谓人生,其实就是经历;而经历,留下了时光的温度,带给我们或暖或冷的体验。唯有如此,人生的内涵才能够深厚,人生的外延才能够拓展,生命才得以丰富而广阔。
世事浮沉,岁月冷暖。时光留温,人生有味。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苏轼的的哀痛,“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黄庭坚的感慨,“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是李清照的喜悦,“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是纳兰性德的伤感……往事依稀,旧梦从未凋零,每每忆起旧事,眉梢心头的冷暖依旧那么真切。时光真的是有温度的,人生起落,如同寒暑变迁,总会让生命呈现不同的状态。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我一直觉得,“静好”和“安稳”是最佳的生活状态。时光留下的冷暖相宜的温度,不冰冷,不火热,那种温度能够带来最舒适的感觉,我们不会觉得冷,也不会被灼伤,一切都那么浓淡有度,张弛恰当,是最从容的状态。可是,静好和安稳有时只是美好的憧憬和祈愿。谁的人生能永远静好安稳?人人都有可能遭遇人生的冷雨寒潮,都有可能体验到透心凉或寒彻骨。即使如此,生命也是值得珍惜的。
只有一种色彩的人生是单调的,只有一种温度的人生是乏味的。时光的温度计能够测出曲线状态,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即使周遭冰冷,我们也要保持内心的温暖,努力朝着阳光的地方前行。走过寒流,一定能迎来春暖花开。没有冰冷哪能感受到温暖的幸福?体验过冰冷更能珍惜温暖。时光留温,冷暖交替,这才是人生的魅力所在。
雪的温度
文/邹黎明
曾走在校园的路上,看着地上缱绻的金黄的梧桐落叶,心中不禁顿生一股诗意:这梧桐叶纷纷洒洒的落下,是不是为了腾出地方儿让雪栖息呢?然而,枝头的雪终是还未等到 便放假了。
在家听闻了下雪的日子,便不紧不慢的等待起来。
今年的雪终于如期而至。我迫不及待的跑进雪中,展开双臂,看雪落在我的手臂、落在我的肩膀、落在我目所能及和目所不及的一切地方,穿透进每一个即将空灵的微小世界。我满心欢喜的看着手掌上接来的几片雪花,看着它们化作极小的水珠、宛若笑脸。我好奇的看着天空,我不知道这灰暗暗的天空为何能诞下这样白生生的雪。我想认真地多看看雪,这样就能在没有雪的日子里,闭上眼让自己置身其中。也如此刻,我想写点什么,将雪像枫叶一样“夹”在书中,来年初雪未到的时候尚能翻开书看看。
我说,何处有雪何处便是我心中的圣地;我想,有雪的地方一定是天国。或许还有很多人像我一样有着一点儿雪的情结。我们期待,我们盼望,我们欣喜若狂。然而,这是一种怎样的雪的情节?对我个人而言,我想并不仅仅是对于自然杰作的赞叹,在我看来似乎还有一些人文的注解:雪有温度。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晚上睡觉时想到唐诗人当年苍山脚下的诗句,一幅画面不自觉的浮现眼前,或许和诗的主旨无关,但我却隐约中感受到了风雪中家作为一种皈依的温暖,风雪中有“家”的温度;记得宋词中也有一句与雪有关的诗句让我至今难忘,叫做“未若柳絮因风起”,意思是说白雪就像柳絮随风而起。多么美的比喻,多么富有意境,又是多么的恰到好处。记得是高中读来,时过几年却依然对这一句记忆犹新,雪中渗透着文学的温度;而记忆中,小时候的雪总是下的很大,我们会滚雪球,放鞭炮,在雪中可谓是不亦乐乎。小时候又有什么情感呢,踩在白花花的雪上、还总喜欢饶有兴趣地去踩别人没踩过的新鲜的雪,也不怕把雪踩得生疼。而那高高低低的小脚印中却多少藏匿着我们深深浅浅的童年,雪中有记忆的温度;影视剧中,雪景多是浪漫的镜头,男女主角会相约在初雪时见面,而我也憧憬着雪中的浪漫爱情,在我看来雪中还有爱情的温度……
雪不大,也最终会融化,或许只会留下雪泥鸿爪,又或许什么也留不下。雪会化作冰水顺势滑下,滴答滴答的节奏好似佛家摇转的佛经。或许,雪化作水的时候,也恰是它完成了一世的修行。
为什么喜欢雪,因为它带来一个晶莹空灵的世界,因为雪有温度。
林清玄说, “雪,冷而清明,纯净优美,在某一个层次上像极了我们的心。” 其实,喜欢雪,更是因为我们的心有温度。
忽然冬天
文/潘姝苗
节气是四季多么好的注脚。在我心里,每一个节气都像五线谱上的音符,弹奏着大自然诗意的旋律。
比如刚过的“立冬”,一念之下,仿佛身边蔓延了纯白的迷雾,令我不禁想探究这日子深处,北风将吹送怎样萧瑟的篇章,凋残将演绎哪堪枯寂的景象,雨雪将延续如何凛冽的凄绝。
也许是因为体质的缘故,生来惧怕寒冷,因而格外渴望温度。冬天应是最难熬的吧?像绵绵不休的杨花柳絮,扯着扯不断的阴冷和潮湿,缠着缠不完的纠结和淤积。平生三十余年,我的手一年有两季都泡在冻疮的伤痛里,无法自愈。冬天对我而言,何其苦煞何其难熬,可见一斑。
打小,我就深切地厌恶冬天,惧怕寒冷,一如厌恶我溃烂的肌肤以及薄软的意志。
童年时节,生活到处是触目惊心的冷酷。尤为清晰的一次,冰冻三尺的隆冬,学校在课间组织学生跑步,借以御寒增暖。我拖着不知被谁穿嫌小,在我却大了两号的棉鞋,跟着班级的队阵跑。那鞋走路况且踢踏踢踏,不能跟脚,一旦加快速度,更是一步赶不上一步。我一个人,眼看着荒草丛生的操场,一列一列的同学齐整划一,跑成一圈圆圈,扬起欢快的飞尘和热腾腾的蒸汽。只有我置身其外,像一只落单的雁,孤零零遗弃在他们身后。身形落后且不算,还要遮掩内心羞怯,加紧赶上大家的队列。风裹着彻骨的寒意,一拥而入。我出的洋相,不但没给身体增出一分的燥热,反而令我涕泪俱下,更显得面目全非。
海子说过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多么庆幸人能够自然成长,能够从岁月里体悟生命新生的温度。多少泪水与绝望的情绪都被覆盖了,世界成为洒满光热的珍宝的巨大储藏室。“我啜饮露水的琼浆,聆听鸟儿的歌唱,和着青草的拍子起舞。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纪伯伦《花之咏》)。”四季本身就是生命之源,它有荣有枯,生生不息。
出于原始的需求,向往和暖,就是我在冬天最深切的感受,一如生命之源,欢乐之源。于是,生活中最简单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当我在冬日的午后,坐拥一窗温柔的阳光,幸福的暖流布满全身,那一刻,我别无所求。每当冻伤的疤痕日渐愈合,我生出的欢喜就像复苏的冻土,吐露生机的草叶,那一刻,太阳的温度像拯救众生的佛光,我虔诚地将它们揽入怀抱,贪婪地任凭那一寸寸光照在我身上流过,化解我的冻结的身心。
忽然又到冬天,在冰冷的天地之间,我自然而然地懂得了,无论多大的欲望,在四季的背景下,都会被修剪成对生长的渴望。寒冷让人迷恋温度,枯竭让人渴望雨露,为一缕枝杈之间泄露的阳光而雀跃吧,我从簌簌颤动的树叶上听到春天的脚步,随之而来是饱满的爱与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