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文章
楼顶文章(精选7篇)
楼上楼下,种菜养花
文/俞苏青
老婆较“小资”,喜养花种草。
老房子不大的阳台外,安了一溜花架,其上拥拥挤挤地排了一二十盆花草,虽不名贵,倒也养得茂盛。闲时没事,老婆把我拉了去观。一来二去,我也习惯了照顾它们,老婆不在家时,常去观察,见盆干,麻溜弄水浇之;有长势不好的,翻书查网,弄清怎么侍弄,时间一长,更有了些责任感。
买新房的时候,除买房人惯常的讲究外,我们多了一层:适合养花。最终,选了处位置不错的房子,专要了顶层。
房子上面的楼顶,与房子面积一般大,除安放有几个太阳能热水装置外,余差不多三分之二的空间。我和老婆高兴坏了,搬家伊始,其余东西尚未整理妥当,先将花草在楼顶摆放整齐。这一摆,显出了决策的英明:以前拥挤在阳台外的十几盆花,在这里,只可怜地占了小小一隅,算算,尚可添百来盆。
此后的一段日子,我们快乐地奔波于花草市场和新房楼顶。买花买盆,往楼顶搬;遇休息日,开车进山,挖熟土,有值得盆栽的野花野草,也顺便挖回来,薄荷、兰草、百合什么的,像宝贝样弄回栽之。其间快乐自不必说,辛苦也是有的。一次,我们带了五个化肥袋,一袋袋铲满土,扎牢袋口,肩了往停于山下农家饭庄的车上扛。从头至尾这活儿自然是我的,小资的老婆赏赏野花、看看阳儿、情致来了再咕叨几段古诗,哼几声曲儿是行的,最多发现哪儿有好土吆喝两声,余事不敢多作指望。来来去去扛了我个龇牙咧嘴。这还不算,回去后又一袋袋朝七楼楼顶扛,劳作完毕,直把我累得浑身瘫软。老婆给了句很高的评价:“嗯,今天这身体锻炼的,有些效果。”
多番折腾,硕果累累。不久后的楼顶,整整齐齐排了百十盆大小不一的花草树木,有喜阴的花木,盆用好看的,摆在屋里,也摆了它近20盆。这一来,楼上楼下,一幅生机勃勃之模样。
春天,枯了一个冬季的植物开始柔软,慢慢,枝头抽出点点嫩绿,随着时光的推移,点点的嫩绿渐渐连成片,再过过,绿茵中不知不觉就有了别样的色彩,白的、黄的、红的……忽而有一天,本是骨朵的东西绽开了,啊,好漂亮的花!桃花、连翘花、海棠花依次盛开,引得蝶儿、蜂儿翩翩舞来,平静的楼顶不仅从此有了斑斓的色彩,又增添了鲜活的动感。热闹一阵,春花们开始谢落的时候,夏天来临,海棠、石榴、百合们登场了。夏花的香,更有几分浓郁,顶着骄阳,模样比起娇媚的春花,更多几分热烈奔放。再往后,绿叶逐渐凝重、深沉起来,花们该落的落了,该结果的,结出了圆圆的果实,秋天到了。秋天,桂花用它那别样的香气,日夜熏染着整个楼顶,菊花更是悄悄绽露它欺霜的傲气……
生活,在楼上楼下百十盆花草中有滋有味地演绎着美丽与芬芳。
美丽了,也芬芳了,但我添了一份责任与辛苦。百十盆花草,虽不用如养动物般天天喂食,水是要喝的呀,尤其骄阳似火的夏天,楼下的好办,楼上的,一天不喂它水,第二天准蔫吧,三天四天下来,必死翘翘。当初没考虑清楚,楼顶少安了水管,每天靠从家里往上提水。我们买了桶,初时一个,早晨接了水提到楼顶,晒到傍晚温度正合适,浇之。随着花盆数量的膨胀,水桶增加到两个、三个,晴天,每日三桶水是不能少的。我便嗨呀嗨呀进门出门往上提,然后逐一给花们浇。
老婆也忙前忙后跟在我屁股后面朝楼上跑,跑是跑得勤,只是回回空舞着两只手跑,最多带把花剪。
我玩笑道:“你应该提高效率,带桶水不是也有成就感啊。”
她倒是答得我无话可说:“为你着想啊,这么娇嫩的胳膊提这么大个桶爬楼,你心疼的多难受。”
好嘛,人家为我想得特体贴。
上得楼,我一盆盆地浇,老婆拿剪,这“咔嚓”一下那“咔嚓”一下,倒也没闲着,末了,得意道:“这干活啊,什么人干什么活。没技术的干体力活,有技术的,自然干脑力活。”然后四下指指:“看看,修枝这活,不是什么人都行的。”一副园艺大师的自豪。我真看看,许多花盆旁,堆了剪下的枝叶,再看上面,有的剪和没剪差不多,繁茂的枝叶照样枝丫八叉,只是整体缩小了些,有的,几乎光秃了,仅剩一截干。我哭笑不得,嘴上却恭维道:“这剪的,嗯,确实有水平!”
别说,有时候,真让她搞对了。有的花,不知怎么就死了,她一顿乱剪,留下一根光秃秃的杆儿,咦,过些天,竟然从根部发出了新芽。也不知是蒙对了,还是人家本来就可以从新开始的。
后来,准备安水管的,想想,又不安了。为何?我们的花,从未施过肥,仅有的一次,是大姐带来块豆渣饼,随意喂了喂,但长势一直不错,原因大概就在我们的提水上。我们提上去浇花的水,都是家里淘米洗菜的脏水,尤其洗鱼洗肉,那水,是真正无污染的有机肥。还有,刮鳞削皮,剩饭鸡蛋壳什么的,从来都是丢在桶里,这些东西,浇在土里,时间一长,充分腐熟,肯定强过化肥。再一条是:环保节约呀,用过的水浇花,不浪费资源,一举三得!还有呢,天天提水爬楼梯,锻炼了筋骨。
于是,决定这么提下去了。
忘了,还有个好处:意外收获。
我们的花盆里,经常冒出些个辣椒苗、南瓜苗、丝瓜苗什么的。长长,竟结出了果。有几次,懒得出门买菜,上得楼去,摘了丝瓜做了碗汤,摘了捧青椒做了盘虎皮椒,吃着喷香,比买的用化肥催出来的不知香多少倍!我们边吃边感叹道:可算尝到了丝瓜青椒本来的味道。
去年春天,我们决定专门种点菜。以前用过的塑料油桶酒桶,我们一直扔在楼顶蓄水,现在派上了用场。用剪刀从中一破两半儿,装上土,买来辣椒苗茄子苗,栽上,到了夏天,隔三差五,还真能收获些。吃着自己种的菜,不仅是感觉不一样,那味道,也真不一样。
楼上楼下,种菜养花,不图别的,给自己单调的生活,增添一份悠然,营造一份乐趣。
灼灼紫薇花
文/刘希
与紫薇花相逢,是去年夏天在一位老人家里。当看到他的小院被一树一树的紫薇花装扮得分外妖娆时,我不禁动了养紫薇的念头。老人见我喜欢,慷慨地赠我一小株。紫薇花装在一个塑料花盆里,我把它搁在了楼顶。
那之后,我经常到楼顶去看紫薇花。我发现,外界的一切似乎都影响不到它,炎热的盛夏,楼顶连空气都是热的,它丝毫也不畏惧,依然开得多姿;残破的花盆,漫不经心的打理,它依旧兀自开着,一朵朵,一枝枝,谢了又开,开了又谢,一直到深秋还继续开着。我终于明白杨万里为何在诗中写:“如痴如醉丽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红无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这紫薇花期的长,确实是令人震撼的。
到了冬天,紫薇枯萎了。我一点一点折断花枝,看里面是否藏着点绿,但都没有,到最后只留下三四厘米,手无法握住,这才罢手。我心想,都这样了,估计这紫薇是死了,反正放在楼顶又不碍事,便没丢。
春天来了,我去楼顶看花,意外地发现,紫薇花竟然冒出了碧绿的芽儿,我不禁心生窃喜,好在没丢。再过些日子,三四厘米的花秆上,长满了嫩芽儿,它似乎要活给我看似的,拼命地一个劲地向外长,一天一个样。夏天到来的时候,居然发现紫薇花开了,一束一束,粉紫的花朵,美到极致。你完全想不到,这样一株繁盛的紫薇,竟然是从三四厘米长的花茎上,只经历一个春天,就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就这样爱上紫薇花不可收拾,又去市场淘了几株,放在楼顶一字儿排开。秋日阳光晴好的下午,我会带一本书,泡一杯茶,坐在楼顶,享受这难得的好时光,眼睛累了,身体倦了,便与这紫薇花对视交流。我的心头,也顿时有一树一树的紫薇花,开得繁盛极了。
紫薇开花,灼灼其华。“当紫薇花正盛开,那个季节,你走进了我心海,就在这紫薇树下,你拨动我的心弦,我的人生从此多了一份期待,今年夏天,当紫薇花正盛开,你芬芳了我的胸怀……”听着优美的歌声,看到面前的紫薇花开得繁盛而热闹,我的心情,也不由得跟着欢腾起来。
和生活重逢
文/段晓丹
因为疫情宅在家有一段时间了,此前关注的公众号发起了“鲜花助农”活动,帮助因市场关闭、物流停运而无法出售鲜花的花农在线上进行交易。鲜切花从云南直发,我曾在那里生活过三年,我爱那个地方。在昆明时每逢无事的周末,便会去斗南花卉市场逛一逛,去看看那一垛垛含苞的玫瑰花,一排排娇艳的多头百合,还有按斤卖的勿忘我。如果你买了两把玫瑰,老板也许还会送你一把最鲜艳的非洲菊,插在瓶中花头开到褪色也不会枯萎的那种。这里每天从凌晨便开始各种关于“花事”的忙碌,每收获一朵鲜花都需要付出咸涩的汗水,而每一朵因为不能及时采收或出售的鲜花,都会迅速凋零腐败。我尽可能地多买了一些鲜花,也希望花农可以熬过这个难关。
家里的花瓶数量不够,需要去一趟超市采购。扫码登记,测温,手部消毒,进入卖场。选好花瓶后,我又买了几盒平时几乎不会碰的巧克力涂层饼干,情绪紧张的时候,特别想沉溺在甜食带来的放松感里。从二楼乘扶梯往下走,忽然觉得前面特别晃眼。我以为是开了高瓦数的暖光灯,回过神儿来,发现原来是阳光,从西墙上小小的窗口透了进来。下午四点半,阳光正暖的时候。映在墙上微微跳动的光,明亮柔和。一瞬间我被这春天的阳光击中了心脏,一种深沉的、美好的感觉在脑海中被迅速唤醒。有光就有希望。
宅在高楼上的家中,只能从小公寓里朝北的窗户贪看洒在别人家阳台上的阳光。一路之隔的那片小区有十二层,楼顶可以上去,上面杂七杂八地种着菜蔬,还养着鸽子。正月里气温还很低,我缩在小屋里完全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吃饭、睡觉、看剧和看书,物理学意义上的时间概念在逐渐流失,人慢慢就有些混乱和疲惫。有一日去窗边晾衣服,忽然发现对面房顶上有人在走动。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陌生人了,一半无聊加一半好奇,索性停下来看看。这人穿了一件类似于摇粒绒材质的黑色外套,迎着阳光微微泛着金黄。衣服应该是男式的,因为肩宽衣长。白色的口罩特别显眼,挂耳的绳子深深陷进两颊的肉里。头上包着塑料浴帽之类的东西,印着粉色波点。手上套着常见的橡胶清洁手套,是夸张的玫红色。这应该是位女士了。少女心爆棚的“装备”让我不禁笑了。快一个月了,头一次卸下了对陌生人的紧张感和防备感,当然,离得远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楼顶上虽然可以走动,但空间并不大,而且受制于户型设计,天台的边缘是不规则的,有凹有凸。她很平静又很有节奏地从东走到西,转身拐个小弯儿再走回去。一圈接一圈,不慌不忙地走了将近半个小时。后来我发现每天上午九点多和下午三点多,她就会准时出现在楼顶,开始像一颗行星一样绕着恒星公转。这颗恒星就是她的恒心。
有天夜里下雪了,早上醒来外面甚至有了不少的积雪,不过太阳还是升了起来。我想这样冷的天气,也许她不会再锻炼了吧?果然,九点多对面楼顶一直没有人。我开始忙自己的事。十一点准备去做饭了,走进厨房下意识抬头朝窗外看了一眼,她已经在那里了。还是那种气定神闲的样子,稳稳地朝前走着。我有些惊讶于她的毅力。我想她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只有关注生活的人,才会关注太阳,才会惦记着想方设法也要在太阳下走一走。我赶快回屋里取出相机,远远地拍了一张照片。
我想将这张照片传到微信里,打开手机却被朋友圈的一组照片吸引了。照片的内容都是关于乡下人家里的日常。家里养的俊俏大白鹅,青砖墙上挂着一串晒得发皱的红辣椒,瓷盆里光洁滋润的手工面条,刚出锅的金黄油亮的菜角,还有用玉米面做的一小片一小片金黄可爱的面片,向上翻成一个个小卷儿,覆着一层薄薄的白面,特意向这个山西的朋友请教了一下,说叫作“nianyide”,也可以叫猫耳朵。我最喜欢的是后两张照片。墙上糊着泛黄起皱的报纸,半中间儿并列钉了一排小钉,挂着勺子、铲子、笊篱等,勺子柄可能断裂过,上面缠着一层透明胶带。宅家的日子里,常年在外的年轻人终于有时间重新审视自己成长的地方,也是正在逐渐远离的地方。灶旁的柜子上放着两盘烧好的鱼,热腾腾的蒸汽往上飘,旁边还有一盆撕好的白菜叶,一盘切好的胡萝卜丝和木耳。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烟熏火燎,阴影里的厨房黯淡破旧,但是桌上的饭菜却是最动人的样子。这像极了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和他们的俗世生活,努力在艰辛、粗糙的日子里活出一番美好的滋味儿来。在静默的照片中,这些寻常的物什诉说着最朴素的生活和最简单的梦想。宅家久了,都能从日常生活辛劳的底色中发现诗意了。我们都知道现在不是歌颂岁月静好的时候,全世界正有无数的人在和病毒搏斗,正有很多这样普通的家庭在疫情中苦苦挣扎,只是来自生命本能的韧性,使我们依然能够在泪眼中感知到光亮,在艰难中坚守希望,努力把日子过下去。
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那位女士依然每天都在散步,楼顶菜园里一小片油菜开花了,金灿灿的一片,楼下绿树成荫,春天带给我们无穷的希望。
种菜了,种菜乐
文/榕树籽
看到不少发烧友在楼顶种菜,一时兴起也在自家楼顶开辟了一块小菜园。
几个装满泥土的泡沫箱子排成一溜,每箱种一种菜。阳光惠临,细风和畅。几十天后,各种小苗齐刷刷的拱出地面,成排成行,丛丛鲜翠,摇摇头,耸耸肩,向着暖暖的阳光欢笑。亭亭玉立的空心菜、清翠欲滴的小白菜、透明的生菜、憨实的南瓜、玛瑙红的西红柿、紫晶蓝的茄子,四季的蔬菜应时而出。杜甫曰“夜雨剪春韭”,一畦菜就是一行诗。清新级了。小鸟飞来了,蝴蝶飞来了,就连邻居的小狗馒头也时常偷偷跑到楼顶,在菜畦边又蹦又跳。人人都说花好看,其实菜更好看,抬眼翠绿,顿觉心境悠然。
种菜是一件绣花的活,要有极大的耐心。邻居老林是位有种菜经验的师傅,他种菜像在伺候幼小的婴儿,一日三顾,精心的施肥、松土,他的菜长的最好。他同时也是一位好老师,在他的教导下,我改掉不少大大咧咧的毛病,有时不禁想:当年带孩子要是也这么细心该多好。
小菜园是孩子们的游乐场 。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种植一点农作物,认识不少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8楼的小庚姑娘自从读初中后更乐意上楼顶玩,她说:在这里可以放松一下压力,感受一下“农村”的气息。还可以让眼睛多看点绿色,预防近视。
小菜园同时也是一座天然的健身房。莫小觑一天两趟的提水、浇水。不知不觉中,臃肿的身材结实了,无力的胳膊有劲了,偶尔隐隐酸痛的僵硬的关节似乎轻快了不少。心态也乐观多了,遇到连绵阴雨天,一反常态的乐开了花。“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 最好的肥料是雨水,特别是雷雨水,雨水中主要含有氮肥,雷雨中的氮肥含量更高,对植物有利。一场雨之后,菜畦里的菜像喝了兴奋剂一样,一下子窜高一节。当然下雨天自然也是我的“休息日 ”,把菜园子交给老天爷管理,优哉游哉的偷几天小懒。岂不乐哉?
种菜最快乐的当然数吃菜了。朋友养了一窝兔子,每日到菜市场拾菜叶喂兔子。一天早上,她惊讶的发现一窝兔子全死了,是吃了有残留农药的菜叶,中毒而死。还有一菜农叙述:她的小叔为了让明天上市的菜卖个好价,连夜撒农药杀虫,第二天如无其事的把这些有毒的蔬菜卖给了顾客。听了这些故事,您还不会“谈菜色变”吗?自己的种的菜绝对安全。有诗云:
自信人生一百春,食之绿色最为珍。
闲种环保三分地,时有鲜蔬滋养身。
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可以欣赏;菜种得好,不仅吃上自己种的无公害蔬菜,翠枝绿叶和硕果累累,也可以成为一道美景。
种菜吧,乐在其中。
楼顶有棵小柳树
文/鲁秦
人间最美四月天,春光明媚,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楼顶一排排亮闪闪的太阳能,为人间增添了许多温暖的爱意。可我家的太阳能已经不能好长时间了,昨天是周日,下午闲来无事,我就爬上了楼顶,作一番实地勘测,检查一下太阳能怎么不能了。
找到我家太阳能的位置,看到太阳能的回水管早就烂掉了,10年的风雨把崭新的铁管磨蚀成了一段锈迹斑斑的碎铁,失去了作用的回水管内灌满了铁末和沙尘,所以就上不去水。
站在楼顶,极目远眺,城市的风景可以尽收眼底,大好春光,沸腾的城市建设,令人目不暇接。巡视楼顶,一抹青翠夺目而去,楼顶竟然有棵小柳树。
我走近绿色,走近柳树,走近这棵生长在楼顶的小柳树。
这是一棵大半米高的柳树,有大拇指般粗,准确说不是一棵而是一丛,主干周围新发了一支支柳条,因为前几天才下过一场透雨,整个的柳树从枝干到叶子都是翠绿的,那柔软的枝条在微风中摇曳,像极了腰肢袅娜的少女,翩翩起舞,仪态万方,风情万种。
我怀着敬佩的心绪,庄严地凝视这棵小小的柳树。我们的宿舍楼是1999年盖起来的,没有阁楼,有的人家为了遮晒,自己动手又铺了一层的隔热的材料,就在这隔热层的边上奇迹般长出了这么一棵柳树。大概是厚厚的隔热设施和一排排的太阳能,阻挡了部分风沙与尘土,日久天长,就积聚起一撮泥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柳絮飞来,落入泥土,依附这一掊泥土成长为一片绿色,成为楼顶一道靓丽的风景。即使没有人来欣赏,它也会在寂寞和孤独中舞蹈,它活的坚强,活的顽强,活的有毅力,活的有信念,更活的有自尊。
我敬畏这棵小小的柳树,也就是敬畏生命的顽强。当我从楼顶下来,走进生活,那抹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绿色已经深深扎根在我的心底,牢牢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们不该学学这楼顶上生长的生命吗?哪怕我们根基再浅,也要顽强生长,伸展自己的一片绿色;哪怕我们再孤独与寂寞,也要学会自我欣赏,让自己的生命活的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想想楼顶上的小柳树,我们还要求什么?
我喜欢春天,喜欢绿色,更喜欢楼顶上那棵小小的柳树。
菜园上楼
文/胡剑英
以前在村会议室檐下挂着一块铁板,铛铛催人上工或散工。村民们累死累活地挣工分,每月所得也不到十元钱。记得我有个在城里上班的七叔嗲嗲,常于周末来村潭边钓鱼,那份悠闲真羡煞旁人。
自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哪个还敢磨洋工?都精心伺弄自己的菜园。就是各家的孩子,即使干不了施肥、挖土等重活,还可以帮着大人扯草、浇水、捉害虫。你看菜园回报给主人的吧:小姑娘辫子似的长豆角,擦了“美白霜"的大冬瓜;南瓜,就像戏台上、连环画里古时候武将使用的铜锤。告诉你,在我们这里,看到芹菜可别说芹菜,你得入乡随俗叫富菜,不仅芹和穷同音,不好听,要避讳,更因为正月和二月里初上市的芹菜,可以卖个好价钱呢!白雪映着爸妈冻红的手脸,在我记忆里,是幅永不会褪色的画面!
如今村民们住进了小区楼房,有人家在楼顶种蔬菜、搭瓜棚,不过过去是为了生活,现在有门面和房屋出租,重操旧业,宝刀不老,图个开心,吃得放心,真好!一些城里亲戚倒艳羡起我们了。
那天一早在朋友qq空间看到一条清新如晨露的说说:“早啊!看我家楼顶上的绿色基地。这菜长得绿油油的真是惹人爱!摘去托管做菜,辣椒炒肉、红烧黄瓜,清炒长豆角!”
我马上回复:是你家娘的杰作吧!这也是你开的托管中心的好广告呀!能吸引关爱孩子的父母!呵呵,最好让爱玩“偷菜”游戏的小家伙们亲眼见识下,体验下!
我家楼顶的小平房,租给了一对外地来的打工夫妇。在感到疲倦时,我会喝喝茶,吟吟田园诗词,犹不过瘾,就上到楼顶,看别人家似曾相识的纯朴风景,若接受了芳邻馈赠的时令蔬菜便欣然道谢!且跃跃然下楼,打开自家防盗门:妈,妈!还没去市场买菜吧?还没炒菜吧?看我手里的,这才是我们的菜!又引起老人家一番感慨……
楼顶小园记
文/余国民
小园的前身是楼顶的斜屋面,昏暗、闭塞、空气欠佳。装修时特地打开斜屋面的一部分,让它重见天日,然后铺上地砖,搬来泥土,围上栏杆,形成了一座小园。
它坐北朝南,面积虽不足二十平方米,但分区明确,春花夏绿,秋果冬菜。徜徉其间,悦目赏心。极目远眺,视野开阔,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这里不仅是花园和菜园,也是生活中的游园、心灵的憩园。
小园前面建有一排花坛。栀子花开时洁白如雪、香气浓郁,无论酷暑严寒,枝叶碧绿,青葱依旧。团团簇簇的月季花,一年四季常开常新,枝条旁逸斜出,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红黄相间的像彩虹,常常引来路人抬头观赏。几株百合,修长的身姿在栏杆旁相拥相依,盛开时,硕大的花瓣白里透红,有的低垂着,带着些许羞涩的意味;有的昂扬着,像喇叭一样,仿佛在歌唱美好的春光。
用青石板围成的菜园,占据了小园的中间部分。瓜棚豆架分成三个层次,向高处伸展开来。西红柿淡青和淡黄的果实,甘居底层。苦瓜的藤很纤细,所占空间有限,而黄瓜开花结果较早,错开了生存的空间。它们不争不抢,处在中间层。丝瓜、南瓜、扁豆都是迟熟品种,藤蔓长得很长,生机旺盛,爬上了最高层,在瓜架上横铺开去,将瓜果、豆荚高高地悬挂下来。菜园左右两侧,摆着花钵和泡沫盒,装上泥土,种有苋菜、韭菜、小葱、辣椒这些植株低矮的蔬菜。自家小园中出产的蔬菜瓜果,全是绿色产品。
一棵植物演绎着一部生命史。一个南瓜,从当初细小的种子,一天天长大、丰盈、成熟。一枚西红柿,由青涩渐渐变成橙黄,直到红润。一朵月季花,由小小的蓓蕾,渐渐膨胀开来,直到绽开鲜艳的花朵。观察这个过程,就像守望身边的一个孩子,从婴儿,到幼儿,到少年,到青年,慢慢长大。瓜果花木的生命同人的生命一样,都有孕育、诞生、成长、成熟的过程,谁也阻止不了破土而生的力量与成长的脚步。看着它们,养眼怡神,心中总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愉悦。
庚子之春疫情突袭,使我们猝不及防,困于武汉近三个月之久。身在江城,除了心系家乡的亲朋之外,小园中的花木也让人牵挂,心想它们说不定早就干枯了,还计划着回去之后如何补种。解禁后回家一看,客厅里的几盆吊兰已经蔫萎了,连忙赶到小园,几株月季花和栀子花依然青葱,在微风中挺立着,而百合花冲破泥土,长出微红娇嫩的新芽!我不禁大吃一惊。
人们常常感叹,“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形容人的生命如草木般脆弱、短暂。然而,不可忽略的是,一棵树、一朵花、一畦蔬菜、一片叶子,它们在与逆境抗争时,那么坚韧,那么顽强。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过一句话:“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是啊,苦难造就伟大。沙漠里的仙人掌、峭壁上的迎客松、立根破岩的竹子……它们活着的姿态使人心生敬意,恰是因为遭受了非常之苦,成就了非常之美。经历过疫情考验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这是一次磨砺,也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的强烈激发。所谓“多难兴邦”,其奥义也在于此。
如今的小园,愈发葱郁,许是那几个月的逆境抗争增强了“免疫力”。我被草木不屈服于贫瘠与干旱的生命力所深深折服,心灵得到抚慰。揣摩片刻,忽得一联:观水看山,原可放开视野;栽花种菜,更能安妥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