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思维散文

2023/01/01经典文章

思维散文(精选7篇)

差异

文/兰草ygl

走在维也纳的街头,很自然很认真地联想起差异两个字时,是在一个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我们看见两辆小轿车一前一后疾驶而来,赶紧停住脚步等它们开过。这时两辆小轿车也嘎然而止,前面车里那位金发女郎从车窗探出头来,冲我们笑着说了声英语,我虽然不精通英语,但“请”这个意思我还是听懂了。后面车里那位满头银发的男士也一个劲地挥手让我们先行。

在欧洲,汽车礼让行人,很多没有红绿灯的街头,你也能体会到一种行人优先的礼遇。即使没有斑马线,你与汽车狭路相逢,司机都会停下来。这或许源于欧洲人深厚的人文教养,或许汽车礼让行人成为 一种社会道德。每个人行路的权利是平等的,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这种理念的形成和持久,是靠行人和汽车司机共同维护的。当时我有点感慨,也有点感动。不知为什么,一下子联想起离家不远经常经过的那条马路口,人与车、车与车常常互不相让地挤在一起。一天我坐在出租车里,一位老大娘迈着蹒跚的步子欲过马路,开出租车的小伙子把车刹住。等老大娘慢悠悠地走过马路,身后已是一片报怨声和汽车鸣笛声。

看来差异不仅仅体现在高速公路、洋房、汽车上,还有那些瞬间发生的凡人小事,它无形中让人看到了一种人文的反差。

文明修养方面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感受更多的还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我知道,思维方式受地域、历史、文化、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制约,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是民族深层次文化的一部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时无刻不渗透到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

一次,我们去拜会奥地利绿党的一个妇女组织,拜会即将结束时,为了表达谢意,我们送给对方一份小礼品,对方立即打开欣赏。我身边的同伴不解地问:是不是礼品太簿了,还是不放心?我因为有过出国的经历,知道这是欧洲人的习惯。反过来如果对方送给我们小礼品,我们不习惯当面打开欣赏,他们反而认为不大礼貌,这就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正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敲开,一位小伙子走进来,冲着给我们介绍情况的金发女郎说了几句英语。翻译说,原来约定的时间已到,也就是提醒我们拜会该结束了。过去只听说欧洲人时间观念很强,但绝没想到认真到这样一丝不苟的程度。决不像我们研究问题、商量工作所习惯的那样,约定一个小时的时间,延长到两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我想欧洲人守时讲信用,绝不是一时一事的事情,非常自然接近本意,也决非是刻意追求的那种。

或许是我们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的缘故,自古以来非常讲情讲义,人与人相处常常讲缘份,但据说缘份两个字在英语词典里是翻译不出来的。在欧洲人眼里,友情是友情,生意归生意,二者不是一回事。我们几进几出维也纳,每天坐着大巴车沿着阿尔卑斯山的高速公路不停地跑,有时为了赶路,常常要贪黑起早。司机是个脑门光光的挪威人,跟中国导游合作了好多年,照样一本正经地提出:要按规定的工时、里程计算报酬,有时还把怒色挂在脸上。我的同伴说:“不是给他小费了吗?”原来报酬归报酬,小费归小费,超里程如被查出要付罚款,超时加钱是天经地义的事。

那天,我们从奥地利开车到德国达巴伐利亚新天鹅山下那座小镇时已近黄昏,还不到返回的时间,大家便沿着那条清新而又美丽的小街随便转转。当时大部分店铺已关门,我们只能隔着玻璃窗观赏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这时一位西装革履的老者从对面走过来,我的同伴用英语打听,附近有没有正在营业的店铺?老者一边目不斜视地往前走,一边含含糊糊地回答:“不清楚”。当时我们以为是他很傲慢,没想到一会儿的功夫,他经询问清楚后又返回来,很耐心地指点着告诉我们,前面几十米的地方有家不小的店铺还在营业。这时我才明白,原来这位老者因为没有亲眼目睹,不知道店铺是否营业,据此可以看出欧洲人说话办事的认真性和严谨性。

欧洲人终日行色匆匆,他们驾着车疾驰在高速公路上,似乎生怕丢失生命的每一分钟。人事倥偬之余,他们总是忘不了喝咖啡、听音乐、伴随着华而滋乐曲翩翩起舞,还有外出旅游。

年轻人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他们为获得学位的拼搏精神和奋力工作的竞争心态让人折服,可对生活的享受欲望,又让人不可思议。他们把超前消费视为常事,很坦然很惬意地向银行贷款买房、买车。这与我们平日里量入为出,手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持家准则相径甚远。提及此事,他们也很少有人这样想。

从哲学和文化角度讲,我们和欧洲人因所受教育不同,信仰不同,观念不同,导致思维方式上的千差万别,虽然各有优劣,但我们不能不承认,有很多方面应该向对方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这样才能缩短差距,使之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

清秋,妩媚的风骨

文/旷世才女

弱水含纯,留一点思念慰藉灵魂。

站在清秋的田野,我感悟的是脱尽绚丽的风骨。自然的灵魂,自然的品质,自然的心灵,用一种玄妙的思维构建心声。

我们的生活被大自然的多情善感所裹卷,我们的思维吸附在美丽的自然景象,陶醉、感慨、神游,把自己的潜意识悄悄种上,感恩天地对自己的深深眷顾。

我们一生都很少想到自己,或许自己的存在微不足道。我们只能把一种深深的感受从心底放飞,让自由的空气在天空抚育;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是谁,因为生命属于社会、属于时代,一出生就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无需知道自己是谁,社会需要我们,我们选择了社会,因为我们的任何选择权都在优化自己,福泽后代;不要问自己是谁,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是社会给予我们这份特权,让我们自由呼吸,尽情享受这世风的熏陶。

大自然的本真在清秋,它有种卸妆的安定,脱虚的自若、繁华后的沉静,释放后的大气坦然。我们年年在它的怀抱感悟,似乎都是苍白的语言在描述。

噢,我渐渐明白,我们是人!

我们经常用物是人非来抵牾自己的潜能,同时我们还在架设自己的理想,用人的高贵意志体现一种高尚的、自以为是的纯粹的灵魂。我们不可能不想自己,正因为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我们才一刻也不会忘记自己,直到自己的声音缠绕自己的思维,陷入自困的泥潭,我们有幸才会回忆简单与纯情。

嗯,我好像正在明白人们为什么要恋秋。如果清秋写着干练静美、纯朴真实,那我们的思维同样是真实与纯朴的。我们有理由赞美自然,是因为我们知道自然的变化来自于温度的转变;很难判断人的言行,或许人的思维是受环境的影响在不断调整。环境包括温度,可是环境所涉及的领域我们不敢想象。不过,尽管这样复杂,我们还是从中看到所有人的向往。

我们知道所有的生命都一样,只是生活的环境与时间的长度不同。

大地拥戴清秋,是因为一片成熟的身影,丰富的思维,健壮的体魄,厚重的形象。它脱下春装,更换了夏装,露出纯净的自我屹立于世。虽然,萦绕了两个季度的娇嫩色彩已经填满了整个世界,人们习惯那种色彩的欢心激动,但,淡淡的清秋一露面,开始是一片惊呼、悲戚、荒凉,尔后是清爽、心清气畅。妩媚的风骨无时不在张贴,人们换季的心情随气温的环境渐渐适应,笑容同样映在每个人的脸庞。

我们把真实的感悟与清秋一起共勉,是古今人人从心底发出的声音。大自然的逼真呈现,陶醉过多少人的灵魂。从人类有文字记载的遗留,人们的思维从未离开过秋给人的种种启发与提示。每年,这个季节,人们会用各种心情来把自己的思考写上,让大地知道,让蓝天清楚。或许我们的语言与清秋一样,失去火辣辣的热情,失去了温柔与绚丽那种温度,而我们的心灵已经凝聚了一种崇高、一份坚定,另我们从心底感到激动自豪。

我们在感悟中练达自己,凝聚情感,仰望那份神圣的纯净。

我们应该相信每个人的心底都是一汪清泉。尽管自己是一点弱水,毕竟有纯净的成分。我们无论曾经如何炫耀过,都要抖掉所谓的虚荣,回归本真。

我们一路走来,不会不老。但我们不会不总结世界最珍贵、最崇高的地方,如果用清来形容人最奢侈的美德,我们就有理由赞美清秋。它让我们思考不尽,赞美不绝。不是妩媚胜似妩媚。我们迷醉在这里,它的风骨会装在所有人的心中。

千秋百代都在此时体验过、感慨过。不同的声音都在抒发留恋之情、深思之意。我们只是短暂的停留,匆匆而来,或许没有来得及说声谢谢就已经消失。但我们已经从心里明白,纯净的风骨感天动地,是自然之魂、人心之灵!

残红的秋天

文/林梦

初秋,烈烈炎日,心在徘徊,你随着岁月去了远方。是你不容商量的抉择,我一个人在裂开口的田土里抹着夏天干旱的嘴唇。一丝一丝丝的云朵,漂白我的思想,我低下头,谁在流动的水里晃动我空虚的思维?是强烈阳光下无影的自我看见你远方的愁和愁远方的你,抽动的心在楸痛。

一生一世,其实很短。春初夏绿,牵挂萦绕,在空无一物的初秋就已经明白各自的心爱,收获滚滚红尘无边的愁思。白驹过隙,时过境迁,容不了驻足,沙漏般的努力随青春遗漏在年少的弹指间。

白白的发鬓明白韶华的须臾,等时光回首,我是否该把无尽的愁眉收获,更迭初夏秋冬脚步,是否应该为等待的眷恋抽丝剥茧。我知道,初秋是一抹残红,幸福是遗落一地的幽幽沧桑。在独自面岩而居的承诺枷锁中,慢慢的,慢慢的摒弃苍白不多语言的誓言。

干旱夏天绵延的时针滴答声延续残红初秋的耀眼,无法睁开本已闭合的双目,却在思维里摸索还没上锁的心。这无人的收获季节,我该向谁借些心底的清爽去释然半载揪紧的心。宁愿在等,等时光冲淡无望的努力,握紧粗粗的十指释然。

此时,秋天象垂死挣扎的暴戾疯狂的剥裂大地,我苦闷的内心也正承受炼狱般的折磨----多漂亮的躯壳包裹千疮百孔的思维。

唤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文/范莹洁

发散性思维是指根据同一来源材料,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仅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还能够增强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与变通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既要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还要能够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

善用因果式和假设式提问。因果式提问常常提出“为什么”的问题,要求学生用“因为……所以……”来陈述出充分的理由。对于这种形式的提问,学生会面临一定的头脑风暴,要正确回答,必须通过积极的思考,这种积极的思考,其结果可能带有创新性;假设式提问的形式常是“如果……那么……”“假如……又会……”“你还有什么办法,什么想法?”“如果……会有哪些可能”等等。这种形式的答案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其目的就是追求举一反三,以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不拘泥于标准答案。如今不少课后习题都配备了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是不会出错的,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学生把习题做对的前提下,如果教师能够指引学生想想有没有更好的答案,或者改动题目中的一个细节又会得到怎样的答案,那么学生的思维便会得到发散,同样做一道题,收获也会更丰富。

把握评价的时机。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显示教学效果,常常希望学生能按照自己的思路把所有问题都答正确。一旦学生回答,就及时进行对错评价。这种及时评价往往容易压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际上,对学生的有些答问采取延迟评价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因为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特别是对那些新颖独特的答案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宽松的空间,有的精彩而令人叫绝的答案往往就出现在思考问题的后一阶段。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应表现出较大的耐心,不过早地表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发挥想象,各抒己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会感受到课堂自由的氛围,创新思维才能够更高效地得到施展。

读书何用

文/周东江

有一度我对读书失去信心——对我这从小就嗜书如命、与书为伴,十一岁就变成“小四眼”的人来说,对读书失去信心几乎意味着信仰的动摇,那种痛苦无以复加且不可言说。

原因很简单,我打年轻时记性就差,什么事都是撂爪就忘,包括所有的幸与不幸。一本书读过之后,还能记得其中的几句话,就算很不错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开始奉行“读书无用论”,反正一本书读完也忘得差不多了,读它何用?有那么一天我恍然大悟:原来对读书产生动摇的根源并不是健忘,而是多年来我对读书一直抱有功利目的,老希冀从中得到什么。

这不光是我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通病。且看每年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目的性、指向性很强——找个好工作,过上好日子。这也不光是当下的社会通病,历史上读书人的功利性都很强,君若不信,请看宋真宗的招聘启事:“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励学篇》)”翻译成现在的话大约就是:各位不用急着买房子置地娶媳妇,都给我好好读书去,等考取了功名,这些我都会给你们。

有人该反问了:读书难道不是为了改变命运吗?其实这句话本身就陷入了功利性误区,正确的问法是:读书除了能改变命运之外,还能做什么?

诚然,读书的确能改变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命运,但读书的价值远远不止于改变命运。这就好比信仰,一些人的信仰是为了得些小恩小惠,从而改变自己命运;而另一些人的信仰则是悟出终极真理,并不惜为此献身——各种中国版的抛头颅洒热血例子就不举了,说两个外国例子,一个是苏格拉底——不是那个巴西球星,是古希腊的那个,明明有悔过求生的机会,但为了扞卫心中的真理,慷慨赴死;再一个是圣女贞德,也是为了扞卫真理,颤抖着接受了火刑。

这些例子有点悲哀,好像扞卫真理的人都没好下场。实际应该这么说:他们用生命影响了人类的进程,在茫茫黑夜中为人类点亮了一盏明灯,这个意义是非常伟大的。

因此,读书的终极目的不只是为了汲取知识,不只是为了改变命运,而是为了探索终极真理。这种探索,是站在了前人和师长的肩膀上,并突破前人的局限,达到一个新高度。

还是那句话:人与人最大的差别不是地位与财富,而是思维。如果以金字塔做比方,处在塔底的大多数人是一维思维(线性);往上升一点,有的人是二维思维(饼状);再往上,有了三维思维(立体),再往上,出现了四维思维(时空),再往上,是五维思维(探索、发现与创新),顶尖处是N维思维。对于人类来讲,达到“五维”就已经进入智慧的境界了。至于N维,恐怕人类目前难以企及。

有点扯远了,还是把话题拉回来。对于我这记性差的人来讲,读书究竟有何用?

我们把读书汲取知识比作精神食粮,那么先看看物质食粮——没有人会认为吃一顿饭就管一辈子,也不能认为今天吃的东西长成了胳膊,明天吃的东西长成了腿。谁也无法确定一日三餐的营养都补到哪里,只知道一顿都不能少。其实汲取精神食粮与进食物质食粮是一个道理:读一本书不能管一辈子,甚至一天也管不了,能对你有多大收益也不知道,只是在你阅读的过程中,只有少数合胃口的知识被无形中消化了,大部分则被遗忘(排泄)。因此,你需要的是一个过程:不停地享受阅读快感,不停地汲取养分,不停地滋养灵魂。最重要的,让你在思维的金字塔自由自在地不停地攀爬。这,就够了。

一个王朝的挽幛

文/吴光辉

一笔长横是风。一笔斜点是雨。一笔卧钩是泪。

1898年7月8日这一天,整个江南山景就如同一幅黑白相间的书法作品,被开除公职、遣送回乡后去祭祖的翁同龢,就一路悲伤地向着这幅作品深处跌跌撞撞而去。一片墨黑的天正下着细雨,刮着阴风。69岁的翁同龢早已脱下一品朝服,穿上一件玄色长袍,全身被阴风吹得瑟瑟发抖,雨水早已淋湿了他花白的头发。

风黑。雾白。雨清。常熟虞山西麓祖坟四处的垂柳飘拂着无奈,祖坟前新插的白幡飘展着悲苦,白色纸钱在四处飘飞着惆怅,焚香的青烟从土坟前升腾起忧伤。白发玄衣的翁同龢还没走到父母的坟前就痛哭流涕起来:“父母大人呀,儿子不孝,对不起你们呀!”他是一路喊着哭着,踉踉跄跄地奔到坟前的。他流着泪在坟前祭桌上供上祭品,点烛烧纸,吹鼓手们也吹起了唢呐。一曲凄凄惨惨的苏南民间悲调便从坟间传出,呜呜啦啦,凄惨动人。

翁同龢跪倒在黑白相间的水墨山景里,跪倒在撕心裂肺的绝望中。

一夜的漫天阴雨随风扫过留下了点点愁苦,一夜的孤雁在林间盘旋留下了沙哑的长鸣,一夜的寒霜无声地洒落留下了一片揪心的惨痛,一夜的无边悲愁使翁同龢白了一尺胡须。悲苦。惆怅。绝望。这便是翁同龢挥毫写下的《祭祖》手札的情感由来了。这恐怕也是我翻开翁同龢的《松禅老人遗墨》,就感到从那一幅幅白纸墨迹的字里行间,流泻出无限的愤懑与忧伤的原因吧。

我觉得那本在他去世后出版、现已发黄、陈旧斑驳的书法作品集,早已不仅仅是翁同龢削职为民、归隐山林时的艺术陶冶,而是一种封建知识分子理想破灭时的情感发泄,又是一种封建王朝从兴盛走向没落时的历史笔录,更是一种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后的时代挽幛。渗透纸背的不仅仅是翁同龢晚年的墨迹,而更多的是翁同龢报国无门、忧国忧民的无限惆怅。

我不知道翁同龢是不是色盲,但他肯定将他的归隐地江苏常熟虞山那原本五颜六色的景物,全都精减成黑白照片似的图像,然后用他的书法思维,将这片远离县城的寂山静水,勾勒成黑白相间的泼墨,从而写下了《黄昏犹作》《虞乡续记》《山居闭门》《春江渌涨》等一幅又一幅书法佳作。他让眼前的世界全都变作笔下的黑白与线条,又让线条的墨色在白纸上化作一种无奈与叹息。同时,他还让世间的乖张狡猾全都变作笔下的朴拙敦厚,又让人世间的忠奸是非化作一种黑白强烈对比的独特形态。翁同龢就这样将自己在这书法的黑白世界里化作永恒。

我敢断言,翁同龢选择书法是他人生的一个必然,因为在书法的黑白世界里,他内心深处的这种非白即黑的思维方式,才得以充分表达,而他的人生又一步一步地迫使他选择了这种表达。然而,正是这种非白即黑的思维方式,成为大清王朝的国家悲剧和翁同龢的个人悲剧产生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

翁同龢在甲午战败后积极参与戊戌变法,想通过变法来挽救国家的危亡。他私访康有为,随后又在光绪帝面前举荐“康有为之才过臣百倍,请皇上举国以听”,从而揭开了中国近代史上“百日维新”的序幕。然而,结果却是在“百日维新”的第四天,他就被以“言语狂悖,渐露跋扈”的罪名“开缺回籍”了。这恐怕便是这种非白即黑思维方式造成的结果了。正是这种非白即黑、非忠即奸、非好即坏的思维模式,认定了翁同龢这位两代帝师能一下子由忠变奸,他也就逃脱不了削职为民“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的下场,后来一大批维新人物也惨遭血腥镇压。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翁同龢黯然神伤地回到家乡常熟后的第二天,去翁氏墓园上坟祭祖。那里安葬着他的祖母、父母和兄嫂等亲人。翁同龢经历了开缺回籍,满怀着落魄伤感。这时,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朝祖坟深深地叩下头去,两行老泪不禁潸然而下。

墨黑。纸白。泪浊。他当日挥毫写下手札一幅:“伏哭毕,默省获保首领从先人于地下幸矣,又省所以靖献吾君者皆尧舜之道,无骫骳之辞,尚不致贻羞先人也。”这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那幅《祭祖》墨迹了,他在字里行间给我们哭诉着一代精英忠心报国却被黜回乡的无限悲伤。

一笔长横是风。一笔斜点是雨。一笔卧钩是泪。

孤寂。黯然。神伤。翁同龢踟蹰在残阳西斜、枯叶乱舞、哀鸿长鸣的山景中,沉思在一百多年前晚清王朝的那个悲伤季节里。良久,满怀怨恨的翁同龢,缓缓地提起那支饱蘸悲愤的狼毫,渐写渐快,渐写渐浓。我在想,他笔下的这幅墨迹《一笔虎》岂止是书法作品?分明就是一代文化精英在经历甲午、戊戌打击后的最后企望,分明就是一个王朝在甲午战败后垂死挣扎的时代梦想。

我觉得翁同龢一生的分水岭就是甲午战争。翁同龢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下子变成了“此去闭门空山里,只须读易更言诗”。由此,翁同龢的人生也“从白而黑,从忠而奸,从好而坏”了。

如果按这种非白即黑的思维模式来判断,翁同龢的大半生全都是白的、忠的、好的,一直活到了69岁,突然就变成了黑的、奸的、坏的。翁同龢(1930~1904),字声甫,号叔平、均斋、瓶平,晚号松禅老人、瓶庐居士。他20岁选为拔贡,22岁中举人,26岁中状元,从此官运亨通,一路高升,成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被皇上和太后誉为“讲授有方,入值甚勤”。与光绪皇帝的感情达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成为光绪皇帝最亲近的股肱大臣,“帝惟师傅翁公之言听计从。”他曾积极赞同开设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同文馆,他曾奏请停止圆明园工程建设,他曾平反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假错案,他曾在中法战争中积极主张抗战。在甲午战争中,他又声斥李鸿章的求和软弱,力主“以战求和”。在甲午战败后,他又积极组织和参与了戊戌变法,想通过变法来探求中国富强之道,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势。也就在这时,他一下子变成了“言语狂悖”的奸党,被革职返乡,原本“难舍难分”的光绪皇帝,这时居然一下子变得“上回顾无言”了。

我觉得国人就是因为有了这种非白即黑的思维模式,才选择了京剧、国画、书法等形式作为外在的表达方式。国人就是运用这种思维模式,去解读京剧里的脸谱人物、国画里的水墨对比、书法里的白纸墨迹。而翁同龢本人也肯定认为在这样黑白相间的世界里,他面前的所有政敌全都是黑到心肺的奸臣,而视为白色光亮的肯定是他自己。

可怕的是这种思维模式表现在官场上形成的忠奸之辩。在朝野里将大臣们划分为忠臣奸臣,在甲午战争中划分为主战派主和派,在戊戌变法中又划分为帝党后党,翁同龢的人生就是因为这种思维模式而兴衰起伏。当他被认定是个奸佞之臣时,翁同龢原本几十年的政绩也就一笔勾销,结果也只有被“开缺”免职了。

因此,甲午战争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的武装拼搏,而且是一种体制与另一种体制之间的政治PK,更是一种思维模式与另一种思维模式之间的文化较量。慈禧、光绪就是运用这种思维,翁同龢、李鸿章就是运用这种思维,国人同样运用这种思维。这样甲午战败也就成了一种必然,翁同龢被开缺罢官也就成了一种必然。正因如此,翁同龢选择书法作为他人生的最后寄托,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因为在书法的黑白世界里,他内心深处的这种思维模式,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与展示。

正因为如此,苏轼的“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在翁同龢的毛笔之下,完全化成为他自己的一种独特感受,“纤纤之雨”“泼水”“堆盐”等所有的白色意象,全都被安排在“静夜”的无边黑暗之中了。白与黑在翁同龢的书法世界里,变成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代言。

从此,翁同龢“此去闭门空山里,只须读易更言诗”;从此,大清国少了一位权臣贵胄,却多了一位书法大家;从此,他日临汉碑,勤摩图画,从而使他的书法日渐老辣,臻达化境,成为《清史稿·翁同龢传》所言“自成一家,尤为世所宗”,成为《清稗类钞》谓之“叔平相国书法不拘一格,为乾嘉以后一人”之书法宗师。

苦雨。草堂。枯灯。孤居山野,了此残生,唯有书法相随。

后窗那棵树

文/郭德诚

后窗那棵树,种时只有小拇指粗细,现在已有碗口粗了。

当时种它,只因这一小块地空着。当时它蔫头耷拉尾,根须的梢子也有些干枯。房子是租的,也就随手一种,没抱啥希望。没想到,来春它竟像一个大病初愈的稚童,顽强地伸直了虚弱的身子,几片嫩叶,在风中颤颤地向阳光招手,支撑叶片的小手臂,嫩绿微黄细如游丝,在风中怯怯地抖。如此脆弱的生命,怕难敌晚来风急。

租房这段日子,心里像长草似的,乱糟糟的,干啥都没心思。唉,住进新房再说吧。天天掐着指头算,在浮躁不安中等待。

不经意间,那棵小树齐窗高了,像个少年,腰杆挺得笔直,叶子浓密如发,树冠像圆圆的大脑袋,在风中悠然自得地摇摆着,低吟浅唱着春天的歌。

有位哲人说过,事物存在有两种形态,一种是随时间的消失而消失;另一种是像种子一样,种在土壤里,随着时间的消失而向上生长。这不就是对我说的吗?

房子因种种原因,迟迟不能交付,我生命的长度,正在等待中一天天缩短;而后窗那棵树,正一天天生长。

据专家说,人的思维,分直觉思维系统和理性思维系统。人的学习过程,就是由理性思维系统转为直觉思维系统的过程。学会了的东西,转入“缓存”,用的时候,调出来就行了。这就是知识,和因人而异的经验、观念、习惯等不同。还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任何人,在一万小时的长度上坚持,就是卓越。

那棵树就是在羸弱中坚持,在贫瘠中坚持,在无助中坚持,顶着八面来风,用颤颤的小手,迎接着生活的阳光,如今撑开巨伞,撒下了一片绿荫。

而我,缘于“住进新房再说”想法的坚持,进入“缓存”,并把它变成了“防火墙”,躲进去应付生活,以时间消失而消失的形式存在,使这段生活,成了一片空白。

看来我的“缓存”,要进行清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