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许愿散文

2022/12/28经典文章

许愿散文(精选5篇)

许愿灯

文/赵晓声

孔明灯,在我的家乡叫云灯,或银灯。

小时候,每年正月十五,村里都要放孔明灯。晚饭后,人们簇拥着放孔明灯的人(他们大多也是孔明灯的制作者),怀着兴奋期待的心情来到村外,挑选一处平地,一人用手抻住孔明灯的下口两端,一人用火柴点燃搭在孔明灯下口铁丝上的燃烧物,大多是浸了煤油的破布,有时也用包装炸药的油纸充当。待热气冲胀得孔明灯跃跃欲飞,便松开抓住下端的手。于是,孔明灯闪耀着一团红红的光亮,飘飘悠悠飞向天空,越飞越远,越飞越高,人们在下面仰脸追逐着,特别是我们这些小屁孩儿们,更是兴奋异常,欢呼跳跃,嬉笑疯闹,恨不得跟随那团红红的光亮,一起飘飞到天上去。

那团光亮越来越小,渐成红红的一点,终于消失在视野之外,人们还意犹未尽,不愿离去,议论着,回味着,把美好的一幕带到梦境去。

从我记事的时候,村子里做孔明灯的就是一个中年男人,他人极通透,称得上心灵手巧,除了会放孔明灯,还会做转灯,会打猎,后来还当过几年生产队长。他的转灯也是村里一景,灯的多个侧面显现出不同的图景,如举枪打老鹰、老鹰抓兔子等,很有谐趣,常引逗得孩子们闹闹哄哄围着挂在他家门楣上的转灯瞧。他也喜欢逗弄孩子们,不时开开玩笑,兴致所至,还哼唱几句河南坠子。那个年代,物质和文化都十分匮乏,人常常吃不饱肚子,更少有娱乐活动,因了他的存在,死寂的小山村,一年总有几回热闹,飘响几缕笑声。用今天的话说,我们这些孩子们,称得上他的铁杆粉丝,他给我们苦涩的生活带来那么多的快乐。但就是这样一个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的人,上天却给了他那么多的艰难和不幸。他家成分高,过了成家年纪还没有哪个姑娘愿嫁,眼看就要打一辈子光棍,无奈去做了村里一户人家的上门女婿。这在农村是顶被人瞧不起的。女人有点缺心眼,不会过日子,又挨肩生了好几个孩子,分的粮食不够吃,男人只好委屈自己,很少吃饱肚子,人就又黑又瘦。不到五十,就得了绝症,苦挨几个月,撒手西去了。从此后,村子里再没人去做孔明灯了,村外的上空再也见不到那团红红的光亮了。村里人经常提起他,说亏得他生性乐观,不然活不到这个年纪,叹几声。特别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更是品尝到浓浓的失落感。

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今天,很少见到孔明灯的身影了,人们有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诸如看电视、上网玩游戏、打麻将……原以为孔明灯也许绝迹了吧,因为这种娱乐方式太原始太古老了,弄不好还会引起火灾什么的,却不想前几天又见到了它的身影,便觉得十分亲切,儿时的一幕幕情景涌上心头。

圣诞节的那天晚上,照例出去散步,到了广场北口,从西边驶来一辆小车,下来了年轻的一男一女,随后他们放飞了一只孔明灯。看着孔明灯悠悠向空中飘去,二人并没久留,遂上车离去。我却驻足观望。孔明灯向西南方向飘去,我仰着脖子,向前追了一段,又止步凝望,直到那一抹猩红遁入浩瀚夜空。说实话,这只孔明灯,比起小时候我们村子里放飞的,要小许多,只能称为微型了,却同样飞得飘逸轻盈,柔美曼妙,看得我如醉如痴,久久不愿离去。

次日,去小区不远处的一家小超市,见门口张贴的广告上写着“新到阻燃型许愿灯,每只5元”,心下疑惑,询问服务员,方知此“许愿灯”,乃彼“孔明灯”也。上前细看,只见柜台上放着高高一叠,每袋的包装上印着三个大字:许愿灯。还有几行放飞说明的小字。这是我第一次在商店见到出售孔明灯,且把它命名为“许愿灯”,使人不能不佩服商家的精明。是啊,许愿灯,又有谁的心中没有美好的祈盼呢?不管是老人孩子,男人女人,官人商人,雅人俗人,哪个没有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没有梦寐以求的愿望?想到头天晚上的那一对年轻男女,看样子像一对恋人,他们专程到广场放飞孔明灯,许下的愿望会是什么?爱情甜蜜,白头偕老?抑或是快些收获他们爱情的结晶,诞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天使?不管是什么心愿,他们一定会心想事成的,因为他们的许愿灯飞得那么高,飞得是那么美妙动人,连我这个外人都看得如醉如痴了。

说起孔明灯的来历,还真没有探究过,似乎也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许真的有个说道呢,暗含着某种寓意,寄托着人们的某种情感,就像放鞭炮吃粽子之类。回忆小时候村里放孔明灯,这风俗不知始于何时,也不知有什么寓意和寄托,似乎是一种纯粹的娱乐,将其赋予许愿的功能,不知是从诞生时就有的,还是商家的“臆造”?我倒愿意叫它“许愿灯”,很有一些浪漫色彩,契合了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近几天,又发现很多人放飞许愿灯,也有集中起来一起放的,七八只许愿灯同时飘向天空,四散开来,红彤彤一片,就像一个又一个的梦幻聚集在一起,美妙无比,恍若仙境。这种情景,谁看了都忍不住会产生一种亲手放飞一只许愿灯的冲动。愿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盏温馨浪漫的“许愿灯”,都能亲手把她放飞到必须仰望的万里高空,然后在地面默默守候,直到梦想成真。

那么,如果是我,会许下一个什么心愿呢?想来想去,还是平安平凡平淡地活着吧,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幸福啊!

从鲁迅故居的瓮说起

文/黄健

“十一”长假期间,笔者去绍兴鲁迅故居游玩。在周家厨房里,灶台一侧立有一瓮,普普通通,早年江南水乡人家常用的那种。但是,我却看到这样一幕:不少游客虔诚地立于瓮前,双目微闭,念念有词,小心翼翼地朝瓮里投着硬币,投中者欣喜若狂,仿佛有什么好事马上就会降临到他身上;投不中者锲而不舍,大有屡败屡战的豪迈气概!

我问一刚投完币的中年游客:“此瓮是何神器?”中年游客答:“我也不知,看别人在投,我也投投试试!”

我又问一旁的保洁工人,土生土长的绍兴人。他笑答:“这瓮实在不是什么神器,只不过是鲁妈子用来腌霉干菜的坛子而已,与神器根本沾不上边。”

我不禁哑然失笑。他们一个劲地往瓮里扔硬币,将一腔的希望都托付在这个瓮里,却不知这是何物?至于他们到底在祈福什么,就难以揣测了。早生贵子?先生不是观世音,这不是他的特长;升官发财?也不合先生的行迹;要么就是希望先生显灵,保佑其子女成为文章高手?

其实,这种现象在中国的旅游景点上比比皆是。但凡旅游景点有个水洼子,里面就有咱们中国人很阔绰地扔进去一堆一堆的钢蹦儿。青岛崂山上有口井,水离井口很近,据说硬币搁在水面不下沉,便能心想事成,于是善男信女成群结队来丢,井底里都是明晃晃的硬币;无锡鼋头渚有个“震泽神鼋”铜雕,据说硬币落在铜鼋背上就能百病消除、健康长寿,引得众多游客争先恐后地投掷硬币;天目湖景区的“许愿池”里盘居着两条“龙”,投中龙头,寓意独占鳌头,投中龙眼,寓意前途光明,投中龙鼻,寓意一生平安,投中龙嘴,寓意财源广进,引得游客傻傻地往里掷硬币;就连马王堆三号汉墓墓址也变成了“许愿池”,据说把硬币丢到墓坑中央就能带来好运,游客就竞相往里投掷硬币。今年国庆长假,网上又曝出好几条关于景区许愿投币的新闻:河南洛阳白马寺的许愿池吸引众多游客排起长龙投币祈福,僧人一天要清理古井内各种钱币三四次;北京天坛拥有600年历史的汉白玉石雕遭游客攀爬踩踏,向石雕扔钱币以图“吉利”。

往“许愿池”里投硬币,固然是因为游客的迷信思想在作祟,但是,我们不能把板子光打在游客身上。笔者以为,旅游景点管理部门的行为误导和管理失当,也难辞其咎。许多景区故意迎合游客“求运祈福”的心理,特地辟设了“许愿池”,附会上某个无据可考的传说,刻意进行“神灵庇佑”、“逢求必应”的迷信宣传,既炮制噱头,聚了人气,也铺下创收渠道,敛了钱财。例如马王堆,屡被渲染“其土壤有灵气,属千年仙土,可庇佑生灵”,游客正是在迷信观念和景区误导的夹击下,才不吝投币,哪怕是半信半疑,也会跟风式地投掷一番,碰碰运气。

往许愿池里扔硬币,就跟在景区建筑物上刻划“到此一游”一样,都是陋习。作为游客,应该加强自律,不应该听信无稽之谈,不盲目跟风。最关键的是景区,要克制图利的冲动,改变过去旅游文化中的庸俗解读,让旅游更文明!

许愿瓶

文/丁佳怡

我那可爱的小书桌上,放着一个天蓝色的许愿瓶。上面写着我们一家人的名字,里面装着我们全家人的美好愿望。因为它是天蓝色的,所以我为它取了一个梦幻的名字——魔法蓝水晶。

魔法蓝水晶里面装了一千零二颗许愿星,是我在暑假里和妈妈一起折的。在我们折的时候,许了许多我们的愿望写在星星里面。其中有两条是我写的:“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快快乐乐。”因为爸爸妈妈每天都要去公司处理事情,晚上还要陪我。虽然他们的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可掩盖不住他们极度的劳累。我不想让他们变老,可这是不可能的,我只能让他们快快乐乐地过每一天。另一条是:“希望我的学习能天天向上,不让爸爸妈妈失望。”爸爸妈妈做什么都是为了我,我一定要在学习上更加刻苦,不能让他们失望。

许愿瓶,我多么希望你真的能像魔法水晶一样,实现我的愿望!

盏盏许愿灯,放飞心愿放飞梦

文/悠然芸儿

摄氏6度,微风轻曳,露珠滚动。

昨夜一场密密的细雨,洗去了所有尘埃,天空,清澈明亮,空气,湿润新鲜,让人忍不住心旷神怡,贪婪呼吸。

元宵节的夜晚,漫步于这天高云淡月朗风清的如画美景里,如痴如醉。

公园里,广场角,行人络绎不绝。

俯首瞬间,干净悠远的天空中忽然跃出无数闪闪烁烁的星星,犹如胖娃娃扑闪扑闪的大眼睛,圆鼓豉的可爱。它们成群结队,随着风儿越飞越远,越飞越高,直到那亮晶晶的眼睛再也看不见。

是的,大家在放许愿灯,老人,小孩,年轻的父母,牵手的情侣,无一例外,写上心愿,画上祝福,双手合十,念念有词,请这盏灯把美好的希望带给天神,请这盏灯将所有的阴霾随风吹散。

一盏,一盏,又一盏……

数不清的许愿灯飞起来了,数不清的心愿即将实现了,人们诚挚的祈祷,幸福的欢笑。

有一些小小的感动,在这佳节美景里,在这夜色斓姗中,因为这些可爱的人儿,因为这些微不足道的举动。

今天的春节与往年最大的区别是,烟花燃放量少了许多。除了除夕和大年初一,还有今天——元宵节,听到了几声炮鸣外,整个年,很安静,即使是现在,年的尾巴快要溜走了,也只是偶尔听见远处的村庄里偶尔传来几声微弱的鞭炮声。可这并未影响人们对年的热衷和期待,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文化广场,猜谜比赛,机关门口,春联送福,穿新衣,买年货,煮年糕,走亲访友,喜气洋洋,遇熟人,打电话,事儿再急再要紧也必然先脱口而出:年过的好啊!

可见,放不放烟花,丝毫不影响年在大伙儿心里不可动摇的位置。

故此,羊年的春节,过的格外舒畅,觉睡得安心,饭吃得爽口。没有噪音刺耳,没有空气污染,可不是吃睡都香吗?

大伙儿都爱自己,都爱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忍住了一时的冲动,为孩子们换来了碧水蓝天,换来了健康的期盼。

当雾霾毫不留情的伤害我们的肺时,我亲爱的乡亲们,用他们的行动默默的保护着环境,谁说,他们不可爱?谁说,他们不该被尊重?

犹如今夜,盏盏许愿灯像颗颗小星星,挂满夜空,诉说着不一样的心事,展现出不一样的乡土民情。

这是怎样的一种美啊,令我舍不得移步,舍不得眨眼。

轻轻写下祝福,我也送盏许愿灯给天神:愿健康快乐永存人间!

放飞了,美好的心愿,放飞了,美丽的梦想。你在我心里激荡,永远,永远……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文/费雨茜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这双手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从小我就喜欢做些小手工制品。有一次,天空阴云密布,还时不时飘下几滴小雨。这让待在家里的我心情糟糕透顶。“丁零零……”一阵清脆悦耳的声音传入我耳中,想找却找不到声音的源头。于是我受到这个声音的启发,突发奇想想要做一个风铃玩玩。

首先让妈妈帮我准备好做风铃所需的材料:一些鱼线,一个小光盘,一些幸运星,一些许愿瓶,几瓶五颜六色的指甲油和一个小铃铛。准备好了材料,就开始动手了。第一步先将许愿瓶用指甲油涂上五彩缤纷绚丽的颜色,接着将要用的鱼线都顺着铃铛顶上的小孔穿过打个死结,防止掉下来。接下来把穿在铃铛上的线每根都小心翼翼地贴到光盘四周,让它顺着光盘垂下来,而且每根线之间的间隔都是相等的。然后再把鱼线整理好,长短最好差不多。再是穿幸运星,穿也是很有讲究的。穿的幸运星最好远看是波浪形的,这样比较美观。最后是把许愿纸塞进干透的许愿瓶里,再把许愿瓶有秩序地绑在鱼线底部。

风铃终于完成了,我把它挂到我的房间里。望着它迎风飘舞,唱着动听的歌曲,心里就有种莫名的成就感,毕竟做的东西比买的东西更加珍贵,也多亏我有这双灵巧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