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臧质传》看人生
臧质是南北朝时期宋文帝刘义隆时期的人,字含文。自小喜欢鹰犬游猎,擅擅长掷骰子、猜拳赌博之类的游戏。他身高六尺七。最初,他去拜访当时名高权重之人----赵伦之,遭到拒绝,愤然而曰:“大丈夫各以老于做门户,何至以此中相轻。”意思是大丈夫怎么都像老太婆那样,自是声望以自傲,持门户之见,何必如此请示普通人呢。
的确,此类问题,生活中比比皆是,象赵伦之那样的人到处都有,轻视普通人,看不起普通人,甚或鄙视普通人,这是一个社会已普遍存在的现象。固然,人可以按社会各行的潜规则甚至分为三类九等,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每个人对自己周围的人不露声色的分等级,并把它们放在一定的座次,给以不同层次的应酬,这是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现实社会交际的潜规则。社会本来就是如此,有人高高在上,目空一切,居高临下的审视下面的一切,这本来可以无可厚非。可是,常言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任何人切不可轻视别人,因为事物总在发展变化,往往时过境迁,人生活的层次往往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甚至会大大出乎你的所料。于是乎,会使自己尴尬不堪,大跌眼镜。所以,不可轻视任何人、任何力量,有时甚微的力量会改变一切,做人做事不可锋芒毕露,要学会深藏不露,或者不露声色的观察,沉着的应对,不拘泥于小节,待人接物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把握好度,切忌过,过则不及,代价会惨重的,不可小眺任何力量。
其实作为凡夫俗子,我们都很平凡普通,当你待他人如何,别忘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时反射回来的力量会大于付出之力。不同层次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准则、衡量事物的标准,况且社会之大芸芸众生,非一人之力所能改变。凡夫俗子毕竟占绝大多数,否则就不会有出类拔萃之说,普通人也就是所谓的凡夫俗子占社会的绝大多数,他们的力量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臧质后来做了江夏王刘义恭的抚军参军,因为行为不检点,为文帝所嫌弃,后经稽长公主推荐,得以出任建平郡太守,而且深得蛮楚百姓的信任和爱戴,他此时也许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反思、总结这无法考证,但洗心革面彻底反思之后,臧质开始广泛涉猎经史典籍,其文章书信文思敏捷,有气概,并喜好谈论用兵之事。宋文帝闻之认为臧质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人,得以重用。
多年的知识积淀,使得臧质有了有过常人的见解,目光独到,喜欢谈论兵法,且深的古代兵法之魂,更何况他为人豪爽,豪气冲天,颇有大丈夫气概。公元450年夏天,北朝魏和南朝宋再次发动了战争,由于宋做了充分的准备,魏于451年春不得不北撤。退兵途中,随便围攻弹丸之地------盱眙,激战数月,盱眙屹然不动,臧质率700士兵驰援入城,与守军将领沈璞力同舟共济,抵抗魏军。
围攻盱眙的魏文帝急于求成,不想过分恋战,令人送酒给臧质,劝其投降,为表守城决心,也是为了羞辱魏文帝,臧质派人把尿放入酒坛之中,送还给魏文帝,魏文帝大怒,发誓要斩首臧质,踏平盱眙。为了再次激怒魏文帝,使其行为失去章法,臧质又根据当时的民谣写信给魏文帝羞辱他,骂他是来送死,魏文帝果然中计,下令疯狂攻城,臧质率守军顽强抵抗,魏军伤之众多亦不得手。魏文帝又使出一招,想也没想后果,派人置信给臧质,说他派去打仗攻城的都不是他们鲜卑族人,死伤无所谓,臧质尽管去杀,杀得越多越好,省的他们将来捣乱(当时魏以鲜卑族为主,其他民族地位低下,加之平日统治者们对其他民族歧视奴役等不合理的民族政策,使得他们矛盾积怨已深)。臧质及时抓住机会,大搞心理战,公开了来信内容,并许愿拿下魏文帝人头的“封万户侯,赐布绢各万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时魏文帝真正失去理智,继续疯狂进攻,士卒反战心理严重,最终不得不无功而返。
两军较量,不仅仅是物的较量,还有心理的较量,扰乱敌人的心智,就会使其力量大打折扣,臧质两次致书,完全达到了扰乱敌人心情,使其做法不得章法,最终以少胜多打败强敌。
历史总会有许多巧合,以怒兴师乃兵家大忌,以怒兴师自古以来鲜有胜绩,刘备、张飞为给关羽报仇而怒伐东吴,(或者另一种说法,刘备为树立威信,怒伐东吴。)结果张飞做了刀下鬼,刘备被一场大火烧的魂飞魄散。
与此相反,诸葛亮乃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六出祁山,六伐中原,与之对峙的司马懿也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他认为与诸葛亮接阵,自己未必是对手,故他采取坚壁清野的办法,诸葛亮也采取“欲战法”给他送去女人衣物,曹魏众将皆怒,唯司马移不动声色,善待来使,最终使得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心存遗憾而死。
古代中国人十分重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古人在自省、慎言、谦虚、淡泊等方面的体会汇集成至理名言,可谓洋洋大观,谦虚则是一个人美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人都当孜孜以求,尤其那些身居要位之人值得思索。
盱眙之战后,臧质因功升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监四州诸军事”,可谓红极一时,地位炙手可热。第二年,宋文帝又率兵北侵,命臧质率其现有人马向潼关进击,臧质却暗病不动,不愿按时出发;又眷恋宠妾,离开军营,单骑回城,挥霍散发国库现钱六七百万。此事后被有关部门检举,而宋文帝没有问责,不了了之。
古人云:位已高而意益下,官大而心益小。后来,皇太子刘劭弑父宋文帝自立。臧质闻讯,讨伐叛逆,协助孝武帝生擒元凶刘劭。为孝武帝登基立下汗马功劳。而此后,孝武帝不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他大权独揽,此时的臧质却视其为少主,一切刑赏政务,不向朝廷请示汇报,自作主张,自以为才智足够称得上一世英豪。
震主之威难以长久。此时此刻的臧质,目空一切,丝毫不见谦虚的影子,这种骄蛮倨傲,老子天下第一的作风,用毛泽东的话来说:拿了律己则害己,拿了教人则害别人。臧质的命运应验了毛泽东的前半句话。孔子有言: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富有四海,守之一谦。古人又云:“为人莫己若亡。”“骄傲自大,败之媒也”臧质未能“守之”,所以他有出众的军事才华,然而他拿了“居功自傲”来律己,则败之在所难免了。